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05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经典读后感10篇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是一本由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一):一个集权国家的侧面描写

看第一篇的时候已经逼近泪点了,真实又残忍,可看到后来反而麻木,只是一页翻过一页,直到最后。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无辜人民的惨,大概我这样容易感动的人最不放在心上的就是惨了,而是在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发生以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盛行的国家,全民都沉浸在狂热忘我的民族自豪感的国家政府及人民作出的反应。政府封锁消息,堆砌谎言,谎称是资本主义世界制造的阴谋;在政府持续的洗脑中被爱国主义冲昏头脑的普通人,毫无怨言地承担起奔赴反应炉前线,真是一本《1984》。
写一个悲惨故事不难,正如我们对于屎尿屁毫无抵抗力的笑点,我们对于滥情的苦难也总是愿意流下一点伤心泪。幸好这本书里不是只有一个大写的惨字。
切尔诺贝利写的是一场核辐射的灾难,但是却又不仅仅于此,它在追问,灾难发生,无辜的百姓受难,但是到底谁该负责?!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二):坑洞

母亲很久前在《读者》上读了此书的《序》并推荐给我,在看完序的更久之后的今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沉重的书。
没想到重读《序》给我带来的冲击感竟然更加强烈。深夜读书,某些章节更是让我背后渗出冷汗。
印象最深的是那四百名不眠不休、在反应炉底下挖隧道的矿工。当地工程师表示他们需要一条隧道,否则反应炉将会接触到地下水会发生更严重的爆炸。于是他们在高达五十摄氏度的地下赤身裸体,一边爬行,一边推着推车。底下的伦琴剂量高达数百。不难想象这些人也活不久了。我躺在床上,颤抖,我无法想象那四百名旷工之后到底经历了什么,也无法想象天津塘沽爆炸时我们的消防员的义无反顾的逆行...
切尔诺贝利是一场从未发生过的战争。因为在我们得知这场战争之前,有太多英雄被用来填进这个巨大的坑洞,他们是是英雄。
致敬。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三):欲望的结果

流着泪读完整本书,有几次只能中断阅读。很多时候不是被打动了,而是太悲惨,这种悲惨是这么具体,有一种抱着一个人的尸体的沉重。
这些悲剧过于巨大(对于个体的人) 而又过于渺小(时代的洪流,欧洲乃至人类的存活),该怎么去理解这种悲剧。作家罗列了她尽自己所能找到的素材,她想尽量展现这件事情的全貌,以做到公正,以揭示真相,但是,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她在去面对这种事的最开始的出发点,就已经带有她自己的观点,所以她在叙述上总会带上她隐藏在后面的,她想尽量消灭的观点。这是非虚构作品永远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新闻报道无法解决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客观。
但这些都是事实,真正的发生过的事情,每一个名字,每一个字,都指向过一个真正活过的生命,这让你痛心,接受不了。看那些孩子的遭遇,你只能流泪,心会碎掉。
作者讨论了当时的体制,她指向体制金字塔的尖顶的那些人,他们应该承担的罪责。但这也许并不是整个事件背后最终的真相。
最终的那条线,无法牵出最终的那个根源,因为它太庞大了,线太细了!它实际是人的欲望。人要征服世界,征服宇宙的欲望。人定胜天,这是人的标语和口号,人是自由的,人能超越自然的界线。
悲剧是从这里来的,但人就是人,人活着就会有欲望,人无法消除欲望,这个罪永远也根除不了。
我想起三峡好人的一个镜头,里面的男主角走过一幢房子,有人用很大的榔头在砸一个房子的屋顶,那是三峡水库将会淹没的库区,要把这些房子拆掉,炸掉。没有人在乎这些移民的命运,他们是这个会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的一个背景,连抹去都是不值得的,直接涂成黑色。有一些移民到江苏、浙江等等其他的省分,在一些宣传片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谁会在乎,这些家庭,他们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活下去,他们有这样的权利,他们祖祖辈辈都活在那片土地上面。这都是人的欲望,凌驾在所有悲剧的个体之上的东西,它是主宰,它是生命的源泉。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四):散记

我才读完第二部,但是且容我提前写下这篇书评。我等不及读完。
我知道切尔诺贝利,知道那是场无比的大灾难,知道有很多人死去,很多人病了。但是知道这些和读这些讲述完全不同。腰封的宣传语说:每一页都感人肺腑。我却觉得,每一页都撕心裂肺
年轻妻子说,我们才刚结婚,去商店还会牵着手,我好爱他!
然后反应堆爆炸了,她的消防员丈夫去救火回来后,变成了一个小反应炉。“我好爱他。”于是她去照顾所有人避之不及的丈夫,怀着六个月身孕。
后来丈夫死了,她生下一个死胎。
少女出嫁了,当了妈妈,可是生下来的孩子没有尿道、肛门,还少一个肾。孩子会问她,我为什么不一样?孩子四岁了,几乎一直在医院长大。如果他们回家住一两个月,孩子会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医院?”似乎医院才是她的“家”。
“我想让她知道她不是因为我们的爱才这样的。”
父亲从辐射区回来,扔掉了所有衣物,只留下一个帽子给了他的小儿子。他太喜欢那帽子了,一直戴着。两年后,他得了脑瘤。
母亲说:我烹饪食物,辐射剂量器响了。我哭着给我的孩子们喂饭。他们会问:“妈妈,你为什么哭?”
医院里的孩子会把洋娃娃的眼睛闭上。“为什么洋娃娃的眼睛闭上了?”“因为她死了,她是我的孩子,所有的小孩子生下来后都会死。”
“我不知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机密…”,“图书馆里所有和辐射有关的书都不见了…”,“如果我早知道他会为此(被调入辐射区工作)生病的话,我会把家里的门都锁上,我会站在门口等着,我会用家里所有的锁,把每一扇门都锁起来,不让他离开。”
切尔诺贝利人说不想离开家。包括外来者的所有人都说:你不知道这儿有多美!“那些古老的森林还在。弯曲的河流有茶水一般的颜色,溪流清澈,草地绿意盎然。”
午睡时我做了一个梦。我记不清梦的具体内容了,但是很确定那与切尔诺贝利有关。
现在我要接着去读第三部。我知道我会感到一样的悲伤,但是我放不下。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五):就算被污染,也與我們無關

