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真正的聪明人,懂得管住自己的嘴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真正的聪明人,懂得管住自己的嘴巴

2017-08-20 04:56:02 作者:鬼谷信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引导语:身长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真正的聪明人,懂得管住自己的嘴巴

  在如今的社会里,人们总是提倡要多说话多表达,却不知道话越多错越多。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说话,可是讲的大部分其实都是废话。或许你能戒掉抽烟、喝酒的习惯,但是你始终戒不掉说话。人天生就有倾诉欲,总是习惯有事没事说着有用没用的话,因为话说出去了就痛快了。有些话藏在心里,不说出来,感觉会被憋死,想要闭嘴,谈何容易?

  说话不可怕,可怕的是说废话,更可怕的是说错话。你知道吗?其实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是非都是从嘴巴里说出来的。嘴巴是个是非门,只要张嘴了就必然会有个是非出来,所以一不小心就容易说错话,伤到人。

  相信大家都知道“言多必失”这个成语,但是很少人人知道这个成语出自《鬼谷子》:言多必有数短之处。意思是话说多了,就自然容易出现失误,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容易惹出是非。

  所以,学会闭嘴是一门大学问。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一辈子来学会闭嘴。

  一

  自古以来,中国孩子都有两个公敌,一个是司马光,另一个是孔融,这两位就属于“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我敢肯定说这话的家长历史肯定没学好,比如司马光是典型的保守派,敢“不破不立”举起石头砸缸这事,司马光是肯定做不出来的。同样,让无数家长津津乐道的孔融让梨,又哪会那么简单呢?

  孔融让梨是一则道德故事:讲的是孔融小时候,有个客人带了几个梨去孔融家串门。孔融自己挑了个小的,把个大的梨让给哥哥吃。

  他爹一看,哎吆,这孩子真懂事,就问:“娃儿,你咋不挑个大的呢?”

  孔融说:“哥哥比我大,理应吃大的。”

  听完这话,他爹他哥都感动眼泪哗哗的。孔融让了一个梨,他爹夸他懂事,他哥爱护他一辈子,顺便还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成为道德楷模,赚大了。

  但是,对不起,这个故事是假的。古人喜欢编撰很多这类道德故事去教育子女。

  为什么我要说这个故事是假的呢?不仅因为这个故事第一次是出现在南宋,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后面说。

  二

  我们的主角是孔融。根据我们的习惯,一定要查一下孔融的家庭背景。我们知道荀彧的祖先是荀子,不过比起孔融就弱爆了。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根正苗红。不仅如此,他还是“建安七子”的扛把子,曹魏时代的文坛领袖,比如他有个迷弟刘备。

  有一次黄巾军包围了孔融,就让太史慈去找刘备江湖救急。本来刘备和孔融素不相识,半毛钱的交情都没有。不过你知道刘备听说孔融找他帮忙后的反应是啥样的吗?

  刘备娇羞的说:“天呐,孔融居然知道我的名字(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二话没说就点了三千精兵去救了孔融的急。

  算起来孔融发迹很早,有多早?比如《三国演义》里十八路诸侯反董卓时,孔融就坐在最前排。那时候曹操还在跑路,刘备还在角落里当拉拉队,孙权还只是毛头小子。

  不过我相信孔融一定是少年孙权的童年阴影。孙坚一定会有事没事的讲少年孔融的故事。

  “你看看人家孔融,年纪轻轻就是三好学生。”

  虽然孔融让梨是假的,但是并不影响少年孔融的光辉形象。真实的历史比童话故事更有趣,事实证明孔融的确是史上最有心机的boy。

  比如孔融小时候,有一天他爹带他到河南那边的一个叫李膺的县长家串门。可是李膺家有个规矩,只见熟人和名人。于是他们父子吃了闭门羹。孔融偏不信这个邪,于是跟李膺的管家说:

  “我是李县长家的故交。”

  管家汇报给李膺之后,李膺怎么也想不起自己啥时候跟一个毛头小子是故交。出于好奇,就接见了孔融。

  李膺好奇的问:“我听管家说,你跟我是故交?”

  孔融说:“我家先人孔子跟您的先人李耳是故交,两人还切磋过学问,所以咱们算是老熟人了”,稚气未脱的孔融话刚说完,就把在坐的人都逗笑了。

  不过看到孔融这样别人家的孩子这么优秀,就肯定有人想泼冷水,比如有人就说:“小小年纪就伶牙俐齿,虽然从小聪明,长大可不一定有大用。”

  小孔融反驳说:“您的意思是说,你小时候也很聪明吗?”一句话怼的客人面红耳赤

  于是李膺下结论说:“这孩子,长大必成大器。”

