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钟鼓楼》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钟鼓楼》读后感10篇

2018-02-05 20: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钟鼓楼》读后感10篇

  《钟鼓楼》是一本由刘心武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7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钟鼓楼》读后感(一):什么叫历史感?

  对于我来说,最开始知道刘心武当然是因为他在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当时的感觉就是这老头子很娘炮,一点儿没有男人感觉,也就只能嚼别人剩下的馒头。而我妈的说法是,刘心武堕落了,写不出自己东西,靠当“红学家”混饭吃了。所以我们感觉的区别就在于我妈读过他早年的一些作品,所以还曾经有过不错印象

  读这本书只花了几天时间,不像同期在读的史记选,一天读不了几页。主要还是因为故事讲得比较好,人物性格都比较鲜明,故事也抓人。但是缺点就是有一种堆砌感,并不是所有人物联系都那么紧密。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书中提到的这种“历史感”。

  成书时间是1984年,离我出生还有5年。写的事情是1982年,正处于那个很多人记忆中的美好的80年代。于是书中的一种基调就是万象更新,虽然带着来自不同时代的或好或坏的痕迹,但总的方向是向前发展的,有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奔向不可预知的未来。然而将近三十年过去了,当我读到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感觉就很像听到黄舒骏的“改变1995”,是一副当年各种情况的速写。这可能是对于“历史感”的一种解释

  另一个思路是由书中人物出发的。最喜欢的人物,大概还是路喜纯和荀磊。其实两个人的共同点很明显,就是德才兼备。其实越往后看我越对他们在现实中的存在性表示怀疑,可能是“以今度古”了,觉得怎么会有那么纯善的心灵。他们那一代年轻人,大概是比我父母还要大个几岁。到了我出生的那一年,他们应该也不超过30岁。在当年的风波里,那样纯良的人,是如何自处的呢?当然也会想到的是,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他们现在又会在做什么呢?路喜纯是不是已经成了某高级饭店的大厨,或者已经有了自己的店?荀磊是不是已经成了外交部里的官员呢?抑或已经移居国外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否还保持着当年那高尚的品格和纯净的心灵?

  由此想到,其实我现在的年纪,和当年的荀磊,路喜纯又相仿。再过三十年,我又会在哪里,在干什么,会是什么样子?到那时如果再看现在写的东西,是会庆幸自己没有变呢,还是会嘲笑自己当年的幼稚

  《钟鼓楼》读后感(二):安静的钟鼓楼 流淌的生活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青瓦。

  北京的钟鼓楼屹立在中轴线上已经700多年了。它见证了700多年来的朝代更迭、历史兴衰和社会变迁;也看惯了生活在它脚下老百姓生死歌哭。但它依旧静静的注视着不远处烟袋斜街依旧热闹非凡;夏日垂柳依依下什刹海旁听歌饮酒的人们冬日什刹海上了冻的冰面上追逐嬉戏孩子们荷花市场在穿流如织的人群中仍弥漫着未曾减退的历史韵味。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帽儿胡同、鸦儿胡同、恭俭胡同……在车水马路的北京城里,却仍能让人们从构成它们的一砖一瓦中找到或神秘传说或纪实或本就是真实的故事。我想作者笔下的钟鼓楼就是一台时光机,如果它能开口说话,定能讲述出我们也许永远想象不出的历史。“钟鼓楼”三个字也许就是作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告诉读者的真谛

  作者用30多万字,在一本书中,详尽的描述了北京生活在钟鼓楼脚下胡同人一天的生活。仿佛在我们面前徐徐的打开了一副民间风情画卷。将这群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该书获得茅盾文学奖,作者的功力不可谓不深厚。一天的故事汇集了几十个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承载着自己与众不同个性,担负着自我的使命意义,却无一遗漏的描写了他们的心理活动言行举止:从早晨5时,薛大娘为二儿子薛纪跃张罗婚礼开始,到傍晚6时58分34秒,荀磊和张秀藻准备“同代人恳谈会”为止,众多人物依次粉墨登场,却丝毫无违和之感。让这京城的百姓生活在作者的笔下活色生香般的生动起来。