本書是作者採訪到的一些切爾諾貝利親歷者講述下的經歷。事故發生的時候,從上級到下層,沒有人恐慌,都想平淡過日子,繼續生活在原地。各地征來了軍人跟工人幹活,讓他們用命換錢,也不給他們發全套防護設備,就算發了他們也不戴。撤離反倒使得那些農民不能再以地為生、怨恨當局。切爾諾貝利的人在外面都遭受到了歧視,因為他們被“污染”了,也有一些無家可歸甚至無國可歸的人來到切爾諾貝利生活。

看到這些覺得好沉重,這麼大的災難發生,人們本來都應該撤離,但是上級不想引起恐慌、老百姓不想離開土地,撤離又會使得切爾諾貝利人遭到歧視,他們能怎麼辦?那些收到輻射的人只能絕望的等死,而他們的親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什麼都做不了,也沒法做,人世間最淒慘之事莫過於此。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六):这是一场地震 发生在地球中心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凌晨一点二十三分五十八秒 一连串爆炸震碎了切尔诺贝利的四号反应炉

在爆炸前一晚 有人核电厂上空有奇怪的光芒 像是外星物体产生的蒸汽

战争让每四个白俄罗斯人有一人死亡 切尔诺贝利让五个白俄罗斯人其中的一个住在受辐射的地区

爆炸的晚上 大家什么都意识到 以为只是普通的火灾 人们穿着衬衣去救火 把自己暴漏在充满辐射的空气中

之后人们开始撤离 军人带着奇怪的面罩 穿着防护服走来走去 像是外星人 开始组织群众撤离他们什么都没有带走 他们觉得他们还会回来

人们还不知道辐射是什么 辐射是白色吗 还是其他颜色 但是一场大雨之后 人们看到漆黑的铯 辐射比战争还可怕 TA像上帝一样无处不在 在空气中 在水里 在身边 但是还是有人想要回去 因为那对他们不是辐射污染的地方 还是家 他们失去的不止是一座小镇 而是生活 但是所有的东西都有毒 大家要怎么活 人们像科罗拉多甲虫一样 慢慢习惯了病毒

切尔诺贝利就像是一场战争 跟黑色的雨斗争 跟看不见的敌人斗争 政府开始说谎话 离反应炉只有十公里 挤出来的牛奶 辐射居然在正常范围 人们还在晒太阳 不想信任政府 因为他们总是自欺欺人 但是战争可以理解 牺牲在阿富汗可以理解 但是切尔诺贝利呢 你不是直接死去 但是死神永生

那里的动物已经不信任人类 夜猫成群结队地攻击人 狼狗变得不怕人 忘记曾经被人类驯服 动物还是被大量的射杀 因为是隔离区的动物 成千上万的狗 马 就躺在那里 他们没有名字 是一座古怪的坟墓遗迹

当然也有人类 收到大量辐射的人 会被集中在切尔诺贝利后方的集中营 生活一段时间 接受观察 然后被埋葬 一次埋葬上千具尸体 跟列宁格勒围城是一样 连房子 变成橘色的树木都无一幸免

那里出生的孩子 一生下来 就带着辐射 甚至说 那里出生的孩子 血液不是红色 而是黄色的化学液体 小孩总是有先天的疾病 肛门发育不全 阴道发育不全 左肾发育不全

对于他们而言 世界被一分为二 我们 指切尔诺贝利人 你们 指其他人

“我们是切尔诺贝利人”“我们来自切尔诺贝利”彷佛是一个人新的国度 因为是切尔诺贝利人 结婚是一种罪 生小孩更是一种罪 人们害怕森林 害怕雨水 害怕雪 这不是心理作用 而是真实的感受 切尔诺贝利就在他们家里 他们身上 94年的白俄罗斯有二十万堕胎事件

