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帝国的回忆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帝国的回忆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5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帝国的回忆的读后感10篇

  《帝国的回忆》是一本由郑曦原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国的回忆》读后感(一):明智读史方能读史明智

  读史明智,是每一个读书人内心的渴望。大哲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固然主旨是宣传读书的益处,强调读得每一种好书都能使人裨益,但其将”读史使人明智“放在第一位,我认为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基于读史的重要性。故而,读史是每一个试图对人生或者历史发展规律有所了解的人的必经之路。但读史这条道路上人群摩肩接踵,真正能小有所成的人却是非常稀缺的,大多数人不过是增添了一些谈资,或者是成为了”一站到底”中“百科全书”型的人物——很遗憾的是,单纯知识信息片段的占有量已经远远不是评估当代知识工作者生产力水平的最核心指标和标准了——可见,读史明智殊为不易。

  是啊,总有人会说读史的目的是鉴古知今。诚然,千百年来人性的根本没什么变化,似乎现今一切事件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相似参照,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出预判。可是事实是历史的车轮往复向前,前人犯下的错误,后人又用“花式”重演。我们能了解过去,但却只能看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

  那么,读史究竟有什么用?读史真得能明智吗?

  个人浅见,读史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浅层次的,也就是读进去了,熟知了历史过程、朝代演变、人物传记等。好处当然是拥有了大量有趣的谈资和塑造了读书人形象。可惜的是,饶是你学富五车饱读诗书,而可能并不拥有实际运用的”硬货“。所以我一直都认为,看一个人如何读历史是最能有效区分他“读死书”还是“读活书”的,无它,因为在读史这个领域很容易被“死书”的一些收益诱惑,执迷不悔越走越远。

  第二个层次呢,就是真正从史书中有一些体会,跳出固态知识的范围,将史书变成方法论,也就是通过研究历史更替的规律和梳理塑造历史观,提升自身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子对于关于人生或者历史发展规律能有更为深刻的见解,避免走入与历史车轮前进方向相悖的方向。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阅人历事,这样一个人的素养、胸襟、眼见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单就读史来讲可以看做对往圣先贤所经历世事的一种间接(更低成本)的体验,可以作为自己人生阅历的补充,是一个提升自我的难得的机会。我们作为个体很难亲自经历那么多的风雨历程和跌宕起伏,自然无法完全从自身的经历中吸取足够的经验,这就要借助读史来弥补。当然,读万卷书必须要和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以及饱历世事艰辛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我理想中通过读史所希望形成的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一、如何判断一个事物现在的状态?

  比如一个人求职,我说我很优秀,靠什么证明?或者说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凭什么这么说?所有事物的当前状态和未来状态,很大程度上由过去决定,并基于过去继续发展。这就是历史的真正作用。这点是容易理解的,所以当我们学习计算机的时候总是从ENIAC开始,学习经济学总是从《国富论》开始,学习管理学总是从泰罗开始,学习中国革命史总是从鸦片战争开始。

  二、阳光之下,并无新事

  现在所有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以前都已经发生过了。你所知道的多么伟大崇高、多么天纵奇才、多么卑劣可恶的人,以前也都有过了。只不过这些人和事换了个包装和形式。所以遇到的所有难题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类似的事,从而学到相应的失败经验和解决之道。以上两点是学习历史的具体好处,到了这个时候,才可以说读史使人明智。

  综上,正本清源很重要,知道我从哪里来,对想清楚我是谁要到哪里去很有帮助。从个人发散开来,当你希望对这个社会整体有更深刻的了解,你也需要从历史开始。

  那么,究竟如何读史?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对于读古代史而言,我们了解历史的方式局限于阅读前人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对于读中国古代史,这往往意味着阅读大量的古文。相信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把“读懂”史料当成是莫大的成就,这个时候你往往只能达到理解的第一层境界:“看山是山”,你只从史料中得到最基本的故事情节,还不一定是事实。

