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恰同学少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恰同学少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05 22:39: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恰同学少年经典读后感10篇

  《恰同学少年》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一):《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时代感

  收到这本书,一看装帧就很喜欢,想起曾看过一个视频《一本书的诞生》,更是对书籍本身有种崇敬的喜爱。因是在豆瓣活动中得来的书,是要写书评的,所以在看这本书时,特意写了笔记,以期自己能从不同篇章中得到不同的收获。

  在此之前,我对文革这段历史的理解,仅止于历史书上几行简单的记叙和疯狂大跃进的讽刺漫画。因为知识浅薄,认识有限,因而我对这段历史一直是怀着敬畏心的,没有过多想法和评价。刚开始看这本书的简介时,一看是涉及文革话题的,我心里就没什么谱儿,更多的是由无知生出的些许恐惧,对未知的恐惧。这种恐惧心理盘旋在我脑海里,在看到作者一一列举的俄法名著时变得更为强烈。

  作者曾说,一个人的文学启蒙是从中学阅读形成的,他在中学因为机缘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而这些书籍也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刻影响着他。回想起我中学时,独自在异地求学,寄宿制的学校,父母又在外地工作,环境对我的影响就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吸收。中学没有图书馆,大家一心的目标就是全心学习,考个好高中、好大学,课余生活极其单调,看书更是一种奢侈的少有的享受。那时候若有一本书在班里流传,都是要排号的,谁看完了就传给下一个,下一个再传给下下一个,通常原购书者是找不回自己的书的,要不就是收回一本破破烂烂的甚至没有封面的书。漫画、言情小说、魔幻小说,不分内容,什么都看。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可以看,什么不可以,所以我们也是生冷不忌,全盘接受。现在想来,无人引导的少年时期,即使我们已经感受到文字或是文学的魅力,我们也不知如何去表达,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我们以为生活的全部就是看书背书考学,而阅读只是闲来的一种消遣,没有特别的意义。文学之路大抵是走不了的。

  说到教育,不能不提老师。作者年幼家境贫困,穷人家的孩子自尊心都强,容不得别人一丝异样的眼光。班主任的置之不理甚至是冷嘲热讽让他承受不住,他想辍学。还好,他的语文老师是个好人。作者也说,如果没有他的语文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他不可能坚持上学和写作。一个孩子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不容易,一个好老师也许能影响学生一生。作者中学与其语文老师的默契配合,不能不说是引起作者写作初衷的一个动因。当某个学科带给自己荣誉,谁都会在这个学科付出更多努力,只为得到更多的赞许。这种强烈的认同感是个人前进的动力。后来作者回去看他的语文老师,他的语文老师为他骄傲,并坦言自己不因素质教育被扯入政治漩涡而后悔,反而为有梁这样的学生而欣慰。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羁绊是很特别的,没有亲情血缘那么刻骨,也没有浪漫爱情那么不可捉摸,两者是互相成长,共同进步的,谁都会为对方的付出感到欣慰。我初中时写了两篇非正统的作文,一篇是一个穷苦家的男孩爱上一个女孩儿并装阔请女孩喝咖啡,然而咖啡店外男孩的母亲正埋头躬身打扫着大街,男孩哭了,另一篇是失去双亲跟奶奶生活的男孩学习不好,后来奶奶病重,男孩发奋取得了好成绩但是老师认为他是作弊并请他家长来学校谈话,男孩因此又变得堕落。我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个不走寻常路的老师,一上课就拿着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给我们念一两篇文章点评一番再开始讲课,我挺喜欢他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敢在他布置的作业里交上我那两篇文章,期期艾艾地等着他点评。他的评价很简单,有想法但是不适合在学校作业上写。我后来也就不写这些了。以至于到了高中统一的议论文,从来都是开头结尾点题,中间三篇古今中外名人的例子加以论述,全是这种模式。为了找例子,我还买了好多青年文摘看,只是再也找不出写字的乐趣,只能想想阅读的快乐了。从小到大没有对我特别好的老师,也没有对我很差的老师,大概我这种透明人的性格也让师生之间的情谊点到为止吧。

  看到作者致年轻同学的信,既指出学生的优势,又点出学生的不足并加以鼓励,那么真诚,那么自然,我很羡慕那些上梁先生选修课的学生。如果能有这样一位尽心尽力指导我的老师,我想我对文字的感情会更加深厚吧,起码我会明白什么是小说,什么是散文,什么是随笔

