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白痴》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白痴》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7 20: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白痴》读后感精选10篇

  《白痴》是一本由[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59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痴》读后感(一):喜欢这本书

  磨磨唧唧了两个月,在不把书看完就不能出去玩的的强制措施下,终于把白痴看完了。合上书本,轻轻的舒了口气,开开心心的去去睡觉。然而,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翻开手机,查找关于白痴的书评。可是没有一个让我有共鸣。我不耐烦的关掉手机,逼迫自己睡觉,可是睡不着,脑海里开始浮现的是白痴里的几场群戏描写。说来奇怪,明明看的时候很不耐烦,对几场群戏都是粗略而过,没想到这些场景最先浮现于脑海,而且每个人的形象都那么分明,没有重合。其实纵观全书,主人公活动的地点非常少,描写也是点到为止,相比于其他作家动不动大段的景色描写简直是吝啬。仔细回想主人公待过的地方,也就是他住的旅馆,叶潘钦家,纳斯塔霞家,罗戈任家,小公园,几乎少的可怜,作家把他的精致描写全部献给了人物的对话与心理。说起来,刚开始我是并不习惯里面的对话的。因为里面的语言都太戏剧化了,情绪太激烈了,每个人都像在大声呼号,哭天抢地,完全不留白,跟中国温柔婉约,话里有话完全两种风格。然而,经过了最初的不适应,我越来越习惯作者的叙述方式。就像俄罗斯的伏特加酒,初品时无色无味,待到三杯下肚,那股子如火焰般的刺激让人不禁热血沸腾,血流上涌。

  我想陀老是爱着笔下的主人公梅什金公爵的,虽然赋予了白痴的称号,却给了他最美好的如婴儿般的善良与美德,犹如耶稣基督,对人世间抱着百般美好的期待,宛如初生的婴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而在文中,他也正像耶稣一样,像周围的人赋予他的爱,感化他们,救赎他们。可是,作者没能给他大团圆的结局,他毁了他,毁了他最大的希望,他的爱没能救赎女主人公,也没让他获得他最爱之人的爱,这些人,包括罗戈任,通通走向自我毁灭,走向那个他们已知的结局。希望落空,公爵成了真正的白痴,疯子,个体的救赎宣告失败。我想,疯了也许对他更好,这样他就可以安心的。不必再为拯救别人而受苦。

  纳斯塔霞,书中的第一女主,如若是在武侠小说里,她必定是如风四娘般的大人物,喝最烈的酒骑最烈的马,肆意享受江湖的快意恩仇,末了,一骑绝尘,留下迤逦传说。可惜她不属于江湖,她属于陀老,她属于俄罗斯,属于那个年代的真实世界。陀老的文學主题一向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而纳斯塔霞,在本书里成为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象。她聪明伶俐心高气傲,美貌出众,如果放在叶潘钦家,也是会如阿格拉呀那般受人疼爱,名望出众。自然,她也是有声名的,只是,是污名。命运的捉弄让她成为了别人的情妇,如果她是普通的女子,无知浅薄,也许就这样浑浑噩噩过着生活,享受纸醉金迷觥筹交错。但是,她不是呀!她是一个自尊高过天,聪明绝顶的女人,她的聪明让他早已看透人们虚伪肮脏的灵魂,她的自尊让她蔑视围在她身边的所有人,她追求善与美,可是她的处境,像一团泥沼围困了她的肉体,不断鞭笞她的灵魂,仿佛在嘲笑着自诩高傲的灵魂,在两者间的拉扯下,她愈发的痛苦现实无能为力精神的波涛汹涌冲撞着这个可怜女人的内心,以至于她只能更加高筑自己的高傲与自尊来抵挡,可是,建立在虚假根基上的建筑,能挺立多久呢?人的自尊自傲,来源于品格,也来源于行为,和他人的尊重,而她的自尊自傲,在外人看来,不值一钱,她,只不过是玩物。也只有她自己,坚信着自己的灵魂。可是周身如此污浊,她无力洗刷,又让她对自我的坚定怀疑。所以,她做了那么多在外人看来可笑的事,她不断的用言语,用刀锋一样的语言,刺痛虚伪的人们,也用那些外界的评价来刺激自己,似乎想做实她的乖张,麻醉自己,犹如疯子,垂死挣扎。就像魏晋名士阮籍,猖狂不羁,却在驾车到无路之时,恸哭而返,那种绝望,深入骨髓。

