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29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精选10篇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是一本由[日] 奥田英朗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内外双封+四联精美书签)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一):我们都需要伊良部

这本书里面多多少少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通过里面的患者渐渐被治愈,我们也一遍又一遍地明白了那些其实我们都懂但不是总能做到的道理。
   1⃣️在无形的压力中迷失的自己。某一天迷失的自己找到了一个方向突然就像是找到了精神的救命稻草,一直抓着不放,觉得如果放手,我一定又会精神恍惚。等到突然有一天,我在那个方向之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我看看周围,世界美好的,而以前我却很少注意到周围不一样的风景。可我为什么非抓着一样不放呢?
   2⃣️不能真实的自己。明明该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该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却忍住了,理由是自认为的自尊什么的,就这样一直委屈着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卑微,有时候现实社会不就是这样吗?有时间现实把自己逼得都没有办法做自己,可谁不想做自己呢?等到突然有一天,终于受不了了,终于情绪崩溃了,才终于释放了自己。人不能靠压抑自己过日子,会疯的。
   3⃣️自我膨胀的自己,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无论有意无意地表现,都能看出那种自我感觉良好过头的样子,包括我自己在受到夸奖的时候都会存在飘飘然的感觉,这是正常的,这是人喜怒哀乐中该有的,但是该有一个度,也就是不能太自恋了,有人夸你赞美你的时候,欣然接受即可,不要一直活在这一刻。你要有让人一直赞美你的资本,你长得美,但不是美到无人能敌,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世界上这么多人,不是所有侧目看你的人都觉得你美。不要借别人的口把自己捧上天。维持优秀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不是空想,这样的自己是不现实,是死了的。等到突然有一天,你受到了重创,重新认识了自己,你才是又活过来了。但是现实不是小说,要把握好受重创的时机,要不然可能活不过来了。现实需要你早点意识到自己。
   4⃣️害怕孤独的自己,我想要有很多朋友,放假的时候有很多活动,而不是一个人呆在家里。我害怕别人知道我是缺少朋友的,甚至没有朋友。所以我努力去把自己融入到朋友圈里,靠自己的努力去维持朋友的关系,我希望有自己的朋友圈,就算我付出再多也没有关系,可是到头来我才发现,原来我没有真正的朋友,我只是一个可有可无,可在场可不在场的玩伴,并没有人非我不可。我是那个替朋友想得多的朋友,也是让朋友想的少的朋友。我太在乎了,是因为我怕孤独,而也许我的太在乎不符合我朋友们的胃口吧。等到头了,我发现朋友们并不在乎我的时候,那是比任何时候都孤独的。等到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能承认自己孤独的时候,那些朋友对我来说也变得可有可无了,我的心变平静变舒服了。
   5⃣️无法给自己安全感的自己。看到最后一篇的时候,我很惊讶,原来不是我一个人会做这种瞎担心的事情啊。我经常担忧我是否出门前锁好了门,我也曾因不确定而又花了半个小时跑回家去确认。妈妈经常不带手机出门,到了回家时间也没办法联系的情况会让我坐立不安,会想象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每次都是如此。才发现自己也是一个担心人的角色,而不是被担心的人。无形中自己给自己强加了“主观责任”,因为总觉得都是和自己相关的,总是担忧着。等到突然有一天,发现其实这个毛病也并不是坏事啊!像这样想太多担忧太多的人会有对应的需要想太多需要担忧太多的事情吧。生活有时候不就是这样吗?有些事情总要人去做去担忧,即使是很小很小看起来很没有必要的小事情。安全隐患意识的存在,说明有这样意识的人大有人在啊,并且是需要的。想象一下所有的人们都没有安全隐患意识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当然,开玩笑了~这是不存在的!
