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嫌我胖?”
帖子里,楼主的闺蜜看到她同学A小两口去国外旅行了。恰巧她年底有假,便和她老公说也想出去走走。
结果闺蜜的老公回道:
“你看看你的腰,再看看A的腰。”
楼主的闺蜜说,这句话戳到了她,具体也说不清楚,但感觉非常不好。
一个多月后,她闺蜜离了婚。
配 乐
歌手:李雨 歌名:《万水》
分开的决定,总是由各种受伤的细节累积起来导致的。而那句嫌弃地话,便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激发决裂的导火索。
哪怕是包裹着开玩笑外衣的“损话”,也能让对方敏感地察觉其中携带的情绪,很轻松地就被伤害到了。
可能有时结束一段亲密关系的,并非那些颠覆原则的大事,而是生活里一些看不惯的小龃龉、无法抵消的瞧不上和不经意的嫌弃。
我熬夜刷网站终于买到爱豆的演唱会门票,正激动得想跟你炫耀呢,你扔来一句“你怎么跟个脑残粉似的”。
我喜欢玩B站、刷抖音,拍了好玩的视频第一时间分享给你,却等来句“就你,还想火?”的嘲讽和智障的表情包。
在日常交往中,每次都会被这些细节戳中。
它们像极了一根根卡在喉咙里的细刺,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太脆弱了,否则稍不留意,这些细微的不适感便将彼此淹没,将连接打散。
“被嫌弃”的那个人,很难找立场去反驳,否则就会被说太作。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避免产生嫌弃的情绪太难,它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和真实情绪。
有很多人,都是一边嫌弃一边爱着。
睡觉时被肥胖的橘猫压到喘不过气,起床后还是会一边撸猫一边帮它铲屎。
明明想找个一米八的男友来小鸟依人,却还是为了对方放弃了喜欢的高跟鞋。
不喜欢跟人交流,却因为喜欢的工作加了很多好友,把自己磨练得能说会道。
有很多事,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赞同。
但因为有了爱,我们可以接受它们的存在。
在日剧《最完美的离婚》里,男主角光生和女主角结夏是“彼此嫌弃”的一对夫妻。
男主角光生喜欢甜食和小动物,喜欢整洁有序。女主角结夏喜欢随意散漫,做事不拘小节。
光生嫌弃结夏四仰八叉地占据了床的大面积位置,嫌弃整理好的东西被结夏搞得乱糟糟,而结夏也嫌弃光生的麻烦挑剔和幼稚无趣。
两人毫不掩饰地嫌弃着对方,在一遍遍争吵中消耗着感情。
一次,光生买了份期待已久的点心,却被结夏的朋友吃掉了。争吵再次爆发,两人在气头上填好了离婚申请书。
“我没办法协调好很多事,跟喜欢的人在生活上步调不一致,合拍的人却又喜欢不起来。我从来都无法赞同你的言行举动,却还是喜欢你啊。爱情与生活经常发生碰撞,该怎么说呢,这或许是在我有生之年都无法治愈的顽疾。”
在信件中,两人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回忆起这两年彼此嫌弃的生活,那一刻才意识到——
即使存在不同,也可以因为爱而接受它们的存在。
他们选择重新在一起。
很多产生龃龉和误会的情况,是可以用“对事不对人”来解释的,但我们很少会用正确的表达方式讲清楚。
歌曲《采花》里唱道:“上哪找天生的一对呀。”
找到一个100%合拍的人实在太难。
但找到一个愿意和自己磨合,愿意合理表达真实情绪,并乐意一起面对碰撞的人,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如今很多东西都在变,包括恋爱观。
老一辈的人常说:
“以前的人,什么东西坏了就想修。现在的人,什么东西坏了就想换。”
看上去好像是在说,现在年轻人的感情太随便,轻易恋爱,轻易结婚,轻易离婚,不愿意将就。
可仔细想想,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变得更果断、更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了。
选择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便注定会有场爱与嫌弃的撕扯。
当爱超过嫌弃时,我们包容、理解,愿意在磨合里牵手前行。
因为正视嫌弃,我们提前切掉了将会在往后的长年累月中被反复纠结无法解决的矛盾点。
不勉强对方,也不勉强自己。
我们只是不愿意再付出超出爱的能力范围之外的力量,去维持一段艰难的关系了。
我们是更随意了吗?
不,我们只是更爱自己了。
有时候不是害怕被嫌弃。
只是害怕那个人,是你。
害怕我们之间的感情,会被这些嫌弃消耗干净。
或许我也曾说过一些不经意的话,也曾伤害过你吧?
我们都是掌控情绪的新手。
你挤牙膏的方式,乱扔衣服的习惯,说完事情转头就忘的记性,我还是无法认同。
可我愿意学习接受它们的存在。
我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同一张密密麻麻的网。
这其中断了一两根又能怎样呢。
最重要的是——
我们彼此之间的爱,还正把我们死死地绑在一起呢。
“我很重吗?”
“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