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米格尔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米格尔街》读后感10篇

2017-11-15 22: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米格尔街》读后感10篇

  《米格尔街》是一本由奈保尔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元,页数:17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格尔街》读后感(一):寻找贫困生活中的乐趣

《米格尔街》是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的首部作品,也是其代表作品,是21世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其实,这些在未见到这本书之前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甚至连这本书的存在都不可而知,但一个不是偶然的偶然机会,却将它读完了,至于读后感,不过是自己一点点的小想法而已啦……
一群生活在米格尔街的毫无生活希望的弱势群体,环绕他们的是贫困、脏乱,但是他们似乎毫不自知,抑或许是自知却在逃避,依旧是有滋有味的过着属于自己的麻木生活。不知道作者是在讽刺他们的不思进取还是赞扬他们的乐观面对生活,但是在我的感觉却是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在心头洋溢,至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观念应该是渗入在每一个人的思想中,但他们似乎毫无这种意识,贫困的生活他们却是一直在寻找着其中的乐趣,并洋洋自得享受着这份乐趣,我只能说在我的意识里,这些都是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值得骄傲的愚蠢。
或许作者更多的是感悟社会现实,现代的西方文明不过是一场贵族的游戏,身为弱势群体的局外人不能总是盯着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度过自己每一天的悲剧生活,他们是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躲避主流社会的高高在上,在属于自己的群体和贫困中保持自己的那份尊严

  《米格尔街》读后感(二):米格尔街有着好玩的人和事。

"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嘿,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干一件叫不出名堂的事。"我喜欢波普的这种回答,使我感到他像一个诗人。
就是看到一朵像牵牛花一样的小花,我都想哭出来。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了,你成了诗人以后,任何一件事都会使你哭出来的。好多人就好像没有来过这世上一样,米格尔街上的趣事,荒诞。好心肠的人们。板球赛。我很想知道莫尔根现在干些什么,如何看待眼前的孤独
海特说:"这些人都是这样,她们朝海里游啊游啊,知道精疲力竭游不动为止。"
我时常想象着传教士比哈库身上缠着一块印度围腰布,钻在车下,捣鼓着曲轴,一群贫困的印度人站在一旁,等待着他去拯救他们的灵魂
一首又一首的克里普索小调。
他观看板球赛的兴奋感染了我们。
当我们离开了西班牙港的市郊后,我才向窗外看去。天气晴朗而炎热。男人女人们在稻田里劳作,一些孩子在路旁的水管下冲凉。
我离开他们,步履轻快地朝飞机走去,没有回头看,只盯着眼前我自己的影子,它就像一个小精灵在机场跑道上跳跃着。
我离开了米格尔街。
英属特立尼达,西班牙港,米格尔街。
奈保尔的文字真的是简洁节制,清爽利落,幽默超然的。简洁里包含所有的复杂性。硬朗直接的文字。
幽默气息。
支撑。卑微,古怪,凄凉,心酸,悲剧,荒诞,弱势人群,社会背景,粗口,粗狂潦草,江湖气,深情,讽刺,馄饨,同情无知天真,失重的自由状态,后殖民时代,世态人心。
有趣的。
幽默的。