  令人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荀大爷、薛纪徽、路西纯、海西宾、荀磊等一众人;令人心关爱支持的澹台智珠、潘秀娅、冯婉姝、张秀藻、杏儿……令人时时惦记的海奶奶、胡爷爷;令人恨铁不成钢的卢宝桑、姚向东;还有张奇林夫妇、齐思壮、慕樱……

  也好似有一根线般,让好些人、好些事瞬间有逻辑发生,将胡同小院中的各色人等串联起来,这根线就是“时间”,在时间的流逝中,生活中的真善美丑恶都得以演绎。

  不能否认,这30余万字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时间”的气息。让作者心中“时间-历史-命运-使命”的脉络随着故事的发展愈发清晰起来。也正如作者所说:“时间对每个人一视同仁。”“在平等的时间面前,不同的人采取着不同的态度来消耗它,因而构成不同的遭际,形成不同的感受”。“啊!时间!你默默地流逝着。人类社会在你的流逝中书写着历史,个人生活在你的流逝中构成了命运。”

  《钟鼓楼》不仅仅讲述的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也讲述着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就如钟鼓楼既见证过去,也“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我从30多万字中,读到了时间是最公平的标尺,时间是最公平的机会,时间是最宝贵财富

  《钟鼓楼》读后感(三):《钟鼓楼》:好的作品每个字都值得咂摸

  《钟鼓楼》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钟鼓楼附近一个四合院里薛家的婚礼展开,透过一个四合院,九户人家的生活展现了近一个世纪的北京生活的变迁。

  《钟鼓楼》完全可以作为一本文化书籍,八岁就随家移居北京的刘心武对北京城真的再熟悉不过,由小说序中讲述的晚清发生在钟鼓楼旁边的豆汁记开始,清朝王爷的等级排位,北京人钟爱的豆汁到小说中钟鼓楼的历史,到北京四合院的结构布局……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上世纪北京生活风貌的很好的素材。

