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篇

2017-11-21 22:59: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篇

  《哲学的慰藉》是一本由(英)阿兰·德波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一):《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

* 散文式文笔
        * 穿插有趣的小故事(哲学家本人的以及他们收集的)
        * “哲学”=爱智慧
        * 苏格拉底——独立思考
                       ——苏格拉底是的思辨方法:①取一种为世所认定的常识论断②想象一下这一论断可能是错的,寻找这一论断可能不对的情境③对以上问题找到例外情况④最初的论断必须考虑到以上例外情况并将之精确细腻地表达⑤追求真理,就是发现我们原来差不多认定为是的其实为非。
        * 伊壁鸠鲁——快乐友谊+自由+思想,≠金钱
                       ——如果渴望落空?①设定一向追求快乐的计划②设想这一计划可能是错的,寻找设定目标与与快乐之间的关联不符的例外情况。有了所想望之物是否仍会感到不快乐?没有它是否可以快乐?③如果能找到例外,那么所想望之物就不是构成快乐的必要和充分条件④诶准确表述如何获得快乐,就要把例外考虑在内,从而对最初的计划在分寸上进行调整⑤真正的需要与嘴唇的懵懂的欲望差别很大。
        * 塞内加——处变不惊的决心——斯多葛派哲学家——他认为论点有如鳗鱼,不论多么合乎逻辑,除非用形象和恰当的文风固定在人的思想中,还是会溜走。需要用隐喻来引申一种看不见某找的意思,否则我们就会把它丢在脑后。
                      ——“挫折词典”:①愤怒(是一种疯狂,由于我们队世界和其他人持有过分乐观的观念而造成的,我们对挫折反应不当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认为怎样是正常,我们的盛怒来自那些侵犯了我们认为是生存的基本规则的事物。因此我们应设法调整期望值,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必须顺应之。如果不抱那么大的希望就不会那么愤怒。)②震惊(现实的残酷特征:一方面是世世代代的延续性和可靠性,一方面是无法预料的灾难。我们处在夹缝之中,一边是合理的召唤另一边是大难临头的可能性。罗马钱币背面的“命运”女神像:一手握山羊角,一首握舵桨,朱庇特的长女。羊角象征赐予人丰饶的权利,舵桨则象征她改变命运的更为凶险的权力。死亡也是寻常的。每天应该花一点时间想想“她”,我们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必须做一些预料。)③焦虑(一种不能确定的焦躁不安的状态,我们希望情况好转又担心恶化。这种情绪最典型的后果是让人不能享受本应是快乐的事:文化的、性爱的、社交的...传统的安慰方式是说宽心话,但是这是最残酷的。因为我们所描绘的美好图景具有双重作用:让我们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没有准备,又无意间暗示最坏的情况会出现。因此我们应该:想到最坏的事大概是会发生的,但又要想到其实没有我们担心的那样坏。一个人心灵的平静并不靠财富。确定一个人智慧的有一点:如何应付突如其来贫穷,(斯多葛派哲学家)他们会泰然离开他们的华屋和奴仆,美又愤怒和绝望。智者应该能够泰然离开命运女神的一切恩赐,因为命运女神所赐的不仅是房子和钱财,还有朋友家庭,甚至我们的身体。他对于“满足”是这样理解的:比如不会因为自己身材矮小而妄自菲薄,但还是宁愿自己长得高大;可以没有朋友而活下去。但不等于他愿意没有朋友。他自己也做到:“把命运女神所赐予的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④收嘲弄感(可能会是来自无生命的物体、来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很容易把“并且”变成“为了”而联系起来,本来是“铅笔从转上落地,并且我很恼火”变成“铅笔从桌上落地是为了要使我恼火”。我们应设法为我们的第一印象加一层防火罩,拒绝根据这一假设贸然行动。)当然,不是要求逆来顺受,而是要求我们区分何处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
        * 蒙田——“性”、“文化”(超越偏见)、“智力”——承认自己的弱点——他自己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为接触到的一些所谓贵族的心智的傲慢而叹息。
        * 叔本华——非理性主义、悲观主义哲学家——艺术与哲学以不同方式把痛苦转化为知识
        * 尼采——推崇悲苦,“入世的”——正如蒙田《随笔集》最后一张“生活的艺术在于善意用逆境”伟大是后天获得的,能驾驭的能力越高,文化水平越高
                —— 一方面对人的潜力的极度信任成功的机会是向我们每个人敞开的,比如写一部小说;一方面是极端的残酷,比如写一本小说之前须苦度十年悲惨的光阴。
                ——坚韧不拔、不要酗酒——处理问题的决心,自我完成的机会——继续对我们向往的东西保持信念,即使我们现在没有,也许永远得不到。
      雅典的神殿是希腊人内心和他们社会内部存在的秩序的一种外在表现。古希腊文明绝不来自肃穆宁静,而是来自最凶险的力量的升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个人能驾驭的情欲越强大,越凶险——因为他们有能力把它看做一种手段,那他们的文化达到的水平就越高。看似宁静的神殿是根部阴暗的幼苗经过精心培育长出的花朵。希腊人不是砍掉其敌人,而是是以教化。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二):哲学慰藉,各取所需

