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刀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刀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6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刀锋》经典读后感10篇

  《刀锋》是一本由(英)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67 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锋》读后感(一):猫爪似刀锋

  2011-3-29

  伊莎贝儿说,如果爱隔开一个大西洋,就容易许多了。

  毛姆说:我怀疑拉里是否真的爱过你。

  我不知道毛姆塑造拉里的念头来源于哪里,原型是谁不重要,神秘主义还是对人类终极的灵魂的探索也不重要,至少我们能看到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不那么糟糕的。

  (写《牛津迷案》的马丁内斯的《象棋少年》里有一个想法使我印象深刻,大约的意思(或者我延展,或者我曲解了的意思)是说,世上绝对有比男女之爱、父母子女兄弟朋友之情更值得追求的深刻感情,那就是对人类智慧的极限追求。)

  引人入胜自不必说,像蜘蛛网般又有时间空间交织,即便当作故事读来也是畅快无比的。

  “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作一些浅表的理解

  奥义书没有看过,飞行之前的拉里也没有看过。

  相较于后面的修行,我着迷的更是拉里飞上天的那种感觉,他说像很多个少年一样,他也向往飞行,而到了高空,虽然只有自己一人,却好像不孤独了。(——我想引申一下《夜航》的感觉:孤独,独自,迷惘。)在高空的时候,是接近上帝的对吧?是年少无忧、较无拘束的状态。

  文中反复提到,如果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又为什么要创造恶?印度高僧的意思是,善恶是一体,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地存在着。

  如果,你还没有体会到悲伤痛苦邪恶是这世间不可避免经历的话,你飞翔起来是多么的自由快乐存在于主观的感受中,拉里不需要太多的金钱,够用即可,他做的,有时候从某种程度上告诉我人生的意义便是寻找它的意义。——我曾百般纠结为何活着,寻找意义这件事情在我看来并非那么有意义,虽然拉里够拉风,作为读者看来也是值得尊敬和颂扬乃至向往的,但它真的有意义吗?我还在疑惑,不过疑惑本身即使在执行寻找的动作

  如果换作一生无忧,无人替你承受痛苦,为你付出生命,会有这样的感慨吗?

  选择飞翔,轻松地飞翔,还是选择执著寻找?

  2011-3-30

  猫爪似刀锋是昨日写的标题,还没来得及写到猫爪,就下班了。

  而我怎会想到,猫爪所及处,竟比刀锋还厉。

  以动物习性来看,猫是刀一类,而又有那么多的人似猫。

  人生中一些难以越过的锋,努力越过了,注定还是要受伤。但锋在那里,如果你流连于平坦的旖旎风光,也未尝不可,但锋后头又是什么,难道不好奇?或者是踮起脚尖站在锋上的感觉,难道不向往?摇摇欲坠,刀锋上的风劲,好似飞起来了。

  拉里所走的那条路,看似平和与世无争,又有多险峻呢?而这世上会有多少契机,让我们顿觉现今的自己有多伧俗,而又会有几多的悟性,能够更接近人生宇宙的本义?

  事实上,你不一定能遇到一个锋,够利、流够血……

  《刀锋》读后感(二):精神与实利

  没想到我能看完这本书,这本书已搁置许久,曾经看过几页,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段时间没能坚持看完,想来,可能看书也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书吧。

  美国,拉里,一个笑起来惹人爱又温暖有教养的孩子,二次大战时做了两年的飞行员,有一个彼此相爱的女朋友,伊莎贝尔,那是个聪慧、阳光、开朗的孩子。伊莎贝尔家境殷实,生活在美国上层社会,社交广泛,而伊莎贝尔对这一切很满足并打算一直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拉里在飞行的时候亲眼看到战友为了救他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用他的话说:人死了可以这么的死。回来后,像变了一个人,虽然大体上还以前表面上变化不大,但内心改变了很多,这边从他拒绝格雷安排的工作就看得出,他和伊莎贝尔约定,他去法国巴黎这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去“晃膀子”两年,如果两年之后他愿意回到美国 ,那么两人结婚,如果两年之后,他还是希望继续“晃膀子”,那么,他只能过他想要的生活,而伊莎贝尔也会按照她想要的生活方式以及她父母要求的那样重新开始她的生活。

  拉里,用了两年学习看了很多关于哲学的书,想弄清楚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之后,走了很多国家,靠自己的体力和那点前期原因留下的固定收入,最后在印度,精神得到了升华

