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拖延心理學》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拖延心理學》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8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拖延心理學》经典读后感10篇

  《拖延心理學》是一本由珍.博克 / 萊諾拉.袁著作,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50,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拖延心理學》读后感(一):拖延与逃避与自卑

一、总体感悟
  首先大呼一声,自己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差不错有10个小时左右,一半是在老家看到,另一半是在学校看的,在学校也是断断续续就看完了。这本书是自己目前阶段十分适合自己的一本书,很多观点十分契合自己,而且大部分方法自己已经在实践中总结出来了,当这本书在讲述的时候,我十分得兴奋,一方方是因为自己的实践得到了证明,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可以系统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思考和实践更多的方法。
   这本书提到的许多观点,是自己在学习和社团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大概是上学期期中的时候,然后利用接下来的1-2个月去实践,实际效果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在阅读的时候,自己并不是纯理论的去阅读,而是有自己的实践之后加入自己的想法。最为重要的是,这本书从原理上解释了“为什么会拖延,为什么会逃避,为什么会自卑?”这些问题,让自己从根本上去修正自己的观察角度,能够看清楚自己表现出来许多精神情绪、行为问题的根本来源,以及对应可以采用的方法。
二、书籍准备
1.阅读缘由
  自己在老家的时候,一连读了几本书,然后读到几本关于思维逻辑方面的书籍时,实在是读不下去,主要一个原因是自己缺乏相关的经验,也没怎么注意这些,所以有种读不下去,所以决定等自己写论文的时候再去专门阅读。正值自己和游戏作斗争时,我意识到自己还存在着拖延这样一个虽然不严重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然后想到了这本书,然后自己也在思考关于“逃避和自卑”等话题,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其中的一些观点让我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更加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和定位。本书阅读作为自己寒假的一个项目,同时也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学习,特别是即将到来的考研做一个心理上的战略准备。
2.作者目的:
  作者认为“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而拖延跟涉及到如何与自己相处以及自尊”,作者用了二十几的时间一直顶住”拖延“这个话题,希望让读者们就拖延明白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拖延?如何处理拖延?“,在搞清楚原理的同时给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给读者以实施。
三、本书内容
(一)基本内容
1.拖延的心理根源,恐惧失败、恐惧成功、恐惧被控制。恐惧失败主要是因为完美主义,将表现和能力价值等同起来,并持有一种固定而非成长心态;恐惧成功主要是因为觉得成功需要很多努力,成功会有许多责任,成功会让人收到伤害;恐惧被控制,希望个体独立性,不喜欢与别人合作。
2.拖延的其他因素,对时间的错误感知,生化层面的回路,以前的经验。时间的错误感知主要是自己以为需要用的时间与自己实际用的时间;生化层面的回路,主要是自己习惯性得逃避;以前的经验主要是各种经历带来的感受。
(二)自我分析
1.恐惧失败。自己恐惧失败的心理最多呈现在自己接触到新事物,新环境,没有经验,情况复杂的时候。比如,自己不敢去追求女生就是因为自己恐惧失败,怕被人拒绝,一方面是自己缺乏经验,从而导致自己不自信,还有一方面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关于恐惧失败,还涉及到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有”非此即彼“的倾向,认定了一定条件产生一定结果,否则就不行动或者对结果产生自我怀疑。完美主义还将表现与能力与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一旦一个地方没做好或者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会否定自身价值。回想之前的经历,自己高考后对学校的不满想复读,以及后来转专业觉得适应不了都是完美主义,会认定”考不上浙大自己这一生就毁了“,”回不到材控班自己大学就不开心了“,觉得某些条件一定要满足生活才能继续,还有许多生活细节都透露出来,比如自己没在学校就不能好好学习了,结果发现,因为在重大我遇到了好多朋友,因为在会计班我学到了好多东西,在老家自己反而读了不少书,没有什么条件是绝对的。而且还容易导致,结果没有满足自己预期就否定自己整个人,比如自己某一课没考好就否定自己的努力,比如自己某个活动没办法就否定自己的努力,自己长了痘痘就否定自己的价值,认定没人喜欢自己,就是师父所说的”太在乎表象“。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让自己的精力白白内耗,导致自己真正关注自己成长和脚踏实地努力的精力少了“
  相应的,自己给出的改进就是:
①不存在什么条件导致什么结果的必然联系。很多时候,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很多时候,尝试了居然就成功了,不要总是准备准备,尝试着行动行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失败是多试试其他方法。
