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60个古典情爱故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随笔 >

60个古典情爱故事

2016-06-18 作者:国手张 来源:国手张投稿 阅读:载入中…

60个古典情爱故事

  60个古典情爱故事

  转载自天凉好个秋【淡】

  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传送宇宙正能量。互联网智能思维

  天凉好个秋一一整理于网络

  1、巫山云雨。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巫山云雨”多指男欢女爱,典故出自战国·楚·宋玉的《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其后,巫山梦、阳台梦、阳台暮雨、阳台楚云、阳台神、阳台神女、阳台行雨、阳台雨、阳台云、阳台云雨、阳台女、雨梦、雨散云收、雨暗阳台等典故皆出于此。

  2、韩寿偷香。

  宋·欧阳修《望江南》:“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晋书·贾充传》及《世说新语·惑溺》均记载了韩寿偷香的故事。西晋初年,贾充征召了韩寿做司空掾,韩寿“美姿貌,善容止”。贾充每次召集手下的官员议事,贾充的小女儿贾午都要从窗户偷看,“见寿而悦”,天天想念他。贾午的一个婢女到韩寿家里,把贾午的情况讲给韩寿听,还说贾午长得“光丽艳逸,端美绝伦”。寿闻而心动,便要她充当信使“潜修音问,暗通殷勤”。贾午不仅与韩寿暗通款曲,还偷了其父收藏的奇香送给韩寿。韩寿身手敏捷,到相约之夜便翻墙跳入贾府与贾午幽会,贾府之中无人知晓。过了段时间,贾充“觉其女悦畅异于常日”心中纳闷。后来他召集手下官员聚会时,闻到韩寿身上有异香,而这种香料是外国所贡,一沾到身上,就会几个月不消失。晋武帝只把这种香料赐给了自己和陈骞两人,其它人家是不会有的,因而怀疑韩寿与女儿私通。但是府中院墙高大,门户重重,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呢?于是就假装府中失窃,派人检查院墙。检查的人回来道:“其他地方没有发现异常,只有东北角的院墙好像有人爬过的痕迹,但是院墙很高,人是不能够爬进来的。”贾充于是考问女儿身边的侍女,侍女只得把实情说了。贾充不便声张,只得将此事掩瞒,最后还是把女儿贾午嫁给了韩寿。后有典故“贾女香”“窥帘”。“韩寿偷香”、“相如窃玉”、“张敞画眉”、“沈约瘦腰”被称为古时四大风流韵事,但“沈约瘦腰”只指青年才子俊逸清瘦之事,与情爱无关。

  3、相如窃玉

  唐·张祜则《司马相如琴歌》曰:“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司马相如,字长卿,四川南充蓬安人,西汉著名文学家。相如 听说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风姿绰约,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且很有文才,但不幸丈夫先死,成望门新寡。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机会,用“绿绮”琴弹了一曲《凤求凰》意欲以此挑动文君。“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卓文君躲在帘后偷偷地看着相如,怦然心动,“心悦而好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两人一见钟情,后双双约定当夜私奔。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困境,她不顾大家闺秀的面子,当垆卖酒,以度时日,最后,他们的爱情终于得到了卓家的承认。相如富贵后有纳妾之意,卓文君听说后作《白头吟》,诗中有“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之句,终使相如回心转意,不敢妄为。当初的卓文君就像是一块美玉,司马相如偷偷与之携手私奔,便无异于“窃玉”之举。因此后人便把私奔暗指“窃玉”,于是,“相如窃玉”就成了千古流传的一句著名成语典故。

  4、张敞画眉

  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汉时,京兆尹张敞与妻子十分恩爱,据说其妻眉间有微瑕,所以,他每日为其把笔描眉后方才上朝。长安城里皆传张京兆画眉技艺娴熟,其夫人之眉一如黛山连绵,妩媚之极,时称“京兆眉”。因张敞为人正直,得罪了一些权贵,有人就上书皇帝,诬告张敞“风流,轻浮”有失朝官的威严,在百姓中造成不好的影响。一日上朝时,汉宣帝当着群臣之面问及此事,张敞从容答道:“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意思是:闺房之中还有比这更狎昵之事,我身为臣子,只要尽忠职守,私下里给我夫人描眉,又有什么关系呢?汉宣帝爱惜其才,一笑了之。但张敞此后再也没有得到重用。

  后人用“画眉张敞”、“画眉夫婿”、“画眉张”、“画眉敞”、“画眉客”等来形容多情丈夫。如范成大的“只烦将到妆台下,试比何如京兆画”、孔尚任的“天子多情爱沈郎,当年也是画眉张”、骆宾王的“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等。

  5、自存枕席

  唐·李白《效古二首》之二:“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

  古代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的《辩通传》载:齐宣王之后钟无艳,她是齐国无盐县人,姓钟,所以又称她为钟无盐,德才兼备、却容颜丑陋。《新序·杂事之二》中说“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日头深目,长壮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但她志向远大。齐宣王执政初期,日日歌舞,夜夜箫歌,政治腐败,国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欢吹捧。钟离春为拯救国民,冒死自请见齐宣王,述先人开疆不易,历数宣王之错。陈述齐国危难四条,并指出如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城破国亡。齐宣王大为感动,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宝镜,其谏议为宣王所采纳。为表其悔改之心,散尽后宫,立无艳为后,彰其不贪美貌,自此勤政改革,励精图治,从此赵国日益强盛!不过,皇帝都好色,他身边还有一个貌美娇嗔的娘娘夏迎春。国家有危难之事,他就需要钟无盐帮助,事情处理好后,就把无盐丢在旁边,一心专宠夏迎春,于是,“有事钟无盐,无事夏迎春”的典故便留传了下来。“丑胜无盐”、“自荐枕席”、“无盐女”都与此有关。

  6、举案齐眉

  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拘四十六韵》:‘俯首安赢业,齐眉慰病夫。”

  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孟家有一个女儿名叫孟光,长得又黑又肥又丑,力能举臼。三十岁就这不肯嫁人。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给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娉礼准备娶她。

  孟光高高兴兴的准备嫁妆。过门那天,她故意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谁知,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光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不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我。可不知为什么,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什么过失?” 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著绮穿缟,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

  孟光听后,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了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髻荆钗,穿布裙,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后来他们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东南)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霸陵山深处,他们以耕织为业,或咏诗书,或弹琴自娱。后来“荆钗布裙”为妻子的谦称。

  不久,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到了吴地(今江苏苏州古城皋桥)。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归家时,孟光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举案齐眉。

  7、相敬如宾。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语出《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之,敬,相待如宾。”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儿子郤缺也被废为平民,务农为生。郤缺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变化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甚为仰慕,就连初次结识的人也无不赞叹。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此情此景,感动了路过此地的晋国大夫胥臣,一番攀谈,认为郤缺是治国之才,极力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立大功,升为卿大夫。

  8、人面桃花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宗贞年间,才情俊逸的青年书生崔护读倦诗书,在一个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融融春日,踏青郊游,因口渴来到一座被桃花掩映的幽静的农家小舍,扣门求水,遇深情款款、面若桃花、明眸皓齿、清纯灵秀之妙龄少女——绛娘,只因孤男寡女,未作深谈,但两情相悦,芳心暗许。崔护离去后,日夜勤读,不觉一年已过,崔护难抑相思之苦,便在一个春日,再访却不遇,惆怅的崔护便在柴门之上题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悻悻而去。访亲归来的绛娘见此诗,以为错失良机,再也不能与朝思暮想的崔郎相见了,便不食不语,愁肠百结,抑郁成疾,几近玉殒香消之时,幸得崔护再次造访,撼香躯而号哭,至使芳魂重归情郎怀抱,有情人终成眷属!