  关于教育说了很多,主要是因为看到作者的经历,不由得想起自身的经历来,产生了一些共鸣。想必读过此书的读者都会或多或少在书里看到自己年少的影子吧。

  恰同学少年。少年时期总是美好的,懵懂青葱的年纪,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渴望接触不同的世界,最主要的是,心灵还没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染上颜色。可以这么说,年少的世界是干净纯白的,友情也不掺杂任何私欲,想怎么闹就怎么闹,朋友就是拿来信任的。作者年少的朋友也都了解作者的性子,总是一次次提醒作者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乱说话给自己惹来麻烦。即使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他们也不会背叛朋友。这些是值得深交的人。年迈后,作者与老朋友相聚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情谊不变。有相同经历的人,总会在回忆对方时也顺便缅怀一下自己吧。经历过文革的人,更因同为历史的见证人而生出惺惺相惜的感情来。有句话说,幸福的顶峰就是悲剧的开始,那经历了最低谷的时期,再往下走,什么时光都是美满幸福的。作者与友人交谈时也以“一个无望的国家”和“大有希望的国家”来形容文革时期的祖国和如今的祖国。幸福大抵是比较之后的产物吧。

  贯穿全书的还有一个主题是“善”,同学之间的信任、父亲始终铭记恩人的恩情、语文老师对作者的关爱、作者对年轻学生的谆谆教导、作者直面历史的态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出自“善”的本性。梁先生也说,他始终致力于传播善的概念,使人和人格变得更好,使社会变得更好。历史不能忘,我们也要从破败的废墟里站起来,重建这一切。这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作为下一代人,我们是什么态度,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也持着向善的态度,即使这个社会在某些时候会有阴暗面,但是我们正走在完善的道路上,而且未来的社会是由年轻一代掌握的,年少时接受的教育会影响我们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须知我们不是在为他人改变世界,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出努力。长久积聚的恶习很难在一时改变,但哪怕是些微的改变也是进步,不是吗?

  看完梁先生的书,从书中字里行间,我都感受到了强烈的正面力量,这也是梁先生致力于出书的初衷,能把正面能量传递给他人,这就是书籍的力量。文革本是一段晦暗的历史,在初次与其碰撞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严肃的态度,看到历史残酷的一面,我会难过,看到人情温暖的一面,我会动容,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我有种相见恨晚感觉。历史一旦打开小缺口,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直面感受并评判,若有可能,要让更多人看到,这是以史明鉴的要义。

  关于《知青》这部电视剧,作者给了许多笔墨,有时间要看一下。

  10月28日下午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二):旧时代的回忆

  旧时代的回忆

  偷爱警/文

  跟上父辈唠嗑,上山下乡是个引子。谈到这个,话匣子就刹不住闸,滔滔不绝,感慨良多。生在80年代初,对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父辈时常提起。陌生,有时间距离感。看着父辈绘声绘色的样子,就知道那个时代的故事,蛮有意思,蛮深刻的。

  锈迹斑斑的车轮,碾压过匆匆岁月。没有人可以逃脱残酷的现实世界。就算家底殷实,有门路,有势力,谬不过政策与纲略。严苛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是平头百姓唯一的选择。乖顺、听话、有各种票子拿,不听话,批斗是小事儿,牵连家里人,乃至小辈儿的成长人生,得不偿失

  《知青》电视剧我没看过,不是针对这个题材,而是对电视剧不感冒,泡沫剧、肥皂剧、偶像剧太多太烂。适合我这个年代的人,每天各种应酬、泡吧、k歌等等,娱乐项目很多,电视剧是家庭妇女、追星族、老太太、老爷爷看的,就是宅男宅女们打发时间的产物。《知青》在本年度成为热播剧,街头巷尾的讨论话题。其说明,观众群体和作者系同时代人,或者有相似的经历,如果说年轻人也在看的话,那是在寻求忆苦思甜的回忆感。

  作者提到《知青》这个名头,中间加一个点。区别对待名词词组。这个小小的提议,让我想到李安作品《色•戒》,在报道中,李安说色戒中间加一个点,就是为了区别联想刻画,而影迷的直观感受告诉李安,他的做法是画蛇添足,没有丝毫作用。从商业价值与艺术角度分析一个名字,各方的意见,都有道理。但我认为,首要问题,先要尊重故事内容,尊重原作,尊重艺术主体。表达的主题思想,才是传译的灵魂