  世间人,形色各异。

  我们是我们,我们也是他们。

  我们是薛大娘,是潘秀娅,是卢宝桑,是姚向东,是詹丽颖,是……就像刘心武在书中所写:,每个人都是立体的,他们都是我们,我们都是他们。

  《钟鼓楼》读后感(四):鼓楼静默,流水不语

  历史有多么浩大,历史有多么细碎。是鸿篇巨制,是柴米油盐。 我想到史铁生说过:我常设想,赵子龙枪下的某一无名死者,曾有着怎样的生活,怎样的期待,曾有着怎样的家。鼓楼静默,流水不语。 ○银锭桥畔那卖豆汁的夫妇,不知后来同女儿团聚没有?他们那爿小小的豆汁铺,百年之后,不知尚有余痕可辨否? ○然而,在钟鼓楼边生息不已的人们之中,象这传说中那种纯善与极恶的人只是极少数;呈现于钟鼓楼下的大量生活场景,也并非都是 “月黑杀人夜”或 “风高放火天”。因此,我现在呈献给读者的这部小说,竟并不循著这离奇的传说朝下发展,而将钟鼓楼下那平凡琐屑却蕴含更丰富一面,向读者加以展现,想来不会使亲爱的读者们见怪吧? 往下读,读者们就会发现,这本书的内容,离你非常之近。 远的东西,常使我们感到神秘。近的东西,常让我们觉得平淡。但关键是能否有所发现。无论远近、高低大小、上下,倘能有所发现,都能给我们带来收获,带来快乐。让我们试一试吧! ○薛大娘抬头仰望著这溶入她的生活、她的灵魂的钟鼓楼。钟鼓楼仿佛也在默默地俯视著她住的那条古老的胡同、陈旧的院落和她本人。在差不多半分钟里,历史和命运就那么无言地、似乎是无动于衷地对望著。 ○为什么这里的生活既有惊人的变迁,也有似乎是单调的重复? ○他那痛苦价值,比一位大学毕业生学非所用的痛苦的价值低吗?比一位有才华作家呕心沥血之作被退稿的痛苦低吗?比一位高级干部正确改革计划遭到保守者抵制的痛苦低吗?不见得吧。 ○你要有历史的眼光世界上的事,没有一刀切的时候,没有一切都合理美满的时候,问题是你怎么看发展趋势,怎么跟残留的旧东西抗争…… ○他们可以从相互交谈不理顾客(或边热烈交谈,边冷淡而迟慢地应付顾客)之中,取得一种心理平衡,显示出他们一群的独立价值,使顾客意会到不是他们有求于顾客,而是顾客有求于他们,即不是他们该伺候人,而是顾客该为获得某项服务付出一定的人格代价。同样的,当著顾客的面来回来去地清点款项与单据,则可以显示出他们工作的庄重性、严肃性以及特别容易被顾客忽略的技术性,从而获得一种心理补偿(谁说我们的工作光是取取拿拿?) ○在社会主义服务性行业中,的确有那样一些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先进人物。他们之所以先进,归根结蒂是他们对自身、对社会,能作一种进入哲理状态深入思考,他们把站柜台当作献身一项伟大事业的光荣手段,所以他们绝不会有潘秀娅式的表现。而潘秀娅他们所以总不能由 “浅思维”进入 “深思维”,说到底还是因为文化水平低下。 ○人们到处生活,到处的人们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喜、怒、哀、乐,心理上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又何尝是自己一人呢? ○了解了这些细节,当年北京市民的生活图景,便凸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从中所体味到的,绝不仅仅是当年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发展阶段的剖面观——是的,我们对“文化”这个辞汇的理解应当超出狭义的规范实际上,一定的生活方式,它所具有的所有细节,便构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不仅包括人们的文字著述、艺术创作,而且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乃至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 ○现在我们走进了钟鼓楼附近的这个四合院,我们实际上就是面对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市民社会的特定文化景观。对于这个院落中的这些不同的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死歌哭,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差异、相激相荡,我们或许一时还不能洞察阐释、预测导引,然而在尽可能如实而细微的反映中,我们也许能有所领悟,并且至少可以为明天的北京人多多少少留下一点不拘一格的斑驳资料。 ○生活,在这个小院中毫无间断地流动著。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这一天已经进入了下午。我们已经认识的那些人物远未展示出他们的全部面目,而新的人物仍将陆续进入我们的视野。 ○她曾经反省过她们——不仅她一个,包括几乎所有戏校毕业出来的女孩子们——在领导面前的这种娇态。当她们刚毕业的时候,才十九二十岁。当她们初放光华的时候,也不过二十出头,那时候在领导面前说话嗲气一点,做派佻达一点,似乎还情有可原——年纪既轻,且又是唱戏的职业……可是,很奇怪,当她们已经三十几四十岁以后,不少人却还时时不自觉地延续著这种在领导面前的撒娇做派,她本以为自己算其中较为清醒的,没曾想临到打这个电话,却把劣根性暴露无遗!呸!贱相,真是何苦!真是丢人! ○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家庭都不可能凝固在一种状态中。在流逝的时间里,社会生活中总是充满了矛盾冲突,作为个人,他在自己的命运发展中,总是既会有喜乐,也会有哀愁。 ○遇事干嘛往窄处想呢?生活的路,宽得很嘛!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没有现成的幸福,全靠想得开,靠相互谅解,靠争取,靠奋斗…… ○龙点睛在文艺界很快成了一个名声不雅的人物——当然主要是在文艺界的 “下层”,即一般的编辑和一般的作者心目之中。大家都说他是一分才能九分钻营,两分写作八分活动,三分成绩七分吹嘘。但由他署名或有他署名的作品却源源不断发表出来,品种由诗歌小说而散文评论,而电影电视剧本。还有人说他是“客厅作家”——即他几乎每晚都要涉足于一个客厅,当然不是韩一潭家里这种没有衣架和长沙发的客厅,而是文艺界领导或权威,主编或副主编,导演或副导演,文坛明星或新秀……的客厅,他从那里获得最新精神、最新消息、最新题材、最新技巧、最新动向和最新行情,难怪他能保持那么丰盈的灵感和那么丰盛的创作,也难怪有那么多人主动来找他合作或请他“联合署名”…… ○我现在到了这个份儿上,还不得为自己争取一个最好的前景?看起来我这人才有限,出点小名,挣大把的稿费,不算难;可要想独立创作,写出名篇,得奖走红,恐怕没多大希望。我的发展前途,说到头,还是当个文艺官僚的可能性最大。别看我比你资历浅,可是跟你比,我有三方面的优势:有党票——这是政治优势!虽说我是『文革』中入的党,可经得起调查;我不是 『造反派』头头,没参加过 『打、砸、抢』,象我这样在『文革』中入党的人多了,能都不算数?我还有作品——这是业务优势,『内行领导内行』,我够不上后头那个 『内行』,总够得上头里那个『内行』吧!我今年才四十出头——这是年龄优势!总起来说,我符合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提干条件,我看我没有道理错过这个机会!” 韩一潭脸色发白,哆嗦著给他补充:“你还有更大的优势——能走上层路线……” 龙点睛欣然赞同:“对。我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我——我可以迅速及时地反映情况、汇报动向、提供建议、跑腿张罗……老韩呀,你其实早就在他们眼皮底下、鼻子眼前工作,可你这人,吃亏就吃亏在死性上,一点儿也不活泛……”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 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钟鼓楼高高地屹立著,不断迎接著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钟鼓楼》读后感(五):鐘鼓樓