  9、破镜重圆

  ?宋·苏轼《蝶恋花·一颗樱桃樊素口》: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间已作伤春皱。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恐国破后两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铜镜,各执其半,约于他年正月望日卖破镜于都市,冀得相见。后陈亡,公主没入越国公杨素家。德言依期至京,见有苍头卖半镜,出其半相合。德言题诗云:“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得诗,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还之,偕归江南终老。后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或和好。

  10、红拂夜奔。

  《红楼梦》中借林黛玉“悲题五美吟”咏红拂女云: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多情公子人笑痴,非是红拂谁能识。相识原在相逢前,娇躯羁縻芳心炽。

  红拂,吴越人,原姓张,名出尘。父母亡,流离他乡,被人送入陈后宫为侍女。红拂幼时,因父母笃信道教,红拂亦随许天师学道,师傅曾赠一把红色拂尘,故人称红拂。入隋,为越国公杨素家妓。三原才子李靖,文武兼通,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饱读诗书,精于天文地理与兵法韬略。隋立国后,他前往长安,欲遂报国之志。到长安后,欲投杨素门下。不料受到了杨素的冷遇。李靖不悦,与杨素激辩。其时,红拂女正侍立杨素身旁,见李靖英爽潇洒见解出众,谈吐不凡,心中倾慕,秋波暗投。李靖辞归,她暗中嘱托小童问得李靖住址,默记在心。李靖也于众姬之中见红拂女一枝独秀,心怀美感。夜籁人静,忽闻客栈门环轻扣,红拂女女扮男装前来相投,盈盈下拜,细说缘由:“妾侍奉杨素多年,阅人甚众,今日见君,姿表绝伦,无人能及。丝萝不能独生,愿托乔木,故深夜来奔。”李靖担心杨素会派人追寻,红拂胸有成竹地安慰道:“杨素是尸居余气,已不足畏,杨府侍女如云,时有出奔者,他也无心追究,少妾一人不会在意,所以大胆前来,公子不必多虑!妾愿与公子甘苦与共,患难相随,海角天涯,相依相伴!”。红拂女玉肌桃腮,娇娆婀娜,聪慧勇敢自信温柔,慧眼识珠,李靖心中泛出柔情,于是,拥入罗帐,共偕鱼水,结为伉俪。后遇虬髯客,三人结拜,世称“风尘三侠”。受虬髯客帮助,李靖凭自己的才智,建功立业,后被封为卫国公,红拂女也因慧眼识英雄成了卫国公夫人。

  11、红叶题诗

  天宝宫人《题洛苑梧叶上二首》其一:“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据说在唐僖宗年间的一个傍晚,年轻的学士于祜在皇城宫墙外漫步,得红叶一片,叶上题上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于祜猜想这首幽怨伤感的小诗一定是宫中才女所作,心生怜悯之情爱慕之意。几天后,他也如法炮制,在一片红叶上写下“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两句诗,置于御沟上游的溪流中,流入宫内。无巧不成书。某日,皇宫放归三十余宫女,有一个年近三十长相艳丽的名叫韩翠平的宫女经人介绍与于祜相识而结成连理。一日,韩氏无意间在于祜的竹书篓内看到他珍藏多年的那片红叶,不由大惊,问:“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于祜便如实相告。韩氏说:“吾于水中亦得红叶,不知何人作也?”于是开箱取出红叶,墨迹犹存,正是于祜当年所写。俩人相对惊叹,感泣良久,同声说道:“事岂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韩氏把于祜题诗的那片叶递给于祜,于祜发现韩翠平在诗叶背面又续了一诗:“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两人相聚,实乃天意,非媒力所为,韩氏有感而发:“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12、萧郎陌路

  唐·崔郊《 赠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唐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泪眼相向,相对无言,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赠婢》一诗,此诗委婉曲折,表达了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怨怼与愤恨,尤其是“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一句,于无奈的控诉中露出失落悲情。后来于頔读到此诗,了解原委之后,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有情人终成眷属。

  13、慕色还魂(杜丽娘)

  明·冯小青看了《牡丹亭》之后写下“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自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根据民间传说撰写了一个传奇爱情故事《牡丹亭》,此剧描写了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适逢金国在边境作乱,杜丽娘之父杜宝奉皇帝之命赴前线镇守。其后柳梦梅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复活。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仍为书生的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寻找到丈人杜宝。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随即将其打入大狱。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

  14、待月西厢(西厢记)

  北宋·秦观《调笑令·莺莺》:春梦,神仙洞。冉冉拂墙花影动。西厢待月知谁共?更觉玉人情重。红娘深夜行云送,困亸钗横金凤。

  元代著名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写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剧情是: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因婢女“红娘”在张、崔两人之间起牵线搭桥作用,故,称媒人为“红娘”,因此而来。

  15、柳毅传书

  清·何盛新的《伏龙观》:“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柳毅传书》又称《柳毅传》,是一个民间传说,叙述的内容是这样的:秀才柳毅赴京应试,途经泾河畔,见一牧羊女悲啼,询知为洞庭龙女三娘,遣嫁泾河小龙,遭受虐待,乃仗义为三娘传送家书,入海会见洞庭龙王。洞庭龙王碍于世亲,不便干涉,钱塘龙王惊悉侄女被囚,赶奔泾河,杀死泾河小龙,救回龙女。三娘得救后,深感柳毅传书之义,请钱塘君作伐求配。柳毅为避施恩图报之嫌,拒婚而归。三娘矢志不渝,偕其父洞庭君化身渔家父女同柳家邻里相处,与柳毅感情日笃,遂以真情相告。柳毅难辞,遂订齐眉之约,结为伉俪。

  16、韦郎玉环

  南宋·姜白石《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吩咐: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载,唐朝时的韦皋游江夏,与玉箫女有情,别时留玉指环,约以少则五载,多则七载来娶,后八载不至,玉箫绝食而死,玉箫死前留下一首诗:“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姜家人为此女子的痴情深深感动,在埋葬她时,将韦皋留下的那枚玉指环戴在了玉萧的中指上。后来韦皋功成身就,听到了这个噩耗,顿时悲痛欲绝。最后玉箫经过转世投胎,与韦皋再续前缘,后世传有“韦郎玉环”这一典故。