切尔诺贝利给俄国人的思维模式带了一场灾难 爆炸的不仅反应炉 而是整个价值体系

那里变成了巨大的恶魔实验室 所有的东西都辐射超标 刚开始大家还去检测 慢慢的人们就不去了 受到辐射的人们变成了试验品

刚刚从阿富汗战场上回来的士兵 也被派去切尔诺贝利 他们本应该开始享受生活 刚刚结婚 妻子怀孕 但是他们是军人 怎么能不去 他们是共产党员 他们还要签保密协议 所以什么也不能说 从反应炉搬出一桶桶石墨 那里的辐射有一万伦琴 他们拿着铲子挖起受污染的表层土地 拿着铲子对付原子 回家之后的士兵 扔掉所有的衣服 但是因为孩子喜欢 留下了帽子让他带 结果 孩子长了脑瘤

年轻的士兵 来自同样的教育背景 他们穿着廉价的靴子 辐射来自地下 他们清理石墨 取下冷却用的水 有一个切尔诺贝利博物馆 陈列勋章 奖状 他们穿过的衣服 但是没人看到他们最后的样子 没人听到他们爱人的哀嚎 那些战士 那些英雄 死后会有一条街用他的名字 但是得是他死后 有些事 总是得有人挺身而出的 不为奖金 那些为他们所不屑的东西 牺牲的人 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的个体 他们用死亡换取人生的意义 每个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都不一样 对于主动请缨的人来说 他们用死亡换来的是更多的生命

我们和苏联一样 深受官僚主义的摧残 我们歌颂英雄主义 因为什么第一书记要来而铺好的马路 因为要拍摄所以出现的花 那些花是没有味道的 不管是紫丁香还是苹果树 我们看不到消防员像石墨一样的脸 看不到在有辐射的水里工会工作之后 满是坑洞的腿

但是隔离区深深吸引着你 去过那里的人 都想念那里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七):30年不绝,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刚刚过去的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事件30周年纪念日。1986年的那天凌晨,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炉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随风飘散,产生的辐射线剂量,相当于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总和的100倍。 事故发生时,反应炉附近的居民纷纷站到高处欣赏爆炸的绚丽火光。其中有一座桥,离反应炉很近,视野绝佳,到这座桥上观看的居民,后来都因接收了超高辐射死去,这座桥也被称为“死亡之桥”。 灾变后48小时,国家最高领导人才得到正确资讯,然而此时普里皮亚季4.3万居民已在高放射性污染中暴露两天,熔毁的反应堆底部1200吨高热的堆芯熔融物,持续以3000℃高温燃烧,向大气不断散发大量的放射性气体与尘埃。民众照常生活,没有人来告诉他们这个爆炸的含义是什么。两天后,他们才被告知需要暂时离开三天,而事实上,他们大多再也没有回来过。 与这种低效行动力相反的是,事故发生仅仅几天,关于核能、辐射、广岛长崎原子弹甚至包括X光线的书,从苏联各大图书馆里消失了。 这件事当局对民众宣称只不过是普通的爆炸,火已经灭了。而等到斯德哥尔摩检测出超标辐射指数时,苏联政府实在瞒不住,才将此事公之于众。一周的时间,不仅瑞士、法国、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甚至日本、印度纷纷检测到辐射,这已经迅速升级为全球性灾难。中国呢?我没有看到中国的检测报道,是没有测出来?还是没有公布?要知道,日本和印度比我们离乌克兰更远。 是红色政权的特色吗?苏联公布的这起20世纪最大的核灾难死亡人数只有几十人。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幸好还有S.A.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本访谈录——《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这是这本书的另一个译名,也是访谈录的开头第一句话。它出自一位最早到达现场灭火的消防员妻子之口。她亲眼看着丈夫在短短14天中溃烂到不成人形,最后痛苦地死去。“没有人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这句话多次出现在众多访谈者的口中。因此,她的丈夫穿着普通衬衣就去了反应炉,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富有深意的是,最后一篇访谈也来自于一位妻子之口。她是50万“清理人”之一的妻子。“清理人”特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后处理善后和融毁反应堆核心的人,其中包括10万士兵与40万平民,全是青壮年。近期的数据显示,他们中的五分之一,已经英年早逝,幸存的人也被疾病缠身,残疾或者丧失劳动力。 清理人的工作包含从飞机上投下沙包熄灭反应炉的大火,使用铅来中和辐射物质;从空中洒下粘液,再清理吸附辐射后落到地上的胶体等等。其中最危险的工作是清扫反应炉屋顶的大量石墨块。机器已经在超高辐射中失灵,只能靠人力来完成,他们需要在一分钟之内把石墨块搬进特制的推车里,再推到制定的地点。石墨块质量密,推车也极重,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量中,他们还要穿着沉重的铅衣。事实上,铅只能抵挡一部分辐射,而4号反应炉的辐射种类高达几百种。没有被挡住的下肢,接受了来自地面的最多辐射,这极大地损坏了他们的性功能,无可避免地产下畸变的后代。 在当时鼓吹的英雄献身主义的风潮中,大家都争抢着去做危险的工作,甚至还在反应炉屋顶插上一面苏联红旗,昭示着伟大的苏联已经战胜了核灾。纪录片中他们看着红旗欢欣鼓舞,在反应炉的墙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与其说是纪念,不如说是墓碑。这座反应炉,埋葬着数十万死于辐射的生命,数百万受灾民众的健康,以及几十万因辐射畸变的残障儿童。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还有谁的声音?有回家偷走自家门板用来放置女儿尸体的父亲,有把工作帽送给儿子结果令他死于脑瘤的清理人,有独居在“鬼村”只为守护家人坟墓的老妇人,有射杀大量辐射区猫狗甚至活埋了一只贵宾犬的猎人,有寻找迁移时失散的哑巴邻居的好心妇人,有用虚假辐射值糊弄老人骗酒喝的士兵,有为灾难多方奔走求告无门的物理学者……他们的独白,变成切尔诺贝利隐隐轰鸣30年的悲歌,还将传达到更久远的人类历史长河中。 切尔诺贝利的凶手是谁呢?是那两名操作工人吗?他们在事故最初就因急性辐射病死去,有一个甚至至今都没有找到尸体。是愚蠢浮夸的物理学家?他们甚至向戈尔巴乔夫保证反应炉建在红场也没问题。是只想息事宁人的当局?在媒体中只播放清理人英勇事迹,封杀一切负面消息。又或者是将辐射区洗劫一空的强盗?他们偷走掩埋坑中的高辐射物资和反应炉附近弃用的机械,卖给其他地方毫不知情的人们,又将被污染的牲畜蔬果送上大家的餐桌。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被称为“英雄”的清理人。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动机,是被红色英雄主义烧昏了头脑,还是被妻子的出轨气得生无可恋,总之,他们献出了生命与健康,来挽救这场人类的浩劫。如果4号反应炉发生第二次爆炸,整个欧洲都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更多的辐射将笼罩在全世界民众的头顶,并随着基因传给后代。当年老的人死去得足够多,当年轻的人畸变得足够多,人类还会存在吗?要知道,核辐射的衰减时间,是以万年为单位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成为鬼镇的辐射区,还不断有人从其他地方搬过来。受访者是一位吉尔吉斯斯坦妇女,她的家乡爆发战乱,100元就能买到一把枪,士兵可以冲进产房当场摔死新生儿,昨天还是朋友的人可以相互枪杀和强奸。辐射算什么呢?反正看不见,这里宁静安详,有充足的食物与水源,既然上帝抛弃了这个地方,本地人都离开了,为什么不让其他失去家园的人居住在这里呢? 采访结束时,她有了一个新邻居——来自车臣。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八):魔鬼的颜色