  作者毛姆用第一人称像是在做一次心灵路程,各色人物尽在其中,最后因为性格、观念、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便有了各自的人生,可悲的是有个女人(真可悲,我看完连她名字也忘记了)因为生活不顺遭受了打击而选择了自暴自弃,最后下场很惨,被人杀掉仍到海里,警察联系上毛姆和拉里,帮她做了安葬。

  “毛姆的文章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刀锋》试图通过一个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与实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

  《刀锋》读后感(三):技巧上完美的小说

  毛姆是一流的小说家(部分时候是)。刀锋是一流的小说。

  鉴于对作家这个词的狭隘认知,我还是很难把他叫做作家——像巴尔扎克、福楼拜、卡夫卡、卡尔维诺这样的才是作家,因为他们故事讲得没那么好,讲的时候还夹带私货。毛姆相对就要敬业很多,故事从来不拖泥带水,每一点情节的发展都直奔中心,且很有趣的是,毛姆的小说一般没什么特别崇高的中心,所以读起来特别愉快而不用多想。

  在毛姆的长篇小说里,推荐他的《刀锋》,这个叙述像刀锋一样犀利的小说,按照某文化人所说,如果没有在第六章瞎扯什么印度宗教东方哲学,那简直堪称完美。《月亮与六便士》故事足够戏剧,但叙述还没有犀利到让人赞叹的程度,《人性的枷锁》则略显啰嗦,虽然也有一些片段能看到毛姆熟悉的犀利的笔锋。然而这毕竟是半自传的小说,我们不能责备一个老人家在回忆自己人生的时候偶尔忘情。

  短篇差不多都很精彩,情节在尽可能合理的前提下做出了最大的延伸,这其中最漂亮的当属《狮皮》,虽然整篇都是在挖苦一个人畜无害的可怜女人——但是很不幸,毛姆挖苦得十分精彩,就算你心怀怜悯,还是会忍不住笑出来,同时庆幸他没有挖苦你。

  不过毛姆虽然小说漂亮,但他未必是你愿意认识的人。这个表面上彬彬有礼暗地里高贵冷艳的中年男人,还总是被证明有高贵冷艳的资本,他的每一句恰如其分而富有教养的话都像是对对方无懈可击的优越和嘲弄。可是毛姆的高贵冷艳甚至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大概和钱锺书有点像——他太聪明了,就算嘲弄了其他人,那也只是顺带而已。

  在某篇忘记了名字的短篇里,当有人怀疑作者“我”和人私奔,“我”像是无心地轻描淡写一句“我恰好有了家室”——在毛姆的短篇里,多数都是以第一视角叙述,但“我”也不会有什么心理描写,不过只是给读者讲故事的另一个角色。这个“我”的每一句话都冷淡、礼貌、无懈可击,不多的话里往往有有“恰好”这个词,仿佛生活本身是不值得倾注感情的,大家都不过是命运的弄儿,人生只是“恰好”如此。但“我”又绝不是悲观颓废,相反还乐在其中,如果考虑到生活有时候确实难以捉摸,所以这有趣的态度也未必不可取——但前提是,你得像毛姆那样聪明。

  毛姆除了小说还写了很多东西,像戏剧——但是由于缺乏足够形象的想象力,我一直不会看剧本,所以这个略过——随笔和书评。毛姆写了一些关于小说技法的随笔,很意外的是,这些随笔一点也不无聊,但是看了之后让人略沮丧——以前看他的小说的感觉,原来都被他自己总结出来了。随笔中所提到技法和思想,每一点都在他的短篇小说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所以看了他的小说再看随笔,时不时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毛姆写了十个作家和他们代表作的书评,然而并不都十分高明。这些书评基本的模式是,先八卦一段作家的成长史和情感史,让你知道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说不定还更加,猥琐市侩什么的——然后从自己的小说叙述的方式来评论作品的得失

  是的,那些小说没有几部能像毛姆笔法的犀利,甚至情节上也会有不合常理的地方,感情也不尽高尚。

  毛姆的小说让人看到一个精彩的舞台,伟大的作品则让人看到一个世界。

  《安娜·卡列尼娜》、《人间喜剧》、《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的作品是,《刀锋》虽然是极好的小说,但不能称的上伟大。毛姆的小说虽然往往体现了复杂的人性,但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作家对人性的探讨不同,毛姆只是让读者观看——所以他不愧是杰出的剧作家——自己不加褒贬,也不会深刻探讨,他只是克制地把故事叙述,让读者看到话剧一样的情节冲突,获得单纯阅读的愉悦。

