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10篇

2017-11-26 21: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10篇

  《故事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是一本由蒋方舟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一):她假装自己历经沧桑

蒋方舟是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候,就知道的一个用现在的话讲,新锐作家。她比我大不了两三岁,却小小年纪出了评价很高的书,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在杂志上读到一篇她的访谈,她说她读的书极多,所以没有同龄的朋友。访谈后面是一篇她的随笔,我记得很清楚讲的是她参加校园运动会的事情。那个时候我还自认为是个会写东西的小学生,但是在关于运动会的作文里仍然只会写些“小明在跑道上流下了汗水,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之类的屁话,但是蒋方舟不同,她插科打诨,有趣又成熟,让我羡慕得紧。之后不断有关于她的新闻,被清华特招,成为最年轻的主编之类。在微博上,她记录自己生活的琐事,是个有才气又刻苦的很会写东西的小姑娘。
所以这本书读下来很失望
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极其阴郁,都认为全世界就自己伤的最深,矫情又自私,然后再堆砌一些不知所谓的描述,用看破红尘的笔调写些狗血的故事。硬生生要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却像强说愁的少年,让人厌烦又无趣。
我私认为写小说比写散文难上一百倍。散文大多数还是看文笔,随便一点心情都可以铺张开去,用符合当时情境的心态一气呵成。但是小说需要的是一个完整而稳定的架构,一个精巧而细致的内核,用一以贯之的情绪精雕细琢,才能将小说写的扎实和好看。这本书的任何一个故事都没有做到,而又生造一个主题把所有故事凑在一起,难免让人读到一半就不想再看下去。
其实仔细想想,现在市面上很多所谓的畅销书都是这样,姑娘小伙伤春悲秋,再说些自以为是人生道理,这本书也只是其中的一本而已。失望的原因是对作者本身抱有了太大的期望,而忘记了她只是一个承认自己不曾历经沧桑的小姑娘,只是希望小姑娘写故事的时候不要假装自己历经沧桑,再等个几年,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作品。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二):原来生活就这样在继续


有些人,随着生活的继续,褪去了曾经的锋芒,慢慢变得淡然和沉寂。
就好像这本书中,所有人都不再是青葱少年,所有人都必须承担起生活。
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怦然心动的人,就好像年轻的叶莺在异国他乡爱上一双碧蓝的眼睛。无所谓言语的交汇,无所谓国度的牵绊,这一个人只留在心里,不会老去,不会枯萎。可是,你却会变了模样,变成连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
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水乳交融的人,就好像年轻的姜夕在林满打造的安乐窝里不分白昼黑夜地创作。只有这个人知道你的远大前程,也只有这个人无法容忍你拥抱远大前程。可是,你煽动着丰满的羽翼,最终成就了一场令他骄傲却又疼痛的离别
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唤醒真心的人,就好像年轻的唐鹏在医治顽疾的远方遭遇了一场未曾开始旋即结束的男欢女爱。没有了猎奇的激动,也丧失主动的勇气,在一刹那之间看清了自己的归途。你终究选择了熟悉的这个人,选择修理漏水的水龙头。
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不畏苦难的人,就好像年轻的丁吉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没有腿的田福福。哪怕你在街头给陌生人擦鞋,也有从不远处传来的爱人的歌声。哪怕辗转了几十个城市,也有人在漫漫的长夜陪你入眠。可是,伴随成功而来的却可能不是幸福,而是生死两相离。
可是,人慢慢地成熟,慢慢地学会了接纳与忍受。
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逃离,就好像柯宏志远走了三亚。面对越来越沉默妻子,面对越来越空旷的婚姻,这一次逃离让他重拾年轻时的冲动,却不过是用一次激情面对衰老的自己。隔壁传来的嘶叫与哭泣,可能是你一生都不愿面对的真相。
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欢喜,就好像朱晓光的妈妈又一次步入婚姻的殿堂。曾经充满病症的房间粉刷一新,一次楼下的偶遇让人重新点亮了生活。可是一个看起来稳重中年男人并不一定永远彬彬有礼,他很可能是某个中学生手机中的猥琐大叔。
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胡闹,就好像唐瑶带着拯民奔赴维也纳,在昔日的同事面前撒泼。这一次倾尽了金钱和颜面,依旧没有换来儿子的登台。可是盘出去的“维也纳风情”湘菜馆并不意味着一切告一段落,打开衣柜看到儿子同另一个男人的裸照,才是紧接而来的重击。
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悔恨,就好像乔意在温泉的蒸气中追忆了那个似水的姑娘。年少时从未束缚自己的爱情,任由它飞跑。可是回忆之中的翩翩风度都已化作腰腹上的肥厚的脂肪,那个慕名而来的少女,却也在扇出重重的一记耳光之后,充满嘲笑。
人啊,幸好还会在按部就班生活中残存一丝勇气与执着。就好像盲眼的刘巍,凭借对一丝香气的依恋,远赴美国。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三):爱情故事从来都不完美