②对于结果要有包容的心态。凡事都不能保证,怎么做之后一定是某个结果,同时,也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说不定就能成功,多尝试。对于失败的情况,用成长心态而不是固定心态去面对,尝试后失败可以反思总结,有了经验之后,下一次更容易成功,不要奢求一步到位,特别是不能放弃尝试。
③不要因为一件事否定自己的能力,更不能否定自己的价值。对于失败,就事论事,让它停留在事情层面,然后加以方法改进。”我虽然脸上长了痘痘,但是我还是努力去护肤,锻炼,培养气质,我整体上还是很帅的,很值得被人爱“
2.恐惧成功。自己恐惧成功主要体现在”我觉得自己不配成功,觉得成功后责任会变大“。这是我不太自信的表现,我不敢穿很鲜艳的衣服,不不敢穿紧身的衣服,倒不是我觉得我身材不好,而是不想被别人关注。因为我觉得成功之后,自己就不自由了,为了维持这个形象就必须更加努力,是被迫努力而不是自愿努力,可是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不就是我所想要的吗?究其原因,我心底里还是希望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主要原因可能跟自己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有关,首先,我觉得穿的正式一些,紧身一些,染染头发都是我生活方式不曾有的,因为自己从小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不存在这些,对于我而言,这都是一种新的尝试,所以难免会不好意思;其次,我的生活经历,自己和鲍顺天在一起长大,自己从来都是一种从属位置,导致自己不敢去承担事情,也觉得自己应该是”弱势“的,应该是”自卑“的。所以,我拒绝承担,我拒绝成功,不想被别人关注到。但是,这些是阻碍自己成长的,自己已经被这些障碍限制了很久了,是时候该挣脱了。
①多尝试新鲜事物,培养新的生活方式。包括尝试新的衣着风格,衣着颜色,新的生活方式,比如看电影,阅读,旅游等等。记住,自己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即使自己的父母很辛苦,我会好好读书,好好努力,但是不能因为这些成为自己行动的枷锁;而且,因为是新的生活方式,自己可以把这种生活方式带给以后的父母,让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幸福,这是自己的责任。
②找到自己的优势,多尝试,多承担,多参与。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差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做的事情太少了,经验缺乏,许多事情都是”我以为“。一个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自己的擅长的东西,然后多去练习,把它发挥到高水平。“现阶段可以多去尝试,多去承担,多参与,搞清楚学习,做事情的基本规律,对事情发展有个大致准确的判断,然后集中一个点去提升,让自己去收获更多的成就感。比如,目前自己发现的长处是,自己喜欢阅读,然后将阅读的知识用到身边的环境。自己就可以去读研,然后阅读文献,整合知识,寻找方法,然后去做管理咨询,学管理会计,真正将理论转换成实业中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我觉得“帮助自己和别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十分有趣,也很有意义”。目前就是多思考,多观察社团的事情,带好社团,培养一些人才,为社团贡献,成长自己,以及认真准备考研,争取能够读研究生。
3.恐惧被控制。自己喜欢实现有个计划,不太喜欢过多变化的的东西,主要是觉得新的东西自己控制不住,然后就容易打乱自己的规划。我不想社交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自己觉得不自由,不能够按时结束,而且还存在许多未知的情况。而现在看来,人生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变化的,而意外可能成为惊喜,这也是说明完美主义不适用。
①弹性计划。这个自己在大三上已经实行过了,主要是在计划中留出空白时间段作为机动时间,还有就是根据实际执行情况修改计划。这对计划本身的可行性和吻合度很高,可行性自己根据记录,能够大致确定一些事情能够很好的执行。
②多维度安排每月、每周、每日计划。以前的计划表主要就是学校和社团穿插,这学期可以尝试将旅游,电影,运动等娱乐活动加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③提前询问安排,选择性添加新安排。对于一些新项目,自己要清楚自己为什么去做这件事,这涉及到接受或者拒绝一件事,然后主动询问大致时间安排,添加到自己的计划中。对于突然性的事情,自己可以根据自己原有计划,区域性得调整计划,这就要求自己必须提前制定每周计划。
④在空闲时间段,尽量去承担,事情会变化,自己也会变化。自己可以大致顾忌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周期,然后必须考虑到一点,自己通过熟悉情况,调整,积累经验之后的效率提升,因为一旦有了基本的流程和熟悉,再加上习惯的驱使,那么需要使用的时间就是可估计的,不再是线性增加的,而是非线性递减的。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自己,而不是用固定的眼光来看待事情,对于事情的结果也无需看的太重要。
4.我以为的时间与实际的时间。关于这点是我上学期时间管理中影响比较深的一点,也是从这里开始,我整个时间管理被盘活了,然后走向了良性循环。我还记得,这是《和时间做朋友》李笑来老师教给我的“记录时间”的方法,我测试了管理会计读1个小时能读多少页,并且开始拓展到其他科目和活动,我开始觉得并不是自己意志力不行,而是自己一直在采用不符合人类心理的方式在学习。测试出速度之后,用总量除以时间,然后配置自己每周的时间资源,就可以规划出一个可行性高的计划表,而且也能够让自己十分清楚的认识到时间的紧迫性以及自己的局限性。而这本书也介绍了类似的“非计划表”的方式来记录时间。这种量化的方式,能够给自己心理上有种确定感,不再是觉得遥遥无期,而是想游戏一样有个明确的目标和进度条,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改进,就能够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这点着实让我敬佩自己的发现。
  
