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的读后感10篇

2022-05-20 02:06: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的读后感10篇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一本由[英]斯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读后感(二):帝国迟暮

君士坦丁堡作为拜占庭帝国最后的净土,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世界陨落了!这是一个帝国的毁灭,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本书通过对君士坦丁堡陷落过程及前因后果。当神圣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实已名存实亡,东正教与西方教会决裂,基督教国家间复杂的关系无暇东顾,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新的霸主默罕默德二世的疯狂与强大。 面对这内忧外患,新上任的皇帝君士坦丁,又如何进行亡羊补牢般的挣扎与妥协?面对七周的战役,双方不论民族和信仰,均表现出惊人的坚毅与勇敢,使人为之震撼。双方的攻防真是智慧与意志的较量,其中精彩的故事也被茨威格写入《人类群星闪耀时》。 它不仅仅只写了战争的惨烈,更揭示拜占庭帝国一点点走向灭亡的必然真相,所有的结局都不会是偶然的,其中的必然既壮美又残酷!城池陷落皇帝殉国,罗马帝国时代值此终结!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读后感(三):拜占庭文明终结的启示

  
拜占庭文明终结的启示
——读《《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彭忠富
世人皆知伊斯坦布尔,却不知道君士坦丁堡。无他,成王败寇而已,因为君士坦丁堡属于拜占庭帝国的首都,被新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了。从此,那些信奉东正教的希腊人,都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眼中的异教徒。而今,我们只能在尘封的历史里翻拣君士坦丁堡的只言片语,来试图还原拜占庭帝国昔日的荣光。
在长达11个世纪的风雨里,君士坦丁堡的知识精英得到尊重,无数经典得到传承与弘扬。这是一座艺术之都,在列代皇帝的多年支持鼓励下,它形成了人类历史中独一无二的艺术流派,兼具古希腊的理性以及浓厚的宗教情怀。它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城市,市民们崇尚自由贸易,不论种族,皆以希腊罗马继承人自居,并为自己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而自豪。然而往事不堪回首,当文明的力量此消彼长,统治阶层四分五裂,国土满目疮痍,人民流离失所时,再强大的帝国也会轰然倒下。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在社会生活中的必然反映,而以君士坦丁堡为代表的中东、近东地区,则表现得尤为突出。
1453年5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代表着拜占庭帝国的落幕,新兴伊斯兰强权的崛起,更为欧洲、近东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变化,甚至一度被作为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在长达7年的战役中,双方不论民族、信仰,均表现出惊人的英雄气节与坚韧,荡气回肠,令人动容。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不是偶然的,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斯蒂文•朗西曼,英国著名拜占庭史、中世纪史专家。他出生于贵族世家,精通多种语言,自剑桥三一学院毕业后,周游列国,于多所大学任教,尤其在拜占庭史及十字军史方面颇有造诣。1965年,斯蒂文《1453——君士坦丁堡陷落》一书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迅速成为该领域经典之作,近半个世纪以来,备受推崇,至2008年,已重印18次。
在这本著作中,我们将看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必然的。14世纪对拜占庭帝国而言是一个灾难性的世纪,内斗、瘟疫,诸种混乱,到14世纪末,拜占庭帝国的实际控制地区只限于首都君士坦丁堡等少部分地区,国力非常虚弱,已经沦落为一个城邦国家。人口少,地盘小,这样的国家实力怎么能跟土耳其帝国抗争,这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按理说,那些天主教国家应该帮助落难的拜占庭,但是因为宗教矛盾、自顾不暇和作壁上观的心态,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救援拜占庭。同为东正教兄弟的塞尔维亚甚至帮着土耳其冲锋陷阵,在这种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兵力不足七千的君士坦丁堡只有等着挨打。反观土耳其则是兵强马壮,拥有制海权和重型火炮,而且宣传到位,士气高涨,每个穆斯林士兵都深信,一旦第一个进入君士坦丁堡,必将得到先知眷顾,死后获得升入天堂的待遇。
帝国迟暮就该落幕,这是历史的必然。江山易主后,奥斯曼帝国迅速崛起。它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对于过去的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来说,其实这也是一件幸事,毕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信仰什么宗教,那已经是后话了。不过历史无情,曾经的帝国继承者希腊和土耳其,相继沦为了二流国家。
朗西曼先生虽是英国学者,但在著作中对东方穆斯林、奥斯曼土耳其并无歧见,对其成就也多加颂扬。不过毕竟是深受古希腊罗马人文传统熏陶,对于拜占庭帝国的覆灭,对于其臣民亡国后的遭遇,作者也难免痛彻心扉。作者语言造诣深厚,书籍涉猎广泛,令人叹为观止。本书引用了不同时期,不用语言的大量文献,构筑了一道完整的、多角度的历史全景。与此同时,作者行文雍容流畅,娓娓道来,隐约透露出一股贵族之风,令人不忍释卷。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读后感(四):君士坦丁堡——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城市