        以上所有的“突然有一天”的发生,都是伊良部下的“套”啦~
        作者把现实的人们稍微写的极端化一点,用幽默讲故事的方式让看到的人去自行感受。我觉得这五篇故事都隐隐约约地贯彻着一个概念:做自己。
        精神病并不是一个不好的词,时至今日,不敢说精神没有问题的人占大多数,太多都是很轻微很轻微的症状。工作或生活都会影响到精神状态,就看我们自己怎么去调节,所以生活中如果真的有伊良部该多好,他总是会用他独特的方式带你找回自己。
        希望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已的人们,能在内心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平静。PEACE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二):人生时而像部烂片,不如欣赏其中笑点

        很多意义上,这本书给人暑气弥漫的感觉。不单是出版时间,亦非封面凉爽配色,也不是标题里吸引人的“在游泳池”字样。盛夏阳光猛烈,万物原形毕露。生活在这本书里的人们,就是行走于夏日里的万物,自身那些毫不起眼的阴暗旮旯和疯狂念头,在湿漉漉扑面而来的热风包裹下暴露无遗
        本书是奥田英朗的伊良部医生系列之一,由五个就诊小故事组成。该系列不少故事被改编成漫画、动画和电影,以夸张讽刺却不乏真实治愈的情节赢得不少好评。相比简体版清爽的书名,原本的名字或许能让人体会到该系列的一丝疯狂气息——《变态怪医Dr.伊良部》。
        画鬼易,画猫狗难,最难则是把猫狗和鬼画一幅图里,还能让人察觉不到异常。小说亦如此,单纯夸张描述容易,把日常写得入木三分困难,最难是日常与异常彼此融合,让读者逐渐忘了两者的分界。在创作伊良部医生系列这样的“猫狗鬼”画作之前,奥田英朗更偏爱写实的故事,虽有夸张,但本质是现实主义,叙述条理分明,结局包含正义与治愈。他尤其擅长刻画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失意的上班族,勾心斗角的白领,因为小利益一步踏错的小市民。后来,也不知是想寻求突破,还是单纯脑洞大开,纯粹基于日常展开的故事再无法满足奥田英朗。于是,为解决现代人的现代病而诞生的极具现实感的狂人伊良部医生诞生了。
        伊良部医生肥头大耳,有着中年人臃肿的身体,心智却更接近天真烂漫的孩童,孩童般单纯且愚蠢,孩童般狡猾与残忍。从文中只言片语透露的信息可知,伊良部家族势力庞大,除了经营伊良部综合医院,触手还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但医生却情愿待在医院阴暗走廊尽头那间属于自己的小小精神科,与我行我素年轻护士为伴,对各式各样被医院其他科室打法来就诊的乖戾病人说——“欢迎光临!”
        既然是讲述精神科医生与病患的故事,病人当然是最大看点。书中的病人五花八门,工作狂、自恋者、恐惧症病人、强迫症患者……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病。有些病症读者看着只是一笑而过。毕竟,身体某个部位持续充血、或是总觉得有一群色狼在跟踪自己这样的事不是每个人会遇到。另一面,担心出门时没有熄灭香烟导致屋子着火、由于持续焦虑而辗转反侧又拉肚子的事就让人不那么轻松。等读到孤独的少年拼命花钱买友情的段落,甚至快要哭出来……看病人们因病情恶化逐渐走投无路,仿佛自身也浸渍于闷头的暑气里无法上浮。这时,伊良部医生开始施展自己游戏般的刺激疗法,像举着高转速风扇,不止带来凉风,更像是要把你吹到高空,好好审视一番生存的大地。
        我管伊良部医生的疗法叫“感冒式治愈”。感冒无论服药与否,从开始到痊愈必须经历一个周期,而炎症最激烈时,也正预示着离结束不远了。伊良部医生正是采用了同样的治疗方法——先不断刺激、挑逗甚至恶化病人的顽疾,只要病人越过临界点,一切柳暗花明
        这样胡来的救治方法在现实中很可能完全是错误的,甚至导致与初衷相悖的结局。但是,伊良部系列本来就不算是现实描写,故事里的人没有绝对的常识,有的只是面对人生这幕蹩脚闹剧所要抉择的生存姿态。作家伊坂幸太郎说过:“在人生面前,大家都是新手。”故事里的病人各有烦恼,究其原因,是一直在自己主演的剧本里客串路人。而伊良部医生的治疗方式,就是通过强烈的刺激与暗示,让这些迷路的人找回做主角的感觉。因为是主角,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眼光;因为是主角,就沿着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走下去。当人生的剧本烂而冗长,伊良部医生说“来一针吧”,帮你挑拣出那些值得捧腹的地方,告诉你生活并非一直在失去,在看不见的地方,你也收获了不少趣味。反正已山穷水尽没什么可损失的,不妨一笑开怀。当一个人找回了自我,暑气随之消散殆尽,清风自远方拂来,人生也少了点负担。
