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口头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口头馋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3 12:43: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口头馋读后感精选10篇

  《口头馋》是一本由董克平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口头馋》读后感(一):与青春一起逝去的地标性美味

我虽然以“吃货”自居,但并不是什么美食家,并不了解那些高大上的珍馐美食。说到火锅就会想到四川,说到烤鸭就会想到北京,说到哈密瓜、羊肉串就会想到新疆,说到我们大内蒙就会想到烤全羊、牛排、铜锅奶茶、奶皮子、山丁子、羊奶子、蓝莓、柳蒿芽。看了《口头馋》这本书让我有了拿着此书去旅行的冲动,来一段逛吃逛吃的美食之旅。 《口头馋》这本书里所介绍的很多美食我都只是听说过,却没有吃过,而有的美食却连听也没有听说过,可见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也能看出我吃的还不够多,在吃货这条不归路上我才刚刚起步。作为一个专业吃货,我关注了各种美食探店的微信号,手机安装各种美食APP,在远离家乡两千多公里的哏儿都天津继续在我的美食版图上开疆拓土,吃着各种新开的小店,却也思念着家乡的美食。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的便利,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却也渐渐失去了小时候的美味,传统菜在当代一点一点的在失传。有资料表明,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平均毎六个小时就有一种蔬菜绝迹。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让这个世界付出了极其惨重的健康环境代价、生物物种代价。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已经灭绝了75%的农作物品种,今天只剩30%的植物品种满足着全世界95%的人口的需要。蔬菜的绝迹好像没有动物的物种灭绝那么受重视,食材的消失必然会导致美食品种的减少或是味道的改变,两个味道相近的食材相互替代也做不出最原始的那个正宗味儿,我们失去的不仅是让我们吃到嘴里就心情倍儿好的美味,失去的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地标性的美食文化,难道要让全聚德像肯德基、麦当劳开遍全球后,我们的子孙后代翻看我现在手中的这本《口头馋》之后才知道烤鸭的发源地来自北京吗? 现在全国拔地而起的高楼、高仿的地标性建筑和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少的自然景观,我们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到底留下了什么?像生产线批量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一样的美食吗,不,我想不该叫美食了,应该叫饮食产品更为恰当。 这两天我看中央二台的一档名叫《食王争霸》的节目,中国厨师和外国厨师比拼,几乎场场都是中国厨师获胜。无论是西式甜品还是西餐主食中国厨师都能战胜外过厨师,我不知道该不该为这样的结果感到高兴,就先不论这个比赛的公平性,中国厨师学习西方的饮食无可厚非,但假若我们的厨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做西餐领域超过了有丰富西餐经验的外国厨师,我想那我们的中华饮食又有谁在研究和钻研呢?中西合璧并不是坏事儿,但却不能顾此失彼。 很多人毕业之后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乡,并不是北上广的月亮特别圆,而是家乡也没有儿时最喜欢的味道。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随着我们青春逝去的还有我们深爱的各种狗食馆儿和只有在冬天才能买着的五毛钱一串的冰糖葫芦,真希望未来的某一天宫保鸡丁之类的美食不会被做成标本放在“中华消失的经典美食博物馆”里。