    德波顿的文、资中筠的译、周国平的序,读这样一本《哲学的慰藉》还需要更多理由吗?“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是“爱智慧”,它是人类知识的起源,国际公认最高学衔,无论文理都是“PHD”,即 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学博士),足以说明这点。如果能抛弃对哲学枯燥、无趣、吃饱撑着瞎想的固定思维或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断影响,或者能更客观地欣赏哲学的智慧魅力
  
   单就本书而言,其文学意义明显大于哲学意义,德波顿并没有严肃的论述某种哲学思想,而是以人生常见的几种困惑为主题,选取一位具有代表意义的哲学家,将哲学家抽象的哲学思想还原到具体的历史中,用优雅简洁、机智含蓄的文字描述哲学家本人的真实生平给读者以慰藉,其实我更愿意使用“启示”一词,“慰藉”虽然也是获得心灵的力量,却是一种心理的满足状态,“启示”一词更适合哲学的本原意义。对我个人最有启示的是“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和“困难中的慰藉”两章。
  
   同为古希腊哲学家的伊壁鸠鲁或许不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广人所知,甚至一知半解者将伊壁鸠鲁学派视为追求快乐的纵欲主义者。但是只要看看伊壁鸠鲁本人对人的需求分类就能知道事实绝非如此。伊壁鸠鲁将人的需求分为自然而必要的(包括朋友、自由、思想、食物、避风雨处、衣服)、自然但不必要的(广宅、私人浴室、宴饮、仆役、鱼、肉)、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名望 、权势)。在他眼中,食物和宴饮、避风雨处和广宅都是不同的概念,对伊壁鸠鲁来说,人只要满足“自然而必要的”需要就能获得快乐,“在消除了匮乏的痛苦之后,清茶淡饭与丰盛筵席带来的快感是相同的”,在“自然而必要的”这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朋友、自由和思想。
  
   德波顿用五个步骤得出当你追求“在别墅度过假期获得快乐”时,推出一个人在别墅会孤寂无聊,而同相知相爱的人在帐篷里却能过得很快乐,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真正的需要与最初的懵懂欲望差别很大。但是这个例子让我想起那句著名的“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究竟是每个人对“自然而必要的”定义并不天然相同,还是并非每个人都喜欢快乐自由的生活呢?还是说在物质发达、物欲横流的社会,人性也变得更复杂了?
  