  你看,这个是不是比孔融让梨刺激多了?有人觉得小孔融的口才好,其实在大人眼里,这叫童言无忌。

  从此,孔融对自己的口才甚是满意,他觉得自己口才了得,连大人都说不过他。

  生活有时候充满了黑色幽默,李膺看错人了,孔融的人生却让那位客人不幸言中。关于孔融,我们除了知道杜撰的“孔融让梨”的童话故事之外,对他的人生却一无所知。这不怪你,正如前文说的,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太聪明,长大往往很平庸。因为当一个孩子从小就被鲜花和掌声包围时,他哪还有心思去下功夫学习呢?他往往会学着附庸大人。

  就好比现在很多家长为了炫耀孩子聪明,逼着孩子背唐诗,唱儿歌,看起来孩子很聪明,其实反而让孩子厌恶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是强迫的。我相信孔爸爸背地里肯定也干过不少类似的事情。

  聪明的孔融发现只要顺应父母的意,多背背唐诗,多说说话就是聪明,于是他立下了一个志向:

  “我要复兴孔门,成为孔老六(孔融排行老六)。”

  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孔融长大了,可是老刘家衰败了。孔融跟荀彧一样,都希望给老刘家打一辈子工。如果在太平年月里,我相信孔融应该活的很好。可是翻开课本,即使不翻也没关系,如果能哼出一句歌词也行: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

  时势变了,有人后知后觉,也有人先知先觉,比如有人意识到危机就是转机,所以选择韬光养晦,准备大干一场。而孔融却在吟诗作赋,舞文弄墨。我相信彼时的曹操一定在读《孙子兵法》,诸葛亮可能在读《鬼谷子》。

  其实上天还是很眷顾孔融的,长大后的孔融其实抓了一手好牌,很轻松的就当了北海相,有地盘,有名望。处于创业期的孔融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自信,在北海干了不少事,修建城墙、招募士兵、建立学校、推广儒学、举荐贤良,对任何人都以礼相待。

  一眼望去,北海上下一片繁荣景象。可是没事还好,遇到事情就尴尬了,一向自诩天才的孔融,作战能力弱爆了,比如他经常会被黄巾军打的抱头鼠窜。(关于爱情的日志 www.wenzhangba.com)

  再比如建安元年,袁绍的儿子袁谭进攻北海。读过《三国演义》的我们都知道,袁谭属于三国群雄里最不能打的那一类人,于是孔融跟袁谭死磕了一下,果然不负众望:

  败了!

  彼时形势非常危急,袁谭兵临城下,两军已经短兵相接了。只见孔融大叫一声:

  “拿我书来。”

  看到孔大人胸有成竹,让侍卫暗自庆幸,莫非将军是打算来一出空城计?只见孔融接过书,头都没抬就认真的读了起来。孔融气定神闲,谈笑风生的模样更加让侍卫们觉得靠谱,可是侍卫们猜错了,

  那天半夜三更,夜黑风高,孔融乘人不备就跑路了。备注,是一个人跑的,因为史料记载:城夜陷,乃奔东山,妻、子为谭所虏。他老婆孩子都成了俘虏。那么就尴尬了。

  对于孔融的表现,史官们无奈的评价评价:融负有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意思是说孔融心比天高,可是虚有其表,思想空乏,只会说空话,讲大道理。

  四

  天才孔融跑路了,第二天江湖头条就传遍了。只见孔融一路小跑投奔老板汉献帝去了。在汉献帝旁边,他继续做学问的同时,开启了“话痨模式”。我们知道一个人但凡有些文化,就总会有个毛病:狂!主要症状是:看不起人。

  孔融是最典型的狂人,他狂起来连亲爹都不认识,谁都看不起,什么话都敢说。虽然曹操让孔融位列九卿,但是孔融还是看不起曹操,毕竟曹操曾经是自己以前的下属,老喜欢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

  这让孔融很不爽,很憋屈,咋办呢?于是有事没事就跟弥衡两人一起背后说曹操坏话,有事没事恶心曹操。我打不过你,但是可以骂你呀。不仅是背后骂曹操,两人天南地北什么话题都聊。

  比如有一次弥衡就问:“你怎么看待父亲啊?”

  孔融说:“播种工具。”

  弥衡又问:“那你怎么看待母亲啊?”

  孔融呷了口酒说:“生育工具”。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原来都是性情中人。

  官渡之战过后,曹操收编了很多袁家的女人,曹操的口味你懂的,他最喜欢有夫之妇。有一次,曹操娶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孔融就写了一封无厘头的信怼他:

  “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这句话看的曹操一脸懵逼,我读书少,你说的是啥意思呢?史料记载: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是的,老曹还特意跑去问孔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典故在哪里?周武王啥时候把狐狸精妲己送给周公了?

  孔融回答的也很艺术:“你猜,你好好猜猜”这话说的老曹更加的云里雾里,莫名其妙,典故呢?逻辑呢?其实很简单,这是孔融自己瞎编的。

  我猜,孔融是想跟老曹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插一句,这个袁绍的儿媳妇甄宓把老曹家都迷的神魂颠倒,比如曹植就为她写过《洛神赋》。

  当然,老曹不傻,他隐约的感觉孔融是在让自己难堪。后来老曹发现,自己说东,孔融非要说西。比如有一次老曹建议汉献帝施行禁酒令。

  孔融就干脆写了好几封信说:“别禁”。

  曹操就问:“为啥不禁呢?”

