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学佛三书(共3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学佛三书(共3册)》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9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学佛三书(共3册)》的读后感10篇

  《学佛三书(共3册)》是一本由圣严法师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佛三书(共3册)》读后感(一):释疑解惑的佛教入门书

这本书呢,给出了很多释疑,澄清了很多误解,是入门的好书。以下是读书笔记,针对一些不太理解或者概念模糊容易有误解的问题,借助圣严法师这本书,普及下佛教的基本知识。不得不说,很多人对佛教的认识源自世俗的理解,而在佛教的发展历程中,也诸如圣严法师所说,经历了无数的洗礼和变革,期间很多次被人误传且与迷信混淆在一起,才造成了今日的误解。Anyway,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个人认为,这真的是最好的安排,若非如此,其结果不一定怎么样呢。既来之,则安之;顺其自然,安心自在也。
人的快乐并不是来自名利的大小金钱的多少,而是内心知足
佛教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佛教似宗教但又非宗教,类哲学但又非哲学,通科学但又非科学,这是佛教最大的特色。
菩萨是信佛学佛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众生要成佛,必先发大愿心,主要是四弘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共有52阶位,只有12位是圣人。妙觉菩萨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都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佛法共有五乘:人乘佛法,天乘佛法,声闻乘佛法,独觉乘佛法,菩萨乘佛法。所谓的大乘小乘可以简单解释为,小乘重在渡己,大乘则是普渡众生。
佛教的空,不是不存在的意思,而是不实在的意思,讲究缘起性空。所谓的看破和放下,看破的是现象的幻境,放下的是对名利物欲的贪得无厌,而不是否定了现象的存在。
五戒十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就是身三业(救生,布施,梵行)、口四业(诚实,和诤,爱语,质直)、意三业(清净,慈悲,正见)。那么什么是犯罪,一定要心、境、事三者相应相成,才构成破戒的正罪。比如,女人遭受了强暴,只要女的不感受淫欲的快乐,虽被奸污,但不属于犯戒。类似的,如果存心犯戒,结果纵然没有破戒,也还是有罪。不知者无罪,不知道这是犯戒,做了也不算破戒;无心破戒,虽犯了戒,也不算破戒的正罪。
有关于持戒,三皈后,能持戒最好,能持几个就持几个;不能持守,也可以随时舍戒,舍戒后再作业,也不算犯戒;舍戒后哪天又想持戒了,还可以再回来。但是如果不舍戒而破戒,那就是犯罪!
素食是佛教鼓励的事,但不一定要求所有人都吃素。做到不杀生,如果做不到吃素,可以吃三净肉。何谓三净肉?就是限制在三种情况之下,这三种肉不得吃。第一不自杀:不是自己亲自动手所杀,若杀所得之肉不可食,若食则犯规,得罪无量。第二不教他杀:自己想吃肉,知道自己不能亲自杀,而教别人杀来给我吃,这也是犯规,得无量罪。第三不闻杀:没有自己亲自杀,也没有教他人杀来给我吃,但听到隔壁有杀鸡,鸡叫之声,此肉亦不得食,食肉则犯规,得无量罪。
佛教严禁饮酒和赌博,但是对吸烟没有限制。但是吸食海洛因鸦片等毒品是不可以的。
佛教徒不一定出家,比如行菩萨道的正信的教徒,是不一定出家的。