  在这一点上嘛,毛姆的短篇可以看做是精彩的故事会

  《刀锋》读后感(四):找到我,忘记我。

  初次看《刀锋》,还是初中。具体说,是在我还没有转学的快乐的初一。非常不幸的是,当年身边朋友的朋友——那个神神叨叨奥义书的家伙已经把我干扰的有些不正常了(奇奇说我很容易被蛊惑……这是思想太过幼稚的原因吗?——习惯性偏题),导致我一度以为这本书就是在说寻找精神信仰和心灵归宿,并且大大的宣扬奥义这些神秘主义思想。虽然,很多人觉得这个主题确实是毛姆向读者表达的东西(某些个评论集里有这类观点)。

  高中时候特别喜欢《牛虻》、《红字》之类的小说(或者说世界名著),渐渐的觉得信仰似乎不是之前所理解的样子,那个时候对《刀锋》的喜欢,已经到了另外一种心态我喜欢文章最后关于拉里在印度学习时独处山林的宁静感觉,那些景色描写如此出尘,以至于高一的我非常向往。

  (不幸的是,本人有着严重的容易被周围的人干扰影响的习惯,小学开始看漫画,武侠,初中开始看言情小说,高中开始看BL小说,大学好歹在阿扁同学的帮助下回到部分正轨。——当然,本人也是从小学开始看故事会和童话大王的,初中开始看各类的世界名著然后被三毛荼毒,高中被刘墉、林清玄、席慕容之类的人欺骗着看了很多杂文和散文,还好也有看《科幻世界》之类的正气杂志以纠正视听(当然还有顾城的童话诗),大学开始看玄幻,被哥们儿和所学专业影响看了很多社会纪实报道类文学。——习惯性偏题)

  由于整个高中时期,我都在艰苦的跟自闭症和类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斗争,作为精神食粮的各类书籍也就被我抽丝剥茧,挑拣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和定义。基本上,译者前言对我这样容易受暗示和误导的人来说有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从这点上来说,笔比枪更有力是正确的,起码吃了枪子就干脆利落的翘掉了,可是看了笔下的文字却会影响我的思维进而干扰我的行为——习惯性偏题),不过还好,周煦良是一个很不错的译者,前言写的很有水平,老实说,他的介绍对我有很大帮助,因为当年还小,看这些名著无非就是看故事,不大能体会那里写的妙,至于他所说的什么一战二战的文学划分理论,就不大能理解了,因为实在有些陌生。渐渐的,大概是译者前言只是一次性(消费)阅读的关系,看了很多次《刀锋》(都是在情绪很不爽的情况下看书以调节)之后,渐渐的觉得周煦良对《刀锋》的评价跟自己的感觉有些误差,大概是比较喜欢拉里的原因吧,我觉得小说并没有反映欧洲的精神空虚,即使涉及,也应当是战后青年们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寻,更甚者,是当时的年轻人们对生活的选择。(似乎我的想法更离谱)

  译者考证后认为,《刀锋》是以一位有名的大学教授为蓝本,并且提出了论证-很让人信服。毛姆也说,故事务必要写的让人看不出是谁,以便不打扰活着的人的生活。那么,故事到底,在说什么呢?

  (我的废话不是一般的多啊,我的逻辑也不是一般的混乱啊!!!)

  年岁越长,加上在学校混沌的跟着老师学了心理学的皮毛,开始学会正确的认识一些事情(其实就是正确认识自己)。再看以前喜欢的那些书,有些仍旧喜欢,有些感觉受骗,喜好的标准也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终于稍微成熟的向主题思想发展。

