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类动物园》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类动物园》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44: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类动物园》的读后感10篇

  《人类动物园》是一本由德斯蒙德·莫利斯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动物园》读后感(一):备注

把现代人的社会称为超级部落,人就是这一超级部落里圈养动物,提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第一章“原始部落与超级部落”,阐述超级部落的优劣,“追求空间的都市人的一个选择是到乡间去做短期漫游,他们很投入。……现代超级部落的拥挤道路把周末的出游变成了一种仪式,继续漫游总是比放弃漫游好。相比而言,动物园里动物的处境更加恶劣。”第二章“社会地位与超级地位”讲述大型社会纵横两个方向的地位之争、个人的多种社会身份、领袖的气质和领导的“艺术”。提出了假性部落和地位符号vs高位模仿的概念。第三章“性行为与超级性行为”,讲述其10种功能。引人注意的但是作者认为同性恋是超级性行为的一种失序表现,并非正常。第四章“内群体与外群体”解释人的领地行为和攻击性。第五章“印记与错误烙印”区分几种学习机制,创伤性学习,一般性学习和接触性学习。第六章“寻求刺激与控制刺激”论述寻求刺激与控制刺激的平衡以及过度刺激与过少刺激的平衡原理(无事找事原理,放纵原理,创新原理,外溢原理,超级刺激原理,削减刺激原理)。对付幻灭感的办法:诱惑性生存斗争与依靠代理人的诱惑性生存斗争。第七章“永不泯灭的童心”讲童心的游戏,探索和创造天性。