        很多意义上,这本书给人暑气弥漫的感觉。也许,这本书真的最适合夏天来读。让里面嘉年华一样欢快的文字消解冗长高温的郁闷,让夏季晴朗蓝天的色彩转移读者的注意力,不至于体会到文字背后、真实世界的心酸苦涩
        也许,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小小的伊良部在自己陷入低潮时“胡来”一下。也许,精神科门外昏暗的廊道是暗示潜意识下本我的觉醒。有那么一瞬间,喧嚣传入耳畔,你若有所失,感觉行进在人生的道路力不从心。你犹豫起来,不知如何是好。你绞尽脑汁,想在先验知识里找出一个解决方法。
        然后,你听到脑海深处一个明亮又滑稽的声音——
        “欢迎光临~~”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三):感觉整本书里的人物都是精神病人

刚开始看这本书是被简介吸引的,还有封面的设计风格,确实很适合夏天,反正看起来很舒服,有点外协了,嘻嘻……但是看完整本书,感觉没有原先期待的那么好。
书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一天就看完了,从第一个故事开始,除了那个精神病人,我觉得精神科的医生和护士更像有故事的精神病人,甚至我在猜想,这个精神科的医生是不是其实就是精神病人假冒的,抱着这种心理看完了正本书,但是书中没有过多的文字去介绍精神科医生和护士背后的故事,所以看到最后觉得很遗憾,也有点失望
但是总体来说这本书还可以,里面有一些精神病人的病状与我们生活很贴近,虽然我们可能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手机依赖症、强迫症……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四):《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最要紧的是自由


日剧《直美与加奈子》的热播,让奥田英朗这位沉寂许久的作家再一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事实上,奥田英朗的作家之路在最开始还算坦荡,三十八岁时以一部约翰•列侬的同人小说《盂兰盆的森林》出道,反响尚且不错,七年后便以《尖端恐惧》(又译《空中秋千》)一作斩获直木奖。在十分看重文学奖项的日本文坛,斩获直木奖几乎意味着一个作家已然跻身顶级作家的行列。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直木奖之后,奥田英朗并未能交出更加出色的作品——即便被改编成大热日剧,但即使是在2014年出版的《直美与加奈子》原著小说,依旧饱受诟病。
尽管如此,奥田英朗笔下的“精神科的故事”(台版译作“怪医伊良部”)仍然是很出色的短篇连作系列作品——直木奖作品《尖端恐惧》即出自这一系列。而此次简体版率先推出的《在游泳池》,则是这一系列的首部作品。故事的中心舞台是“伊良部综合医院”地下一层的精神科诊室,这里有热衷于看人打针和提供不靠谱建议的奇怪医生,以及疑似有暴露癖好、总是冷冰冰的护士小姐。“正常的患者”来到这里总会感到困惑,即使到最后自己的生活恢复了常态,这种莫名其妙也不会消散——这大概也是为何这间诊室会坐落在地下的原因吧。
奥田英朗始终以多变的风格著称——也许是太过于追求风格本身的诡谲,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难称通透完美。但在风格之外,他尝试进行刻画的,始终是现代人在社会中的异常状态。这种异常的表现,可能是“杀了丈夫然后逃到上海”(《直美与加奈子》),也可能是“在人生困境中忽然卷入更糟糕的深渊”(《最恶》)。但最直接的方式,可能就是察觉到难以容忍的精神异常,然后诉诸“现代医学”——求助于“精神科”。