   最后一章是尼采的故事,我在这之中寻找到一种自己心路历程的共鸣。年轻的尼采一开始是信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他学着压抑自己的欲求,以避免在追求欲望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焦虑和痛苦。我在看过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后,亦遵循避免痛苦就是幸福的人生理念,一度不敢追求所爱之人。德波顿认为是蒙田、司汤达、歌德等人,以及地中海的饮食、天气、日落和他作品中多次提到的“爬山”,促使尼采从叔本华“像但小的麋鹿一样躲藏在森林里”的思想走向他的超人哲学。他说“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丰富的内在的乐趣?如果你决定选择前者,宁愿减轻人类痛苦的程度,那么你也必须降低人类享乐的能力。”。尼采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他不再畏惧高峰艰险,安居平庸的山下,而是精神意志为镐,以痛苦为索,直到顶峰,俯视平庸。
  
   德波顿应该是偏爱尼采的,这一章作为压轴篇幅最多。他用尼采的生平是悲剧性的,他四岁丧父,两度失恋,终身未婚,生前著未销量不佳,生活窘迫到买不起新衣服,常拖欠房租,身体不好,消化不良、几乎失明,很多像梅毒的症状(尼采本人并不承认),最后彻底疯掉被送入疯人院,11年后以55岁的年纪去世。最可悲的是在他死后,他的著作被纳粹的妹妹改动,造成道听途说者对他“权力意志”的误解,而不明白,尼采的“权力意志”“超人”概念,只是一个终身与孤独、贫贱、疾病抗争直至疯癫的人,对生命、对自我极端的赞美和热爱,他把自己当成太阳,为所有的人散发光和热。
  
   书中另外几章是以塞内加作对受挫折的慰藉,蒙田对缺陷的慰藉,叔本华对伤心的慰藉,都能给处在不同困难中的读者以启示,惟独第一章将苏格拉底作为对与世不合的慰藉,个人稍觉不妥,未能显出苏格拉底最伟大的一面,有些炮仗打蚊子的感觉。苏格拉底是否与世不合亦值得商榷。此外,不知是受内容所限还是翻译问题,个人感觉本书亦未能全面展示德波顿的文字魅力。总体说来,此书仍是一本哲学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都值得一读的书。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三):书的内容没嚼劲,维持”不建议买入“评级

最近买了这本书。
内容:作者说他看过很多哲学书,说哲学家的书比较深奥。他写这本书,是要以一种普通人能读懂的方式介绍这些名哲学家,阐述起哲学观念,从“其哲学观念对我们面对生活有什么意义”这个角度去阐述。
个人看了三分之一,内容平实,没有那种直扣人心的激荡。
作者显然把自己放在比这些哲学家更低的位置来学习他们的观点。这些名哲学家在其笔下,被“偶像”化了。行文之间,作者对哲学家的崇拜可见一斑。
倒像是一个小学生看了红楼梦之类的大书,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得意洋洋,却又战战兢兢的,要向别人证明,我看了这本书,我看懂了这本书。
周国平为此书做了序,周国平也写书,当周提到这些哲学家时,就是像说“我隔壁老王是这么认为的..."
周提到这些哲学家的观念时,并非都是宣扬。并且,有所比较。
周要比此书的作者对这些哲学家了解更多,对这些观念深入思考的更多。
维持”不建议买入“评级
另外,资中筠竟然如此推崇此书。
如果是因为大陆读书氛围差,推荐一些入门读物。说得过去吗?
或者,资中筠本人,也就这水平?
更恶意的猜度,是为了钱?
因为资中筠对本书的推崇行为,将对资中筠的评级降低为”沽名钓誉之辈“。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四):哲学的入门书

第一次见到这门书是在试卷满天飞的高三时光同桌的课桌上,第一眼被精致的封皮吸引住,第二眼被高大上的名字给震撼。在高中时仍觉得哲学是一门高深莫测、逼格甚高的学问,对同桌的敬仰如滔滔江水滚滚东来。同桌的一些习惯对我现在的影响仍是很大,每天的任务安排,周月的自我反省。虽然我多是在低谷时才会想起这些,但内心还是很想成为同桌那样的人。
大学后正式自己买了这本书,细细读来,发现并没有当初想的高深。正如作者所说高深的思想没必要用深奥的文字来表达,这只能是作者对于文字的运用还没有达到功力,大道至简。当然也可能这本书的定位本来就是基础工具书,人们受到世事不公待遇时寻求心理安慰的工具。先哲的思想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自我安慰。
但我更愿意把这本书看做哲学入门的介绍书,它没有稀奇古怪的名词,没有纠结缠绕的思辨哲学。告诉你哲学是有趣的,哲学是有用的,哲学是好玩的,哲学是普通人可以涉及的领域。哲学只是“爱智慧”,它只是一本偷窥哲学大世界的一个小小窗口,但你可以从这个窗口溜进去,看看真正的大家之作,看看那一栋栋以各个哲学家为管家的哲学宫殿。
我会把这门书在妹妹上大学是送给她。大学有了自由时间,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开始自己承担责任,开始接受挫折。我希望这时可以有一个大家和她交流,不用独自面对。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五):自己吃还是宴客?