5.生化层面的回路。关于“心理回路”这个模型,我最早接触是在知乎上,当时介绍了无聊就刷知乎的心理模型,就是形成了一个回路,然后一次次不断的强化。而这本书介绍的几点,一是,回路在生化层面表现为神经元的连接,重复的次数越多,连接的通路就越多,就能够处理更为复杂的事务,比如自己打了100把游戏之后,许多操作就是无意识的产生,而不需要自己再反复提醒自己,这就是“习惯”的生物学解释。建立新的回路,比如想拖延时再努力一会,恐惧失败当依旧承担,相对以前“逃避”的旧回路,这些都是新回路。新回路的产生需要一些时间,比如时间管理,自己也是用了几个月才懂得一些皮毛,那么关于“逃避”心理,“拖延”心理的改进,自己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前期形成新回路需要不断的重复,需要自己有意识的干预,到后来效率会有个提升,转换为无意识,回路之间有个多的联系,也能像游戏操作一样,做出漂亮的判断。
①在自己做抉择的时候,有意识去干扰。许多时候的决定需要我们离开我们的心理舒适区,离开旧回路,但是这是形成新回路的第一步,这就需要自己有意识得去干扰。更多的可能是焦虑,恐惧,紧张等等,而且结果也不见得很好,但是为了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加立体的自己,自己就需要迈出这一步,给自己多一些的包容和时间,承认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多鼓励自己。
②通过写日记等方式,看到自己的变化。用日记的形式实时监控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
6.经验的影响(感受)。关于经验的影响,除了上述讲到的历史检验对于自己判断的影响之外,还想提一点就是关于做事过程中体验对于自己动力的影响。感受是无意识的行为,自己必须注意自己行为带给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承认自己真实的感受,另一方面尽量营造一些良好的感受。比如做事情过程中,如果前期过度的劳累很可能让自己退缩,再比如持续消沉的感受会让自己拒绝计划内的事情。
①做事情,无论好坏,必须有始有终,注意做事情全程中自己感受的变化。比如,前期尽量安排的简单些,让自己有个良好的感受。再比如,及时事情很难,也要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起码不要让自己留下痛苦的感受,比如寻求别人帮助,多努力去进步等等。再比如,自己屡次放弃游戏之后重新拾起,那种气馁的感受让自己对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很低,再比如英语单词的背诵放弃次数过多导致自己不敢拾起英语等等。最好是有始有终,然后分析得失,争取下次改进或者保持。
②开始第一步,就开始了。无论做什么,刚开始那一步一定要非常简单,只要起步之后,就会有一种先前的惯性,让自己就不断的前进。同样的,如果开始打游戏,只要打了第一把,非常容易打第二把,这是心理惯性,正反馈。
③及时抽离出某种消极的状态,换一个环境。这也是一种心理惯性的表现,如果要打破这种趋势,就需要一个外力。比如自己一直躺在床上,就会想出各种事情,最好的决策就是起床到床下,换一个环境之后就不一样了。再比如,如果自己打游戏之后很消沉,最好的方式就是背着书包去教学楼,甚至不用想做什么,情况就会好转许多。还比如,从放假到学习,开始锻炼,可以马上让自己进入学习状态。
(三)本书建议
1.改变的心态(循序渐进)。这本书在建议部分,给出的第一点是,关于改变的一个心态。改变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意识无行动阶段,第二阶段是有意识无行动阶段,第三阶段是有意识有行动阶段,第四阶段是无意识有行动阶段。本书强调,改变是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这包括,承认尝试过程中的失败,承认改变需要的努力,这是建立新回路的过程,因而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够浮躁和急于求成。
  
