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每一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隐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每一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隐者

2018-12-28 18:42:25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每一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隐者

  贾岛在《寻隐者不遇》中写到: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描绘了一幅玄之又玄画面,松下、童子、采药、云山茫茫。

  听《寒山僧踪》,寒山拾得,僧踪掩映于苍山密林明月流水之中,也是一种归隐。遁入空门的苏曼殊,尽管吟唱“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倒也是隐的彻底。陶渊明、竹林七贤、许由、介子推等等,很多由于看破红尘、不为五斗米折腰、内心淡泊选择了出世。还有很多由于暂时的不得志,也选择了做隐者,期待以隐者搏其名,其实是为了出世做积淀。还有许多身世显赫的达官显贵人、红尘碌碌客,偶尔也会叹息几声不如归去。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隐者,这其实是我们的文化

  儒家讲究入世的,对社会有很强的积极意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句话虽说是道家哲学,估计也是某些大儒,为了自证的言说。朝堂是隐居的地方吗?那是政治斗争的地方。像王阳明,集儒释道于一身,立德立功立言,也没有能归隐。道家讲究出世,讲究清静无为,讲究顺其自然,道家真正隐于市、隐于朝的估计很少。像庄子他老人家,宁愿活着拖着尾巴泥巴里爬的自由之龟,也不愿意做庙堂上被供奉起来的枯骨。佛家讲究普世,入世普度众生,出世精进自渡。儒家往往由于不得志,而选择归隐,或者功成身退,像刘基、像范蠡,“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道家本身就是归隐,佛家亦是一种半归隐。这些都是文化之根,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

  提起归隐,陶渊明算是鼻祖。一方面是内心的风骨使然,另一方面也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种体现。倚五柳而居,饮酒辄醉。采菊南山,锄豆园田。唱归去来兮,咏桃花源记,可谓浪漫。李白高唱“天子呼来不上船”,乃至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其实也是“人生在世称意”而已。其实我觉得倒不如柳永的不羁,“奉旨填词”,混迹于烟柳花丛,其实也是一种归隐。这些隐,与其说是隐,更重要的是不满逃避灰心

  诸葛亮开始也算是隐者,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次待天时”;姜太公隐到80岁,只不过还是在钓周文王这条大鱼。而还有一些,都是把隐当做一个“品牌”。“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至于更多的仕子,为了把自己由“观钓者”变为“钓鱼者”,也是沽名钓誉,以隐者自居,其实是为了更好的“位子”,引起当朝重视而已。

  最近读《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比尔·波特在终南山寻访现代的隐者,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日常修行和生活,有的只不过是一种归隐的生活状态,其情、其志、其心,也未必是真正的隐。还有的生存都难,依赖家人救济、依赖于村人的布施、依赖于自己的微薄的耕播。

  而最近媒体上多次爆出来的一些“隐居”者,有的逃避现实,有的想过另一种生活,真正归隐了去修行的几乎很少。说起来,只要心在归隐状态之中,那么山野乡村城市村镇,都是一种归隐。按照南怀瑾对儒释道的比喻,道家是药店。归隐其实就是一味药,病了,就要治疗,治疗就要吃药。人生在世,还有不生病的?尤其是精神上,归隐的念头起起落落,这个可以有!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些鸡汤类的说到底都是“隐者”的一种心态在作祟。直到真的走到了远方,才发现“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所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心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