  17、萧史乘鹤

  《乐府诗集》有诗曰:“弄玉秦家女,箫史仙处童。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

  汉代刘向《列仙传》载:“萧史者,秦穆公(嬴姓)时人也,善吹箫,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凤凰飞去。”“吹箫引凤”、“鸾凤和鸣””、“乘龙快婿”“龙凤呈祥”等成语都源自该故事。

  18、苏山起押(玉堂春)

  明·冯梦龙《鹧鸪天》:“公子初年柳陌游,玉堂一见便绸缪。黄金数万皆消费,红粉双眸枉泪流。财货拐,仆驹休,犯法洪同狱内囚。按临骢马冤愆脱,百岁姻缘到白头。”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三言二拍》之《警世通言》中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这一故事。王景隆是礼部尚书王大人的儿子,在京城读书,王大人革职回南京后第二天王景隆就在胭脂胡同的宜春院里相遇了颇有姿色的风尘女子苏三小姐(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其时妓院已有两妓女,她排行第三,遂改名为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两人一见钟情,如胶似漆。王与苏三小姐山盟海誓,私定终身,并将一块刻有“玉堂春”的金牌送给苏三。宜春院的鸨母见王公子是身缠万贯出手大方的官家子弟,便曲意奉迎,把王公子接到宜春院与苏三共处。时长日久,坐吃山空,管家王定收债的三万两银子被花销一空,爱钞的鸨母翻脸作色,对王公子是百般刁难,要赶走身无分文的景隆,虽然多情的苏三小姐多方劝阻,鸨母还是借机把王公子骗出而丢弃在闹市之中,瞬间,王景隆由纨绔子弟成了落难公子,最后沦落为一个栖身于关公庙的更夫。在小金哥等人的帮助下,王更夫再次见到了日夜思念的苏三小姐,两人筹谋,合演了一出戏。王景隆用苏三送来的几两碎银,重新打扮一新,并用满满两箱石头当作银两,骗取老鸨欢笑。在苏三的帮助下,景隆趁夜席卷了原本就是自己置办的贵重物品,返回南京发奋读书,从举人到进士,直取金榜二甲第八名,留在刑部听命。鸨母受骗后,把苏三卖给卖给山西商人沈洪。沈妻皮氏与邻人赵昂通奸,又妒沈洪娶妾,就在面条里下毒,毒死沈洪,反诬苏三。皮氏贿赂知县,苏三被屈打成招,押入死牢。王景隆因思念苏三,自请到山西为官,当上了山西巡按,到洪同县重新审苏三一案,判皮氏凌迟,赵昂斩首,知县罢官。后回南京拜望父母,皆大欢喜。“洪同县里无好人”一典便出自《苏三起解》。

  19、劈山救母(刘彦昌与三圣母)

  某年,皇帝开科取士,天下学子纷纷赴京赶考。其中有个刘玺(字彦昌),他路经华岳庙时,天色已暗,本想继续赶路,得知庙里的三圣母十分灵验,便有心求签问问前程。他备办了一些香表,理容整衣进了庙门。殿内香雾绕绕,三圣母盘坐在供台上,端庄秀丽,栩栩如生,他不觉肃然起敬,烧香祷拜。然后十分虔诚地抽签,然而一连三签都是白板空签,没有分晓,他不由心头火起,一气之下,提笔在墙上题诗“刘玺提笔怒满腔,只怨圣母三娘娘,安居神龛心如铁,枉受香火在一方”以讥讽三圣母。其实,刘秀才一进庙门,三圣母就知他因何而来。她见刘玺年少英俊,风流潇洒,便一见钟情,动了凡心,但又不敢违反天规。左思右想她还拿不定主意,直到秀才恼怒题诗而去。她才着急,心想自己虽为神仙,却受天庭许多束缚,若是嫁了凡人,岂不自由幸福?哪怕粉身碎骨也值得。于是她施神法,布雷雨,使得这秀才头顶倾盆雨,脚踩泥泞路。之后她收了风雨,点化了一座仙庄,刘玺去投宿时,三圣母即现身相迎,盛情款待,这一仙一凡就这样结为了美满夫妻。后来生有一子,名叫沉香,因三圣母私配凡婚,被二郎神囚于华山,沉香长大后,拜师学艺,盗取宝莲灯,劈山救母。

  20、素贞救夫(女驸马)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罩婵娟

  以上是《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选段。《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冯素贞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岳父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冯素贞花园赠银于兆廷,冯父撞见,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贞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冯素贞男装出逃,在京冒李兆廷之名应试,高中状元,被皇家强招为驸马。花烛之夜,素贞冒死陈词感动公主。后夫妻团圆,享受恩爱。

  21、寒窑独守(王宝钏)

  唐懿宗时期,宰相王允之小女王宝钏是一个容貌姣美、举止娴雅、端庄文静的娇娇女,她在一个柳暗花明、蝶舞蜂浪的春日,踏青的路上遭一群泼皮无赖纠缠,青年书生薛平贵三拳两脚驱走恶少,使之摆脱困境,王小姐口中称谢,内心欣赏,见其文武双全,人亦俊雅,早已春心暗动,薛平贵也深知小姐情意,但自愧身无功名,穷困潦倒,无立锥之地,恐难攀附相国千金。王小姐未加思量,归后与父母议定:掷绣球择婿。至黄道吉日,京城中王孙公子慕三小姐芳名纷纷如过江之鲫齐聚彩楼前,谁知“王孙公子千千万,彩球单打薛平郎”。有情人掷有意球,不打郎头打谁头?王允夫妇甚是不悦,违约悔婚,王小姐据理力争,誓不相从,立定主意要嫁薛郎,无奈其父固执,只得父女三击掌,绝了父女之义。嫁薛平贵后,无处栖身,只得住进一破窑洞中,过着男樵女织的清苦却恩爱快乐的日子。其时,西凉地区发生叛乱,薛平贵认为建功立业,大志将酬的时机已到,便辞别了新婚不久的妻子,应征入伍,开赴沙场。初时,薛平贵还有书信寄来,后因时局动荡,断了音信,但王宝钏始终矢志不渝,一心一意痴心地盼望着薛郎平安凯旋回来。 且说薛平贵凭自身出色的武艺和才学,在征战中屡立奇功,深得军中将士的喜爱,其中沙陀酋长那情窦初开的玳瓒公主见其骁勇,又极富才情,便对其秋波频传,死缠烂打,薛权衡再三,终成沙陀酋长之“乘龙快婿”,薛平贵在玳瓒公主的帮助下,事事逢凶化吉,一路春风得意,直至平定叛乱后,薛平贵才随大军进入长安,得到朝庭封赏。功成名就的薛大人徒步来到寒窑中,将苦守十八年的王宝钏接入薛府,再续恩爱。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忠贞不渝之事被传为美谈。

  22、碧纱笼诗(《彩楼记》)