  《米格尔街》读后感(三):一街一世界——简评《米格尔街》

《米格尔街》是奈保尔二十几岁时写成的作品。那时作者已离开了特立尼达的西班牙港,并在牛津大学获得了他的学士学位。这个祖籍印度的年轻人,一面沐浴英伦文明,一面追忆童年历程,由此写下这部由17个短篇构成的回忆录式的小说集。其实,说它是小说集并不确切,因为它并非由毫无关系的短篇连缀而成,而是以“我”——米格尔街的一个儿童为线索人物及叙述者,匠心独运地给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物立传,从而实现了地图志和人物传的交叉结合。其架构在我看来倒像是一部缩微版的《人间喜剧》。奈保尔便以一种如此独特的叙事艺术复原了或者创造了米格尔街这个远离欧美文明的时空体,将加勒比海小岛的一角图景漫画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样我们就看到折磨死老婆的酒鬼乔治,把自己的粉红色的房子变成妓女大兵寻欢作乐的场所,最终潦倒而亡(《乔治与他粉红色的房子》;看到平庸少年伊莱亚斯一次次考取文凭一次次落榜之后成为一名垃圾车司机(《择业》),看到以打孩子为乐的“焰火师”墨尔在小说结尾后用自己的焰火烧掉了自己的房屋(《焰火师》),还有和七个男人生了八个孩子的劳拉,本不想让她的孩子像她那样过一辈子,大女儿却因怀孕而跳海自杀(《母亲的天性》),以及看起来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孩子王海特,因为爱情杀了女骗子多丽后被投入监狱(《海特》)……
     可以说,每一篇小说都不是在讲一件事,而是在讲一个人。他或她的奋斗与沦落。可是这部书并没取名为《米格尔街的人们》,说明作者有意要将米格尔街赋予某种文化含义,使之上升成为一个符号,而行文中突出的正是米格尔街的草根本色。这里没有政治精英,没有高级知识分子,没有优雅的绅士和贵妇,有的只是无业者、流氓、酒鬼、浪女、精神病患者……人们活得自在,又活得绝望;混乱的生活秩序与奇特的生活逻辑充斥在字里行间里。纵观全书,几乎找不到一个心理健全、行为合理、按照正常轨迹来生活的人。一个朋友曾说她很不爽奈保尔居高临下的目光与刻毒讽刺的描写,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被西方文明收买后背弃族人的写作态度。我在阅读过程中倒没有这么刺痛的感受,反倒觉得奈保尔轻描淡写就勾勒出一幅幅充满黑色幽默意味的画面更反映出作者饱含怜悯的心态。怜悯米格尔街的人们,因为地理、经济与文化的限制,为自己构建出一个个或虚幻或毫无意义理想,并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将自己推入苦难境地。奈保尔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洞察到了这种境地的滑稽悲惨,并巧妙地利用儿童的口吻来掩盖自己这份属于成人的观察力,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创意。
    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讲中奈保尔谈及写作《米格尔街》的感受时说道:“街道上的生活正是我最初描写的对象。我希望能写得快一些,为了避开过多的自我反省内容,我写得简化而通俗。我尽量隐藏孩童讲述者的身份。我没有理会这条街道种族和社会背景的复杂性。我不解释任何事情。”正是儿童的视角决定了《米格尔街》的简单、硬朗、不加藻饰的描写性质,让米格尔街上的世态人情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一系列小人物的描摹刻画,看起来是用笔那么轻快,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但转折之间却留下大块的空间供读者去回味猜想,从而也加重了作品的分量。
     很明显,“我”作为儿童即是叙述者,也是作品的线索人物。每篇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因为和“我”发生了关系,才有了出场的机会。而“我”也总能够用带着童趣和无辜的目光对每个人做出不同于米格尔街其他人的评价。例如:
《叫不出名堂的事》里的冒牌木匠波普,海特说他太狂,“我”却觉得他比博加特随和多了,是个健谈而又愿意和“我”说话的人。
    《曼门》中的曼门,人人都说他是疯了。“我倒看不出他有什么不正常,反而觉得不少人比曼门更像个疯子。”
    《布莱克.沃兹沃斯》中以诗人自居的沃兹沃斯,被“我”的妈妈视为“该死的家伙”,却赢得了“我”的信赖和尊敬。
    《注册会计泰特斯.霍伊特》本是不学无术、追名逐利之徒,在“我”眼中他却成了“一个天生的指导者和哲学家,也是每个愿意停下来听他讲话的人的朋友。”
  
      ……
    儿童眼中的世界和成人眼中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在天真、好奇、善良的孩子目光中,小街才会变成大街,小事才会变为大事,平庸显得神奇,简单显得神秘,悲剧也会因孩子活跃的心灵而淡化,增添几许温暖的亮色。而孩子一旦变成大人,“神秘”就会消失,庸人俗相便会还原,小说喜剧的色彩也会随风而散。在小说倒数第二个故事的结尾中,作者写道:“我长大了,学会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我不再希望成为埃多斯那样的人了。他太瘦弱了,而且还那么矮小。泰特司.霍伊特是那么愚昧和乏味,没劲透了。一切都变了。”因此,奈保尔在这恰当的时刻终止了儿童的叙述,让“我”离开了米格尔街。
    诚然,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我”显然不能和作者奈保尔——哪怕是童年的奈保尔——本身划等号。但以戏仿儿童的口吻来叙述故事,如前所述,漫画式的人物,清爽的行文,狂欢的色彩,让人忍俊不禁的各种噱头,连带几乎每篇故事都穿插的“克利普索小调”,使一个讲述混乱的草根生活的文本变得如此可读。而相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故事中多次出现、互相指涉,形成片断与整体、串连与复现相结合的互文式结构,更加强了小说的整体性。一条米格尔街,就在众多无厘头、闹剧式的画面的叠加中逐渐浮现;犹如一面哈哈镜,反射出一个充满着小人物的激情和悲凉的世界。世界之外,是奈保尔的一双锐利的眼睛,正用目光戏谑地抚摩着他曾经那么、那么贴近的生活。
22/1/2009