  记得书里有一句调侃的话,巴黎人死后进天堂,美国人死后去巴黎。——照旧偏题。

  以前觉得书里写了很多人,结果很多年后才白痴的顿悟,原来那么多人,都只是为了照印出拉里一个人。故事里面的每个人都与拉里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无论是作为线索向导的“我”,还是伊莎贝尔、艾略特舅舅、索菲、苏珊……,那些关联,或多或少的反映了拉里的行踪、他的生活状态、他的变化,仿佛拼图一般,将时间长河中关于拉里的碎片呈现在我的眼前。以前不理解拉里为什么会爱上索菲,当着伊莎贝尔的面,说他以前没有想到那个瘦弱的身体里有着如此美丽强大的灵魂,怎么看,索菲的故事都很简单,在书中的经历前面很简略后面很不堪:她默默无闻的结婚,然后深爱的丈夫和孩子在车祸中亡故,之后,她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夜夜酗酒,寻欢作乐,声名狼藉,被夫家人送出美国,最后凄惨的死在异乡。

  相对来说,苏珊让人欣赏,貌似她是唯一一个好着好结果的人物。和巴黎的艺术家们厮混,是一个有眼光,好聚好散,肯为对方打算的成熟女人。

  伊莎贝尔是书里落笔最多的女主角,形象塑造得很饱满,年轻时候的漂亮可爱,之后的理智冷静,再之后,成为少妇,破坏了拉里和索菲的婚姻,为拉里最后的道路掩面哭泣,她爱着拉里的,尘世间的那种爱法,必须有足够的装饰,如金钱、社交、成就感。可惜的是,拉里需要的爱却过于理想化,不需要很多钱,只要可以过日子,闲散的,自由的。

  当我想写关于拉里的文字时,“找到我,忘记我。”这六个字出现在脑海里。拉里之所以改变,和从军前帅气、爱玩的拉里不同,是因为在战争中,他的战友用生命换取了他的生存。作为一个小伙子,他第一次直面了死亡的残忍。当他退伍归来,成为英雄,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今后的自己会走上怎样的道路。

  2008-09-26

  …………

  我只能说,没有一鼓作气的写完上面的东西是很失败遗憾的一件事情,我现在已经不大晓得当时的我想写什么了,虽然模模糊糊的知道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啊!!我不知道要怎么继续写了。

  找到我,忘记我。不过是一瞬间的想法吧。大概是从拉里的经历出发,他放弃了上学的机会,用微薄的利息跑了很多国家,不停的寻找着没有问题的答案。或者也不能说没有问题,问题很简单:为什么,会这样。

  年少时候喜欢一些具体的文字描写,现在似乎不喜欢了,再次看那些细细的钢笔勾画的所谓宁静安寂的心灵体会,我无法感受到当初的那种向往。倒是喜欢一些简练的描述了,关于拉里的零星记录,他象划过水面的石子一般,在周边悄无声息的荡起一层层涟漪,然后又从容自如的消失。他说他唯一想结婚的人只有索菲,因为那个细瘦的女孩身体里面,居然有那么美丽的灵魂,不同于伊莎贝尔世俗的健康美丽,是一种追求纯粹,失去天堂就宁愿堕入地狱的决绝。在他的眼里,她是那么的纯洁可爱,以至于,他仿佛忘记了,他和伊莎贝尔的所有过去。

  那些都已经是不用记得的过去。当拉里越来越平静,越来越老练的从周围遁去不存一丝痕迹和留恋。他遣散家财,从容的回到美国,成为一名消失人海的出租车司机。

  所有的一切,都终于能够平静的被忘记。

  题记里面说,刀的锋刃,不易越过。

  《刀锋》读后感(五):活着的意义

  说来惭愧,这本书是我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买的,刚买初看一遍,中途停了没看下去。老实说,那时候阅读的习惯还没养成。如今毕业都快十二年了,怀旧情绪浓烈,书柜里瞥到了它,就毫不犹豫地拿来读了。

  可以说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读这样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就如我大一的时候读的情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还只是雏形,对于社会、人生都还没有清晰的判断。大学毕业,出了社会,经历挫折,思想成熟,三观定型,对人生的感悟也清晰了不少。如今看这本《刀锋》,确能耐着性子一读到底。

  活着的最高境界纯如拉里所说,那就是自我完善,是精神上的进化。但是精神和物质,不得不说是一对矛盾,作为一个社会人,上有老下有小,要为了家庭而打拼,你不可能太过精神化。但是,你又不能太物质化,否则那就成了暴发户、势利鬼。