因此,奥田英朗——或者说“精神科的故事”系列的高明之处,便在于在描写“异常”的同时,作品设置了一个所谓的“正常”——或者说是“可提供治愈手段”的所在。在其他作品里,这种“异常的另一面”往往因可以不言自明而被隐去。就像是森村诚一的经典作品《人性的证明》,被异化的人性是因为违背了读者内心自在的“常理”,而凸显出其悲怆与无力。但在伊良部的故事里,这个在常理中意味着“正常”的“诊室”,恰恰又是“最不正常的”——医生终日无所事事,只顾“寻欢作乐”;护士粗鲁而冷淡,除了打针只负责露大腿。但他们却以这种不正常的姿态,营造出最为自在,甚至是让所有在“正常社会”中感到困扰的患者们——包括读者们都无比羡慕的舒适状态。倘若仔细想来也不难发觉,他们之所以如此“舒适”,最关键之处,是在于他们无比自由——从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只是独自作乐、独自生活。
以这样的“反面”,奥田英朗将现代人的“异常”进行了精辟而叛逆的剖析——无论是患上“手机依赖症”的少年,还是总在怀疑自己被与日俱增的跟踪狂骚扰的美女接待员,亦或是患上强迫症、无时无刻不在担忧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地起火的现场记者,他们的症结,归根结底都在于将自己生活的权力,“让渡”给其他存在。少年的生活全然依赖于自己的朋友圈,因而想要千方百计获得瞩目和爱戴;美女则无时无刻不在追逐曝光度,却又恐怕自己招惹到不速的“癞蛤蟆”;而充满正义感的记者先生,则需要为一切不当寻到责任的源头,便不自觉恐惧起自己会不会成为恶行的“肇事者”……“我们越担心什么,越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因为某种冥冥中的命中注定,而是因为当我们担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确信了某事的必然发生——印证我们“天生的悲观”的“发生”,不过只是个时间问题。
但从根本上说,没有人愿意悲观处世,可这又是种逃不开的“宿命”。和小说中的“病号”比起来,正常人大概也不容易到达他们的这般境地——在束缚与自由之间游走,才是生活的常态。自由多一点,生活也便会快乐一些,可根本上,这又是命中注定的东西,毕竟,“性格才是一种不治之症。”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五):人人都有不正常

      最近在一刻上看到推荐奥田英朗的书,说是拿了直树奖,很有意思的作者。于是下载了电子版,在繁忙的间隙,零散的看了这本《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就像很多日本轻小说,设定了一个环境,一个固有的流程,在本书里,则是一个有着怪癖和恋母情结的土豪大夫,一个有暴露癖的护士,还有一个在地下的诊室。迎来了各色的病人,有手机依赖狂的中学生,有习惯性强迫症的记者,有妄想症的漂亮模特,有运动依赖症的公司职员,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我喜欢奥田英朗的态度,解析这些人背后的故事,隐约透露出大夫和护士自己的故事作为主线,将各个病患的故事串联起来。其实不论是轻小说还是电视剧,医院的故事大多是这样的。然而喜欢奥田英朗,是喜欢他对于这些人的解析,并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说什么正常什么不正常,其实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正常,一切都是有因必有果,强制性的让人克服困难反而不如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态度便可以将纠结的事态慢慢捋顺。就像我在努力克服的一些问题,当我以一种斗争的态度面对的时候,事态反而变得更糟糕,现在放松下来顺其自然反而会更好一些。
      伊良部从来不从正面带领大家直击病魔,也不会觉得病人都是变态。他总是用一种随性的方式,刺激病情更严重,反而能让人以一种莫名的方式解脱出来,当然,我想现实生活中不会有人这样做,然而在小说中,这样的做法确实会让我觉得很心安。与众不同往往导致两个极端,一种令人艳羡,一种人人喊打。人类的心态本就如此,与自己不同会导致无知,无知导致恐惧,而恐惧的出口,无非是臣服或者暴力。
