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小旗:“民工西施”和她的女朋友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苏小旗:“民工西施”和她的女朋友们

2017-12-18 08:00:20 作者:苏小旗 阅读:载入中…

苏小旗:“民工西施”和她的女朋友们

  2017.12.18 周一

  "民工西施"

  和她的女朋友

  苏小旗·颠倒众生工作

  我有一个优雅的绰号:民工西施。

  十年前,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我骑着自行车或电动车穿街而过,总会引得众民工回头凝望。

  尽管我也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回头率”,但这个群体为什么是民工就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了。

  我对民工群体的印象,不好不坏。

  不好是因为,有好几次,我单独走在一条路上,迎面而来的民工会突然跟我说话,这让我感到害怕。刚来这座小城的时候,我跟我大令坐在路边,还有骑自行车的民工边对我们吹口哨边喊:“嘿!大妹子儿!”

  我对男性任何没有来由的突如其来的搭讪都非常反感。

  对他们的印象不坏是因为,我无数次见过他们穿着灰扑扑的劳动服在这个城市疲惫地行走,他们手里拎着快餐,有时拿回工棚吃,有时坐在马路牙子上吃。

  最打动我的,是夫妻民工。他们会在简陋的工棚外支起灶台,炒菜,边上晒着早已经洗不出颜色的衣服。

  也许这连“市井”都称不上。他们在辛劳一天后,吃上热乎的饭菜,喝点小酒,夫妻相伴,想着老家的孩子,便足以打动我了。

  但十年前我的回头率,为什么总是来自于这个群体呢?

  这个秘密我一直放在心里,跟谁都没说,直到有一天徐老师突然跟我说:“你发现没,你总是招那些民工回头看你。”

  好吧,既然这样,那就算不得什么秘密了。

  那天我们一路大笑回到家。那是十年前。

  七年前,我在办公室说起了这件事,我的同事康老师笑得上气不接下气,送了我“民工西施”这个绰号。

  也是从那时起,康老师严肃地对我说:你的目标,是必须傍上包工头,这样,我和萝卜终生的做背卡你就可以包了。

  彼时我跟康老师还有萝卜是好朋友,我们三个经常会一起去做背,脱光了一起洗澡,一起趴在床上,再互相摸摸。

  当然啦,因为穷,我们办个卡要跟人讲半天,平时聚会也是小饭店。她们一致认为我的颜值是三个人之中最高的,所以把傍包工头以暴富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

  我为此努力了很久,最终以失败告终。

  包工头是那么好傍的啊?

  后来萝卜调离了我们单位,我因为专注于生活和写作也很少与她们相聚。

  她们很少看我的文章,也不知道我整天在忙些什么。她们可以一边说爱我一边骂我。这么久了,我们一直这样相处着。

  后来我接了那个好用的梳子的广告,那是我第一次在我自己的公号上写软文向大家推介产品。

  我所有接的广告,并不能保证都用过,只要对方可以提供公司与产品的合法证明,并且价位达成一致,有合适的档期,我就会接,而我也只是提供了一个“推介”的平台,并不是强卖,因此这需要关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判断来加以选择,入,或者不入。

  但想让我写软文,没有那么容易。一旦写了软文,这东西就加上了“苏小旗”的标签,所以我一直很挑剔,也很谨慎。

  因此尽管那个梳子价格不菲,但因为是好物,我欣然写了软文,并且买了十二把梳子。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十二把,并且跟大家一样,也只享受的买一送一,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优惠。

  我把这些梳子,送给了我的闺蜜们,和我的两个校对小秘书七姐和林迟。

  这其中就包括康老师和萝卜,还有我大令,以前文章里提到过的美羊、楠哥和妮儿。

  她们并不知道这梳子价值几何,但听说我要送给她们时,都说:哎呀我平时也不梳头发呀,就是用手抓巴抓巴。

  我才不管,好东西只有你用了,才会知道它的好。再说,你不用,那就送人,送谁都行。但是你们,我必须送。

  我没能傍上包工头让你们办上终生做背的卡,但我用自己劳动换来的钱送给你们我认为好的东西,你们就得要,不要不行。

  我的这些闺蜜们,从来不当我是“苏小旗”。

  以前跟康老师和萝卜逛街的时候,她们老嫌弃我高,嫌弃我瘦,她们可以一边骂我一边说爱我(尤其是萝卜,康老师是摩羯座所以还是有些内敛)。

  我从来没有在她们身上感受出哪怕一丁点的嫉妒,从来没有。

  我想,这是成就女人之间真正友情的,最关键的地方

  包括我跟我大令,美羊,楠哥,妮儿,都是这样。并且是越上年纪越这样。

  我永远记得,我恢复单身之后一直没跟萝卜说,有一天她让我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儿。孩子们在肯德基翻上爬下,萝卜试探我生活中发生的变故,我一说,她就哭了。

  我大令,在招待其他城市来的领导的饭局上,一边给我发信息一边哭,弄得边上的同事以为她出了什么事,其实她是因为心疼我才哭。

  妮儿也特意约我到星巴克,见到我就哭了。我却笑了:知道的是我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离了。

  是的,这已经过去好多年了。

  这么多年来,我们相聚很少,联系也不多,但只要相见,感觉如故,从来不曾改变过。我,格外珍惜为我流过泪的朋友,不管世事如何变迁,这将贯穿并滋养我一生

  尤其是,我们都已经不惑,或者年届不惑了,还有什么,比这种女人之间的情谊,更令人值得珍惜

  作为“民工西施”,我最终没能以傍上大款让她们跟着我风光,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把我认为好的东西赠予她们——也许她们回馈,也许她们不回馈,这一点都不重要,我只想表达我的情意,仅此而已。

  所以上周五上完课,我跑到康老师办公室,说我给你点奶茶外卖吧!我女儿最爱喝她们家的东西。她非常开心地同意了。

  为什么想到她,因为她是吃货啊!

  当然,一次楠哥在群里说想喝咖啡时,我说我来给你们点外卖。不过后来她整了袋速溶的凑合喝了,说是怕麻烦。麻烦个屁呀,我实在是真的很愿意。

  是的,在我能给的时候,我愿意给,就像你们在能给的时候,对我,也十分愿意给予。

  这就是“民工西施”和她的闺蜜们的,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情意。真好。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苏小旗: 如果不能打动你,我又怎么敢表达?

  苏小旗:有资本享受,是一件靠谱的事儿

  苏小旗:如果我死去,请不要缅怀我

  苏小旗:或许我们从未同路,但谢谢你的关护

  苏小旗

  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

  善养猫,善自拍,善买衣服

  年轻时更美丽

  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泥土之下

  心在云与泥土之间

  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

  你好

  更愿我自己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苏小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