  《女附马》中冯素贞在洞房中所说的“王三姐守寒窑一十八载,刘翠屏苦度了一十六春”,其中的“王三姐”指的众所周知的王宝钏,而“刘翠屏”则知之者甚少。元代王实甫所写的《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写的就是宋时吕蒙正和刘翠屏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在明代被人改编为《彩楼记》。

  宋时洛阳有个刘员外,家资颇丰,只有一女,生得俊俏,年已十八,搭彩楼以抛绣球的方式选婿,住在破窑中的寒酸秀才吕蒙正拾得绣球,刘员外嫌贫爱富,欲以小钱打发吕蒙正而悔婚,无奈刘小姐以“天意难违”之念坚持而嫁吕,终被刘员外赶出家门。夫妻俩遂以破窑为家,靠“乞斋”度日。白马寺施斋,平素总是先钟后食。有一次,寺中和尚故意斋后鸣钟,赶斋未得,吕蒙正激怒之中书“男儿未遇气冲冲,懊恼暗黎斋后钟”两句,空手而返。前受岳父嘲讽,后遭寺庙羞辱,吕蒙正内心惨苦,颜面扫地,饱偿人情冷暖。为扭转困局,夫妻俩先向神灵祷告,后让吕蒙正赴京赶考。十数年后,吕蒙正状元及第,授本地县令之职,衣锦还乡。为试探刘小姐是否忠贞,吕蒙正先让官媒找到刘小姐,说吕蒙正已死,劝刘小姐另嫁他人。刘小姐表示要为夫守节,把官媒赶出破窑。随后,吕蒙正敝衣破履来见刘小姐,说未中举亦未得官,依然穷困潦倒,刘小姐不计贫贱富贵,仍不离不弃,她安慰吕说,只要夫妻能相守团聚就好。后到白马寺烧香,见寺中僧人把他曾写的两句诗用纱笼罩着,于是续写两句“十年前时尘土暗,今朝始得碧纱笼”以讥讽世态炎凉。

  23、温峤玉镜(玉镜台)

  唐·张纮《行路难》:“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世说新语·假谲》:晋代温峤丧妻,其姨妈刘氏家逢不幸,亲人离散,只留一个女儿,聪慧美丽,托付温峤替女儿做媒。温峤心里很想迎娶这位表妹,就暗示道:“好女婿难找,像我这样的人怎么样?”姨妈说:“正遭不幸之时找个人家能混白饭吃就足以欣慰了,怎敢奢望找一个与你相仿的人呢?”几天后,温峤告诉姨妈说:“我已替表妹找到人家,门第尚可,女婿的官职不低于我。”又送给姨妈一玉镜台作为娉礼。结婚时,新郎新娘行交拜礼,新娘分开纱扇,看见眼前的新郎,拍手大笑道:“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意思是说我本来就怀疑是你这个老头,果然不出所料。”

  24、卿卿我我

  唐·韩握《偶见》:“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王安丰(王戎)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指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25、许允丑妻

  《世说新语·贤媛》载:曹魏的许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儿为妻,花烛之夜,发现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从此不肯再进。后来,许允的朋友桓范来看他,对家人说:“不必担心,我一定劝入。”对许允说:“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许允听了桓范的话,果真跨进了新房。但他一见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妇一把拽住他。许允边挣扎边同新妇说:“妇有‘四德’(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你符合几条?”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而丈夫有‘百行’,您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俱备。”新妇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你看重容貌而不看重品德),怎能说俱备呢?”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

  60个经典情爱故事(二)悲情篇

  1、尾生抱柱

  《玉台新咏·古诗八首》:“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故事最早的来源应是出自《庄子·盗跖》一书中:“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尾生是春秋时鲁国曲阜人,后迁居到陕西梁地,和当地一位女子真心相爱,并私定了终生。由于尾生乃一介穷书生,女子的父母自然是极力反对他们的恋爱。无奈之下,两人决定私奔。于是,他们约好了蓝桥下见面。那天尾生在桥下翘首期盼,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心上人的的身影。原来,女子的父母为了防止她出门去见尾生,居然把她锁在闺房里。这时,天空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还引发了一场山洪的暴发。然而痴情的尾生,心中念念不忘他们不见不散的约定,并没有选择离开。只见他两眼痴痴地盯着恋人的必经之路,双手紧紧抱着桥柱,最后活活被淹死了。姑娘最后从家逃了出来,见尾生死时仍紧紧地抱着柱子,悲痛欲绝,最后也跳入了滚滚洪水之中。从此,人间多了一出爱情悲剧,文学领域里也多了两条成语——“尾生之信”和“抱柱之信”。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2、紫玉成烟

  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吴王夫差小女紫玉悦童子韩重,欲嫁之,不得,气结而死。重游学归知之,往吊于墓侧,玉形见,赠重明珠,因延颈(伸长脖子,表示殷切盼望)而作歌“南山有鸟兮北山张罗,鸟儿高飞兮空罗奈何,雄鸟虽多兮不能匹双,夫妻情深兮来世重合。”。重欲拥之,如烟而散。“紫玉”也成了牡丹的芳名

  3、江娥啼竹(湘妃竹)

  唐·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相传上古时期,部落首领之位是通过禅让的方式传承的,尧年老后,选中了舜作为他的继承人。舜的家庭很复杂,父顽,后母嚣,弟劣,他们对舜是千般刁难,万分挑剔,但舜仍孝于父母,悌于弟,仁德远扬,众口皆碑,尧以二女娥皇、女英嫁之以察其志,两姊妹美艳贤淑,助舜渡过了重重难关,终于使舜禅取了帝位,帝舜每五年巡天下一次,某年,帝舜至南方巡视,不幸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往寻,恸哭不已,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后双双纵身湘水,追随舜帝而去。此乃“潇湘竹 ”或“湘妃竹”之由来。

  4、相思红豆。

  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本草》称其为“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

  另一说法:南梁武帝笃信佛教,太子萧统代父出家来香山寺,遇到了一位秀丽的名叫慧如的尼姑,无意中谈及释家精义,太子见慧如才思敏慧,顿生爱慕之情,最终坠入爱河,可是他们身份悬殊,一个是皇太子,一个是尼姑,这在森严的封建礼制的束缚下难成眷属,慧如因此相思成疾而死。太子含泪种下了一颗红豆,并把慧如住过的草堂庵题名为“红豆庵”。后来红豆生长成树,红豆树因此又称为“相思树”。(经典励志名言名句 www.wenzhangba.com)

  5、虞歌诀别(霸王别姬)

  清·何溥《虞美人》:“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指虞姬)”。

  虞姬,又称“虞美人”,秦末虞地(江苏吴县)人。天资聪敏,有美色,善剑舞。吴中虞氏美女慕项羽英名,嫁与项羽为妻,陪伴左右。虞姬常随项羽出征。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南),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歌》。此际,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冀胜利突围。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城东)。“君王意气尽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虞姬大义凛然、忠于爱情,令人敬仰,至今传颂不已。