      新闻上总是有电击网瘾少年,强制治疗同性恋,黑人被暴力执法等等。其实悲剧的开端都是对未知的恐惧,当初送所谓网瘾少年去戒断的父母,大多成为了老年网络依赖者,美国恐同协会会长自己跑去跟同性结婚了。人性就是这么诡谲,即使身处其中,也无法避免伤害别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有权利伤害自己,同时有权利不被别人伤害,更有义务不能去伤害别人。每个人都不是自己父母的财产,不是爱人的所有物,不是孩子的保险柜,每个人都是自己而已。当你觉得别人不正常,那是因为你没走过别人的人生。同样的,在别人眼里,也许你也是个变态。
      人人都与众不同,如果你的不同之处没有伤害别人,也许你就没必要惊慌的要改变自己,要从众,也许放松下来你会觉得这些奇怪的小毛病也没什么,也许放松下来你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再等你发觉的时候,这些问题已经消失不见了。
      我们生而为人,都有特立独行的地方,也许是性格造就了经历,也许是经历塑成了性格,曾经发生的一切,造就了现在的我们,也许不够完美,也许有很多问题,但是如果一切都是所谓的正常的,那我们的个体也就不再存在,我不敢说感谢一切使我成为了今天的我的人和事,但是至少,我乐于成为今天的我。很多时候,我们不妨像伊良部一样,抱有既然没什么伤害就随遇而安主义吧。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六):怪怪怪的治愈系

No one is perfect!——前言
本书的故事真要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一个看起来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医生样子的心理医生通过各种看起来特别不靠谱的方法治愈精神障碍者的故事。Dr.伊良部系列作,在还没有出简体中文时,已经观赏过此系列的电影版和动画版,演员大咖们的卖力表演还有动漫中的视觉冲击在那时就已经给自己留下“这也太太太有趣了吧”的第一印象,如今读了书才发现,原著才是最“不可思议”的存在,可以说,不管你有没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你都可以享受到赛高的阅读乐趣。
电影中的伊良部由日本硬汉男星阿部宽扮演,大帅哥一枚,动漫中的伊良部变成了戴着巨大熊头罩的外表变来变去的男孩子(?),回到原著中,伊良部原来是个白白胖胖的天真大叔,不变的是那一句标志性的“欢迎光临”,还有对扎针乐此不疲的美女护士真由美以及脑洞大开的治疗方法,从结果上看,绝对是温馨治愈系,可是这充满黑色幽默的剧情,却在这治愈系前面加了“怪诞”二字。
作为曾经在学习重压下患上洗澡强迫症的我来说,真的能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讯息:对于大多数精神障碍者,普通的心理学理论真的不是特别适用。外人可能会想,你阳光一点,想开心的事儿,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可真的处于其中,就会发现,精神障碍已经不仅仅只是精神层面上的折磨,根本就是肿瘤一样的生理层面的疾病,只要不从根本上切除毒瘤,很难跨越,我也是高考后,才转过弯,一点点好转过来,真应了书中那句话,性格才是不治之症。
所以看到书中一刻不游泳就浑身难受的他,阴茎持续勃起的老实的他,总觉得有跟踪狂的她,离不开手机的他,强迫症严重到坐立不安的他,我想和大家说一句,我真的都懂,尤其是当今的社会,压力这么大,不能说每个人都不正常,但精神问题一定是普遍存在的。伊良部能治愈这么多奇怪的病症,靠的可不是单纯的说教,要自己想通了那才是真正的摆脱:通过和伊良部夜闯泳池差点被抓的惊魂记;通过不再顾忌自己心中条条框框的大闹一场;通过没有丝毫形象的当众疯魔;通过让自己卸下所有伪装的诚实面对;通过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坦然接受的因祸得福,他们可能要感谢伊良部,但更要感谢自己放过了自己。过后想来,有一些寻死觅活的纠结真的没有必要,没有必要压抑自己,没有必要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其实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引人关注,而且大多数的不适多是出于你对这种“不正常”的恐惧,有些强迫坦然接受吧,说白了可能就只是一瞬间的事儿,那一瞬间你抓住并捏碎了心中的毒瘤,也就解脱了!
