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10篇

2017-11-14 21: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10篇

  《这才是心理学》是一本由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Stanovich)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一):这才是心理学!睁眼看世界

没错!这才是心理学,未读此书之前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位戴着面纱的神秘女子,她不可思议又娇柔百态,她令人向往又让人怀疑。绝大多数人盯着她的面纱大赞这是一种朦胧美,而后竟然为自己也带上面纱,犹如东施!每每招摇过市却不曾脸红!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会挽着她的手平静的告诉她:你本来就很美,无需面纱伪装!显然本书就是后者,作者娓娓道来使得这位神秘女子慢慢慢慢地摘下了面纱,让读者一种好奇且含着泪光的眼神真真切切的目睹了她(心理学)久违的芳容:可证伪性,操作性定义,同行审议,聚合性原则,概率关系。没错!这就是她,历经岁月的沉淀的真挚美,当然她的脸上一颗黑痣(心理学个案研究不具有代表性,以及预测的不确定性),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真善美(当你读过此书你会体会到的),或干脆成其为美人痣好了!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二):心理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而是操作主义者

一、什么是科学心理学
1. 大众心目中的心理学
(1)当今的大众媒体会把色彩、星座、催眠、读心以及一些超自然现象归入到心理学范畴,这些都不是心理学。
(2)弗洛伊德对于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性被无限地夸大了,他的调查方法完全不能代表现代心理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2. 真正的心理学
(1)科学心理学,是引用了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2)心理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而是操作主义者。要研究一个心理学现象,他们必须对这个心理现象进行可操作性的定义。比如焦虑这个词,心理学家会用问卷调查、生理指标等可测量的操作来进行定义。
3. 科学心理学的三个特点
(1)研究可被解决、观测的问题;
(2)引入了系统的实证主义;
(3)产生可被传播、证伪的公共知识。
二、如何识别伪心理学
1. 伪心理学的两大类商品
(1)包装成心理学的伪科学书籍,比如宣传心灵感应、意念移物、轮回转世等。
(2)所谓的心理自助类读物,比如声称能帮你快速减肥、快速结识女朋友等。
2. 伪心理学不容易被大众识别的伎俩
(1)不可证伪性,研究者提出的所谓的理论是根本无法证明真伪的。
(2)个案研究造成安慰剂效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个案、个例的研究不能作为充分的证据。
(3)不能成为公众知识,别人无法重复验证。比如所谓的超能力,一旦科学家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就失灵了。
三、对科学心理学的两大困惑
1. 研究貌似和生活无关
科学研究分为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大部分心理学实验是基础研究而不是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价值在于,一个基本理论只有被反复确认无误之后,才能真正作为可靠的理论武器广泛应用。
2. 结论与日常观察冲突
心理学研究的结论是概率性的,样本越大,结论越准确。想要理解科学心理学,就要懂得用统计概率思维来认识心理学的结论。
心理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而是操作主义者。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三):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左右逢源
弗洛伊德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个案研究足以证明理论的真实或谬误。这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不符合三段论的底层逻辑。以偏概全,个案研究尽管有价值,但不能得到普世的理论。科学还是推导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个案研究出来的。科学的三大特性,公布知识、可证伪性、同行评议。个案的研究不足以证明理论。
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
       共有55中心理学门派。心理学没有宏大的理论来概括和解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方方面面,它是由许多不同的理论组成,每个理论仅仅能够解释行为的有限方面。
科学的统一性
       心理学两大目标,本书的核心主旨。第一,心理学中有关行为的结论都有科学证据;第二,心理学的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且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检验。结合过去的理解,应该是符合双盲测试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心理学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什么是科学
       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产生公共知识、验证可解决的问题。公共性的、可检验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科学针对的是可解决的、明确具体的问题。
心理学和世俗智慧:常识的误区
           世俗智慧属于后见之明,它在真正预测性的意义上都是无用的。他不需要承担后果。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第二章 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放血疗法,可比中医,它是不科学的。
理论和可证伪性标准
      放血疗法,病人死亡了就说它已经病入膏肓了,好了就说是放血治好的。它违法了科学理论构建和检验应遵循的最重要原则之一:他令自己的理论不能被证伪。
      可证伪性标准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作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那些事情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哪些事情不会发生。如果不会发生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这项理论有问题:它可能需要修正,或者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全新的理论。就像王东岳说,如果有外星人来地球访问,那他的理论直接宣告破裂。
      科学上的理论是指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他们能对一组数据进行解释,并对未来实验的结果作出预测。
      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在事后解释一切,但并不作事前的预测。当一种理论并不预测所有的事情,而是提出具体预测--提前告诉我们那个特定的情形会出现时,该理论才会出现进步。要将一个研究成果认定为确定的科学事实,可重复性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当研究结果与以前数据或现有理由相矛盾的时候。例如,卓克里面谈到的中医的案例,为什么不相信中医,第一不能证伪,第二不可重复。心理学目标是对各种行为理论逐一进行实证检验和筛选。
      科学的本质就是在公众面前犯错,在众目睽睽下犯错,以期他人能够帮助其修正这些错误。在生活上使用可证伪原则,我们的生活品质就会大大改善。当我们的信仰与观察到的事实产生冲突时,我们最好是调整信仰,而不是否认事实坚持错误的想法。
科学中的错误:逼近真理
       科学进步的简单模式:提出理论、从中推导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接受各种技术或方法的检验。太阳在不同纬度上投射不同长度的影子,如果地球是平的,所有的影子应该是一样长。