  在本书,前百页里,每一篇文字,都如同一篇私人日记、小学、中学、下乡,父母、疯哥哥弟弟妹妹真实的旧时代,血气方刚的人物性格,直言不讳的冲劲儿。浮现于眼前,是一个破旧不堪,家庭琐碎凌乱的生活场景。真实的旧时代,罗列堆积着各种保守、固执、偏激的思想文化,扣上“左”帽子,一个人就废了。自我的勤奋与努力,逾越不了现实的步步紧逼。血气方刚的性格,表现在对父母的不理解。母亲居然听信所谓的偏方,给疯哥哥买药,家里面的窘境,捉襟见肘。母亲为什么还要听信,所谓的医治良方。父亲千里迢迢,邮寄的茶叶,地址错误,要硬着头皮去寻找,到底为哪般。不理解,无法理解,成为作者的疑惑和苦恼,直率的问话,伴随着强烈的攻击性,如同长满针刺的灌木,让母亲叫苦不迭,让父亲恼羞成怒

  在作者的文字里,很难看到形容词的叠加,多采用形式多样的比喻来穿插连贯。遣词造句之间,看不到繁缛拖沓的字眼。简练幽默是作者给学生的评价,自己也在这么做。

  友谊的纯度,无私的信任帮助梁晓声度过一个个难关。否则,依照作者的性格,早就挨批斗,说不定连下乡、考大学都成问题。通过文字上看,友谊和团结,帮了作者一把,真挚的情感交流,让梁晓声没有做出什么过分、过格的事情。生性孤僻、自卑的梁晓声,觉得生活有失公允,但母亲无私的付出,默默的承担重任,都成为梁晓声奋斗依靠

  这个薄薄的小书,是梁晓声的个人随笔。完全是私人的东西,拿出来与读者分享。很多文字是今年夏天的新鲜出炉的。梁晓声老了,开始回忆了,开始慢慢觉得北大荒的生活具有生活的乐趣和色彩,虽然那个年代伴随着“文化大革命”。但还是留下很多回味无穷的故事。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三):原来恰同学少年不只是自己的故事

  原本看到这个书名和梁晓声以为是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原版,于是下了电纸书,原来,同一个书名不同的解读方式。吐槽结束。

  ———————————————————————————————

  本书主要介绍的是梁晓声童年的一些故事以及他对于少年人的一些书信记录。书的几大主题关键字是:童年、知青、文革 。回过头来才发觉,梁晓声对于过去童年的贫困以及当知青时的困难都报以了一笑。

  历史真实的色彩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褪去,梁晓声用他的《恰同学少年》还原出了他的历史和部分中国知青的历史。

  而梁晓声童年贫穷的故事对于当今中国的小孩、少年有什么其实呢?

  纵观如今的中国,九零后、零零后正在成长中,有些人也即将登上历史舞台,地域性的差异还是比较显著的。

  在落后的地区,那里的孩子们少年们的生活是更梁晓声童年时代一样的贫穷与积弱,在成长中或许会遇到像梁晓声小学老师那样的老师,但是,在中国教育日渐功利化,老师日渐功利化的年代,真正能够在农村、在山里等落后地区呆的住的老师又有多少呢?好老师都聚集在发达地区了。于是,农村孩子少有发展。

  但是梁老师过去的成长经历让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足够的精神力量,在困苦的年代里,能有一帮兄弟和一个好的老师,成长足矣!

  也只有特定的年代里才能够有这么一群肝胆相照的人啊。如今的人们虽说邻里关系有些还不错,但是下一代的关系是很微妙的。

  上次去小学发传单,和一个家长聊天,那个家长说,不敢要小孩子随便交朋友,认为有些家长小偷小摸,那么他家的小孩子也会小偷小摸,所以那位不放心孩子的家长会先调查与自家孩子交朋友的家庭背景。这真实令人莫大的担忧啊!纯真的小学生还没有到达那么“坏坏的地步”吧!

  然而,当今一如过去梁先生一样的少年还是有的,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冲破桎梏,不断地巩固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一如如今的中国金花市内的一个热血少年,在自身幻想的引导下不断地朝着他的理想国出发!

  未来属于少年人!

