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艺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艺犯》读后感10篇

2017-11-27 21: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艺犯》读后感10篇

  《文艺犯》是一本由王恺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艺犯》读后感(一):吃货

没想到书的大半都在讨论吃的事情,都怪它的装帧太过俏皮,致于我冲动地买了下来。但好赖这不是什么坏事儿,因为我之前从不以为吃的东西也可以写得那么细腻,原来还以为以食物为主题的书只有食谱呢。我很惊讶这样的文字竟然可以中饱读者的食欲,而且是那么充盈的感觉,读后想想,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也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我当然永远也写不出王恺那样有色香味的文字,一来本就没有文学功底,二来更没有游历世界吃遍八方的履历,若要真算起来,我这辈子吃的最多的还是食堂饭了。
食堂饭是从幼儿园便开始吃的,只有午饭,因为是父母单位办的幼儿园,加上那会儿社会也没现在这么腐败,一个学期三两块钱就够伙食费了。当然对那时的吃食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听人说我挺能吃,一碗米饭通常是不够的。
刚上小学那会儿,学校还没有食堂,饭菜是从别处做好用三轮车运过来的,米饭和菜分别用一白色泡沫盒子装着。我想我对泡沫盒装的快餐特有的情愫大概就是那个时候积淀下来的,总有种欲罢不能的向往。后来食堂建好了,像是一夜之间的事,饭盒也换作了铝皮的,没有泡沫盒来的精神,吃完也不能随手一扔那样潇潇洒洒。
装米饭的铝盒总是满的,米饭正好与盒子的高度平齐。男生大多订的是三两米饭,女生一般也就二两。我对“两”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现在都还用小学时饭盒的大小作为参照估摸着算,况且现在用“两”这个计量单位的情况也少了,打饭时一般就喊“五毛的米”或者“九毛的米”云云,它们各是多少两在所不问的。
对初中的菜没什么好感。这源于一次科学实验课我们解剖猪心后的第二天,食堂竟然就有一道炒猪心的菜,纵使它炒得再如何油头粉面,食欲也是全无。
忘了是初中还是高中时的同学了,和食堂一个窗口的阿姨相识,大约是邻居之类,我倒说他打饭怎么总是往一个窗口跑,原来那个阿姨每次都会多给他半勺的菜。说实话,那时不羡慕成绩好的,也不羡慕家里有钱的,就羡慕他这样的,这比我们多半勺的待遇是多么实在。总谈理想,理想也无非就是丰衣足食,他先我们实现了。怎叫人不羡慕!
这事对我的影响挺深远,于是每次饭店后路过现在大学的食堂,见到某个卖炒菜的窗口的师傅穿着油腻的白色工作服,落寞地抽着烟,我就特想上前搭个话,递根烟,然后临走前道一句:“那…哥们,下回打菜时多给半勺呗?”
当然是纯粹的痴人说梦,一次我嘟囔了句“就这么点儿啊?”就被他瞪了足足一分钟,我心想食堂师傅还是别惹,关系到自身幸福的人物,应该捧着才是。
高中那会儿吃饭是要靠抢的,好在饭点前上课的老师都很识相,不拖堂,一下课人就都往楼下冲,我们也跟着冲,但始终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为了省时间多学习还是怕心仪的菜被抢食光了。我是出于后一种心态,因为我爱吃的辣子鸡总是很畅销。那时一荤一素六块五毛钱,饭和汤是免费的,我最爱的搭配是辣子鸡(和陕西这块的辣子鸡不一样,是脆皮的,说是辣子鸡,也不是很辣的那种),加上榨菜茭白丝,运气好些碰上例汤是紫菜蛋花,就嘹咋咧!
其实在吃上我很保守,一些面生的东西通常很难打动我,就记得第一次如今是我最爱的芒果时,觉得它黄的过分了,一直下不去口,逼到父母生气,才勉强啄了一下,为了面子,一边啄还一边说,真难吃!
自己都很厌恶的习惯是遇到好吃的总会再三番五次地去吃,吃到伤了就作罢,再也不碰。葱油拌面即使如此。第一次吃是在市图书馆旁边的一家小面馆,老板娘抖搂炒锅三两下便端上来了,油顺的面,搭这葱花和切成碎片的青菜,满满一盘,很是丰腴。兴许是饿了,那个味道余音绕梁,三日未绝。但后来实在没有机会再去了,便自己做,做法其实很简单,平民的吃食就是这样单调却不乏味:青菜是单炒的,加点生抽和绍酒,少许的盐,便可以让本来透绿的菜叶变成酱油黄;面用水煮熟后捞出,加小勺猪油和些许酱油,可劲儿拌就是了;最后再盖上炒好的青菜,撒些葱花,就能吃了。不幸的就在于这样吃了差不多一个假期,现在恐是接受不了类似做法的食物了。
说起来绍菜似乎色调都是暗的,梅菜烧肉、千张结、油豆腐,颇具特色的面勃勃也一定会被要求刷上一层厚厚的红酱,就连清亮的丝瓜汤也要放些干菜才能合格,你看,即便是所有绍菜几乎都要放的绍兴黄酒,都是黄色的。废话。
就在离我家不远的一条街上,晚上九十点钟,大排档就开起来了,每次路过都被沁鼻的应是爆炒才能出来的香迷得六神无主。我们管这种大排档叫螺蛳摊,大概和炒螺蛳有什么关系吧,但遗憾的是我却始终没有光顾过,或许是还没到能在夜深人静车已散尽之时与友人坐在街边尽酌尽食像韩国片里常有的景象的年岁。
现在这些排挡已经被整治到了某个统一管理的地域了,兴许在别的什么街口,我不太清楚。
但这些大排档却也能算是文化标志了,如王恺说的,人们可以不用长途跋涉,也不用巨额花销,就可以获得最基本的快乐。每个大城市的老居民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空间,可以降低犯罪率,也可以保证居民生活的幸福心态。