魔鬼到底是什么颜色? 我们无从知晓。 因为无论我们当中的谁,也无法直视那个魔鬼。 但那些不幸的人们像是围绕在魔鬼周围的镜子和眼睛。他们直视魔鬼,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魔鬼的影子。从镜中,我们看到那魔鬼的身影五彩斑斓,有大有小。但终究只能表现魔鬼的某个侧面。

而在魔鬼的眼中,无论死亡或爱情,亦或者我们视之为强悍的命运。均变得不值一提。与他近似永恒的生命相比,我们如白驹过隙,不过是他走过生命草丛的唏唏噪音。

或许你可以假装笑着死去,而唯心的宣告自己同魔鬼战斗的胜利。但你无法阻止魔鬼对你后代的磨难。那时,你的故事将使的你后代变得恐惧。他们将彻底改写笑的含义。

或许你可以在与同类的相互指责中,寻找活下去的意义:为了捍卫真相和真理而活下去。但你的捍卫可以战胜魔鬼吗?不能!如果有一种方法(只是如果)可以战胜魔鬼,那绝对不是恨,更不是一时的对错。

如果不能战胜,我们只能使之消失。使魔鬼消失的方法,只有一个。使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变得无知,并将哪里变成禁忌之地。

我们确实是这样做的!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九):阿列克谢不需要荣誉


荒诞世界中的执着追求与文献文学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
阿列克谢是痛苦的,或者说所有的创作者都是痛苦的,她的写作被誉为是痛感写作,因为她的文字总能让阅读者感受到深入骨髓的痛楚。
如果说,文学作品的首要属性便是美,那么无疑阿里克谢眼中的美与快乐无关,与真实部分相关,与享受则绝对无关。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 ”,阿列克谢眼中的美便来自于对荒诞世界的无情展示,个人长期的坎坷经历与复杂的个人背景带给了阿列克谢独特的视角与敏感的眼睛,她早年生活与集权体制下的苏联,后来又几番卷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等的争议之中,这样的经历给予了她不同寻常的启迪。如果说平民对于政治争议的观感常常见于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那么作家的笔则指向了更深的层次,对于身份的焦虑。
我的创作之路还是从人走向人,从文献走向形象。每一篇自白就像一幅彩色的肖像画,谁也不谈文献,都谈形象,都谈现实的幻觉形象,世界不是按照日常实况,而是按照“自己的形象与精神”创造的,我的研究对象依然如故,是感情的历程,而不是战争本身的历程,人们想的是什么,希求的是什么,他们为何而欢乐、为何而惧怕,他们记住了什么 ?
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以下简称《切尔诺贝利》)之中,她借一名塔吉克斯坦妇女之口表达了这样的疑惑。我们是谁?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生活?
不同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们所追求的“假作真来真亦假”的故弄玄虚,阿列克谢则专注于点破真实世界的荒诞之处,是的,她的经历与描述,她的追求,不过是这个古老的命题,“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她所做的是更加遥远而历史悠久的文学创作,不同于讲故事,不同于编故事,她更接近于观察者与记录者,写的是堂堂正正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文章。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适度的想象甚至于完全天马行空的想象毫无疑问将为文学的明珠增光添彩,同时她固执的认为,把真实的情况讲述出来便足矣,有时候你不需要做什么,把东西拿出来自然有惊心动魄的美感。
中国有句古话,一力降十会。
这种执着的追求固然值得褒奖,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指出阿列克谢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她不是现实主义,更不存在意识流和先锋派的风格,用她自己的话讲,她希望她的作品成为历史,她把自己的风格定义为文献写作,诺奖官方则将之命名为复调写作。从写作手法和最终作品来讲,她的写法都迥异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者。
新闻写作通常要求客观写作,然而真正的客观记录却并非纪实文学的原教旨,文学中固然有记叙的重要地位,然而记叙却绝非简单的记录真相。她的作品或许被很多门外汉嗤之以鼻,笑曰,这样的纪实文学难登大雅之堂。然而他们却忘记了,即使是伟大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证诸兴衰之变起落无常的严肃作品,华美丰腴的文字固然入口即化,但是却唯有风刀霜剑的巨制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阿列克谢作品中的美,是一种真实、荒诞而痛苦的美,
她的作品刻意淡化了人物面貌,甚至不惜将自己的作品中的人物极简化的抽取为“一个妇女”、“留守者”这样的符号。在文本方面,她刻意的抹去了文本背后所具有的独特色彩,模糊了人物面目,在朦胧的语境下使她的文本获得了极强的感染力和普适性。
