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内在的探索》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10篇

2017-12-15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10篇

  《内在的探索》是一本由阿玛斯著作,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3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一):重点摘要

  第一章 活在世间 但不属于它to be in the world but not of it.

  活在本体中,而非人格中

  1 始终记住,自我只是另一个东西的反射

  要做律师,就去做律师,但你的动机大不同了,一旦认清自己便是本体,做什么都不重要了,你自然会去寻找能加强你真我的工作。

  2 如何拥有融合感,但又不属于它

  我们追寻在母体子宫的那样共生关系,被爱被关怀,被阳光融化感觉。我们通过拼条件去证明自己值得爱,或者通过控制爱人来稳定关系,其实那种被融化的状态,就是我们本体。

  你外在的关系事业兴趣都很重要,但只有你引领它们认识你自己,才算重要。

  3 本体给你的遭遇,是为让你领会死亡是什么

  如果你的遭遇给你带来痛苦,那是你在用你的外在身份在延续你的痛苦。如果你知道它只是一个绊脚石,你大可把它搬开即可,知道它源于什么,童年还是现在?

  4 世界是一个提供很多课程的大学

  这里有性、工作、爱情、独立、依赖等很多课程

  世间,是由你的很多观念组成,但是世界不是,它只是它本身。活在世界,但不活在世间。

  5 本体的本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性

  你在你之中,但又不属于你。你的本体是神,它无处不在

  要认清哪些是本体哪些不是本体。如果你认为你认识了本体,或者不能认识本体,是因为某人,那你即把功过归于外物,这等于你对你的本体说“你是不重要的”。

  6 辨识生命的变化

  知道什么是使我发展的重要的事

  第二章 坑洞理论

  即匮乏感,源于童年创伤。不被重视,看不到自己价值,与自己失联。

  我们真正丧失的,是对本体的察觉。察觉不到本体,就永远感受到匮乏不足。

  晒什么,缺什么。

  1 关系的建立,往往是在填补彼此的那个洞

  所谓那个合适的人,不一定能填满你所有的洞,而且失去的痛苦,只是失去填满你洞的东西的痛苦,而不是这个人本身。

  2 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

  当你失去时,不用其他东西去掩盖,而是能和自己的痛苦在一起,看见它的那个存在,看见这个创伤的源头,才能与失去的本体重新连接。

  哀伤痛苦嫉妒愤怒怨恨恐惧,全都是坑洞造成的结果。如果心中不再有任何坑洞,便不会有这些情绪,那么剩下的只有本体了。

  整个社会教我们拿外物填补自己的洞,从外在获得价值感、爱或力量。与人为善恋爱或一份有意义的事业,是多么美好,就像人生的意义都要仰赖这些似得。将意义归功外物,而非本体。

  3 允许自己忍受这些坑洞,并通过它达到彼岸

  我们内在的工作,不仅是去体验富足,还有不足。

  4 美妙的体验不会持久,除非勇敢面对内心匮乏

  在内在工作,你对治的洞会变得越来越大。起先是较小的洞,接着是大一点的洞,最后你会碰到最大的洞。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死亡,因此最后一个洞就是丧失你的肉体。如果你能放掉对肉体的执着,那么你可能会突然见到完整的你,那个你一直想以肉体来取代的你。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他们就是自己的身体,这是我们最深的一种执着,也是我们会渴求肉体享乐的真正原因。坑洞的存在,让我们意识不到本体之乐,这就是迷茫

  5 勿以假宝石来填补自己

  你照旧做生活中该做的事,但要对当下保持觉察,你只需要做这件事就够了。在过去,人们往往选择进修道院,放弃一切世俗。然后重点不在拒绝,而是体验内心的坑洞。

  圆满,必定有一部分是空的。世界便是从那空无之中生起的,我们的知识就是源自于事物的空性,我们必须认识这份空性,才能知道所有的事。灵修便是让你感受它,而不是填满它。

  假宝石:坑洞由童年经验造成,一段时间你会用错误的感觉、观念来填补,我们称之为人格,是假宝石。我们认为我们就是人格,我们就是用来填补坑洞的那些东西。

  我们的工作就是体验这些坑洞带来的感觉,学着与它们共处,而不企图以别的东西来补洞。有时候你会不自觉补起洞来,所以人格才会被称为自动化反应。

  我要训练自己停止从外界取得肯定,或者当你有这个倾向时,观察它而不试图改变。人格的行动分两端,要么逃避,要么填满。

  每当你失去本体的一个品质时,就会形成一个洞。坑洞会滋生欲望

  即使你现在在听我说话,也是企图通过某种理解来补自己的洞。只有当你真的去体验你的坑洞,也就是开始去感受你的空虚时,才真正有效。

  补洞的方式是非常狡猾的,“我决定不找新工作了,我也不想赚更多钱了”当你继续填补其他洞时,这些想法会一再出现。

  上乘的广告东西是最善于补洞的,他们很快能看到他们的产品可以补什么洞,他们以这种方式赚进数百万美元。

  第三章 钻石途径

  本体就像钻石,有很多形态和特质,如真诚、爱、慈悲,还有客观意识、价值感、意志喜悦,就像钻石不同切面。

  1 “内在工作”使人回归到自己的本质,并能消解不必要的痛苦

  目的不是为消除痛苦,痛苦只是想要回归真我的征兆。

  2 交出自己

  克服交出自己的恐惧

  3 西方心理学发展忽视了本体的重要性

  4 我们不能习得本性,只能忆起它

  5 因为受创,本体逐渐被隔绝于外

  每经历一次创伤,本体的某种品质就会减低,有时创伤的是我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的爱,有时是我们的价值感、慈悲、喜悦或直觉力。比如,缺乏父爱的,长大用男友去填补,发现不能满足,实质是我们自己的爱与意志受到了创伤。