      读才女作家蒋方舟的这部小说集,很为她超冷静地叙事艺术所折服。这位1989年出生的青年新锐作家,这部作品里几乎所有的主人公都超过了她的年龄,然而她却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行刻画得入木三分情感世界的微妙变化,爱情故事的曲折历程,都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九个地点,承载着不同主人公的非同凡响的九个故事,他们生活在各自相对封闭的情感世界,却又互相牵连,互为对照,互为衬托,他们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爱情世界,诠释了一个又一个经历不同却又殊途同归的人生。
      “如果一个女人,不幸和一个艺术家恋爱过,就很难再和一个普通人在一起了。”“天才型”作家的笔下总是不时地冒出富有哲理名言警句。而姜夕的爱情故事则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释。作家乔意,摄影师唐鹏,画家林满,这些所谓的艺术家都曾走进画家姜夕的爱情世界,曾经沧海难为水,于是姜夕的情感世界再也容不得一名普普通通的人,她生活里需要艺术,情感世界里需要艺术,而维持情感的过程更需要艺术,反复无常不思进取却又骄傲自负的林满以为彻头彻尾地得到了姜夕的爱情,却差点痛失人生最美好感情。所幸林满的这个致命缺点,终于在台北姜夕的个人画展上得到改正,姜夕那颗脆弱、漂泊的心此时才找到了最坚实的依托,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也愿意奋不顾身
       “岁月像一张大抹布,用力地擦过一张脸,留下的是灰败和油腻。”美丽的伊瓜苏瀑布旁,“蓝眼睛”彻底改变了叶莺的人生,她的人生轨迹在划过了一道辛酸而悲凉的曲线后,再回到这个改变她命运的起点时,已经彻底物是人非。或许,瀑布旁“栗色头发的外国男人”还是当年的“蓝眼睛”,或许根本就是叶莺的一个美好幻想,或许是作家一个美好的心愿,总之,人生不可以重来,能够把握的,唯有现在,还有不可知但可以从现在就需要去调整思路未来
       拯民和科夫之间的恋爱,在今天这个多元的世界已无需争论。但小说却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个故事的发展脉络以及前因后果。维也纳金色大厅旁,拯民的母亲胜利者,日本女孩儿井上忍是其中的受害者,然而最大的受害者却是拯民,他尚未成熟的心灵不能承受这样的事故,也必然在他脑海里留下终身的阴影。然而,拯民母亲唐瑶的内心世界又是何等的景象呢?
       最后一篇《美国》让人读了最为感动。盲人按摩师刘巍有着无比灵敏的嗅觉和敏感的神经,当然更有着一颗细腻的心灵。别人用眼睛寻找爱情,他仅用自己灵敏的鼻孔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尽管要远涉重洋,尽管要远赴美国,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这样一颗击破庸常现实的心,这颗心比金子还珍贵,比钻石还稀缺,一个青年作家能为我们营造这样一方美丽的世界,一个如此唯美的人物,从而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我们就有一百个理由为她点赞。
       完美的爱情在天上,不在人间,更不在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细腻情感的作家笔下,读美女作家小蒋的这部作品,让我的这个认识更加笃定,也让我对生活增添了更多的宽容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四):该说的话早已写在了开头

该说的话早已写在了开头
“盗版的吗?”我久久地翻着书页,寻觅一丝让我认为是盗版的痕迹,终究没有找到。
或许是期望过高,或许是故事并不精彩,读下来没有太多的触动。本人是一个书盲,并没有多少阅读经历,从自己的阅读感悟谈谈对该书的评价。
首先,像感谢《别相信任何人》的沃森一样,感谢蒋方舟。这个故事明明可以写的很长,适度的结束或许是个明智之举。六度分割理论认为,一个人倘若想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通过五个人。无论你走了多远的路,无论经历了多少的人,一样可以返回来。因此,这类题材的书中间部分是没有尽头的。
如蒋所吹嘘的那样新颖,我没有看出来,这样故事安排的作品并非首创。简单的说,无非是一群“路人与路人”的故事。斯蒂芬金(《肖生克的救赎》编剧)的《撒冷镇》可以算是其中一个(胆小误入,吸血鬼题材)。故事从平静环境下的小镇各个人物生活片段开始,前奏缓慢,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开始聚集,向高潮涌去。就如同聆听一首歌,前奏舒缓,高潮迭起,引入更高巅峰。如果有人想看蒋这本书,我更愿意推荐莫迪亚诺的《青春咖啡屋》:咖啡厅聚集了一批“闲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故事。由于一个线索,所有人走上了同一条船。不仅在故事的安排上更胜一筹,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的沉淀。
我为什么无感呢?
首先,我对文字的要求可以说是“处女座”。第2页“嘴唇嘬出亲吻的姿态,再缓缓的打开双唇,音节从中倾泻而出……”207页描写《微笑之国》“王子的妹妹则爱上了跟随丽莎来的奥地利军官,最后,军官和千金小姐(丽莎)一起返回了奥地利。”这语言上的问题,只要阅读就能明显的觉察出来。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是一两处。在笔者看来,一个作家首先要修炼文笔,文笔不行,有故事也是徒劳。
其次,这样的题材有着很多的写作优势,也有着很多局限。笔者看来,衡量此类小说的两个标准,一是文章人物卷入度,曰精简性,一是时间跨度,曰紧凑性。从精简上看,文章中所提到的人物是否对表达主旨有作用,是否提到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故事的发展。故事从一开始顺着一条线走了下去,姜夕——唐鹏——朱晓阳——朱晓光——叶莺——唐瑶——井上忍——乔意——姜夕,故事有起点有结局可见作者精心设计过。但是,在阅读过程中,读到叶莺与唐瑶以及叶莺的情人王帅与田福福的地方,整个情节被打乱。有人会狡辩,作者想让故事圆满,那么请问开始的红发女秘书,乔意的恋人,刘巍的女客人以及科夫为何不介绍。因此在这一个地方的处理上存在问题,猜想作者仅仅是想展现不同的爱情结局。因此,使得整个故事显得并不紧凑。在这方面的处理上,明显赶不上《青春咖啡屋》,不仅《青》中的每个人的部分用第一人称叙述,给人恍然大悟感觉,而且情节上没有太多挑剔的地方。从时间的跨度来看,《故》把时间战线拉得太长,有种写人物传记的嫌疑,并且一些人物的过场真的属于过眼云烟型的。
最后,我们怀着怎样的心情读一本书呢?笔者认为,好的作品不外乎有二。其一,它同读者的生活经历类似,但高度的抽离出来,高度审视,共鸣是这类作品明显的体现;其二,它是全新的,读者觉得新奇,长见识。因此,一部作品的成功真的很难,也许正是这样,奥威尔才会感慨,写作就像害了一场大病吧。这部作品的定位应当属于第一种,但在《故》里,我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却觉得难以靠近,距离太远,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我们的生活可以比喻成一个故事,真假美猴王傻傻分不清,他们打到了观音菩萨身旁,观音傻傻分不清,他们之后找如来。然而,作者提供了不同的结局,为什么观音不把两个紧箍咒换过来,咒语念出假猴子。
因此,作品并没有想象中的要好,但是读下来也有一些收获。
最后,用一个故事结束这个类似爱情故事的书评。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麦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黄的麦穗回来,但是你只能拿一株。”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五):欠缺火候的大师级模仿