第三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操作主义者将概念和可观测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了。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相对性一词被公众理解成为绝对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事实上,该理论的意思正好相反。其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有关事物的不变和绝对属性的。爱因斯坦也坦诚,如果命名为恒定论可能会更加贴切一些。
第四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宣告了见证叙述作为证据是无效的。人们倾向于利用更容易获得的、能够用来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的信息。这和超越智商中的认知吝啬鬼看法相似,人的大脑总是处于怎么省事儿怎么来的状态。
       鲜活的案例对人的触动可以影响我们对科学证据自身的解释。例如,你驱车20公里送朋友去机场,他即将踏上750公里的旅行。临别时,你对他说,一路平安。事实上,你开车回去路上遇到危险的概率远大于他坐飞机遇险的概率。但我们往往会被飞机失事的案例所震撼,进而觉得飞机是很危险的。
       兰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鲜活性来对抗鲜活性。
第五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研究者不仅观察相关性,还靠真正地操纵关键变量来收集数据。当存在选择效应的时候,妄下结论可能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现实选择。当有数据相互佐证的时候,一定还是要按照批判性思维的方法问一下自己,这是否是高概率事件。两个变量之间仅仅存在相关,并不能保证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关键就在于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第三变量问题里,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存在因果路径。
第六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科学家要试图操纵一个变量并保持其他所有的变量不变的原因:为了排除其他的可能性。
       实验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纵与控制,这就是为什么实验比相关研究能够做出更强的因果推断。第三变量出现的原因是,在自然条件下,很多不同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实验方法就是用来分开考察这些自然存在的关联。
第七章 不像是真实生活的心理学实验与人为性批评
       设定特殊条件是为了分离变量。物理学家是这么用的,所以,心理学家也会这么用。尽管在大众看来这个并不符合现实。这不是真实的生活,是对心理学实验的一种误解。研究结果不是真实的环境,并非就对现实世界有意义。这些研究结果不是应用于某一特殊情境,而是应用于理论。这种理论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可以和其他学科规律相结合,共同解决某一特殊问题。
第八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征: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关联性原则和聚合性证据原则,用这些原则描述科学发展,将比跃进模式更为准确。
       新的理论可以以一种迥然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旧的证据,但它必须能解释得通。这些要求保证了科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进步。爱因斯坦并没有否定牛顿观点为基础的运动事实,相反,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两种理论都做出了本质上相同的预测。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心理学,如果有一个理论否定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那么它在心理学界也将无法立足。
       和心理学一样,其他许多学科都是由那些原本缺乏共同主题的知识不断积累聚合性证据,在瑕疵中进步。聚合性证据原则允许我们将结论建立在大量有些许差异的实验来源之上。聚合性证据原则同样能够以理论检验的形式加以表述,当一系列实验始终支持某个假定的理论,同时又能共同排除那些最主要的竞争性理论时,研究就具有高度的聚合性。例如,影视暴力会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这一普遍的科学知识,其原因就在于,普遍的结论来源于聚合性。又例如,吸烟导致肺癌。
       科学是一点点进步的。没有一个实验是可以一锤定音的,但每个实验都至少能够帮助我们排除一些可能的解释,并让我们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迈进。
第九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
       任何一个特定行为都不是某个单独变量引起的,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的。认定变量a和行为b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并不意味着变量a就是引起b的唯一因素。例如看电视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关系,但看电视并不是影响成绩的唯一因素。但人们常常忘记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总是想去找那颗神奇子弹。
       具备原因多样性的观念非常重要。
       一个影响行为的因素可能会由于其他因素出现或不出现而产生不同的效应。这就是交互作用。一个自变量的影响效果依赖于另外一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零和游戏--一个人的收益是另一个人的损失--常常反映了我们如何讨论那些容易引起情绪的话题。
      不要陷入误区,认为某一特定行为只是由某一特殊原因造成。大部分复杂的行为都是由多重原因所决定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共同起作用才导致某种行为出现。
第十章 人类认知的阿克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每当个别个案被用来证明概率趋势是无效的时候,很多人常常表示赞同,这反映出他们没有正确理解统计规律的本质。人们认为一个特例就可以让一个规律失效,他们一定认为这个规律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和大多数学科一样,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是概率式的结论(例如和医学一致)--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会发生。
第十一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偶然性和随机性是我们周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吸烟导致肺癌,并不表示所有吸烟者都会患肺癌,这种趋势是概率性的。如果人们真正理解了巧合的含义,就不会陷入去寻求系统的、非偶然性的解释。
       试图解释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同时又拒绝承认偶然因素的作用,实际上会降低我们对现实世界的预测能力。
第十二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推荐了一本心理学的好书,史蒂芬平克《思维的运作》(how the mind works)
      重述科学的标准:可证伪性;概率性预测;服从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基于聚合性和共识的科学知识。
结束语
       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这种进步是不均衡的,因为心理学由许多不同的子领域构成,某些领域的问题比其他领域具有更高的难度。
       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
       理论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累积而逐渐演变。
       这些理论时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用这种方法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它允许其他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四):伪心理学的本质

