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有品味的灵魂是如何炼成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一个有品味的灵魂是如何炼成的

2017-08-09 05:10:14 作者: 洞见 来源: 洞见 阅读:载入中…

  引导语: 品味不是一件用来showoff的外衣,而是一种inside的特质,自内而外散发出来。

一个有品味的灵魂是如何炼成的

  品味不是一件用来showoff的外衣,而是一种inside的特质,自内而外散发出来。

  知乎上有人问:一个有品味的人是什么样的?

  有人回答:擅长精致地装逼。

  比较“正能量”的回答是:追求美,追求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我认为都对。

  精致地装逼,何尝不是一种品味。而当我们对某种美好有所追求、对自己有所要求的时候,在他人眼中,往往也被视为“装逼”。

  说到底,品味首先是一种心态。只有你能将一间1000块月租的蜗居布置得逼格满满,蕴含生活品味的时候,你才能在1000万的豪宅里,贴上自己的标签。

  无论你是否承认,每个人都有标签。有些标签是自己的独有的,有些则是一种圈子文化

  当你身处于某个圈子,你总是盼望着能从中找到“气味”相投的人,称之为“同类”。

  同类的行为便会发展成相互索取,索取着一种叫做他人的认同感,也索取着一种叫做自我的话语权。

  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我是在街上游走的灵魂,而你是闻到我的人。”

  正是如此。很多人的品味并不真正是自己的,而是渴求他人或圈子的认同,享受崇拜。

  约翰·罗斯金在《现代画家》中说:

  “低下的品味通常表现为挑剔、孤傲,要求华丽、壮观以及非常规的结合,并且仅对奇特的风格和独特形状的事物感到满意。

  因为低下的品味总是干扰、修补、积累和自我欣赏,它总是将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并且始终用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检验周围的一切事物。

  相反,高尚的品味则是不断在成长、学习、阅读、顶礼膜拜,它因震惊而用手捂住嘴,它用适合于其他事物的方法来检验自己,从而在所有的事物中找到适合自己生长和发育的养分。”

  在生活中,是不是总有这样那样的人喜欢雀跃欢喜地议论着别人,前一秒见面时还满口的这好那也好,下一秒转身,竟全是吐槽,你瞧那谁谁谁,真没品味……

  我们习惯了用所谓的品味去标杆一类人群,孰不知,我们自己也深陷其中。

  01

  品味是一种

  恰如其分的气息

  有人认为,拼命往自己身上砸钱——就是品味。

  所以,花钱买Louis Vuitton的包、Marie elie的衣服、Prada的鞋子,只要有钱,统统买回家。

  因为买回家,就可以穿在身上、宣示身份、炫耀财富,变得有品味了……

  但可曾想过,仅追求昂贵的堆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金钱品味?还是商标价格?

  小时候隔壁刘妈的女儿慧子,考上了美国的常青藤学校。没几年,慧子毕业了,在华尔街群英荟萃的金融界找了一份高薪的工作。

  慧子虽工作忙,但总不忘从美国给妈妈寄高档物品回来,她想让妈妈变成有品味的人。

  有一次母亲节,慧子给母亲大人定制了一款超大牌的包包。

  包包寄回国后,慧子还没来得及问刘妈好不好用,但有一天,刘妈在电话里的无意说起,让慧子姐有了啼笑皆非的触痛。

  “慧慧啊,你上次给妈妈买的那个包包简直太好用了!我几乎隔三差五就背着,好用的不得了!”

  “是嘛,妈,你不就平常装装钱包、手机的嘛,怎么个好用法?”

  “这包啊,买那些个鱼啊、虾啊太方便了,从菜场直接带水装回家都不带漏的呀!”

  品味≠贵,恰如其分地表现品味,才是和谐至上的,才是匹配相称的,不然,容易闹出笑话。

  电影《搏击俱乐部》中,有这么一段话:

  “工作不能代表你,银行存款不能代表你,你开的车也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也不能代表你.....

  你只是平凡众生中的其中一个。”

  现在的我们总是在选择品味,又怎会知道品味也在处处选择着我们。

  美在恰如其分,才是最好的品味。

  爱听交响乐也好,愿哼通俗歌曲也罢,和你的脾性相投,和你的气质融合,皆是品味。

  02

  品味是一种对生活品质

  生命质感的追求

  小芳子是我在南非旅游时认识的驴友,一起拼房间,一起睡一张床,后来彼此成了闺蜜。

  听小芳子说过自己的故事

  小的时候,家里穷,小芳子经常吃不饱饭。

  最可气的是隔壁还有一个超级爱炫耀的小伙伴——“老王”家的小王,没事就拿小芳子家没有的东西来炫耀,就连小小糖果也要高高举起,在小芳子的身边跑过一圈又一圈。(感人的故事 www.wenzhangba.com)

  小芳子说自己从来没吃过他的一块糖,就算硬塞给她,她都不要。

  小芳子不是不想要,更不是不好奇糖的味道,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才不稀罕,我要忍着,再想要我也要忍着,等我长大了,有钱了,自己买!”