  《文艺犯》读后感(二):文艺是对生活的热爱

       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文艺的人,这样的观点同时得到了身边人的认可,文艺是一种感觉,一种气质和一种源自内心的细腻。这本书的作者同样是一个和文艺的人,作为《三联生活周刊》的编辑,走遍大江南北,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体察人情冷暖,感悟生活滋味。其实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就有了写这篇文章的一些想法,因为觉得这些年来自己也像作者一样,去过不少地方,玩过不少山水,吃过不少美味,当然,更看过许许多多的电影。
    先说说自己吧,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纵使生活给了我一些小小的苦难是的,我不认为现在面对的生活很糟糕,也许因为一切早已注定,更因为的确没什么,繁重的学业早晚有一天会结束,去开始我新的旅程。再说就说远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在于生活总能给予我吃喝玩乐的快感,同时也能给我带来声色光影的感动。有人说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对她怎样,她便对你如何。此话不假,所以我热爱生活,热心的去寻找,去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和感动,是对生活的尊重和回报,也是对自我的嘉奖和完善。
    我喜欢游山玩水,几乎每个假期都要出去转一转,走一走,无论远近,只要能够享受自然与人文的博大和深厚,便是每个假期,每次旅行之于我的意义。细细数来,自己也曾去过许多地方,中原的敦厚和沧桑,江南的灵气和秀美,蜀国的俊俏和深邃,当然也少不了我常年盘踞的天津和北京,更不能忘记家乡的冰天雪地。不同的风景,更代表了它们不同的文化与传承,游山玩水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在于体会这个过程,这些风景带给我的感受。原来天南海北,已有好多地方留下过我的足迹。
    我还是个喜欢吃喝的人,到过的地方便少不了吃喝这一话题东西南北酸甜苦辣我样样喜欢,一直以为,喝酒吃肉是人生一大幸事,并且我在始终坚持着。生活赐予我的享受,便一定要得到充分的利用与珍惜。同时,在吃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的饮食习惯,而饮食有往往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言。
    至于声色,那更是我的最爱,我喜欢电影,如同我喜爱足球,如同我对生活的热爱。每一部好的电影都能给我带来思考和感悟,并使我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电影,是人类艺术的瑰宝。
    最后还是说一说这本书,书的前两部分为饮食与游记,可以说这两部分作者写得非常精彩与逼真,引起了我的许多共鸣与兴趣。同时其中并不缺乏作者对社会与自然的人文主义关怀,更是提升的吃喝玩乐的境界。至于后两部分,及作者对电影与戏剧的描写,便显得力度欠缺,功夫不够。电影是一种文学作品,写影评便必须心有信仰,唯有信仰的力量可以表达出对电影最深最有价值的感悟。好的影评甚至是对电影的反哺,是电影本身更加熠熠生辉。而且,作者的评论大多为老电影,这本身就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幸到现场看过一场京剧演出,其实现场的感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毕竟是被称之为国粹的艺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只是我对戏曲的了解不过与此,再加上作者对曲艺的书写与他的影评一样平淡而陈腐,所以这部分同样没能给我如同前两部分的情感共鸣。可以说本书的前两部分是成功的,后两部分的失败,而对后两部分的失望是我打三星的主要原因。
    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快,当生活变得越来越功利,我们无法改变这样的现实,便只好无奈地接受。好在还有我们喜欢做的事情,还有我们喜欢的人;还有大好的河山,美味的饮食和电光倒影值得我们去品味;我一定会把这些好习惯都继续下去的。从没有刻意地去“文艺”,一切只是顺其自然,因为文艺是对生活的热爱。

