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目送》经典语录大全
1、我想说的是,K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教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只叫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看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 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 ----龙应台
2、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我们没有学过。 ----龙应台
3、一阵轻轻的风拂来,我仿佛在闹市里听见树叶簌簌的声音,抬头一看,是一株巨大的玉兰,开遍了润白色的花朵,满树摇曳。 ----龙应台
4、我看见诗人周梦蝶的脸 在我挥手送他的时候 正好嵌在一扇开动了公交车的小窗格里好像一整辆车无比隆重的 为他做小相框 ----龙应台
5、眼睛熟悉了黑暗,张开眼,看见的还是黑暗。 ----龙应台
6、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龙应台
8、其实不是鞋,是布。布,剪成脚的形状,一层一层叠起来,一针一针缝进去,缝成一片厚厚的布鞋底。原来或许有什么花色已不可知,你看它只是一片褪色的洗白。 ----龙应台
9、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
10、吾来看汝,汝自开落 ----龙应台
11、我知道两件事:一个存折里,数字一直在增加,另一个存折里,数字一直在减少。数字一直在增加的存折,是我自己的;数字一直在减少的那一本,是别人给我的。 ----龙应台
12、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 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龙应台
13、因为无法打开,看不见沙漏里的沙究竟还有多少,也听不见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确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 ----龙应台
14、走出舞厅,外面一片华灯初上,夜晚,笼罩了这个繁丽的城市。 ----龙应台
15、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 ----龙应台
16、我喜欢走路。读书写作累了,就出门走路。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两个人一起走,但是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 ----龙应台
17、我看见一个文风郁郁的江南所培养的才子,我看见一个只有大动荡大乱世才孕育得出来的打不倒的斗士,我看见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当代典型-他的背脊直,他的眼光远,他的胸襟大,他的感情深重而执着,因为他相信,真的相信:士,不可以不弘毅。我看见的是一个高大光明的人格。-最后的下午茶 ----龙应台
18、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 ----龙应台
19、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龙应台
20、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向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然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 ----龙应台
21、原来所有喧嚣的红尘都是因风滚动的蓬草,往同一个方向,矿野的尽头奔去。原来自己所有的当下,都是别人的过去。你念念不舍的、他急急摆脱。生命的延续,是留念和摆脱是永远的移交的程序。 ----龙应台
22、天空飘起微微雨丝,湿润的空气混了泥土的气息。花鼓队开始上路,兄长捧着骨灰坛,你扶着母亲,两公里的路她坚持用走的。从很远就可以看见田埂上有人在奔跑,从红砖砌成的农舍跑出,往大路奔来,手里环抱着一大卷沉重的鞭炮。队伍经过田埂与大路的接口时,她也已跑到了路口,点起鞭炮,劈里啪啦的炮声激起一阵浓烟。长孙在路口对那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妇女跪下深深一拜。你远远看见,下一个田埂上又有人在奔跑。每一个路口都响起一阵明亮的炮声,一阵烟雾弥漫。两公里的路,此起彼落的鞭炮夹杂着“咚咚”鼓声,竟像是一种喜庆。 ----龙应台
23、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
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龙应台
24、是不是因为,对于台湾和海外的人,“相信”或“不相信”已经不是切肤的问题,反倒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才是刻骨铭心的痛?是不是因为,在大陆的集体心灵旅程里,一路走来,人们现在面对的最大关卡,是“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 ----龙应台
26、能说他在跟五万个人一起欣赏民歌吗?还是说,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他,和他的政治对手们,所开的车,没有R档,更缺空挡-山路 ----龙应台
27、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龙应台
28、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龙应台
29、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然而就算我已经七老八十,就算我已经儿孙满堂,我也依旧是个孤单的孩子,在心灵的一隅,等待着目送的眼光,这样的我,才不会惧怕回头,这样的我,才敢一直往前。
我认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没有飞过去的勇气,我现在发现,不是它没有勇气,而是沧海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30、我和朋友讨论过独生子女的问题,他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集万千孤独于一身。”我点头同意,却不禁想起,我们的父母才是最孤独也最缺乏安全感的人。对于已经不再年轻的父母,大概他们对我们的期待,就像是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