  所有困难来自内心,所有满足也来自内心

  6

  7 回到原始坑洞,经验它,但不企图填满它。

  心理治疗师只能看到创伤来源于童年,但不能帮你认识原来本体一直在那。

  我们所进行的内在工作,不只要回溯到童年,理解你的局限和冲突,同时要回溯到原始的坑洞,然后去经验它,但又不企图填满它。

  每个心理师研究的都是某个匮乏的点,比如佛洛依德的力比多,就是本体力量的匮乏。

  8 唯有发展出本体所有的品质,我们才是完整的人

  其实我们就是要在世间生活里进行内在工作,我们只有在关系之中,在工作中,或是当我们的车子及金钱出问题时,才有材料去进行内在工作。

  我们不能只发展爱,如果没有意志,爱不会是真的。如果只有意志没有爱,就完全不认识人性、喜悦和爱。如果你只有爱和意志,却没有客观意识,那么你的爱和意志很可能朝着错误方向发展。

  第四章 信仰承诺

  没有信仰,只有体悟;没有承诺,只有存在本身。

  1 承诺的本质是奉献

  承诺于某事,它便是你的一部分了。

  2 自保本能与安全感

  每个人都有一份自保的本能,我们最强的本能就是让这幅有机体存活。然而生存是很简单的事:它需要的只是一间庇护所、足够的食物以及好好照顾你自己。

  如果一个人基本上对生存缺乏安全感,他势必需要一大堆的东西来补洞,才会感到安全,实则是越补越空。安全感经常围绕金钱权力友谊进行。自保本能一旦受阻便会滋生不安全感。

  3 心智的内容只是一堆资讯,真正的体悟则是一种品尝到的滋味。

  第五章 尊严与痛苦

  1、痛苦是因为跟自己失去了联系,或跟痛苦失去了联结。

  2、看待每件事,都要从本体的角度去观察。

  3、能依循本体而活,才可能爱生命及生命中的事物。

  4、实相的美,头脑根本无法理解

  5、如果证悟本体,就会把这份圆满带进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事业家庭等,都会被本体充满。

  6、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来受苦的,不只为了养孩子生存,而是充分发展潜能(本体的各面),学习做个真人。很少有人知道做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人是什么滋味。

  7、本体的圆满会使你认清,过去你所珍惜的东西都无关紧要

  8、你必须放下心中执着--你所拥有及相信的一切,包括观念。甚至放下对身体的执着和享乐。做不到,便会充满概念、欲望和执着,而失去与本体连接。只有放下,本体才能充满你。

  第五章 价值

  9、价值是我们附在人事上的东西,是我们心里冒出来的

  第六章 真相与慈悲

  10、慈悲的作用不是减轻痛苦,而是说出真相。

  11、如果某人向你展现慈悲,你会分享你的脆弱,看见真相而不抗拒。

  第八章 信任

  12、对当下的完全臣服,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允许恐惧呈现出来。分为三个层次,相信他不会害你,相信他为你好,客观的信任常与慈悲相联系。

  第九章 本体就是生命

  13、投射是拥有本体最主要的障碍

  14、失去本体的连接,比你的父母是否爱你重要多了。

  第十章 奋斗的价值

  15、奋斗就是和自己打交道

  16、生命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为你量身而作的,不要依赖老师,你必须经历奋斗的过程

  第十一章 真理

  17、真相便是你的本质

  第十二章 宽容

  18、便是不操控

  第十三章 长大成人

  19、看看自己能做什么,其他的都放下

  20、爱自己,便是为自己提供情感所需

  第十四章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

  21、雨确实把自己给了大地,但它不认为自己在给与,也不期待任何回报

  22、活出本体,便是不浪费人生

  23、向内观看 便是走向光明

  第十五章 无懈可击的战士

  第十六章 好奇心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二):内在的探索

  《钻石途径》买了两三个月了,稍微翻动了几次,一直下不了决心去看,因为觉得内容太晦涩,上个月从书架拿出来,准备读,也是读了几行字就放下,直到这个月自己待业在家两个月左右,遇到的迷茫和困惑越级越重,压的我无所适从, 才下决心好好读这个系列的书。

  至今天下午,终于将第一部读完,读的时候一直在反思和在自己身上印证,但还是有一些地方很难懂,特别是刚开始读时,进展很慢,几乎一次只能读进去几页,慢慢地,看的速度加快了,理解的也比刚开始透彻多了,特别是今天下午 到倒数第二章,好奇心,读的感觉特别通透,不少字句读完之后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比如“人格的发展就是奠基于人格的态度之上的,弗洛伊德称之为“快乐原则”。人格是奠基在快感原则之上的,它总想逃避痛苦,追求快乐。

  你意识里的每一层都含藏着 这种态度,这是很微细的一种东西。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策略,你会发现你仍然在追求快乐或是某一种的解放感。有的人会利用这个策略去逃避痛苦,因此其中 一种欲望或心理活动,是缺乏全然的顺受和接纳的。我们有很好的机会 经验各种事物,但我们却说:“这是坏的,那是好的。 只想要好的,不想要坏的。”然而生命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个完整的东西。”

  说实在的,在接触《钻石途径》前,我也很早开始接触身心灵的东西,包括德芬姐的心想事成系列,包括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和杂七杂八的。那时总是在无助,痛苦,难过的时候才去读这些书,总想从中得到解脱和快乐,控制自各种负面的情绪,但结果总是以失败告终。今天当读到上面这些文字,我终于参悟到“全然的放下,面对自己的本体,全然的接纳自己,观察所有的情绪”这些在身心灵中反复提及的字眼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自己不能一味的追求或强求永恒的快乐,而要去体验不同的心境和情绪。遇到快乐的情绪不狂喜而想一直抓住它,遇到难过的情绪也不逃避,只是静静的看着自己的情绪,体验它,让它在那里。这些快乐和痛苦,所有的这些是一个完整的部分,都是生命带给我们一个完整的东西。“开放我们的心, 不执著。”

  这是本书中对我来说了解最深刻的地方,当我在书写这些文字时,还因为参悟到这些,迎来一股全然的平静和喜悦。也充满了四肢百骸。

  这本书我也学到了自制,持续不断的练习,学会洞见,和我们心混乱不堪的起源 ,非常赞同的坑洞理论,等等。

  至于读了又读,不了解的部分“婴儿期的融合状态,形成了投射的机制”是读了又读,还是不理解的部分,接下来可以多读几次。

  接下来,我会先坚持实践自己体悟到的内容,再慢慢的去读下面的几本,在阿玛斯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学习。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三):坑洞理论(节选)