2.记录冲突产生。这个方法对于自己是一个比较实用和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介绍与用日记记录过程里面。书中提到需要记录:做的好的,做的不好的,自己的感受。(含拖延的理由,冲突如何产生,如何解决的)。自己可以在之后的日记记录里面多去分析下,自己做一件事情时候的想法,决断的缘由等等。
3.事情执行流程(最大化、时间段)。这个是比较系统化的给出了做事情的一般执行流程,目的在于增加可行性,减少拖延。
①可行性的目标。关于目标的选择,遵循可行性,即在一定周期里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达成。关于目标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现有资源,比如时间周期,发展阶段,这需要作出宏观分析而不盲目寻找。必须是适合自己的,自己需要的,还有就是能动态看待资源和目标的。比如,自己考研的院校选择,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基础以及自己的预期的进步去选择,还可能在行动过程中去修改。当然还涉及到多目标并行的情况,重点的把握等等,这需要自己再去思考。
②分解为具体、可行的步骤(配置有限的资源)。这一步十分关键,需要有个总体的规划,然后分为不同的步骤,再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时间和精力资源。这涉及到之前提到的”我以为的时间和实际的时间“的契合,测出自己的速度。分阶段的好处在于,能够让自己多产生几次“马拉松效应”,让自己能够更加坚持和投入,而不仅仅靠意志力。
③机会最大化,保证实施。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机会的最大化。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选择合适的时间点,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比如自己拖延洗衣服是因为觉得水太冷,那么就接热水;比如自己拖延不学习是因为寝室太吵,那么自己就跑去教室就行了;再比如,如果自己不想做一些事情,那么就自己委托别人做;还比如,自己看到别人在打LOL,那么自己就不去那里。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我们”以为“的条件不满足,就受到”刺激“,然后忘记自己的目标,导致拖延,这就需要自己极可能减少身边这种刺激,保证机会最大化。
④积极感受的第一步,行动。就像之前提到,为了提供一个初始速度,保持做事情的惯性,第一步尽量设计的简单一些,让自己有兴趣开始。一旦开始之后,拖延的可能性就会下降许多。
⑤每日总结,信息反馈。这一点需要自己不断的去总结,因为拖延的理由有许多,也会产生许多的拖延冲突。自己试着去感受每次冲突发生的原因,结果。比如,自己累了就像打游戏,那么就可以变成,做完事情就把打游戏作为奖励。自己在产生矛盾的时候,要有这种意识去观察,这为成功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性。每天可以回顾一下这种矛盾,写在日记中,不断进步。
⑥及时奖励。比如可以奖励自己去看一场电影,甚至是打一把游戏,去参加一个社团活动,奖励一段美餐,规划一次旅游,但是千万不要沉迷其中,反而让游戏成为一个限制因素。我希望以后自己能够多奖励自己,而不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或者工作上,这样会打击自己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协调好与游戏的关系,因为这一项让自己苦恼了很久。
4.其他小技巧
①差不多就够了。这是对抗完美主义的一个方式,这与“细致入微”并不冲突,这点强调的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做到最好,这是“细致入微”,更加强调做事情的态度,而“差不多就够了”是指,对于事情的结果不需要过分责怪自己,达到一个基本的标准就值得表演,强调已经做的努力,而且接下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其他重要的事情上面。如果对结果或者过程中某个环节过于苛求导致整个事情进行不下去时,一定要及时减少工作量,抓住某个方向的某一点进行,而不应该停滞不前,差不多就够了,不能急于求成。
②量化。如果能量化就尽量量化,因为这能够提供实时的反馈,比如学习时间,学习速度,学习重量的量化记录,再比如跑步天数,跑步米数的记录,这能够让自己在心理上能够实际得掌握情况。这就类似于游戏的经验条和进度条,能够给人实时的反馈,这也是将学习工作用游戏的模式进行的方式,变得更加有趣,也让人更加投入。
③留意和记录一些东西。(冲突,最佳时间)如果自己留意生活,就能够从中学到许多东西,而不是仅仅变成回忆,自己从大二下开始就有不断反思的习惯,试着去寻找与环境相处最好的方式,这一年多来,自己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待人处事,还是学习能力,还是思维方式等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源于自己不断反思。而读过这本书之后,自己观察一件事的角度可以再增加一些,比如,一个事情失败了,要试着像一个社会学家一样去思考,为什么会失败?下次要如何改进?比如拖延,为什么拖延了?下次要这么做才能不拖延?首先自己要有这种意识,因为一旦有这种意识之后不再是无意识层面的过程,自己可以通过意识去修正,情况会逐渐变好,让自己产生一定的掌握感,关于如何解决问题,可以和人沟通,也可以阅读一些书籍,寻求网络的帮助等等。还有一个需要记录的就是,自己学习的时间,以及哪个时间段进行什么类型的工作比较好,试着去记录和尝试一下。
