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侧侧轻寒经典句子
1、这种鱼名叫阿伽什涅,来自天竺国。传说它是佛祖座前侍经龙女的一念飘忽所化,往往出现在死于非命的人身边。 ----《簪中录1:春灯暗》
2、万木之长,何妨微瑕。 ----《簪中录》
3、叶深深已经被塞上了车,却还趴着车门继续叫:“我的绢花!绢花!”
新郎在附近的地上扫了一眼,大步走来,问:“什么绢花?”
“就是……就是我刚刚手里抱的纸盒子!那里面是我昨晚通宵赶出来的绢花!是……是一件婚纱上的绢花,马上就要婚礼了,我不送过去可不行啊!我会死得很惨的!”她抓住新郎的袖子,仰起那张难看的肿脸,对着他大叫,“我好不容易才得到这次机会为路大小姐制作绢花,这关系着我以后的命运啊!”
新郎的眼睛略微眯了一下,再看了这个语无伦次的女生一眼。她的脸都肿得跟猪头一样了,却还挂念着别人婚纱上的一朵绢花。 ----《光芒纪·微光》
4、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我只知道,公道天理,自在人心。无论死去的人是歌女,还是乞丐,无论凶手是帝王,还是将相,我只求说得出自己查明的真相,对得起自己的心。 ----《簪中录》
5、他说话的时候,为什么要一定望着对方……望着对方也就算了,为什么眼睛偏要这么温柔迷人。 ----《光芒纪》
6、我一定会陪在你的身边,将这个秘密,揭示出来。我不会再让你失陷在迷雾之中,我会帮你驱走所有障眼的浮云,让你清晰地看清自己的命运。 ----《簪中录3》
7、鲜红如血,飘忽如烟。 ----《簪中录》
8、十数年教养,一夕间波澜,满门孤身,一手鲜血。所爱非人,种种孽缘……
是他,也是她。 ----《簪中录3》
9、长安旧事乱纷纷,今日闲话说与君。城西有坊名光德,一桩案件辩伪真。光德坊内出命案,年轻媳妇把命丧。仵作差人俱验毕,证据确凿要结案。只因一言不相合,满腹闷气无处放。辗转难眠暗投缳,自寻短见实可叹。一语惊醒梦中人,一言可解仇怨恨。黄家有女名梓瑕,天南海北声名振! ----《簪中录》
10、来生,我要一个虚无缥缈的来生干什么? ----《簪中录》
11、人会变,心会老,只有日子,一天天得捱过去!当你面临生死无着的绝境时,你就什么都懂了!” ----《簪中录》
12、风起春灯暗,雨过流年伤。 ----《簪中录》
13、从始至终,悲也好,喜也好,她望着的人,始终都是李舒白。
彻底地了结,明白有些事情,有些人永远遥不可及,或许,比到了手才发现彼此无缘要好。
哪怕,只是他一个人的永世相思。 ----《簪中录》
14、很久以前,有人告诉我说,小鱼的记忆,只有七弹指。无论你对它好,或是不好,七个弹指之后,他都会遗忘你对他所做的事情。所以,就算我喜欢一条鱼,又有什么意义。再怎么倾注我的心力,但只要七弹指,它就会忘记我。当它摆摆尾巴奔赴回自己的世界,头都不会回。 ————李舒白 ----《簪中录》
15、人生无限,天地广袤。九州四海,还有无数的花等着他们走马看过;人生百年,还有长久的岁月等着他们携手共度。
就如此时他们相拥花树之下,在举世繁华的地方,寻找到最安谧美好的这一刻。
长安,一世长安。 ----《簪中录》
16、这个世界上无论你身在何处,做什么事情,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你的起点在哪里,这些,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心在哪里。 ----《光芒纪》
19、盲目沉溺在他习惯性的温柔中,自以为在他心中是不一样的。他曾是孔雀的地铁侠,也曾送自己一盆叫深深的花。可谁知道除此之外,他又曾牵过谁的手,曾轻抚过谁的头发,曾以那双无比所有人都灿烂的眼睛,含笑凝望过谁。 ----《光芒纪》
20、此生已休,他生不见。 ----《簪中录》
21、查案时,最忌将自己代入,始终旁观者清,跳出外面,才能看清局势。 ----《簪中录》
22、“我喜欢的童话。一群忙于生活的老鼠,一只忙于生命的老鼠。” ----《光芒纪》
23、明明暗暗的光,深深浅浅的影,寂静无声的流年。光影游弋在他们两人之间那相隔两尺的空间里,恍若凝固。 ----《簪中录》
24、“崇古确实厉害。”鄂王也笑道。
周子秦说:“以后每天早上跟我沿着曲江池跑一圈,保准你一年后打遍长安无敌手!”
李舒白平淡地说:“她没空。” ----《簪中录》
25、他的漫不经心,却成了她的刻骨铭心。 ----《光芒纪》
26、“他曾陪我南下蜀郡,替我昭雪所负冤屈,更助寻找杀害亲人的真凶,了结这一桩血案——今生今世,此恩难报。” ----《簪中录》
27、世有舒白,方不寂寞。 ----《簪中录》
28、这里靠近城中最大的天主教堂。此时教堂的钟声已经远远传来,悠扬地响了11下。过往的行人都将目光投向车流之中的一个车队,微带同情。
这12辆车组成的车队,很明显是婚车车队,所有的车车身上都装饰着白色与紫色的玫瑰。领头的那辆白色跑车,在前车盖上以玫瑰花簇成一个巨大的爱心,在星星点点的丝石竹装点下,浪漫美丽。
然而,已经11点了,这盛大婚礼的车队,却还堵在这里。 ----《光芒纪·微光》
29、中心藏之,何以忘之 ----《簪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