这样的手法在文学中并不罕见,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诗篇便堪称其中典范,后世人很难获得南唐后主那种亡国之君的独特体验,却很容易体味到那种沁入心肺的悲伤与凄凉,甚至毫不费力地与自己的离愁别绪、伤春悲秋结合起来。文本的模糊化,背景的符号化便会转化为情感上的普世和共振。
然而,难能可贵的是,阿列克谢不满足于这样的手法,她的野心极大却又用笔极为克制。她的创作方式非常的辛苦,她写一本书通常要花掉数年的时间,采访上百位人物,并从中攫取精华,增删修改,往往浩大的素材只有数百字堪用。
阿列克谢希望她的作品成为历史。
她从不克制自己对于文献写作的喜爱。亲自身处第一线,与当事者生活在一次,花费数年时间方才著书一部,她的文献写作无疑是令人赞叹的技术创新,而特意模糊了背景符号化了人物却又和无比真实的经历叙述互为映衬,从而获得了独特而深刻的美感。
有两名伞兵拒绝了这项任务,他们的妻子还很年轻,他们还没有孩子,但是,他们都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并且受到了惩罚,事后,他们都被割去了军职,当然,部队里还有很多男子汉愿意献身祖国,成就自己的荣誉,这也正是这份工作吸引我的原因之一,他不去,我去!然而现在,我的观点变了,我会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在经历了九次手术以及两次心脏病复发之后,我不会自相从前那样来去评判他们。
即使在多元化文本盛行的新世纪,这样的写作也是矛盾而独特的,一方面,她安于记录与观察的角色,遵守着近乎死板的准则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她又是真正的先锋作家和实验文学的先驱,这样的反差对比形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
她苦行般的遵行最古老的传统,却写出了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品;她从不吝于展示真实的时代图景与众生百态,却也希望把作品写成历史,甚至亲身参与历史; 她从未真正成功塑造一个角色,她笔下的人物却比任何形象都能逼真的反映这个世界;她的作品极为痛苦又极富美感;她所求甚少而所图极大;她关注的是那些最为卑微的小人物的兴衰沉浮却又书写着最为宏大和史诗性的时代命题。
这就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作品,她的文字,她的世界。
叙述的力量与女性视角
“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真相,但每个人都能成为真相” ——卡夫卡
阿列克谢长于叙述。
文字的力量并非在于用词更不在于节奏,在众多的文学手段中,阿列克谢只信奉叙述,她相信真实胜于谎言,叙述强过渲染,朴实击败浮夸,她的文字不疾不徐,不净不垢,静水流深,因而格外有力量。
我回到了家中,我脱掉了我在哪里穿过的所有衣服,然后把它们全部扔进了垃圾桶,我把我的帽子给了我的小儿子,他很想要这顶帽子,我给他之后,他一直带着他,两年后,医生对它做出了诊断,她的大脑里涨了一个肿瘤……剩下的一切你可以自己把它写完,我已经不想说了 。
通常而言,她的记叙都平淡甚至是粗暴的,她懒于解释,更不屑于铺垫,她的故事都不完整,甚至她从不完整的讲故事,在接受采访时,她说她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编年史,就隐约的显示了她自己的理解,偶露峥嵘却又意义深远:编年史,而非传记史;通过横断面片段来侧写社会风景,而非通过人物成长来感受时代脉搏;从人物入手,提供独特的主观视角,却又超脱人物形象,试图在文本上通过多元叙述形成共振与合力。
她是记者出身,喜欢,也擅长,从他人嘴里套故事;她是记者出身,所以在大事情上,有种奇怪的强迫症:她需要大量的细节,编织起来,用宏大的气势与逻辑压倒你,让你无法不接受她叙述的故事 。
这无疑是极为创新而勇敢的举措,如果说从卡尔维诺、卡夫卡、博尔赫斯,甚至于王小波们进行的变革是“换个方法讲故事”,在结构变化和叙事节奏上穷极一切手段,那么阿列克谢耶维奇进行的却是另一种创新,完全抛弃叙事线索,给予你片段式的阅读体验,千人千面,各有不同。用一个比喻来讲就是:王小波们是技艺精湛的厨子,不断用各种稀奇古怪的食材和烹饪技巧在探索厨艺的极限,那么阿列克谢这样的厨子则更有艺术气息,她们不屑于烹制食材,只是从地里挖出几块土豆洗洗泥丢给你,“喏,这就是你的午饭啦。”
此地把记者称为编故事的人,作家也一样,我们作家小组里几乎清一色的男人,他们都急于到最远的哨所去,想冲锋陷阵,我问其中一个人,“为了什么?”
“我对这事感兴趣,我将来可以说,我到过萨兰格……我要放几枪 ……”
同时阿列克谢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对于女性视角的关注。她的第一部作品《战争的面孔并非女性》便堪为战争与女性的巡礼之作。从《锌皮娃娃兵》到《切尔诺贝利》,阿列克谢笔下的人物女性叙述者为多,她笔下的男性通常为粗鲁的、笨拙的、沉默的(尤其在经历了灾难之后的男性,大多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女性则更为丰富多彩:愚昧的、深情的、善良的、顽固的、天真的……在阿列克谢的笔下,女性面对灾难的恐慌、镇定、沉着乃至麻木都带有非常独特而有趣的价值,正如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所说,“黑人与女性的身份给我了独特的视角,我能够体会到那些既不是黑人也不是妇女的那些人所不能体会到的东西。”