  《文艺犯》读后感(三):我喜欢王凯的散文

现代的,我觉得鲁迅和张爱玲的散文最好,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真令人感动,鲁迅肯定能写出很多这种文章,只是后来不屑于写了吧。张爱玲的散文,自是篇篇都好,无限意趣在其中。
当代的,没有特别好的,阿城,木心的散文我都不大喜欢。至于沪上、香港才子小宝、迈克之文,初读觉得挺过瘾,繁花锦簇的,读完之后一细想就完了,那么繁华曲折,说出的东西不过是个常识,才子派。他们的风格和王小波正好相反,王小波用最平实朴素的语言讲出了最深刻的东西,击碎了常识。北岛的《城门开》也不错,朗朗上口有内容。
读了《文艺犯》,我发现我喜欢王凯的散文,他不愤世嫉俗,不讽刺,不卖弄,他只会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你能发觉他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他觉得《三峡好人》中的麻幺妹在给两个男人准备饭菜的场景中是最美的,他写自己的黑棉袄,不断地揪着(棉球?)。。。。真好玩,真贴心。
今天正好还读了廖一梅的《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觉得道理就不要讲了吧,虽然有些道理讲得挺好,比如讲孤独的那句。对比之下,更觉得王凯之文的好了,一句都没告诉你爱是什么,自我是什么,痛苦是什么……一句道理不讲,可里面有食物、有生活打底,大千世界、人间烟火、声色男女尽展眼前。感受、细节永远胜过道理吧 ,就像侯孝贤讲拍电影“气氛状态足了,社会批判自然会出来”
董桥的散文高雅甜腻,冯唐则粗野滑怪,看多了都伤胃,容易厌倦,王凯的则不同,篇篇都有韵味在。他知道的那么多,走过的路那么远,文笔有张爱玲的韵味,感受又很细微别致,真想让他再多写点儿给我看看。

  《文艺犯》读后感(四):偶开天眼觑红尘

    2012年7月买的,至今倒成了我翻阅最勤快的一本书。每看一回,哪怕随意扫个半页,都忍不住要感慨,实在是太像张爱玲了。那种像不是朱天文似有意无意地靠拢,简直是灵魂附体似的,完全是张爱玲自己写的—当然我猜王恺知道有人这么说他的话,肯定很不高兴罢。
   
       对于我来说,依照喜好程度,书可以有很多分类。王恺是属于那种本来对他不熟,后来一看到就喜欢上的——喜欢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像张爱玲。抛开文笔不提,我们依然得到许多妙处:自己未曾经历过的食色生活,固执地以自己的标准评判一切,乃至行文中对生活重压下的人不自觉透露出来的怜悯。另外相信很多人也会喜欢他那种处在当中,却时不时能跳出来看生活的态度。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我的某位朋友和王恺相熟,曾经聊过他的一些精彩生活。我佩服他有这样在滚滚红尘自由进出的能力

  《文艺犯》读后感(五):瘦猪:粥锅旁边的那本“书”