  整个社会都在教我们拿外在事物来填补自己的洞:我们应该从外在获得价值感、爱或力量。我们时常谈论与人为善、恋爱或拥有一份有意义的事业,是多么美好的事,就像人生的意义都要仰赖这些活动似的。我们总是将意义归功于某个人或事,而非真正有功劳的本体。整个社会的安排都是要人们互相补洞,我们所熟知的文明便是建构在补洞之上的。

  今天要探讨一下我们在这里所采用的基本观念,那就是所谓的“坑洞理论”(the Theory of Holes)。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充满了我们所谓的“坑洞”。坑洞到底是什么?坑洞指的是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也就是你无法意识到的某个部分。从最根本上来看,我们真正丧失的其实是我们对本体的觉察。如果无法察觉到我们的本体,它就会停止显现,然后我们就会感到匮乏不足。因此,坑洞指的就是我们本体的某个部分不见了。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本体的品质不见了,譬如爱、价值感、与人联结的能力、力量等等。虽然我们已经无法觉察到本体的某些部分,但并不意味它们从此消失了;它们从来不会消失踪影的,你只不过是和它们断了联系。

  让我们来谈谈价值感和自尊的问题。当你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时,你的内心会有一种空空洞洞的感觉。你会感到匮乏、自卑,只想拿外在的价值来填满这个洞。你会利用别人对你的肯定和赞赏来达到这个目的,你会以虚假的价值来填补这个洞。

  我们带着一身的坑洞四处奔忙,却往往无法察觉到它们。我们通常只能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我想要赞美。我想要成功。我想要这个人的爱。我想要这种或那种经验。”欲望和需求一出现,便暗示着坑洞已经冒出来了。

  这些坑洞通常源自于童年,其中有一部分是创伤经验或是与环境冲突所造成的结果。也许你的父母并没有重视你,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使你觉得你的意愿或存在是不重要的。他们的作为使你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他们忽略了你的根本价值。因为你的价值没有被看见或认知(甚至遭到攻击或受挫),所以你和你的某个部分失去了联结,而遗留下来便是坑洞和匮乏感。

  关系的建立,往往是在填补彼此心中的洞

  当你和某人建立起深刻的关系时,你就会用那个人来填补你的洞。你认为你从那人身上得到某些东西而将自己的洞填满了。举例而言,你可能会因为这个人欣赏你而感觉有价值,你无法意识到自己正在利用他人的赞美来填补心中的洞。只要你和那个人在一起便感觉到有价值,如此一来,你会不知不觉地认为是那个人使你变得有价值的。他无论给你什么都使你觉得那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所经验到的满足都是他带给你的。

  你的无意识看不见他使你感觉有价值的那个部分和你是分开的,你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那个人一旦死亡或关系结束了,你不会感觉失去了那个人,你感受到的是填补坑洞的东西不见了。你的感觉是你丧失了自己的一部分,而这就是你会那么痛苦的原因。感觉上就像你的肉被切开,某些东西被挖掉了。这才是创伤和痛苦的原因,由失落感所造成的伤痛。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爱、你的安全感、你的力量、你的意志力都不见了。失去亲密伴侣会使你觉得以前被他填满的那些洞,现在又暴露了出来。

  如果人们说,“我们彼此很适合”,这就意味着他们是在填满彼此的洞。这部分补足了这个洞,那部分补足了那个洞。当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时,他们会觉得完整而满足,因为他们感觉彼此互补,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变成了一个完好的整体。

  很少有人能填满你所有的洞。你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人与活动,但他们仍旧无法填满你所有的洞。仍然会有一些坑洞存在,而这会造成你的不满足感一直持续下去。当然坑洞是无法被彻底填满的,只要对方有一点变化,或者说了某些让你不舒服的话,你就会感受到那些坑洞的存在。你会再度感觉到那些洞,“喔,他根本不认为我有任何价值。”你感到愤怒和受伤,是因为心中的洞又暴露了出来。因此,不满足感会一直持续着,是因为对方无法永远填满你的洞,特别是对方也需要你去填满他的洞。

  问:如果你的关系改变了,或者你生命中的某个人改变了,你的坑洞是否也会跟着改变?

  答:没错。任何改变都会动摇坑洞的四周。某些洞会被填满,某些洞会空掉,这时此人就必须学着适应,或是找到其他的方法来补洞。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某些坑洞了。他们必须去感觉这些洞的存在,或是去了解它们。

  现在你终于知道为何失去某个和你非常亲密的人,会是这么痛苦的事。和某人在一起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你已经对那种契合的状态习以为常,你深信那人就是你的一部分。失去那个人就像失去自己的一部分似的。

  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

  如果能直接体验到这份失落和分离的感觉,你就有可能认清那些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如果你能跟这份失落感中的痛苦共处,而又不试图以别的东西掩盖它,你就会感受到那份空虚。你会感受到而且会看见那个洞。如果你允许自己去体会那份不足和空虚,你就会发现自己最根本的部分,并且能一劳永逸地填满那个洞。甚至不能说是填满,而是从此清除了心中的坑洞,不再认同那份匮乏感了。这么一来你便拾回了自己的一部分。你和你早已丧失的某种本质重新连上了,以往你一向认为只有靠别人才能办得到。

  大部分人在结束一份关系时,都会感受到自尊的丧失,这便是为什么我要特别举出价值观的原因。若想探索那份失落感,你必须和那份感觉共处,并且得问自己,“为什么我觉得这么没价值,为什么他不在我身边我会觉得什么都不是?为什么我觉得我的价值变得如此低落?”如果你能和那份感觉共处而不企图改变它,只是留意并试着去理解它,便可能体验到那份不足和空洞感。假设你理解了这份不足以及它的源头,你很可能会忆起那个造成你无价值感的事件或事件的原型。

  坑洞往往是被人格所填满的,而人格通常会记住那些令你失落、痛苦和矛盾的情境。我们必须在最深的层次重新经验那份痛苦,而且要贴近那个坑洞,才能看见这些记忆。我们一旦认清早期的那份失落感是什么,被我们遗忘的本体自然会重新活络起来。