这本书看过了很久了 ,一直不知道如何评价,源于我对蒋方舟本身的个人色彩,但就书而言,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模仿。蒋方舟拼命地模仿那些大师的叙事手法,将一些细节以及心理刻画得过于矫情,有种无病呻吟的感觉,人物形象并不算鲜明,故事倒是基本上做到了有情节,环环相扣,每个人物在之前或者之后都有出场,也基本算有一个大体上的框架。作为年轻作家的蒋方舟,一定是看了很多川端康成,卡夫卡,福克纳,马尔克斯之类的作家的作品,揣摩过很久,并且深受其影响才会写出这样的作品,我无法用东施效颦来评价蒋方舟,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已经很不错了(我不得不说其中有些故事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听说她去人大读书了,也希望她能像体制内的格非老师一样,写出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作品。最后反驳那些说这是萌芽的人,当年看小时代看得起劲看三重门的不也是你们这些人吗?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六):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心

文/leileely
第一次读蒋方舟的书。去年看到她出版了杂文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本书中却写出了爱情和人生的沧桑。
书读到一半时,感觉自己被书中的悲剧和压抑氛围感染得负能量满满,晚上骑车回宿舍的路上也心不在焉,甚至有点心烦意乱,好几次都差点在拐弯处跟他人撞上。当时心想故事的主人公都充满悲剧色彩,不完整的爱情,不完整的家庭,不完整的童年……生活中会有这么多悲剧和不完整吗?带着一丝压抑和一些怀疑,读完了后面的故事。
读完九个故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出笔和纸,将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画出来。其实在读的过程中,也慢慢感觉到,这九个看似独立的故事,主人公之间都互有联系。这联系不仅仅局限在社会关系层面,也体现在对彼此的人生都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无法忽视的影响。“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可以是宿命论的另一种解读,我却更愿相信是因果关系的必然。
在婚礼前夕,乔意应该想不到未婚妻姜夕会一去不复返。那是因为她遇到了当年给她鼓励和疼爱的林满,而这些却是初恋唐鹏和未婚夫乔意给不了的。人们不止是善于记住生活中的苦与痛,对那些闪光的年华,以及让自己闪光的人,同样刻骨铭心。让乔意更想不到的恐怕是还会遇上让自己二十多年都未能放下的恋人的女儿井上忍吧。井上忍认为乔意无法明白他对她母亲的伤害,可是又有谁能理解乔意的无奈和辛酸呢?注定要被历史和命运分开的两人,如果已经知道结局还会选择相爱吗?
唐鹏的师兄柯宏志算是特立独行的少数派“天才”,但是也难逃命运的劫难。如果他们的孩子毛豆没有死,柯宏志是不是就不会跟实习女记者搞婚外情,抛弃妻子却最终被情人拒绝?樊怡是不是就不会找当年的初恋发泄自己的压抑,最后却被羞辱?他们都想逃离,逃离那压抑到令人窒息的生活,最终却发现只是“对真空下的窒息做无望的对抗”,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心。
我想音乐老师叶莺并不是真的爱王帅,爱的只是他每次掏出的那一叠红票子。但可以确信的是王帅只把她当作一个玩物。当读完年幼的叶莺穷得所有的钱都只够算命,最终只能无能为力的等待父亲死去后,我才明白这是一个多么需要钱来给自己安全感的女人。所以在她想结束生命的时候,她还念念不忘十六岁那年被亲吻的场景——伊瓜苏瀑布。当她带着那串海蓝色宝石回到伊瓜苏后,她才明白早已物是人非,她再也不可能回到当年的自己,也不可能得到当年的疼爱,能爱她的人不是王帅,不是钱,也不是记忆中的那双蓝眼睛,而只能是她自己。因此她打算卖掉宝石,活下去。这是整个小说集中为数不多的让人看到希望的结局。
上面只选取了小说集中的几个故事。故事中看到的只是结果,看不到的是原因。在大街上看到的只是行色匆匆的面孔,看不到的却是面孔后的人生和缘由。其实每张面孔,都有专属的故事和命运。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抗争,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也许最后还是发现逃不出命运的手掌心,但不尝试又怎能知道自己命运的手掌在哪里,掌心有多大呢?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七):“我已经是个老人了。”“我知道。”