首先,不喜欢周国平。前面有一篇周国平的推荐序。“蒙田是我的老朋友了,现在从本书中重温他的一些言论,倍感亲切。”瞧瞧这口气,您老写过那么多二手哲学书,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神马的,只要您写过的就都是你老朋友了呗。这人槽点太多,还是不吐为好。
其次,不喜欢资中筠。大名鼎鼎,体制内的健康力量云云,不过在我看来,贩卖虚假希望才是真的。这么老人,包括他们整整一代人,酱缸里泡久了,正常思维都没有了,资老这还算好的。资老资格老,学问水平自然没得说,不然怎么会在《译序》一开始就说“由于精力与时间有限,我一般不轻易接受翻译的约稿。”瞧人家老一辈这口气,我喜欢。不过,有个地方我看着别扭,虽然我的英文水平差着十万八千里,但是还是要说出来请教请教。
P65,第二章,伊壁鸠鲁,(四),第一段中:
他对一位朋友说:“送我一罐奶酪,好让我想要的时候饱餐一顿盛筵。”
德波顿原文是:
"Send me a pot of cheese, so that I may have a feast whenever I like."He asked a friend.
希腊文原文不知道。
epicurus.info上,这句话的英文是:
Send me a pot of cheese, so that I may have a feast when I care to.
(http://www.epicurus.info/etexts/fragments.html 第39段)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是这样引用这句话的:
"Send me some preserved cheese," he writes, "that when I like, I may have a feast."
何兆武的译文是:
他写信给一个人说:“请您给我送一些干酪来吧,以便我在高兴的时候可以宴客。”
是奶酪还是干酪无所谓,但是自己吃还是宴客,区别可就大了。何兆武对?还是资中筠对?
再者,这本书根本上是一本鸡汤式的二手哲学书。德波顿似乎最喜欢蒙田。蒙田说“如果我有信心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我就会不顾一切,彻底地自说自话”——也就是说,不需要引用128次柏拉图,149次卢克莱修,和130次塞内加,不再“需要以别人的盛名来掩护我的软弱”。
但是,德波顿,你引用了多少?看到这里的读者,你们有没有想到应该扔掉手里这本二手哲学书,去读柏拉图的《斐多篇》《会饮篇》《苏格拉底之死》,伊壁鸠鲁的《自然与快乐》,塞内加的《论生命之短暂》,蒙田的《随笔集》,叔本华的《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论道德的谱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六):。

• 尼采1888年略带尴尬地承认这一点“我非常害怕有一天我将被宣布为圣灵” 看到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突然发现哲学家好像都过得挺好的。至少不会为生活忧虑。蒙田住在城堡里,叔本华继承的遗产让他一辈子不愁吃喝,塞内加属于贵族,尼采虽后来过得一般,但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不为生活忧虑的人才能如此耐心而痴迷地思考生死、意义和苦难吧,不得不承认,他们有富足的条件可以深思,但我仍发自内心尊重并倾慕这些人,他们本可以如纨绔子弟一般吃喝玩乐,或像正常人一样追逐现世的幸福(如名利荣誉和漂亮老婆),但他们没有,他们选择孤寂和忧郁,选择不被理解的深沉和独自一人的愁苦。他们选择了上帝。不是神学意义的上帝。是自己心中的上帝。同时,他们选择的也是人类,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些人,而是全人类。

决定三十岁前去爬尼采登过的科尔瓦奇峰!