  6、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娶了端庄美丽、娴雅淑德、温柔贤惠、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的刘兰芝,两人婚后浓情蜜意,感情甚笃。二三年后,焦母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遣归。仲卿迫于老母淫威,被迫休妻。分别之时,两情依依,难舍难分,悲悲戚戚,柔肠寸断,兰芝叮嘱:“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仲卿当即也表示:“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刘兰芝回到娘家后,其兄长逼嫁,兰芝迫于无奈只得应承。仲卿闻此变故,急来与兰芝相会,两有情人相见,说不完的相思苦,诉不尽的离别情,但纵有千般怜爱,万种柔情,也只能是相思成灰,破镜难有重圆之日,两人最后约定:共赴黄泉路,生死永相随。于是,兰芝于新婚之夜“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了。仲卿闻听兰芝投水而亡,也于自家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自缢以酬痴情女。后两人合葬于华山脚下,常有鸳鸯鸟交颈互鸣于松柏和梧桐树间。

  7、牛郎织女

  北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孙女 ,后人称她为“天孙”。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从前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虽然勤劳,但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谁知织女下凡在人间与牛郎尽享天伦之乐,荒废了布耘织霞,王母知道后,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能隔河痛哭相望。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很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牛郎织女搭桥。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民间的“七夕节”、“鹊桥”均出自该典故。

  8、嫦娥奔月

  唐·李商隐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奔月”有多个版本,有“抛夫独吞版”、“拯救黎民版”、“后羿不忠版”、“奔月化蟾版”,本文选取的是“被逼无奈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难以生存,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射下九个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人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借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成了仙。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9、梁祝化蝶

  清·纳兰容若《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相传祝员外的女儿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书院与才貌出众,品行优良的梁山伯交情甚厚。两人同窗共烛,嘘寒问暖,相互体贴,谈诗论赋,赞花赏菊,并肩促膝,形影不离,后对着明香宝烛,结为兄弟。一晃三年期满,拜别老师,各自归家,分别之时,你情我意,不忍分离,十八相送,挥泪而别。临别之际,祝英台暗示梁兄,家有小九妹,与梁兄情趣相投,可速遣媒。但梁史不知所指。归家之后,两人耿耿于怀,思念不断。数月后,梁书生前往祝家拜访,接待他的不是从前那个清秀书生祝贤弟了,而是一楚楚动人,年轻貌美的英台姑娘。梁兄是又惊又喜,爱祝之意更胜一筹。可是天妒人意,难以两全。梁托媒求亲,可祝家嫌贫爱富早把英台许配给了有财有势的马公子,梁山伯此时是懊悔不已,心如死灰,哀怨悲苦,抑郁而终。 山伯有言,死后葬于英台出嫁必经之路旁,值祝英台于归之日,祝姑娘外红内素被迎进花轿,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吩咐停轿,脱掉红装,一身素服,缓缓而来,跪在坟前,悲声号哭,霎时,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巨响,坟墓向两旁裂开,英台纵身跳入墓内,众人救之不及,只听得一声巨响,坟墓倏然合上,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一双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10、松阳“梁祝”

  宋·张玉娘《哭沈生》: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愿将今日意,化作阳台云。

  张玉娘,字若琼,她出生于书宦世家,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甚佳。后人将她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她与沈佺的爱情故事惨婉动人,堪称“桦阳梁祝”。沈、张两家本来就是旧亲,玉娘与沈佺,自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后因沈家日趋贫落,沈佺又无意功名,玉娘的父亲有了悔婚之意,玉娘竭力反对,玉娘父母迫于无奈,要求沈佺:“欲为佳婿,必待乘龙。”沈佺不得不与玉娘别离,赴京应试。沈佺本是个丰神翩翩、才思俊逸的士子,殿试高中榜眼,金榜题名。 然而,天不佑人,他不幸得了伤寒,病入膏肓。 当玉娘得知沈佺是“积思于悒所致”,即寄书于沈佺,称“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沈佺看信后感动不已。不久沈佺因病去世,悲痛万分,思念无尽。此后,玉娘终日泪湿衫袖,父母想为她另择佳婿,玉娘拒绝再婚,为沈佺守节,恹恹独守空楼,度过5年悲痛的日子。又一年的元宵节来临,玉娘梦见了沈公子出现,悲痛欲绝,半月后,一代才女受尽了相思的煎熬,终绝食而死。

  玉娘的父母终于为女儿矢志忠贞的行为所感动,征得沈家同意,将玉娘与沈佺合葬于西郊枫林之地。月余,与她朝夕相处的侍女霜娥因悲痛“忧死”,另一名侍女紫娥也不愿独活,“自颈而殒”,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悲鸣而降”。张家便把这“闺房三清”(即霜娥、紫娥和鹦鹉)陪葬在沈佺、玉娘的墓左右,这便是松阳有名的“鹦鹉冢”。

  11、木有相思文

  鲍令晖《拟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随。”

  “相思文”即相思树。《述异记》载:战国时期一男子出征,久久不归,其妻相思而卒,坟上生大木,倾向丈夫所在的方向,时人称为“相思树”。

  12、比翼齐飞(比翼鸟)

  三国·曹植《曹子建集·送应氏》诗之二:“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比翼鸟又名鹣鹣、蛮蛮,是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的鸟名。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博物志余》:“南方有比翼鸟,飞止饮啄,不相分离……死而复生必在一处。”常比喻成恩爱夫妻。

  远古时,黄河边上有一个叫柳生的小伙子,善学鸟鸣,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常能招来许多鸟儿与他唱和。因家境贫寒,卖身到黄员外家,黄家有个与柳生年龄相仿的小姐,两人常逗金丝雀,日久生情。黄员外知道后,将柳生打了个半死,叫人把他丢到黄河里。黄小姐听说后血气攻心,沥血而亡。一只美丽的单翅小鸟,从黄小姐的心口跳出,直奔黄河而去。只有右翅不会飞翔的小鸟刚到黄河边,看到家丁正把只剩一口气的柳生丢进黄河。这时候正在坠向黄河的柳生也从心口跳出一只和那美丽小鸟一样但只有左翅的鸟儿,和黄小姐变成的只有右翅的鸟儿合在一起,飞向天空,自由翱翔。

  13、共结连理(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比翼鸟”和“连理枝”都是夫妻恩爱的象征。前文已述“比翼鸟”的来历,“连理枝”有两个爱情悲剧的传说。

  其一。混沌之初,玉皇大帝的一个名叫玉女的女儿流落在人间的一户农家。她与邻居的田姓小伙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人后,两人产生了恋情。玉女不仅长得国色天香,美轮美奂,而且天姿聪慧,心地善良。当地一头上见玉女美艳便强行掳去,田姓小伙为救回心上人便聚集同伴前往头人山寨大闹,惊动天庭。玉帝得知人间的争斗是因其丢失的女儿而起,便派天兵天要人间交出女玉。玉女和田姓小伙乘乱逃出,在金沙江边的馨田搭棚而栖,过着甜美恩爱的夫妻生活。后来玉帝察知玉女住所,强令玉女返回天庭,玉女不愿与丈夫分开,抗命不归。玉帝大怒,便降洪水淹没馨田村,玉女和丈夫双双溺水而亡。洪水退后,江边长出两棵树,两树长到3米高左右时,各自相向横空生出一枝,纠缠相连,生生不息。这就是民间传说的爱情美好象征-连理枝的来历。