④注意体育锻炼。自己在知乎和其他网络渠道得知跑步能够调节情绪,我从这本书中第一次科学性得看到了解释,跑步过程中会释放一些让人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的化学物质,让大脑变得活跃,相当于开启了另外一种状态,然后这种状态可以影响到其他的事情。开学后,特别是考研期间,自己都应该每天晚上坚持去跑一个小时的步,然后洗澡,这样子应该可以给自己补充精力,预防生病,活跃心情等等。
⑤如何适应新环境。书中给出了如何处理文化冲突,其实就是在讲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适应新环境?这是一个自己以前,现在和以后,甚至这一生都会碰到的问题。比如,小时候从贵州到浙江,高三从浙江到贵州,接着从高中到大学,然后是从大学到工作。自己以前是十分抗拒变化,后来发现变化是不可逆的,只有自己面对它的时候,自己才会想办法解决,就像打游戏时,自己不是逃跑而是面对面打的时候,自己才能学会对抗的操作。书中给出再结合自己思考的建议有:
(1)建立新的社会联系。比如大学加入一个社团,工作后加入一个志愿者团队或者多参加同事聚会,班级多参加班级活动,寝室多组织聚餐等等。并不是因为自己多么喜欢和某一群人在一起,而是为了多熟悉彼此,多维度定位,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顺利。而且归属感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需求,即使是生活在一个自己并不特别喜欢的集体中,那种归属感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份归属感是自己主动争取的,即多参与活动,甚至是组织活动,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样的投资是值得的,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顺利,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目标上,而不是白白的内耗。
(2)学会一套术语和生活方式。首先要明确的是,一个不太喜欢的集体中,也会有自己喜欢的人,甚至可以成为朋友,不要太封闭自己。其次是,发现朋友需要通行证,那么就是共同的兴趣,语言等等,比如学会当地语,了解游戏知识,了解某部电视剧,了解某本书籍的方式,一起去聚会,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去旅游,都是一次次机会。
(3)保持与家庭的联系。这点自己目前相当有体会,自己这次在老家过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因为自己不再像以前那么封闭自己,而是去参与,去体会,去感受,发现原来老一辈曾经也有过热血青春,发现老一辈也背负了生活的诸多不易,发现一群人在一起聊聊天天,串串门也可以非常开心。最为重要的是,我开始试着去了解自己的父母了,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重新了解他们,我也意识到自己有责任照顾他们,自己应该多和他们去联系。
(四)我与自卑
 1.脚踏实地,静候佳音。
  关于“我与自卑”这个话题,自己从大一就开始思考,直到这次寒假去自贡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我也看了相当数量的文章,到现在终于有了一些眉目,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探索,我也感恩帮助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师父,还有就是写文章的作者们。看了这么多书,写了这么多文字,想改变的地方也很多,但是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一步一步来,不要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多了反而退却了。我最想说的一点就是,有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清楚自己的方向,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自己每天一个人背着书包去教学楼,早出晚归;自己大三了依旧为社团在操心,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每一次会议,每一次坐车,每一次交流,都值得别称赞。试着去享受自己能做的,正在做的事情,而不要刻意去强求单一的结果;试着去享受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和快乐;试着去享受自己慢慢变得优秀,变得勇敢,变得自信的这个过程吧。脚踏实地,静候佳音。
 
