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轼那壶月光的酒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苏轼那壶月光的酒

2019-04-05 14:38:16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轼那壶月光的酒

  月缺是诗,月圆是画。诗情画意月光曾经的苏轼,带来了无限的遐思。无论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是“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无论是《西江月》的“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还是《卜算子》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无不闪烁着这个最痴情男人的对月情思

  每每月色入户,便披衣徘徊,吟咏在这月华如水的夜里。有文为证: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在那个寂寞如水的夜里,苏轼拂拭一天的凡尘,终于打算要睡下了。突然发现,皎洁的月光穿门入户,令人心向往。于是,欣然起床、披衣,推窗揽月。不得尽兴,复至庭院。看缺月疏桐影婆娑,急欲与人分享。这样的夜、这样的月,谁能与我相知呢?唯有张怀民了!为什么是张怀民呢?同时天也沦落人!不仅相逢而且相识,更是天涯沦落,同是谪居遭贬。承天寺中,怀民未眠。更见心有灵犀志趣相投。于是,并肩而行,于中庭看月华如水,竹柏影动。乃叹:闲人!何谓闲?当别人投机钻营、绞尽脑汁的去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我等欣然赏月,不为尘嚣所累,乃一闲也。空有一腔的才华抱负郁郁不得志,被闲置起来,此乃又一闲也。

  苏轼一生,爱肉、爱竹、爱月。当年他在西湖,移竹栽柳,烹肉为乐,大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得人生之大自在。每当月光盈盈,便有诗有词,有豪放婉约。无论是与子由唱和:“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还是在明月夜、短松冈悲泣:“十年生死两茫茫”,都离不开这一壶月光的酒。

  其实,苏轼的词我最爱的还是这首《江城子》。我说苏轼是个痴情的男人,也是由此书开来的。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历尽了十年的沧桑。还能在那样的夜里,徘徊于那样的松茵下,吟哦于那样的月色中,期待着:“纵使相逢”,窃以为悼亡词之冠也。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大书法家、大诗人大词客,都免不了在穷山恶水的寂寞里自娱,何况我辈。遂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后记:前两天给学生上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浮想偏偏,遂成此文以记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苏轼那壶月光的酒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