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趣人生的六种表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每日读1本书」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
不要总是问男人,“你还爱不爱我?”
其实你是能感觉出来的不是吗,当他不爱你了,他的话变少了,人变忙了,心也变硬了。
01
爱你的时候,他和你有说不完的话
你总以为他是个话痨,因为他仿佛有无穷无尽的话要对你讲。看到好玩的段子,他迫不及待地马上讲给你听,在公司遇到了什么新鲜事,也第一个告诉你,哪怕是看到一朵奇形怪状的云,都会拍下来兴高采烈地给你看。
有时候你嫌他烦,嫌他太罗嗦不愿意回他信息,结果他又开始电话轰炸你,搞得你哭笑不得。
后来你们在一起了,他却变得越来越沉默了,跟你的聊天,也慢慢变成你一个人的独角戏。他不再没事跟你找话题聊了,现在找话题的人是你,他却低头玩着手机,偶尔回一句“嗯”给你,终于你也发现了,他不再爱你了。
文 | 肥肥猫
但很多人没有在关系的初期注意到这一点。
如果你自认为还算一个对世界有点好奇心的人,如果找到的另一半是一个缺乏好奇心的人,那你自己不断地成长需求就会不断地和对方的故步自封产生矛盾,也就无法共同体味生活的乐趣,最后分手也就是大概率的事件。
一个人是不是有意思,是否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观察。
01
最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意思,要通过观察话题的多样性。
我认识一个女性朋友,我和她认识五年了,五年来几乎每一次见面她都在讲她害怕丢掉现在这份工作。
像她这样的人你身边也一定有,和她聊天是聊不出什么新东西的,要么永远在抱怨工作或者伴侣,要么永远在纠结一些讲了几百遍的陈芝麻烂谷子。
和这种人尬聊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因为她的世界就只有那一亩三分地。你会发现你们聊天的话题兜兜转转最后总是会被她绕回那么三两件她感兴趣的事情。
这其实还反映了这人的话题和知识储备极为贫乏,贫乏到不足以支撑一段开拓性的对话。
人的话题储备是通过好奇心在几十年中逐渐积累的,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和这种人生活就是一场漫长的牢狱。
02
“你懂这有啥用?”
注意观察一个人的口头禅是不是“所以又怎样呢?”“你懂这有啥用?”“…so?”。
“我在学西班牙语”——“你学了能干嘛?”
“我最近在研究明清建筑”——“所以呢,你研究这有啥用?”
这些话是聊天的大杀器,足以掐灭掉任何有意思的火花。
一旦以“有用”与否作为学习的唯一动机,分分钟扼杀掉对新知的全部兴趣。
好奇心强的人会广泛涉猎大量“无用”的技能——调酒、野外求生、手工等等。
这说明这个人对知识的索取无太多功利性。而缺乏好奇心的人对所有“无用”的东西非常排斥,视为浪费时间。
因为好奇心不足,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动机去学“无用”的东西,和这种人生活在一起,你的兴趣广泛度会被打击和压缩,逐渐成为一个无趣而“有用”的人。
03
不看书,无论纸质版还是电子版
你不妨在身边做个调查,问下周围人最近一次买书是什么时候?(一个月内?一年内?记不清?)
再让被调查的人报出一本最近看完的书的书名。
结果肯定不会有意外:能坚持长期买书看书的人,是人群中的极少数。而绝大部分人,自从离开校园后就彻底不再看书了,一本也不再看。
所谓求知欲,其实和好奇心是一体两面。缺乏对未知的好奇,自然也就无法从探寻未知中找出趣味来。
大部分人的学习阶段对于整个人生来说非常短暂,一旦离开校园后就完全停止了学习。所以毕业多年后你去和他聊天,会发现他好像被冻在原地似的,多年尺寸未进。
而爱买书爱看书的人,往往都是多少能从读书中寻到一点趣味来的人,和前一种人本质上就不是一个物种,三观也不会非常一致。
04
对“人”没有强烈的好奇心
你身边是不是总有一种人,不管是和出租车司机、菜市场卖菜的大妈、还是旅途认识的人都能够很轻易地建立联系,侃侃而谈。
而这种联系的建立,源于对陌生人的强烈的好奇心。而另一种人,则完全不想了解别人,也很少和陌生人主动交谈。
普通的中国人对陌生人通常敌意较重,尤其我们父母那辈人,很多一辈子只和自己熟悉的人交往,也从不参加有陌生人的聚会。
在互联网时代,其实社交软件是一个筛选有意思的陌生人的很有效率的方法。就像陌陌以前有句话我就很喜欢:总有新奇在身边。
我很早就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般手机里装着陌陌这类社交软件的人,通常更好相处。
因为这其实是一种筛选,他能装陌陌,至少说明这人对与人交际有需求,对陌生人没有非常大的敌意和提防,和这样的人沟通通常相对会比较轻松。
玩社交软件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接触到和你的阶层千差万别的人。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是最低成本的乡野调研。
05
去外面吃饭的时候,永远只点自己吃过的菜
吃饭从来不是小事,我发现很多人严重低估了饮食习惯和口味对一段长期关系的重要性。
要知道,吃什么或不吃什么这种事情,其重要性对人类来说足以掀起无数次战争。饮食口味至少反映了三件事:
1. 原生家庭打下的贫富烙印;
2. 对既有习惯的保守程度;
3. 对新事物的尝试意愿。
这三点放在任何一段长期关系中都是非常致命的issues。
从来只点自己吃过的菜,这只是一个表现,更深刻的原因是他们内心深处拒绝任何改变,是坚韧而保守的人。
这类人还有个特征是地域观强烈,对自己的家乡有着非常偏执的认同,对其他地方的人和事物有着莫名其妙的贬低。
和这类人交往是很疲惫的,因为你永远要去迎合他的习惯,而他不会为你做出任何改变和调整。
06
不爱旅行,或者对旅行没有强烈需求
有种人,通常不管待在哪个城市,也只会在住所半径一公里的范围内活动。
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去远方了。归根结底,旅行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是有收益和成本的。
觉得收益大于成本的人会热衷,觉得成本大于收益的人会排斥。
对一个国内中等收入的人来说,为期一周的旅行,机票酒店往往要消耗自己一个月的收入。
因为这些人缺乏对世界其他地方的探究兴趣,所以从探索中能获得的快乐不足以 justify 旅途劳顿和金钱消耗。
失去了对世界的探究欲其实挺可怜的。陷在一个地方而不移动,这本身就会加剧一个人的既有偏见,假以时日往往心态更趋保守和顽固。
诸位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父母那辈人,是不是老了以后经常爱出去走动的人更好相处?
- 还可以看 -
▼
处理好人际关系,要记住三句话
书单 | 读书没改变人生,那可能是没读对
最浪费生命的四件事
这辈子,一定要宽容的五个人
荐书:《梦的解析》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推荐公众号
▽
瘦肚子瘦腰瘦大腿
生命无止境,运动无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