粗略总结如下:
1.弗洛伊德问题
一次和人讨论,谈及人生活的目的,对方用马斯洛需求定理给予答复,我回答说:这样的理论实际上来自于总结,并算不上是心理学,或者说作为科学的心理学。他说:那谁的理论比较靠谱呢?我回答:现代心理学属于科学的一种,和哲学不一样,一般而言新结论会推翻旧的结论,所以只需要去看新的研究就行。
弗洛伊德声名远播,却使得公众对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他的理论大多来自直觉和经验总结,并不能得到实验的检验。当涉及到数学物理和化学这样的学科时,媒体往往插不上嘴,但是像社会学心理学这样的学科,媒体大众都感觉可以插一句,所以往往被误会过多。从大众对于星座(明确证明为错误的理论)的认知可见一斑。
2.心理学--作为科学的分支
现代科学比较重要的几点特征是:(1)采用系统 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2)以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3)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
中医一直被诟病,导致很多人不信中医乃至批评为迷信。实际上,中医只是在很多疾病治疗上难以证伪(实际上难以证伪并不代表一定无效),也就是不符合科学最重要的一条特征:一个结论,可以通过实验的重复来验证是否正确。宗教不是科学,因为神的存在不可以得到检验。
心理学属于科学的分支,那也应符合这条标准。类似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往往在事后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不无道理,但是很多时候仔细看就像是万金油的解释),并不做事前的预测,所以不可证伪。
3.本质主义与操作主义
简而言之,本质主义试图找到一切问题的根源,而操作主义只就事论事。前者对应哲学,后者对应科学。
科学家们总是怀疑那些号称找到问题最终答案的言论。科学理论里的概念必须立足于可观测事件,或与可观测事件关联,而这些可观测事件是可以测量的。
比如:对于“焦虑”这个词,心理学不会定义为“我不时会感到不舒服和紧张”,而是会用一些生理指标来衡量。像人生的意义这类价值观问题没有对应的可以衡量的指标,并不是科学的研究范畴。
心理学因为有很多专业用语和公众常用语相同而往往会引起误解。比如“智力”、“焦虑”、“生命”,当心理学中提到这些词语时,都代表的是可以用一些可以观测的指标来衡量的概念。
4.见证、个案叙述及安慰剂效应
个案叙述:个案并不代表整体,江湖骗术往往得逞,是因为他们总能找到一些运气好恰好治好的病人为他们作证,结论应该建立在大量的重复和统计基础上。假设重病需要做手术的你有两个医生可选择,一个手术成功率为95%,一个为80%,但恰好成功率为95%的一次失败发生在你的一位朋友身上,而他极力建议你不选择他,你会怎样做呢?
见证叙述与安慰剂效应:几乎每种产生于医学和心理学的疗法都要一定数量的支持者。其实这也是中医受人诟病最多的地方,也就是安慰剂效应。实验表明,安慰剂效应发生的概率(没有对症下药,只是让患者这么以为)在抑郁症治疗中是29%,十二指肠溃疡36%,偏头痛29%(患者在服药后感觉病情好转)。所以单单是见证者个人叙述不足以相信(实际操作应该建立对照组,比如一组服用无效的药物,一组服用实验药物,后者有效度高于前者,则证明有效)。
鲜活性问题:实际上飞机失事率远远低于驾车,但是飞机失事的往往更具鲜活性,因为发生的少,一次性死亡人数多,所以媒体也会大加报道,因此人们往往会有飞机不安全的直觉。
5.相关和因果原则
“外面一定在下雨!”“为什么?”“因为有人打着雨伞。”并不是因为有人打伞才导致的下雨。这是因果的方向性问题。
私立学校的教育水准比公立学校好吗,或者说考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就比考不上的智力高吗?并不一定,因为选择并有能力读私立学校的人本来家庭就比较富裕,而富裕的人往往教育程度更高,家庭条件,藏书数量等等都高于其他人,所以这些人家里的孩子本来从小受到的教育就要比其他学生好很多。
所以: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现象,并不一定就存在因果关系,可能方向性有问题,也可能含有第三方的变量。
选择性偏差:充满诱惑的相关性证据加上固有的偏见,就能够欺骗最聪明的头脑。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因呼吸道问题死亡的人最多,是否意味着亚利桑那州的空气最差呢?不是,而是因为患有呼吸道问题的人为了健康考虑有很多人移民到了这里。
6.控制操作原则
当科学家需要实验时,必须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常见的做法就是随机分配。
直觉有时候是科学的敌人。研究显示,笃信宗教的人与参加慈善,帮助贫困,或者诚信并没有直接联系。
7.基础研究与应用型研究
很多人说心理学研究的都是特殊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
咋一看,量子力学似乎与生活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却是息息相关,正是物理学上这种基础性研究改变了世界。这个结论对于心理学同样适用,所以很多看上去与生活无关的心理学问题其实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研究极端,往往可以简化问题,你是否想起高中解数学题时经常假设x=0呢?
8.爱因斯坦综合征
不少人有一个错觉,认为一个理论的产生往往是翻天覆地式的,就好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以为所有的人类认知。实际上,科学的进步往往是共识的达成,那些持着颠覆性言论并宣称发现了世界真理的人往往都是骗子。科学的新理论往往会兼容前面的理论,并且是缓慢前行的。相对论并未否定牛顿定律在地球上宏观世界的实用性。(实际上这一章我并不是很赞同)
9.多重性原因
A事件是B事件产生的原因,并不代表它是唯一原因。
10.概率问题
男人往往比女人高,但并不是所有男人都比女人高。这是概率问题,做选择不应借助前面说的个案和见证叙述。
赌徒谬论:如果抛一枚硬币前面九次都是正面朝上,那第十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也是1/2。
最终揭示的行为规律,往往是概率关系,而不是绝对的必然预测。让100个人作出两个截然相反的选择,如果根据星座的原理对100个人的性格,对选择的结果进行预测(而不是似是而非的性格描述),并不需要全部正确,只要正确率很高,那星座就是科学的。
11.偶然性问题
你相信缘分吗?
其实这只是偶合。连续抛十次硬币,全部朝上的概率很小,但是只要重复的次数足够多,那总会发生。人的一生那么长,遇见的人何其多,有一两次你认为是缘分的偶遇有多难呢?
为什么人会存在呢?为什么宇宙会存在呢?或许也只是巧合,毕竟宇宙这么大,宇宙之外呢?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五):心理学常见误解与相关伪科学辨析。反证《巨婴国》作者要么是有意的骗子,要么是心理学差生。5星。

