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修行路上的教理行果

修行路上的教理行果

修 行路 上的教理行果 佛法 修学之修因克果,不出教理行果。夫教理者,解门悟门也。 行者 ,修门也。果者,证门。 大乘 圆顿 法门 ,一乘了义之修证者,今以 大佛 顶首楞严王三昧略以论之。楞严经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 如来 ,一门超出,妙 庄严 路。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自发解起行,直至历位成佛,从始洎终,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亦无出退,非常途之定有入、住、出也。此王三昧是圆妙大定,佛定之总名;

《修行路上的教理行果》的相关文章列表

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
内心的宁静,就是最好的修行

日期:2018-07-30 13:31:44 点击:466 好评:3

静观自在,认清自己的内心。 一个人的痛苦多半来源于妄念,就是追求了自己不该追求的东西。 我们苦苦追求,求而不得,又迟迟不肯放下。内心波澜四起,痛苦万分。 其实我们追求的很多东西,并不是生命所必须的,也未必是契合自己秉性的。 陶渊明一生两次出仕,...

曾国藩:笨,是一种人品;熬,是一种修行
曾国藩:笨,是一种人品;熬,是一种修行

日期:2019-02-17 06:42:05 点击:607 好评:3

曾国藩,是从一个普通人逆袭成为一代完人的千古奇人。 他用自己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 笨,是一种人品;熬,是一种修行。 01 笨,是一种人品 曾国藩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有天下第一笨人之称。 曾国藩幼时读书,短短...

婚姻就是一场修行
婚姻就是一场修行

日期:2018-09-12 09:45:41 点击:230 好评:0

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佛学结缘,一切的相遇皆有因缘,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有过去的因由。很多结婚了的人都担心自己的修行会因此受到了干扰,其实婚姻就是一场修行。 结婚生育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修行的好道场。世间每一个相遇都带着过去的缘,或是...

止语,是一种修行
止语,是一种修行

日期:2018-08-31 05:16:34 点击:577 好评:6

特约文稿 | 聆音 不说却知道,不言却胜有缘。随顺所有世俗往来,来而不拒,去而不留,自在顺缘。 有一个乞丐走进寺庙,看到莲花台上的菩萨被众多人烧香叩拜。心中羡慕万分,为什么同是坐着,他坐在街边一整天求爷爷告奶奶的,收获寥寥。三餐不继不说,从来没...

人生即修行
人生即修行

日期:2017-03-17 05:08:12 点击:3118 好评:50

王阳明在杭州时,曾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僧人在闭目静坐。当他听说这个僧人已经这样不发一语、不视一物地静坐三年,没人能让其开口或者睁眼时,他就产生了兴趣,他围着僧人转了几圈之后,突然大声说:这个和尚整天口巴巴地说什么?整天眼睁睁地看什么? 僧人...

 赚钱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
赚钱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

日期:2017-02-07 23:39:28 点击:338 好评:0

赚钱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 作者:达达令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金钱观 人性善恶 欲望 赚钱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很搞笑,可是后来我发现还是有些道理的。 因为这是一件需要智商、情商、品德、思维等因素搭...

知行合一王阳明一家的修行之道
知行合一王阳明一家的修行之道

日期:2019-04-09 10:59:44 点击:62 好评:0

本文选自书籍《千古圣雄王阳明之悟道》 【道家的修行】 有一天,王阳明童心大发,想求证个东西,于是就问爷爷。请教:“爷爷,道家的修行从什么地方下手?” 爷爷不假思索地给他讲:“从打坐入手!” 然后便教王阳明自然盘脚,单盘脚叫银盘、双盘脚叫金盘,什...

人生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

日期:2016-10-21 23:28:31 点击:1405 好评:14

荐稿—建议投【人生感悟】栏目 人生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 作者:周世通 曾有人问过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稻盛和夫回答,“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些。” 可能会有人反驳,那是人家的境界,与我何干?确实,更多的人一生追求的无非...

为什么禅师们的修行功夫在临终时用不上?
为什么禅师们的修行功夫在临终时用不上?

日期:2019-03-06 09:30:59 点击:37 好评:0

为什么禅师们的修行功夫在临终时用不上? 问:禅宗有些大德悟处很高,如五祖戒禅师、海印信禅师、唐代的圆泽禅师,还有真如喆禅师这些大修行人,有禅定、能开悟,为什么连欲界诸天也生不了,反而退转,后世不如前生?为什么禅师们的修行功夫在临终时用不上?...

今生不修行,来世可就惨了!
今生不修行,来世可就惨了!

日期:2018-09-01 09:17:59 点击:442 好评:0

若不往生净土,来世易堕地狱 印光大师 某某既有此因缘,当劝其认真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以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也。若犹不肯发心念佛,求生西方,则民斯为下矣,佛也不能救。纵然此生不即堕地狱,而后一、二、三、四生堕地狱,乃决定无可逃避之事。人惟未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