  《米格尔街》读后感(四):含泪的笑

一、黑色幽默
能让我在阅读的时候真笑出来,却又有点想哭的书,不只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还有奈保尔的《米格尔街》。两本书的相同点在于其中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片段,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讽刺入骨三分,而后者却以难以想象的满含感情的笔触,还原了那条街上闭塞生活的真正面貌。
我们在这里分析《米格尔街》的艺术手法时姑且挪用“黑色幽默”这一名词,不考虑这是否符合文学评论学中这一专有名词的定义。为了说明得更清楚,我们给这个名词下一个新定义,即作者写小人物的命运时运用的戏谑般的幽默语句,给人出乎意料甚至忍俊不禁的感觉,细读之下却充满命运的悲凉与无常。比如《鲍嘉》一节中:
后来,他又不见了。他本来正和一帮朋友在他屋里打牌,突然起身说:“我去上趟厕所。”
他们就四个月在没见到他。
这一段的不辞而别有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但联系上文“鲍嘉是米格尔街上最百无聊赖的人”和下文鲍嘉犯重婚罪和离开妻子只为了跟朋友们在一块的情节,我们甚至会在读到这句话时笑出声来:
“为了做条汉子,和咱哥们在一起。”
我们可以理解做个单身汉是快活的、自由的,但转念再一想,便深深体会到鲍嘉生活中充斥的那种渴望一种不合情理的“自由”却又无可避免的陷入空虚的矛盾心理,让人叹息不已。
《谨慎》这一篇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悲凉意味,“博勒活了60岁了,他发现的唯一真理就是,不要相信报上的任何东西。”他因为坚持这一有点可笑却有其背景因素的观点失去了彩票中奖的机会,并从此孤单地呆在小屋里。我们读完后会反思,博勒的这种病态心理也许不是个例,当一个社会中欺诈成风的时候,我们还能选择相信什么?
文中多次出现对“特立尼达人”和“美国人”、“英国人”态度的对比,岛上的人多半以美国和英国的人和事物为优越,而看不起特立尼达人。尤其是爱德华。他的一些离谱到极点的语句给人黑色幽默的感觉,从中可以窥见他遇见美国女人后生活极度的空虚与焦灼。
“机械天才”巴库拆车那一节黑色幽默的意味更是浓厚无比,写他拆车的过程以及哈特救他的那一段过程,还有写技师的那一段,都生动的让人想笑。而且这一篇的幽默真的纯粹大于戏谑,有一种掩不住的阳光气息。表现为在生活的重压下,巴库夫妇仍然坚持着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即使所有人都以为巴库疯了,巴库太太仍然支持着巴库那不切实际的汽油味的幻想。读完这篇再细细读其他几篇,发觉好几篇中或多或少都有点阳光味。至于作者何以做到这一点,我将在文末给出总结。
书中在最具梦幻色彩的一节《B华兹华斯》中有一个最纯粹,最好玩的幽默:
警察问“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华兹华斯说:“四十年来,我也一直在问自己相同的问题。”
我读到这一段时的感受很强烈,姑且引用书中的话概括:
“我满怀惊叹!”
二、特别短的段落
其实更多时候引得我深思的是有几篇戛然而止的结尾或是中间一些极短的段落,每当这种段落出现时我都在想,奈保尔究竟哪里来的如此才华,能如此克制把一切描摹的如此清楚?
  读来最让人感伤的是《乔治和他的粉红色房子》那一节的结尾:
“不久他就死了。哈特和几个兄弟凑了点钱,我们把他葬在拉佩鲁斯公墓。伊莱亚斯也来参加了葬礼。”
一句“也来参加了葬礼”写出了乔治晚景无限的孤单凄凉。读来唏嘘不已。相似效果的还有《母性的本能》一节的结尾,劳拉听说自己的女儿投水之后的回答。
她说“这样好,这样好,这样更好”
读来几乎让人窒息,命运的悲凉何至于此!
三、总结
泪来源于奈保尔的真实,他记录的是自己儿时的回忆。身为移民作家的他儿时生活在贫民窟中,目睹过那里小人物的真实生活。他记录的那些真实的挣扎与虚无,记录那些哭喊与微笑,克制的笔触从不轻易流露出情感,这使得他的记叙平实却有击中心坎的力量。
笑则来源于奈保尔诗人般的华丽气质与戏剧演员般的幽默感。他自始至终一直以充满希望的眼光去看生活,这使得他的字里行间也洋溢出些许希望来,生活如此绝望,我们却一如既往的充满希望的活着。
奈保尔的作品给了我们对文学意义的阐释,即观察生活的真实,并用文字在真实的空虚与绝望中,注入希望。