加拿大心理学教授写的心理学科普。上网搜相关信息,这个教授应该是靠谱的。
本书对许多心理学常见误解与伪科学做了辨析。看完才明白心理学也是一本讲究实证的科学,佛洛伊德那一套在当代心理学界早就不招待见了,因为缺乏实证,不能预测与指导,只能事后诸葛亮。
《巨婴国》作者武志红自称是北大心理学本硕连读的,看完本书后我判断武志红要么是有意的骗子,明知他的那一套理论经不起同行评议这个最低的学术标准,还要在媒体上大肆宣扬,要么是心理学的差生,完全不认同心理学的实证方法,完全不认可学术发明发现的规范,执意到媒体上宣扬他自己的理论。
以下是书中重要信息与观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书的页码:
1:心理学不相信个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67
2:时至今日,每个学心理学专业或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仍然会被人问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通常是:“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名列榜眼的问题则是:“你会催眠和解梦吗?”排名第三的问题则一般是:“什么,你们心理学还做实验?”这类对于问话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问题,却总能让这些学心理学的人哭笑不得。#88
3: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必然要遵循科学的标准,即研究的必须是实证可解的问题;方法上要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结论是公开知识,即能够被重复验证(可再现性),并能经过同行评议。这三条标准也是区分科学心理学和其他伪心理学的分水岭。#112
4:没有人会因为不懂量子力学的各种晦涩的术语而鄙视物理学,但他们却会因不能忍受心理学术语所造成的隔膜而对科学心理学产生拒斥,继而转向了那些通俗易懂但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的理论或方法。#123
5: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专业限制、商业考虑等等),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往往并不是科学的心理学,而是包装精美的伪心理学;有一些所谓的“心理学家”甚至在媒体平台上用错误的理论误导大众。#131
6:人们并不知道许多伪科学(例如占星术、通灵外科手术、超速阅读、生物节律、接触治疗、潜意识自助录音带、辅助沟通和灵媒侦探等)所宣称的主张,其实早已被证明是错误的。#169
7:简而言之,现代心理学并没有像媒体和一些人文学科那样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所左右,也没有被其限定。#240
8:当公众面对真实性可疑的科学发现时,一个屡试不爽、颠扑不破的标准就是,考察这些发现是否在得到认可的科学期刊上发表过以及是否经过了同行评审。#428
9:“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就不是一个可实证的问题,因此不属于科学领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同样也不是实证问题,因此也不属于科学领域。#458
10:世俗智慧的可鄙之处就在于,它们压根不承担被驳倒的风险。#497
11:可证伪性标准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作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也可以说,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哪些事情不会发生。#609
12:当研究人员承认精神分析的“解释”对治疗该疾病毫无用处的时候,对抽动性秽语症的认识和治疗才开始获得进展。#691