1

蒋方舟对两性的思考尽现在姜夕身上:敏感,自我保护,一刻长于一生的汹涌的痛感或热切。

2

她的语言有着充满自省的杀气腾腾的审判——人最可怖的是时刻深陷在源于自我的自警甚至惩罚。于唐鹏,去了一趟拉萨,男人的心中回光返照,尽管女人还是俗气的女人,家里还是参杂混乱的家里,日子也还是再庸常不过的日子。

3

身为记者的柯宏志:社会百态,生存滋味——思想低廉得要命;庸常的惰怠和激情的丧失——身心被琐碎缠绕。蒋方舟把柯宏志与妻子樊怡的出轨不仅聚集在三亚这座城市,还暗里将房间设定在彼此隔壁,是很巧妙安排——如同命运的愚弄,抑或心灵的十字架,却也残忍。

在樊怡与初恋稀稀拉拉的重逢过场里,受伤的男人连同手铐是报复,是泄愤。

这个故事分寸感蛮强,我已经在试想:隔壁就是她的丈夫,如果门开着,或者她的呼救声足够大,他的正气被吸引过来,于是双双对峙,疑惑、指责、互怜、仇恨……种种真实与心绪交错。

可是现实是他们都在自己的另一局里都溃败了,被迫成为弃子。

1)

“这双鞋我一直穿着,因为它是你买的。”

0)

“我带你回我的宿舍,窗户开着,窗外有白色的夹竹桃。床板的声音非常响,你总是很小心,怕惊动楼下的人。我们笑一会儿,抱一会儿,哭一会儿。那时候我们的体液和眼泪都那么的纯洁和干净,就像早晨花瓣上的第一颗雨露。

“在后来的每一天里,我都在想,那时的天为什么那么蓝?蓝得让人觉得大海就在步行可以去的不远处。那时候的人们,也那么天真,为了简单的理念,就可以去死。”

1)

“我知道一些人,失去了事业或亲人后徒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在毫无意义的真空中生活,他们做的许多事终究是对真空下的窒息做无望的对抗。”

信笺终是岁月浓情的载体——一点微火,一点回温。

4

朱晓光对爸爸——海龟仅存的记忆,充满了令人流连的怀念味道。

而比起出走少女严峻的腐朽和深邃而无法忍受的绝望,年长一点的叶莺在伊瓜苏瀑布的故事梦幻,游移,燃烧,愉悦至极,还留下了一粒海蓝色的宝石,一如彼刻的她光闪闪的!

“临窗的妇女忍受不了闷热,打开了窗户。几只苍蝇飞进来,直奔着妇女手上拎着的猪蹄,苍蝇也在叶莺的耳边萦绕盘旋,她的心被搅乱,直到一阵劲风吹来,她渐渐沉静下来,她把心里一直深深藏着的去瀑布找蓝眼睛的想法拿了出来,如今,她终于接受了生活,和这念头告了别。”

读到这个忧郁的女人时,我不由得想起:十六七岁的我,孤独而忧伤,抱着对死亡决绝的迷恋和憧憬,也以为自己活不过三十岁。十年过去,数次将自己推倒重建,笃定了好好活着,勇敢而努力!

我还豁然想起从那时青春爱上的苏打绿就有一首《蓝眼睛》:

你的眼睛 蓝色的一面海

总是太安静 像是会有暴风雨

呼唤一个夏季 也许那天都逝去

海面闪着泪 像梦境

你的眼睛 闪烁的一面海

平静地叹息 洒了一片碎玻璃

穿过一座岛屿 也许那天都死去

海浪都沉默 累不累

她终于再次接受了生活,还同与蓝眼睛相关的一切都告别了。

我呢?我站在现在的风口浪尖,始终记挂着春光易逝,于是也尽很大热情感受当下,希冀自己不虚度,像没有明天那样热火朝天地生活。

5

卖唱流浪的残疾人和在不远处擦皮鞋听着他歌儿的妻:“两人一直是互为父母的状态,全力维护和照顾对方”。

也许蒋方舟在写这个故事时就是充满了人性的悲悯。正如她说,记录本身即是反抗——无论丁吉花缘何那样深恶痛绝母亲苛责的精确的计划式的管教,她的行为及由此牵引出来的命运本身就是反抗。

也许在碎屑和溃败的寻常里,人都容易悲观。蒋方舟在大多故事里都是悲剧的捕捉者。“车窗外是一些破败的汽车维修店和五金店,还有呆滞的孩子们站在路边死死地盯着移动的汽车,仿佛那是他们人生唯一的娱乐。”

然,即便她一划置他于死地,但她还是要到武威——她爱的人的生命的起点去。

6

“修改他的孤独”,注定是徒劳之事。灵魂的劫,只有自心来渡,他人——他身、他心皆无助益。

苛责、执着、虚妄,种种亦如是。

往后,不得不说蒋方舟笔底的波澜越发绝望了,露出稚嫩自然有经验不足之故可原谅,毕竟她的作家之路来日方长。

书读一半,我倏尔觉得,也许书名的意思在于所谓注定就是死的,过程只是徒劳的努力或挣扎。

而希望到底只留守在最亟需时,一如姜夕之于林满,美国之于推拿师傅刘巍。

“我已经是个老人了。”

“我知道。”

