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般若波罗的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般若波罗的名言

2018-04-25 22:43: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般若波罗的名言

  ●又笑,夜更深了。
深沉
奴把袈裟扯破
埋了藏经
弃了木鱼
丢了铙钹
学不得罗刹女去降魔
学不得南海水观音
夜深沉
独自卧
起来时
独自坐
有谁人孤凄似我
似这等削发缘何
恨只恨说谎的僧和俗
那里有天下园林树木
那里有枝枝叶光明
那里有江湖两岸流沙
那里有八万四千弥陀佛
从今去把钟楼佛殿远离却
下山去寻一个年少哥哥
凭他打我骂我
说我笑我
一心不愿成佛
不念弥陀般若波罗!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

,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

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

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

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禅:师父,既然万般皆空,为什么要背经啊?
师父:因为世人都有执着,还做不到空。
一禅:我就不执着,被子没叠,院子也没扫,够空了,所以不用背经了吧?
师父:为师刚才下山路过一个卖棉花糖的……
一禅: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禅语录《一禅小和尚

  ●《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相者,红粉骷髅,白骨皮肉。《金刚般若波罗蜜》 ----《金刚经》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心经》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

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团子唉声叹气地蹲在东华身旁:“我今天有点难过。”
“嗯?”
“我在班上第一个背出来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然后?”
“但是夫子没有夸奖我,他说我父君在我这个年纪都会倒着背这个经书了,我弱爆了。”
“那很正常。”
“为什么?”
“因为你爹娶了你娘,遗传给你,就被拉低了智商,看开点”
“…” ----唐七公子《三生三世 枕上书》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

‘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

: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

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

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夫心经者、真心大道也、真心、无遍、无不遍、大道、无到、无不到、所谓、在无无之中、真心明也、大道见也、然而、明无明相、见无见执、在无相、无执中、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无所不觉、故名、为大觉、大觉者、觉三世、非三世、亦非非三世、觉十方、非十方、亦非非十方、在非非中、觉性圆已、道心成矣、亦无圆成相、是名为如来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

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

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

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

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

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
明明哭的是你,为什么我的眼里却涌出了泪水――如果你扭过头,那就是一座大海在崩溃。 ----佚名,独坐苍茫《生如夏花,像一颗露珠一样爱你

  ●云何持戒能生智慧? 持戒之人,观此戒相从何而有,知从众罪而生;若无众罪,则亦无戒。戒相如是,从因缘有,何故生着?譬如莲华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淨;以是悟心,不令生着,是为持戒生般若波罗蜜。

  ●感谢上苍恩赐,恩赐一份相遇的美,邂逅的禅定,我照见五蕴,在五蕴中行禅,行深般若波罗蜜,慈悲的心怀流入心田感受尘世的七情六欲,行得一份空灵明静喜,无畏无惧。

  ●看世间,天上浮云容易去,心头纠结枉自苦。看心头,缘来聚首茶几杯,淡却人间是与非。常言烦恼皆虚妄,人生何苦细细追。人生若要结局好,皆在般若波罗蜜。哪里来,吃茶去!哪里去,去吃茶! ----延参法师微博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
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
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
为发最上乘者说。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32”

(一)依者、依靠也、依者、从也。

(二)般若波罗蜜多者、智慧到彼岸也、般若波罗蜜多者、菩提萨埵也、般若波罗蜜多者、本觉真心、本性慧命也。

(三)故者、因缘也、成就也。集句。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者、依靠本觉、无我、无相、智慧故、能在般若、无为大道上、迈步前进、直至无为、彼岸之终点、而常住、之地也。般若者、真心也、波罗蜜者、灵觉常住之所也。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无挂碍故。“34”

(一)无挂碍者、以般若光、照破无明烦恼故、即无挂碍故“无挂碍故、即得智慧之体”“其体、以智慧之光明、神力之妙用、照破“无明烦恼、而转为菩提萨埵”转迷惑、而为、大智慧、到觉地竟。

(二)故者、依此也、故者、因此也。集句。无挂碍故、其心即得清凉、而洒脱、其真心清凉故、本性即妙湛、而精明、其妙识无为、清净纯洁。无挂碍故、是依无我相、之真心、而成就、无挂碍故、之实体。“无挂碍故、是以般若波罗蜜多、神力、而成就、其体备之妙用”体备妙用者、本觉妙心、之大用也、体备者、是无上、大智慧、光明、普照三世、横遍十方、无穷亦无尽也、体备者、其智慧、光明之体、无有不备、之处之宜也。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

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

,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

,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下》
这就是我齐天大
我就是我齐天大圣
我的命运自己掌控
我的信念不可战胜

什么叫做自寻烦恼
我说那大概只是个玩笑
花果山上天兵驾到
此刻的我就是觉得无聊

般若波罗世尊地道
大灾大难铸成我的骄傲
斗战不息一身血脉在咆哮
疯狂怎么做你的主角

别说我狂 本领至高无上七十二变
神魔皆不可挡
收敛? 管你是佛祖玉皇
最好先问过我手中这根金箍棒
神如何?妖如何?
仙如何?魔如何?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我偏要把那 天地踩在脚下走

菩提萨婆珂 那是旷世的传说
比东海更遥远 比西天更辽阔
虽然我的话不多,放肆不忌惮什么
千秋万代只为我一个疯魔

  ●佛说般若波罗蜜,既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金刚经》

  ●我问师父你怕啥?师父正襟危坐:“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我看到宝象城墙,不禁忆起大唐长安,心系救苦救难,要拯救苍生万物,是故心有所感,不甚激动。”我感觉我的汗流出来了,慌忙双手合十:“师父心系天下,悟净惭愧。” ----童瞳《沙僧日记

  ●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淅淅落霜花。
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

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恩爱堂。
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
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
常言刃字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
上士无争传亘古圣人怀德继当时。
刚强更有刚强辈,究竟终成空与非。

义结孔怀,法归本性。
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
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
经乃修行之总径,佛配自己之元神。
兄和弟会成三契,妖与魔色应五行
剪除六门趣,即赴大雷音。 ----吴承恩《西游记

  ●修行者需要不断的断除烦恼、增长智慧,对此佛陀曾做如是开示:世尊告尊者大迦叶曰:菩萨有四法,失般若波罗蜜。云何为四?一者不尊法、不敬法师;二者为法师者悭惜吝法;三者欲得法者为法作碍,呵责轻易不为说法。四者憎慢贡高自大誉毁他。 ----益西降措仁波切《益西降措仁波切官方微博》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般若心经》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 六者请转法錀;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 ----普贤菩萨《华严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