关于宋涵的名言
●人只有在不害怕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只要有意义的事,再晚去做都还是有意义的。
希望是比恐惧更强烈的东西。
相信你的直觉。
给自己鼓励,不能总是按着别人说的去做。
只有当你学会了如何去爱,你的生命才不会稍纵即逝。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
●典型的中国爹妈就是,在孩子20岁前千叮嘱万叮嘱别谈恋爱,一到了大学毕业就开始安排各种相亲,各种唠叨:“年纪不小了啊,要抓紧了啊。”“你再不结婚生孩子,我就要犯病了啊。”“隔壁的小王,都当爸爸啦。”我们这儿有一大群大爷大妈,年纪大了没事做,就等着抱孙子来填充晚年,要是孩子一说“不急,还早着呢”,他们就开始追溯他们的年轻时代,“还早啊!想当初我在你这个年纪,早就是几个孩子的爹(妈)了呀”。他们火急火燎地提醒着你:你已经老了。哪怕你才刚毕业两年。 ----宋涵《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说谎” ----宋涵《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是目空一切的幻想家,而是知道那条“对的路”并不容易,却要借助某种力量走过去的人。
如果遇到一个坚决否认理想主义的人,我们不必太认真听他的理论,也不必费力去说服他。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
●就是那最后一点看自己究竟能往前走多少的倔强,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人所具备的意志力与生命力。我一直以为我心如死灰,但我错了。一种力量从我搏动的心脏中传递出来,虽然微弱,但坚定清晰,无论结果如何,关于生的这个谜语,我开始做好准备去解答它了。我见过它的底牌,它不能再拿我怎么样,它对我的苛刻,激发了我的不服。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
●人,常常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尽管知道这不对,却从禁忌中得到快感——这一切,都是与理性及道德相背离的。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
●你越强大,你的选择范围就越广阔。一个人到中老年时,终于把自己的局限看得清清楚楚,就安然接受眼前的生活了。
做选择时,最艰难的阶段,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逼你看清楚自己。一个人就是在一次次选择中,塑造成为自己的。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
●生而为人,不是选择了孤独,而是被孤独选中。
有一些孤独的时刻,像开天辟地过后蛮荒中的野火,寂寥,苍老又滚烫。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
●当我们看到类似的犯罪新闻时,更多的是愤怒和问责,而不会去追踪受害者的未来。
当我们关怀一个人时,会从心灵层面去关怀他的痛楚,才能说这是一个文明社会。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
●尤其是童年的记忆,由于路途遥远,它们往往是隐匿的,扭曲的,又因为儿童的心智还很娇嫩,无法理解和承受某些不快或痛苦的经历,于是这些经历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沉入了记忆的深海。按照佛洛伊德的说法,这就是最可怕的深水怪兽,极有可能控制着一个成年人的言行模式,或毁掉他或她的一生。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
●我问闻卓,难道就不能好好说吗,就算那女子不估计旧情,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家向善又是举手之劳的事,何苦要去骗人家。
闻卓看我一眼,揉着脸颊没好气的回答,七星莲花灯能通阴阳两界,是道家至宝可是人鬼殊途阳寿未尽下幽冥尤为天数,七星莲花灯是玄门用来镇压抓捕恶鬼邪灵的法器,要是用来救人那就是逆天而行,掌门一定不会给,更何况他和宋涵影的过节,杀他的心都有了,还指望帮他,那不是痴人说梦是什么。
我似懂非懂的不知所措,我明明知道闻卓风流成性,可又不知道该用什么话反驳他,宋涵影推门进来的时候,闻卓瞬间又变成之前那个为情可以肝肠寸断的样子,看着我都瞠目结舌,瞬间入戏这等功力我真想知道他是与生俱来的本事,还是游历花丛慢慢练就出来的。
●如果青春指的是一段生理年龄上的时光,那每个人都有。但如果指的是一种朝气蓬勃、勇于尝试、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敢于反叛的心态,我想我们很多人未必真的拥有青春。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的生活轨迹是“未大先衰”、“未老先衰”。为了高考,我们可以压抑爱好、全盘接受标准答案;为了赚更多钱,我们可以成为自己最痛恨的人。而这些,都很有可能是我们在15~25岁时做的事——在我们拥有最年轻的身体的时候 ----宋涵《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女孩子耗费青春这么多年毕竟不容易“,是一句典型的男权社会话语。当一个社会将女人的青春视为她最大的价值,就意味着,随着年纪的增长,她不能像男人那样获取能力的增值和社会的认可,而是不断贬值。这背后隐藏着社会机会(尤其是婚恋机会)的不平等。许多男人对女权主义常常显示出一种本能的敌意,却不知道,一个性别能甩掉沉重的束缚,就是另一个性别的福祉。至少,在对女人没有年龄歧视的国度,你和一个女人分手,不至于悲伤这样言不由衷的道德负担。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
●佛洛伊德认为,人对难以承受的痛苦经历,有一种天然的逃避——不愿意想起和记得。特别是童年的难堪经历,会被打入潜意识的冷宫,但却又掌握了巨大的报复魔力,在日后每一个类似的情景出现时,当时的情绪和应激行为就会无意识地重现,形成一次次的锁链轮回。尽管,当事人不知道为什么,也可能早想不起当年的事件了。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
●信仰那些向上的常识的人,有时会被周围人揶揄为“理想主义者”。但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并不矛盾,所谓的“理想主义者”只是深刻的理解了现实:这世上有那么些叫“规律”的东西,他/她愿意受它们的影响,然后付出力气,去做一个更值得自己尊重的人。 ----宋涵《不可慢待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