可以看到,在每一个患者的治愈过程中,伊良部都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陪着患者疯,身体力行地告诉他们什么才叫真正的“不正常”,不管这是出于天真大叔伊良部单纯想要观察患者的恶趣味也罢,还是伊良部本着一颗“仁心”的默默行动,他的患者们确实从他的行动中,或者在他的带动下,走出了内心的禁锢,最终把伊良部一系列的“恶搞”行动当成了高尚的医德和照亮他们的阳光。
我要是那时候也能遇见伊良部医生,说不定高考能考得更好吧。其实,作者奥田英朗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最普通不过的道理,大家都要好好享受人生的乐趣啊!就算不能游泳,还有更多可以消耗体力的运动,比如嘿嘿嘿~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七):“一针”即安


     日本属于高压社会,人们都很忙碌,曾经纪录片拍摄留学生的打工经历,真的很艰辛。《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给人们带来了开怀一笑,并反映着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
作者奥田英朗,日本著名作家,多次获奖,代表作《空中秋千》、《邪魔》等。本书围绕着伊良部综合医院为核心,讲述了伊良部医生独特的治疗模式。在内容上,描写了五个小故事,依次为一直为腹泻困扰的人;精神紧张造成身体某种器官失调的人;幻想症者;手机依赖者,最后是一位强迫症患者。在写作风格上,作者幽默风趣,伊良部医生的独特方式,使病患内心的紧张情绪得以放下,心理病症立即消失。“先打一针”的口头禅贯穿了整部书,同时,它也是病患的安心针。
五个故事中的病症正是现代社会中突出的现象。《在游泳池》的和雄,典型的生活压力大。在伊良部医生询问的过程中发现工作、家庭使得他一点放松的空间都没有,兴趣爱好也消失了,当他问到多久没有锻炼、游泳时,他才仿佛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游泳成为解救自己的良药,而伊良部陪他游泳,也证实了他的病症所在。反问自己,有多久没有做一件喜欢的事情了,整天都在忙碌,到底为了些什么呢,人活着短短的几十载,有多少的时间是给自己的呢。
《持续勃起》中的哲因为情感的经历,造成了身体某部位的不适,而哲本人内心的压抑,使得他的病没有起色。他的现象容易得上抑郁症,所以医生想让他得到彻底地释放,让其他医生“观看”,这样的形式也许别人不能理解,可是我亲身亲历过,所有年青的医生围着你,那种奇怪的眼神,可以让人有骂人的冲动,伊良部正是利用人内心的愤怒,让病人的压抑爆发出来。
《接待员》主人公其实是一个自大的人,有幻想症。现代的刚出大学的青年,很多都有对自己太良好的性格,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失败,才能治愈,认清自己。
《朋友》里的雄太是智能手机时代的代表者,手机不离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最后一个故事《坐立不安》的义雄强迫症,虽然暂时还没有得到最终治疗结果,但也有了好的方向。告诉我们遇到糟糕的事,也要慢慢地解决,向好的希望所想。
每一位病人进入医院,伊良部都会给他们打针,看似只是一针,却把医生和患者的内心安静了下来。喧闹的都市中,需要这样的“针”为我们的生活、心理、精神带来空间与平静。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八):听奥田英朗讲精神科的故事,紧绷的神经也该松弛了


知乎上有个热帖,讨论的是包括抑郁症、强迫症、被害妄想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问题。众多网友跟帖讨论,一时间场面非常壮观。但如果读了日本作家、直木奖获得者奥田英朗讲述的精神科故事,那么可能会让大家那紧绷许久的精神顿时就松弛下来。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里讲了五个故事,每个故事的主角都不尽相同,他们之中有杂志社编辑、有普通的公司职员、有事务所的接待员、有高中生、有现场记者。虽然工作不同、身份各异,但这些人都是因为身体或心理出现不适,才来到伊良部综合医院就医。
在家医院的精神科有一位很怪异的医生,叫伊良部一郎。这位不修边幅的白胖子算是彻底颠覆了患者对医生的既有印象。他的口头禅是“欢迎光临”,最大的癖好是看着小护士真由美给患者打针。每当他盯着注射器刺进患者皮肤时,就会亢奋起来。
再来说说精神科的护士真由美小姐,她年轻美貌并且穿着暴露,对患者总是冷冰冰的态度,最喜欢翻看杂志,当患者有问题咨询时,也是爱答不理的样子。
一个医生,一个护士,都让人觉得精神科里的人真不正常。可是,正常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正常的标准又是谁来定的呢?
与其他一本正经为患者诊治的医生不同,伊良部给人的印象完全就是个不靠谱的傻大叔,看起来胖头胖脑、行为怪异,还长了一副小孩子脾气,偶尔还对着女患者挤眉弄眼,表现得很猥琐,而对高中生患者讲话时又是一副同龄人的言行。这让每一个来到精神科求医的患者都冷汗直冒:这家医院,到底是个什么鬼?!
