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京六环外的流浪生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北京六环外的流浪生活

2019-03-17 12:30:09 作者:主创团 来源:武志红 阅读:载入中…

北京六环外的流浪生活

  点击上方↑ “武志红”,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文 | 陈沉沉

  前段时间微博上,一个短短十几秒的视频备受关注:

  一个母亲年初六必须回城工作,三个孩子扯着她的衣角,尖叫哭闹,大喊“妈妈,你不要走,你不要走”。

  短短7秒,画面人心碎。

  这就是留守儿童现状

  过年,既有团聚的喜乐,随着而来的还有分离的疼痛,而他们从孩子从小就要承受,没得选择,即使哭喊,最后还是无济于事

  然鹅,在我搜索“留守儿童”这四个字的时候,意外看到一部纪录片:Biang Biang De,名字有意思

  在这部88分钟的纪录片里,看到的是与留守儿童对应的另一个世界——

  跟随父母进城打工流浪真实残酷,也暖心。

  chapter 1

   “生存的人、生活的馆” 

  来自国内不同地区乡村的孩子,他们在留守中长大,后来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生活在北京城南的「霍村」——

  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的村落

  务工的生活,他们在物质上还是相对满足,令人惊喜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并不缺乏。

  在社会帮助下,几位打工妇女建立了非营利性的「新市民生活馆」

  平常不上学的时候,孩子们喜欢村子里的生活馆写作业

  有一天,公益组织来到这里开设了戏剧课,孩子们平淡的生活激荡起了小小浪花……

  纪录片的主角史天保,袁欣媛等等都到了即将上初中年纪,也是他们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的开始

  在跟着父母的流浪的生活中,他们的经历着跟我们平常人一样的爱和痛——

  对父母的亲疏爱恨,对友情渴望……

  但残酷的是,到了上初中的年纪,他们就必须离开父母,回到老家上初中。

  因为在北京,他们没有学籍。

  他们必须面对不断地「分离」,与父母分离,与好友分离,与熟悉环境分离……

  chapter 2

  史天保,伤人的道理

  史天保,今年13岁,爸妈都在北京务工,他们一家三口住在霍村一个自建的屋子里。

  因为妈妈在生活馆兼职,于是带他来参加每周六的戏剧课。

  一次,他跟一个比他高的男生打架,面红耳赤的史天保当即被妈妈带到办公室教训

  “为什么不听话打架啊?”

  “他骂你,我不打吗?”

  “骂就让他骂!打架是好事吗?”

  回家之后,妈妈还在训斥他。

  史天保忿忿:“他骂你我就打他!”

  “骂你别吱声,他就是骂他自己,这个道理你还不懂吗?”

  妈妈的道理很对,但是天保却哭得很伤心

  不是因为别人骂妈妈,也不是因为脸被打肿了,而是妈妈并不理解他对妈妈的维护,以及妈妈对他有多重要

  别人骂妈妈,他可以挥拳头拼命;但妈妈骂自己的时候,就只能委屈到哭。

  整个纪录片里面,史天保哭了许多次:

  被妈妈骂,哭;

  排练伙伴吵架,哭;

  背台词背不顺,哭;

  好朋友哭了,他也哭;

  只有在离开北京回老家读初一的路上,他没哭。

  也许是已经在路上了,事实无法改变

  也许是他周围所有同龄人都这样:到了年纪就要离开这里。

  chapter 3

  袁欣媛:差一点的威尼斯公爵

  袁欣媛,10岁,来自安徽。

  妈妈离开了她和爸爸,而爸爸经常进城打工。

  很多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在霍村的出租屋

  每天她都是最早去生活馆的,也是最晚离开的。

  在莎士比亚那一场戏剧排练中,她每次排练都很用心,但一直都只是一个不合适的B角。

  由于一位小伙伴回老家离开了剧组角色需要重组,让她获得了一个A角——威尼斯公爵。

  但可惜的是,排练了一阵,袁欣媛又被替换了。

  原因是:服装码数太小,她穿不了。

  后来,她被安排了去做道具管理

  看到这里,我以为她会是一个自卑胆小、讨好的人。

  就在影片播到小伙伴们最后一场排练时,导演却把镜头放在袁欣媛的身上,捕捉到令人意外的一幕,打破了我对她的刻板印象——

  一个在观看排练的小女孩顺手拿了一个男孩的悠悠球,作为道具管理的袁欣媛忙前忙后,但还是看见了,她伸手要回,小女孩紧紧抓着悠悠球,藏在身后,明显不想交出来。

  袁欣媛对她说:放下,拿来,这不是你的知道吗?