  《人类动物园》读后感(二):论裸猿的动物园生存之道

《人类动物园》讲现代人的困境及其出路。作者莫利斯把现代人称为超级部落人,将其比作动物园里的圈养动物。这个比喻生动传神,深刻揭示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都市人的困境:人口过剩、过分拥挤的生存空间与人的生物学特性严重相悖,造成过分的压力、过多的“都市病”。而现代人的出路,唯有不断以探索与创新改造世界。
一、要点
第一章《原始部落与超级部落》论述人类社会在空间规模上的扩展,生存压力和创造能力与日俱增,利弊同在。大都市为人提供了丰裕的物质文明,又是人类思想的孵化场。但在个人层面上,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压力、社会关系和地位之争的压力都难以承受。在群体层面上,超级部落难以管理,民主制和代议制均有其局限。
第二章“社会地位与超级地位”讲述大型社会纵横两个方向的地位之争、个人的多种社会身份、领袖的气质和领导的艺术。
本章的一大亮点是领袖确保权力地位的10条金科玉律:
1、你必须要清楚展示凌然在上的仪表、体态和姿势;
2、在激烈对抗的时刻,你必须要以攻击的姿态威慑你的下属;
3、在身体受到挑战的时刻,你(或你的代表)必须要能压倒发起挑战的下属;
4、如果挑战者用的是脑力而不是蛮力,你必须能智胜发起挑战的下属;
5、下属争吵时,你必须予以平息;
6、你必须要犒赏直接下属,允许其享受高位者的特权;
7、你必须要保护弱小的下属,使之免受迫害;
8、群体的社会活动必须由你决策;
9、必要时,你要安抚最底层的下属;
10、你必须要主动进攻,挫败外来的威胁或攻击。
坚定不移、雷厉风行的决策,比正确的决策更加重要。
至关重要的是你决策的方式,而不是你做什么。
僵化的阶级结构是荒唐的浪费体制,妨碍人才流动,阻挡底层人士“向上爬”,其最终命运必然是崩溃。
第三章“性行为与超级性行为”首先区分性行为的生育功能和非生育功能,指出不区分这两大类功能的灾难性后果,接着逐一介绍10种性功能:
1、性行为的生育功能;
2、性行为的结偶功能;
3、性行为的配偶维护功能;
4、性行为的生理功能;
5、性行为的探索功能;
6、性行为的的自偿功能;
7、性行为的解闷功能;
8、性行为的镇静功能;
9、性行为的商业功能;
10、性行为的地位展示功能。
在性行为的生育功能之下,作者探讨了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的严峻问题,介绍了两种立场的严重对立。
接着,作者逐一介绍了性行为的其他功能,包括恋爱求偶、婚前性行为、婚姻的维系、婚外性行为、自慰、花样翻新的探索、恋物癖、嫖娼卖淫、同性恋、支配和臣服的性行为、生殖崇拜中的男根崇拜和女阴崇拜、性虐待与性自虐狂、强奸等性行为的性偏离。
作者梳理了10种性功能的相互关系:结偶功能的性行为和配偶维护功能的性行为就成了生育功能性行为的必要补充……强化的求新冲动、好奇心和创造性就会使探索性的性功能大大增强。由于大脑高效,它组织生活的方式使人获得越来越多的余暇,亦使人善于打发余暇。于是,自偿性的性行为、为性而性的性行为就变得五花八门、日益精细。如果余暇太多,日子难熬,解闷式的性行为就趁虚而入。相反,如果超级部落的压力和紧张难以承受,镇静式的性行为就能起到舒缓的作用。超级部落生活的日益复杂使劳动分工和交换日益细化,性活动也卷入其中,其形式就是商业性的性交易。最后,由于庞大超级部落结构里的支配和被支配问题、地位高低问题大大加剧,性就越来越借用于非性的语境,这就是渗透到一切领域的性行为的地位展示功能。
本章的结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超级性行为的利弊同在,一方面,它能给人提供最强烈的身心报偿;另一方面,当它出错时,它又能造成最严重的灾难。
我们的动物性力量还深藏在身,但我们的动物性弱点与之同在。如果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弱点,了解它们在不自然的人类动物园里遭到的挑战,我们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
第四章“内群体和外群体”解释人的领地行为和攻击性。首先,作者追溯了“领地欲”的源头,指出三种守护捍卫的对象——自己、家庭和自己的部落。
领地欲产生攻击性,使人有必要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圈内人和圈外人,这必然导致群体之间和亚群体之间的关系紧张、争斗甚至战争。
作者分析暴力和战争的十大因素:
1、固定领地的出现;
2、部落膨胀为人口过剩的超级部落;
3、远距离杀人武器的发明;
4、首领不必在前冲锋陷阵;
5、以杀戮为业的阶级的产生;
6、群体间技术发展的不均等;
7、群体内部因争夺地位而受挫的压抑与日俱增;
8、领袖人物争夺群际地位的需要;
9、在超级部落里社会认同的失落;
10、帮助受攻击朋友的合作欲望。
我们完全摧毁文明的危险正在与日俱增,且成了真实的可能。
印记是正面的机制,导致正面的学习和依恋;错误的烙印是负面的经验,导致错误的固恋。
最后,他提倡对“错误烙印”的宽容。这些现象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这仅仅是生活在人类动物园里的另一种危险。我们都是潜在的受害者,在他人身上看到这样的危险时,最恰当的反应是同情,而不是冷眼相看,不能容忍。
第六章“寻求刺激与控制刺激”论述寻求刺激与控制刺激的平衡以及过度刺激与过少刺激的平衡,论述平衡两种极端的中庸之道。
人在寻求刺激的人生斗争中所必须遵循的六条基本原理。
1、无事找事原理:如果刺激太弱,你可以提出一些不必要却又能解决的问题,借以增加你的行为输出。
2、放纵原理。如果刺激太弱,你可以对一般的刺激作出过度的反应,借以增加你的行为输出。
3、创新原理。如果刺激太弱,你可以发明新的活动,借以增加你的行为输出。
4、聊胜于无原理。如果刺激太弱,你可以对低于正常的刺激作出正常的反应,借以增加你的行为输出。
5、超常刺激原理。如果刺激太强,你可以减少对输入感知的反应,借以减少你的行为输出。
6、削减刺激原理。如果刺激太强,你可以减少对输入感知的反应,借以减少你的行为输出。
略举几例:
“无事找事原理”的例子有家庭主妇。刺激不足而产生幻灭感时,她可能会诉诸飞短流长的手法去干涉他人的情感生活。避免风险的变异形式是到书籍、电影、戏剧和电视里的虚构人物身上去寻求宣泄。
“放纵原理”的例子有吮手指、咬指甲、喝闷酒、猛酗酒、狂抽烟等。
“创新原理”的例子有捉迷藏、玩游戏、研究科学、听交响乐、朗诵诗歌、看芭蕾舞、观赏艺术作品等。
“外溢原理”就是在“风平浪静的港湾”里寻求刺激,例子有兽交行为、同性恋等,这是在刺激缺失的情况下“聊胜于无”的补偿行为。
“超常刺激原理”的例子有:整容、化妆品、时装、饰品、春药等增强性刺激和性魅力的手段,还有玩具、绘画、虚构文艺作品等。
睡眠的首要功能是做梦,而不是休息肢体。如果新的信息归档完毕,我们一觉醒来就头脑清醒、精神抖擞,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第七章“永不泯灭的童心”有几个创新。(1)现代教育的考试未必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日益膨胀、高度分割、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令人窒息,犹如禁锢人脑的桎梏。(2)成人童心未泯,但具有巅峰创造力的成人毕竟是少数。
儿童提新问题;成人回答老问题;童心未泯的成人寻找解决新问题的答案。
儿童的潜力受成年人压制;成年人害怕儿童的威胁,倾向于保守。一方面,成人爱护儿童;另一方面,他们难免认为儿童是对强势地位的威胁……因此,压制年轻人的创造性成为强大的趋势。
二、感想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来自于第六章《寻求刺激与控制刺激》。作者莫里斯认为,时至今日,人类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斗争,而是在终身进行寻求刺激与控制刺激的斗争。面对日益增强的内心欲望和外界刺激,我们需要合理地控制与回应。如果我们能够把自我追求的刺激,由食欲、性欲、权力、财富、名声等对象,转换到探索、求知、发明、创造等良性因素上面,使自己古老的遗传特征与超常的新环境协调一致,甚至改变这个世界的面貌,就能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充分享受这个最激动人心的游戏,延缓甚至规避末日的来临。