伊良部根据不同病患给出的治疗方案也是五花八门,让读者看了都觉得此人简直是脑洞清奇。
比如,杂志社编辑大森和雄精神紧张、全身乏力,还伴有持续腹泻的症状。伊良部医生轻描淡写地指出,不过是应激性健康不良,他随即给出治疗方案:在繁华的商业街上暗杀地痞流氓,“连小命都难保的时候,你还有时间为家庭和公司的事情烦恼吗?”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富有刺激性,伊良部又提议两人在午夜时分从区民体育馆的厕所窗口偷偷溜进去,要连续游上五个小时。
怎么样?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精神科的伊良部医生行事风格挺欢乐的?
虽然伊良部医生治疗患者的方式很不正经、很不着调,以至于让我们觉得这作者有些“胡编乱造”,但这些故事里的患者所患的心身疾病却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所以说,伊良部医生的做法虽然有些脱离现实,但故事里提到的这些心理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
比如高中生雄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手机依赖症患者。每时每刻手机不离手,只要不能收发信息就会出现诸如心慌、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吃饭时看手机,上课时看手机,雄太的心里只有手机,以至于父母为此多次训斥他,可雄太依然没有改掉这毛病。
无奈之下,雄太的妈妈给他预约了精神科的伊良部医生。对此,雄太还是非常排斥的,尤其是听到伊良部医生那些奇谈怪论之后,更是从内心产生了抵触情绪。
但是,伊良部医生虽然看上去神神道道,可就是有一种本事,让病患们愿意掏出自己的心里话,虽然这个过程比较曲折,可无一例外的,这些病患们最终都通过伊良部医生开出的“另类疗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治愈了心身病症。
当伊良部医生与雄太成为朋友之后,雄太终于把堆积在心底许久的想法说了出来。原来,雄太不仅有手机依赖症,更患有人际交往焦虑症。曾经的雄太,性格老实内向,根本交不到朋友,为了逃避这种被孤立的滋味,雄太想到了逃学。读高中之后,雄太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很努力地结交朋友并维系着这些“友谊”,而这正是雄太每天疯狂发短信的原因,因为他需要通过手机来维系人际往来关系。
正是这种自我伪装的日子过得太久了,雄太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但幸运的是,雄太最终在伊良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了问题根源,并且勇敢地面对它,从而以轻松的心态面对以后的生活。
你看,这篇讲述手机依赖症、社交焦虑症的《朋友》,是不是挺贴近现实、戳中内心的?
与其他那些压抑自我、迎合他人、迎合社会的人相比较而言,伊良部医生的种种言行确实也称得上是“坦坦荡荡”,从来不隐藏自己的缺点,虽说可能让人觉得厌烦,可至少他本人活得比较自在,他的很多行为就像个孩子一样,甚至有些比较“污”的言谈也毫不避讳。他真实地活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坦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完全不在乎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评价自己,而他这种独有的“馊主意治疗法”看似荒诞不经,读来却觉得笑点十足。
本书作者奥田英朗用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讲述着那些看似黑暗的故事。最幽暗的不过是人心,最难以直接面对的无非就是自己的性格。每个人的性格必然是阴有时、晴有时,适当地改变性格以便更好的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这无可厚非,但这些故事让我们明白,在很多时候真的不必刻意地压抑自己,同时也要注意情绪疏导的方式。
书中说“性格才是不治之症”,所以说,即便真的感觉自己的性格不完美,甚至问题诸多,也没必要因此而过于恐慌、烦恼。如果一个人能够与自己的不完美以及性格上的问题“和睦相处”,或许真的就会活得洒脱起来、开心起来。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头条号:妖精】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九):走出方寸之间


文/叶子夏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之后,整个地球就成为了地球村。而人身自由的我们,更是可以随意出行,游走于天地之间。但正是这么自由的我们,却有很多人困于原地,困于心灵的枷锁。正所谓“心若自由,身沐长风”,走出心灵的一尺三寸之地,才能更好的感受生活与世界的美好。
强迫症、拖延症、密集恐惧症……这些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患有的“精神疾病”对我们来说已是耳熟能详。不过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些是精神疾病,大概是这些症状没有严重影响到个人生活吧。但若是你的生活因此天翻地覆,你还会不正视这些精神疾病吗?