  未来属于普普通通有理想有追求的少年人!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四):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梁晓声是个非常有血性的作家,也许他个人的人格魅力比他的文字更能打动读者。男性成长的历程,到底是与小儿女情长不同,他们不只是分享每天经历的私人感受,更在危难时刻互相扶持,特别是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恐怖年代,他们的情谊中没有掺杂丑陋的叛变。说实话,在读到他们其中一人写大字报、其他几人签名的段落时,我竟有些莞尔。大环境下适者生存,小小人物个人虽有满腹牢骚,可是身边最有情谊的人是不肯让他白白牺牲的。难道是困苦时代格外检验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我觉得梁晓声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格外正确:“我们自幼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朴素的家教都有这么几条:不随帮唱影,不仗势欺人,不墙倒众人推,不落井下石。……中国,也实在是应该感恩于某些世道原则的底层人民的。若当年(文革时期)那样一些尺度被彻底颠覆了,中国之灾难将更加深重可悲。”少年时的梁晓声和他的朋友们是千千万万本色的底层人民的代表,所以,梁晓声有这些一辈子的朋友,小学、中学、工作,晚年生活,他们承载着父辈的精神,也将一代代传下去,无论当时的时代如何变化,最内核是不变的。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能写出有血性的作品的男性作家凤毛麟角。梁晓声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觉得中国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就意味着中国文学雄起,男性作家确实需要加把劲了。

  :本书封面虽然出自圈内知名设计之手,但总感觉与内文气质或作家气质与封面意境南辕北辙。不知设计意图是怎么个说头?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五):那时的纯真少年

  ◎木木勺

  1900年,梁启超写下《少年中国说》,当时他27岁,两年前百日维新失败,他不得不流亡海外。梁启超在文中极力赞颂朝气蓬勃的少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1925年,毛泽东写了《沁园春•长沙》,当时他33岁,正在前往广州途中。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意气风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词的下阕,他回忆从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012年,梁晓声的散文集《恰同学少年》出版时,他已经是63岁的年纪了。梁晓声生于1949年,他的少年正遇到新中国那个复杂极端的年代。年逾花甲的他要怎样回忆那时的少年时代呢?

  相同的,梁启超、毛泽东和梁晓声都写了少年,都用文字为少年鼓舞、赞扬、歌唱。少年,是多么动人的字眼。那时的梦想最热切,那时的情怀最纯真。

  谁少年时不曾忧郁多情踌躇满志,热烈而又纯粹?谁不是对自己的少年时代念念不忘?

  不同的,前两作都旨在促旧时代的变革,而《恰同学少年》这本书只是以个人的视角回忆一个时代的人和事。他的笔,并没有过多控诉指责遭遇的不幸,没有记叙那个年代的荒诞离奇,而更多的关注了善良的“好人”和温暖的“好事”。

  梁绍生自幼家境贫寒,其父长年在外,受爱讲故事的母亲影响,他很早就喜欢文学。在一个思想也会犯罪的时代里,人们都忙着要把家里的书处理掉,时代之不幸却也给梁绍生带来了财富——他有一个收废品的邻居叔叔。

  看了很多“禁书”的梁绍生已经不肯卷进狂热的洪流,他有了自己的看法。这可是很危险的事。搞不好就成了“反革命”。多亏梁绍生有三五个知心体谅的同学,有一个坚强开明的母亲……

  《恰同学少年》《梦与醉》《父亲和茶》三篇都写了“我”少年时的那个年代。 多年之后回忆时,多了苦中作乐的从容,更多了很多对于父亲对于人生的体悟。因为贫穷总是梦到捡钱,后来或许浪漫了,竟变成梦到“摇钱树”,几分的硬币开成一朵花,几角的纸币是叶子……

  “知青”是梁晓声作品的一个关键词,他本人也因为电视剧《知青》而广受争议,在这本书中他也有多篇回应文字。有时候编剧对最终播放出来的版本会是什么样子真是无能为力的,况且还有种种审查剪裁。

  梁晓声坚持要用自己的笔写这个世界上善良的好人,歌颂平凡人们的好心,记叙让人温暖的好事。好像不如此就愧对好人们和自己的良心。他坚信,有好人,这个世界才会有变得更好的希望。

  《我的梦想》是写得很轻松幽默的一篇,“我”常惦记着到乡下,养一头毛驴,没事赶着驴车去赶集。可“我”这个很浪漫的梦想却被所有人无情的否定了。在文中,梁是个没什么家庭地位的户主。

  《致年轻同学的信》则是和几名同学探讨写作技巧的书信,支持鼓励,殷殷期许。他又表现出为师者传道解惑的孜孜不倦来。

  让我们读梁晓声的少年,听他说那时的纯真。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六):词二首

  一

  寒来暑往,

  四季轮回。

  冰天雪地里,

  我们共同守护,

  保暖的火炉。

  不再喊万寿无疆,

  别跟我说谁是敌人,

  我们的青春由你做主,

  这是什么道理?

  这是什么道理?!