  其二。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还是跌下去,死了。韩妻留下遗书说要与韩凭合葬,康王非常生气故意把他们分葬两处,说“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家合,则吾弗阻也。”。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唐·王初《即夕》:“月明休近相思树,恐有韩凭一处栖。”

  14、棺木为侬开。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据《古今乐录》所载,南朝宋时,有一个书生,从华山畿(今丹徒)往云阳(今丹阳),偶遇一青春貌美的女子,一见钟情,甚是喜欢,从此日思夜想,“遂感心疾”,相思而死。临终前,遗言要葬在华山旁,他最初遇见那女子的地方。葬车来到一家门前,突然拉车的牛不肯前行,打拍不动,正是女子的家。女子出来,见了书生的棺木,说了一声“且待须臾”。然后回屋,“妆点沐浴”后就唱着这一阙歌。棺木应声而开,女子纵身而入,不再出来。

  15、双投桥下。

  元·冯士颐《西湖竹枝词》:与郎情重为郎容,南北相看只两峰。请看双投桥下水,并新开两朵玉芙蓉。

  双投桥在杭州西湖的西南角,靠近南山路,东距雷峰塔约四百米,属于西湖景区的长桥公园。双投桥又叫长桥,史载:宋代钱塘门外,水口辽阔,有桥横截湖面,桥分三门,有亭临之,长三里许,壮丽特甚,是为长桥,相传南宋淳熙年间,钱塘书生王宣教和少女陶师儿欲自由恋爱,为陶母所阻。八月中秋之夜,双双投入桥下而死。后人为纪念这对忠贞不渝的恋人,将此桥称为双投桥。

  16、望夫成石。

  ?唐·王建《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未归,就天天上山远望,盼望丈夫归来。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丈夫终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化为石头。石头的形象如一位女子翘首远望,人们就把此石称作望夫石,此山称作望夫山了。这个故事起源于今湖北武昌附近,由于流传广泛,许多地方都有望夫山、望夫石、望夫台。

  17、绿珠坠楼

  唐·杜牧《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尤似坠楼人。

  绿珠,传说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内的双角山下(今广西博白县双凤镇),绝艳的姿容世所罕见,绿珠善吹笛,又善舞《明君》。石崇让绿珠吹奏此曲,她又自制新歌,词意凄凉婉转,其才情亦可见一斑。绿珠妩媚动人,又善解人意,恍若天仙下凡,尤以曲意承欢,因而石崇在众多姬妾之中,惟独对绿珠别有宠爱。石崇有别馆在河南金谷涧,凡远行的人都在此饯饮送别,因此号为“金谷园”。每次宴客,必命绿珠出来歌舞侑酒,见者都忘失魂魄,因此绿珠之美名闻于天下。石崇因为与贾谧同党被免官。当时赵王司马伦专权,依附于赵王伦的孙秀暗慕绿珠。过去因石崇有权有势,未能得手。石崇一被免职, 他明目张胆地便派人向石崇索要绿珠。那时石崇正在金谷园登凉台、临清水,与群妾饮宴,吹弹歌舞,极尽人间之乐,忽见孙秀差人来要索要美人,石崇将其婢妾数十人叫出让使者挑选,这些婢妾都散发着兰麝的香气,穿着绚丽的锦绣,石崇说:“随便选。”使者说:“这些婢妾个个都艳绝无双,但小人受命索取绿珠,不知道哪一个是?”石崇勃然大怒:“绿珠是我所爱,那是做不到的。”使者说:“君侯博古通今,还请三思。”其实是暗示石崇今非昔比,应审时度势。石崇坚持不给。使者回报后,孙秀大怒,便怂恿司马伦派兵杀石崇。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绿珠突然坠楼而死。后世诗文中出现的“坠楼”、“坠楼人”指的就是绿珠。如唐·汪遵《咏绿珠》“大抵花颜最怕秋,南家歌歇北家愁。从来几许如君貌,不肯如君坠玉楼”

  18、浮生如梦(芸娘与沈复)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沈复在其《浮生六记》中记录了他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留粥待婿,出痘斋戒,洞房昵乐,男装出游,七夕拜月,月老画像,为夫纳妾,“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朱白图章,尽展夫妻间伉俪情深,恩爱无限的真实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他们想要过那种夫妻相守,课书论古,品月评花,“布衣菜饭”的生活,也未能实现。最终,芸娘也未能与沈复白头偕老,执手共欢二十三年后,竟撒手尘寰,自别沈复而去。芸娘今世未曾爱够,她在人世间说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来世”二字!芸娘的聪慧、痴情、隐忍、善良、率真、大度,被后人称颂,林语堂先生把她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林先生不想让“美德特别齐全”的芸娘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泯然”成灰,他要把芸娘和她的故事翻译出去,“叫世界知道”,让芸娘的芳名得以流传。

  19、沈园空瘦(陆游和唐婉)

  南宋·陆游《沈园》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婉成婚,婚后小两口琴瑟和鸣,恩爱无比。但陆母不悦于唐婉整天的弹琴吟诗,怕误儿前程,迫陆游休妻,另娶他人,唐婉无奈离开陆家后嫁给赵士程。十年后,唐陆相遇沈园,两人相对无语,思念于心,悲泪暗流, 待唐婉丽影离去后,陆游百感交集,哀惋悲戚之情难以自抑,挥泪奋笔于粉墙之上作千古绝唱之传世经典爱情名词 《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再游沈园,见词大悲,含泪和之。《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字字思,声声泪, 几多哀怨,多少悲愁。不久,唐婉在思念之中抑郁而亡。

  20、杜媺沉箱(杜十娘)