  于是在趟过浩如烟海的古文,心满意足地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你记住的可能是一大堆碎片化的部分。就好比说到曹操,你会记住他那句著名的台词“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若干年后回忆起来,你会和所有普通观众一样,为他的骄傲而感叹,却不知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曹操的内心辩白。当时,铜雀台初成,武士用命,文人进表,颇有劝进之意。大家都以为天命归属之时,曹操却清楚地看到了在历史上的位置。曹操为何不称帝? 于是才有了引出这一句称王称帝台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他的本意,不是表明自己的骄傲,而是表明心迹,并无称帝之意。说到这一层,我觉得读史的第一步,就是避免碎片化,要学会理解语境,要学会connecting the dots。

  在掌握大量史实之后,如果想进一步理解历史,就需要学会对历史做“微积分”。推敲事件之间的联系,揣摩历史人物的心迹从而知道他们的每一个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粗糙点说,就是多问“为什么”和"what if"。到这一层,我们的目标基本上就是贯彻太史公的历史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这一步需要极大的精力,也是对人的智力和情商双重的锻炼,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读了大量的历史之后还是只能掉书袋的缘故。试想,如果你连一个活在两千年前的人物的心情都能揣摩清楚,那么你喜欢的邻家小妹或者琢磨的顶头上司的心思恐怕就如透明一般了。

  说到这个,我特别推崇王夫之的两部史论《读通鉴论》和《宋论》。王夫之评论历史,喜欢独辟蹊径,“颇异俗流”,用既有事实推断出令人叫绝的观点,可谓真的做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他本人也曾经说过,需要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看懂历史。如船山公评三国,以姜维之后蜀国后继无人进而灭国之悲剧推断出蜀汉“不善长养人才”。他的观察非常直接,蜀汉重臣,皆是中原人士,如前期的五虎将,诸葛亮,后期的姜维。真正蜀地制造而身居高位的,只有李严一个,而他还不断地给诸葛亮使绊子。王夫之由此进一步断定,蜀汉集团的核心人物刘备从一开始就并无《三国演义》中鼓吹的匡扶汉室之心,而是只想“占地而王之”的草头军阀。这一观点又可以用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能彻底贯彻来佐证:诸葛亮一向都主张交好吴国徐图中原,而刘备却先派关羽守荆州搞坏了吴蜀两国的关系,又在后面兴师远征进而被陆逊一把火烧尽国本。连王夫之也曾经感慨,“诸葛亮之志不尽行于先主”。这些观点单看史书是看不出来的,需要自己花心思琢磨,也是读史的难处。但只要坚持这样做,多少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穷极天下之理,培养出历史的情怀。到这一层,或许能够做到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最后的最后,“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读史书还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看待自己身处的世界。理解人生之孤独无奈,理解我们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水滴应该承担的责任。当我们感慨“人生已经如何艰难,为何还要继续”的时候,读史可以给我们以解脱和支持。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所有的struggles的背后,正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动力:永无止境的旺盛的生命力。奉天而顺人,这是读史的情怀,这是面对人生的情怀。

  竟然会讲到情怀,我这个死硬理性派在打出这些字的时候,不禁有些背后冒汗。还是用我擅长的“上纲上线”“模型论”来收尾更加合适一些。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其实理性的分析,就是知识圆圈know-what,know-how和know-why。一开始,掌握事实明白道理,这就是know-what,但此时的道理不是“真”道理。知道道理只是第一步,运用才是第二步,而此时就需要know-how的知识。明了智,还要敏于行,后者不但史书不太容易教会你,其他任何书都不太容易让你学会。最后经过知行合一的锤炼,返璞归真,才能connecting the dots,理解事物背后的联系,掌握其运行的规律和逻辑,这就是know-why了。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也开始喜欢说一些车轱辘话。其实把这些道理想得清楚讲得明白,也就够了,还是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在将道理运用到行为上比较明智。明智地读史,最终也不过是阅读、整理、分享、应用、创新这些环节。大道至简一以贯之,如是,方为明智读史,方能读史明智。

