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帝国的回忆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帝国的回忆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1: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帝国的回忆经典读后感10篇

  《帝国的回忆》是一本由《泰晤士报》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1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国的回忆》读后感(三):他者眼中的晚清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出版社曾经组织翻译过一批晚清外国人的中国回忆录,印象中里面谈到最多的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人的国民性,以及那富有乡村气息的,在他们看来“奇形怪状”充满异域不解色彩的中国生活。相较之下,本书则主要围绕泰晤士报对晚清的大事件报道编选,对于这份历史悠久的报纸,以及晚清那些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外国人来说,这些遗留下来的记录大概确也只能揭示他们中国观的“冰山一角”吧。
对当代的中国人来说,回顾近代史更多是心酸,被欺凌的记忆以及由此激发的爱国热枕。而从晚清外国人士留下的记载中,我们看到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个拥有众多效率低下,顽固不化的民众,不能称之为近代国家的地域:在传教士眼中中国人是需要被教导和拯救的民族,在政治家眼中他们庞大的国家和资源是众人争夺的肥肉,中国在更多的时候作为外国势力角逐的舞台出现,体现了西方的强大,是他们“耕耘的试验田”。在晚清的外国报纸中,我们常能读到这种以“宣称富有同情心的口吻”或者“宣示优越性的口吻”谈论中国的报道,这成了中国人回顾历史的屈辱一面,在过去一直遭到批判。
但是我们必须记得的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就是这样经由历史的印象一点点延续到现在的,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是晚清那个被称为“开棺即风化的木乃伊”,曾经在近代命悬一线的民族如今听到更多的外部评论却是夹杂了许多令人不解的“威胁论”论调,对此我们虽仍然可以采取批评态度,或干脆归于“某些外国人对中国抱有险恶用心”而继续无视,但更多时候我们也应该思考是什么曾经塑造和正在塑造中国在外人眼中的印象,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所无法回避的关键性问题。
历史是有许多面向的,它连接并通往当下的现实。期待这本书为晚清历史研究的丰富和我们从另一视角理解外国人眼中的近代中国,并进而思考当今中国如何塑造他者心中的形象添砖加瓦。

  《帝国的回忆》读后感(五):十年,生或死

    
  
    历史是纵向的,如果你和自己比,你更多的会是扼腕叹息;历史是横向的,如果你放眼而去,你更多的会是深以为然。
    
    这让我想到日本。当亚洲诸国基本被西方列强瓜分殆尽的时候,几乎同时,日本和大清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化,一个由内革新变化,另一个止于外形。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另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服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样子。亚洲太小,列强环顾。日本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一骑绝尘,当然容不得大清的同时崛起。
    已经没有天时了,或者说这个十年,大清帝国虽然迎来了机遇,但最终错过。
    德国宰相脾斯麦曾接见过中日两国的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中国必败。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过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只是问坚船利炮的价格。”
    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是时势所造的英雄,而不是造时势的英雄。他还说,日本的伊藤博文是造时势的英雄。他还说,像伊藤这样的人,在日本成百上千;“中国之才如李某者,其同辈中不得一人”。人是改革的最大动力,也是改革的最大阻力。
     中国太复杂了。中国古代文明太灿烂了,反而成了我们的包袱。洋务运动因“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而徒有其表。日本太简单了,它从来都不是领导世界历史文明潮流的强国,所以它能够轻装上阵,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日本搞了“自由民权”运动,其核心是“纳税人的参政权”。大久保利通说:“国家强大源于民众的富足”。而“公车上书”归根到底又有何意义呢?
    人和也无从谈起。
 
    十年,足够了。生或死其实早已注定。
    

  《帝国的回忆》读后感(六):晚清拼图的一角

      如果说历史是一幅巨大的拼图,只能靠史料拼凑尽力还原,那么以“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为宗旨的《泰晤士报》关于晚清的记录无疑是那段历史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旅美华人方激以“新政改革”为题眼,历时数年,从1901年至1911年11年的《泰晤士报》发表的有关“大清新政”的新闻中辑要而成《帝国的回忆:<泰晤士报>晚清改革观察记》一书,透过当年列强之一英国的视角,再现了清王朝最后十一的内政外交。内容涵盖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逃、《辛丑条约》的签订、禁烟运动、新政改革、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之死、立宪思潮、武昌起义等事件,视角独特,论述详细深刻,既是一份珍贵的史料。
  
   186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让中国人从天朝大国的幻觉中惊醒过来,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堂堂帝国受外强欺凌丧权辱国又岂有不抗争图强之理。甲午战败让国人明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知识器物制造只是治标,无法挽救中国于狂澜,进行制度变革才是治本之法,“宪政”思想自始发端。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运动虽以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宣告失败,但终使民智渐开、知识分子开始思索救国之道。八国联军侵华后,维新运动的刽子手慈禧流亡西安,内忧外困的情况发布第一道变法上谕实行新政。之后的日俄战争无疑给新政实施打了一剂强心针,明治维新后实施宪政的日本打败专制政体的俄国,俄国战败后宣布预备立宪、东方国家打赢传统欧洲国家的事实让国人信心暴涨,以为只要立宪便能成为第二个日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泰晤士报》的老道观察者们透过表面激昂的宪政思潮一眼看穿改革的赢弱本质。他们站在强者的高度,用犀利敏锐的眼光看到保守派不甘放弃既得利益阻挠改革,政界内部地方派系为己之私明争暗斗;货币改革、统一度量迟迟未能修成正果,皆因地方各自为政;司法改革满纸空文,一份无辜入狱被打几千大板的犯人的原始告白血泪横流,读来胆战心惊;教育改革换汤不换药,师资堪忧;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不过是压抑已久的情绪暴发,学生根本没有明确的政治思想;改革没有一个强有力正直无私的领导者,他们肯定没有想到自己推崇的袁世凯长的却是帝制的心。
  
   如果说英国新闻观察家们的文笔是匹好马,作者的翻译无疑是把好鞍,语言流畅不俗,私毫没有梗涩之感,倒象原本就是用中文写的,“吹皱一池春水”的翻译当无亏“信、雅、达”三字。这匹马载着读者来到历史的海边,透过炮火和鸦片残留的迷雾,看到一艘名叫“清国”的大船,挂着“新政”的大旗缓缓向前驶去,只见船身满身窟隆,船上虎豹横行,掌舵的妇人一手抓着权杖一手抓着黄金,一个红顶花戴的老人东裱西糊,船上一干人等打架的打架,救水的救水,细看之下,船底却是四万万咬紧牙关、蹒跚前行的普通百姓,最终不堪重负被漏船压着缓缓沉去……站在岸上回顾这段历史的后人,便被一根沾满了屈辱名叫“血脉”的线,扯得心隐隐作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