  因此,深刻的失落感往往是成长的机会,它可以使你更了解自己,并经验到那些你以为靠别人才能填满的洞。不幸的是,人们通常会极力防卫,不让自己深入地感受那份失落。这么做主要是想逃避内在的空虚。我们并不清楚空虚或不足乃是丧失某个更深的东西的征兆。那个东西就是我们的本体,而它是可以被重新拾回的。人们以为那些坑洞和匮乏感便是他们最深的真相了,超越它们之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他们以为自己有某个地方不对劲,其实这份不对劲的感觉就是对无意识的一份体认。

  经验坑洞如同经验到一个有容乃大的空间

  人们往往会竭尽所能不去感受这些洞。他们觉得如果贴近那些洞,自己一定会被吞没。举例而言,当他们贴近“爱”的坑洞时,可能会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孤寂和空虚所带来的威胁。其他的坑洞则会造成一种快要灭绝的胁迫感。难怪我们不想接近这些坑洞!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坊里,我曾经看过令人惊讶的事:如果我们能不去抗拒面临坑洞时的感受,你就会发现,经验到坑洞并非那么痛苦的事。那就像是一种什么都不存在的空寂感。那并不是一种具有威胁性的虚无状态,而是一个有容乃大的空间。这是一个可以让本体显现的空间,而且只有本体可以从内在彻底消除掉坑洞或匮乏感。

  问:坑洞会不会以愤怒的方式呈现?

  答:会的。内在的匮乏感很可能以愤怒的方式呈现,尤其是内心如果抗拒那份空洞感的话。大部分的感觉,特别是那些不假思索的冲动反应,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结果。如果坑洞全都清除了,这些情绪也就不存在了。哀伤、痛苦、嫉妒、愤怒、怨恨、恐惧——全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结果。如果心中不再有任何坑洞,你就不会有这些情绪,那么剩下的只有本体了。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情绪会被称为激情、错觉或虚假的感觉。

  整个社会都在教我们拿外在事物来填补自己的洞:我们应该从外在获得价值感、爱或力量。我们时常谈论与人为善、恋爱或拥有一份有意义的事业,是多么美好的事,就像人生的意义都要仰赖这些活动似的。我们总是将意义归功于某个人或事,而非真正有功劳的本体。整个社会的安排都是要人们互相补洞,我们所熟知的文明便是建构在补洞之上的。它既是人格的产物,也是人格的居所,它维持和滋养了人格。

  问:情形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答:我不认为如此。我认为这是一种渐进的发展。人格对文明的主导性是经过一段时间才发展出来的。我们越是变得机械化,我们的文明就越倾向于补洞。许多人都认为过去的人类比较有爱,有品德,也比较能体认到实相,他们比现代人更能与本体联结。你也许听过“黄金时代”的说法。据说在“黄金时代”,人们所经验到的多半是本体而非坑洞。当本体逐渐消退而坑洞开始出现时,“白银时代”便开始了。接下来出现的是“青铜时代”,而我们现在是属于“黑铁时代”。这是最黑暗、最沉重的时代。铁除了护卫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了。我们时常会感觉到那份铁的特质,尤其是当我们企图以强硬的态度护卫自己时。全力护卫自己不去接触心中的坑洞,乃是对当代的一种描述。

  允许自己忍受这些坑洞,并穿越它们到达彼岸

  允许自己忍受这些坑洞,并穿越过它们到达彼岸,对现今的时代而言是更困难的事,因为社会中所有的事都在抵制它。社会是抵制本体的。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你所到的每一个地方,都在企图补洞。如果你不以同样的方式补你的洞,人们会受到威胁。假设一个人不想填补心中的洞,他会令别人更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洞。

  “内在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内在工作”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这就是为什么拥有一个以自我认识为己任的团体是这么重要的事。因为有许多愿意去感受自己的洞而又不企图填满它的人,都会在旁边支持你。要一个人单独去做这件事,是非常困难而又不可能的任务,因为他周遭的每件事都在抵制这份工作。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四):灵修初接触

  找到内心空虚的原因,解答很多内心的疑问。深入进去会发现钻石途径像是一种宗教,但又不像宗教那般树立偶像,寻找生命的终极世界。要想真的深入生命的核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投入更多的内向观察与理解,以及苛刻的克制。修行的过程中会有出世的感觉,但是真的修成正果,便会完全的入世,完全的与这个世界整合为一。修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的观念已然在心中深根发芽,改变以往的习惯以及沉溺的东西更是格外的艰难。一种分裂的感觉尤其强烈,痛苦是因为我们必须割裂掉社会附加给我们的一切杂质与束缚,甚至连曾经赖以为生的东西都不得不割舍。心的真相我们知之甚少,我们一直活在成人的世界中,却仍是一个孩子。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五):安住在己身,把握于当下

  记忆中做读书笔记应该是小学的事了。此后无论大小笔记本多厚多精致多刻意放慢写字速度想表明深刻的读书摘写,都没有纯粹的读书归纳记忆学习的意义,因为那时我在追求锋芒毕露。

  在看《内在的探索》之前,我是抱着别人为我创造改变契机,我感恩于那人,同时带着不甘。看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想放下一件东西很久了,这件东西由他折射,常年累月的困扰着我,然后于他为我放大到不得不正视的地步,这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也是自身所造的事。我也才明白云的分子式那句“月座天蝎的人,只有信佛”是什么意思。

  关于价值:

  笔记欲望从价值那章开始无法再漠视。

  《内在探索》大篇幅“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强调一个人本体的轻盈无赘,直到引发对一个人最大身外物——情绪的探讨,那便是坑洞原理,它讲我们的情绪来自于自身匮乏感在外物身上的折射,我们无法从自身身上获得满足,便向外界索取,而往往外界的人们也正在彼此索取,自然无限循环不能消停。而那个能满足我们一切的自身,就是我们本该自由享受生命真正含谛的本体。