13:同样,如果外行人使用术语“抑郁”,那就意味着“感觉糟透了”。相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中,对抑郁症的专门定义占用了超过12页的篇幅(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00),并且与“感觉糟透了”有着很大的区别。#1059
14: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1212
15:个人见证的鲜活性常常令其他一些更可靠的信息黯然失色。#1309
16:每周在高速公路上死于车祸的人数,相当于一架喷气客机的载员数,但我们对此漠然置之。这是因为“能坐满一架喷气式客机的人死了”这一信息没有通过媒体以一种鲜活的形式传达给我们。#1332
17:不仅公众受到鲜活性问题的困扰,在心理学和医学领域,有经验的临床从业者一直都在努力摆脱个别案例的压倒性影响给他们的决策带来的阴影。#1396
18:兰迪的生物节律和占星术小把戏,其实是一种被命名为巴纳姆效应(Barnum,著名的嘉年华和马戏团的团主,提出了“每分钟都会有人上当受骗”的说法)现象的范例。这一效应曾被心理学家广泛地研究。研究者发现,大多数成年人都会认为泛化的个性总结都是准确的,并且都是对自己独特的描述。#1426
19: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电视、网络、平面媒体会公布心理学领域里几乎所有稀奇古怪的主张,只要他们觉得这能够吸引观众,就不顾这些主张与已有的证据是多么地相悖。#1493
20:不幸的是,许多纽约的民众和组织并不这样看。他们对“实验”这个鲜活的词语作出了情绪化的反应,并且反对这项旨在让城市更合理地运用资金的对照研究。#1949
21:杜夫罗的一位对贫困国家进行援助实验的同事说,经常有人对她说:“你不应该拿人做实验。”她回复道:“好吧,那你就别想知道项目是否有效——那不是实验吗?”#1964
22:简而言之,心理学在很多方面都贴近“真实生活”,只不过很少为大众所知。研究型心理学家已经找到了怎么使人们节省更多的养老金以及如何增加器官捐赠比例(Thaler&Sunstein,2008)的途径,发现了如何让人们去注射流感疫苗(Price,2009),创新出了能够减少能源使用的行为模式(Attari,Dekay,Davidson,&RruinedeBruin,2010;Todd,2010)。#2370
23:金融分析师通常会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每一次小的波动都编造出精细的解释,而实际上这种变化大多只是随机波动而已(Kahneman,2011;Taleb,2007)。#3274
24:而实际上,23人的班级中,两人同一天过生日的可能性大于50%。而在35人的班级,可能性就更大了(概率大于0.80;见Martin,1998)。因此,美国历史上有43位总统,詹姆斯·波尔克和沃伦·哈丁两位在同一天出生(11月2日)也就不足为奇了。#3419
25:同样地,在上述研究中,临床心理医生相信,他们的经验应该可以提供给自己一些“洞察力”,从而得以作出比定量数据更好的预测。实际上,这些“洞察力”根本不存在,他们的预测比依赖公开的统计信息所作出的预测要差。#3501
26:有许多有效性经过了严格的心理学检验程序验证的认知和行为疗法,却很少出现在书店的货架上。利连恩菲尔德(2012)估计每年有3500种自助读物出版,其中只有5%的书中具有科学效度。#3622
27:他认为伪科学的主张有以下一些特征:●喜欢采用特殊的假定,使得其主张免于被证伪;●强调主张是确证的,是不可辩驳的;●喜欢将提供证据的任务强加给怀疑者,而非拥护者;●过度依赖轶闻趣事和各类见证叙述来证实其主张;●逃避同行评审;●并非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之上(缺乏学科关联性)。#3898
28:世俗智慧通常包含许多一厢情愿的想法: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他们所期望的样子,而非其真实的样子。为此,科学家们承担着费力不讨好的任务,那就是去告诉公众:这个世界的本质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不,快餐对你的健康没有好处”)。#3923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六):这才是心理学 读书笔记