  《人类动物园》读后感(四):人类动物园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The human zoo》:
         我,生活在沿海的某个小村落里。与我的父辈不同,我并没有认识足村里的每个人。偶尔出门,总有好事的中年妇女会问我是不是那一家谁谁谁的女儿。习惯了面对陌生人直接无视的态度,于是对人家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的打招呼方式总是尴尬又不舒服。只能硬着头皮勉强地笑着点头。
         我,每天都穿梭在这占地几千亩的校园里。来来往往,走走停停,一路上几百张脸孔,可能我认识的喊得出名字的也不会超过30张。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今生一次擦肩而过。在这人口过剩的时代,前世的努力无情地被践踏在行人的脚印子里。
        你看,即使是大大世界的一个小小角落里, 我们也不可能认识每个人。尽管我们都仰望着同一片窄窄的天空,呼吸着同样污浊或清新的空气。
        从原始部落到现在的超级部落,从有个性的人人相知到现在无个性的鸡犬不相往来。人类的足迹踏遍千山万水,却连身边的人是谁都不晓得。那我们是如何形成强有力的部落,依然井然有序地生活着? 作者提出超级部落的主要控制手段有以下五点:法律,宗教,风俗,语言,战争。
       你听,身处异乡的我们都讲着同样的方言,便平白多出几分亲切。方言是对故乡的归属感,不如说是对这个超级部落的归属感。以至于,小时候,总是觉得台湾就在不远地方,长大之后,台湾也不过是隔着一湾海峡。网上狂转的照片,福建各地风俗的典型。一看到闽南男人是喝茶,闽南女人是烧香拜拜。再熟悉不过了。风俗如同语言一样,用红线把我跟这个地区捆绑,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我额头。一看,即可分辨得出。
       战争是最残忍却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和平时期,领导人总是各种渲染美国霸权主义,日本文化渗透,以让我们关注外部矛盾转而忽略内部矛盾。战争时期,更不必说,我们一致抗外,即使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除了超级部落,我们还会因为不相识大多数人,而自己联合成假性部落。如果说超级部落是行政管理意义上的区域,那么假性部落就是行业或相同爱好的聚众。行业部落照样也把人隔开形成自己的联盟。比如各种行业术语即成隔离机制。医生说着医生听得懂的各种生物学名词,药物名称,病学名,病理机制等,IT程序员又说着外群体听不懂的代码,密码,程序等,审计师也说着行业内的各种规定,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制度。我们被这些行业术语隔离开来,除非我们也懂,否则我们难以进入这样的假性部落。
      人本质上就是争强好胜的,充满竞争力的。于是我们追求超级地位。每一个职称的名字即是你的地位符号。你的行为也无处不透露着在这职位的优越感。可是人总是往高处走。如果你达不到这个地位怎么办?有人成功必也有人失败。于是失败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为了借用高位者的权利来展示自己的威慑力,他们会高位模仿。没有足够财力的女性渴望意味着身份的钻石,于是珠宝商制造出高仿真的伪冒品。(作者举了很多动物界的例子,非常有意思。建议阅读。)
      人类动物园的超级低位要求实在很残酷,要么失败而幻灭,要么成功却失去对家庭的控制。更为严重的是,他努力拼搏的结果可能就是,既失去家庭的控制地位又不能向上爬。除了高位模仿,他还可能出现转向攻击。可能向内——自杀,可能向外——他杀。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强度压力下的自杀率和犯罪率高低不下的原因之一。再温和一点,虚拟暴力惊险的吸引力比之以往,更富吸引力。
       人善于学习,也不断在学习。但是有一种创伤性学习,虽然经历短暂可能只是一瞬却足以铭记终生。比如经历过地震或车祸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自从经历某件事之后,我一看到相似的场景,也会不自觉地难受,甚至会不自觉流泪。尽管我知道已经过去了。却仍然没办法控制。没有人能对另一个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接触性学习,非常有意思。不是对报偿的回应,而只是简单的接触。刚出生的鸭子,看到第一眼的物体就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尾随其后。作者转到恋爱行为上,恋爱和鸭子一样,同样有个敏感期。一见钟情在这时候很容易发生,而且是相当快的一个过程。和恋爱形成时间相比,其效果相当持久,即使在没有明显回报的情况下,爱情也很可能持久。所以说初恋很幸运,往后我们都或多或少地照着初恋的模板去找另一个。这时候,又想到《平凡的世界》中的金波,这个好男人,因为听到藏族姑娘的歌声,从此一直生活在对她的思念当中。往后,每次恋爱得快成功之后,总是觉得没有那种感觉而告吹。
        印记还会影响到恋物癖。例子中有一个较为极端的是,一个男孩看到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女人居然射精,以后如果没有拐杖就无法发生性行为。印记影响动物的性对象倒错。所以就不要老是只圈养一只动物嘛。没有同类,当然只能把饲养员当成同类了。所以从这里是不是也可以说作者的观点错误,因为他认为同性恋也是因为印记错误而产生的性偏离。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生活在同性恋的世界,那么现在性偏离的是不是就是异性恋了呢?当然这是一本60-70年代的书籍,暂且就这么原谅作者。
       人与生俱来还有一种内嵌式的生物需求:从环境中获得大量的刺激输入。所以我说嘛,我很怕无聊并不是没有理由的是不是。作者提出了寻求刺激人生斗争的6条基本原理。无事找事原理、放纵原理、外溢原理、刺激极端性原理、削减刺激原理。境遇性同性恋属于外溢原理。聊胜于无。人的唯美倾向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好奇心、创造性和心智上的不断成熟。所以两栋建筑之间的直行道尽管是效率最高最廉价的,但从满足人的需求来看,它并不是最完美的。我们总是想要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自己的特征,令人惊喜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的建筑个性。所以,才有我们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但是人类既然生活在同一片区的动物园,我们就不可能是一张白纸,可以书写任何东西,事实上,我们来到世上,就带着一套基本指令。世界总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你去遵循这一指令。本来,你也不可能脱离这个世界成为意义上独立的个体。