尼采劝诫大家不要喝酒,不是因为酒对身体不好,而是借酒消愁不好,有愁苦不要老想着消解它,而是利用它使自己变得更好,这点我很赞同。

要介意自身的和世界的缺点。

如果对内心渴求的东西表示淡然,那是基督徒。永远要对我们向往的东西保持信念。

• 如果叔本华早点收获爱情可能也不会这样厌恶活着。

叔本华把对爱人的选择看作生命意志驱使的结果,而生命意志是为了繁衍出健康聪慧的后代,所以我们爱上那一个人而不是别人。这我觉得这就有点太扯了吧。那根本不打算生孩子的人是出于什么选择爱人的呢。算是摆脱了生命意志的追求?

• 蒙田批评那些用艰涩装深刻的文字,想想也是,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理解的文字是高深的学问,这样容易走弯路。最近翻朱光潜的《谈美》,觉得写得真平易近人,那么厉害的大师给青年写书,里面完全没看到什么生僻的字词,行文透着平和与欢迎任何一种读者的温情,用简单的语句结构和平常的词汇,有着希望你读下去的循循善诱,果然是大师啊。

蒙田:“一个人在世人面前奇妙非凡,然而他的妻子和随身仆人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几乎没有人在家里被当做奇人。”

• “你问我有哪些进步?我开始成为我自己的朋友。”

“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

“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但是不喜欢塞内加说向必然低头。他想离开暴君尼禄,尼禄不愿让他走,他便留下来,即使知道伴君如伴虎,竟然还能专心去研究自然现象。要我肯定要逃的,可能我太理想了。

塞内加出名的一句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这点倒逐渐在认同当中,逐渐觉得现世中已经少有事情让你哭泣了,而且越来越少。也不知是好是坏。

• 希腊的伊壁鸠鲁在奥诺安达集市旁边立面积约为320平方米的石碑,在上面刻字宣传他的哲学思想希望人们少消费。简直太可爱了。更可爱的是,那么庞大的集市肯定有很多搞商业的有钱人,他们竟然怼不过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哲学家。哈哈哈。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七):老外的心灵鸡汤

阿兰.德波顿在这本书的前言里说,他读书是有目的的,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更有自知之明的,更多才多艺的人。这想必也是大部分读者翻开这本书的理由。想了解这个世界,或者说,用从多个角度、多种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促使我们走近哲学、研究哲学。因为单纯的消遣和娱乐来读哲学的人,应该一万个人里面都挑不出一个来吧?
但是就算是在排空一切杂念、焚香沐浴、正襟危坐的情况下,读哲学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父亲在大约五六年前开始读哲学书,并对其大为推崇,受他影响,我也对这一门传说中号称“所有学科共同的始祖、智慧的起源”的学问产生了兴趣。但是在随手翻了几本哲学方面的书之后,兴趣就如风中烛火般迅速消散了。难以读懂的语言、难以理清的逻辑、难以跟上的思路,一切都让一个从未接触过哲学的人望而却步。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读这些,有什么用?
哲学无疑是有用的,但它的过于抽象化、高度概括性严重妨碍了一个智商一般、性情浮躁的普通人对它的理解。而这本《哲学的慰藉》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把这些难以理解的东西,用最平实好懂的语言、最引人入胜的故事、最诙谐幽默的评论展示在我们面前。在生活中讲“形而上学”,估计周围的人都会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你,觉得你要不是故作高深就是卖弄玄虚。而如果你讲挫折、缺陷、伤心、困难,就很容易引起众人的共鸣。阿兰.德波顿的杰出就在于此:他把从生活中抽象出的哲学又一层层溶化,让它回到最平凡、与人最息息相关的生活琐事中,让读者接受、了解并最终被它吸引。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有点像那套风靡全球的英文读物《心灵鸡汤》,经常都是以作者的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见闻说起,然后介绍哲学家的生平、经历、奇闻轶事,最后才渐渐引出他的哲学。这种风格的书非常适合在茶余饭后或者是夜间睡前读上一小段,彻底颠覆了哲学书晦涩难懂的传统。不过,鸡汤虽是精华,但毕竟不是整只鸡,如果想要完整地吸收整只鸡的营养,只喝鸡汤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方法还是不要怕麻烦,自己去把这只鸡一口一口地慢慢吃掉。把哲学的魅力展示给世人,让更多的人爱上智慧,这才是阿兰.德波顿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八):哲学的作用在于发现更好的自己

