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王国维的名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王国维的名句

2019-07-06 17:40:01 作者:王国维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王国维的名句

  1、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
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劝君莫厌尊罍大,醉倒且拼花底卧。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玉楼春》

  2、(1)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2)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人间词话》

  3、完全人物不可不备其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可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

  4、(1)姜夔【杨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3)姜夔【惜红衣】见三六注。 ----《人间词话》

  5、一事能狂便少年。 ----《晓步》

  6、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少年游》

  7、客观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人间词话》

  8、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著雨。相对青无语。
岭上金光,岭下苍烟沍。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 ----《点绛唇·高峡流云》

  9、(1)林逋【点绛唇】(草):“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愁,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3)欧阳修【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4)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人间词话》

  10、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而来一人而已 ----《人间词话》

  11、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人间词话》

  12、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人间词话》

  13、则宗教美术二者是,前者适于下流社会,后者适于上等社会,前者所以鼔国民希望,后者所以供国民之慰藉

  14、倦凭阑,低拥髻,丰颊秀眉,犹是年时意。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
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凉月满窗人不寐,香印成灰,总作回肠字。 ----《苏幕遮》

  15、漫言花落早,只是叶生迟。

  1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三大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第一境界可以理解为“明”,此境界为登高远,“望尽天涯路”,把握全局,明确自己追寻目标方向,是最初的求学与立志之境。
第二境界为“行",词境界为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为了实现远大目标理应坚忍不拔、“衣带渐宽”,这也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境届为“得”之境界,第一境界与第二境界都做好了,功到自然成。 ----《人间词话》

  17、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蝶恋花

  18、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19、海鸥应是未忘机,故人今有问归期。 ----《浣溪沙》

  20、人生只似风前絮,
欢也零星。悲也零星。
都作连江点点萍。 ----《采桑子》

  21、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
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人间词话》

  22、天末同云黯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
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今朝欢宴胜平时。 ----《浣溪沙》

  23、算来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 ----《水龙吟·杨花》

  24、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25、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君王

  26、天涯已自愁秋极,和须更闻虫语。 ----《齐天乐》

  27、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人间词话》

  28、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谁起水精帘下看。风前隐隐闻箫管。

凉露湿衣风拂面。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苑柳宫槐浑一片。长门西去昭阳殿。 ----《蝶恋花 · 月到东南秋正半》

  29、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杨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春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人间词话》

  30、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

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读书的三重境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关于王国维的名句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