要加入正信的佛教,成为佛教徒,必须要有三皈仪式,要一心一意皈依三宝:佛宝,法宝,僧宝。(这与我皈依佛教的思路完全吻合,虽然之前我并未读过这方面的资料。为何我要皈依呢?首先我是先得法,虽然是自悟的;那么悟了得了法,就要感恩法的主人,也就是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这就是佛宝;其次,开悟不等于解脱,还要继续修行继续学法悟法,而法的主要传播人就是僧人,这就是僧宝)
功德可以回向给别人,而自己没有损减。这就好比一盏灯,可以点燃其它许多灯,但是自身的亮光并不会因为点燃了其它灯就会有所减少。
六道轮回,其中只有人道是造业和受报的双重道,其它的都是只有受报没有造业的单重道。
佛教不相信灵魂的存在。
佛教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而是唯识论。佛教有八识,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后三识具有抽象感念而非现实。末那识就是人的意识,是自我;而阿赖耶识是藏识,是藏业的识,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你感觉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藏识的作用。藏进去的是业因,搬出来的是业果。破八识就自性空超脱了。
佛教认可神和鬼的存在,但他们都是在六道里,跟人一样还没超脱痛苦。神会自动保护正信的佛教徒,故也不敢接受三宝弟子的崇拜。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崇拜了神鬼,在原则上有罪。
佛教相信祈祷,其实祈祷就是念力和愿力的作用。(这在心理学心灵学里面都已经有所研究)
佛教的因果论并不是宿命论,佛教相信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化解业力。
佛教徒可以殉教,但是不可以自杀,自杀是为了殉教普渡众生是可以的。佛教徒应该爱惜自己。
厌世是入世的启发,而出世是入世的目的。正信的佛教徒,没有不以入世为手段的。如果要普渡众生,只有打入世间的群众,有卓越的表现,群众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化。
只有修持解脱道,空去了我,才能涅槃;而只有空去了法,才会成为菩萨;最后如果空去了涅槃,那就成佛了。
佛教修持的四大项目:信,戒,定,慧。信就是相信正信有坚定信念;戒就是持戒,最基础的就是五戒十善,还可以持八戒十戒沙弥戒,乃至菩萨戒。定就是禅定,进入禅定后那种快乐绝非世间五欲之乐所能比的,到时候想不信也难,而且很多人禅定后,太快了太美好了而不愿意走出来。。。一旦色身死亡,就生禅天了(南怀瑾大师最后就是禅定,N天后色身材变冷最后确定是色身死亡)。禅天分八大等级,也就是四禅八定。悟就是智慧的开发,而清净生智慧也。所以因戒而定,因定而慧也。
六根不清净皆遭罪。眼根贪色(比如美女帅哥),耳根贪声(比如夸赞赞美),鼻根贪香(比如女人香饭菜香),舌根贪味(比如美味佳肴荤食),身根贪细滑(比如美女),意根贪乐境(趋乐避苦);有贪必有嗔痴。为何要持戒守戒,就要断六根的执著。六根真正清净了,六尘不过过眼云烟,六识也不会无明,最终也就超脱了。六根清净是很难的,基于戒律的并非完全清净了。六根清净则可互用也,因为已经打破了界限。
修心就是去裁剪不好的心念,功夫就是禅定;修身就是去裁剪不好的行为,功夫就是持戒。一般来说,不持戒不要轻易禅定,如果不持戒容易走火入魔,禅定的时候被心魔控制无法自拔。禅定最好找个修行的师傅指点一下,否则后果自负。
四大皆空,五蕴皆空。
佛教徒主张孝敬父母,甚至有些戒律规定父母不允许子女出家,则子女不可出家。儿生日母难日,在自己生日那天,应该好好孝敬父母才是。
婴儿需7岁以上且有自我意志才可以发愿皈依和出家。
有关顿悟和渐悟,举个例子:欲知窗外风景如何,怎奈无力开窗。机缘已至,佛祖帮你开窗,让你看见了窗外的风景,此时你是由衷赞叹满心欢喜。因缘和合,时机到了,佛祖关上了窗,此时再入无明,就如同空中飘来一片乌云遮住了太阳。然而,即使如此,看过本真实相的人,比起从未见过的人,也是有大大的不同。因此顿悟后仍需福慧双修。
还有很多很多,建议想了解佛教入门佛教的都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基本上以一问一答的方式给出,便于排异解惑,是入门的好书。