还是喜爱这样彻底的故事啊。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八):它是一条巨大的咬尾蛇

记得13年的时候,有部电影《云图》在影院看的很着迷,以致于以后看电影,但凡有镜头转换或是场景变幻时,都会想起这部里有几个转换得天衣无缝的镜头。电影也是小说改编的,看惯中规中矩的故事无疑是个新发现,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你看到的这个人物,可能他已经死了,或许他还活着。就像这本《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一样,你翻开其中任何一个章节,它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变,但是我们选择的出发点和结束点变了,变成一段陌生的旅程,可以继续牵引和相遇,但整个故事的基调也就变了。
如此便由着书中的顺序讲述一番好了。
台湾是这个故事的开头,也是这个故事的结尾。画家姜夕在台湾办个人回顾展,策展人是红发年轻女子朱晓光。晓光看着那幅男子的写真说着自己第一次就是被它所吸引,姜夕回忆起这个好看的初恋男子叫唐鹏和他有着温情的开始和狼狈的收尾。展览中偶遇了前来寻找她的旧情人画家林满,看似平淡的交谈依然难以掩盖喷薄而出的感情。姜夕毅然决然的毁了婚约,寄回去了钻戒给未婚夫作家乔易,和林满去了天涯海角。
笔锋转而去了拉萨,故事的主人公成了唐鹏。可能是生活的逼仄柴米油盐的压迫,这里的唐鹏已变得油腻而自私,当年的眉清目秀荡然无存。与妻子老沈因为急于造人从而变得性事窘迫干着急,甚至大腿内侧长了恶心的脓包。妻子也由一个风韵女子变成了包租婆一般的强悍女人。他从而求助于老友老张,去了拉萨渡劫。谁知道渡劫的却是一个年轻女子盼盼,他未完成这次美其名曰“渡劫”的一夜情,回了家,老沈发现了包裹里放着盼盼为他而画的唐卡——绿度母。
像是弹弹珠,珠子滚向了三亚。唐鹏的大学崇拜者柯宏志是个怀才不遇的报馆记者,因为一次失败的投资,从而儿子不能上城里的学校回了乡下之后不久就出事了。妻子樊怡经历了丧子之后对他的感情越发疏离。柯宏志开始了婚外情,迷上了报馆的新人朱晓阳。因为朱的一次出走,柯决定和樊摊牌,给朱一个交代去了三亚。却不知在三亚入住的酒店隔壁正是自己干瘪的妻子刚刚出轨完被出轨对象拷在了床头动弹不得。
滴答滴答转入下一站便是青岛了,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我读书时代。和朱晓光一样的融入不进去挣脱不了的无力感,急于想从那个封闭的学校跳出来,从而会变得非常努力,或者说是白费力。朱晓阳是她的姐姐,晓阳此次回来因为母亲再嫁,而对于她自己一直介怀的是她那个像影子一样的爸爸。因为身患顽疾,爸爸被隔离,被忽视,最后因为买了假冒的“娃哼哼”让晓阳丢了丑,母亲一顿臭骂挖苦而离家出走。值得一提晓光的音乐老师就是叶莺,一个维持着中年女人体面形象的独身女人。
跳跳糖又跳到了伊瓜苏,见到了那时候异常美艳夺目年轻女子叶莺,因为一次不远千里的去和王帅在瀑布下的偷情,她想起来伊瓜苏瀑布的那一夜。那个送给她海蓝宝的蓝眼睛少年。经历了被王帅夫人上学校来暴打之后她毅然决然的飞往伊瓜苏,幸运的是她找到了那个人还在等着小精灵的他,不幸的是他没有发现面前这个中年女人居然是魂牵梦萦的她。最后叶莺用那颗海蓝宝换了回程飞机票。
下一站便是小城武威,居然讲的是一个鬼魂的故事。鬼魂的名字叫徐福福,是个卖唱的残疾人,爱人是餐馆的服务员丁吉花。一次偶然的机会,徐福福卖唱时被王帅发现,试图让其两人成为感动中国类似的励志偶像。徐福福一次次亢奋激扬的演讲让吉花越来越无法适应,她并不配合他的演讲,甚至觉得羞愧与难堪。后来徐福福在自我膨胀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居然扔掉了她一直溺爱的猫,吉花淤积的心情一下子冲动而下用螺丝刀扎向了他……
时间滑翔,到了维也纳。唐瑶自己的儿子拯民被一个日本小女孩井上忍取代维也纳小提琴演奏机会而忿忿不平,大闹了主办方在维也纳入住的酒店,间接导致了井上忍重重摔倒右耳失聪。拯民从此封了琴,不再学琴,任鹏母亲如此相劝。直到大学时间,他认识了科夫两人成了伴侣。母亲来看他时,两个已经分手,却不小心发现他藏在衣柜的秘密——他和科夫的全裸亲密照。母亲错愕之下,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曾经也迷恋喜欢的一个女子——叶莺……
齿轮此时走向了日本轻井泽,所有的故事开始清晰,人物也疏朗起来。乔意因为被毁约独自来到了轻井泽。因为自己的作家身份,被一个日本女孩井上忍所辨认,乔意慢慢放下防备,在温温吞吞的泉水里放下防备,讲述自己当年是老师时,与一个学生的苦恋。结局是他流浪到了南方,而女孩子却被父母放逐日本,永世不再相认。当乔意迷醉的望着眼前眉眼相似的女孩欲与她一吻时,女孩突然大声尖叫,乔意被当成色狼一丝不挂的众目睽睽之下被保安暴打。女孩心中满是终于为自己的母亲复仇的快意。
故事终于在结尾这段露出一点温柔的神色。盲人按摩师刘巍有着闻香思味的天赋,在给一位女孩按摩时,爱上了她,苦于不知道为何女孩近一个月不再出现而烦恼。终于在画家林满的口中得知女孩去了美国,而在给林满按摩时,他嗅到了他身上死亡的信息。林满说自己要去一趟台湾,去见一个很重要的人。而再按摩完之后,刘巍做了一个决定,要飞去美国,寻找那个香气特殊的女子……
故事虽然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和阶段,但是在最后全部人物都重合,关系也更是明朗。大幕快要落下那一刻,所有的故事都有了原本的线索,在脑海中拼凑、重叠、汇合。读完书,才知道人物都清晰格致起来,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各自牵扯。
作者在描绘细节之处是很见功底的,可能是因为女性的天赋,或者是敏感的神经,通篇下来,细节总是让我惊喜,我是个有特殊癖好的人,爱收集各种细节之美。而女性的天赋并不尽然表现细节,表现感情、心理时也是拿捏妥当的。
作者对于丁吉花寂寞的表述方式非常入骨,失去猫咪之后无以为继的绝望,愤懑之下错手杀害丈夫。因为厌恶学校周遭的环境同学从而想逃离更加努力练习声乐的学生朱晓光,中年独身女人叶莺在青春消逝之后,面对苦苦思念的蓝眼睛少年时选择转身离去的悲哀,求爱不得的唐瑶面对着美丽的叶莺只能默默体贴,最后却怀上了叶莺追求者之一男演员的孩子,两个人躺在一张床上,讨论的居然是同一个女人,而她选择沉默接纳的木然。
触动自己的都是关乎女人的表达,有年少的、正值美丽年华的、中年的、老年的、郁郁不得志的、独守空房的。一本书里能够涵盖的恋爱形式都已包含,不管是有悖伦常还是健康茁壮,不管是幸福甜美还是千疮百孔,能够被囊括的都已具内。人生百态,无一不有。所以像极了身边的你我他,红男绿女,晃晃荡荡。卷卷红尘之下,属于自己的故事业已在写,而作者在最后给了我们希望,一个关于追逐和等待的开始……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九):《第一女生》之后仍是“第一女生”