  《口头馋》读后感(三):深夜的谈饼充饥

虽然自诩吃货,吃是爱好,却算不上专长,比起美食家级的老餮吃客不知相差几个档次。面对这个羡慕又高级的人群,我一直好奇美食家们的专业,当看到董克平毕业于北大的哲学系,忽然一阵释然。没有哲学的高度,原来才是吾等凡庸之辈无法成为美食家的原因,想到这里,不禁放下心来,高山仰止,继续大吃。
在深夜读《口头馋》,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历练。当面对那些诱人的美味,感觉自己整个味蕾与关于食物的回忆被瞬间激活,再配上明亮而诱人的食物图片,简直能够感受到胃液正分泌旺盛,唾液亦蠢蠢欲动。在嘴巴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原来还可以通过头脑来想象一场美食之旅。
董克平写食物,不仅仅描摹它的色香味,而要交代一整个寻找食物到品尝食物的故事。美食的味道,与获得食物的方式、烹调方式、此情此景皆有关联。他写镇江锅盖面,先写长江夜梦中的笛声,让觅食的过程有了诗意的前提。虽然在第一站名声在外的宴春楼没有收获,但最终在小面馆如了愿。当你去感受美食,便会有种看山不是山的感受,从食物的传说到食物色香味的描绘,再细化到调味料的选用与烹饪的过程,一道美食被当成圣物一样对待,被作为一段史实描绘,忽然就有了有别于常的郑重其事。作为吃货,我们品尝与享受到的是食物的成果,作为菜肴或点心的最终状态,而身为一个美食家,董克平的食物之旅比我们更为漫长深入,他深入后厨与食物的制造者谈心,探究食物的制作工艺与前期工序,又在品尝时比我们想得更为深入,融入更多思考的空间。他写道楼外楼的草鱼,采用了一种“饿养”的方式,竟能水到渠成地联想到道家的“辟谷”,从理论的高度解释了鱼肉鲜美的深层原因。
看《口头馋》,特别容易饿,源于作者所写食物的亲民,多是面食点心、家常小菜,后又介绍了些可以触及的食馆,不是一个太高高在上的美食家。看着那些自己曾经吃过的美味,经由他人妙手一写,多了几份诱人之姿,不禁馋从中来。而在具体的吃食之外,亦有更为宏观与高度的思考。他无疑是一个有情怀的美食家,这点大抵可以用哲学专业来自圆其说,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他同时感到了担忧:“目前的餐饮业的竞争多数为廉价加口味刺激的竞争……如果这种低水平的竞争不能有所改变的话,传统留给我们的那些美味佳肴,终将成为逝去后的记忆。”
当然,说到底,虽然在深夜读完《口头馋》,过了眼瘾,但美食之路终是一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路,董氏心目中高大上的“奶油蘑菇”,可能不过是他同学孙氏的“俺吃不惯”。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要感受食物之美,除了看饮馔笔记谈饼充饥
,更需要亲身尝试让味蕾发光。

  《口头馋》读后感(五):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身为一个伪吃货,翻开此书,看着目录就有流口水的冲动了。都是菜名,听过没听过的,见过没见过的一应俱全。当时就一个想法,按着这书中目录,一道一道吃下去。

翻开此书,有图有真相,有文字有情怀。能把吃写得这么云淡风轻,又韵味十足,作者真美食家也。

尤其美味写得不菜谱。菜式,来历,自己与这道菜的渊源,还有篇后的一句话小心得都很精彩。

作者的分享有蘑菇、板栗、芹菜,甚至面条、米饭这样的家常饭菜,也有西湖醋鱼、肉骨茶这样的地方特色名菜。可见此书不是纯介绍各地美食的指南书。

有时候读着书中的句子,觉得不是在讲美食,而是讲处事的哲学。例如:“其实吃什么都要留有余地,否则受伤的就是自己了。”从吃延伸出来,万事要有度,过犹不及的道理,不言自明。

再说对一道菜的记忆,有时候未必是味道,而是那时那刻的人和心情。

上大学的时候,跟宿舍的同学讨论恩格尔指数,每晚讲各地的美食,流着口水睡觉。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去找家稍好的馆子撮一顿,打牙祭。然后分别上火车回家,继续吃各自的家乡菜。也许,如作者所讲,是物质匮乏时代留下的饥饿基因在作怪,学校食堂的各种大锅菜吃着都觉得很美味,恩格尔指数可是居高不下的。各地的名菜也是那时候记在心里的,当年我们宿舍的终极愿望就是总有一天要吃遍天下美食。

记得有一次,长沙的同学聊到火宫殿的小吃,湖北的同学说起清蒸武昌鱼的美味。因为自己不能吃辣,我就心心念念武昌鱼好久,武昌也成了神往的地方。但凡有点菜吃鱼的机会,都会问问有没有清蒸武昌鱼,也吃过书里配图的那种凤尾武昌鱼。可惜至今没机会去湖北当地吃到正宗的。有时候想去一个地方真的可以只是为了吃一种美食。

一晃毕业十年了,也吃过各种名菜,却都没了当年对美食的向往,当然对于没吃过的东西还是充满好奇心,想去尝试,但只能算是个伪吃货,当年聊的一些地方特色美食大多只是脑中的菜名而已。