  《学佛三书(共3册)》读后感(二):宗教与哲学的统一

由于瑜伽和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了学习佛学的兴趣。虽然中国的佛教因素遍布各处,但其实俗人如我是根本没有系统了解的,甚至连基础的知识也是匮乏的。读此书,旨在从头了解学习,因为一直对生命的本质充满疑惑。虽然各种宗教派别对世界、生命、本源等问题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是之前看过的一些书籍中提到,静坐冥想时,只需默默想着你所信仰的即可,因为不同的宗教只是真理的不同表现方式而已。所以,也寄希望于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探得某些能够让自己了悟的答案。
  
本书的前一部分比较系统,介绍了佛教的起源,佛法僧三宝的形成和意义等等。可以说不仅是厘清了之前混淆的一些概念,对佛学有了最浅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佛教原来是无神论的。大师提到,此无神论并非唯物论,而是说佛不是神,佛性人人具有,人人可以修炼成佛。具体谈到“空”的概念、佛非神、开悟之后得到的非永远的存在非永远的消失、宇宙的形成原本是之前各种作用的结果时,忽然觉得这完全是哲学范畴,有如醍醐灌顶,虽然并不全然理解,但却很契合自己之前一直坚持的想法,即人类总是以既定的知识作解释,因此思考问题是在局限的框架内的,所以追究开始结束等问题也如此,而又解释不清难以自圆其说,其实是让人啼笑皆非的。在佛学的理论里,宗教和哲学达到了高度统一,这是之前没有料想到的。当然,还是存在一些疑问,也可能是自己也陷入了自己不认同的惯性思维方式中,即到底本源问题如何解释,和其他宗教的关系等。书中后半部分是一些演讲的整理稿,有助于巩固理解前边学习到的知识,但是由于前边介绍的情况还不是十分全,毕竟只是入门书籍,所以很多问题自己是没有从书中找到答案的。比如,入灭后的状态到底是如何的,菩萨的情况理解了,佛的偶像既然不是佛本身,那么佛在何处,是否存在,形式如何,拜佛的意义如何等,还有一些概念书中并没提及,又涉及到一些具体情况,如阿弥陀佛的来由,阿弥陀佛和佛陀的关系,弥勒佛的具体问题,为什么尚未成佛而已有现在对弥勒的认定等等。
  
读过之后,对心灵是很好的涤荡,渴望进入更淡定从容的状态。再次重复那句自己认为经典的话:对哲学了解点皮毛会走向无神论,而深入研究哲学会把人导向宗教。希望今后有机会进行深入学习。