粥锅旁边的那本“书”
2012/05/10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1 /1张)
  ■书名:《文艺犯》
  ■著者:王恺
  ■出版: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3月
  ■读家:瘦猪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他详细分辨各地面食,那种眼光和见地,分明就是一个精英主义者。
  古龙是极简主义者,别的不说,单是“洗得木头发白的桌椅”就出现在好几部小说里。想想,也真怪,惯于醇酒妇人的古大侠居然能喜欢硬木椅?其实他真喜欢的是“洗得发白”,那是生活的底色。古龙写吃,不像金庸那么古雅,他既写老字号的蔡仙居、润明楼的著名菜肴,又写走街串巷的馄饨摊,有一回他竟将一个美女起名叫“牛肉汤”。绕了这么大的圈子,是因为我读王恺,忽然看到他写苏州河边的小面馆,也写到了“洗得木头发白的桌椅”。这篇《深夜排档》写上海老城区的日子,就像胡铁花从大沙漠逃出来——王恺是从高贵、矜持或曰装逼的大饭店逃出来——看见鸡飞狗跳的市井生活,顿生欢心。但在北京,你绝找不到“洗得木头发白的桌椅”,大一点的饭店不屑,小的只有腻歪歪的塑料桌椅。
  好的美食文字,绝非仅讲美食本身。吃,本来就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吃延伸到生活状态,所以不愁没的写。愁的是埋头吃的时候还要分心,想着该怎么把吃的写下来。美食专栏作者与书评人大致同病相怜,后者是一本书还没翻开就考虑如何评论。但文字不可露怯,就是说,千万别露出刻意来。其实说王恺写的是专栏式文章有些冤屈和小瞧了,王恺直截了当写美食,也直截了当写别的玩意儿,比如说,他写包菜写花生酱,不由分说就写到了性,文学的、现实的,都有,真正的饮食男女。
  还有一个人孤独地吃。王恺说:“越是大城市越能接受一个人孤独吃饭,往北的小城镇,一个人进大餐馆,简直就不被接受。”原因是“陌生人在小城不能进入主流社会,除非有当地人作陪,餐馆也是主流社会的表象。”王恺没注意到,小地方,更在意人际关系,即使土著,也不轻易一个人在外面吃大饭店,起码这是没面子的事,会遭人怀疑。
  诗人车前子熬粥时总拿本书读。熬粥需要时间和耐心,读书也是。有了书读,熬粥的过程就不再难熬。王恺写吃,主要写粥锅旁边的那本“书”,即“食文化”也,王恺的食文化,是泛开的。所谓的大菜、所谓的大饭店大师傅,吃之余,当然能考证出更多的历史文化、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及你想不到的种种文化。王恺嘴里吃的地方小吃,眼里看见的便是地域文化和差异以及热气腾腾五味杂陈的日子。他详细分辨各地面食,那种眼光和见地,分明就是一个精英主义者。
  情绪也是精英所固有的,或者说,劳力者没闲心也没余力去体味一种食品能带来怎样的心情。还有游走、观影、看戏,王恺以低俯的姿态,乃至有时故意寻找“苍蝇饭馆”,阅读世间百态。他放自己于其中,实际仍残留一丝智力上的优越感。
  也有沉重的。“一个都市人,需要的是什么呢?日常的金钱,温暖和习惯使用的肉体,有个勉强可以算未来的未来——大概多数人都能得过且过。可是,暗夜里,那阵阵的心慌感袭击来的时候,怎么办呢?”这样的句子,其实有害于一篇美食或旅游的文章,它忽然在读者轻快的阅读中砸过来一块石头,本来这样的文字以消遣为主,谁也不想在大快朵颐和优哉游哉之际沉下来,思考人生。好在如此明显的意图,在王恺的文字里并不多,他都巧妙、小心地藏起来了
http://bjyouth.ynet.com/3.1/1205/10/7074319.html