  鐘樓在前,紅牆青瓦。

  鼓樓在後,灰牆青瓦。

  鐘樓胖,鼓樓瘦。

  提到有歷史感的建築,人們大多應該會先想到皇家宮殿,它們曾繁華一時,又隨歷史進程衰落蒼老。可鐘鼓樓不僅如此,它還見證了在歷史中卑微而努力生活著的老百姓。

  正式閱讀這本書之前,翻了翻它的目錄,給了我一種極大的新鮮感。完全按照時辰講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鐘鼓樓剪影下四合院裡一家北京人娶親的一天,幾乎每節故事都有著不同的人物登場,短短的一天裡作者塑造了幾十個形象,年紀有大有小,品性有好有壞。每個人物故事情節之中或最後加入了許多回憶,形象更加豐滿。整體故事結構很完整,人物承接也很規律,自然流暢。

  對於作者我並不甚了解,大概只有小時候看過他的白話版水滸和他對紅學的一點研究,除此之外就只有那篇使他成名的 班主任 了。這本書讓我對他有所改觀,整體看來 鐘鼓樓 結構很嚴謹,儘管作者穿插在故事裡的建築景觀描寫筆墨濃重,占了很大篇幅,有時似乎很突兀,但卻不得不承認這些描寫正是在塑造這群人的生活環境,也更顯真實,更有歷史感。

  這個故事看上去平平常常,似乎是在描寫老北京風俗和世間的人情冷暖,可不難看出,這個院子裡的許多人心中都有著文革的烙印。他們經歷了許多在下一代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為人處事的做法也迥然不同,這更像是歷史留下的傷痕,即便已經過去,卻讓他們一生都無法擺脫陰影。