  《人类动物园》读后感(六):"我们"和"他们"的共同命运

  《人类动物园》书中提到了一个来自于社会学的概念,即“自我实现的预言”:
  1、看,那个绿头发的人在打孩子
  2、那个绿头发的人是个坏蛋
  3、所有绿头发的人都是坏蛋
  4、凡是绿头发的人都要打人
  5、又碰到一个绿头发的人,趁他还没打人之前就打他!
  (于是,这个并没有打人的绿头发的人不得不进行自卫)
  6、你看,这就是证明,凡是绿头发的人都要打人
  7、所以,我们一碰到绿头发的人,就要先打他!
  从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例子当中,既可以看到小学生之间的互相欺负、同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域之间人的地域冲突、不同宗教信徒之间的冲突,更可以看到所谓文明和种族的冲突。人们一边在自己的社会里挣扎着求存,一边深深恐惧自己不属于任何群体,于是,当面对来自于外部的所谓威胁时,平常最渺小而人微言轻的个体,却可能变成一个极度暴躁甚至嗜血的好战分子。而冲突甚至战争就会在由这样的一个个渺小的人激起的斗志之下、经不会亲临战场第一线的所谓首领的鼓动之下,最终变成残酷的现实。
  然而生命的逝去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人类作为一个统一的物种,具有的如同巨型蜥蜴一般的断尾求生的超强复活的能力。
  “所以,从长远观点看,其实是最大、最血腥的战争,其结果也只是把我们整个人口增长的曲线稍微截去一段罢了。”可是这只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巨蜥,在某一天会不会把自己整个头脑都撞的四分五裂呢?那时也许就是它作为一个生物,进入地球动物史的日子了……
  在这个世界各地不同的争端愈演愈烈的今天,在这个人类的活动对于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造成不可挽回影响的今天,在这个曾经最强势的人类文明面临着来自于内部和外部严重挑战的今天,整个人类物种是不是早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抑或这只是巨蜥的另一次向死而生的篇章?

