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分开旅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分开旅行》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3 22:37: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分开旅行》的读后感10篇

  《分开旅行》是一本由陶立夏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分开旅行》读后感(一):时过境迁,了然于心。

去年,看到你把这本书带回来时,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只是在一个再次不爽,觉察到爱情异常的早晨翻开了书页。
随着作者前行的脚步,直面她的内心世界,才明白原来是一次次的分手旅行。
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一样的但都是快乐回忆。却在回来后撞上一次次的无奈现实
一如去年的我在感觉不到快乐,纠结迷茫时,就拼命的回想曾经欢乐时光。可没有任何人能挽回时间的狂流,将时间定格。所以只能强迫自己面对毫无头绪的现实。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巧知道了一下事情。终于痛下了决心。
时隔一年,再次看到这本书,一个念头瞬间闪现:当时的你是不是故意给我看这本书呢?你是否知道书中的内容和思想呢?……
不管真实的答案是如何,其实都已不重要。
因为现在的我也终于在一次次的回忆中找回了自己。
原来曾经美好的、搞笑的、痛苦的、不堪回首的、……的种种回忆终有一天可以平静的回想而已。

  《分开旅行》读后感(二):远行只会让心灵孤独

      买这本书是因为被这也是本书的名字所感动,也是带着一份好奇:究竟是分开后的旅行,还是为了分开而旅行?
     看了书的第一节就明白了,作者身为一线城市的高级白领,有着宽容的老板、富裕的生活、高雅的艺术操守,因为爱情的伤痛选择了一场又一场的远行,在行走中用风景用艺术品用不同肤色的人来弱化内心的伤痛,也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思考,最后还是决定了放手。这是一本容易被误解的书,因为很多人把它作为旅游日志来读会很失望,里面对各地风情的描写很少,旅行故事也是星星点点的,我们不能从这本书获得很多旅游资讯,也读不出多少旅行的乐趣,显然作者并不快乐,甚至很孤独
      我还是很欣赏作者的文笔的,不用直抒胸臆也能把伤感无形中传递,对于她来说,旅行是一场高级的仪式,因为想忘记旧的事物而被迫让自己去接触新的,可是天下却有个道理被她忘记了:所有的痛都是因为在乎,要治愈痛就要忘记,可忘记又怎么是见些新的人和事就能忘的呢?我也曾经因为心情不好而独自一个人踏上旅途,想去用不同风土人情去塞满荒芜的心灵,但走的越远却发现牵挂越多,每当夜晚孤独和思念折磨得人发狂,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要回归原点,所有的问题还存在,终归还是要面对,问题只在于旅行有没有让你有了不同的心境。作者说旅行可以疗伤,我却觉得她的伤自始至终都在,因为一遍遍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才会一次次的出发。好吧,如果终于一次出发回来我们变得不一样了,或许就可以证明前面多少次的旅行都是有意义的,但我相信那个真正改变我们的旅行一定不是带着忧伤而是带着快乐的,快乐才让你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最后的最后,你会发现你说的最对的一句是:旅行不是为了失去你,而是为了找回自己!