  《文艺犯》读后感(六):王恺——一个典型文艺过头成矫情以至于最后意识到自己是傻逼的逗比大叔

    从家赶到学校,竟早了40分钟,不想回宿舍也不想提前进教室,无奈选择图书馆毫无目的的瞎逛打发时间。一如往常,一口气爬上五楼直奔贴着“综合书库”4个大字的房间走去,书库总是给人一种静谧略带诡异的气氛,幸在天气晴朗,书架与书架之间只能容下一人的空隙都会有一扇窗户,阳光不偏不倚的透过窗户落在地上让人暖了许多。
    发现了《文艺犯》和阳光相得益彰的一本书。扫视一番,发现很有看头。
    王恺是三联生活周刊的栏目作者,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食色,行色,影色,声色。向来认为了解人文最快最直接的就是方式就是务必躬亲到当地并且体验当地饮食。故只挑选了前两部分。
    抄了一些喜欢的句子,虽然并不是如何如何唯美,甚至有些句子显得有些糙,但就是在某种程度上感动我。
    看后只觉得《文艺犯》平实不平乏。王恺是那种典型文艺过头成矫情以至于最后意识到自己是傻逼的逗比大叔。书中描写上海人那种市井气息和与之相悖的精致打扮的矛盾,对上海可见一斑,有点意思。
泛泛而读,兴之所至,不求甚解。

  《文艺犯》读后感(七):文艺犯的文艺小生活

   《文艺犯》记录了《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恺工作之余,在生活中、行走路上或玩乐之中的种种所见所感。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食色、行色、影色、声色。
    翻看食色部分,立刻领悟到作者王恺一定是一位热爱生活之人。无论是兰州小馆里的一碗牛肉面还是酒楼里的一顿海鲜大餐、无论大排档里的一碗粥还是江苏空运来的大闸蟹,他都吃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认真享受,并且愿意为之挥洒一篇文章出来予以记录享用美食的欢愉心情,其对美食的热爱可见一斑。光吃美食还不够,他在吃的同时,引经据典,回忆并思考读过的小说和作者的生平及心理活动,亦不忘观察着身边身影匆匆的食客,街巷边的食色男女,破败的餐馆老屋。人们或疲惫或兴奋的精神状态都被他尽收眼底,跃然纸上。这一顿顿饭真是吃得别有情趣,毫不乏味。
    行色部分的《震余记》将我的思绪拉回到几年前汶川地震那场特大灾难之中。作者作为一名记者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线,在报道新闻之余,抛却记者身份,记录下作为普通人的他,对人类抗拒自然灾害时深重的恐惧和与命运抗争时的无力感,以及看到年轻的尚未盛开的生命被灾难肆意摧毁后,心灵深处油然而生巨大的悲悯和痛苦。那次灾难虽然已经过去几年,但作者身为一线记者所受到的冲击力必然令其终生难忘。
    其余几篇,轻松许多。可以作为游记欣赏。作者游历过的地方很多,但并不纠缠于过多描述旅行过程中的风景,而是总能从一些不一样的视角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尼泊尔追着游客乞讨的小女孩、老挝个性十足的银匠、东莞工厂里精力充沛的年轻打工者、上海弄堂里和老建筑一样即将消失于历史长河的老裁缝。这些城市生活最普通不过的“小人物”,都摇身一变成为作者文章中的主角,他们在自己的家乡或漂泊的城市中,用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演绎了自己平实而精彩的人生,也令作者产生对生活的别样思考。
    影色部分,作者的文章天马行空,既记录了自己比较中意或是看后印象十分深刻的电影作品若干,又着重剖析了几位著名演员,还写下自己对国内外导演们的评论和解读。新颖的观点,独特的分析读来无不令人感到酣畅淋漓。
    最后的声色部分,从越剧到昆曲,从舞蹈《东方红》到上海折子戏,令人不得不感叹作者对戏剧的爱好之广泛——只要是美的,他都喜欢,都愿意陶醉其中。
    作者王恺就职于《三联生活周刊》,做过许多重大选题:“汶川地震、盘曲泥石流、波兰空难、伊春空难、上海大火、宜黄事件,他一次次赶赴那些重大新闻现场。他的专长是对细节与氛围的追寻,通过细节、氛围来追寻真相。”
    不错,通过阅读《文艺犯》这本散文集,不难发现,作者拥有怎样细腻的情感,他对于生活的认真的热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得以深深体现。这种对生活中小事物的敏感和执着,令人感动,甚至羡慕——为什么我们活不到这样一个境界——被一碗牛肉面,或一部影片感动得淋漓尽致,乃至于非要将这感触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
现实生活如此乏味沉闷,因此我们都非常向往充满情调的文艺式生活。其实只要投入地拥抱生活,用最柔软的心灵去感悟,用最敏感的触觉去体会,谁都可以活出文艺范儿来。