  《帝国的回忆》读后感(二):一些感想

  從西方文化的角度來審視晚清帝國,體裁涉及社論、專稿、新聞等等,內容涉及到晚清帝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有些對當時社會弊病的評論在今天看來真的是十分中肯,許多美國人對大清帝國其實是充滿了好奇心,對當時的許多古老珍貴的建築、工藝品等充滿讚歎,同時也對這個社會的人民充滿了同情,當然也有文化不同而帶來的不理解,同時也真心的希望這個社會能夠有所進步。其實晚清的時候,因為天津條約之後,外國人來中國建設了很多現代化設施,並不像我以前想象中那麽封閉落後,真的不再是古代而是近代了。總之,這本書讓人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晚清歷史。如果說,晚清的社會腐敗是當時帝王大臣,以及所有百姓共同締造的結果,同樣,今天所有人也都應當為當下的歷史負責。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應當負責的那一部分。

  《帝国的回忆》读后感(三):总督想必很喜欢吃鸡肉

  “大清国的所有地区和藩属,都存在着一种非常习惯性的民主传统因素,这种因素让不同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能够以集会的形式联合起来,共同组织防务,或结成利益认同团体。再就是民间的士绅们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极有权势的阶层,这些士绅包罗了所有候选的官僚,以及正在当政的,已辞职的或者已被解职的大量官僚阶层的人员。这些人隐退后通常回到他们的出生地,那里有着他们的亲属和关系网。他们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同类的认同感。由于这一感情的维系,所有省份,当过官的人和正在当官的人之间总能保持联系。因此,同一种见解和情感在省与省之间和地区与地区之间传播起来很容易。”

  “我们的财政制度,货币流通体系以及法律结构。只有做好了这些事,大清国才能恢复完整主权。而且,只有等他彻底恢复了主权,才能真正理顺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生活,这三项改革中的任何一项都与其它两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袁世凯

  “我们内部的管理机制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但这却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它牵扯到要彻底改变甚至推翻现行体制的某些方面。而这个体制已经存在了许多世纪,诸多因素盘根错节交织在一起。就民意支持的状况而论,我可以感到恳定的是,如果给我们时间加上机遇,我们无论如何能实现改革的大部分目标”-----袁世凯

  “当社会改革露出端倪时,改革的拥护者并非那些无知的或不分是非的人,而是属于这样的人,即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并从商业的观点预测到大清国未来除非融入世界其它民族的发展行列,否则可能发生巨大的政治灾难。改革派最大的弱点是在做出政治判断时缺乏实践经验作为依据。他们试图在朝廷或人民都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的情况下就立即推翻大清国延续已久的古老秩序,或者在现实政治斗争中非常不善于利用人们对既有体制的反对。要知道隐藏在这种反对的背后,人民的内心都憋着一股劲儿,并且人民的情感会被广泛唤醒,而只有这种状况真正出现时,才会对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既不准备接受人民所能发挥的这种作用,又不准备发动人民,以让人民知道他们的奋斗与牺牲,是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着想,因而应当受到人民的支持与尊重。”

  如果说“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民国了”这几本是以本国人的身份来自我解剖的话,这本“帝国的回忆”则以外国媒介的角度对晚清历史进行了深刻描述。

  晚清中国,就像一个老妇人抱着个酸菜坛,终于有一天摔了,于是坏的,黑的,丑的,臭的撒了一地,拼命想把他们重新攒在一起却又不得其法,丑态百出

  外国人眼中的李鸿章与袁世凯,并非如我们印象中的那么顽固与不开化,相反是非常精明能干并且思想开放的政治家。

  反观现代西方那一套,无论是入侵伊拉克还是索马里,其实早在一百年前就玩得很转,西方财团,那时就善于以金钱来支持他国革命,慨叹东西方商业文明的差距。

  观菜谱,总督想必很喜欢吃鸡肉。

  《帝国的回忆》读后感(四):明智读史方能读史明智

  读史明智,是每一个读书人内心的渴望。大哲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固然主旨是宣传读书的益处,强调读得每一种好书都能使人裨益,但其将”读史使人明智“放在第一位,我认为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基于读史的重要性。故而,读史是每一个试图对人生或者历史发展规律有所了解的人的必经之路。但读史这条道路上人群摩肩接踵,真正能小有所成的人却是非常稀缺的,大多数人不过是增添了一些谈资,或者是成为了”一站到底”中“百科全书”型的人物——很遗憾的是,单纯知识信息片段的占有量已经远远不是评估当代知识工作者生产力水平的最核心指标和标准了——可见,读史明智殊为不易。