  所以她爱上公爵并不奇怪,公爵是她生命里的一道光,不,是太阳。他对她的尊重,对她的怜悯,他的美好品格,几乎照亮了她的生活。原来这世上,真有这样美好的人,真有看透她的灵魂,并愿意爱她救赎她的人,她这么多年的疯狂,不也是在寻找某种救赎吗?如果是童话,也许故事就此结束,给了一个王子与公主过上美好生活的happy ending.但是它不是,陀老是多残忍啊!人性又是多么复杂啊!纳斯塔霞三番五次的逃走,她抗拒这份爱,不,应该是这份情,她动摇了,公爵犹如太阳,她每接近他,就能感受到他的温暖,可是也越照亮了她自身的黑暗。以现实种种条件来看,她配不上公爵,而这个有着骄傲灵魂的女人,终于被外界的条件影响,也这样认为起来。我懂,我知道这种感觉。公爵越是靠近,她越是痛苦,那是另外一种痛苦,人对于美好的东西总是会欣然追求,可若真的得到,自己真的能安心承受吗?会不会害怕自己会去玷污?会不会害怕他会消失?自己能够永远保持它的美好吗?自己真的配吗?书中并没有描写她在离开公爵前和公爵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可是从后面公爵的表现来看,那必定是一段癫狂又痛苦的日子。内心的那份耻辱感羞愧感,想必让纳斯塔霞折磨自己也连带折磨了公爵,为了不再伤害这个纯洁的灵魂,她一次次远离公爵,直到她被杀害,是不是她一早就知道的结局?是不是她认为,唯有死,才可以让灵魂不再受折磨,不再苟且于世,可以不用忍受周围的污秽,她的精神得到了平息与安定?

  阿格拉雅,对她的描写并没有让我很深刻。但是我知道,公爵爱着这个女人,这是另一种爱,跟对纳斯塔霞的怜悯之爱不同,这是一种单纯的对美好的喜爱之情。如果纳斯塔霞象征黑暗,那阿格拉雅就象征光明,没有人不渴望光明,她是人类乐观态度的源泉,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公爵爱她,因为这份爱,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光明的平等的爱。没有掺杂太多的不对等,青鸾舞镜,我想公爵也许认为阿格拉雅就是她的同类,所以即使在那次决斗之后,在他决定娶纳斯塔霞后,他仍然认为阿格拉雅能够理解,也许他认为她就是她的同类吧!只是他低估了女人的嫉妒心,竞争心。最后阿格拉雅的结局也没好到哪里去,单纯的她被蛊惑而抛弃家庭,也许这就是真实世界的结局,纯真善良不能抵抗一切俗务,聪明也不可以。

  《白痴》读后感(二):基督徒的心肠

  看了这本小说,忽然觉得小说分两种,一种是把故事讲好的小说,另一种则反之。这本书显然是后一种类型。充斥大量作者对当时俄罗斯社会现象的和各类阶层的抨击,光从阅读感而言确实有些破坏小说的故事性。

  另一方面,作者在对人物心理描写方面毫不吝惜笔墨。但因此,塑造的角色异常真实有血有肉。在这一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力深厚,非常之精彩。特别是一些对人性多面,细微之感,别具天才。

  接下来想谈谈两位公爵爱上的女性。阿格拉娅和娜斯塔西娅。读到最后我才发现,作者似乎潜意识里将俄罗斯当时对两个阶层的思考和关注,寄托在这两位女性身上,阿格拉娅属于上层拥有美好的家庭,受人青睐和喜爱。而另一位代表俄罗斯那些遭受不幸的人,代表俄罗斯当时社会上的残忍与痛苦。

  陀思妥耶夫斯基明显的,并不是一个太激烈到有推倒官僚主义,扶持劳动阶层翻身的精神,他的性格,是寻求两者妥协。他即爱着阿格拉娅,又爱着娜斯塔西娅,一个不够果断和仁爱心肠的公爵,也代表着当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政见,对国家命运和阶级构成的态度和想法。