  故事的最後,作者對每個人的命運都提出了思考,究竟會如何,或許只有見證著一切的鐘鼓樓知道。

  歲月悠悠,

  歷史悠悠,

  歷盡滄桑,

  鐘鼓樓仍在,

  在中軸線的最北端,

  也倒映在悠悠百姓的眼眸裡,

  屹立在芸芸眾生的心中。

  《钟鼓楼》读后感(六):《钟鼓楼》是对理解的诠释

  《钟鼓楼》对于生活的描述功力很了得,一天如一生,起起伏伏,人与事在时间流中发生着奇妙的反应,无法预料,但又是在人性之内的考量中。

  作者所描述的也不是老北京,而是一个现代化的北京城内一个小四合院中的故事和人。横切的是一天,但贯穿的是时代和人物的历史。所以不管这一天中看到人物做出了或可恨、或可爱、或可气、或可笑、或可恶的言行举止,但如果细细地了解到了这个人的过往经历,也就知道他的今天是过去许许多多的经历和遭遇所形成的投射,甚至与时代背景和人性起到了渲染作用。于是,我们能够理解人物今日之举动,而且看到了各人不同的自我发展和追求。

  想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八个字,做好自己,做个好人。

  《钟鼓楼》读后感(七):有些美好,再也找不回来了

  1982年12月12日,那天还不足周岁。

  就在这一天,在老北京城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老百姓的日子波澜不惊的过着。有的忙着张罗婚宴,有的在钟鼓楼墙根底下晒暖,有的在街上闲逛。他们过着踏踏实实的日子,沉浸在爱国爱党的幸福感之中,为未来的生活和日子做着努力和尝试。每个人没有那么富足,却有着简单的幸福感。

  虽然有着种种的阻力,但是新一轮的太阳正在缓缓升起,努力的破冰,他们对将来充满着期待,虽然现在生活中有些不正之风,但他们相信:一切将越变越好,今后的五年、十年将是更加美好、更加公正。

  顺心的不顺心的,时间的潮流推拥着所有人向前走,喜怒哀乐好人坏人不一而足。

  作者身处这个时代,想写出其中的历史感与厚重感,没有跳脱而出的全局观感,只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然留下鲜活的日子纪实,却难有历史性的公正客观描述。明显这类书写,没有《万历十五年》那种大历史感,仅仅局限在之前与之后五年的视野,非常的局限。

  但是本书作为一个见证,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个时代——那时人心的淳朴和厚道,透出的那股憨实劲,日子的朴实和凭借知识能力能够取得一席之地的公正。

  然而四合院已经随着北京城的拆迁日益减少,简单生活中所透出的那种朴实,也渐渐随着国家疯狂的跨越式发展,消失殆尽。

  如果他们知道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会作何想?时间就停留在那一刻,每个人充满着希望;还是愿意亲眼见这种种离奇的变化,亲历着从未停止的阵痛。

  有些美好,怕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钟鼓楼》读后感(八):记录历史长河里最普通的一段

  可以说我是很喜欢这部小说了,而且印象深刻。

  之所以印象深刻,很大原因是刘心武独特的叙述方式。 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写小说。《钟鼓楼》全篇一户北京人家的结婚喜宴为主线,从早晨五点写到晚上五点,仅是一天里的12小时,却让几十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陆续登场。

  这些人都是平凡人,没有大富大贵,有几个当官的,但给人的感觉都是亲切可爱的。

  小说展现了不少北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家宴式婚礼的礼仪习惯。书中提供了很多细节,印象最深的是第14、15里七嫂对细枝末节和礼仪规范的挑剔。七嫂忌讳詹姨在大好日子里用“死”字;忌讳迎亲的车子在中途停下;冷盘一定要九份,九九归一,是个吉利的数儿……不得不说,在刘心武的引领下,即使是个不熟悉礼俗的南方人,都觉得这套路子太过繁琐而复杂了。

  那时的人们会为了使用公用电话而争吵;一个大院里八家人要共用一个水管,早晨要把阀门打开,过了很久才能放水,过了午后,就要立即关上阀门,要不一会就冻的结结实实,得把柴砍了烧,才能让水管的冰化开……这些场景估计现在都没有了吧。现代人人手一个智能手机,家家户户有热水器,生活便捷,除了在书里看到,年轻一辈还哪能感受到那个时间点下的艰辛?

