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些病症也和焦虑有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这些病症也和焦虑有关?

2018-01-18 21:32:45 作者:每周带你读一本书 来源:365读书 阅读:载入中…

这些病症也和焦虑有关?

   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领读人|兰川

  主播|蝌蚪

  《克服焦虑共读第四天

 

  01

  一个人去找心理医生看病,说自己抑郁

  当医生伸出手想要和他握手时,这个人伸出的却是胳膊

  他边这样做边解释:我手上有无数细菌,我一天到晚需要和无数人握手。刚才进屋的时候,我还握了门把手,上面也有无数的细菌。所以,我这儿有病,不能和您握手。

  这是一个典型的强迫性患者

  但你知道吗?强迫症其实也与焦虑有关

  卡斯特认为强迫观念决定了强迫行为。在强迫症患者眼里,强迫行为是一种必须举行的仪式,为的是不让观念中令人担心事情发生。他用强迫行为代替了焦虑。他选择用胳膊肘互碰的代替行为遮盖与人正常交往的焦虑。

  最典型的表现是洗手。他在洗手的时候有一道复杂而细致的仪式。用这些仪式暂时驱除焦虑。

  这种强迫性仪式一般会导致更严重的焦虑循环

  他一天用复杂的清洗仪式洗十几次手,势必会损害皮肤,而破损的皮肤更容易沾染细菌,如此下去,他洗手的频率会越来越高,焦虑也越来越严重。

  02

  以上所说的是强迫观念、强迫行为与焦虑之间的联系

  此外,惊恐障碍也和焦虑有千丝万缕关系

  一位有三个孩子母亲有一天被通知去学校老师,去了以后,得知自己九岁的儿子逃学了。结果这一消息直接导致这位母亲当场眩晕,她举得两眼发黑,透不过气来,感到焦虑和惊恐,仿佛到了世界末日。

  此后的生活中,这样的症状反复在她身上上演。医生们都采取了一系列治疗措施,但效果一般。

  她越来越不愿意出门,她在公交车上都会感到惊恐。以至于后来,在电视机前都会感到惊恐。她的生活圈子越来越窄,感觉自己在世界上没有立足之地

  类似这位母亲的这种惊恐发作,一般在成年妇女身上比较常见。心理学家斯特里安曾说:“惊恐发作往往是‘焦虑之海’的浪峰”,可见其程度的严重。

  惊恐发作的人非常需要他人的陪伴,但在陪伴的过程中又会养成他们过于依赖问题。其间尺度的把握就非常重要了。

  03

  还有一种病症与焦虑有关,叫做心脏恐怖症。

  一个37岁的男人找到卡斯特说自己患有心脏病3年了,以前也就医治疗过,但最近病情恶化明显,几乎每两星期发作一次。

  卡斯特并没有就他的心脏病多询问些什么,反而更关注他的个人生活,比如工作家庭

  在这位男子叙述的过程中,说了这样的话:“我的生活简直过不下去了,什么都不能使我高兴起来,我没有指望了,成了妻子累赘。”

  这里提到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妻子。卡斯特便顺着这个思路问下去,发现这位男子和他的妻子在要不要生第二个孩子的事情上发生了分歧。男子担心如果不顺着自己妻子的意思,家庭就面临破裂的危险

  就是这件事情让他本来相对稳定的心脏病,发病频率一下子高了起来。这件事情如何恰当处理,就成了解决他的心脏病恐怖症的关键所在

04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很多生理上的病症其实都与心理有关,与焦虑有关。在我们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患有某种病症的时候,首先要关心的是他们的心理。

  其实,很多烦恼原本是人无所事事时萌生的庸人之扰,一个人眼中天大的烦恼,在另一人看来,简直太过多余,不如举起奥卡姆剃刀,除之而后快。

  但烦恼就是这样一种东西,除得快,长得快,一事未定,又生一事。搅和在一起,不堪其扰。等烦恼缠成一团乱麻时,会让人有窒息之感,随之丧失梳理的心力。

  等这些大大小小的烦恼盘根错节纠结到一起的时候,就很难不焦虑了。这时候极易造成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不健康

  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很少有人不处于亚健康状态

  05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提到过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观念,他指出,因为人未来不可预知,所以容易陷入焦虑。

  这个观点没错,可预知的未知没有那么黑暗,就像走夜路的人手里握了手电筒,再黑,也还是有一束光可以信赖。不能预知的未知,就是漆黑一片,全靠一路大胆摸索,这种情形想想确实令人胆寒。

  人这一生既要有预知未知的智慧,也要有敢于迎接不可预知的未知所带来的或惊或喜。

  没有了这点或惊或喜,人生就像被预设好的棋局,再惊心动魄的飞象走卒也会变得平淡无奇,人生也就索然无味了。

  人生,就是“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一个东西。没有欢喜,便配不上叫做“人生”,而没有忧愁,欢喜也丧失了意义

  欢喜总在忧愁排解之后,想必没有哪个词比“虚惊一场”更能令人宽慰、令人欢喜了。如此一说,便觉无论何种处境都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为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而焦虑的人,首先就应该学会正视人生随处可见的偶然性,明白人类自身的局限。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要学会接受,而非螳臂当车。

  为了一些用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就把自己逼成了强迫症;为了孩子绝无仅有的一次逃学,就呼吸不畅;为了一个还未出生的孩子,就去料想家庭的破灭,还因此引发心脏病……

  诸如此类现象大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来避免发生。

  作为一个俗人,很难不为世俗事所累,大事小情都会让内心平静

  古代心学家王阳明认为,一切事都是“心”在指示人去做,只要不动心,就不会有任何事。例如财富、权势、名声、尊位,本来都是心外之事,却都被人拉到心里来,甚至成了一辈子放不下的事。

  人的很多烦恼都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总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瞎操心。当然,瞎操心,不是事不关己的不操心,而是说,操心也要操大心,在事情的根上操心。

  就像要养育一棵大树,最重要的是固其根本,而不是操心枝叶,只有在根本稳定的前提下,呵护枝叶才是有意义的。

  当然,好的心态不是说说就可以获得的,需要在事儿上炼。

  很多人平时无事的时候觉得自己修为很好,心境也很平静,一旦遇到事情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这便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在事上炼。

   

  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心性,才能逐渐变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没有在事上炼的人,心就像水一样,哪怕一丝风吹过,都会掀起微波,大风吹来,更可能掀起惊天巨浪。而在事上炼过的人就像一块冰,有自己的硬度,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经过世事磨炼的人就是心灵僵硬的麻木的人,而是说这样的人往往不会和外物产生对立,他们的内心其实更加柔软,更有包容性。

  我们不仅要有乐观心态,要积极主动与人交流,还要克制过多欲望正确看待生活给我们的每一次锤炼,方能不给自己带来太多精神负累,方能克服那些不必要的焦虑。

  预告:下周我们将共读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感兴趣的书友们,可提前阅读原著哦。

  END

  往期共读目录

  为什么我们总是处在焦虑之中?

  焦虑究竟有几张面孔,我们为什么怕它?

  快乐仅仅是对焦虑的防御吗?

  《克服焦虑》序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焦虑之中

  领读人:兰川,书评作者,者也读书会责任编辑主持人本文由365读书(ID:dus365)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蝌蚪,一个爱读写、爱分享、爱生活的90后爱笑女生

  音频配乐:

  エミネンス交响乐团 (Sengoku Basara The Last Party) --- きみのこえ (Instrumental)

  ↓↓点击【阅读原文】养成良好习惯,从签到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