我是2009年在豆瓣标记「想读」的,当时这本书还叫《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但一直没读,直到今年发现俞军老师推荐了《这才是心理学》,才买来看,发现已经是第10版了,一本书能到第10版,这已经是一个不用怀疑,看了不会后悔的标志。

回忆当时没读的原因,应该是看到这本书里的主要观点其实都是常识,特别是对于一个典型的理工科学生来说,但工作了十多年以后,离这些学校里的「科学素养」训练日渐疏离,看这本书复习一下也好。

我觉得她讲得其实不是心理学,而是一种科学思想,只不过将这些思维应用在了评判「这不是心理学、这才是心理学」的领域上。

下面就说部分,我认为值得时刻牢记于心的科学思想,想看全部的还是卖书去吧。

实证主义,即可以被「观察」证实,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假说,如「天圆地方」,但,受限于观察能力,我们可能出错,好在科学是乐于被「证伪」的,而不是像「浙大玉泉的毛主席打车雕塑,当没有人看到的时候,主席会把手放下来」这类的说法无法证伪。公共性,即结果可重复,可以通过、乐于接受同行评审。江湖术士尝尝避开科学出版的常规渠道(而这个渠道并不窄),而选择直接通过媒体公开各种「发现」。他们的常见说辞中还经常表现出被主流科学「打压、迫害」。可证伪性,某些所谓的心理治疗就没有,比如「有效了就是治疗的效果,无效是因为心不诚???」。人类害怕被证伪是为了追求一种安全感,从而提出各种无法被证伪的解释,而心理学并不追求那类事后能解释一切,但事先无法做出任何预测的理论,对这种解释系统的追求是以知识发展的停滞为代价的。「个案研究」和「见证」价值有限(书中更绝对,用了「毫无价值」一词)。个案的鲜活性能对人们的评判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与科学方法是相悖的,一个有趣的案例:朋友开车送你去机场,起飞前祝你一路平安,但从概率上讲,他开车回家死于车祸的概率大于坐飞机的你。如果你想证明某种谬论或者反对某种理论,总能找到个案和见证,所以,个案与见证只能用于阐述观点,而不能用于证明观点,即证明的过程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论。相关不一定有因果,这个老生常谈了。这个例子很有意思,私立学校学生成绩好于公立学校,是因为教学质量好?还是因为选择私立学校的家庭本身的特点?再来个例子,美国空气质量很好的亚利桑那州,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怎么解释?原来是患病者都搬到了这里,然后死在了这里。控制组与对照组的试验方法。很多人难以理解,没有对照组的情况下,A疗法使得症状好转,并不能证明A是有效的。这里还可以扩展出「双盲实验」、「三盲实验」的概念。我们做产品时,用的AB Test就是这一科学方法的延展。关联性原则: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不仅仅要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即理论解释效力的范围被拓宽了。比如爱因斯坦的理论可以兼容牛顿的理论(低速运动下的近似)。所以,要警惕「全新」,「推翻原来所有」。聚合性原则:科学很少跃进,很少通过某个实验一锤定音。在科学中,证据融合的过程就像投影仪慢慢对焦,起初,屏幕上的模糊影像可能代表任何东西,随着调整焦距,虽然图像仍然不能被清楚地识别出来,但许多其他的可能假设会被排除。多因素原则:很少有某一行为只由某一特殊原因造成,更多是多因素的,不过单一原因解释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多省事啊。比如美国政坛对财富两级分化原因的辩论:到底是:新移民,非熟练工;全球化,岗位外包;工会话语权降低;减税政策?其实,也许都是原因。个案无法否定概率结论。比如,「隔壁老王16岁就开始一天三包烟,现在80多了还很硬朗」,无法否定「吸烟者更容易死于肺癌」。顺手把「某某人」当成一种工具,只是把与自己观念相悖的事实屏蔽掉,自我欺骗而已。很多科学只能预测群体概率,无法预测个体的具体情况。他做了这个治疗以后,多久能好?我们这儿接下来哪天会有地震?我应该选择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有前途?哪一家共享充电宝的公司会最终胜利?都是无法回答的。赌徒谬误:把原本无关的事件看成是有联系的。我们经常强行解释一些现象,很多事也许真都是偶然性起到了很大的因素。比如我前几天发的那篇《权力的距离,BAT的宿命》是典型的反例,很高兴有不少同学还是能指出问题所在。但,可悲的是,这样内容的点击率反而更高。