如果仔细的翻看历史书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拜占庭存在之久令人惊叹!
即便是从西罗马的覆灭开始算起,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这期间几乎可以说是从中国的两晋南北朝延续到明朝。。。
而这样一个悠久的王朝是如何陨落的?一座伟大的城市是如何沦陷的?在君士坦丁堡的最后一天又发生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疏漏?在这本书里我们能够了解很多~
抛开这一事件的本身,如书的结尾所提: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而引起的蝴蝶效应恐怕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东西方的商路被遮断,但是在之后的几十年内,欧洲各国为了黄金,为了重新寻找到传说中的东方,开始了大航海时代。穷则思变,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真的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向大海的窗户。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读后感(五):基督教 vs. 东正教

总体印象:
帝国迟暮终须有。拜占庭帝国陷入东(土耳其人)西(西欧人)两线夹击,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的相继败北,注定了1453年5月29日周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但历史就是如此有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标志着中世纪结束及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的重要事件,导致连接欧亚两洲的主要陆上贸易路线中断,最终促成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世界大贸易由此展开新的征途!
亮点:
书里提到了基督教和东正教彼此的分歧,十分有趣且令人沉思:教义的分歧,似乎最终源自人性中的自私自利。宗教的问题,说到底是权力和经济的问题。历史总有不同群体的人站队团结,对抗另一群团体,去争取更大的权力和利益。
——————————
(转)西方教会不承认东方教会新近通过的关于“上帝既是实体的,也是精神的”(Essence-Energies distinction)这一教义 。而东正教会同样对罗马教会关于“炼狱”的说法不敢苟同。
圣餐仪式上所用面饼是否应当发酵成为双方争议的又一个焦点。对东方教会而言,西方教会采用无酵饼的做法似乎是师从犹太人,并且罔顾了发酵饼对圣灵的象征。
与之类似,西方教会在圣餐中拒绝使用“求降圣灵文”(Epiclesis)也被认为是大不敬的,东正教会相信,缺乏这一道程序,将令面饼与葡萄酒的神圣性功亏一篑。
对于普通信众如何兼领圣体圣血(Communion under both kinds)及在俗司铎(Secular priests)能否结婚,两大教派同样争执不休。
——————————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读后感(七):不忍释卷的佳作:《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史海悠游 发布于2014年8月29日 13:27 昨天下午拿到了译者马千兄不远万里邮来的斯蒂文·朗西曼首部引进版著作《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因家事繁琐,加之字字珠玑、不能不仔细研读,故虽有一气呵成之心,依然直到刚才堪堪读毕,说起感觉,就一句话:不忍释卷!
与前不久社科文献甲骨文出版、陆大鹏兄弟翻译的克劳利著《1453 君士坦丁堡之战》相比,两本书可以说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如果说克劳利著作的靓点在于作战过程的描述细腻、传神的话;朗西曼著作则强于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叙述、相关国际形势的介绍,以及史料披露繁多等方面。更妙得是,《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的最后三章,(战败者的命运、欧洲与征服者、幸存者),其中包含了很多少见的史料细节,不少对于我是闻所未闻,直觉受益不浅。(其中还包括了最后的希腊帝国——特拉比宗德帝国的覆灭,和穆罕默德二世苏丹与乌宗哈桑国王的初次交锋哦)。
此外,译者马千先生为此书之翻译出版,耗数年心血,可谓精益求精。虽存挑剔之心,全书通读下来,确实找不到明显的BUG,实让人钦佩。书后相当篇幅的译注及对原著地名的考证一文,更显示出了译者扎实的史学功底和严谨的译作风格。
最后,应马千兄强烈的“捉虫”要求,俺也就吹毛求疵一把吧。觉得可以商榷之处有三:
1,是有些译名还不够约定俗成,例如第46页,保加利亚艾森王朝,一般译为阿森王朝;47页,阿哈伊亚(Achaea),一般译为阿凯亚;160页,克里特首府卡地亚(Candia),现在多译为干地亚。2,第166页,“。。。他的儿子斯蒂芬四世拒绝承认土耳其宗主权,并在他漫长的统治期间(1457-1504)。。。”这段中的人名似乎搞错了,应该是斯特凡三世(即大家熟知的斯特凡大公)。 3,书的精装很有质感,只是书籍上的书名字体要是大一些,就更好了,放在书架上就醒目了。
啊,不觉之间也码了不少字了嘛,总之这样的佳作精品在国内世界史著作中,绝对称得上是个中翘楚,本人诚心推荐给大家,值得购买、研读、收藏!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读后感(九):简评