看完明了为啥叫食文化,美食除了色香味还承载着历史文化,尤其对每道菜独有的记忆。

合上书,似乎肚里的馋虫又蠢蠢欲动,那些脑中的菜名又蹦跶了出来。

下个假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美食之旅吧。第一站武昌,去兑现那条清蒸鱼。

  《口头馋》读后感(七):吃货的升级

国朝承平已久,人民日用渐丰,讲究吃喝的人便也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吃货”自诩。虽说同属“吃货”一族,但“吃货”与“吃货”之间,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入门级的吃货,大都只讲求口味的刺激、食材的新异,大油大辣的重口味烹制,往往最能刺激他们的味蕾。川菜、湘菜等菜系在国内的流行乃至泛滥,大约与入门级吃货的人数众多不无关系。然而,味蕾也有它自己的脾气,被粗暴地刺激过多,难免会麻木,觉得什么菜都是一个味儿。这时候,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吃货等级了。
更高级的吃货,能够辨识食物中微妙的味道,懂得品味不同味道、口感之间迷人而微妙的搭配和变化。鳝菇金粉的鲜香麻辣,固然能让他们的味蕾演奏出激烈的交响乐;山泉水煮松茸的清雅绵长,同样也能在他们的唇齿间演绎一曲舒缓的小夜曲。他们仿佛练就了神奇的“小无相功”,任何口味的食物,都能给他们带来身为吃货的享受。
烤鱼

  《口头馋》读后感(八):会咬舌头的《口头馋》

         那天听一堂课:味觉的敏感度,取决于舌头上单位面积味蕾数量(具体什么单位不记得了)味蕾超过16个,你的味觉就很敏感。老师拿柠檬片给我们吃,看对面同学的表情。我属于很镇定的,符合我对自己不能做美食家这一认知,一般做美食家的人,都会超过16个,很敏感。
        虽然做不了美食家,但却无法抵挡对吃的热爱。美食书,自然也在我热爱的范围内,蔡澜,欧阳应霁是比较知名的,看过书,也看过专栏;刘枋的《吃的艺术》前一阵也在看;那天书店看到这本《口头馋》,先被书名吸引了,用了一个谐音。然后就看到作者介绍,是《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这档节目开启了全民“馋”的节奏,关键是接地气,想必幕后的人写书也是走这种路线!
       书翻开,还蛮出乎我意料,里面用的纸张是米黄色的,阅读起来很舒服,还很符合美食这一柔和的主题。每章节首页,手绘风格的插画,很有设计感的排版,感觉比封面出挑很多。序是徐小平写的,他竟然是作者董克平的老师。我记得大四毕业那年,看过他的书,特别激情澎湃,血脉贲张。看他讲与作者的师生情,美食情,脑海中想到的就是胖胖的他,笑的很大声、很能侃的在和作者大吃大喝……
       作者虽然也是美食界的名人,但他写的食物都很平民化,很贴近生活。像作者这种老饕应该吃过不少山珍海味,但如果一本书都在写我们生活里很少机会能吃到的东西,即使再美味,怕是读者读起来也索然无味。烤鱼,螺蛳粉,扬州炒饭,臊子面,北京烤鸭等等,越是这么平常的食物,越能写出他的美味,越能让你垂涎三尺,这才是作者厉害之处!
       看这本书不光是让你流口水的,还能让你更好的学会如何品尝我们日常的美食。现在朋友圈,号称吃货的不少,每天也能看到好多美食照片刷屏,但能吃出个道道的人却寥寥无几。你知道全聚德和便宜坊的烤鸭,完全是两种烤的方式,一种见明火,一种不见么?你知道正宗的狮子头里是要加河蚌肉的么?你知道鱼里面刺的多少,决定了鱼肉的嫩滑度,湖鱼河鱼都要比海鱼肉嫩么!
       前几天买了金枪鱼做鱼生,就有朋友说,多少细菌呀,能生吃吗?恰好这本书里讲了鱼生,我们都以为这是日本传统吃法,传入到中国,原来却是隋朝时,中国传入日本的。中国吃淡水鱼,但确实存在细菌这一说法,而日本海鱼产量丰富,海水盐分高细菌少,即使进入人体,这些细菌也无法在体内存活。海鱼体积还大,刺少出肉率高,所以鱼生在日本被发扬光大。传统的中国鱼生蘸料可不是酱油芥末,如果你想传统一回,可以试试:蒜片,姜丝,葱丝,洋葱丝,辣椒丝,豉油,花生碎,芝麻,指天椒,香芋丝,炸粉丝,听起来很复杂,但原料一看就很中国,如果你想尝鲜,可以试试。(我这算是剧透么?)
       作为一个山西人,我必然注意到作者写的“刀削面”这一篇,里面有一段形容词,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刀削面体现的美感在这里“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主要是讲刀削面的连贯性。只可惜,现在我们这一代,会刀削面的人已经很少了吧,我试着削过,都不用说面片厚薄了,完全削不下来,那需要力度、节奏、角度的配合,完全是技术活儿。
       “饿咬腮边馋咬舌”看着这本《口头馋》,你会不小心咬到舌头的!