书名《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不知道为啥算不上喜欢这个书名,上一个书名《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还要更好些,至少带有些聂鲁达的气质,还有一种表面上的服软,实则的宣战。
现在有很多文艺女作家(或文艺作家)喜欢把书名起得格外长。希望方舟不要落了这个窠臼。
“9种逃离,又回到最初的地方”这算不算是本书的一个剧透?
我一直都算很喜欢蒋方舟,比她小个几岁,从她小时候就读她的书,一起长大,一起经历品鉴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升,看到她的成长蜕变。
蒋方舟阅读量很大,而且她是实实在在的在阅读体悟。她一直想摆脱年少成名的标签,这让她格外努力,如果你真的好好读读她这几年的文字、翻翻她的微博、看看她《新周刊》里的文章,你就知道,现在的她真的不一样了。真的比有些矫揉造作故作高深的青年作家作者强太多了。
方舟谈到这部小说时说:“这本书的写作让我掏空了之前人生所有的体验和经历。”
我很感动,感动这份毫无保留,我也感激她作为一个作者的这份努力。
回来谈这部小说,先分篇谈,再谈对整部集子的感触。
《台北·自画像》
或许是因为从很早就开始审视或审判童年,蒋方舟对童年的描写格外让人惊心动魄。她十分直白坦诚,对童年的表达甚至会有些残忍坚决。这篇小说中有一段全家人吃鱼的描写,让人看得心惊肉跳。蒋方舟文字中的“母亲”形象,也一直都是值得推敲品味的,苦涩的,具有真实感的展现方式。
仅我个人之见,除去乔意的两个人物里,比起对林满的描写,我更喜欢唐鹏的部分。但蒋方舟对林满的把握是正确的,这种不畏惧展现丑陋部分、揭开疮疤的正确,更多时候,是我们这些对青春优质年轻男子仍抱有幻想的女孩子们拒绝去接受的。而在小说中,方舟却操纵她笔下的女主角接受了这些。这是她的成熟。
小说的女主角姜夕,虽然我未必赞同她的有些选择,也没有她的有些经历、优点、特质,但我喜欢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坦诚,坚强,有决心,有天赋,对身边的一些事情有敏感,但也具备相应的判断力。同时不失女性的柔情。
我喜欢方舟的小说文笔,算得上老练,不矫情,说几句故事,又能不露痕迹地跳脱出来。我喜欢这篇故事的架构,也欣赏方舟在这篇小说中,不费多少笔墨就立起来的东西。但有些不喜欢结尾,结尾太过仓促,仿佛可以要去贴近“逃离”后的“回归”。整篇东西有些地方显得薄了,可以更细一点。
《拉萨·绿度母》
看到第二篇意识到蒋方舟或许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在第一篇小说里出现最后无疾而终的“唐鹏”这条线又出现了。这篇小说以唐鹏的视角来写,也许是因为性别不同吧,笔下的这个唐鹏十分具有女性眼里男性的虚无感,和上一篇姜夕比起来不够实。做POV的唐鹏也没有上一篇中那么可爱了,他也老啦,衰老让人气息腐败。
语言还是一如既往地有闪光点。但这次的“城市”概念拉萨相比上一篇的台北,尽管奔赴目的和动机新颖,但安排有些刻意,拉萨现如今也是一个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极易留俗的地方了。情节的设置有些地方感觉像上世纪的小小说。但结尾结的比上一篇好。
我不知道方舟本身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儿,对年轻女孩儿这个群体是怎么看的。方舟说这本小说写的不是青春而是中年人,读完两篇后感觉,第一篇里的红发女孩儿和第二篇里的盼盼非常相似,相似的气质性格,对故事起着相似的作用,这样的角色是一种怎样的设置?
《三亚·手铐》
本篇中的主人公柯宏志是上一篇唐鹏的好友。在上一篇中写的有关于他和南方谈话的部分,非常动人。这种人物的勾连很动人。上一篇小说中你觉得他仿佛是对生活满足的、不知凄苦、置身事外的,不是吗?但读了这篇,说得俗点你懂了什么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得不俗点你简直看见了现代孤离悲苦的众生相。
这篇里有关于樊怡的前半部分格外动人,作为母亲。而她的名字,还让人忍不住地想到繁漪,都是神经质的可怜女人啊。这篇中的朱晓阳,算是我上文中提到的一脉相承的角色。
情节颇有戏剧性。
说白了这不是传统意义是的小说,它就是生活本身。但小说亦是生活本身,所以它又是小说。不惊天动地、没有寻死觅活,但看得让人挺直了脊背,心惊胆战。
《青岛·爸爸》
这篇里的朱晓光是上一篇朱晓阳的妹妹。晓阳这个名字很常见,但晓光这个名字却有味道了不少。也许因为这篇的pov更为年轻,尽管也仍符合方舟“表现中年人生活”的主题,但是多了不少青春气息,少女的心态刻画得也非常细腻。
“娃哈哈”和“海龟”的部分非常感人心酸,看得落下泪来。
这篇写的有些部分稚嫩俗套,但亮点是格外明显的。而且很感人。有一个关于酒席上小米粥里的海参仿佛仍活着的那个比方简直太动人了,我爱吃那道菜,我也喜欢那篇比喻。结尾让我想到王小波的“绿毛水怪”。那种空旷感。
我最近在读好几本短篇集子,同时,每天每本读一篇。读托宾的一本集子后,我意识到一点。我觉得方舟的小说文笔太精炼(或太简练)是因为她没有余笔,她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在想着要表达什么,每一句话都有目的、都意有所指。但真正的更优秀的短篇小说不会这么满,留点余地给细节,给那些虽说不单看不知道在表达什么但放在文中觉得很合适的部分,我觉得会是一种更好的做法。当然这样的处理也很难,方舟绝对有时间不断磨练。
《伊瓜苏·海蓝宝》
