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代网友有1000种暗号,对上了才是自己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当代网友有1000种暗号,对上了才是自己人

2018-04-17 13:30:03 作者:汪冲 来源:青年文摘 阅读:载入中…

当代网友有1000种暗号,对上了才是自己人

  来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作者:汪冲

  如今的中国互联网啊,虽然说杠精遍地,但整体还是偏人间真情、人间有真爱走向的。

  毕竟大家离不开网络原因,就是在生活中找不到认同感,而有趣网友可爱的网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网友,才是我们每天坚持活下去的力量

  那怎样表现自己和网友的互通灵犀呢?

  这就提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网络用词:

  “梗”,出自综艺节目,原意为笑点,后被引申,大到某个时间段,小到某个情节插曲,乃至故事发生片段,都可以称作“梗”。

  就像“暗号”一样,一般网友的套路是这样的:我抛出一个梗,你get到了,那就表明我们曾有过同样的经历,承载了同样的认知,心与心的距离瞬间就能拉近许多。

  像最近斯皮尔伯格导演,为了玩“梗”,还花了1.75亿美元拍了一部《头号玩家》。(误

  可“梗”要玩得好,也是一件很微妙事情

  就像强迫症做饭,要求分量时机感觉无一不恰到好处,多一分太腻,少一分没劲,全部吻合,才能确定眼神,是懂我梗的人

  比如我现在说:“诶,不可以这样子讲哦,这个是脏话。”

  相信最近也在网上冲浪的你,肯定秒懂吧。

  但像这种是属于全网络爆发、短时间流传的“快餐梗”,可能当你看到这段话时,就已经不觉得多新鲜了。

  而更多的“梗”,是需要漫长时间的埋伏,存在于我们人生经历之中的。

  比如下面这张图,你会瞬间想起哪部电视剧?(见评论

  又比如,最近春天到了,春姑娘已经一脚踢走了冬大佬,于是曾经陪伴我们一同长大,被传唱了61年的《小燕子》,再度回荡在我们耳畔——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管好你自己!

  当然,没听过原版的朋友,是不会理解原来那只对“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有着无限向往的燕子,忽然变成杠精的反差萌。

  除了这种“回忆梗”,还有一种“梗”是地域性的。

  还是《小燕子》,前些天,南方已经是人间四月天,充满温暖希望和爱,但北京突然倒春寒下起了一场暴雪。

  当天,微博又传出了新的段子——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擦,大意了!

  当然,天气晴好,不在北京的诸位网友,估计是get不到这个梗了。

  所以,所谓网友之间呼应的“梗”其实是很局限性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处于同一个圈子,是无法理解对方的嗨点的。

  就比如下面两条新闻

  成都消息:出台政策要把地铁7号线改成0号线;

  重庆消息:渝中书记黄玉林呼吁,要打好“母城”这张文化牌。

  一般人可能只觉得这是两条毫不相干的、正常的政策,但在懂梗的人心里:

  惹,姐妹城市都很努力厚。

  当然,“梗”也不仅存在于网络,生活里也是伏笔千里。

  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虽已成书百年,但其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依旧能在如今的影视节目中找到呼应。

  比如《伪装者》里:

  大姐骂明台说:“你这么蠢,还一身伤,人家锦云才看不上你呢。”

  明台回说:“她吃了我家的茶,凭什么不嫁给我。”

  现在我们当然很难理解为什么喝了他家的茶就要嫁给他,但只要看过《红楼梦》,就一定会记起其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

  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在古代婚俗中,“吃茶”还有一层意思是许婚,女方吃了茶就表示同意受聘于男家,所以凤姐逗趣林黛玉既然吃了贾家的茶,就该嫁给贾宝玉。

  虽然如今习俗断代了,但只要看过《红楼梦》,看到这一段时一定会会心一笑。

  再比如去年大火的《人民名义》,大厦将倾,山雨欲来之时,育良书记在家中,吟出的一首《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一般观众看看诗词也理解剧情,无非是做人要看开,一切都是虚妄。

  但看过《红楼梦》的,像我爸,当即就说:“这高育良啊,跟贾雨村(《红楼梦》里的人物)一样,典型的没骨气文人形象。虽然腐蚀,但清高;虽然坏,但的确儒雅风流。”

  看过《红楼梦》原著的都知道里面反映的人生观:世人一生苦苦追求的功名、金银、娇妻、儿孙,都是过眼云烟,到头不过悲凉

  而这《人民的名义》,腐败官员商人,不都是囿于这几点吗?育良书记虽熟读这首诗,但还是没有看穿这首诗啊!

  最后一个彩蛋——

  “怡红院”其实最早出自《红楼梦》,是贾宝玉大观园里住所的名字

  而说到《人民的名义》,当年流行过的“梗”也是不计其数。几天前,微博热搜空降话题——#李达康离婚一周年#。

  这天,影迷们回想起了2017年4月8日,李达康与欧阳菁签订离婚协议揪心,和达康书记坐在车里的屈辱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当然啰,没追剧的人肯定无动于衷

  所以,“梗”有人接当然乐无穷,但只要离开自嗨圈,无论原来多广为人知的“梗”也会瞬间失效,只能使用正常交流的那一套话语系统。不然“梗”抛出去了,除了尴尬,还会莫名羞耻

  自己接句陈独秀,还要跟人家解释:啊,这里的陈独秀不是那个陈独秀啊!具体是哪个陈独秀啊?就是……算了,我也解释不清楚

  这种羞耻,莫过于渣渣辉被记者要求重说一遍:“大扎好,我系渣渣辉,探玩懒月,介四里没有挽过的船新版本……”

  那有没有跨越次元壁的正确玩“梗”做法呢?

  在2017-2018赛季英超联赛第20轮开场,场边广告牌上忽然出现一排中文:“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祝洛里爸爸生日快乐!” 

  这次元壁破的,就像潘长江和金城武在江西电视台春晚相声,刘亦菲和羽生结弦在重庆朝天门扭秧歌,笔仙用2B铅笔画出一个水墨画版的HelloKitty……

  就很跳跃。

  而不正确的玩“梗”又有哪些呢?

  举几个例子——

  考一百分后,爸爸跟你发语音说:“社会社会!”

  去面试,面试官问你:“你有Freestyle吗?”

  晚间新闻说,今年广东人的年夜饭桌上多加了一道菜叫“福建人”。

  ……

  总的来说,不管是莫名羞耻还是眼前一亮,“梗”其实就是一个中性词语,没有高低之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门派,有门派就会有圈子,而各个圈子都会有各个圈子的“梗”所在。大家呈交集状的存在,互相影响,辉映,发展,确定,就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梗”。

  说到底,不过是文化多样性的结果

  在时间的长河空间的局限中,我们用“梗”沟通、行事,最终获得了生命的大和谐

  你的圈子里最近有什么新 “梗”吗?

  在留言里抛梗,接住的点个赞

  看同道中人多不多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18年第9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新书推荐

  长按二维码购买

  京东、当当、亚马逊、天猫有售

  点击“阅读原文”去看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