  《米格尔街》读后感(五):I left the house and ran home crying, like a poet, for everything I saw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又忍不住往前翻了几篇,重新读了一遍。
  我想,我很幸运地知道有奈保尔这样一个作家,一个机缘巧合让我读了《米格尔街》,它让我爱不释手。
  说实话,《米格尔街》的写作风格让我想到了雷蒙德·卡佛,我看过他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雷蒙德·卡佛的写作以“极简主义”著称,简单的短语或句子道尽了人物的情绪感受,这些人物往往是下层人民,所以苍凉,阴郁之感时时体现。但是,雷蒙德·卡佛显得更加“随意”,他没有特别强调一个主题,强调什么人生道理,他好像就是一个旁观者,在叙述着别人的故事,而他不发表任何评论,所有的感受都是读者的直观体验。在这一点上,奈保尔写《米格尔街》就稍微多了一点主观的因素,毕竟是以自己的童年为背景。把这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主要是我当时的一些联想,另外一点就是我认为他们的写作都非常注重从直觉出发,这让他们小说下的人物情绪显得非常生动,关于这一点,奈保尔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讲中也有提到,“我从来就没有一个计划,我不遵从任何章法,我凭直觉写作”。
  还是让我们回到《米格尔街》吧!
  不用说你也会知道,我会喜欢《布莱克·沃兹沃斯》,这是关于一个男孩和一个流浪诗人纯真友谊的故事,读来却让人倍觉哀伤。他们的对话太纯真了,在米格尔街上,根本就是另类的存在。为什么“我”会喜欢沃兹沃斯先生呢?因为“我”在沃兹沃斯先生身上体会到了那孩童般无邪的天性,他不会用不容置喙的口气打断我,不会嘲笑我的无知,不会像妈妈一样用鞭子教育“我”,虽然他是个大人,但是他会从“我”的角度来引导我。他是个诗人,他相信“我”也是个诗人,换成米格尔街上的其他人,肯定会把“我”好好嘲笑一番,叫我别做白日梦了,或者说“诗人可赚不了几个钱儿,傻蛋!”当“我”问沃兹沃斯先生钉子会不会沉入海底的时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说:“世上无奇不有,把钉子丢下去,咱们来看看会怎样?”他让“我”自己亲自去尝试。我们成了好朋友。“我”在沃兹沃斯先生身上得到了认同感,沃兹沃斯先生是一名诗人,一名潦倒的诗人,也许他压根就不是个诗人,但“我”觉得他是伟大的诗人。沃兹沃斯先生告诉了“我”那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也许他想给“我”传达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但他渐渐衰老快要死去的时候又告诉我这个故事是他捏造的,他也从来没写过什么诗,我想此刻沃兹沃斯先生是想在他离去之后让“我”知道世界并不是理想中的那么美好,它是现实的,他毕竟就要死了,他要“我”清楚生离死别是人之常情。“我”哭了,像个诗人一样,看见什么都想哭。这一刻,“我”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失去自己珍惜事物的难过,像个诗人一样。
  《米格尔街》写的都是这样一些略显凄凉的故事,奈保尔用调侃却冷酷的笔调向我们娓娓道来,这是他的童年记忆。但他终究是要离开米格尔街,去向一个更大的世界,就像《天堂电影院》一样,“我”对米格尔街上的人们充满了同情但同时也充满了深切的爱,“我”对他们的粗野、愚昧始终抱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我想,当“我”若干年以后回忆起这些点点滴滴的时候,每一个片段都会像一间间house,“我”走进这些house坐一会儿,然后跑出来,跑回自己内心的home,“我”会哭,像个诗人一样,看到什么都想哭。(I left the house and ran home crying, like a poet, for everything I saw)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