  所谓的基督徒心肠。

  结局是绝望的,无力的,只有宗教信仰能安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

  《白痴》读后感(三):业火

  说实话,陀翁还是在写“政治”、“宗教”,很多人读得太偏了,我也很难说破,他们也很难同意。就不费口舌了。

  I 人物篇

  伊波利特:在我看来这才是陀翁的化身。伊波利特并不如我们书中介绍和我们想得那样卑鄙。很多人好奇心强,然而并无伊波利特的年轻人的敏感心理,他甚至敢于质疑自己。一个讴歌爱,敢于决裂,又渴望复仇的人,是最复杂的。博爱的人不敢承认自己也有恨,伊波利特的憎恶是有倾向性的。他热爱的是真正的尊严,不是谎言的尊严,不是金钱。在另一个场景,公爵也许也可以与之换位。

  纳斯塔西亚菲丽波芙娜巴拉什科娃代表这样一种人物:她的精神是这样浪漫仇恨、爱耻辱又对耻辱极端敏锐地厌恶、成熟、诗意、歇斯底里,她的肉身是放荡、孤寂、高挑、曼妙、丰满的。她是优美妇人最高的代表,也是人性饱蘸苦涩最高的代表。她和阿格拉雅的样貌最容易浮现,她大概是最有魅力的女性形态,对于任何下半身知识分子族群都是最高级的尤物,但她却折服于另一种人,这种人正巧不喜欢他,我这里绝不是指公爵,我认为这种人一辈子都是这样的,她们即使没有这个公爵,也会被另一类人毁灭,她们热爱毁灭,她们热爱的正是这种苦行者。苦行者拒绝性享乐的丰足,又不愿怨她的生活方式的堕落,他们的一切爱来自于怜悯,而且这怜悯并不让人不适。和她在一起,你享受的是牵引,因为她热衷于先行一步,耍弄修士。她喋喋不休,把你的身体和精魄折磨和进攻地凌碎不堪,你需要的只是沉默着领会;一旦你不能做一个拼图,她就会立刻给你破碎的危险信号。

  CAN乐队演出的时候,下面人的表情非常无趣,我常常观察德国人,这样的场面下,却总是无动于衷的也只有德国人,德国人的闷骚暴露无遗。我知道一个人,以前我称其为“爽子”,这里隐而称为SSS,不,S吧。当然,S和我无关,但我一直把她当做阿格拉雅。S不仅符合这种德国式姿态,而且还是它最好的听众。

  我们的阿格拉雅和S一模一样:我可以想象——不,这甚至不是想象,而是超现实,布勒东曾经在宣言里讲过,超现实是比现实还真切的光景——一下她的状貌:花边洋服、黑衣黑帽,脸部神秘,表情晦暗,语言刻薄,语音磕绊,语意复杂。她是一个特别热衷,甚至可说是过于热衷于神秘的人,这种神秘要么是巫术,要么是科学。这使得她过于骄傲,不,正是因为骄傲她从奋力学习数学的。如果你和她对话的话,十次有八次会被呛住;如果你从平视角度与她对视的话,她必然总是以俯角回应你。如果你对她施加妄恶,这也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若表达爱意,她就会癫中作恶了。她是这样一个倔强的人儿,以至于她永远是一个儿童,哥特式的儿童。她眨着大眼睛,热爱发问,喜欢沉闷,考验猜谜,讨厌钱权,憎恶缱绻,充满妒忌,工于毒计,又天真无邪。她身上有某种宿命性的幼稚,使得她总是喜欢单一的毁灭。她的资质和命运都是好的,但某种因子令她不断渴望走向否定和摇摆,怀疑他人、怀疑自己,乃至毁灭一切。这个人不会给我们太多快乐,她并不像一个丰满女性一般好降服,她不爱说话,好捉弄人,尖酸刻薄,热衷知识。她一会是婴儿,一会是魔鬼。我曾经对阿格拉雅这样的人又爱又恨,对她的这一感情十分激烈。我对完全的尤物感情并不大,因为丰满是日光璀璨,给我们的是永恒的舒缓。

  两种人都歇斯底里,区别是前者会表现出来,后者会沉闷在内。后者说实话更难料理,前者则彻底堵住了自己生活生还的可能性。这种情感是赌博!