2.如果不走出来,那么就看不到不一样的风景了。
  站在现在,想起以前那个不敢上台,说话颤动的少年,那个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敢走出去的少年,我还是会感慨万千。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很清楚“因为害怕冒险,就拒绝了所有的美好!”。每个人都有个心理舒适区,都有自己一个小天地,并不是说呆在原地就会怎么样,而是,如果想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那么就需要我们走出去。可能这风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美好不是吗?比起风景更为关键的是这个自己,在不同环境下,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不再是那么我以为的自己,走过了许多路之后,不再那么茫然无措了,不再看到喜欢的女孩子不敢上前了,不再不敢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了,不再缺乏勇气不敢表达自己了,不再蜷缩在角落里自怨自艾了。我希望很多年之后的自己,能够更加优秀,更加勇敢,更加自尊。

  《拖延心理學》读后感(二):浓缩精华版

强力推荐这个微信公众号:easyreading,读取精华书评,就是这样读了一本书~
 拖延可真是从小就伴随我们长大的小伙伴。我们尽管不喜欢这个小伙伴,但他确实实实一直和我们呆在一起。这个小伙伴从哪里来?如何去正确面对他?让我们一起来读《拖延心理学》。
  拖延的根本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心理,是我们的一种心理行为。拖延的发生有四大原因:
  1.对成功信心不足:我弄的不好,再弄一下,再弄一下...
  2.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我讨厌做!
  3.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东搞一下西搞一下,然后没时间了...
  4.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我干嘛要去弄呢?又没有结果
  那么如何改善拖延呢?我从书中抽取了一些有效方式和大家分享:
  1.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可观察,具体而实在的),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
  不是:“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我要在每月一日前打扫和整理我的车库。”
  
  2.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从小事做起,选择一个能接受的程度最低的目标。
  不是:“我绝不再拖延!”
  而是:“我会每天花一个小时时间学习数学。”
  
  3.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用小目标可以累积成大目标。
  不是:“我打算要写那份报告。”
  而是:“今晚我将花半小时设计表格,明天我将花另半个小时把数据填进去,再接下来一天,我将根据那些数据花一个小时将报告写出来。”
  
  4.现实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待时间。问自己;这个任务事实上将花去我多少时间?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时间么?
  不是:“明天我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这件事。”
  而是:“我最好看一下我的日程表,看看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做。上次那件事所花的时间超出了我的预期。”
  
  5.只管开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小步。
  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是:“我可以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什么?”
  
  6.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15分钟才能完成一件事情。
  不是:“我只有15分钟的时间了,何必费力去做呢?”
  而是:“在接下来的15分钟内,这件事的哪个部分我可以上手去做呢?”
  
  7.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
  不是:“教授不在办公室,所以我没办法写论文了。我想去看场电影。”
  而是:“虽然教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来之前先列出论文提纲。”
  
  8.留意你的借口,要将它看做是只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
  不是:“我累了(抑郁、饿了、很忙、很烦,等等),我以后再做。”
  而是:“我累了,所以我将只花15分钟写报告,接下来我会小睡片刻。”
  
  9.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哪怕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
  不是:“除非我全部完成,否则我就会感觉哪里不对。”
  而是:“我已经走出了几步,而且我做事非常努力。这感觉很好,现在我打算去看一部电影。”
  
  10.停下来问自己:“拖延传递给我的是什么信息?”
  不是:“我又在拖延,我恨我自己。”
  而是:“我又在拖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它意味着什么?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记住:“你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拖延,你也可以行动。”
  不要去恨拖延,因为那样于事无补;承认拖延,接受拖延,逐步改善拖延,会让我们和这个小伙伴相处的更好。
  点击“查看原文”,可以看到关于这本书的更多情况。
  本文撰稿:波波羊
  欢迎大家回复好书和书评,让我们共同来分享!