  本体这个词为太多学派目的的概括,应为阿斯玛自创,而全书着重讲述的一些现象与原理也为佛教知识较为普及的中国人来说,有一些比他描述更懂他意思的超字面响应感,于是会对他的大段大段描述的东西先迷惑而悟开。

  本体我理解为对自身的认识,阿斯玛认为阻碍自身认识的最大敌人为七情六欲,他称为人格,我理解为性格=, =。提升自身价值是因为,一旦外物的爱惜超过对自己的爱惜,即产生情绪与痛苦,而事物的价值往往来自于我们对它的赋予,当我们看清赋予的,从而看清我们真正需求的,自由选择,摆脱浪费时间于追求假象,以及耽溺假象。因为一个拥有真理的人,可以选择任何一种他想要的情感,也可以选择没有情绪——各宗派的目标,我理解为生命目的前的准备,生命状态的一个面向。其中面向很多,真诚、爱、慈悲、客观意识、价值感、意志、喜悦、满足等。

  而阿斯玛说慈悲即说出本体感悟的真相,传道受教解惑也,此书的立意点,而我个人体会的是:原来常年累月认为做的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不是在犯贱。

  关于信任:

  其中信任这一项,解开了对于与人相处远近亲疏甚至有过分类来理清心中那股不明何以的追求冲动的我那多年疑题。

  信任产生于对自身的真知,是敞开心胸臣服于当下情况,明了脉络走向,而任其自由流动的心态。信任代表着不需要恐惧,而根本的,是自我认识上已进入平安状态。

  平安状态理解很多,心平气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自然,顺应事情发展,或者意志追求不在表层结果而是事物发展的经过。

  信任分三层,层层递进,最简单的信任为某人不会伤害我,促使自然呈现自己——人群中自然态,可能将原话扩张了程度,但深有体会的我觉得这能更加突出第三层信任(放心,我意识到我凉薄的心,它在复原中)。

  第二层为此人会带来好的东西,也会让我受伤,但好大过于我所认为的坏。我觉得这是决定性信任,是对自己有一定的觉察,跟第一层下意识信任不同在于,比如我信任我爹= =,因为他不会害我这是个世理,而第二层的我信任我爹,那可能就是经过一些经验教训其中还反抗怀疑叛逆过他,最后我体会到血浓于水什么叫做遗传基因,这就是觉察性信任,由己出发。

  第三层其理由不为他会不会伤害我,也不为对我有没有好处,信任产生于让我信任的人有真诚品质,于是我信任于这份真诚品质——愿赌服输。

  不甘,怨怼,甚至反性情厌恶到厌恶自己,还是始终不肯再继续这样下去,还以为这是事件的对方带来的改变,实则是将第三层信任的状况投射于给别人,在不依据事情发展规律地发展到自食其果,还坚信是这层信任带我到今天这里。世人说洒脱,其实不如愿赌服输,起码愿赌服输才是真正的信任,会让整个发生事件的当下细细体会而不是充满世事无常的恐惧。然后那份真诚的品质,你有,或者没有,它就在那儿。

  既然决定了要放下,那就要从每一时刻做起,《内在》道:不为自己设限,没有任何原则,如果某件事发生了,静观其变就够了。

  犹豫不决的不安来自于企图将经验导向某个特定的方向,当认清自己行为正在设限,反而会奇妙的出现解放感和扩张感。过程本身,才是终极信任对象,恐惧只能使人贴紧墙,那道墙就是自己为自己设的限,画地为牢。

  关于长大成人:

  限的存在,放眼望去,人们就像是社会的婴儿,向他人身上汲取温暖,得到的是自己的品质,失去的也是自己的品质,当再也无法忍受患得患失之后,终于走到了自给自足这一步。长大成人过程需要重新学习最基本自然律,爱、支持、知觉、智慧、力量和保护——这些外界众说纷纭的追求,便是自然律最单纯的存在方式。

  阿斯玛用了一个比喻:一个还未长大的人,通常会无意识地将别人视为行走的乳房。大多数人会把其他人看成是来来去去的乳房,然后在心里想着:“它们大不大?里面有没有东西?我能不能得到它们?里面的乳汁是适合我的,还是会让我胃痛?”这难道不是我们看待别人的方式吗?或者我们会担忧:“这对乳房是不是太大了点?乳汁太多了?我会不会淹死或透不过气来?”事情会变得更复杂,是因为别人也以同样的眼光在看你。那就像是两对乳房在彼此检视,看看对方的乳头在哪里。

  长大成人要求我们拥有无懈可击的态度,我们容易从无懈可击看到锐利和直接,实则它是对当下一刻保持觉知清醒,是另一种投入生命,看清自己的局限,打破局限。对比未成年前得来的那些充满不安感的侥幸,它是另一种层次上的柔软温和细腻。

  这是叶芝的诗,《茵尼斯弗利岛》

  我要起身走了,去茵尼斯弗利岛,

  用泥土和枝条,建造起一座小屋;

  我要有九排云豆架,一个蜜蜂巢,

  在林间听群蜂高唱,独居于幽处。

  于是我会有安宁,安宁慢慢来到。

  从晨曦的面纱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一片闪光,中午有紫霞燃烧,

  暮色里,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要起身走了,因为我总是听到,

  听到湖水日夜轻轻拍打着湖滨;

  我站在公路,或在灰色的人行道,

  我心灵深处总听见那波涛声声。

  2011.1.13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六):价值都是人赋予的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内在价值的探索》,刚开始看了一遍,觉得略略深奥,而后又读了几遍,觉得收获在一点一点增多。

  这本书是作者阿玛斯进行内在工作时与学员互动的心得记录,他发展出来的“钻石途径可以反映葛吉央的教诲 苏菲神秘主义‘’,就像书里写的那样,“他提醒我们不但要观察人格与心智的内涵,还要洞察人类内心最深的本质”,他将“人类内心最深的本质”称为本体,将智慧、爱 、活力、祥和、热情、好奇、快乐、信任、感恩等的品质视为我们生命本体的不同面向,而这本书就是本体展开而来。