        这两天因病得闲,一口气读完。
        封面开本字号大小都好,看着舒服。原书内容就不评论了,译文能感觉到译者做得很用心,文字顺畅,表达清晰。对不甚了解中世纪史的读者(如我)而言,书后两百多条译注也很有用。书中还很细心地保留了原书页码,不然有些注释就不方便查找了。
        提几点我觉得还未尽美的:
        一,个人不是很喜欢尾注这种形式,尤其是在数量很多的时候,总要翻来翻去太麻烦,有时就偷懒忽略了。
        二,原版的几幅地图效果太差,标注文字想看清很费劲。
        三,有时译文略觉繁琐,"不过""但是""然而""多了些。
        顺便提一处似乎有问题的地方:
        页174:在托马斯之女,前塞尔维亚太后的邀请下,他曾前往莱夫卡斯拜访她的女婿莱昂纳多,后者的姐姐曾经是君士坦丁皇帝的首任妻子。
        读到这里时,我觉得弟弟的外孙女婿能和哥哥的妻子是姐弟,就算是老夫少妻,似乎也不容易。据页170,托马斯的外孙女Militza的丈夫是Cephalonia和Leucas领主莱昂纳多三世。上wiki查了一下,君士坦丁十一世的第一个妻子的兄弟是Carlo二世,他的儿子才是莱昂纳多三世。另外页170说Militza无子女,wiki说她给丈夫生了长子Carlo三世。未知孰是。
         又及,读这本书时,脑子里时常想起小说The Historian,还有帕穆克写伊斯坦布尔的那本。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读后感(十):《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看似重要的西方史节点

读过世界历史的人都会知道,1453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从这一点开始,盘庚在欧洲大陆上空几乎一千年的黑暗时代过去了。从此以后,教会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式微,市民文化崛起。擅长做生意的市民们盘活了整个欧洲的经济生活,并且在经历了黑死病的肆虐之后兴起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欧洲的历史从此脱离了人类其他文明的发展轨道,进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快车道。而为什么选择1453年作为这样一个分水岭,就是因为在这一年的五月底,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了号称固若金汤的东正教都城——君士坦丁堡。如果读简史,总会给人以这样的错觉:好像在苏丹大军攻陷城门的那一刻起,欧洲的文明就进入了一个重大的拐点。但是历史从来不会是这样突变的,甚至于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都不算是一件值得特别大书特书的事情。想要真正体会历史演进的道路,读者必须深入沉浸到那一段历史的细节当中来看。比如读这本书,就会让你意识到,欧洲教权的衰败在1453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而贸易帝国的崛起也由来已久。至于君士坦丁堡在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这一次易手也不过是一个早晚会发生的必然,只是西欧各国的冷漠和穆罕默德二世的雄心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1453年只是看似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
但是若没有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就很难真正定义中世纪绵延的年数。为了认知的方便,设定这样一个日子作为欧洲文明的换线闸也是必须。更何况从这本书当中读者能够读到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勉力坚持、穆罕默德二世的雄才大略、西方各国的愚蠢冷漠、意大利水手的重情重义……都不啻为人类文明中的一座值得纪念的丰碑。对于现代人来说,信仰这个东西早已是可有可无。不仅仅是中国人,对于原本信仰基督教的欧洲人来说也是这样——我所知道的有很多青年都拒绝信教,也从不去教堂礼拜。但是对于1453年欧亚交汇处的人们来说,天主教、东正教之间可以为了圣父和圣灵之间能否合体吵得六亲不认;基督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更是可以斗成乌眼鸡,这一份坚持在我们看来已经基本无法理解了。然而当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这一段历史,当现代人对古人有那么一些谅解的时候,这也可以视为是一种源自信仰的浪漫。
本书战役过程的描写倒不是最浓重,但是隐约能够看到《冰与火之歌》中马丁老头从君士坦丁堡汲取的营养,令我心潮澎湃。运来补给的威尼斯小船和洋葱爵士;“希腊火”和“野火”的明显亲缘关系;君士坦丁皇帝拉起的铁链和小恶魔在黑水河的铁链……有意思的是,这座曾经承载了基督教文明前锋和伊斯兰文明要冲的城市,这座被无数西方历史创作讴歌的城市,现在竟已不是土耳其的首都。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现代土耳其迁都于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安卡拉。如今不再是都城的伊斯坦布尔仍然雄踞欧亚交汇的位置上,仿佛述说着当年战火中的坚守。
最后看一下当欧洲文明坐上直通车的日子里中国人在干什么。1453年,正是明代宗景泰皇帝在位修缮大运河。而四年前他的哥哥明英宗于土木堡被北方少数民族掳走。中国历史在明朝开国后勉强恢复活力的扑腾之后,专制皇权和臃肿的文官系统越来越把中国置于自己的威压之下。欧洲摆脱黑暗时代的那天,中国正慢慢走进她的黑暗时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