  “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若将情字能参透,唤作风流也不惭。”这首诗是明末小说家冯蒙龙在《警世通言》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篇末中的总结,因为书中记录的就是一个因风流而引起的悲情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富家子弟、风流少年李甲偶遇雅艳、娇媚之京中名姬杜媺,(因排行第十,故称杜十娘),二人是一双两好,情投意合,恩深义重。朝欢暮乐、卿卿我我不觉一年有余,李甲囊箧日渐虚空,老鸨驱客,无奈十娘与李公子真情相好,她早有从良之意,便协助李郎以三百两之银使自己脱得乐籍,携一封锁甚固之箱雇舟往李家进发,舟至瓜洲渡口,因风雪阻渡,舟不得行,便暂作停留,却遇新安盐商,浪荡好色之徒孙富,孙富垂涎于十娘美色,便设下圈套,巧言哄骗,李甲深恐严父斥其迷花恋柳,挥金如土,而今两手空空,娶妓归家,正一筹莫展,孙富便以千两白银为饵,诱使李甲出让十娘,面对李甲所为,十娘悲痛欲绝,万念俱灰,在移舟换主之时,十娘当众启锁开箱,抽取一层,翠羽明珰,瑶簪宝饵,值数百金,十娘投之江中,又取一层,玉箫金管,再取一层,古玉紫金玩器,值数千金,十娘复投之江中,最后一层,乃夜明珠、祖母绿、猫儿眼诸般异宝,莫能定其价。十娘在投江之前痛骂孙富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一不得善终之恶人。哭诉自身悲情。“妾风尘数年,私有所积,不下万金,得遇郎君,望能终身所托,未料想中途见弃,负妾一片真心,今当众开箱,使郎君知区区千金,未是难事。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众人作证,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言罢,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待不及救,早已杳无踪影。后李甲终日愧悔,郁成狂疾,终身不痊。孙富得病,卧床月余,奄奄而逝。

  21、燕子楼空(关盼盼)

  宋·苏轼《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燕子楼是徐州的一处著名古迹,徐州五大名楼之一。因飞檐挑角形如飞燕而得名,现位于徐州市市区云龙公园知春岛上。原为唐朝贞元年间,武宁节度使张愔为其爱妾、著名女诗人关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楼。关盼盼精通诗文,歌喉动人,舞技高超,后因家道中落,沦为歌妓,与徐州守帅张愔相识后,互为爱慕,视张愔为人生知已,被张愔重金娶回为妾。白居易做客张愔家时,关盼盼席间歌舞助兴,白居易当即赋诗甚赞其“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两年后张愔病逝,关矢志守节,寂居燕子楼十年之久。白居易通过张愔的旧部下张仲素知道了关盼盼忠贞守节的情况,写下了四首诗给关盼盼,关盼盼见诗后,一声哀叹,绝食而亡。只怪白居易多事,因为他在诗中暗责关盼盼只守节而不殉节。诗一:“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诗二:“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以上就是白居易把关盼盼逼上死路的绝命诗。

  22、马嵬香消(唐玄宗与杨贵妃)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玉环(719年-756年),字太真,祖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生于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天生丽质,有“羞花”之貌。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她先为寿王李瑁的王妃,后为公爹唐玄宗李隆基看中,夺儿媳封为贵妃。据说,杨贵妃进宫后曾两次被唐玄宗遣归,一次是因为与梅妃争宠,嫉妒梅妃惹恼了帝王,结果被送回家里。第二次是杨贵妃偷偷地吹唐玄宗的大哥宁王的紫玉笛,被唐玄宗看见了,被认为她与宁王关系暧昧,唐玄宗一怒之下,便再次“休妻”。可是,唐玄宗还是离不了妩媚的杨玉环,最终还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唐玄宗与杨贵妃传奇性的爱情故事,具体内容见李白的《长恨歌》。

  23、卖身葬父(天仙配)

  三国·魏·曹植《灵芝篇》: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内容概要: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宫孤独寂寞而思慕人间生活。一日随六位姐姐往凌虚台游玩,偶见下界卖身葬父的青年农民董永,被他的忠厚老实所打动而萌发爱慕之情。 大姐看穿小妹的心事,不顾天宫戒律森严,助其下凡。临行之时又赠难香一支,以便小妹危急时焚香求助。七仙女来到人间,经土地爷说合,槐荫树作媒,与董永结为夫妻。为了帮助丈夫赎身,七仙女去傅员外家做工。员外故意刁难,限她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 如成,便将董永的长工期限由三年改为百日,否则将三年改为六年。七仙女在机房燃起难香求救,六位姐姐下凡相助,一夜织成十匹锦绢。傅员外只得履行诺言。 董永做工期满后,夫妻双双愉快返家。途中,董永发现妻子已怀孕在身,赶忙去讨水为她解渴。这时,狂风骤起,空中出现天兵天将,传下玉帝圣旨,限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宫,违命则将董永碎尸万段。七仙女不忍丈夫无辜受害,只得将自己的来历向董永说明,并在槐荫树上刻下“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怀着悲愤的心情,返回天庭。

  24、孟女哭墙(孟姜女哭长城)

  前蜀·贯休《杞梁妻》诗:“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孟姜女哭长城》是经过多个故事演变而来,直到元代才成现在的版本。相传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加强边防,阻止外敌入侵,在全国强征青壮劳力修筑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万喜良为逃徭役躲至孟家花园,与孟姜女相见,两情相悦,便成就了一对好姻缘,婚后三日,万喜良便被官兵捕捉,被押送北方修筑长城去了。孟姜女非常思念丈夫,夏天怕丈夫被蚊子咬了,冬天怕丈夫寒了。秋天时,便决定千里为丈夫送寒衣,历尽艰辛,至长城,寻夫君,不见踪迹,后得知丈夫已役累而亡,尸骨填于长城基下,想自己新婚燕尔未几,便劳燕分飞,天涯各别,千里寻夫,寒衣未暖却已生死两茫茫,连最后一面也未能见上,不禁放声痛哭,直哭得天昏地暗,草木皆悲,长城为之而崩塌八百里,累累白骨从城基下滚出,孟姜女扒地翻找,血自指出,不止,待指血浸入之骨乃认为是其夫骨骸,裹之衣中欲回家安葬。适逢秦始皇巡视长城,便问崩塌之故,答曰:乃孟姜女悲哭所至。龙颜大怒,拘孟姜女于前,美色,龙颜转怒为喜,欲妃之,孟姜女不从,于是投海而亡。

  25、白蛇报恩(白蛇传)

  “半是凡心半是仙,蛾眉空付一千年。 断桥难断尘寰事,西子湖畔续前缘。”

  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 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26、宝黛之恋(《红楼梦》)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主要故事是从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初识,在成长中相知,以'木石前盟'为信念相爱。贾政要外出为官,出任前要为宝玉完婚。宝玉得知将婚,自以为必娶黛玉,满怀期待。但最后宝玉在完婚之际,因黛玉咯血,体质虚弱,家人移花取木,把长辈眼中'金玉良缘'的薛宝钗送入洞房,宝玉大感诧异,悲痛万分。黛玉只有落得于宝玉大婚之夜焚稿断痴,泪尽而逝,魂归离恨天。最终宝玉还是脱离红尘出家而去。宝黛之恋完全是一首爱情悲歌。

  60个古典情爱故事(三)其他

  1、邻女窥墙。

  李白《白纻辞三首》之一:“扬清波,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邻女窥墙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原文节选如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美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素束,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典故“三年目送”、“迷下蔡”“东邻女”等俱出于此。

  2、织锦回文

  唐李白《代赠远》:“织锦作短文,肠随回文结。”

  《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兰若。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喻妻子之书信或情书。亦指妇女的诗文佳作。

  3、秋胡妇(秋胡戏妻)