  《分开旅行》读后感(三):寂寞相随

大概是前年拿到《分开旅行》这本书,读了一点之后觉得心境不对,不想继续下去。时隔一年多,当我坐在这里,再读着那些句子,体会着那份支离破碎心情的时候,荒凉一点点袭来,让我彻底变得空茫,无以言说的空茫,但并未无所适从
似乎已经习惯了沉浸于此,一切感情都是自发的,也将终止于心里,确实可以不再有对他人的期待。或许心中积淀了太多的忧伤的时候,就可以洒脱起来,从容面对得失,承受一切。
有时候会在看到某一句话时突然落泪,也不是有具体的事情伤心,只是突然很伤感而已。读一些书的时候,犹如寂寞相随。虽然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一个忧伤的爱情故事,但却不想把它当成一个爱情故事去读。
我宁愿只把它想成一本旅行书,她只是将自己的情绪情怀安放了在这些文字中而已。用不着在书中去寻找她的情感经历,那样就是对她的误解。企图在书中窥视她的情感轨迹的,都比较讨厌。或许她只是写了人与人之间,不得不中止的一种关系而已,而不是真的写个某一个人。
当然,在这些文字中,所能看到的爱情故事,不管以怎样的原因和方式结束,还有那些没有开始的感情,都很动人。甚至觉得那些没有开始的才是更美的,因为未知,因为无法预料的可能,让它们比那些曾经的深情更加动人。
不喜欢爱情故事里出现背叛,不是因为另一个人的出现才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源于人与人本身不可能长期相处,即使再了解,再怎么爱对方,都不可能一直在一起。但一般来说,爱情故事里往往会出现背叛,欺骗那样丑陋的事情。
这本书里竟然也是这样,虽然这不是他们分手的根源,但我不希望有这样俗套。有一点失落,原本没想到他们的故事中也有另外一个女人。虽然那个女人只是他们不能在一起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导致分手的原因。
我经历过分手,但没经历过背叛。要么因为现实无法在一起,要么不再爱了,无法相处。总之,每一次都不是因为另一个女人,这让人容易承受一些,即使分手了也不会嫉恨。如果是因为女人,或许有恨,不甘心。
在乌兰布托戈壁中的时候,他说“等你回来,我们结婚。好吗?”
不管是不是真的,不管后来有没有这回事,在这荒凉冰冷的地方,能有这样温情的呼唤温暖着,或许是上天的仁慈,哪怕它只是一时兴起,都没有关系,只要在那一刻温暖过她就足够了。世界上本没有永远这样的事,只有这一刻我是爱你的,只想和你在一起。离开了那个特定的环境,一切都会变化。如果把那时候的话当做承诺,就错了。
果然在结束乌兰巴托之行的时候,她说:这一场旅行,我走到了天际尽头。而我也看见了,我们的故事曾激烈美好,却终归牵扯冗长。温言软语,也终将在时间里变成冰炭。
乌兰巴托这一段,写得很奔放,大概因为这里是全然陌生的风景,全新的体验,才会有那样深刻的感受,不像在其他大都市里都是差不多浪漫温吞。他们的关系,也差不多在这里,做了一个了结。理智上的了结,感情上未必能做到。就像有人说:爱情很短,遗忘很长。
我用十三场旅行离开你,我用十三场旅行抵达你。——在旅行结束的时候,她说:烛光跳动,仿佛天使挥动翅羽翼,流星坠落如雨。而我,终于可以原谅你,同事给我自己最珍贵的礼物:自由。这是最后告别的时候了。
我相信,每一场旅行,都是为了找到自己,在很久以前,读《星尘》的时候,就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在旅途中的时候,对自己,对生命也会常常有新的发现,不同的认识。就像这本书的副标题——在路上遇见自己。
那时候,脱离开现实的纷扰,会渐渐清晰地看到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会做出取舍。尤其是能够有勇气舍弃那些貌似重要,其实妨碍了你去获得真正渴求的东西。
 “来,笑一个吧。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看到麦特这样对她说,突然感动,为什么相爱之后就没法再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疏离,甚至仇恨。难道,我们必须仰仗陌生人的慈悲。
由相互吸引到最终厌弃,谁都逃不脱这样的过程。那些在一起的,并不见得因为有感情,只是不想改变习惯而已。相濡以沫的,又有几个,那样的想法简直都是妄想。人性就是那样,对你好的,你都不稀罕,总是想去追寻不属于你的东西。
虽然这么说,不过气话而已。真的希望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能和他长相厮守,不离不弃。但那却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奢望。如果那样想的话,注定了会以心碎收场,没有人会回头看你一眼的。
她说:我想,我们不该在自己的愿望里牵涉进别人的意愿,否则神明都不知道如何决断。这话是对的,但真要这样的话,还怎么相爱呢?像两个两不相干的人去爱,光尽而灭吗?那就这样吧,这个世界上寂寞的人已经太多,再多一个也无所谓
看到有人说,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是《分开•旅行》,虽然我没看为什么这样说,不过觉得那人想错了。不管还爱不爱,分开旅行都是最好的。如果能够一起旅行,那也不错,但如果不行,一个人又有什么不好,起码还可以怀念。
旅行结束的时候,她说:我终于让你自由,而我也可以重新去爱了。
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有时候你根本用不着刻意去遗忘什么,甚至特别想要记住的,都会留不住,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将了无痕迹。世间最难的事,其实不是无法遗忘,而是无法永远记住一个人。终有一天,即使那人还在你的记忆里,也不会在你的感觉中了。始终如影相随的,恐怕只有寂寞。