  《文艺犯》读后感(八):世俗的猎手

  《文艺犯》是当得起“才子文章”的一本书。所谓才子,大约是不出才情、趣味两样。翻阅《文艺犯》,任意停留于一页,都可以见到才情饱满之笔,和值得玩味的有趣句子。
  
  “酸的,浓重的,寒蠢的汤,简直是某种太健康的婚姻生活”,“黑污污的,像过了五十五岁的人生,没个明白处”——这种通感、巧喻交杂的奇异句子,散落于书中每个角落,是典型的王恺风格——仔细追究似乎混沌难以言明,但于含混之中,却有点破玄机的无限之妙。张爱玲留下的那些闪光的句子,至今模仿者如过江之鲫,却鲜有人能得其天然之妙,但在《文艺犯》中,王恺嬉笑中却信手拈来无数,让人又惊又羡。
  
  并非”吃货“,但真是喜欢王恺谈吃的文字。寻常俗人是吃就吃了,完成一个新陈代谢环节;风雅之人烹文煮字附庸风雅,但难免囿于油盐酱醋陷入无趣。而王恺却横生枝节,追刨关于吃的一切,带着点儿小奸猾,玩赏着世俗男女的轮番吃喝。背景是早已褪了颜色的洋场,香风艳影,女女男男,装媚作态,剔牙偷欢,各种行止引人发笑——你可以说这不是真的在写吃,但能以吃眼看人,知人论世,见微知著,写出奇趣,私以为才是绝妙文章。
  
  “杜杜说张爱玲意识到吃的严重,在书中往往只有夫妻才能同台吃喝,偷情者的吃都没有好下场”,“偷情偷得好,吃起来也分外地骁勇……偷情不好,当然吃得也索然”,“恋爱中的人大概是饱满的,成天食也不知道味,就算是在厨房中堆满了调味品,真正吃的还是爱人的身体和气息。”——天然妙趣,活色生香,又世俗又风雅,又轻薄又深情。
  
  吃在王恺笔下不仅事关风月,更是入市井接地气的好去处。他觅吃不择环境,从高档茶餐厅到气味混杂的苍蝇馆子,都是随遇而安,合宜就吃——这一点倒是与他所叹赏的陈璧君有相类的食家精神。他的职业为他提供了吃遍天下美食的便利,也使他见识了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人——这些人在他写吃和游荡的篇章里穿插闪回,成为上佳的佐菜之品,亦使我们的阅读过程充满窥私的欢喜。不管是势利能干的饭店老板娘、麻利冷淡的服务员,还是街头晃悠的“膀爷”,都能被王恺三言两语如立眼前,个个呼之欲出。“靠在小格子的窗户上,周围完全是上海人的热辣世界,有偷情的中年人,窝成一团;更多是谈生意的,披着头发的努力妖娆着的女人,热烈地绽开红色嘴唇,推销着保险或者别的单”——无数这样的句子,直让人怀疑他是专门捕获世俗生态的猎手。
  
  王恺不喜浅俗文字,行文中常刻意拟古求僻,生出许多戛戛独造之语(因此才会对方言中遗留的“馒首”古语生发共鸣)。但他的文字又机灵,常以大俗语造出极雅之境,这是大能耐。比如他写“郑板桥说他们家乡流行冬天泡炒米给上门告帮的穷亲友吃,说是又暖又饱——南方的这种冬天食品真是寒酸,洛阳牛肉汤才真当得起‘惜老怜贫’之物的美称,三块钱起卖,也能满足‘小肉欲’”——这“又暖又饱”是大俗大雅,有承平气象;“小肉欲”又俗语翻新,奇巧无比。
  