  二

  把你的手给我,

  我也给你我的友谊。

  岁月是如此漫长,

  让我们相扶着挨过。

  摆布吧,那只不过是我们的肉体;

  你主宰不了的,

  是我们的灵魂。

  还有,从伤口萌芽的思想,

  从伤口萌芽的思想……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七):谁都有故事,有的人讲的更好

  看到这本书是很偶然的,偶然到已经忘记当初是怎样看到。我不知道梁晓声是谁,现在也还不知道。我不知道这是本什么样的书,从来没人向我提起。《恰 同学少年》,书名把我带入一种安静、悠远的感觉里面。好像还在上学,心里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想法,阳光很好,没有太多要去考虑的东西,就是那个时间,恰好。书里面讲的都是作者的故事,小时候的故事,对于八零后的我陌生但是依然为之动容。谁都有故事,作者讲的很好,好到我全然忘记了他在讲故事,好到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自己身上。触发我动手的是那篇《我的小学》,讲述了那个年代,发生在一个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没有正能量,没有煽情,没有控诉,只是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让我很想念我的老师~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八):那时候的“我”

  这是一本写“我”的书。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初看时,本想给三颗星,后来看到《我的中学》这一篇,看到梁晓声对书的爱恋和执着,像是获得了一种共鸣。终于给到四颗星。我无法给到满分的原因我自己也不能解释,或许,留下些许残缺,也是一种完美吧。

  这本书是我参加凤凰联动的豆瓣活动获得的。但并不会为免费的书做虚假的广告。说来好笑,我这个“屌丝”级的人物在骨子里居然也有那么点文化人的清高。不多说,进入正题。

  书中共收录了散文10篇,致友人和青年同学的信4篇以及答友人问1篇。散文是重头戏。也集中在讲述梁晓声幼年,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事情。那个时代是敏感而黑暗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时代。作者笔下的悲苦是自然的,然而令我动容的不是这份悲苦和绝望,作为一个没有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甚至没有怎么挨过饿的人,说我能感同身受实在太虚伪。令我热泪盈眶的是,在那个年代,让作者感动,让他感到还有一丝光明的人,比如他那些朋友(对应书名),那个无畏地挽救了他父亲的人,还有他的小学语文老师……还有他的母亲,兄弟姐妹……这也是我欣赏作者的原因,在我的意识里(不知道正确与否),艺术绝不是给人绝望的,相反,艺术作品(文学、影视、声乐、建筑等等等等)应当给人以希望(并不是不能表现丑恶)。作者是如此朴实无华地将这些事坦然写出,带着的是克制,而非仇恨和怨愤。甚至还带着一丝悲悯情怀。我不由得想起,如果自己生活在那个年代,看到书籍被焚毁,一定会死掉的吧。这种绝望相信作者一定无数次感受过。一定是那些希望,给了他希望。

  在致年轻同学的信中,梁晓声的回答完全是像一位朋友而非学者或者长者,非常诚恳地解答问题,点评作品。

  至于书的质量。首先书比我想象的小、轻薄,非常适合一手拿着,在交通工具上看也很方便。纸质稍稍有些粗糙,但是印刷没有问题。装帧也很精美。价格上来说我自认为有些贵了,如果要走商业模式的话。

  最后,就像书的封面写着的那句话:再极端的年代,都会有一种美好的情义挥之不去。我真的相信,我永远相信,就算这个世界走到最后一天,还是会有美好的感情,有真挚的情义让我们潸然泪下。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九):让思绪化蝶

  特意选了一枚蝴蝶图案的标签作为书签,并不是矫情,只是觉得和书页上花朵的图案十分相配,慢慢读下来,却感觉反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那些漫无边际的思绪,不正如这扇动翅膀的蝴蝶,翩翩起舞,折射出动人的光芒么

  《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是由十几篇散文组成的。这其中,有父母、有同学、有同事,还有上过作者选修课的学生。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作者都赋予了深刻的感情,不仅是个人的、关于家庭的情感,更多的是对于社会的、民族的深刻思考。少年时期的梁晓声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真心为他着想的朋友,在那个看重人们思想的年代,有人愿意倾听那些“出格的”想法,并且能够保守秘密,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他又是不幸的,因为周围的环境,他渴望的甚至是惧怕的一些都在梦里实现。不过,或许正是这些不幸,成就了作者天马行空的思绪,深刻剖析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梁晓声无疑是十分称职的。我想,如果一名学生,能够收到老师认真诚恳的信件,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和欣喜的事情啊,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作为读者,我也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我想,这一部分应该是我以后经常阅读的章节。

  读《恰同学少年》这本书,让我感觉很兴奋,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因为我离作者是那样的近。书中,有些章节的结尾会有时间标注,2011年、2012年,还有提及的“非典”时期,都是我们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的,很亲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