  《分开旅行》读后感(四):满怀期待的等到书到手

满怀期待的等到书到手,慢慢的大篇,算是景点又不算是景点的不咸不淡的介绍`~实在是,看不下~~~~失望满怀期待的等到书到手,慢慢的大篇,算是景点又不算是景点的不咸不淡的介绍`~实在是,看不下~~~~失望满怀期待的等到书到手,慢慢的大篇,算是景点又不算是景点的不咸不淡的介绍`~实在是,看不下~~~~失望满怀期待的等到书到手,慢慢的大篇,算是景点又不算是景点的不咸不淡的介绍`~实在是,看不下~~~~失望满怀期待的等到书到手,慢慢的大篇,算是景点又不算是景点的不咸不淡的介绍`~实在是,看不下~~~~失望满怀期待的等到书到手,慢慢的大篇,算是景点又不算是景点的不咸不淡的介绍`~实在是,看不下~~~~失望满怀期待的等到书到手,慢慢的大篇,算是景点又不算是景点的不咸不淡的介绍`~实在是,看不下~~~~失望

  《分开旅行》读后感(五):欣赏不了……

买的时候完全是因为封面和M这个字母……
其实纸张和印刷都挺好的……
就是内容欣赏不了……感不感情不情的……哪都能提到M……
然后感觉就是各种外国地名宾馆名饭店名的堆叠堆叠堆叠……
对于我这样一个理科生来说要不要太痛苦 看的……
其实之前看其他旅行书也有很多外国地名 可是配上合适的舒适的表达方式、语言文字、以及有趣的经历 看起来就会特别有吸引力……
阔是这本书看起来就是个负担 特别累 毕竟是钱买来的 坚持坚持把看完吧 ……作者写的是旅游 不是旅行……住的是酒店 行程也感觉很匆忙……赶脚吧这本书适合条件好一点的 情调有一点的 地理好一点的 对国外有所憧憬的 内心文艺的菇凉看……感觉比较偏散文随笔了……
我这种伪文艺看起来太辛苦了……还好纸张不错 应该能坚持浏览完……
慎入……