女性的身份给予了阿列克谢多重的便利,它能够着眼那些战争背后的东西,那些战争带来的家破人亡和留守者们对于土地和乡村生活的眷恋,那些经常的被其他小说家们有意无意的忽视的东西。
在《切尔诺贝利》中,阿列克谢她讲述了一位伟大而又盲目的女性的故事,她的丈夫是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消防员,第一时间吸收了超出致死剂量几百倍的核辐射,然而她却凭借着心中对丈夫的深情厚爱,隐瞒的怀有身孕的事实,偷偷潜回丈夫所在的医院,照顾了丈夫和他的病友,然而十四天之后,他的丈夫不治身亡,然而她却因为近距离接触病人,生下了仅活了四个小时婴儿 。这个故事作为全书的引子显然有其独特的意义。
在《锌皮娃娃兵》中,阿列克谢阐释了自己对战争的理解——战争无关正义,其本质便是邪恶,士兵们不是在战斗,而是在杀人,而在《切尔诺贝利》中,阿列克谢又进一步对比了生与死的区别,生者宁愿死,死者不愿生,生死的逻辑在《切尔诺贝利》这里二律背反。或许这也就是身为女性的好处,她们能够比男人们更好的理解家庭,理解生命的意义。就像书中所说的,即使已经被核辐射重度污染,依然有为数不少的白俄罗斯人返回当地居住,因为他们挺过来了艰苦的战争时期和饥荒时期,不愿意再因为污染而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们日复一日的怀着至深的恐惧在这片土地上劳作,度过生命中仅有的快乐日子,祈求上帝的原谅。
在那里,你的思想会发生转变,事物原有的秩序全被打破了,一个女人正在给自家的奶牛挤奶,而他的身边就站着一名士兵,而这名士兵的任务就是确保这个女人在挤完奶之后,一定会把所有的牛奶倒掉 。
种下的土豆,就如同出生的婴儿,或许诞生之际便含危险的核辐射,但他们别无选择,依然甘之如饴,他们生存、他们抗争、他们诅咒、他们祈祷。
在阿里克谢眼中、在女人心里、在记叙者笔下,这就是繁衍的真谛。
文以载道与政治文学
“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通书·文辞》
文学,自打诞生之初便是人学,文学之事便是人之事,而政治便天然的与文学联姻。
东方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即使是如同苏轼李白这样的超世之文豪,也不介意在成诗百篇之余,挥毫为皇帝陛下写公式化的奏章,千年以降,或许真正与政治割裂的文人,仅陶渊明一个,即使是这样,他也做过几个月的县令。
诺贝尔文学奖从来不避讳自己对于政治意味的追求,且不说从不避讳描绘政治的作品,近年来的获奖者如略萨,参与政治的程度前所未有。就是非虚构文学类获奖者的先驱,阿列克谢的前辈——大名鼎鼎的丘吉尔,便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家。
文学天生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我们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诺贝尔奖所颁发的宗旨,“在文学领域创作中具有理想之倾向”、“如果跟政治有关的文学,是直面苦难,为黑暗中的人们发言,就是一种最美好的理想 。”
我们从来都不应当忽视诺奖的政治意义,而将之粗略的定义为文学领域的鼓励与褒扬。任谁也应当意识到,莫言的获奖是对当代中国大陆文坛一次友好而善意的握手,而这也或许是为什么村上春树迟迟不能获奖的原因:他早年的作品关注政治与反极权,而今年来的作品则越来越心灵鸡汤化。有位著名作家不无羡慕的说,“村上是文学界的摇滚明星”,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毫无疑问,阿列克谢是文学家也是政治人物,她的国籍至今未定,她的著作因为批评卢卡申科的政府而在自己的祖国被禁,她的《锌皮娃娃兵》因为描写战争之残酷被俄罗斯军方所反对,声称她歪曲事实,抹杀了士兵们参军的光荣性。获奖之前,她不遗余力批评普京政府,甚至就在获奖之后,记者问她你有什么感想,她回答说,获奖会让我安全,因为名声可以保护我 。
在《切尔诺贝利》中,她写道,灾难发生后,一个物理学家用尽一切方法联系到莫斯科当局,声称只需要700公斤的碘制剂投入水源,便可以有效预防周围的人遭受辐射的侵害,甚至政府可以提供掺有碘的牛奶发放给难民以避免恐慌,然而当局只是傲慢的说,我们已经扑灭了大火。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超越一切战争的战争,他叫做切尔诺贝利 。
在《切尔诺贝利》,她写道,无数人为此受到痛苦,无数人因此而死,却没有一个人为此负责,矛头直指当时的戈尔巴乔夫当局。
新千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从来没有这样多的拥抱多元化,不仅仅是非英语作家、少数族裔、殖民地区、女性视角,甚至非传统意义上的出色的文学创作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共同的归属。尤其令人瞩目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点渐渐从传统的展示时代风貌,突出民族特色,甚至是创新纯文学技巧方面,渐渐转移,更多的是对现实世界的荒诞批判,和对于叙述技巧的多元化运用。