  那年,小芳子只有8岁,人穷志却不穷。

  小芳子拼命学习,一直到大学都是名列前茅。工作了2年半,又选择了出国深造。

  业余时间,小芳子学会了滑雪,还参加了比赛,在国外拿过两个大奖赛的冠军,后来又去考了飞机执照,开了一阵子飞机,再后来她主动要求进步,发誓要考取哈佛的MBA,目前这个还在实现中……

  如今的她,言行举止无不透露着典雅高贵的品味,那年老王家的孩子,怕是再也无法在她面前炫耀什么了。

  其实,任何人的品味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品味,是可以通过后天获取的。

  如果你根本欣赏不了价值不菲的名画,感受不到画中美的价值,其实不是你欣赏不了,更不是你感受不到,而是你没有选择我愿意去获取这样的品味。

  很简单,只要你肯花时间、花精力去钻研,把play《王者荣耀》的时间用在苦心钻研那些“当真的选择”上,不说大师级,至少也能精通适合息的某种品味。

  所以,问题的症结在于,你当真选择了吗?你当真选择牺牲掉你的时间,耗费在其他地方上了吗?

  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的品味货真价实,并且是从骨子里一气贯通的,而非弄虚的、伪劣的;

  如果没有,那也正好,你再也不用怨天尤人了,别人没有的你还是没有,别人有的你也不会过于焦虑

  知乎网友Guo Sharon 说:品味其实不在于你穿什么,做什么,吃什么,而在于你注重生活的品质,注重生命的质感。不是物质的表象,是由内而发的让自己更好更优秀的愿景。

  所以我在淘宝买了漂亮又便宜的盘子,不远万里跨国邮寄来;所以我在清仓打折的时候买了原价100欧元的Bernardaud碟子......

  章诒和先生在《伶人往事》中也说过:

  “老一辈伶人,艺术和生活不分。常与泡澡,品茶,神聊,遛弯儿,养鸽,烧酒,绸缎,鼻烟壶,檀香等小零碎拼凑起来。

  既是俗常的生活享受,又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自然理解和精细品味。

  气质,风格,情调,韵味,往往由这些有文化渗透的家常琐屑浸染而成。细心过日子,精心磨角色。”

  所以,品味根本不存在什么“懂与不懂”,只有“吸引与被吸引”、“连结与被连结”,这本身就是一个超越了知识的逻辑,最终,将回归本能。

  03

  品味回归本质

  其实是一种心境的表达

  品质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获取,可现在很多人却说:我们没时间、更没精力来提升品味,生活和工作早已让我们疲惫不堪

  一面在生活中追求品味,一面在生活中排斥品味。难道是我们的逻辑出错了?

  非也。

  钱钟书他的《写在人生边上》中,写道: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如此看来,品味的“毒素”,原是被那些所谓顶级的、奢侈的表象“妖魔化”了。

  品味根本就可以很简单,它不需要你非得用各式的头衔装饰在一起,更不需要你非得把所有的“高高在上”堆砌在一起。

  换句话说,你喜欢什么,自然就会去了解它,你越是了解得深入,你和它的气味就会越是相应。

  久而久之,它便成为了你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此所正解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

  不要去肆意攀比什么,那只能显示出你的内心极度匮乏营养;

  不要去盲目标榜什么,那只能说明你的历练还未能撑出心胸;

  不要去过度修饰什么,那只能说明你无法内求转而借用外物。

  买不起别墅小洋楼、千平海景房又如何?买得起A6A7A8的车又能代表什么?

  要知道,人活这辈子,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欣赏出鸟语花香的芬芳,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体味到粗茶淡饭的平凡,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安心于品味生活的本质。

  除了让自己外表优雅美丽,还要让自己的灵魂和内在跟上去;

  除了培养一定的见解与学识,还需要让自己懂得分享和尊重。

  品味不是一件用来showoff的外衣,而是一种inside的特质,自内而外散发出来。

  当品味、精致已融入你生活的细节,你会习惯他们,会视他们为理所应当,而不是拉出来作为标榜自己的谈资。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