  《分开旅行》读后感(六):希望那时,我已不再爱你


“Kunimitsu,你还是欠我的,那些说好了一起要去的地方,这一生再没有人陪我了。”“走出这扇门,你向左,我向右,直到再次相遇 。希望那时,我已不再爱你。”
陶立夏是不是立夏出生的似乎不重要,《分开旅行》的凄美才足够重磅。湿的催泪桥段总是让人唏嘘,那是种健康的疼。偶遇是奇迹,离散是常态,寻常巷陌上的一声保重,转回身,万丈红尘,路断梦断。
“好吧。本大爷不在身边的时候,自己要小心哦,听见了没有?”虽然是一场越走越远的相遇,却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又是泪满尘霜。
陶立夏是在模仿玛丽娜吗?足足三个月,“行为艺术的祖母”玛丽娜从山海关出发,沿着秦长城自东向西;她的同为行为艺术家的名叫乌拉伊的男友则从嘉峪关一路向向东,跋涉4000公里,在位于山西省的二郎山会合。这一场旅行,仍是为了告别:这一堪称伟大的苦行僧般的行为艺术表演,本来就是为了纪念他们早已言妥了的分手。
演绎浪漫,在爱的疼里倒吸着冷气,不喊疼。
疼的是三毛。
这个沙漠般粗砺的女人似乎不必浪费笔墨,我们只记得她第二次遇到荷西是初相见的六年后。再过六年,她为他修了一座简单的墓,在墓碑上,这个浪漫如水的女人只留了一句话:你的妻子纪念你。
她留给全世界的红男绿女们洋洋洒洒几十万的文字,给自己的丈夫,就这么轻飘飘的七个字。
该有多疼?谁又能根治?有些故事,注定在路上,注定一个人,注定孤独。阿桑的歌里唱“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爱情原来的开始是陪伴,但我也渐渐地遗忘,当时是怎样有人陪伴。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只是心又飘到了哪里,就连自己看也看不清……”
戴望舒在雨巷里撑伞不是旅行,那是散步。只有一个人旅行才是活生生的残忍,毕竟,有多少别离,就有多少咬牙坚持着的等待。把那张船票攥成小小的一团,行期已定,就走吧,到老的时候,与爱的人相遇一次,就足够。

  《分开旅行》读后感(七):独自旅行

     一个人抛下一切,独自远行,我想,是需要某种偏执,或者坚持的。要么,就是足够的伤心。
    看这本书之前,我反复提醒自己不要看任何评价和别人写的感言,旅行是件极为私密的东西,不需要其他人的感悟,所以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没有看任何的评论,所以,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逃亡的旅程。
    看这本书很费劲,因为多是外国的城市,又夹杂着各地的宗教,信仰,习惯,饮食习俗,所以在一边看的过程中一边也查阅着各种资料,才得以慢慢读下去,但其实并不晦涩,也不枯燥。
我曾经告诫过自己,千万不要在失恋后独自旅行,应为它会让你的行程变成一场万人欣赏的疗伤之旅,周围看到的一切风景都染上了秋天的萧瑟之色,费时费钱。
    
    我用十三场旅行离开你
    我用十三场旅行到达你
        
    如今看来,旅行对于一个伤心人而言,真是最最恰当不过的办法了。陶立夏的文笔平易却伤感,娓娓道来却刺痛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无意感动别人,当自己也经历一次爱恨别离,自己也可以变成诗人,在每个思念的夜晚写着动人的小诗。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为懂得,所以明白,所以原谅。
    我哭,不是因为我对任何一桩现实生活的不满,我哭,是因为她说的那个人,好像我自己。
    看这本书的时候反复回放的是刘若英的《分开旅行》
               Blank Blank hreat send给你 我的心
               计划是 分开旅行啊
               为何像别离
               我明白
               躺在你的怀里
               却不能在你心里 巴黎下一整夜雨
    原来,对于分别,谁都不会比谁更加倘然。
    你要靠放开来获得,那么,我是否应用离别的方式,抵达你?
    但是,着真的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事情了,明知不可得而求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要在心底安慰自己说,也许分开了,你才会把我想起吧。
    我突然想起自己大学时期的几次旅行,都是穷学生,利用没课的时间,约上同学,就去离学校最近的省份,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简陋的饭菜,坐硬座,除了门票钱,其他一律该省则省,想在想想,除了那些旅途当中的好玩糗事,好像什么都没有留在心底,就连高价看一眼的风景都朦朦胧胧的掩藏在记忆中看不真切。
    但是文化是不会骗人的,那些被你吸取的精神,那些你因为触摸到一座城市而感受到的它的底蕴,会永远的留在你的血液中,跟随着脉搏一起跳动,永远不会被记忆所遗忘。