  小女孩说:我想玩。语气很委屈。

  “等一下给你玩,经过别人同意才能玩,你去问一下那位哥哥给不给你玩。”

  “他不借你玩你就不能玩,这是别人的东西,你拿走别人不知道,别人会很着急的,就好比如这是你的东西,我拿走,你愿意吗?

  语气很平和,那小女孩不再动她的道具,也没有哭,只是走开了。

  从这个对话可以看出来,袁欣媛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负责

  并且她在拒绝小妹妹的时候,语气温和坚定——“经过别人同意才能玩”“你拿走了别人会着急”。

  她清楚自己跟别人的边界,也懂得平等沟通:是你的就是你的,是别人的要经过同意才可以拥有

  镜头里的袁欣媛,很多时候像个成熟大人,排练时却是个享受玩乐的孩子,但同时也是个孤单的孩子。

  跟生活馆的阿姨们一起逛街吃饭时,阿姨们问她:为什么不接妈妈电话

  她说:不想接,只会吵架,她又不回来。

  五年前,妈妈在袁欣媛的面前打包了行李,让她不要出声告诉爸爸,当妈妈提着行李走的时候,欣媛还是哭了出来,爸爸因为担心女儿没有去追妻子

  五年了,欣媛没再见到妈妈。

  她时常在生活馆站着望着窗外,若有所思,我想她大概感觉热闹中还是缺了点什么吧。

  妈妈为何离开,理由我们不得而知,欣媛对妈妈的恨不知道要用多少年去持续,或是化解或是加剧。

  欣媛带着一起逛街的小妹妹洗手间的时候,天保妈妈对另一个阿姨说:欣媛真好,(小孩)都找着她。

  接着又摇摇头说:五年,连见都不见,太狠了。

  chapter 4

  侯宇珠妈妈:

  孩子和父母,人人平等

  候宇珠的妈妈来生活馆跟兼职老师们道别,她要带女儿回老家上初中了,因为候宇珠在这里没有学籍。

  一个老师建议她,候宇珠可以回去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她跟老公在这边工作。

  妈妈连忙反驳了:不行,孩子会恨我的。

  妈妈补充说:

  “我问她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她说三岁的时候,我扔下她在家里一个人。现在不陪着她,以后长大了她的心灵就越来越难探索。”

  听到这番话,我对候宇珠妈妈充满尊敬

  妈妈想要陪伴在女儿身旁,因为参与孩子的成长,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孩子。

  她不希望孩子将来对她的心不是敞开的,而是关闭的。

  妈妈,在乎跟女儿的关系

  候宇珠在戏剧里面扮演了一个公爵,她因此由内向不说话,渐渐开始愿意跟别人说话。

  在租的房子外边,她跟弟弟一人骑了一辆单车,妈妈就在边上看着他们玩耍,候宇珠骑到妈妈身旁时,妈妈拦住了她:

  “来跟妈妈聊聊天。”

  “聊啥天啊?”

  候宇珠妈妈对她说的话

  让人有一种被看见的感觉▲

  父母有平等意识,太难得了▲

  候宇珠以前是被留守的孩子,后来被接过来北京生活在爸妈身边。

  一开始很内向,后来在生活馆很多小伙伴一起,排练话剧之后,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对话中,妈妈看见孩子的真实变化,并客观描述出来了,而不是去评价她,还告诉她,人人是平等的。

  父母有这种自省意识,和平等意识,真的是孩子的福分

  chapter 5

  无论你是谁

  演好自己生命的戏剧

  纪录片后半段,戏剧导演郭婷看了孩子们排练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逐个点评了他们,即使只是个报幕的角色,她发自内心肯定——

  “虽然袁欣媛只是拿牌子的小蜜蜂,但是看得出来,她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角色。”

  “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角色”,这句话我认为是对本纪录片最好的总结

  因为现在社会对留守儿童、城市农民工有太多的关注,但同时也有太多的标签——

  农民素质低、

  留守儿童犯罪高、

  留守儿童敏感

  留守儿童……

  但这些标签,一棍子打死一群人,对他们每一个个体来说,并不公平

  而这部纪录片呈现的,恰好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最真实的样子——他们真诚勇敢、有哭有笑,面对残酷的现实有妥协也有坚持

  这些流浪在北京边缘的父母和孩子,其实,跟我们每个平凡人一样——

  上演着自己生命的戏剧,用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无论是主角,配角,或是报幕的小角,只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角色、投入其中,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是自己人生闪闪发光的主角。

  作者简介:陈沉沉。一个即使在低谷期,也可以好好吃饭睡觉做家务妹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