  薇拉是心底最单纯的人之一,不仅单纯,而且充满博爱。她对公爵的爱不下于两个女主角,她却没有任何妒忌和奢求,她有自己的家庭,但她是纯粹天真的爱,一个朋友而且母线的爱,是木星的爱,缓慢观望着他的爱。

  叶甫根尼帕夫洛维奇拉多姆斯基和凯乐尔他们最有意思,伊波利特和他们都属于公爵不打不相识的朋友,凯乐尔和叶甫根尼对公爵死心塌地,充满义气。这些“文化游民”和“政治流氓”不但有着自由的心,而且有着人道的心。

  列别捷夫的夫人和伊沃尔金将军夫人妮娜亚历山大罗夫那非常温柔,但无性格;最使人震撼、赞赏和热爱的女人是丽扎维塔普罗科菲耶夫娜叶潘钦娜。她可以说是专制帝国能诞生的最聪慧最美丽的心和身了。任何知识与宗教都不能和她比美。我们应该赞赏这样的母亲,甚至我愿意在她脚下做一个朋友,一个仆人,我愿意做她的孩子,甚至情人。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人,但我们根本就难以发现这样的人。她的矛盾和无偿的爱,是女性们比不了的,也许薇拉可以和她相比。这个人塑造得太成功了,以至于超过了两位女主角对我的吸引力。因为她是家常便饭。你知道吗,在外吃饭,吃得再贵,也无意义。读这些著述,吃这些美食,看和穿过女性的肉身,都远不如母亲的一顿饭解馋、解饿。灵魂是挣扎的,我们每天无法预料会吵成什么样,日子坎坷不堪,分裂、暴力、荒诞、孤寂,和很多人都疏离了。但我们的宗教,实在像饭味,只有日常的饭味,才胜过所有天才、庸常、喧嚣和智慧。

  科利亚无疑有点僵化,他太好了,却又没有复杂的内心塑造。这和鲁迅一样,寄希望于年轻人,然而年轻人?大家都不爱听“一代不如一代”,但看看近代史吧。

  希公爵属于清爽的贵公子,接近叶甫根尼。

  II 本书的几个人格-讽喻高潮篇:

  1

  最中段,丽扎维塔眼看着公爵被骗走钱,公爵明知道,还无动于衷。这一点如果能做到,那么陀思妥就真是比伊波利特高明很多,我愿意相信是这样。

  2

  伊波利特的自白信,写得过于思辨和残暴了,赤裸裸的现象学暴力。这段文字可以当做《epitaph》的文学版。

  3

  阿格拉雅脸上的怒火和情敌们的对峙。

  4

  第四部开头,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种鲁迅式的夫子自道插入进来,非常震撼又独特的元叙述。我在鲁迅群里讲过一点,围绕着《破恶声论》,大抵是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要在现象学的方法下思考,考虑到自由派和反自由派的对立,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制,宗教的困乏与被压制,真正的思想永远没用等观点,还有平庸典型、天才典型等等。平庸典型更难塑造,大部分小说的典型实际上都不是典型,鲁迅和陀思妥冒天下之大不韪艰辛刻画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典型,然而他们又太平庸了。平庸的人自己无法看见自己,实际上我们的社会上不缺少果戈里那些人物、鲁迅的阿Q和陀思妥的加尼亚,缺少的只是发现他们的眼睛。以前阿Q是没有知识的精神胜利,如今的大学生和知识教授、官僚是有知识的精神胜利。陀思妥写得非常好,对这种人,我们毫无办法,他们只不过“拍拍而站起来”而已。这样超前的思想,如果每个人在教科书上看过《破恶声论》,自然能解决不少问题,但可能吗?!绝不!!所以鲁迅寄希望于少数人,然而又警惕独夫和民众的压制。这样超前的思想,解决了胡适的问题,解决他没解决的问题,然而谁读呢?读了鲁迅全集的人也许不少,谁真懂呢?可见思想的无用,很多人以思想攻击陀思妥和鲁迅,那是太狂想了:

  我们故事中的某些人就属于这一类“平平常常”或“普普通通”的人,至今还很少向读者交代清楚他们的情况(我承认这一点)。瓦尔瓦拉·阿尔达利翁诺夫娜·普季岑娜,她的丈夫普季岑先生,她的兄长加夫里拉·阿尔达利翁诺维奇正是这样的人。