  是啊,总有人会说读史的目的是鉴古知今。诚然,千百年来人性的根本没什么变化,似乎现今一切事件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相似参照,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出预判。可是事实是历史的车轮往复向前,前人犯下的错误,后人又用“花式”重演。我们能了解过去,但却只能看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

  那么,读史究竟有什么用?读史真得能明智吗?

  个人浅见,读史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浅层次的,也就是读进去了,熟知了历史过程、朝代演变、人物传记等。好处当然是拥有了大量有趣的谈资和塑造了读书人形象。可惜的是,饶是你学富五车饱读诗书,而可能并不拥有实际运用的”硬货“。所以我一直都认为,看一个人如何读历史是最能有效区分他“读死书”还是“读活书”的,无它,因为在读史这个领域很容易被“死书”的一些收益诱惑,执迷不悔越走越远。

  第二个层次呢,就是真正从史书中有一些体会,跳出固态知识的范围,将史书变成方法论,也就是通过研究历史更替的规律和梳理塑造历史观,提升自身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子对于关于人生或者历史发展规律能有更为深刻的见解,避免走入与历史车轮前进方向相悖的方向。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阅人历事,这样一个人的素养、胸襟、眼见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单就读史来讲可以看做对往圣先贤所经历世事的一种间接(更低成本)的体验,可以作为自己人生阅历的补充,是一个提升自我的难得的机会。我们作为个体很难亲自经历那么多的风雨历程和跌宕起伏,自然无法完全从自身的经历中吸取足够的经验,这就要借助读史来弥补。当然,读万卷书必须要和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以及饱历世事艰辛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我理想中通过读史所希望形成的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一、如何判断一个事物现在的状态?

  比如一个人求职,我说我很优秀,靠什么证明?或者说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凭什么这么说?所有事物的当前状态和未来状态,很大程度上由过去决定,并基于过去继续发展。这就是历史的真正作用。这点是容易理解的,所以当我们学习计算机的时候总是从ENIAC开始,学习经济学总是从《国富论》开始,学习管理学总是从泰罗开始,学习中国革命史总是从鸦片战争开始。

  二、阳光之下,并无新事

  现在所有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以前都已经发生过了。你所知道的多么伟大崇高、多么天纵奇才、多么卑劣可恶的人,以前也都有过了。只不过这些人和事换了个包装和形式。所以遇到的所有难题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类似的事,从而学到相应的失败经验和解决之道。以上两点是学习历史的具体好处,到了这个时候,才可以说读史使人明智。

  综上,正本清源很重要,知道我从哪里来,对想清楚我是谁要到哪里去很有帮助。从个人发散开来,当你希望对这个社会整体有更深刻的了解,你也需要从历史开始。

  那么,究竟如何读史?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对于读古代史而言,我们了解历史的方式局限于阅读前人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对于读中国古代史,这往往意味着阅读大量的古文。相信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把“读懂”史料当成是莫大的成就,这个时候你往往只能达到理解的第一层境界:“看山是山”,你只从史料中得到最基本的故事情节,还不一定是事实。

  于是在趟过浩如烟海的古文,心满意足地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你记住的可能是一大堆碎片化的部分。就好比说到曹操,你会记住他那句著名的台词“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若干年后回忆起来,你会和所有普通观众一样,为他的骄傲而感叹,却不知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曹操的内心辩白。当时,铜雀台初成,武士用命,文人进表,颇有劝进之意。大家都以为天命归属之时,曹操却清楚地看到了在历史上的位置。曹操为何不称帝? 于是才有了引出这一句称王称帝台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他的本意,不是表明自己的骄傲,而是表明心迹,并无称帝之意。说到这一层,我觉得读史的第一步,就是避免碎片化,要学会理解语境,要学会connecting the dots。