  《学佛三书(共3册)》读后感(三):要义

0、佛教的宗旨
    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幻无常,乃是不足贪恋的。
   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 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四十二章经);五欲(财、色、名、食、睡)之乐,犹如手搔疥疮,正搔之时养得快活, 刚搔过后痛苦即至。所以,世间的快乐是瞬间的,世间的痛苦是长久的。
1、缘生
     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也是释迦世尊对于宇宙人生的特别开 悟,悟到一个缘生的道理。
  所谓缘生,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何合,事物的消 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
2、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3、修行
    布施、持戒、忍辱、努力、修定、习慧等的行为,便可以改变往昔的业力。修行之后,便可解脱,乃至可跟佛陀一样,使得大家都能成佛。
4、忏悔
    忏悔的作用,是在毫不容情地自我反省和自我检束;是在自觉心的警□和自尊 心的洗沥,从此之后再不复犯;只要能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往事已过,不复追究, 心地便会从罪恶感中得到解救,恢复平静,这就是忏悔的功能。 佛教的忏悔是在洗刷 染污了的心,使之恢复清净。
5、「因缘生法」「自性本空」
    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质界是因缘生法,看精神界也 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至一个星球一个天体乃至整个的宇 宙,小至一茎小草一粒微尘一个原子,无一不是假藉了内因与外缘的聚集而存在, 除去了因与缘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看,是空无一物的。这 在研究物理化学的科学家们,可以给我们正确而正面的答案。
6、第八识
    佛教 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在于截断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识的作 用完全消失,既不藏进去什么,也不拿出来什么,那就成了空性,那在佛教称为「 转(烦恼)识成(清净)智」,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于生死之中。
   佛教在观念上否认有灵魂,在目的上也在 否定第八识,唯有否定了由烦恼无明接连而假现的第八识之后,才是彻底的解脱。 不过,第八识被否定之后,并非等于没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体的显照,而不是无 明烦恼的缠绕不清。
7、祈祷的力量
    祈祷的原理,是以祈祷者的心力──由强烈的信念所产生的一种超自然的精神 统一的定力,去感应被祈祷者(如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自己的定力与佛菩萨的 愿力相应相接,便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力,那就是祈祷所得的经验或灵验。在 大乘佛教的中国地区,祈祷观音菩萨的灵验,最为卓著。再说,一个虔敬的三宝弟 子,本来就有善神的护持,只要信念坚强,若遇到特发的变故,虽不临时祈祷,也 会逢凶化吉。因为祈祷的功能,是由坚强的信念中产生,所以,凡是信念坚强的人 ,也就等于时刻都在祈祷的功能之中。
    佛法,主要是医众生生死的心病;医药,能治血肉之躯的身 病。有了病痛,祈祷是应该的,诊疗也是必须的──这是正信佛教徒的见解。
8、因果定律
    佛教所讲的因果律,也不是像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或定命论。佛教相 信,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称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后天的努力而来改善 先天的业因的。比如前世只造了穷人的业因,今世果然也感生为穷人的业果,但是 ,生为穷人不要紧,只要自己肯努力,穷困的生活环境是可以改造的。这是将过去 的因加上现生的因,综合起来,就是当下的果。所以,佛教的因果律,不是宿命论 也不是定命论,而是不折不扣的努力论。佛教如果落于宿命论或定命论的泥沼,众 生成佛的理论,也就不能成立,既然一切命运都是前世决定了的,人生的修善,岂 不等于白费?
    可见,佛教的因果定律,也是不离缘生法则的。从过去世的业因到现在世的业 果,中间尚须加入许多的外缘,方能成为业果的事实,这些外缘,就是现世的努力 与懈怠、作善与作恶。正像一杯糖水的本质是甜的,假若加入了柠檬或咖啡,便会 改变那杯糖水的味道一样。
9、诸法实相──诸法缘生,体性本空。
    诸法实相即缘生性空的道理(观无量寿经)。一旦悟透了诸法实相,实证了诸法实相──诸法缘生,体性本空,便可破除一切的善恶观念 ,一切的善业恶业也就一时抖落。那就叫做业障消除,那就不再受到业力的牵制, 不再糊涂地沉沦生死!唯有乘著各自的悲愿,再来人间,自主生死,行菩萨道,称 为「不违安养入娑婆」。所以,弥陀净土的安立,确是最最安全最最方便也最最可 靠的一种信仰,这也正是许多没有自主把握者的最佳安慰与最大恩德。
10、神通
    佛教将神通分为六大类: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漏尽通。
    对于神通的问题,如有兴趣,可以参阅另一篇拙作「神通的境界与功用」。(按:此文今收于「学佛知津」一书中──本社出版)
11、关于自杀
    佛教徒主张因果定律,若不证悟诸法实相,若不以修持的工夫解脱生死, 自杀是没有用的,业报未尽,即使自杀,也将再接受另一期的生死。佛教徒反对自杀,佛教鼓励人生的建设,利用这一生的 存在而做修善的努力,以改造现实的乃至未来的命运。
12、成佛六步骤
    第一种是指一切的众生,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大地众生均有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指的「理即佛」。第二种是指已经听了佛法的人,知道自己本有佛性,本来就有成佛的可能。第三种是指已在修持佛法,已 能降伏(不是断除)烦恼的人。第四种是指已经六根清净快要进入圣位的人。第五 种是指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到了第六种,才是真正的成佛,才是佛果的圆满,才是无上正遍知觉。
    许多人以为「即心即佛」、「明心是佛」、「无心是佛」、「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等等,都是 成佛的意思,并且以为一旦开悟,「黑漆桶兜底打穿」,便是成佛了。其实,开悟并不即是成佛,乃至也并不即是见道。如说开悟即是成佛,乃是成的「理佛」乃至「相似佛」,而绝不是「究竟佛」。
