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之若鹜的孩子
下班回家,一进楼道里,就听我家里大呼小叫,热闹非凡。
我便知道家里来小同伴了。
迟疑顷刻,我推门而入,小同伴们象受惊的小鼠,噌噌,竖起来看我。
故意不去看孩子们的脸,我想让他们持续坚持方才的动态。
孩子们喜爱来我家,一半由于我家一楼好找,一半由于儿子和顺。而我,想做个隐身家长,这个由来已久。
小时候,因我父母亲公务员身份之故,我的家没有什么人会随意拜访。
而怕吵的大人们,总以为小孩子毛手毛脚,又喧嚷不休,更是不欢迎我们小同学光临。
那时特仰慕前楼小毛家,小毛他的小同伴总是天天在一起,有时候我也会被约请参加他家的集会,无外乎缠着被子,放下蚊帐演戏,在他家巨大无比的灶台里躲猫猫,或者是捡二块砖头放桌上,一群人轮着打乒乓球。这个很欢喜的一天,都是在各自家长长声短唱的喊姓名回家吃饭而完毕的。
而每每碰到小毛家长提前回家,黑着脸的家长说不出的厌弃和被打扰的不耐烦,让兴高采烈的孩子们灰溜溜跑回家,这也是我不大敢去人家家玩的原因之一。
一个家庭空气怎么让孩子们喜爱到趋之若鹜,要害在家长。
自从宅院里家长每到饭点就来我楼里喊什么
“阿龙在么?”
“你儿子回家了么?”
“晨晨回家吃饭了!”
……
我才惊觉到,我的家,成了小孩子们的聚点了。
意识到这一点,我更注意进出门时,尽量不作声,坚持着若无其事状,偶然逗他们,也是在恶作剧戏谑他们,我想让孩子们知道,我儿子的客人,在这个家里都是极受欢迎的。
今天的小男孩第一次来,忙不迭向我介绍他自己,说实话,到现在我也没记住他姓名,但他那么不妥自己是外人的小样儿,实在是让人不由得想笑。
他不舍得走,从五点半挨到六点,六点半了,出去又回来,来接他的奶奶只在门口浅笑:“好吧,再玩一分钟就走呵!”一脸无奈。
不要紧的,玩吧。我说。
我是真不要紧。能有一个朋友趋之若鹜的童年并不多见,而我这无心插柳之举,竟满足了儿子。
最喜爱从家庭监控里看儿子带着一帮满头大汗的小同伴,来家找水喝,儿子组织他们杯子喝水,水杯不行酒杯凑,临了还知道拿去厨房洗了,再放进酒柜里,让人哑然失笑,又备觉欣喜。
家长之所以惧怕小客人光临,是小同伴们那种掀翻屋顶的振奋,让趋于平平的成人无法接受,也是一场翻天覆地式的乱,让家重新花功夫拾掇的苦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成人思想,造成了家长不欢迎孩子朋友的拜访,一起与自己的孩子,也对立抵触不断。
所以,我对儿子的要求就只一条,你们能有多乱,你就要有多能将一切拾掇的能力就好。
儿子说好。
我喜爱看到儿子许诺的姿态。而我追他的许诺也很仔细,至少有了开始定论,他是个重许诺的孩子。
为了这一票趋之若鹜的孩子,儿子更象个老大一般的存在,他总是第一时间共享自己的好东西,也乐于去协助他人。当然,他最自豪的大约是能带一票小学生来家并无压力,他的妈妈从不非难他(据他说,小同伴们都仰慕他有个好妈妈)。为了这一票小子,我家常供的百岁山矿泉水,简直成了标配福利,儿子说,只需你们不喝我妈的可乐,其他问题我都包!
实际上,我家常备可乐的习气也不知是好是坏,许多家长都不允孩子喝这个,我是忧虑让他们喝了,过后家长会微词我。
转瞬秋天了,院中秋后的虫子一逮一个准,这群小同伴们,又要用我家显微镜解剖昆虫了,虽然是长常识,但想想头皮发麻,我就不参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