  王恺骨子里是“喜旧厌新”的老克拉,这从他精神食粮清一色的古旧色彩可以明辨。那些属于旧时代的物事,将他与疯狂纷乱的时代拉开距离,留出了审视关照的空间。但区隔只使神智安定,外界无法改变,甚至因反差而更显纷乱诡异——他微博中写过一个段子,在对面煤老板家的麻将声浪中,把评弹蒙古长调和舒伯特开得山响——他笔下的世界其实都处于这样的张力之下,显出一种惨异离奇,这样的氛围下的小人物往往有精彩的命运。
  
  《文艺犯》中王恺将笔下的舞台全部给了小人物——北方的土墙下憧憬着进京做服务员的少女,东莞公交车上拿着被子和桶的少年,少林寺门口教训小孩的MR KNOWALL,小城镇写字秀丽的“淫妇”,甚至尼泊尔炎热阳光下穿着纱丽来来去去的那些妇女——都是“现代化之劫”下的渺小生存。如同看戏喜欢看丑角、丫鬟、喽罗一样,他欢喜并且善于写小人物的命运,因为“灰暗复杂的人生远比光明正大版要精彩许多”。
  
  时代的光明大戏咿咿呀呀且唱将下去,王恺捕猎世俗的文章也在不断地写将下去。在他的笔下,且让这些无法树碑立传的小人物“贴近肉身,成仙而去”。
  
  
  
  

  《文艺犯》读后感(九):文艺满眼,不犯也错

最早追这些文字时,还是博客,彼时正流行。当时就在某小文艺网站走红,虽然比较小众,可是有真心的爱好者,每发必转到某些论坛上,在美国的理科女博士们“吃吃”笑着嗔怪刻薄又追看。文字有清洁感,可是生猛的地方也格外生猛。现在想起这些,虽然有点“白头宫女话玄宗”,但这些前世故事也是颇有趣味的,不写下可惜。
        搬字下网,印刷成书,是件不讨好的事,连当年的博客女王徐静蕾都折戟。屏幕上有意思的文字,到了纸上,多半会显出轻浮荒谬的样子。但《文艺犯》几乎没有这问题,一是作者本以记者为职业,对文字有控制;二来每篇皆有主题,含了信息量,没有满篇的“我我我”——读者并不是买写真集的粉丝,对任何印刷品的要求仅限于出现脸。
        既名“文艺犯”,当然有“文艺范”,这个词马上有用俗的迹象,不过作者显然并不惧怕俗,他有种抖机灵的气质,俗雅在他那里,都是无区别的观察对象。这本书里谈一般文艺青年都会有兴趣的事物:吃、电影、戏曲、旅行(其实很多时候是出差的副产品),声色食行,跌落到眼里,浓得化不掉。
        现在外面满坑满谷的专栏都是写这些,以何胜出?我想大概就是靠作者的眼力界了。因为职业的关系,他长期在外跑,往下走,在中国的县城接到了当下中国的一缕地气,便轻松超越每日困坐大都市、只去时髦地旅行的青年。想起赋格早年出过的两本不甚成功的游记。他们都是妙人,一个往下跑,一个往外跑,且读书都多而杂,眼界见识比近来组团北捞的台港一班所谓“继承文化正宗”又吃过洋墨水的文化人更好、更有趣。
        文字非常有张爱玲味,很奇怪,有张爱玲味但不难看的多半是男性作家。有早期那些刻薄流利奇异的比喻,但更像晚年的作品,句子短,近于自问自答,唧唧错错千转百回的心思,像寂寞的人,只是两手把球抛来抛去。这在“食色”部分特别突出,吃,也看人吃,边吃边窥视想象别人的人生。写香港的鱼:“暗淡的红鱼……还有暗绿色的,妖魅地活了一回的生命,现在却只剩在高楼包围的菜摊里。虎落平阳的现代样版——周围都是莽苍苍的高楼,万丈红尘里,穿着干净白汗衫的胖大香港鱼贩躲在角落里休息……”“莽苍苍”这样的词,让人想起《倾城之恋》的影树,都市中的蛮荒。还有一处写在泉州吃广州肠粉,老板是一对母子,“两人明显的厌倦神态,厌倦外面的雨天,也厌倦彼此,还是认真地算着当天的台账”,竟然是一对不知怎么流落到此的上海人。“食色”里写了许多上海人,无论是和老女人偷情、穿网球服的上海小男人,还是特意烫了头在凯司令请客的老女人,都“十分惨淡”。他对上海感情纠结,既嫌其“小”与落寞,又喜欢留存的一点市井气。毕竟上海是最像城市的一个城市,上海人也是最像城市人的一群。
        写来写去都是在写人,吃是看人,电影是看人,看戏也是看人。戏曲部分比电影部分好看,很少有这样可喜的门外汉谈戏,有种喜孜孜“借银灯”的天真气。写越剧部分又比写昆剧、京剧好,大概因为他曾采访过一班上海老一辈越剧演员,备有许多八卦随时插入。照例还是毒舌,说钱惠丽“喊叫中缺乏回甘”,“是诸如那种吹蓬头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女售货员们的最爱”,但写到袁雪芬的《琴心》时却用了半梦幻的笔调:“像在小雨的天气里喝点黄酒似的,周围倒也不是清洁的南方小花园……脏乱的时空中,忽然有这么点安定下来的东西,非常瞬间的美感。”
        刻薄真是俯首皆是,不胜枚举,大量用着他喜爱的词,“昂然”,他说话也喜欢用这词,非常奇特,的确是“分花拂柳好身手”,昂然着,不怕和人吵架,像张彻的男主角,有本事单挑车轮战,因为刻薄里有底气。如《谈吃的人》一篇,诸多写吃出名的人,逯耀东边吃边扔,“在抢购吃”,梁实秋道听途说,汪曾祺硬把南方风物搬到北方。信手拈来许多不相干的书中谈吃的小闪光点:汪曼云回忆陈璧君在杭州吃老饭店,毛姆书中“把一个小鸡分割给四人食用”的美国女人,显出他杂博有趣的文化底蕴。
        但刻薄底下有慈悲心,真难得。所以最喜欢的是“行色”部分,写中国内地的小地方,还有东南亚的小地方。许多的细节,黯淡无聊的人生,短短一个片段,就能看出悲剧性。但他对这些人生是同情着的,因为大家都只是挣扎着。尤其喜欢《余震记》,是在汶川地震中的见闻,在充满大爱的天使面前,敛去了嬉笑怒骂。这是所有人看了都会触动的文章。
        宣传词有一句“文武双全难再得”,有点夸张的喜悦感,其实挺好的,也像开始说的,不俗也不雅,又俗又雅,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般人确实难以兼及,再得好笔将经历写下,总不会太难看——何况真的很好看。