    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 定、慧。
13、禅定
    禅定,是收心摄心而使心力不受外境动摇的工夫,这也是各种宗教共同著重的工夫。禅的功能,能使心念集中定于一境,唯有有了心定一境的工夫,才能体察到宗教价值的崇高伟大,才能得到身心方面的轻利安乐──绝非五欲之乐能够相比。一旦有了这种心定一境的经验之后,他的宗教信念也会加倍地上升,再要他不信也不可能。
    禅天分为高下的八大等级,称为四禅八定,四禅 八定都是三界之内色界及无色界的天境,天的寿命虽长,却未解脱生死,所以佛教只是把禅定当作修持的一种方法,而非修持的目的;所以中国的禅宗,虽然以禅为 宗,却是重开悟而不重禅定。悟,就是智慧的开发,唯有开发了悟透诸法实相的智慧,才能解脱生死而出离三界。
14、修持之道。
     佛教的解脱道的修持法,是以戒为起步,以定为重心,以慧为目的 ,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相互关连,相互助长,成一螺 旋形的状态──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起修──直向解脱之道上升。其中的定 ,就是禅定。
    事实上,有关修持的问题,最好是亲近大善知识,才能摸著门路,本文不能详 加介绍,只能略举如上的大概而已。读者如有兴趣,不妨参阅另一篇拙作「怎样修持解脱道」。(按:此文今收于「学佛知津」一书中──本社出版)
       寻求自我解脱是小乘的苦行,协助他人(众生)解脱是大乘的苦行。
    持 戒、禅定、智慧等的解脱法,正是人间世的处世法。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他必须检束身心,刻苦自励,待人要厚,自供要薄 ;唯有降低了物欲的生活,才能提高精神的领域,精勤于道业的修持,努力于事业 的发展,贡献于大众的公益──发大愿心,为全体人类义务劳役,作一切众生不请 之友,乃至牺牲自己而救济他人,这便是佛教的苦行。如果有人以不吃烟火食,不 过人的生活,而以显异出奇作标榜,那便不是佛教的苦行而是外道的苦行。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学,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 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的两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 头修理掉,称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禅定;把不好的行为修理掉,称为修身, 所以修身也可称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护根门──守 卫保护住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从六个根门之中溜进我们的心田,以致种下生死流 转的祸苗。
    凡是贪逐于物境的受用,总是六根 不净,不论是看的、听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贪取不舍的 情形,就是六根不净。
15、六根六尘和六识
    六根是镜子,六尘是被镜子所照的影像,六识是判别镜中所照影像的人。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从六根所接触的对象上说,称, , 为六尘,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
    所谓六根清净,不是没有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 随著外境的幻象而转,这就叫做一尘不染──但这绝不是等闲的工夫所能办到的事 。
    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 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 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这个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净的六根,因为自由的六根 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尘的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
16、四大皆空
    佛教讲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元素。四大终属于物质界而无法概括精神界的。
    小乘佛教观察四大种的目的,是在使 人看空我们这个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为实在的我,不因执取色身为我 而造种种生死之业,一旦把我看空,便会进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轮回生死了。
    大乘佛教所说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态的现象,是假非实, 是幻非实,对于物象的形成而言,仅是增上缘而非根本法,虽也承认四大为物象的 种子,但不以为四大是物象的真实面貌;小乘佛教因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虽把 物象看空,仍以为四大的极微质──「法」是实有的。不过,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论 ,而是多元论,因为佛教的空不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蕴;四大,只是五蕴中的 一蕴而已。
17、五蕴
    甚么又叫做五蕴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 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
    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时 ,我们由于五蕴的提出,证明佛教不是只讲四大皆空,而是要进一步讲五蕴皆空的 。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并不以四大为主,而是以识蕴为主,至于受、想、行 的三蕴,也是识蕴的陪衬,乃是用来显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广而且大的。所以,佛教 不仅不是唯物论者,倒是唯识论者。
18、佛教的家庭观。
    佛教决不勉强改变任何人的生活方式,出家,仅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 家庭才是佛教建设的根基所在,如果反对家庭制度,佛教的僧尼也将无以为生。
                                    