  《口头馋》读后感(九):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

吃,谁不会啊,张嘴便可。
可,会不会区分好不好吃,这就需要功力了。
再能解决为什么会好吃(或者不好吃)的问题,就需要更强的功力了。
当然,如果还能深入的聊些美食文化,那妥妥的就是有逼格的吃货了。
《口头馋》的作者董克平先生就是当之无愧的有逼格的吃货。
作为四川人,那还是以书中谈到的四川美食为例吧。
经常吃得彭山漂汤,我竟从未留意过,有如此多可延伸的内容,不得不服董先生啊。四川省眉山市下的彭山县,因相传长寿老人彭祖葬于此,而得名。据说,“漂汤”起源于彭祖时期,也称长寿汤。“漂汤”的汤是用棒子骨、土鸡熬制的老汤,然后再加入荤素食材一起煮,一般会分层次码菜,荤菜常在底层。食材包括:酥肉、肚条、火腿肠、猪舌、香酥小鱼、猪肉、炸肉丸,以及豆腐、青笋、冬瓜、白菜、番茄、平菇、粉条/粉丝等。
董先生对漂汤的历史渊源,品相味道都做了诸多介绍,甚至,对区域间相似菜品做了对比分析。“这(漂汤)和徽州地区的一品锅、淮扬地区的全家福在烹饪上没什么区别,有钱人用的食材金贵一些,普通人用的食材简单一些。”“川东地区(现在的重庆地区)流行的麻辣火锅,大致和漂汤也是一个路数。只不过川东地区的富足程度低于川西,大巴山区三峡流域的船工没有川西地区、成都平原地区的船工懂吃、会吃、潮冷、湿寒又甚于川西地区,于是川东有了麻辣火锅,川西有了漂汤。”他强调,“漂汤的好吃,在于那一锅好汤,更在于多种荤素食材的混煮搭配”。
但除了这两点外,在这里不得不说的还有蘸碟,川菜多讲究蘸碟。比如,豆花,往往蘸碟才是让我们感到惊艳的那一个,它决定了这份豆花究竟有多好吃。正如四川记者在谈到蘸碟的重要性时,说的,“不管是火锅、串串、汤锅、豆捞,还是羊肉汤、蹄花、酸萝卜老鸭汤,都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蘸碟。蘸碟虽小,却是菜品的精髓所在,决定最后的口感和成败,而不同的菜品,所搭配的蘸碟口味也是不一样的,搭配得当,才能相得益彰”。
现在,把话题转回来。聊聊吃货这回事儿。现在的人,凡是喜欢吃的,都自诩为吃货,但其实吃货也是不好当的,也是需要自我修养的。而这本《口头馋》,有助于你成为一名逼格高的吃货。不信,我们先从彭山漂汤聊起。
  PS: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口头馋》读后感(十):口头馋