在全球化的文学视野中,文学观照涉及多个层面、阶级、种族和性别,抨击种族隔离制度、呼吁种族平等显然是多元化文学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一元。南非女作家戈迪默和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以及2007年获诺贝尔奖的英国作家莱辛均把触角伸向了这一主题 。
经历了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思潮的冲击之后,多元的社会文化加速了传统文学模式的碎化。在这个多元文化互动、互通、互补的时代,文学形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文学创作理念在多元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从文化角度来重新审视文学创作的新视野 。
现代社会在经过多次工业革命之后,在人文和理性的光辉前所未有的普及之后,人们开始宣扬普世价值,希望能摆脱科学普及导致的信仰荒芜。一方面,我们前所未有的崇拜科学和理性,我们享受着成熟的社会秩序,消费着工业化带来的福利,从心灵上我们放弃了探索与冒险。从潜意识中,我们以为世界就应当是这样的,所以一旦我们发现某些世界不是这样的,甚至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这样的事实会让我们震惊、赞叹乃至于恐惧,这也就是为什么魔幻现实主义如此流行,它们既是现实,又超脱现实。
另一方面,心灵的无根漂泊却从未停止。有些人享乐主义,有些人则皈依宗教玄学,更多的人则处于两者之间,所以我们又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冒险与放肆,人们享受着优越的社会福利,却不满足于此。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非洲、艾滋病、战争、恐怖主义、同性恋群体以及女权运动,文学的定义前所未有的包容与宏大,纯文学技巧上面的讲故事已经成为过去,新世纪的文学创作者们热衷于在叙述中发挥文字的魔力。
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却采用了置身事外的叙述视角和写作技巧,将所描述世界以 360 度全角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们更加冷静地面对自己和读者生活的世界,更加冷静地面对社会中不同阶层的命运,并对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人文主义关照,体现作家内心深处的理想主义。
所以,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前所未有的需要参与政治。无论是跨文化的交流,还是对少数族裔,殖民地区的关怀,抑或是对于极权主义和战争饥荒的永恒观照,文学需要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而不仅仅是美学的有限领域。如果我们刻意的将文学取政治化,只会得到阉割的文学,也辜负了瑞典文学院评定诺奖延续百年的良苦用心。
俗不伤雅,雅不背时,文学不应当畏惧政治,政治也不应当鄙视文学,此亦为新世纪文学之滥觞也。
后记-阿列克谢不需要荣誉
文学的经典从未束之高阁,也不一定存在于文学作品与典籍之中,文学的真谛在于表达自我,关注内心的存在。海德格尔说过,“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文学亦如是,有且仅有创作的冲动和表达的欲望才能催生文学,至于功名与利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阿列克谢的获奖或许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她的得奖挑战了很多传统,非虚构类文学家?女性作家?热门政治人物?记者?口述历史?甚至是迥异于传统严肃文学的“纪实文学”?
阿列克谢的作品给出了答案:纯文学技巧上的炉火纯青,叙事艺术的大胆创新,模糊语境下下的人文关怀,女性视角的独特思维,永恒的战争与灾难主题,还有作家对于政治不卑不亢的态度……
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并且发人深思。
作家李海鹏曾经说过,“如果文学是一座雪山,多少人曾眺望着雪线幻想功名。我却想那是我的栖身之所。在朝生暮死之间,你说,你曾怀着至深的恐惧与骄傲写下了每个字,而不介意它是否不朽于后世。在我眼见的一切事物当中,没有比这更风雅、更激动人心的了 。”
纵观近年来诺奖所引领的文学思潮变革,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经过了数十年的选择嬗变,当代文学走到如今这一步,时代的风向已变,通过文学换取名声、跃升阶级的通道已经封死,其实这样也未尝不好,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甚至已经意识到这样做的正确性:让娱乐回归娱乐、让商业回归商业、让文学回归文学,而那些真正的斗士们,却依然勇猛而孤单地前行。
记者曾经问她,诺贝尔奖金对你意味着什么?
她回答,它可以让我自由,它可以让我有机会去集中精力做我自己的事情。
云水苍苍,山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阿列克谢们不需要荣誉。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十):摧毁对主义的信仰,留下对旧国的乡愁