我看书有一个学生时代遗留下来的毛病,总爱拿着笔随时涂涂画画的,尤其擅长在自认为是“重点”的句子下面划上波浪线,有时候仍嫌不突出,还喜欢拿着彩色的笔在句子上再来一道,以示重视。
不再为考试而读书以后,这种在重点句子下面画波浪线的做法起到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就是一本被搁置许久的书,再次拿起来的时候,那些长短不一的波浪线或者各种圈圈点点的记号,会唤起我的记忆——大概跟小狗每到一处就撒尿留下气味的功效是一样的,有些事情你以为自己忘记了,却在这些波浪线面前又活蹦乱跳的出现了。这些线条会让你想起当时的心境,顺带想起那个时候的你正在经历的事情、遇到的人、以及各种成长的烦恼。对于那些有可能被重读一遍的书,画过的波浪线还有另外一个喜人的功效:就是你会在一些新的句子下画波浪线,你会注意到以前没有注意过的内容,然后,看着眼前的波浪线们,读着新鲜的波浪线句子和N年前的波浪线句子,仿佛现在的自己跟过去的自己正在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老我问:嘿,我说,你是怎么想的,为啥两次画不一样的句子?
新我答:此一时彼一时啦~~
比如《哲学的慰藉》这本书,2013年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在这样一段话下面画了波浪线: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
2016年的春天,我又想起这本书,从第一页重新读起,这一次,被我画上波浪线的是这样一段话: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般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他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
这个时候,老我和新我又蹦出来了:
老我问:姐妹儿,上次你是感同身受,这次看来有新想法喽?
新我答:这段话真真儿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您不觉得这说的就是我吗?感情我的出路在这儿啊!
老我新我热烈拥抱。
有空没空翻翻那些读过的书,保不齐,你会找到早已被丢到角落里的、可能已经落了蜘蛛网的、品相已经大不如从前、但仍旧能够被辨别出的、一个叫做理想的东西。
恩,理想。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九):指引人生的灯塔--《哲学的慰藉》

