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苗有助于生长
蹲苗有助于生长
文/赵元波
六月下旬的时候,秧苗移栽到大田里已经成活,绿油油的,开始发棵了。正是气温高蒸发量大的时节,按理说,是水稻需要水最多的时期,水稻,水稻,得有水泡着才行,田里水少的话,得赶紧往里面放水才行。可是,种了一辈子水稻的邻居家不知是谁干的,稻田里的水口子竟然统统被挖开了,稻田里的水都淌了出来,太阳一晒,不几天的功夫,稻田里都开始炸裂了,足有手指那么粗。
不行,得赶紧告诉邻居去,要不,秋天他家的水稻可就要歉收了。
邻居听了我的诉说,不由得哈哈大笑:“那是我有意把水口子扒开,让稻田里的水淌出来的。”
我着急地说:“那样的话,田里没有水,温度又那么高,还不把水稻给晒死了!”
邻居说:“哪会呢。你这就不懂了吧,按我们种水稻的行话说,这叫蹲苗,就是在水稻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刻意把稻田里的水适时放掉一段时间,以减少土壤水分,便于让稻田的田面晒出裂纹,干到能挺住脚,脚踩到田面上略微踩出脚印就行了。”
我插嘴说:“这有什么作用呢?”
“适时地放干稻田里的水,可以防止水稻长得太快,让土壤的透气性加强,同时还能晒死一部分杂草,促使水稻的根系只能往深处生长去吸收更多的养分,减少病虫害,水稻成熟时就不会倒伏了。”邻居说,“蹲苗一段时间,再往田里放上水,施上肥料,水稻就会茁壮生长,获得丰收。”
原来是这样。
实行蹲苗,只不过是暂时斩断水稻向上生长的欲望,使其往深处扎根,为今后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这跟人的成长多么相似,适当地停下脚步,扎实打好基础,才能人生的秋日里收获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