  《文艺犯》读后感(十):所谓文艺

文艺的人不觉得自己文艺。因为他内心就并没有意识到他这一点。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只因为自己的经历让自己的内心有了特定的感受,或平静或悲伤或低调或痛苦。而这种感受外化出来就是旁人眼中的文艺。所以看似是文艺,实质是一种内心外化出来的往往有些忧伤的气质。
    大家只知道那种略带伤感的优雅外在状态看起来让人感觉有些美感,却看不到所谓文艺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内心感受而不是外在的凄美淡雅。所以,在争相模仿的时候,一个劲地发表那种情感忧伤的句子,一个劲地感慨人生苦短知己难求或是红颜薄命命运蹉跎。。。。
  所以啊,骚年,你是不是傻?四八四撒?
  大部分人应该有这样的经历,看别人做一样东西,自己心里感觉做这个很有意思或者很好玩,然后自己也尝试着去做。然而很快就因为种种困难开始觉得事情并没有原来觉得那么有趣。这就是现实,事情本来就是充满各种困难的。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面感觉很好玩,却很少意识到好玩有趣的背后的艰难困苦。其实做这件事的人目的并不在好玩,或许是为了赚钱,或许是有其他目的。所以和旁人比起来感受不一样。或许是快乐的,也有可能是痛苦的。比如说弹吉他。看到别人玩吉他,各种和弦扫弦押尾桑,然后马上就心动了。于是兴趣盎然买了把吉他。但轮到自己练各种压线扫弦分解和弦的时候,很多人慢慢就厌倦了。所以包括我,很多人都只知道吉他很好玩,却不曾想到练吉他的时候要付出多少。而且,人家玩吉他玩得那么好干嘛?难道单纯是为了好玩吗?没有一点压力他为什么要玩的好呢?
所以说,看着文艺,做着还文艺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