最后,一些零散记录与思考:

大众一提到心理学,脑中冒出的第一个名字很可能是「佛洛依德」,但,他的精神分析并不被主流科学派的心理学家认可,主要原因有「不可证伪」、「过于依赖个案研究」、「不做控制实验」、「只能解释,不能预测」……佛洛依德提出了一种很有趣的假设,但并未做真正的检验。大众眼中的星座、属相、血型、玄学、人生哲理和各种鸡汤完全不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内,因为不满足「可检验」的标准。心理咨询,我对本书的理解,貌似也处于一个争议很大的边缘地带,当然,「是否属于科学范畴」和「是否有效」不是一个概念。亚里士多德:受过教育的标志是可以去思考一种思想,而不是去接受它。认知失调理论,仍然处于科学争议当中。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种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关于家庭排列、NLP、萨提亚等,我认为他们属于非科学的范畴,但我也依然有兴趣带着心里的问号去了解一下。本世纪以前,整个医学史只能说是安慰剂效应的历史。大脑是贪得无厌的意义制造者,书中把墨迹实验当做反例。重大灾难后的「紧急事件应激」,也是存在争议的,但因为政治正确的原因,都很少能被理性客观的谈论其有效性。赚钱、减肥和拥有更好的性生活是老百姓永恒的三大主题。为什么心理学的争议比其他科学多很多?作者的解释是,大多数科学成熟于精英控制社会结构的年代,那个时候普通人的意见没有影响力。而心理学则产生于一个民主的传媒时代,忽视公众意见会危及自身。