  如果是坚持精神至上的人,谁都羡慕拉里的生活,但是有勇气踏出走向拉里式生活的第一步的人,恐怕也是寥寥。我们逃不了赡养父母的义务、养育子女的责任。

  不可否认,周遭的生活是物质大于精神的,这是经济过快发展的使然,这样的一股风潮不能抗拒,有时只能随波逐流。只是,在心灵的最深处,最后的底线必须秉持。

  《刀锋》读后感(六):纪念那个拥有着极端热情和绝望的年轻时的我

  第一次写书评,从来没有写书评的欲望。但是对着 刀锋 这本书,我似乎感觉必须写点什么。有点挣扎,因为面对这本书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因却不是这本书本身。

  最近看一些维特根斯坦的东西,有人推荐刀锋。看完之后,我实在不能认同,毛姆写的这本书和维帅哥有什么绝对的关系。不过我没有意思要在这里交叉对比来支持我的不认同,这没有太多意义。

  还是说这书吧。

  作为主角的拉里,绝对是年轻的文艺女青年的最爱。温柔,敏感,真诚,有原则与坚持。普通生活中,打拼的人们总是需要虚伪和妥协,要计较得失,无法像这样的一个男人一样,给予非物质的希望和感动。就像精神世界的发光体。

  当人对生活和处于生活中的自己充满无力感时,会本能的去寻找一些不让自己彻底绝望的事物,也许是一个带来亮光的人,也许是一种宗教,也许是某本书,也许是某个异国他乡。总的来说,就是给生活注入一些别的东西,或者是,换一种不同的生活。

  问题在于,是否到此就可以停止?心里的问题都得到解答了?真的不会再追问下去了吗?如果有人真的如此,那么实在要由衷的恭喜。

  开头说面对这本书对自己来说很不容易,因为看这本书需要如此直接

  的面对自己的过去。

  我不温柔,不真诚,而且我还不善良。原则和坚持倒是有,和所有人的执着没什么区别。敏感倒是必须的。总的说来,我不能算个好人,和拉里同志完全不同。

  我现在已经老了,所以我想说,那是很久以前,我开始时常处于一种很焦躁的情绪中,找不到原因。只是觉得生活不能这样下去,这样下去会发疯。

  时常自己单独坐着想事情,想着想着就觉得要疯掉了。之后便是漫长的精神上的寻找,这是一种很绝望的状态,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你只能和自己说,我不知道我要什么,但是我确定我不要什么。所以我不要的,我要扔掉。

  于是我扔掉了。我没有拉里那种一年的三千块。我只是扔掉了工作,扔掉了生活,告别了父母,带着我的积蓄,逃跑了。

  恩,那是逃跑,我现在可以承认这一点了。那个时候我可不这么认为,那时我认为我很勇敢的为自己的生活做了一次真正的选择,我为这所谓的自由意志沾沾自喜。我无法否认,那个时候我的确感到了那个叫做自由的东西,那种个人精神与现实社会的脱离,不再时时刻刻为物质和他人而影响自我的,人能所得到的最大限度的,自由的感觉。

  我在很多国家里游走了很多年,每天花很少的钱,物质上的享受是如此的不重要。毛姆这本书里,拉里后来去了印度,这个国家,我游走的时间最长。

  介于我逃跑的理由,宗教对我必然有致命的吸引力,印度给予了这方面的各种满足。由于宗教如此繁多,你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就像选老婆一样,哪个让你感觉美,就选哪个,哈哈哈哈哈。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印度教和佛教。那些个以色列的美女俊男,刚从战场服役下来,跑到印度,终日大麻相伴,口口不离大梵天和某个著名喇嘛,那些个成天神情恍惚的背包游走了10多年的日本人,那些个为了学佛躲在印度北部某处潜修的西方人,骑着自行车环游世界的过路人。

  我无意写游记,也从来没写过,具体的人和事没什么值得分享的,不管是哪种生活,每个人的经历都与众不同。只是,那些年对我来说,是实在值得的,是有真实的感动和美好的体验的,但是如果非要我说,恩,我找到了答案,我明白了意义神马的,这是谎言。

  因为我没有。

  大概骨子里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总是喜欢灌输思想的习惯的极端憎恨而产生的反弹,我没有办法把那些宗教的,奥义书,佛经给予的精神上的指导当做是得到答案的途径。我始终抱着敌对的心理来对待想向人灌输精神思想的事物。