喜欢董先生的文字,随和、亲切又不失文化传承与学史渊博。
读到董先生的书算是一种幸运,整本《口头馋》里头充满了人文主义气息。在讨论美食历史来源的时候,作者给我普及了每一种美食的基本做法,并对味道做了主观评价。夹带着作者丰富多彩的美食经历,对每一种美食的独特评价,我们认识到一种美食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样的菜品,不同的颜色、味道和气息,让人想起了“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故事。作者对菜品的评价主观与大酒店里菜单的详细不同,董先生讲解的是自己亲自吃过的菜的感受,这感受亲切、自然而有说服力。我印象深刻的是文章中《白切文昌鸡》篇,作者从白切文昌鸡开始说起鸡肉的选材和制作方法,再落脚到今天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和乐蟹)的一一点评并解释;再对白切鸡的古今中外的做法如数家珍,最后回到文化的层面讨论过去人的平穷和现代人的美食观;洋洋洒洒,美味飘香。从口味入题,到同类分析,再到文化落脚,对美味进行总结,这写作的手法简直比自己真的吃过感觉还要美好。
董先生这本书专注讲述吃的,说再简单一点是刺激味蕾的。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垂涎三尺”,但不会太多人明白看着董先生的书流口水的感觉吧。在《口头馋》里面,看每一篇文章都感觉很刺激味蕾,读一篇便会想要去试一试。通常,文字对味蕾的刺激很有限,没有图片来的真切和实际,董先生的《口头馋》不同,读完也会流口水,也会想“今天晚上要不要去尝一尝湘菜呢?”。
董先生文章写法精湛,启文部分总能调动人的情绪和感情,很多时候还能调动味蕾而导致不停咽噎口水。六十多篇文章里,作者用了无数的启文方法,而且大多数启文部分都非常吸引人的注意,给了一些只想看图不想读文字的读者记叙读下去的理由。因为启文精彩,所以每一篇都会读一读;不管故事中间如何,结尾怎样,读完之后总感觉不过瘾,还想再读一篇。这样的文章,我觉得是非常不错的——学到了知识,了解了文化,还改正了一些“自以为是”的常识,真心没有比这种读书体验更好的事情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对现代美食做了深入的文化解读。董先生对美食的流传、文化背景做了比较相对客观的评价,给人非常大家风范的感觉。因作者人生经历关系,走南闯北吃过很多不同的美食。作者有心,对每一种吃过的美食都有自己的简介并做了个人主观分析、判断和评价。透过文化知识和历史习俗做本身的大背景,讲述美食的来龙去脉以及各地对相同美食的不同做法对比,分析出各自的特点,给人的感觉是专业、精彩。一个扬州炒饭讲述的故事,让我们这些吃过不少蛋炒饭的人汗颜——为什么吃过那么多的扬州炒饭,却不懂扬州炒饭的真谛呢?
《口头馋》让我想起第一次认识知识的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故事是发生在杭州西湖。一起玩的朋友对西湖的历史如数家珍,平时爱好历史的他免费给我们当起了导游。西湖十景他娓娓道来,其他的导游带着旅行团游走到我们边上还在问我们,同行否?当然,我朋友讲述的西湖十景不是那些写在小册子上的故事,他讲述的是他阅读无数历史书籍之后的自我对历史的理解,这份理解结合美景游玩,身临其境,如与前人对话:苏东坡在彼岸,你看到了现世的烦恼,却读不懂苏东坡的忧愁。
自此对那些学识渊博,喜欢分享的人尤为敬仰。读《口头馋》也读出了这样的感觉,对作者表示钦佩!关于美食,我们大多吃过、看过或者闻过,却很好能写一篇关于美食、文化的精彩文章。从董先生的这本口头馋来看,自我的不足主要有:一是缺乏细心的观察,二是缺少丰富的美食背景知识,三是缺乏一个乐玩乐食的心态。在《口头馋》里面,作者的文笔那个美妙,无以名状,有几分不像一个美食家,到像是个文学家——在吊起读者胃口比文学作家都要厉害很多倍。
很少有美食类的书在谈论吃喝的时候给你讲一些文化和知识,缺少自己我的感知经历和那种游刃有余的文笔(口才)。读起来缺乏兴趣,味同嚼蜡。固定的模式,固定的版块。读个三五篇就没有太多心情继续读下去。于是,大多数美食书籍都成了看图书籍——图有多精美,口水就能流多长。在听蒋勋的美学研究的时候,蒋勋就说过中国人对日常事务最为看重的部分——文字的完成。一件事务如若没有和文字产生关联,大概是不会产生长远效益的。建筑物的完成是以剪彩和办酒席为完成标记的;瓷器、古董的完成则是以诗歌为完成的;美食,同样是以文人、大家在记叙和追忆的文章里完成。这本《口头馋》算是给美食的完成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注解:丰富的文化知识,多变的文章编排,深厚的个人经历感悟,如同美食本身,引人入胜,美味珍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