  在掌握大量史实之后,如果想进一步理解历史,就需要学会对历史做“微积分”。推敲事件之间的联系,揣摩历史人物的心迹从而知道他们的每一个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粗糙点说,就是多问“为什么”和"what if"。到这一层,我们的目标基本上就是贯彻太史公的历史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这一步需要极大的精力,也是对人的智力和情商双重的锻炼,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读了大量的历史之后还是只能掉书袋的缘故。试想,如果你连一个活在两千年前的人物的心情都能揣摩清楚,那么你喜欢的邻家小妹或者琢磨的顶头上司的心思恐怕就如透明一般了。

  说到这个,我特别推崇王夫之的两部史论《读通鉴论》和《宋论》。王夫之评论历史,喜欢独辟蹊径,“颇异俗流”,用既有事实推断出令人叫绝的观点,可谓真的做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他本人也曾经说过,需要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看懂历史。如船山公评三国,以姜维之后蜀国后继无人进而灭国之悲剧推断出蜀汉“不善长养人才”。他的观察非常直接,蜀汉重臣,皆是中原人士,如前期的五虎将,诸葛亮,后期的姜维。真正蜀地制造而身居高位的,只有李严一个,而他还不断地给诸葛亮使绊子。王夫之由此进一步断定,蜀汉集团的核心人物刘备从一开始就并无《三国演义》中鼓吹的匡扶汉室之心,而是只想“占地而王之”的草头军阀。这一观点又可以用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能彻底贯彻来佐证:诸葛亮一向都主张交好吴国徐图中原,而刘备却先派关羽守荆州搞坏了吴蜀两国的关系,又在后面兴师远征进而被陆逊一把火烧尽国本。连王夫之也曾经感慨,“诸葛亮之志不尽行于先主”。这些观点单看史书是看不出来的,需要自己花心思琢磨,也是读史的难处。但只要坚持这样做,多少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穷极天下之理,培养出历史的情怀。到这一层,或许能够做到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最后的最后,“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读史书还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看待自己身处的世界。理解人生之孤独与无奈,理解我们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水滴应该承担的责任。当我们感慨“人生已经如何艰难,为何还要继续”的时候,读史可以给我们以解脱和支持。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所有的struggles的背后,正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动力:永无止境的旺盛的生命力。奉天而顺人,这是读史的情怀,这是面对人生的情怀。

  竟然会讲到情怀,我这个死硬理性派在打出这些字的时候,不禁有些背后冒汗。还是用我擅长的“上纲上线”“模型论”来收尾更加合适一些。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其实理性的分析,就是知识圆圈know-what,know-how和know-why。一开始,掌握事实明白道理,这就是know-what,但此时的道理不是“真”道理。知道道理只是第一步,运用才是第二步,而此时就需要know-how的知识。明了智,还要敏于行,后者不但史书不太容易教会你,其他任何书都不太容易让你学会。最后经过知行合一的锤炼,返璞归真,才能connecting the dots,理解事物背后的联系,掌握其运行的规律和逻辑,这就是know-why了。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也开始喜欢说一些车轱辘话。其实把这些道理想得清楚讲得明白,也就够了,还是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在将道理运用到行为上比较明智。明智地读史,最终也不过是阅读、整理、分享、应用、创新这些环节。大道至简一以贯之,如是,方为明智读史,方能读史明智。

  《帝国的回忆》读后感(五):时间的力量

  这是读的第一本罗胖推荐的书。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于罗的一个观点特别感同身受,就是“时间的力量”。很多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一旦加上时间的维度来衡量,坚持下去,最终就会质变为令人惊叹的奇迹。

  14年春节后,久等《罗辑思维》视频节目不更新,不详的预感最终被证实,一周一次的读书节目在坚持了三年后停播了。早上准时六点半发送的一分钟语音,也变得时间不再固定。不过其一年一度的企业盘点汇报还会有,毕竟去年效果很好。