哲学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慰藉的,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惑、焦虑、困难,当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一个人运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出路。哲学即是爱和智慧,了解哲学可以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哲学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德波顿以轻松优雅的笔调,讲诉某个哲学大师是如何面对某个困惑和不安的哲学问题的,以此带领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等大师的精神世界,进行一次充满智慧的哲学之旅。
一、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我们不该那么在意群众如何谈论我们,应该在意的是专家在正义和非正义的事情上说些什么。──苏格拉底
第一个出来的大师是现代哲学鼻祖--苏格拉底,他所遇的问题是与世不合。苏格拉底以谈话的方式与雅典各个阶层的人民谈论哲学问题,在长时间的谈论之后,苏格拉底发现许多人都过于无知而且自大,他们面对一个问题往往是取其片面人云亦云的答案,而非经过一个人仔细思考后得出的理性答案。苏格拉底总是以理性的思维,思辨的分析让与他争论的人心悦诚服。苏格拉底询问著名的拉斐尔神谕:谁是最聪明的人。神谕指示:就是你呀。这使他惊讶万分。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
书中以雅克·路易·大卫创作的《苏格拉底之死》油画开始叙述,苏格拉底的言论和行为触犯了雅典统治阶层的权威,他们指责他不敬城邦之神,腐蚀了雅典的社会构成,唆使年轻人反对他们的父辈。雅典当局经过审判,判处他死刑,当局说如果苏格拉底承认错误并从此不再进行哲学活动,那就可免除死刑,但是他拒绝了,还说出以下慷慨激昂的话语:
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先生,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画中的苏格拉底在好友的簇拥中,高谈阔论,伸手要接那杯将终结他性命的毒酒,好像一点都不在乎,仿佛那是一杯美酒,他只是在家中与好友谈论问题而已。
伟大的人格,总是与当世不合的。苏格拉底没有为了活命而出卖自己的人格,他教导人们,以理性指导自己,不放弃智慧的探索。苏格拉底以死殉节,他以一个伟大的人格,捍卫了追求哲学追求智慧的权利和尊严。
二、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当来自欲望的痛苦解除时,简朴的菜肴和奢华的盛宴提供同样的愉悦。──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以享乐主义而闻名于世,他不认为人生追求享乐、愉悦有何不妥,他觉得应该在有限的人生尽情的享乐。他的哲学最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调感官的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他认为快乐的清单是:友谊、自由、思想。他认为财富并不是我们获得快乐的决定因素,财富可以致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感到幸福,但是这个幸福的程度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拥有友谊、自由和思想,那么就算我们缺少财富,我们还是会感到快乐的。
追求物质的愉悦,是不会比追求精神的愉悦长久的。物质的愉悦因其易替换可更改,而精神追求要困难得多,要形而上一些,因此精神更加长久,精神财富是无价的,而物质财富是有价的。
三、对受挫折的慰藉
我们无力改变事物的秩序,我们的灵魂必须将自己安适于自然的法则中,这是他们应该追随,服从的……你无法改善,最好是忍受。──塞内加
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在他的著作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思想就是: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
塞内加一生命途多舛,他是尼禄皇帝的老师,却在期间被流放至科西嘉岛,而后又因政治牵连,被尼禄赐死。塞内加以不抵抗的形式对抗挫折,而只是消极对待挫折并不正确。他认为对于那些我们无力抗争的挫折和灾难,我们才会听之任之,而非全部挫折都置之不理。塞内加的“消极”抵抗,是基于整个人类的命运的不可抗力而发的,他从悲剧出发,以此减轻我们面对挫折时所受的伤害。他说: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四、对缺陷的慰藉
自知说了或做了蠢事,那不算什么,我们必须吸取的更加充分而重要的教训是:我们都是大笨蛋。──蒙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我们只是女娲随手捏出或者甩出的泥人,是亚当和夏娃一生带着原罪的后代。人们总为自己的缺陷而羞愧万分,呀,为什么做爱不成功?呀,我怎么那么丑?呀,我怎么比谁都笨?而这些想法,都源于我们高估了自己,或者说我们都认为我们该是完美的。
蒙田坐在他的画栋雕梁下勾画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承认我们离古代大多数思想家以为的那种理性的、宁静的生物有多远。我们的心灵多半是歇斯底里、胡言乱语、粗鲁而躁动,相比之下,动物在许多方面显得是健康和美德的模范──对这一不幸的现实,哲学家是有责任反思的,而他们很少这样做。
面对我们的缺陷,不该是讳莫如深,而是该坦诚的面对缺陷。德波顿说有天和女友出行游玩,在旅馆时发现自己不举了,所幸他刚好度过蒙田关于性缺陷的描述,而坦诚的与女友交流,而后发现这只是旅途的劳累所致。男人都会在意自己的性能力,海明威一生都在担心他会不会阳痿。而暂时性阳痿对于男人来说是很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只是劳累所致,可能是心理焦虑。如果一个出现阳痿的人,对于自己的女伴只是讳莫如深,不远谈论这件事,并以此为耻。那么有可能这会给他造成长久的阴影,从此不举。
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弱点,不再以自己并不掌握的本事自诩,那么──根据蒙田慷慨的、赎救哲学──我们以自己特有的半是聪明、半是笨蛋的方式,终究还能达到差强人意的程度。
五、对伤心的慰藉
我们在婚姻中寻找的不是知性娱乐,而是生儿育女……(爱情的缺乏)意谓者可能生出怪异、不快乐、渴望着自身和谐的人。──叔本华
人们总会为爱情而伤心,失恋、求爱失败、劳燕分飞,爱情的伤痛为人类抹上太多悲情,这也铸就了无法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作品,爱情是人类艺术创作的超级题材。叔本华一生孤寂,万年更是与狗相伴,那只狗被人们戏谑为“小叔本华”。他认为爱情是虚妄的,其本质是我们“生命意志”在作祟,两个人相爱其潜意识目的是为了生出更好的后代,即使他们表面没有承认,但是潜意识的选择,却说明并非只是崇高的爱情使他们结合。
他认为我们在艺术和哲学作品中找到的是我们自己的痛苦和奋斗的客观表述,通过声音、语言和形象予以诠释和再现。所以在追求艺术和哲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淡化“生命意志”对我们的掌控。我们日常生存需要在生命意志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当我们思考艺术思考哲学时,我们得以接近生命的本质,因而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顿时的明悟。用叔本华的话来说,艺术与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把痛苦转化为知识。
六、对困难的慰藉
从生命中获得极致的圆满和喜悦之秘密就是──生活在险境之中!把你的城市建立在维苏威火山的山坡上。
──尼采
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按照传统的看法,智慧的生活总是与努力减轻苦难、焦虑、绝望、愤怒、自轻和痛心相联系的。譬如之前提到的叔本华,叔本华任何人生即是苦难,我们所有的生活都是由苦难组成的。我们只能逃避苦难,减少生命意志的控制,即寡情薄意,类似佛教出世思想。
而尼采鄙视这样的懦弱,他认为苦难对于我们获得幸福生活来说是必须的,只有经历不幸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没有苦痛的人生,只是乏味无趣的人生。他说:
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
德波顿以爬山为例,我们攀爬一座高山,开始我们踌躇满志,爬到中途倍感艰辛而想放弃(许多人在这里退却而返回),最终的强者克服困难爬到山顶,他看到最美的风景,是山脚山腰上的人无法想象的美景。一个人所得成就,是与他所面对的困难成正比的,如果一件事很容易就可以办到,大部分人都能完成这件事情,那么完成这件事或者说这件事情就不会被人们称之为伟大的事情。只有需要历经艰难困苦、克服无尽磨难才能完成的事情,才会使人称颂为伟大。
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你可以任择其一: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呢……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丰富的内在的乐趣?如果你决定选择前者,宁愿减轻人类痛苦的程度,那么你也必须降低人类享乐的能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是历经磨难的,任何一棵参天大树都是饱受风霜的,耳边再一次响起海明威那无畏无惧的话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十):#彤阅读#2017之17《哲学的慰藉》

