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在此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生活在此处

2015-12-06 作者:鹅黄的柳 来源:鹅黄的柳投稿 阅读:载入中…

生活在此处

  推崇”生活在别处“的人被形象地称为”在别处症候群“,他们不满于现在的生活,始终渴慕别处,认为”在别处“便会有更好的工作,更贴心的朋友,更舒适的生活……

  其实,他们只量丧失了生活在此处的能力。何其不幸,何其可悲?

  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淡定从容。试着生活在此处,即使不能达到淡定从容的境界,亦可在这过程中,培育一份心安,不至于产生孤寂飘零之感;即使觉得自己的人生像浮萍,也能真正做到四海为家。

  北宋大文豪苏轼真正是个奇人,他正拥有生活在此处的能力。仕途坎坷,无尽的贬谪,奔波劳碌皆不能让这个奇人如同常人一样消沉,即使是被遣至岭南最为偏僻艰苦的地方,他也能任之乐之。甚至涌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的抒怀之语;再看,”此心安处是吾乡“,更真切地表达出了他生活在此处的随遇而安。(经典哲理名言 www.wenzhangba.com)

  柳永曾叹”今宵酒醒何处“,酒醒何处对于能够生活在此处的人来说没什么分别。无论活在何处,地位如何,均能心安,活得安适。

  现代人的生活,物质丰富,正是少了这种心安,才使一些人觉得空虚,产生飘零之感,才有了那”在别处症候群“。换个地方,风景也许会不同,但他们的心情不会改变。到了”别处“他们又会抱怨,这样无休止的循环最终让他们连改变的勇气都丧失了,就这样在不满与抱怨中过完一生。

  那么,如何心安?如何生活在此处?

  答案显然是内心有一份寄托,一份坚守,要有一双慧眼,发现此处之美。

  摄影师约瑟夫`寇德卡大半生在世界各地跑——为了捕捉世上的美。他对物质生活有什么要求,一年只需一个好睡袋,两双手套,两双袜子。艰苦的野外生活并不妨碍他拍出好的作品;有人向他谈及孤独,他微笑表示,摄影是他心之寄托,无论身在何处,他都能发现此处之美,感觉生活就在此处。

  生活在此处就是这么简单:心有皈依,便能随遇而安。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生活在此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