  现在想来,我当时最享受的还是那逃离现实后的解脱感和内心的平静,但是我最终选择回到我所生活的现实中来,理由除了和家庭有关,还因为,我不甘心,因为最后的时候我已经明白,其实自己是个无比懦弱的人。可我怎么能甘心让自己如此懦弱呢,这个现实世界的确可以随意的折磨我,但是我除了一再的逃避和痛苦的活在其中任由折磨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后来的日子里,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善与恶,美好与丑陋,在自己身上一一的找到了对应。那些出游在外的岁月里,所有的人和事,所有的经历,它们的意义,并不会比我在现实中每一天遇到的人和事以及经历更具有意义。对于精神的欲望和追求并不会比对于物质的欲望和追求更高尚。只是社会生活中物质上的追求总是伴随着掠夺和不公,所以让人厌倦。可若有人一再强调自己所拥有的精神思想,与另一个一再强调自己所拥有的财富的人,又有什么不同。本质上不过是通过些什么去确定自我的存在感。

  所以,我并不觉得我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一堆,和在自己博客上放自拍照介绍名牌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是在表达自己而已,说不定我表达的更差劲。那些听起来让人高兴的或者不高兴的用来形容人性的词语,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我觉得这样就挺好。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偏善良少恶意的人,我不是一个真正的好人,不同是现在我能接受这样的自己了,所以我也能接受这样的别人和世界。虽然我做的仍然不够好。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迪托-奥义书》

  也许根本不需要越过锋刃,也许人根本无法越过,得救之道在于学会享受这个在刀刃上行走的过程。

  偷用维帅的话,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

  虽然你无比向往那水晶般的纯净美好,可我们需要摩擦力,这样才能有生活,才能有赋予其意义的理由。

  此文仅仅为纪念那个拥有着极端热情和绝望的,年轻时的我。我不再是他,可我总是感谢着他。

  《刀锋》读后感(七):得救之道是要被割一刀吗

  在看毛姆的书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模糊的问题:看到一个理想状态的角色时,是应该期望成为这个角色,还是期望成为这个作者?作为一个对自己的心智与阅历并不自信的人,这个问题有一些意义。

  「刀锋」中的拉里,与「人生的枷锁」中的菲利普,「简」和「面纱」中的女主,「月亮与六便士」中的高更一样,是个结尾让人艳羡的角色。但这些角色我可完全没有勇气可以模仿,或认为模仿有意义。毕竟作者在书中过的也相当惬意潇洒,不见得比圣人就差了。

  活的幸福,明白,快乐,并不是看几本书中的人物经历就可以掌握的技能。我想大部分喜欢毛姆的人,其实都是在试图掌握这些技能。但很明显,上面这些主人公一样的经历太过离奇,而作为理想状态的角色,即便如毛姆一般出色的文笔也无法刻画的让我完全发自内心的信服:照猫画虎缘木求鱼就可以得到一些究极问题的答案。甚至连准确的描述究极问题是什么都不可以。

  「一把刀的缝纫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这句话放在这里,似乎意味着写完此书的时候,毛姆也不认为如拉里的经历能够作为一个样板让一般追求内心平和的人(或许作者也将自己归类于其中?)找到追求极致真理的方法。

  因此无论这个被杜撰出来的故事无论形象有多么逼真,最终的结论仍然是,与其希望那些境遇发生在自己身上,倒不如将自己的生活当做一个故事,并努力的生活,以期实现最终的大圆满结局。

  《刀锋》读后感(八):再读《刀锋》

  再读《刀锋》时,不再有第一次读毕之后那种酣畅淋漓之感了,因为现在的这个我无比现实。

  觉得自己已然身处于一个俱物化的世界里,思考力物化、迟钝,甚至丧失思考这一功能。

  或许每个人身体里都着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奇妙感知力量,而属于我的那种力量,原本一直在身体里发挥作用的它,结果现已几近逝光。只有当再次接触精神源泉之时,才能让自己那久已枯竭的井中重又涌出细流,虽只有那细细的一缕,但相信终将会一直继续着,源源不断。

  刀锋的力量之于我恐还未有被完全理解,但多少已渗透到身体及血液之中,慢慢流淌着,充溢进每一部位。凭这一股力量我将不会迷失在世界的混乱里吗?