作为核工程专业出身的人,切尔诺贝利是一个在与专业外人士谈论核技术时永远绕不去的坎,它是怀疑者心中的梦魇、反对者手中的武器、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专业角度去分析此次故事的报告已如山海,作家、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则是用一个个亲身者的侧影,为我们描绘了围绕切尔诺贝利事故充满人文意味的图景,是对受难者的近距离的关切,对当时统治者的间接的审问,让人们深思——在推广一项技术、一种主义时,应当如何是好。

科技和主义一样,能给我们带来福祉,也能带来灾难。
人们说,是工具而不是别的什么,在淘汰一代又一代的人。使用火枪的人们,淘汰了手操冷兵器的民族。使用蒸汽机车的绅士,超越了骑马的战士。互联网的第一代精英们,走在了万众创新的队伍最前端,似乎就要淘汰那些不会使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人们。
在不断的淘汰中,人类创造的工具也在不断的塑造人类自己。学会了刀耕火种,便逐渐忘却了原始捕猎的技能,也失去了不用穿衣服也能在野外生存的皮肤。当电能成为一打开开关、一插上插销就轻易获得的能源时,似乎只要停电半个小时,生活就无法再继续下去了。而如今,当我们的电脑、手机的浏览器里输入“百度”却久久看不到那个页面出现时,便深感心慌,坐立不安。
这种被科技的“反塑造”已经成为人类对自身命运发展的一种担忧,“反全球化”、“反城市化”,甚至号召返回原始社会状态的“反文明”的拥趸也是成千上万,人们在谈论《瓦尔登湖》时,有人追求的是从欲求上的缩减,有人却借题发挥将之奉为“反文明”回归田园的圭臬。
祖先磨制石器的经验和技艺,而今称之为“科技”。祖先不同部落间图腾的差异、村落长幼关系的差异,而今称之为“主义”。
人类思想的发展必然性地伴随着自我矛盾,在发展路上的踟蹰,是因为人们看到,科技和主义一样,能给我们带来福祉,也能带来灾难。而当科技和主义二者,都被人类错误的运用,或未正确的处理彼此的关系时,更会让原本的福祉变为毁天灭地的灾难——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切尔诺贝利事故摧毁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核电站,更不可能是核电这个行业,毕竟它使用的技术早已被弃用,人类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需求给了核电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如同福岛核电站事故一样,在少数发生错误的个案过后, 人们还会坚定地沿着技术进步这条路坚定的走下去。不过,透过一个个自称为“切尔诺贝利人”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比摧毁电站更可怕的,是它摧毁的一份信仰,一份对曾经无比强大、仁慈、可靠的政府,一份曾经坚定的对某一个主义的信仰。
    “留在铁丝网里的只有土地和坟墓,还有我们的健康和信仰,或是我们的信仰”
人们起初怀疑科技,当科技给我们带来福祉的时候,人们对它便心生敬畏。人们起初怀疑主义,当主义指引的革命建立了新的幸福国度时,人们对它便心生崇敬。对科技的敬畏之后,人们慢慢掌握它,使唤它成为如刀枪一般的工具。对主义的崇敬之后,它慢慢进入了人的内心中心,成为了信仰之柱。切尔诺贝利事故就这样在一瞬间,在爆炸声中,人们曾经抱有的驯服自然、掌握技术的自豪感成为了谎言;在目睹万千生命的离去之时,心中的信仰之柱也轰然倒下。
最令人唏嘘的,是那些仍然愿为这份信仰、那曾经的国家牺牲而毫无怨言的人们,他们并不占少数,依旧相信那个曾经由伟人创造的强大苏维埃还会继续回归。比起经历了灾难,每天咒骂政府的人们,他们无疑是幸福的,他们在集结号声中投入战场,在对国家的希望中安祥离去(虽然死亡时肉体的痛苦难以想像)。

令我最为感慨的,倒是那些自称为“切尔诺贝利人”的人们的豁达与乐观,虽然家园失去了曾经的容貌,接受过无数次的警告,依旧有那么多的人坚定的留存政府和科学家们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当中,他们不愿离开他们唯一的“家园”。
“以前这里只有共产主义,没有上帝;现在这里只有上帝,所以我们祈祷”
中国人常说自己“安土重迁”,但经济发达的中国、逐渐富起来的中国人,搬家、换房子比谁都勤,“家园”被不断的抛弃。而那些只有一座屋、一亩田的“切尔诺贝利人”,他们只有在熟悉的这片土地上才感到心安,才能忘却失去亲人的伤痛。
阳光透过树林洒下的影子还是熟悉的轮廓,生活仿佛也从未改变——那时,他们抛却了对灾害的恐惧、对政府的怨言;都沉浸于对曾经的“家园”、那种亢奋、幸福状态的旧国的深深乡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