这篇不算特别喜欢。主人公是前一篇朱晓光的音乐老师叶莺。让我想到王彩玲,但叶莺又不如王彩玲值得同情。她渴望一些东西,但又没有承受这些东西的觉悟和灵气,让人想到松子。松子“被嫌弃”,尽管最后我为她流泪,但我并无法做到同情她。
在目前看到的故事里,这个故事最超现实吧。
故事的最后说“她想到好多人都曾经对她说,会永远爱她,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这句话很动人,但也很让人难过。比起从未有人爱过,至少被人爱过本该是好的,不管别人爱的是不是只是你青春欢笑时的容貌,但她却被这些爱害了一辈子。所以女人并不能只是女人,女人要有能力,不能依附,永远不能依附。
《武威·腿》
我之前说过上一篇是最超现实的是吧?好,那现在可以改一改了,还是这篇最超现实。这个设计并不新颖,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无比动人。田福福这个人物,目前还没看出和前面人物的关联,但真是一个可爱的角色。
作者对田福福的老婆有几段不同的外貌描写,都写得很精彩。
上一辈人的形象(丁吉花的母亲,田福福的祖父和母亲)也都被描写得非常精彩。
终于出现关联了,是前一篇中和叶莺有关系的王帅。
而故事的悬疑程度,有些超出人的料想。
《维也纳·衣柜》
我同时读着两本短篇小说集子。读这篇的前一个晚上我读的刚好是托宾另一本集子里一个相同题材的故事《采珠人》。把托宾的那篇和这篇对照来看。托宾看上去有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爱尔兰甚至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从容,让我想到《死亡诗社》中的男校,不,更早,早到《模仿游戏》中那样。而方舟的小说,却时时不忘牵进现实,剖析心理,要把这时代赋予的分秒都刻到骨血里。
这篇小说也很有意思。名为“维也纳风情”的餐馆,是《腿》中丁吉花遇到田福福之前待的餐馆,而老板娘“母亲”唐瑶,在《海蓝宝》里和叶莺也有着一段往事的关联。
“男性同性恋”,蒋方舟在小说总会试图去解释人物的心理,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充满着困惑、质疑,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探索才能弄清楚。而在托宾看来,这种心理是不用去解释的,他笔下的人物都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两人在处理时的这种区别是两人阅历的差距,是文化形式的差别,也是两人笔下的这个群体在两个不同国家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这篇小说中除了拯民和科夫的感情外,还有拯民学琴的童年阴影,维也纳梦想,我觉得这部分处理得更好。我一直觉得小提琴是一种蕴藏着复杂情绪的乐器,从小看陈凯歌《和你在一起》,还有后来的一系列励志广告,这种并不经得起推敲,但却油然而生的“多少孩子渴望通过这个乐器改变命运”的感觉。特别是母子去维也纳的那一段,在其中也许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能看出自己母亲的影子吧。
如果要说实话,我对贫穷本该没有多少特别的感同身受,家庭虽然不算富裕,但好歹也是个小康。但也许是想要的太多、梦太大,我无法直面文艺作品中对贫穷(或是不够富裕)的那种真实的描写。每当这时候,内心就深切地浮起“今后不要贫穷、不要事事节省”的愿望。这也是一直激励我隔一段时间就把自己打醒做一会儿现充的原因。
《轻井泽·温泉》
故事进行到现在,一切越来越熟稔。“起承转合”这一切在慢慢合拢。
乔意又出现了,故事最初的乔意。而井上忍就是上一篇《维也纳》中的日本小女孩。
这篇里提到了某个事件。似乎是我看中国的当代小说里唯一提到这件事的一次。没有明说,却用后边的一部《秦俑》上映把这个信息描浓了。有趣的是,在网上查到的《秦俑》上映日期是1990.4.12,刚好位于小说中提到的移民政策截止日期1990.4.11的后一天。不知道是其中有差错,还是整一个营造起了恰如其分的穿越之感?
如果说我越来越能理解一些事情了,燥热的,表象的,关于夏天的,漫长的融化在记忆里又牢牢凝固起来的一些东西,只能说这一切都是情绪、情绪,无数人的无数种情绪。谁又能保证绝对的清醒,谁又能说自己从未被欺骗?
《美国·香气》
最短的一篇,有关气味。一切都合拢了。
最开始的故事每个都要非常工整,要有逃离,要有回归。到最后三四篇的时候,一切都在交汇,结尾的时候也不必特别提出,人们又如何的回归了生活的正轨。这一篇的结尾简直像是一个开放的冒险。
林满最后和姜夕如何了呢,死亡的气息在他的身体上继续扩散还是就此消绝了呢?
我们的国家,是神奇而又特殊的国家,我们的国民,是神奇而又特殊的国民。这样的国家似乎本不是短篇小说适宜生长的天然土壤(原本我一直如此认为)。但我想一切都值得等待,不管交付给谁来完成。我想我们永远不该用外国的短篇小说来要求这个国家的短篇小说。不一样。我们可以不那么优游地以自己的方式丰厚着。这个时代的这个国家需要有短篇小说来铭记。
感谢这本精彩的故事。是很优秀的小说的集子,看得出方舟这几年在小说上下的功夫。希望她继续好好写作,我也会永远做一个积极的读者。↖(^ω^)↗加油
最后在说一句吹毛求疵的。书装订订的太多了,看的时候有点翻不开,虽然也算是一种“不释卷”但有点儿看的不舒服。(这和小蒋没啥关系
刚拿到书的时候书有很新的气味,快读完的时候,不知道是淡了还是习惯了,那种味道已经几乎闻不到了。这样也好,至此,这本书似乎已经彻底属于我了。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十):把庸俗的现实击的粉碎