  《拖延心理學》读后感(三):前半部分几乎击中心灵,后面各种方法罗列却让人不好操作

这本书分析了拖延的心理学原因,然后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通过一些实例和心理分析来达成观点的阐释,比较可信,前半部分几乎击中心灵,每句话似乎都让你醍醐灌顶,重新认识自己。但后面各种方法罗列却让人不好操作,陷入了成功励志类书籍的通病,总的来说还不错。
对于我个人来说,头绪繁多或无从下手的事容易造成拖延。里面也暗含了完美主义倾向:我不确定能做到最好,因而失去了细步迈出逐步夯实的动力。甚至为自己找一些合理的借口。不怕失败最重要是不要把表现与能力价值挂钩,不要与外在评价过度关联。
我就是固定心态的完美主义者,原以为拖延并不严重,但其实一直都在。但其实我并无天分,只有一些巧合和努力,天分被外在拔高了,因此完美主义心态是没有坚实基础的。寄希望于虚荣和享乐并存对我来说也不可能,这个世界没有白吃的午餐,对于我来说也没有轻松过上好日子的路子。必须首先保证勤奋然后途中注意方法和结果。从此开始,看穿红尘放弃虚无缥缈靠外界肯定的价值,不怕失败重新构建自己的价值。工作即使不热爱,勤奋是必须的,而自己的家庭及梦想则必须两者都有。
最可怕的事情是去全然地接受自己,然而对个人来说,成长是最重要的,全然接受自己的优缺点并不妨碍反而有助于你的成长,何乐不为?拖延总会归因于某种患得患失,此时要注意和自身成长及责任对比。而且特别注意不要让这些担忧成为懒惰潜在的借口,因而循环恶化。
这本书中学到的最大一点是冷静分析:当拖延症发作时,要看清其中的原因,以前或许看不清,现在这么多案例看了这本书应该可以了。当不良情绪发作时也要照样分析,然后做出决策。借口,潜意识的懒惰等等阻碍前进的因素都要刨出来。然后与自己的目标之路最大限度匹配。

  《拖延心理學》读后感(四):感想:对失败的恐惧——以自我经验来说

“有些人宁愿承受拖延带来的痛苦后果,也不愿意承受努力之后却没有如愿以偿带来的羞辱。”
“如果我做的不好,谁会需要我呢?如果我一无所事,谁会爱我呢?”
—————以上内容来自本书
我就是一个害怕“全力以赴”的人,因为那意味着“破釜沉舟”,而我根本无法想象去面对“明明拼尽全力却还是失败告终”的局面。
回顾整个学生时代,我从来没有认真学习过,一直是扮作一种“不在乎成绩”的样子,用一种“轻松放任”的状态来学习。靠着运气,小聪明,还有天生的好奇心,成绩一直保持着考前的位置。父母常常对我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学习到后半夜,你九点钟困了就去睡了。如果你再努力一点,那年级第一不就是你的了?”
听了这样的话,我反而不敢去努力了。“如果我每夜学习到很晚,最后成绩还是没有上升,那么我将对自己感到失望,最可怕的是父母的期望将会落空,他们不会再把我的成绩归因于我没有尽力,而是会觉得我能力有限。”想到这些,我的心中充满了恐惧,相比于我对自己失望,我更加害怕父母的失望,我害怕因此失去他们的爱和呵护。
在接触心理学后,我明白我的各种心理和行动中都反映出我的安全感缺失,认为“如果自己变现不好,将会失去双亲的爱”,这也是其中之一。这种心理的根源来自于“父亲向亲朋好友炫耀我”的行为。父亲对别人说我多么优秀时,我的内心不会感到骄傲,反而被恐惧感充满,我害怕自己有一天会不再能表现得像以往一样好,进而会让父亲失去谈资。
还有一次我通过书信问过父母“如果我不再是在学校里名列前茅的学生,不再是家里听话懂事的乖乖女,你们是不是不会像现在对我这么好,不会再爱我了”,结果我得到的回复是“如果你那么想,那就更努力地学习吧”。从那以后,我就更加惧怕失败,面对考试害怕名落孙山,面对其他事情也强迫自己做好,心理常常焦虑不安,意识到这种病态后,我开始主动接触心理学,想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自我疗愈。而现在,我也明白了:即便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有被爱的权利,我不必害怕失败,也不必紧张兮兮得硬逼着自己做到最好。
说这些事情不是为了责怪父母,我相信他们是无心的。我也相信,哪怕我从来都不是成绩好的女儿,不是乖孩子,他们照样会在我身上倾注他们所有的爱。如今,我对于爱,对于安全感的感受越来越平和宁静,不再像以往一样紧张,恐惧,自卑。
分享这些是想提醒家长们,心理阴影多半产生于亲子的沟通交流中,你的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无心的一句话,就会在孩子敏感的心中种下种子,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让孩子的内在世界更加快乐自得。