  这本书的编书格式其实有点像孔子的《论语》,是作者对加州和科罗拉多州内在工作团体的谈话集结而成,学生提出疑惑,老师进行讲解,妙语连珠,作者自序中,“一系列的谈话并不仅只是细微而祥尽的引领,同时也表达和彰显出人类本体的揭露过程,使我们能看到真实世界——我们真正的天性——中的神奇,奥妙,优美与富足”“这些谈话是针对特定学生在领悟过程中所出现的状态和阶段而准备的,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称为钻石途径,谈话一开始探讨的是内在工作所面临的各种状况以及必须了解的知识和问题,接着探索的是越来越微细而深入的各个发展阶段,最后讨论的是证悟的条件,以及最成熟的几个状态中有哪些需要了解的细节”

  中间有一段,让我震耳欲聋:“我们通常就认为对象本才算有价值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价值是我们附加在对象身上的某个东西,是我们决定了自己想看重的某个部分,所以每当我们改变时,价值观也改变了,但对象并没有变,既然价值是我们附加在人事物的某个东西,它一定是从我们心里冒出来的”。我想 当我们对某一人事物珍惜,重视,觉得它好的时候,其实,我们面对的是我们心里赋予它的价值,我们认为它贵,是因为我们定义的价值高,就像翡翠玉,其实它本是石头的一种,因为漂亮,被人赏玩,又因为稀少,所以格外贵重,再加上从古至今流传开来的“人养玉,玉养人”,以及古人和它之间所谓的纠葛,给玉石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使人们对它愈感好奇,无形中推动了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价格就变得特别高。可是,静下来想想,当我们买它的时候,我们买的是什么?心安吗?还是说其实我们买的是心中的价值。又或者,我们买的是我们投射到这上面的高贵,实际却是内心的自卑和所有人都买只有自己不买,会被瞧不起的恐惧。如果喜欢玉,那喜欢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有人天生喜欢玉,我承认,但是我的回答是,天生喜欢玉,可以,但是如果从来都不知道玉的存在,那喜欢的是什么?反正我喜欢玉,因为我喜欢玉的含义,但我不会非玉不可,因为拥有和玉相似的含义的东西很多。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当觉得玉不再有价值了,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人改变了心中对玉的价值。不要说外界的解释,问问心吧!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七):摘抄与简评

  To be in the word but not of it ---人格而非本体

  人格personality:由过去的经验,理想,概念,以及身份所组成。是扭曲的心理反射

  本体essence的智慧与心量:冲突—观察---认清---激发潜力。表面现象,自我或某种身份的定位造成痛苦,假设能看见自己会跌跤和受苦,是因为被路上的某些东西绊倒了,那么你就会认清障碍是什么。

  我们必须对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发展出一份觉察力,而不是一味的认同它。

  坑洞理论 the theory of holes(源于童年的创伤经验, 指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

  A关系的建立,往往是在填补彼此心中的洞

  坑洞是无法被彻底填满的,只要对方有一点变化,或者说了某些让你不舒服的话,你就会感受到那些坑洞的存在。

  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

  坑洞往往被人格所填满, 而人格所记住的是那些令你失落,痛苦和矛盾的情景。我们必须在最深的层次重新经验那份痛苦,而且要贴近那个洞,才能看见这些记忆。我们一旦认清早期的那份失落感是什么,被我们遗忘的本体自然会重新活络起来。深刻的失落感是成长的机会。但人们通常会极为防卫,不愿深入,这么做主要是想逃避内在的空虚。人们以为那些坑洞和匮乏感便是最深的真相了,超越它们之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他们以为自己有某些地方。

  C 经验坑洞如同经验到一个有容乃大的空间

  如果我们能不去抗拒面临坑洞时的感受,你就会发现,经验到坑洞并非那么痛苦的事。这是一个可以让本体显现的空间,而且只有本体可以从内在彻底消除掉坑洞或匮乏感。

  大部分的感觉,特别是那些不假思索的冲动反应,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结果。如果坑洞全部清除了,这些情绪也就不存在了。哀伤,痛苦,嫉妒,愤恨,恐惧---全部都是坑洞造成的结果。

  D 允许自己忍受这些坑洞,并穿越它们到达彼岸

  在某个阶段,如果你和自我价值感失去了连结,就会留下一个洞,这个洞可能被经验成自卑或低自尊,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感觉。这意味着自尊或自我的真实价值不见了,这份低自尊的感受,通常会被自大的防卫机制所掩盖。

  你可以从 坑洞理论 和 补洞 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件事, 你会看到大部分时间你不是在补洞,就是强忍着某个洞, 再不就是突然体悟了某个真实的东西。

  避静活动(修道院)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你感受到坑洞而不去填满它们。

  有时你会不自觉的补洞,所以人格才会被称为自动化(“当有人觉得被看扁时,以慌张,渴望,自我贬义来补这个洞。”),因为它是机械的,如果能制止自己去补洞,在觉察到这一行为时阻止,会很有帮助。

  人格行动的两个方向:

  A 企图逃避坑洞,趋乐避苦。

  把暴露出来的洞填满。

  每当你失去一种本体的品质之后都会留下一个洞,而你得人格又会自动地想拿外在的错误品质将它填满。

  企图补洞是无效的,只有当你真正去体验你的坑洞,也就是开始去感受你的空虚的时候,我说的话才能生效,假如你以言语或概念来填满它,那么你还是在补洞。

  你从坑洞中产生了某些对外在事物的憧憬,我们的无意识就是由这些意象组合而成的,而且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些意象,广告就是通过我们的渴望而运作的。它说,你买这项产品会变得很美,买那项产品,会变得快乐,富有和不朽。

  想填满别人的洞,也是一种补洞:有时你会以为别人有这个洞而你没有,来逃避自己的坑洞。

  或者你认为别人是需要帮助的:逃避自己的洞,然后将它们投射在外面,也是一种防御机制。

  “交出自己”:一个人无法运用意志力,是因为他的意志力被压抑或者隐蔽住了。 当人们试着运用意志力的时候,他会经验到一股强大的恐惧,“被阉割的恐惧”。 性器官被阉割,或者自我,能量,意志力被阉割。我们发现要一个人专注于内在工作, 首先必须解除无意识里对分离的恐惧。