曾经以为多么荡气回肠的故事,开始原来得这样的庸俗,也许我必须承认在刚开始读这本书时,带着抵触,我不愿看见那些满目苍夷,丑态百生的故事情节,说不上烂俗,也许是我的年龄层还让我读不出三四十岁人生该有的可悲观景,或者换种说法是,生活的另一面。
在故事里的别人,在别人故事里的你,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九种故事的开头,九种故事的经过,九种故事的结局,作者都在用一种微妙的关系将所有不一样的故事串在了一起,那些共同认识的人,都没有早一点儿提醒我们相遇,但是却又在某个点相遇了。没有偶遇,没有巧合,没有故意,出现的理所当然,而又显得理直气壮起来,这是让我看到最兴奋的地方。
也许我们共同认识的人,也曾经在你的生命中充当过短暂的配角;也许所有的胡编乱造都是为了那不经意显示的自然,而不显得做作;也许人生的微妙之处,就是在生活已经丑至极点时,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寻找着最初的人。
一些曾经在生命中非常亲密的人,如今分道扬镳。比如:乔意和姜夕、叶莺和王帅、拯民和科夫,他们都如此鲜明的存活在作者笔下,独一的关系,各为主角,即便是未婚妻、小三还是同性念的身份,读过才恍然,原来所有经过都只是结局的开头。又宛如一些拼命想要逃离的人,如今只是转了个圈罢了。比如:唐鹏和老沈、柯宏志和攀怡,用书里的话概括,‘大多数近乎爱情的关系,大概就是这么开始的’。离经叛道、逃离厌倦,直至结局,却也难述情愫。也许还有人曾经感动过你,那一定不输亲情。比如:朱晓光的爸爸,丁吉花和田福福的互助,触动泪腺的大概只有这两段,作者用离奇的手法写出了那份难言的亲情,或是残肢爱情里的扑朔迷离吧。
看前八篇故事,会很压抑,直到最后一篇收尾的故事出现,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结局早已写在了开头。作者蒋方舟独特的构思,将庸俗的现实击的粉碎,又跳出常人思维,构建不一样的故事,虽平常但也新奇。我喜欢她的文字,总能简短概括,道出精髓。
也许就像她书里说的那样:可生活没有“好”的时候,生活不好,便忙着让它好起来;等生活好了,又得让它维持着好,变得更好,人也更忙。或者在她讲田福福那段:一个赎买“爱情战胜一切”的故事的人,怎么能够以爱情的破灭作为故事的结束。她赋予他们的生命力,就像故事里的人赋予了她对生活的想象。
每个人自以为独特的生活,体验真实都何等乏味和普通,即便很庸俗。
PS: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