  《人类动物园》读后感(七):摘抄


经营一个超级部落就像让政治体制走钢丝。看来,任何现代政治体制的最大希望都是用右翼的方法来执行左翼的政策。
阶级可能有非常强烈的部落属性
即使缺乏经验的(动物园)负责人也会很有把握地预测,如果动物达到人那种不正常水平的拥挤程度,它们正常的社会生活模式就必然要解体和崩溃。倘若有人愚蠢到向他提出建议,尝试用人口拥挤的方式去安排猴类、食肉类或啮齿类的生存空间,他一定会感到震惊。然而,人却心甘情愿地这样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挣扎,居然还生存下来了。用一切规律来衡量,人类动物园如今都应该是狂呼乱叫的疯人院,土崩瓦解,天下大乱。
争论的基本问题是:一方问,我们胆敢干预生育吗?另一方责问,我们胆敢不干预生育吗?
同性恋男子对女性缺乏兴趣,所以他在性地位的争夺中就不公平地占了优势,这是因为无论异性恋的男子征服了多少女人,他都不会给同性恋男子留下神秘的印象,所以要击败同性恋男子就别无他途,只能靠讥笑的态度。当然,在同性恋的世界里,性地位的争夺和异性恋世界里一样强烈。
从生物学来讲,人天生的任务是守护三种东西:自己、家庭和自己的部落。
儿童善于发明;成人善于生产;童心未泯的成人善于创造性地生产。

  《人类动物园》读后感(八):人类动物园

  裸猿的个体特征讲述完了,现在应该描述一下生活环境与社会结构了。作者并不认为裸猿们生活地城市是丛林,而更应该是动物园。于是作者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看前几章时,我曾经想过应该让更多的人读读,特别是关于领导和战争(这点对当前的中日两国人更为重要)的章节。可是当我看完此书时,心中却有点发冷。作者依旧是那浅显与略带幽默的笔调,可是当作者把现代人中的圈养动物性一一赤裸裸地表述出来时。实在太让人难堪了。我在书中看到了许多自己的行为,也对此行为的解释而狼狈不堪。我在想,也许此书被禁就是这个原因。真难以想像有多少人能够冷静的读完并认识到这些东西。难怪自古以来算命的都不得好死,那应该是被诅咒的后果。因为没有人喜欢自己被解析。特别是最后三章真应该好好读读。对不对各人自觉。但至少发人深思。

  《人类动物园》读后感(九):啰嗦的莫利斯

在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行走在非洲大草原上,那时,食物十分不充沛,人口稀少,猛兽横行,人类在艰难的环境中,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形成了作为人类必须具备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本能,这套本能指引我们在弱肉强食的草原上繁衍生息。
千年以前,人类中的一小部分开始种植农作物,不再完全依靠几率的恩赐。近两百年内的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又使人类中非常幸运的一小部分成员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是BBC《人类本能》中的一小段回顾。如果你和我一样认为以上所述为真,那么即使不看此书,也基本能够推出:那些百万年间形成本能的人类,在进入崭新的环境中(从进化角度讲,简直是一眨眼的功夫)必然产生种种不适。
因此,从头到尾阅读本书,觉得作者实在太过啰嗦。

  《人类动物园》读后感(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承认人类的不完美

     《圣经》以及其他宗教典籍里都有着神创造了人类的传说,大致思想都差不多,全知全能的神按照神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人类拥有智慧,明辨善恶美丑,凌驾于万物之上,是万物的管理者。这是神话里描述的情景,也是一部分人希望的状况。
      但实际上,我们没有什么特殊,猿类共有19种,而人类是唯一一种皮肤直接裸露在外的猿类,我们是“裸猿”,这也是作者莫利斯的裸猿三部曲第一部的由来。裸猿三部曲的第二部叫做《人类动物园》,主要描述从原始部落开始,人类的群居行为。动物园中的动物和野生状态下的动物虽然在物种上属于相同的物种,但在行为模式上,动物园中的动物已经与他们野生的同伴不再相同,有些动物甚至将人类当作求爱的对象。同样,作者认为人类从原始部落开始到现在的超级都市,生活状态像动物园中的动物——我们不必亲自去狩猎或者采集食物,不用风餐露宿,性也不再是单纯为了繁殖而进行。我们就像被关在巨大的动物园中,而我们虽然自喻为万物之灵,穿着得体,谈吐优雅,但经常性的,我们流露出自己的动物本性。
      我们始终想追求完美,人类也是,为了追求完美,人类发明出各种工具来帮助自己。但正如人类摆脱不了自己的动物本性一样,我们也永远达不到完美的状态。那怎么办呢?
      不如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承认作为人类。我们首先是动物。没有百分百的理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