  就本质上的发展而言,大部分的人仍然是几岁大的孩子,世上很少有成人,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蜕变为成人, 不再继续当婴儿。

  本体不变的特质之一就是, 你曾经见过它,你处在那种状态过,现在你只是忆起那些早已被你遗忘的根本真相,因此我们虽然无法察觉到它,但是这份对本体的记忆仍然存在,而且忆起本体的过程,就是记住我们自己的过程,也就是的回归到我们真正的本质。

  因为受创,本体才逐渐被隔离在外。

  回到原始坑洞,经验它,但并不企图填满它:若是无法重新拾回本体,并看透人格创造出来的取代本体的东西,那么想要消融人格是不可能的事。

  --------------------------------------------------------------------------------------

  开始怀着十分虔诚的心翻开了这本书,敲上几句话以做记录,可是后来更多的是一种痛苦,这并不是一本适合独自阅读的书,因为当身边的人们都在试图补洞的时候,你不可能独自一人视空洞于不顾。安静的时候,拿一支笔,一张纸,开始回忆所有的坑洞,但通常会发现这是一个无解的死结,让你追溯的童年这样那样的创伤,那些事情哪怕历历在目,你依然束手无策。Almass说,是的,这是不够的,你需要重新经历它,告诉自己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痛,那么可怕,然后这个坑洞便会自行消失,我想这一步,如果没有引导,根本就没有机会达到。当过去的创痛所引起的坑洞,罗列在纸张上的时候,通常都是苍白无力的。也就是说,即使你明白你为什么会补洞,你意识到你正在补洞,那又如何呢。你看向你的朋友,你的同伴尴尬的住嘴,说“不好意思,我在补洞吗”。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补洞,因为除了补洞,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能做什么。于是Almass有提出了类似佛教中“空”的概念,寻找本体。可是后来他自己也补充道,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圆满的本体状态,如果那样,你根本无法交流甚至走路,那么谁有不能说这样的本体状态是一种逃避与自欺欺人呢?隔绝的方式,使你能从自身得到一切,爱,安全感,自尊,勇气。但这并不是与人共处的方法。不会有人甘心一辈子把自己包裹在一个气泡里。更不会有人有勇气放弃人格的一切。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八):认识自己就是认识真相

  (一)

  《钻石途径》系列是非常有智慧的书,作者:阿玛斯。现在我要分享的是第一本《内在的探索》,副标题:向内观看就是走向光明。

  你想知道你人生的真相是什么吗?你有没有有意识地去观察过你的人生?你以为这个物质世界就是真实的吗?

  然而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我们活在一个谎言的世界里,如佛家所说的,我们人类是颠倒梦想的。

  当你走向内在探索的道路,你就会开始颠覆你过往的认知。你可以先留心观察你的外在世界,思考下为什么现实世界是这个样子?如果内在是因,那到底是怎样的内在,形成了这样的果?

  (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那时我们都是我们的本体。

  随着长大,在社会的浸泡下,既集体的无意识下,我们慢慢发展出了假我,即虚拟人格,我们不断在向外索取,就像心里有一个个坑洞,等着别人来填满。就像婴孩需要母亲一样,长大成人后还在找寻依赖和补洞的东西。

  我们以为自己是缺乏的,以为世界是缺乏的,所以要竞争、要索取、要抢夺……这些都造成了冲突、痛苦、不满足。

  然后通过这些匮乏的意识,我们投射出了匮乏的世界。我们以为是现实的发生让我们如此痛苦。我们以为只要有人爱、有很多钱,有权力名声,我们就会快乐。但很多人都拥有了,也一样痛苦。因为,越往外求越不可得。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果轮回。

  心是因,世界是果。现实世界不过是内心的投射。

  如果你是一个圆满的人,你看到的世界一定也是圆满具足的。只有匮乏的心,看到的才是匮乏,得到的也只是匮乏。就像是被遮蔽住了双眼,变得无明,逐渐忘记了真正的自我,即我们的本体。

  此书作者阿玛斯教导我们在内心下工夫,回归本质。认识自己,就是认识真相。而最终的真相即是本体。

  因为真正的宝藏在你心中,你要在你的内在去探索,找到真正的钻石。你从未改变过,你只是忘了你的本体。

  你以为你要的融合是外在关系可以给予的,你错了,当你找回你的本体,成为你的本体,你就是那份融合。

  人类早已忘了自身的圆满,总往外找。如果你企图从外面找到它,用它来填满你长大以来形成的坑洞,你就永不会满足。

  (三)

  那么你怎么成为你的本体呢?首先,你要先接纳现在,去经历那种匮乏,你感受那些坑洞,不抗拒,直面它。安住在当下。然后,你要去觉知,你要不断地在当下觉知、不断地颠覆你过往的认知,不去认同你的大脑。

  就如本书刚开始引用的苏菲谚语: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你要做一个成熟的大人。你不再去认同你一直以来的认知,你要去觉知你一直以来的心智模式,你要去觉察你的情绪,不去反应,不去对抗。

  很喜欢第九章的开篇:“你想要的到底是被爱、被欣赏、被了解,却活得很悲惨,还是想独自一人,无人眷顾,却活得很快乐?这是每个人必须做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独立自主。真实的体悟意味着你的本体完全不依赖外在而活。全世界可能都在反对你,但如果你就是你的本体,你仍然会感到满足。”

  这段话不是说你不去和人相处,不去爱人,而是能心甘情愿地独处,主动地选择独立。你能感受到内在的满足,因为一切都源于你与自己的关系。

  就像文中描叙与自己的关系:

  你现在有个机会可以跟一个真实的人建立起直接而诚挚的关系,这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真实的一份关系,而且这份关系能帮助你改善其他的关系,这个机会能带来真正的利益,使你不再依照无意识里的偏见而活。

  所以,守护自己的意志、保持自己的节奏,自己和自己相处得很好,是一切外在关系的基础。

  (四)