  《刀锋》读后感(九):意义、价值与追求

  这是一本探讨追寻人生意义的书。

  主人公,拉里,原本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年轻小伙子,然而在当飞行员时,因为好友的意外牺牲而不禁感到痛苦与仿徨:人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人会就这样突然的没有了?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

  于是,他就开始看大量的书籍,学习哲学,到印度去修行,最终,貌似找到了答案?反正去过上了大隐隐于市的生活。

  再说,伊莎贝尔,她是个正常而普通的女人,她渴望,或者说只想生活在繁华、舒适、世俗(非贬义)的生活中,面对自己最爱的拉里的选择,宁愿和拉里分手,也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如今主流的价值观念会使人认为她过于虚荣,过于看重物质。然而,那也只是一时的社会观念而已,能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执着追求而不后悔,在我看来就是好样的。

  艾洛特,伊莎贝尔的舅舅,这是个典型的极品人物形象。他只以人的社会地位和金钱衡量一个人。当读到他无法容忍一个人吃饭,因为晚年无人邀请聚会而感到生不如死时,不免觉得有些可悲,可怜,可叹,可笑。

  索菲,一个可怜的姑娘。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儿,原本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婚姻,但是惨遭飞来横祸,命运无情地夺走了她的幸福。之后就“破罐子破摔”?有书评这样说:“当命运残忍地剥夺了她的幸福之后,她的个性突然放出光芒,用自我毁灭对抗命运的捉弄,寻求毁灭的方式非常凄厉。 ”然而,我确实不是很认同

  还有,苏珊,一个混迹在画家之中,和各种画家同居、给他们做模特、照顾起居,后来幸运地遇上了后来的丈夫,并且学习画画,还颇有天赋地画的很不错,搞个人展览。

  在我看来,书中的各个人物形象,拉里无疑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一个理想中人。然而,我却并不是很认同他的生活,因为我还是很看重物质的。

  我比较认同的要属 苏珊,这个作者所费笔墨不多的人,自由,诗意?还有画画取得一点成就所代表的天赋?可能就是这些元素的组合,让我感到这个女孩的生活,是我所认可的。

  不像拉里那般理想,追寻终极意义,也不像伊莎贝尔和他舅舅那样执着于物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我还以为最明智的生活方式是在肉体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呢。”

  这只是,年轻的我,读第一遍的感受,待更新……

  《刀锋》读后感(十):刀锋第一遍,人物简评

  第一遍读刀锋,只能说说几个人物的粗略感受:

  拉里,他是芸芸众生之中难觅的一个。不是来自人间,更像希腊神话中的俄尔普斯。有快乐,明亮,热情的一面, 有与生俱来对美的直觉。也正因为如此,他对18岁的伊莎贝儿那充满生命力的醉人的美丽无法抗拒,满心期待与她结婚,去希腊,去建立所谓的幸福。只是他不懂这种幸福,对于伊莎贝儿而言,多么的单薄与不值一提。

  他也有忧伤,禅念的一面。死亡是如此的轻易与直接时,他措不及防的迎来他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于是不能再听任社会陈规的摆布,在社会规范的量尺下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并且无公害的螺丝钉。他超然随性,热爱知识,不以体力劳动为苦。他的眼里没有阶级,没有上下贵贱,只有善和映照出的恶,是人间不存在的一份纯粹。

  所以我说他来自希腊神话,来自遥远,与美最近。

  艾略特,他是最最勤快和努力的势利小人。所以他最终死在华丽的躯壳里,也算是无憾。很多渴望同样路径上升的,应该好好学习艾略特的勤勉。很励志。

  伊莎贝儿,就是你我。永远那么爱自己。也曾经动过傻念头,在年少无知的时候想要为爱情不顾一切的做点什么。最后也就只是动动上下两片嘴皮而已。体面的生活,对我们而言是如此重要。就像是身上仅有的那么一件衣裳,没有它,便无以遮身蔽体,羞愧难当。我们只想做过合格的女人,妻子,母亲。在任何阶段都能有个不错的答卷。我们的爱,总是参杂着各种计较和算计,最后调和的四平八稳。永远不会爱错一分。

  索菲不一样,她不是为了自己而去爱别人。对于伊莎贝儿,爱是一种捆绑彼此的关系,是道德和束缚好听的解释。而索菲是只能爱一次的小鸟,那样的奋不顾身而脆弱。于是她只能任性随意的打法掉自己的余生,在她的挚爱和孩子被一场车祸夺走生命之后。

  我想我会再找纸质版的刀锋拿来看。这是值得再看的小说。因为这些生命,不仅仅活在那个时代,而且活在今天。特别是哪些丑恶的劣性与嘴脸,完全有增无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