  《拖延心理學》读后感(五):明确的小目标 积极的心态

两天半的时间看完这本书。
       看前半部分的时候觉得很多话语都直切我的要害,发现了很多以往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拖延问题。完美主义,对失败的恐惧。给自己诸多借口。
      今年才看了14本书,一半以上还都是中篇,才发现自己拖延症有多么的严重,看这本书的过程中,给自己制定了不去浏览新闻,不进贴吧,空间,等等一些影响阅读的事情。
     同时每次想要给自己借口拖延时,都会在心里面说上一句:不要拖延,开始阅读。
     给自己制定了一天阅读两百页的任务,所以每次想要偷懒拖延时,就会很急迫的想我还有多少任务没有完成呢!
      就这样,自己也没想到的两天半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清晰的小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大的笼统的目标,相当于没有目标。
       积极心态非常重要,以往遇到不想干的事情时,总是很消极很不满的情绪,可是又不得不去做,现在再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凡事向好的开心的有益的方面去想,同样一件事,消极心态面对和积极心态面对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结果。
      消极心态下,事情做的不情不愿,心情还会很不好,积极心态下,发现原来让自己生气的事情原来并没有那么可气,并且心情好了,接下来做什么事情都会很顺畅。

  《拖延心理學》读后感(六):我觉得这本书真的会有用

      在这本书之前,我也一直觉得拖延症就是懒癌的科学术语罢了,以为这种东西是天生性格释然,没得救的。这本书的分析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并且就爱你给我的拖延症与其他的一些习惯、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等相关联,我就爱那个里面的分析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发现里面的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我平常的一些拖延症表现和前后的心里状态以及其根源,不是那种星座式的模棱两可的解释,而是真的其中一种类型前后都是分和契。我决定再细细的读一遍,并通过笔记认真的分析自己的拖延症类型那个,从而可以对症下药,运用里面提供的一些方法克服自己的拖延症,在这里就先做一个粗糙简要的分析吧。
    在第一章所列举的拖延者信条中,有七条与我的情况十分契合,分别是第1、2、5、8、9、10、11、12条,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十足的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以前认为完美主义者就是那种事实追求完美并做到了的光环人物,这本书让我换了个思路,知道还有我这种适应失败的完美主义者。
    第二条就是文化压力带来的对成功的恐惧,这一条更明显,我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随着我对我受的教育(这里不只指学校教育)的价值观的认同,越来越发现自己与家里人在对各种事情的看法上分歧越来越大,尤其是有一次我姐姐不耐烦的对我说“你不要这么清高好不好”,我在对“清高”这个词莫名奇妙的同时也第一次悲哀而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与家里分歧越来越大的事实,而这本书第一次让我正视这种恐惧与自己的拖延的关系,而这并不是这本书为我的拖延症找的借口,因为确实在很多次我意淫自己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时候都会觉得背后有几双默默注视的眼睛眼中透着怀疑与不解,而这种心理冲突带来的焦虑真的会让我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这本书中的方法直觉靠谱,但这本书刚看完,还没来得及实践,不过至少让我认清了对自己太苛刻是没必要的,事情也不是不完美就是个零,这几天心情至少轻松了不少,并且在愉快的心情鼓舞下一举做完了前几年一直想做的年度购书清单、年度总结和新年上半年计划简章,希望接下来能够用里面的方法一步一步有计划的实现今年的目标,做个更好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