  信仰坚持的人,最终还是没有坚持到奇迹出现。

  一、 时间的力量

  对古代史采用现代的学科研究方式的整理与探究,已经被民国后期的一代大师们开创并几近完工了。在后续的学术研究中,想再发掘令人叹为观止的观点,难上加难。不过有时候换个思维方式或观察角度,常会有意外的惊喜。

  作者,准确说是编者,通过《纽约时报》从清代后期对中国不间断的报道,整理出了一幅描述民族历尽苦难、人民励精图治、振兴中华的图卷。

  在国内的大众传媒行业出现之前,就是这样一些国外的带有“偏见”的媒体,帮我们记录下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社会的状态。其中处处是对当时民俗生活细节进行研究的珍贵资料,那些栩栩如生的描述,让我们可以真实的触摸并不遥远的过去。

  正如樱花最美的地方,不在于单独一支的秀丽,而是连绵成海时的壮阔。一则报道或许并不能反映什么,就是这样一些支离破碎的记录,在连续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形成了这样一幅视角独特的巨著。

  作品分三部分出版,第二部《共和十年》也已经在2011年出版,后续有时间希望在跟进阅读。

  二、 上帝之眼

  站的更高。

  晚清时期,清政府在军事部署上采取防御势态,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

  一是塞防,主要防御俄人从东北、西北边疆进攻。以及英人在西藏和法人在云南的渗透。

  西北方面,左宗棠平定了新疆阿古伯叛乱、迫使俄人退出伊犁为依据,稳住了局面,西南方面,以冯子材“镇南关大捷”,稳住了中越边界。西藏因中英条约的签订,也基本稳定。

  但在另一方面的海防上,却屡遭挫败,并导致了全盘皆输的局面。

  另外,太平军在历史中的角色比想象中危险得多。

  历时十四年的战乱,南方的形势完全溃败,严重威胁了财政赖以生存的赋税来源,甚至影响了事关生死的漕运调度。所以清政府不得不倾全国之力对付南方战事,导致北方军力空虚,使得北京在面对英法联军进攻时守卫无力。

  好一个破鼓万人捶,几段精炼的描述就将当时清国面临的问题描述的淋漓尽致。

  通过后人宏观的视角,当时混乱局面的核心矛盾一览无遗。之前的历史学习中,过于注重细节,宏观方面的分析常容易形成短板。也就是黄仁宇先生所的大局观不够。这就是上帝之眼的一方面,站在更高处看问题,分析问题。

  多一些客观。

  书中的文字谈不上客观和严谨,带有不了中国时意识形态的偏颇,但是恰恰是这种不了解,却更能通过客观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文化和民众的思维状态。国人以自己的几千年的积累为荣,利用祖宗的文化修炼自己的言辞和表述之道。而在新的科技方面,则是极端的抵触和不懈。我们生产政客,鄙视只懂得奇技淫巧的科学家。

  不肯面对发展的世界。其结果是可怜并可悲的。书中文字对我们的描述如芒在背,被骂的出了汗,却不得不服。

  三、历史的“真相”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中外有不同的版本。外国媒体的记述为:清国广州地方水师从一艘悬挂着英国国旗的船上抓获了三名海盗,并予处决。英国领事前去劝告,受到了清国官方无理的对待,这件事成为英国海军进攻广州的借口。但是中方的记录为,当时领事在船上发出了刺耳的言论和粗鲁的行为,并且当时“亚罗号”并未悬挂英国国旗,从来没有发生过侮辱英国国旗的行为。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从教科书中得到了太多脸谱化的英雄或者是叛徒,分了太多的错与对。其实历史是如此复杂,或许你不知道骄奢淫逸的康有为,不知道德高望重的袁世凯,不知道舍生取义的汪精卫。

  原始的资料可以还原很多事实,但那些资料又是否真实客观呢?所以暂且宛然一笑,看清脉络足矣。

  一百年的时光,回头看是那么短暂,我们的变化是如此之大。

  民族成长了很多,得到了很多,却也忘记了很多。希望这些有趣的记录,能在大家观赏故事之余,偶尔引发两声叹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