#彤阅读#2017之17《哲学的慰藉》

第一次看阿兰·德波顿,是十几年前,那时英伦才子刚被引进中国,阅读的第一本书是《身份的焦虑》,接着又入了《拥抱逝水年华》。非常喜欢他平实简单的文字结构。无论怎样深涩的话题,作者都能用让人看得懂的文字描述。 这本小书是周五在24小时不打烊书店偶遇,而且是书店里最后一本存货,更幸福的是,居然是资中筠的译本。真是缘分不浅。 资中筠少有翻译散文,她的中文和英文的功底深厚。不用想,此书一定是上层功力的译本。 果不其然,确实非常值得一读的哲学小书。 周国平老师和资中筠老师都为本书写了完美序言。我觉得自己是难以超越这些文字的。所以,以下摘录一些资先生的序言片断记录: 《哲学的慰藉》是一本以介绍几位哲学大家及其思想的非学术性书籍,即像写自己读书心得的随笔,又像科普书籍。 作者的行文遣词有种特别英国式的散文风格,简洁优雅、机智含蓄,惯以轻描淡写代替浓墨重彩,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这些都神的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 在作者看来,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 这痛苦有主观的,如:名缰利锁、欲壑难填; 有客观的,如:天灾人祸、种种不公遭遇。 但是在哲学家那里,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苏格拉底以通过理性思辨、掌握真理的自信,直面压倒优势的世俗偏见,虽百死而不悔。 塞内加参透人事无常,对命运做最坏的设想,对任何飞来横祸都能处变不惊。 伊壁鸠鲁认为人生以追求快乐为目的,但他对快乐的定义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摒弃世俗的奢华,远离发号施令的上级,布衣简食,良朋为伴,林下泉边,悠哉悠哉!很有点像我国魏晋竹林七贤的范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