  小说里每个人个性鲜明。例如新娘子潘秀娅,爱慕虚荣,选择丈夫以实用为标准: 既要“拿得出去”,又不至于在外头瞎胡闹、在家里跟她犯别扭。她出嫁前还让男方买了一个好表。她是一个普通站台职员,身上却有着当时相同职业群体的共同特征。大多数是小市民的子女,在服务业里打拼。就像刘心武在小说里写的,她们出生教养低,思维停留在浅层面,容易受到影响,养成服务行业里的老毛病、常见病,对顾客爱理不理。小说以一个人日常的生活、交往方式等方面来展现一个群体的特点,以小见大, 书里还描绘以荀磊和冯婉姝为代表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们喝咖啡、听洋音乐、用电视机看电视……他们西化的生活方式却无法被荀磊父亲接受,更别说乡下来的杏儿了。可以说,西方的文化和先进技术进入中国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对于老旧传统一辈,他们更加守护东方文化和长久传承下来的一套规矩,对外来事物适应能力更弱。

  刘心武说:人类社会的流动变化,从整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历史;从个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命运。《钟鼓楼》里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历史长河里的某一段。记录生活,记录生命,朴实真挚。记录平凡人最最最简单普通的生活,见证他们的历史,没有宏大的立意,却贴近人心。

  《钟鼓楼》读后感(九):流逝的时代与老城

  读过从不同人物心理和视角来写,并有多重角度叠合的小说较少。本来根据书名是当做一本老北京人物风趣来读的,没料到书中对于时代的印记却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意看了看写作日期,85年写出的70~80之间故事。每一个出境的主要主人公都是一个时代里最鲜明的标志。以一场喜事开头,将一个大杂院里的人物性格、关系都有着细腻的描写。意气风发的大好青年荀磊,同他有着共同语言的进步女朋友冯,以及形成鲜明的农家土妹子杏。。。每一个人对那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与恨,深埋在心中,最终长成自己适应或者不得不适应生活的样子。

  没有大起大落大哭大难的片段,大段台词和心内腹诽给读者看到一个又一个鲜活声明的长长生命线。很多细腻与心思是难得的。

  对于一个对北京有着感情的人来说,《钟鼓楼》又是一部静静讲述老城里那些建筑、老事和风俗的生活读本。

  全本就如同刘心武先生在开始所说的那句话,谨将此作呈献在流逝的时间中,已经和即将产生历史感的人们。

  《钟鼓楼》读后感(十):每个小环境都是一个社会缩影

  故事线比较多,但是主旨都是一样的:真善美。

  特别的收获并没有。一些加强倒是很多。

  例如和比自己强的女人在一起如何处理关系:信任彼此的关系以及自信

  例如多些微笑态度会更好,彼此之间要体谅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多想想,毕竟相遇便是缘分要好好珍惜

  例如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着急的那种,自己并没有及时看到,所以不要急着下决定,等等,慢一点,即使没有好事也并不会更坏所以不着急,等一等

  例如偷盗欺骗不仅使自己陷入痛苦还会使他人陷入困境

  例如缘分要好好把握,错过就真的没有了,即使有了也不再是原来的了

  例如门当户对还是重要的,最起码三观要匹配

  例如有的人真的是深藏不露,也许外表淑惠实际上本质开放,所以仔细观察才能的结论否则倒霉的是自己

  例如人和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和方式不同,人各有志世界是包容的所以我们对待别人也要包容。但爱情虽然不一定共同进步,但不意味着可以用完则弃,同时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成全自己爱的人

  例如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其实就是自己决定的

  例如身家背景不可以改变但是梦想和进取心还有自尊心还是要有的

  例如老一代很多思想是值得多参考的,然而并不能成为当下青年命运的主要决定思想,要结合实际结合性格来确定发展路线

  例如过日子要找踏实的人,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开始过日子都会越来越踏实

  小小的四合院是社会的缩影,发人深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