  唐·李白《湖边采莲妇》:“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

  汉刘向《列女传·鲁秋洁妇》:“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官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傍妇人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若曝采桑,吾行道远,愿托桑荫下沧,下资体焉。'妇人采桑不辍。秋胡子谓曰:‘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人日:‘嘻!夫采桑力作,纺绩织经,以供衣食,奉二亲,养夫子。吾不愿金,所愿卿无有外意,姜亦无淫佚之志。收子之资与笥金。'秋胡子送去。至家,奉金遗母。使人唤妇至,乃向采桑者也,秋胡子惭。妇曰:‘子束发辞亲往仕,五年乃还,当所悦驰骤扬尘疾至。今也乃悦路傍妇人,下子之粮,以金予之,是忘母也,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是污行也,污行不义。夫事亲不孝,则事君不忠;处家不义,则治官不理。孝义并忘,必不遂矣。妾不忍见子改娶矣,妾亦不嫁。'遂去而东走,投河而死。”O咏妇人贞洁。另参见人物部?其他“秋胡”。

  4、宓妃留枕。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 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诗中的“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故以“宓妃”代指“甄妃”。甄妃为三国时期倾城倾国的大美女,且极赋才情,其父甄逸是上蔡县令,及笄后嫁与袁绍之子袁熙。其美貌曾引起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挂念。据说曹操攻打袁绍的官渡之战就是为了甄妃。最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结果曹丕下手快,抢了先,曹植对甄妃却一直念念不忘,甄妃对才思横溢,风流倜傥的曹植也芳心暗许。甄妃死后,曹植入朝去见曹丕,曹丕拿出甄妃曾用过的金缕玉带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到了晚上,甄后之子曹睿摆宴请自己叔叔,干脆把这个枕头送给他。曹植揣着枕头返回封城,途经洛水时梦见甄妃前来与之幽会,有感而发遂作《感甄赋》,后名为《洛神赋》。

  5、徐娘半老

  南朝·李商隐: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据《南史》记载,梁元帝萧绎的王妃徐昭佩有很多风流韵事。萧绎少一目,是个“独眼龙”,她就在皇帝面前只打扮半边,名曰“半面妆”,她的理由是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她嗜酒,常常喝醉,呕吐在皇帝的龙袍上。徐妃恃宠而骄,让萧绎感到厌倦,慢慢疏远了她。她在独守空房的情况下,耐不住寂寞,就去找情夫。先是结识了荆州瑶光寺的一个风流道士智远;后来又结识上朝中的美男子暨季江,这时她已是个中年妇女,暨季江说:“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这就是“徐娘半老”的出典。宋·陈与义诗《书怀》中“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两句足见徐娘之风骚,后人便用“半老徐娘”“或'徐娘半老”来讽喻那些年过芳龄还风风骚骚,精心打扮的妇女,亦有人自称徐娘,含有自谦自贬之意。

  6、前度刘郎

  北宋·周邦彦的《瑞龙吟·章台路》:“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前度刘郎:度即次,或回的意思。上次去过的刘郎又到了,泛指去了又来的人。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汉明帝永平五年,判县刘晨、阮肇共人天台山取谷皮(草药),迷不得返,望山上有一桃树,遂采桃充饥。后遇二女子,姿质妙绝,见刘、阮,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其地草木气候常如春时。二人停半年还乡,子孙已历七世。后刘、阮二人重返天台山寻访仙妻,行迹渺然。下山后刘晨再度人世,娶妻生子,繁衍后代。阮肇则红尘看破,入山修道而去。

  7、蓝田种玉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卷二·婚姻类》:“蓝田种玉,雍伯之缘;宝窗选婿,林甫之女。”

  “蓝田种玉”原指杨伯雍在蓝田的无终山种出玉来,得到美好的婚配。后用来比喻男女获得了称心如意的美好姻缘。典出《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杨伯雍为雒阳县人,原以买卖为生,笃行孝道,父母死后,葬於无终山,遂定居焉。山高无水,伯雍自行取水,置于坡上供行人解渴。三年后,有一路人饮之,予其一斗石子,并嘱在高燥平坦有石之处种之,曰:“玉将生于其中。”伯雍未婚,又曰:“尔将得纳贤妻。”言后遂隐。於是伯雍种其石,年年常来视察,果见玉生于石上,人莫知之。有一右北平大族徐氏,其女德行贤淑,人多求婚而遭拒。伯雍往而求之,徐氏笑其痴,因戏之曰:“若得白璧一双,将听凭婚配。”伯雍便往其玉田,取白璧五双为聘。徐氏大惊,唯有将女妻之。皇帝闻而奇之,拜伯雍为大夫。在种玉之处,四角立各高一丈之石柱,其中一顷之地,称之为“玉田”。亦作“种玉蓝田”或“伯雍种玉”。

  8、金屋藏娇

  唐·李商隐《茂陵》: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典出《汉武故事》:汉武帝刘彻小的时候,其姑母长公主指着左右侍女让他挑妻,他都不要。姑母最后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问:“阿娇好吗?”刘彻笑着说:“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后来,武帝果然娶阿娇,并立她为皇后。后来用“金屋贮娇”形容宠爱妻妾,也指娶妻或纳妾。唐张谔《岐王席上咏美人》:“玉杯寒意少,金屋夜情多。”

  9、雀屏中选

  “雀屏中选”也称“锦屏射雀”或“雀屏射目”。《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北周武帝时期,窦毅觉得女儿才貌双全,不能轻易许给平庸之辈,得嫁一个真正的贤人。于是他在门屏上画两个孔雀,表示谁能同时两箭射中两孔雀的眼睛就将女儿嫁给他。很多公子都去射箭比武,可惜都不能如愿。唐高祖李渊发两箭,每箭皆中两目,窦毅非常高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此女便是后来的窦皇后。

  10、鸾凤和鸣

  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夜同寝,昼同行,恰似鸾凤和鸣。

  鸾凤和鸣: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公元前672年,陈完逃往姜氏齐国避祸。齐桓公收容了陈公子。齐国大夫懿仲见陈完倍受国君器重,且长得一表人才,便想把女儿嫁给他。当时贵族中流行婚配前先行占卜的风气,懿仲的妻子悄悄地为这门尚在酝酿中的姻缘卜了一卦,结果是“吉”,卦辞曰:“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大意是:凤与凰捉对儿飞行,一唱一答和睦相亲。妫氏的苗裔,要在姜氏的田园里开花落英。一连五世繁荣兴盛,爵禄高登位比正卿。到了第八代以后,就要谋划取代国君。有这等好事,懿仲马上把女儿嫁给了陈完。此后,果真如卦辞所预言:陈完的后人在齐国世世荣华,并最终取代姜氏成了齐国国君。

  往后,像“凤凰于飞”、“和鸣锵锵”、“五世其昌”这些句子,俱成为新婚祝吉的贺辞,其中“凤凰于飞”因易于用形像表示,便化作吉祥图案,别称《鸾凤和鸣》,特指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子孙繁盛、家业兴旺。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60个古典情爱故事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