  相反地,佛陀却曾积极勉励家庭生活的如理建立,比如善生经,就是一部指导在家生活的经典,指导在家人应该建立正确的伦理生活:子女对父母要报恩要孝顺 ,父母对子女要教养要婚配;弟子对师长要供养要恭敬,师长对弟子要尽心教导, 要代选择明师善友;妻子对丈夫要敬爱服侍、要诚实料理家务;丈夫对妻子要给养 服饰饮食、要怜念、要亲亲;主人对仆从要给食要体恤,仆从对主人要服从要尽职 ;亲族邻友对待亲族邻友,都应互相敬爱、互相济助、互以赤诚相待、互以善言规 勉;在家人对待出家人要恭敬设座、要布施供养,出家人要教在家人信善学善(以 上是摘其大要而非经文)。此外,不妨参阅另一篇拙作怎样做一个居士。(按:此文今收于「学佛知津」一书中──本社出版)
    一个正信而有修养 的佛教徒,必定能在婚后的夫妇生活中,促成对方来改信佛教。
    佛教主张婚姻的 美满及婚姻的责任,既然结为夫妇,结婚之后,应该相亲相爱,互相尊敬,各守各 的本分,各尽各的责任,佛教严禁邪淫(私通),婚姻破裂,多数是由夫妇之间的 不能互守贞节,夫妻之间既然都能坚持邪淫一戒,婚姻是不容易破裂的。
19、佛教的政治观。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热忱的在家佛教徒,应当要向各方面的各阶层去贡献出自己。
    佛教,不是一个政治性的宗教,所以佛教徒们,不会有政治的欲望。 但是,政治的原则是治理众人的事,佛教徒既然也是众人之一,自亦不能脱离 了政治而生活。
20、佛教主张慈悲主义,能给予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之乐称为慈,能拔济他人乃至一 切众生之苦称为悲,在慈悲主义的实践下,不会见到可镇可恨的人,只有见到可怜可悯的人。
21、佛教经典怎么读?
     现在的一般年轻人,都在诅咒佛教典籍的难懂难读,那是由于他们看的佛书太少,同时也没有看到大部的佛经;比如大般若经、大涅槃经、华严经、法华经、维 摩诘经等,他们可能从未见过,至于阿含经,看的人就更加少了。其实,如果真想 看佛经,应该先由阿含经看起,接著看法华、华严、涅槃、般若,那么,我敢保证他绝不会觉得佛教的经典比耶教的新旧约更加难懂而更加使人厌烦。
22、佛教的真理
     佛教的真理,是我空及法空以后所得的结果,我空了,烦恼障断除,法空了, 所知障断除。我空之后即解脱生死,法空之后即不住涅槃。「金刚经」所说:「无 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便是说明我空的境界;「烦恼即菩提(正 觉),生死即涅槃(寂灭)」,便是说明法空的境界,非空非有,不落两边的中道 妙理,也只有证了法空之后的人才能亲自实证。
     佛教的目的讲空,是空去我执的烦恼障 及法执的所知障,并不是要否定世间的万象。佛教的真理是在一个觉字,唯有自觉 才能了生死,唯有自觉觉他才能度众生,唯有觉行圆满才能成佛。
23、如何成佛
    佛教的法门,照北传系统的看法,有大乘与小乘之分,小乘是专修解脱道的, 大乘是修菩萨道的。菩萨道是人天道及解脱道的相加,也就是说,解脱生死而仍不 离生死,以便随类化度有缘的众生者,便是大乘的菩萨道。
  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简称罗汉,罗汉是小乘圣人,小乘的最高果位有 两种:一是声闻圣者,由于听闻佛法,从佛的言教而修四谛法(苦、集、灭、道) 及三十七菩提分而得解脱道的,那就是罗汉;一是生在无佛之世,自修十二因缘法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而自悟解脱道, 自了生死的,那便称为缘觉或辟支迦佛。声闻与缘觉,同属于小乘,小乘分为声闻 乘与缘觉乘,所以又称小乘为二乘。这二乘是自求了生死,自求入涅槃的,他们绝 对厌离人天的生死道,所以不愿再来度众生,不能称为菩萨,也不能成佛。
     如果要成佛,必须要行菩萨道,菩萨道的主要法门是六度法(布施──财施、 法施、无怖畏施,持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忍辱──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精 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禅定──心摄一境、不动不摇,智慧──清明朗澈、 自照照人),三聚戒(无一净戒不持,无一善法不修,无一众生不度)。从最初发 最上心──大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心,经过三大无数劫,便可达到成佛的目的。 大乘的菩萨道,只有菩萨所行,不共小乘,所以称为一乘。