  《分开旅行》读后感(八):年轻,就多失几次恋吧

为什么喜欢旅行?
因为之前我的世界太小了,我想走出去看到别人怎么生活,然后思考自己怎么生活。
我喜欢接受生活的安排,逆来顺受,认为“生活就是一种磨难”,遇到就应该担当起来。但是在这种担当中,我失去了我自己。当给我的磨难终于超过了我所能承受的,我垮了。
我可以接受背叛,却很难接受你对曾经的态度,这比背叛本身伤我更重。因为否定过去,就意味着否定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过去不会因为你的否定而烟消云散。
我的生活太简单了,任何都成了“不能承受之重”。
年轻就应该多谈几次恋爱,多失恋几次,这样你才能知道爱有不同的感觉。如同一个朋友说的,上帝这么安排是有道理的,让我体验了爱人,然后体会了被爱,最终遇到一个合适的人。
但是如何把生活和理想平衡好,确实一个难事。不能用理想责怪现实,也不能用现实来责怪理想,是你自己太把某者当回事儿了。
旅行,是为了忘记,是为了获取更宝贵的礼物——自由。
尽管我心落满尘埃,但是我依然敢爱。
只是我爱的更有技巧。

  《分开旅行》读后感(九):我想我真的将初恋尘封在了心里

刚刚旅行回来,人生中第一次的长途旅行,看到了此生难忘的风景,遇见了很多精彩的人,一些人是过客,而一些人成了朋友。这次旅行让我觉得,我们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的多……从此爱上旅行,而以前这颗关在笼子里的心却再也停不下来了。
虽然回来了,但每天还是会看很多旅行的视频,旅行的书。抓到两本,陈宇欣的《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还有就是这本陶立夏的《分开旅行》了。说实话,前者虽然文笔过于豪放,而且很少对于风景的描写,但至少女孩独自一人勇敢旅行还是让我有亲切感。而《分开旅行》,虽然文笔优美,配图更为精良,旅途的描写也更为细致,但无论是她的感情故事还是她的旅行故事都不能引起我的共鸣,虽然我是想很认真的看,但最后还是实在耐不住性子,匆匆看完最后两章。
我想如果放在两年前,也许这本书我会很喜爱,因为那时候,可能还沉浸在失恋的伤痛,另一方面,那颗旅行的心总是蠢蠢欲动,却不能冲破显示的牢笼。我想,如果那时候我读这本书,我会被作者要花一年时间,13个国家的旅行来忘记恋人的故事而感动落泪,也会被作者对于旅途的描述而产生无限美好的幻想。
但现在,这些都变了。情感,我想我真的已经将自己的初恋尘封了,已经不会再有伤感,有时候还会把那段经历当做一个美好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旅行,我已经走出去了,自己一个人,以比较节省的方式,感受以前不曾想象的到的世界。也许是作者的旅行太过奢华,作者描写太过文艺,让我有种隔阂感。我想,她的旅行会很舒服,但我,更喜欢一个人在烈日下,戴上帽子,在大理的洱海边徒步欣赏美景的感觉。所以,对于她的旅行,我觉得我始终是个看客,有点像欣赏一幅自己看不懂的画展。
我想,如果以后我有机会能够去世界旅行,我一定还要住青旅,认识可能是过客可能是朋友的人们;一定还要徒步,用我的双脚去探寻未知的世界;一定还要坐公交车,按照自己插好的路线到预定的目的地;一定还要坐火车,以此来欣赏火车窗外的美景,享受在路上的感觉。我不知道十年之后的我会变成什么样,至少我现在坚定的认为,如果十年后的我能够出去旅行,我还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安慰那颗一直蠢蠢欲动的心,去填充那颗一直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双眼。

  《分开旅行》读后感(十):分开旅行:在路上遇见自己

    作者写的心情,应该是自己的,整本书的明线是旅行日记,但是暗线实际是作者学着忘记的过程,忘记之前的感情。
    真的很羡慕作者,有一份好工作,一个好上司,好工作提供了她旅行的资费,而好上司给了她足够的空间,希望我以后也能过那样的生活。
    书里面描述了很多作者到过的地方,每一个地方都很美,希望有机会自己去看一看。
    旅行,让作者彻底的放下了前一段感情,而我,是不是真的放下了?我想是的。真心的祝福我曾经深爱过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