  很多人都会说,只要父母认可我肯定我,只要男友很爱我顺着我,只要周边的人都喜欢我佩服我,那么我就会快乐,我就会有价值感。

  以我们周围的故事为例,为什么那么多狗血剧情。不管是爱情关系、亲子关系,都有太多的控制和“为你好”。

  正如我听过的一句话,一切狭隘的爱对人都是一种伤害。其实很多人,都以为情绪上的依赖就是爱。

  爱就是爱。不是情绪的依赖,也不是以爱之名的控制。爱的前提就是能尊重双方的自由意志。成熟的关系,不是相互依赖,也不是要对方来满足自己。

  成长的目的之一,也是让自己在情感层面逐渐变得成熟,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人。你要自己学习如何为自己提供,给自己能量。

  成人是不抱怨的,书上说,一个在情感上臻于成熟的人会从内心取得对自己的爱,而不再无意识地认为得不到爱就会死。

  (五)

  很多人是因为害怕孤独,但一个成人是不怕孤独的。你的本体会给你带来你要的一切。它就是支持,力量和智慧。只有婴儿是需要依赖的,如果成年人还依赖就是心理上的婴儿。

  不如意时,你多半会生气、抱怨、伤心、怪罪另一个人或自责,但这么做又有什么用?难道你看不出只有小孩才有这些举动吗?事情如果不顺利,成熟的人会观察眼前的情况,看看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就把不必要的东西放下了。其他的举动都是一种浪费。

  当你懂得了,你是本自具足的,你就从无意识变成有意识,从 没有觉知变成有觉有知,同时意味着有能力认清事情的真相。

  首先,你想从外面要的一切,其实你内在都具足了,你要自己给自己。

  认同、支持、价值感是自己给自己的;爱、肯定、幸福、智慧都是我本自具足的。

  往外求,终不可得。往内求,早已具足。圆满最终的意思就是从欲望中解脱。无欲无求是因为你知道你本自具足。

  宇宙的运作有它基本的法则,成年人能觉察这些基本法则,并且能依此行事,遵循天道和秩序。

  (六)

  第十二章里面说,“如果你真的想改变,就必须让那些老旧的概念和信念死去。假设你说:我想成长,不过我还是想当原先的那个顽固的人。这其中就会出现矛盾,怎么可能既改变又维持原先的模样呢?”

  书里举了蛹和蝴蝶的例子。如果你是蛹,你是无法想象蝴蝶的。你只想变成更大的蛹,而实际上,你是要变成蝴蝶的。如果你非要成为蛹,你怎么会舒服快乐。

  所以你要开放自己,容许事情自然发生。在生活中,容许事情地发生,而不去预设未来。这是一种对宇宙力量的臣服,相信他会带着你到最好的地方。不要用头脑去局限了。

  “我一直以为我必须爬得快一点,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飞。”

  这也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意思。并不是说你臣服了,你就什么都不做,而是你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不期待结果。你随顺,让结果自然显现。

  很多时候,当你不带期待地、全心全意地做事,你会发现,结果往往是意料不到的。有时候比你想象的还要好。

  内在工作并不容易,做一个无懈可击的战士,就是在每一刻都尽力而为就对了。

  不断地在每个当下觉知,不断地颠覆过去的认知,不断地探索内在!

  感谢《钻石途径》的作者阿玛斯!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九):心灵之路,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这本书已有些时间,对钻石途径进行一次评价。钻1.2.3.都看了,觉得一切的人间历练,在钻石途径中都变成了有法可依的科学性知识,然而,从个人的角度,本书难度很大,需一定的知识基础,读者可先跳过序,并且每本书前几章可囫囵吞枣,因前面内容属于概括性强,分析透彻,整合清晰的大纲性内容。可看完全部再反回品读,会获益匪浅。

  读此书需极大的耐心,并且愿意将自己交出,让一切穿堂而过。然而无论如何,灵修不能一蹴而就,读完依旧有困惑。巨大的痛苦之下,我还会继续向心灵探索。以望见内心的坑洞。

  消弭人格的驱动欲望,不在以驱乐避苦为宗旨,让一切皆空而无望,发展内在的品质,以提高生活质量,并试着与一切合一,让情绪,念头穿过。

  《内在的探索》读后感(十):内在的探索之长大成人

  不管是中学还是高等教育学府往往是以非常实际的方式帮助人成长。学校教我们记住各种的资讯,学会各种谋生的技巧,学生总是照着老师教导的方式行事。

  但学校不会教你在心理上如何成长,如何在情感层面逐渐变得成熟,如何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人。如何学会为自己提供情感所需,学习如何给自己爱、慈悲、赞同、认可、支持及力量。使我们不再认为自己必须从外面获得这些东西。

  大部分的人如果无法从外面得到爱,都会抱怨、抗议和痛苦,但真正独立的人是不抱怨的。一个在情感上臻于成熟的人会从内心取得对自己的爱,而不再无意识地认为得不到爱就会陷入痛苦中。你可能以为这意味着成人就是孤立的,无法与人产生关系的,然而这还是一种孩子式的恐惧。只有孩子会认为:“我会变得孤单一人,这多么恐怖啊!”成人是不怕独立或孤独的。成人知道他可以选择独立或与别人生活在一起。

  变成一个成人就是去发现、整合以及发展出你的本体。本体就是你,它不是你从母亲那里学到的某种东西。它不要求你像母亲一样,也不要求你跟超我相连,你只要做真正的自己就够了。然后你自然会得到童年时母亲给过你的东西:爱、慈悲、支持、智慧、知觉、保护、快乐、满足、自由。本体能带给你这所有的东西,因为本体就是支持,就是力量,就是智慧。

  如果你向别人要求这些东西,就是咎由自取。你取得的是什么呢?心理上的婴儿状态。每个人都是匮乏饥饿的,心理上总是贫穷、软弱、缺乏觉知。你从外面得来的往往是挫败、痛苦和失望,只有回到本体,才能发现真正的爱、慈悲、支持、智慧、知觉、保护,这些东西以十分单纯的方式存在于本体之中。所以长大成人的过程,就是学习最基本的自然律,直到你彻底而完整地变成你的本体。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所有的宗教和修行途径都强调向内观察。“看进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并不是一种道德或宗教训诫,它指的是如实看见事情的真相。看进内心并不代表你会变得善良,这只是事情运作的唯一法则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