  《学佛三书(共3册)》读后感(四):“愿汝为大宗教家,切勿为宗教学者”

“度众生,要先从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度起,不能度家里的人,责任在自己。第一,要检点自己,是否尽到了责任;第二,要看缘,……” “家里有人不信佛,……越要八风不动,越要对他们好,越要努力尽到自己的责任。你虽无法度他,他却成就了你的道业。家里如果出现了狠丈夫、凶太太,若自己是菩萨,他更是大菩萨。这是就佛法来讲,先做平常人。”
“在没解脱以前,假的也要当真的做。业力是不假的,愿力是伟大的,我们要转变自己的业力,以我们的愿力把我们的生活改变为纯佛教化的生活……”
“佛说有因果,是对凡夫说,是警策凡夫,为善去恶。佛说因缘生法是空是无,乃对根利的众生说,是鼓励他们消除功利观念的“我执”,而进入解脱之门。”
“从因果的观点上讲,佛教是鼓励我们积极向上的;从因缘的观点上讲,佛教是主张放弃我见的。”
佛教教义的根本思想:苦、空、无常、无我。
一个人,如果没有苦难的感受,便不容易对自己作警惕,更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
年轻的人,体魄特别强壮的人,比较不容易接受宗教信仰,原因即在于他们对于苦的感受不太强烈。
修行的层次:大乘(人-天-声闻-独绝-菩萨)和小乘之间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发心的伟大与否。
修行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身心平衡-物我合一-物我双忘)、智慧(闻慧、思慧、修慧)
——另说:戒(五戒)、定(日常、坐禅)、慧(闻思修)
==========================================
第1、8、9、12、13、14、19篇有所得。

  《学佛三书(共3册)》读后感(五):看不进去

笔记

看不进去,并非所言“用中学生即可看得懂的通俗笔法”,难道我是小学生水平?大体一观,“荤菜”的定义刷新三观,以后再也不能斩钉截铁说自己吃荤少吃素多了。

佛教是:先许你众生皆能成佛,猴年马月等着瞧,毕竟下一个米勒成佛还早得很。时空脑洞是佛教自圆其说的核心。

佛学也罢,学佛也好,都复杂。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相对简单。

PS 在家居士五戒之一:不饮酒,@大冰 。

摘抄

正信的佛教

心能够正直而不扭曲,没有贪念、欲念,清清楚楚活在当下,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修行。

正信: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

佛陀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

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都可以称为菩萨。凡夫菩萨、贤圣菩萨。

木村泰贤批评中国的佛教是属于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有人说,中国的佛教是大乘思想、小乘行为。

佛教的空,相当于不实在的意思,而非不存在的意思。/放下的是对名利物欲的贪得无厌,而非否定了现象的存在。

出家的佛教徒是佛教的骨架,在家的佛教徒是佛教的皮肉。

三宝:佛是佛陀,法是佛的言教,僧是弘扬佛法的出家人。

忏悔的目的,是在自净其心不复再犯,不同于耶教的祈求上帝赦罪。

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不是宿命论、命定论,而是不折不扣的努力论。

六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佛教是彻底的无政府主义或世界大同主义。可是,民族主义是基础。

培根、洛克、休谟算是主观的唯心论;黑格尔是客观的唯心论;康德是意志的唯心论;詹姆士是经验的唯心论;柏格森是直觉的唯心论;罗素是存疑的唯心论。(太虚大师《法相唯识学概论》)

佛教看上帝,也只是六道众生之一。

学佛群疑

信佛,学法,敬僧。/僧宝是老师,法宝是教材,佛宝是发明及发现教材的过来人。

荤菜:具有恶臭味的蔬菜,如大蒜、葱、韭菜、小蒜等。辣椒、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等算香料,不算荤菜。

开光仪式并不一定是必须之举。最重要的是在于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发,不在于圣像本身。圣像是否开光并不重要。

(佛)虽然全知,但不必说是万能,佛的境界叫做不可思、不可议。

佛教“无神论”者,是不以为有独一无二的主宰宇宙的创造神。并非否定上帝的存在,而是说上帝没有创造宇宙的事实。

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并不完全由于密教盛行,回教徒的入侵也是主因。

科学之母是哲学,哲学之母是宗教,宗教才是宇宙根源、人生大本。

佛学入门

菩提树其实是一种无花果树。

佛教教义的根本思想:苦、空、无常、无我。/如能掌握因果及因缘的精义,便是掌握了佛教的教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众生皆是佛:众生皆能成佛。

大乘有五个层次:人、天、声闻、独觉、菩萨。/小乘乃是大乘的基础。

佛教的难懂指的是佛学,而不是学佛。

佛教,不是唯物论,却是无神论的宗教。

西藏的密教中心,就是观音信仰,没有观音就没有西藏的佛教。

中国佛教没有有系统和有计划的教育。

学佛的目的,是以智慧及慈悲来自利利他,而非以怪力乱神及称圣称佛来迷惑众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