奥田英朗的作品《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通过风趣幽默的手法叙述了五个患有现代社会各种通病的普通人生活,让读者意识到原来我们都多多少少的患有这些症状,从而被生活束缚,疲惫不堪。
明明感觉生活没什么大问题实则却充满苦恼,导致持续腹泻、全身无力的患者一号大森和雄,甘于平庸的生活,大学毕业之后再也没有运动过,听从医生运动的建议之后却依赖上了游泳这项运动,一旦有事不能游泳整个人就会极度不安,最后这种症状却在以为警察要来抓捕自己极度紧张的瞬间治愈了。幽默风趣的小故事却折射出现代人生活过于平淡、不爱运动的现状。生性懦弱导致持续勃起的患者二号田口哲也,在一次肆意发泄自己脾气的同时,治愈了这个难以启齿的症状。这折射的大概是现代人多生活在各种无形的条条框框中,束缚了自己。觉得自己非常优秀非常漂亮的安川广美总觉得有无数人在跟踪自己,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在一次影星大赛上精神失常,反而治愈了这“被害妄想症”,折射出现代人自视甚高,反而被自己所困的症状。而患有手机依赖症的雄太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写照,一时半刻看不见手机就觉得不舒服好像错过了什么重大信息。可是在几次阴差阳错之后,雄太认识到,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需要自己,看重自己,也没有那么多人会通过手机联系自己,在失望过后,对手机的依赖自然减轻。而我们,也应该重新认识手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患有强迫症的岩村义雄从开始担心家里烟头没熄灭会导致火灾,直到开始担心所有经他手的事,这种症状虽在最后没被治愈,却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但是岩村义雄大概一辈子都会被这个症状所束缚吧。
五个简单的小故事,却折射出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现状,这样的现状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是否在不知不觉间就禁锢了自己的自由,这种禁锢比人身受限更为痛苦,且不知如何治愈。既然如此,不妨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做做与平常完全不一样的事。也许心灵会得到释放,自己也就走出那无形的方寸之间。另外,本书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塑造非常成功,寥寥几笔,人物便跃然纸上,让读者跟着他们走,为他们焦虑,也为自己担忧。
但正如李安所说,电影不是把大家带到黑暗里,而是把大家带过黑暗,在黑暗里检验一遍,再回到阳光底下,你会明白该如何面对生活。这本书也是如此。它让你窥见神秘莫测的精神世界,了解现代人层层重压下的真实欲望,也让你在阅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更好的调节自己,不为方寸所困。
2016.7.8
本文为笔者原创,若需使用或转载,请豆邮,谢谢!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读后感(十):性格才是一种不治之症

第二本 精神科故事—在游泳池
作者奥田英朗
买这本书是无意中看到网上的推荐,大意是说性格才是一切精神问题的根源,同时还有有一种精神病人欢乐多的感觉。
刚开始读,并没有读进去。
第一个故事叫“在游泳池”第三次翻书,耐心一点,才真的读下去。
每个小故事看似荒诞,轻松,幽默,在所谓正常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理喻。
但正是在这看似轻松幽默之余也会惊出冷汗,心想着,妈呀,这个精神科患者我怎么这么熟悉,妈呀,这不就是我吗。
我始终都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有“病”,这里指的是心理上的,只不过有的人承认,有的人否认,更有人不知道自己有病。
我想,大概能看这本书本身就代表着承认它的存在,有承认才有面对和解决,这样挺好。
胖医生伊良部亦部,性格护士真由美,地下室一层的精神科。奇奇怪怪的患者,不按常理出牌的处方,每当结尾会心一笑,因为它直击内心深处那个同样患“病”的自己。
最大的感受:
1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去爱啊,去说啊,去吵架啊
2不要为难自己,能为难自己的也不是啥好人。
3别拿自己太当回事,大家都很忙。
4别太闲,容易出问题。
就像书中写的:
世间真是充满了神奇。每个人的角色都无法改变。
性格才是一种不治之症。
去看吧,看完发现自己的“精神病”或许能好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