  《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七):如何成为一个”懂“心理学的人。

每个人有了解自我的渴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相信我们的性格、命运是由某种超自然自然力量所控制。
所以我们去看星象,算八字,查星座,聊塔罗,希望通过他们与那些超自然力量建立联系。
但随着科学的普及,很多人发现,星象,八字,星座,塔罗可能并不靠谱。靠谱的,还是科学。
于是,在这种渴望的驱使下,大家开始去学习心理学,市面上也出现了各式打着心理学旗号的书籍。俨然间,心理学变成了一门显学。似乎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来源于我们不懂心理学
之前papi酱不就做过一期节目,叫做“这年头,你没点心理疾病都不好意思见人!”。不懂心理学,连自己有病都不知道,多恐怖。
但我想问你,你真的了解心理学吗?
把妹心理学
在市面上的心理学书籍中,把妹算是一个热销品类了。这大概也是男女比例失调,男同胞们希望尽早解决婚姻问题的侧面体现。
在大学的时候,我就曾有幸读到过一篇名为《把妹心理学》的奇文。里面讲到一个小技巧,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你遇到一个你喜欢的女生,不知道该聊什么的时候,该怎么办呐?
很简单,你就问她:”你是什么星座啊?“
如果女方回答:”我是巨蟹座啊~“
你就说:”啊,巨蟹的女生一般都比较善良,也很得体大方,对家长也很孝顺,在12星座中是很特别的一个星座……“
如果女方回答:”我是金牛座啊“
你就说”啊,金牛座的女生一般都比较善良,也很得体大方,对家长也很孝顺,在12星座中是很特别的一个星座……“
那如果是摩羯座呐?
你就说”啊,摩羯座的女生一般都比较善良,也很得体大方,对家长也很孝顺,在12星座中是很特别的一个星座……”
嗯,看出来了吗,其实对方是什么星座并不重要,你只要把这句话套进去就可以。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得不说,某种程度上这个套路是有用的,确实能够打开话题。但是,这个难道是心理学吗?
不,绝对不是。
这个套路和算命,面相,手相的套路一模一样。说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话,你潜意识就会认为:“诶,他说的好像我”。可现实是,他说的什么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说,这里面有什么心理学的话,那就是心理学研究会告诉你,对于泛化的描述,人的潜意识中会认为这是在描述自己,更加容易上当受骗,这种现象被称为巴勒姆效应。
不过,即使你了解这条效应,大多数情况下,也还是会更愿意相信别人告诉你如何把妹,并且认为,啊,这就是心理学。毕竟,把妹重要~
不过,套路还远不止于此
心诚则灵。不灵?那是你心不诚
前几年,一本叫做“秘密”的心灵励志书大火。书中提出了“吸引力法则”,大概意思是,只要你坚持信念,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作为一本励志书,秘密本身无可厚非。毕竟俗世烦恼,谁不需要一碗鸡汤呐?
但是,随着很多人将其奉为真理,不断夸大,吸引力法则开始变化为,只要我相信,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一切问题,是指哪些问题呐?很多,譬如说包治百病。
这个荒诞而又可笑的法则流传很广,因为人们发现,当我相信我的病能好之后,我的病就真的好了。
而这个观念被《欧普拉脱口秀》传播,在美国一时蹿红。
结果,有一位观众真的相信了这个法则,身患癌症的她写信给欧普拉,说她要放弃治疗,在家坚持信念,等待痊愈。
收到信的欧普拉十分震惊,匆忙的找到这位观众,邀请她上节目,劝说她接受治疗,并在节目中承认,秘密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包治百病。
但,事实上,秘密不是一种工具,相反,这是一种伪科学。这种伪科学,真的有可能害人性命。
乔布斯当年在了解自己患病之后,坚持不做手术。而是去寻找灵媒,接受水疗,手术被拖延了九个月。如果他听从医嘱,接受治疗,他的病在当时就完全是可以控制和治疗的。
至于为什么不接受治疗,就是因为他相信,灵媒,水疗,超自然力量能够帮助他解脱病痛,
或许你会想去追究灵媒的责任。可他会告诉你,有的人没被治好病,不是因为灵媒的错,而是因为心不诚,心诚,就一定会好的。你看,XXX不就被我治好了吗?所以,还是你的错。
无法反驳。
秘密,或者别的类似的打着心理学名头的成功学,玄学著作,大多都是这种套路。
当他们提出一个理论之后,会寻找大量的极端个例去验证,或许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成功了,但是,这一个成功者的反复宣传,会让你认为,人人都能成功,为什么不是我?
但很有可能,这只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天上掉馅饼这种小概率事件真的发生了,但你无从得知,而这些所谓的心理学也不会告诉你真相是什么。他们只会告诉你,心诚,则灵。
所以,如果你真的渴望了解自己,学习真正的心理学,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那么我推荐你一本书——《这才是心理学》
心理学,一门年轻的科学。
《这才是心理学》是心理学家斯塔诺维奇二十多年前写的一本书,时至今日,已经是第十版了。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曾说,在美国,一本心理学著作能被再版三次就已经堪称经典了,本书能被再版十次,经典程度可见一斑。
而且,本书虽然叫做《这才是心理学》,在我看来,完全可以改名为《这才是科学》,因为书中向我们我们介绍的是现代科学的基础研究方法与原则。读完这本书,你对现代科学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譬如说,我们常常会说,今天感到很抑郁,我感觉我可能快的抑郁症了。
平时这么说一说,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你感到抑郁,与你身患抑郁症是两个问题。
对于心理学家而言,判断你是否抑郁不在于你感觉如何,而是要设计一系列的测试与统计实验,形成一定的量纲才可以判断你是否是真的抑郁,还只是一时心情不好。
这本生动有趣的小书中,还记载了大量有趣的故事案例,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举。但这本书的有趣与有料程度,相信豆瓣9.1分的评分,也能让你窥探一二。
所以,在你扑进有些乏味的心理学论述海洋之前,这本《这才是心理学》是你一定要读的一本书。
毕竟,与其我们把时间花费在看星座,算塔罗,看手相上,不如把时间浪费到这种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
当然,如果你觉得读书还是浪费时间,还是着急去看运势。那么,打开得到每天听本书,去听听成甲老师为你讲述《这才是心理学》。让你成为一个真正”懂“心理学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