  孔融打着饱嗝说:“因为你的人生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干嘛要禁酒呢?再说了当年如果不是汉景帝在酒后乱性睡了唐姬,咋会出现文韬武略的汉武帝呢?所以喝酒是好事,不能禁。”

  这话让曹操很无语,说好的逻辑呢?这都哪跟哪啊。

  不管你承不承认,孔融这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说的话一点逻辑性都没有,全是废话。既没有说服曹操,还得罪了曹操。他瞅准了曹操的心理,他觉得他是孔家传人,文坛新秀,所以曹操不敢动他。所以为了怼曹操,他才敢啥话都说。史料记载:发辞偏宕,多致乖忤。意思是说孔融说话很过继,每次都惹曹操不高兴

  孔融一而再再而三的说废话把老曹给得罪了。我们知道老曹是为人,得罪他只有一个结果:上西天。

  “孔融啊,你还是太愣了,别以为你是孔子的后人我就不敢动你。就算是跟我一起创业的荀彧,惹到我了,我也能让他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但是老曹是个有城府的人,凡事都不会做的很明显。再者碍于孔融的声望,要等待时机,所以他表面上装着容忍。

  看着老板憋成这样,有个叫郗虑的人精给曹操出了个主意:“主公,我们可以先把孔融的名声抹黑搞臭了再杀他嘛。”

  曹操一听大喜:“那么该怎么搞呢?”

  郗虑说:“孔融这个人虽然一辈子干好事不少,但是生就一张臭嘴,说过的话里面可以利用的着实不少。”

  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让曹操一天也等不下去了,于是就暗中让郗虑拿着证据指责孔融,将其治罪。

  结果是不管孔融同不同意,孔融都被判处死刑,满门抄斩。

  很多人不知道,算起来曹操应该是儒家的公敌,他逼死了荀子的后人荀彧,杀掉了孔子的后人孔融。

  五

  好不好奇,孔融到底犯了什么罪呢?这也正是开头我们留下的伏笔。

  我们都知道孔融让梨,孝顺父母的故事。不过真相或许相反,比如有一次孔融有一次喝大了,有一席话不吐不快,就当着众人的面说:“父子之间有什么恩情呢?其实不过就是父亲一时没控制住自己的下半身造就的而已。母子之间又有什么母爱呢?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一个播种工具,一个生育工具”。原话是: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不仅于此,孔融还说过:“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底下;饥年无食,谓宜食底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言外之意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者就应该灭亡。

  老实说,这种话我们今天听来都有点惊世骇俗,毛骨悚然,就别提以孝为本的汉代了。每次看到这里,我真的相信,一个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了。相信小人曹操听完后,也是吓出一生冷汗,于是抓住了孔融的这个小辫子,将其“绳之以法”。

  敢公开说这些,还得了?所谓曹操以不孝的名义治了孔融的罪。被定罪后的孔融蒙圈了,我只是心里有委屈发发牢骚,我只是心里憋得慌吹吹牛皮,我只是心里难受侃侃大山,咋就会成为阶下囚了呢?或许这些话可能是孔融说的心里话,但是有些话不管是真是假,哪能公开说呢?一个喜欢讲道德的孔融,却被一个缺德的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定罪,这可真是个玩笑。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午,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最后一次仰望阴暗的天空,孔融想明白了,于是作了一首《临终诗》警示世人: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六

  故事讲完了。孔融这个人很复杂,你很难说他是君子,也很难说是小人,或许叫他狂人更适合。

  有人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史料证明孔融的确说过那些话。错不在孔融说过什么话,而在于有些话不能公开说。比如曹操自己也吃过这个亏: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句话就把曹操贴上了小人标签,遗臭万年。

  其实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口不择言的乱讲话,讲的时候痛快了,舒服了,却不知道隔墙有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不小心就被人抓住了小辫子。

  尴尬的是,那些话的确说过,人证物证俱在,想抵赖都不行。祸从口出就是这个道理。比如鬼谷子就说过: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有讳忌也。嘴巴可以随便吃饭,但是不能随便说话。说话是有忌讳的,说错话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就像孔融那样。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常常会不经意地说出一些得罪别人的话,影响了人际关系。甚至有些是一语之差,阻碍了自己的整个人生,所以我们才要管住自己的嘴巴。

  心坏无人知,嘴坏大利害。有时候,我们不仅要防别人,更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

  上天给了我们两只眼睛,一张嘴,目的就是要我们多看多想少说话。能管住自己的嘴巴是一种智慧,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能否管住嘴巴,考验的是人性,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城府。

  古人云:身长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切记,切记!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