  确实,没有什么比做一个例如这样的人更懊丧的了:具有富裕的家财,高贵的姓氏,像样的外表,不错的教育,人也不蠢,甚至心地善良,可同时却没有任何才能、任何特长、甚至任何古怪行为、任何一个自己的思想,完全“跟大家一样”。财产是有的,但不是罗特希尔德那样的富翁;姓氏是清白的,但从来也没有标志过什么;外表是体面的,但很少能表明什么;所受的教育是正规的,但是却不知道用到什么地方去;智慧是有的,但没有自己的思想;心地是好的,但缺乏宽宏大量;等等,等等,一切方面都是如此。世界上这样的人异常之多,甚至比觉得的多得多;如所有的人一样,他们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才智有限的,另一类“聪明得多”,前者要幸运得多。对于才智有限的“平常人”来说没有比把自己想象成是不平凡的、与众不同的人更容易的了,他们毫不犹豫地以此为乐,聊以自慰。我们的有些小姐只要剪短自己的头发,戴上蓝色眼镜,自称是虚无主义者,马上就相信,戴上眼镜后他们便立即有了自己的“信念”。有的人只要在自己心里感觉到点滴全人类的和善良的感受,便立即确信,谁也不会有他这样的情感,他在总体发展上是个先进者。有的人只要口头上接受某种思想或者没头没尾读了页把书,便马上相信这是在他自己的头脑里产生的“自己的思想”。在这种种情况下厚颜无耻的幼稚(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会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所有这一切令人不可思议,但却时时刻刻都能遇到。果戈理在惊人的典型皮罗戈夫*中尉身上把这种厚颜无耻的幼雅;把一个蠢人对自己和自己的才能的毫不怀疑的自信绝妙地表现了出来,皮罗戈夫甚至并不怀疑自己是个天才,甚至高于所有的天才;他自信到一次也没有向自己提出过这种疑问,不过,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疑问的。终于,为了满足道德感情受了侮辱的读者,伟大的作家不得不鞭笞了他一顿,但是,看到这位大人物仅仅是抖了抖身子,在挨了打以后为了补足精力吃了千层饼,作家也只能摊摊双手,不管自己的读者了。我一直为果戈理笔下的这位伟大的皮罗戈夫只有这么低的军衔而痛惜,因为皮罗戈夫是那样自鸣得意,随着年资增长和职衔升迁他戴的肩章的穗干将越来越粗,越来越打转,他也就更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例如是个出类拔萃的统帅;甚至不是想象,简直就深信不疑,升了将军,怎么会不是统帅呢?这样的将军后来在战场上惨遭失败又有多少?而在我们的文学家、学者、鼓动家中又有过多少皮罗戈夫?我说“有过”,但是,当然,现在也有……

  我们故事中的人物加夫里拉·阿尔达利翁诺维奇·伊沃尔京属于另一类人;他属于“聪明得多”这一类人,尽管他从头到脚浑身都沾染了要出人头地的愿望。但是这一类人,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比起前者来要不幸得多。问题在于,聪明的“平常人”即使有时候(也许是一辈子)把自己想象成出类拔孽的天才,但是在自己心底还保留着一条怀疑的蛆虫,它能使聪明人有时完全陷于绝望而告终;如果他屈服于命运,也已经被深入内心的虚荣完全毒害了。不过,我们举的例子无论如何是个极端,绝大多数这类聪明人的遭遇完全不是这么悲惨的;仅仅在暮年时肝脏多少会有损害,如此而已。但是,在顺从和屈服以前,这些人终究是会异常长久地闹腾一通,从青年时代起直至与世无争的年龄,而一切全是出于要出人头地的愿望。甚至还会遇到非常奇怪的情况:出于出人头地的愿望有的正派人甚至下得了决心会干卑贱的事;甚至也常有这样的事:这些不幸的人中有的不仅正直,而且甚至还很善良,是全家的神明,用自己的劳动不仅赡养自己的家人,而且还养活他人,结果又怎样呢?一辈子不得安宁!他曾这么好地履行了自己做人的职责,这样的想法丝毫也不能使他安宁和得到慰藉;甚至相反会刺激他,他会说:“瞧,我一辈子在忙什么了,就是这一切束缚了我的手脚,就是这一切妨碍我发明火药!假若没有这一切,我一定能发明什么,不是发明火药,就是发现美洲,--确实我还不知道会发明什么,但是一定会发明的!”这些先生最本质的特点是,他们这一辈子无论如何也不能确切知道,什么是他们应该去发现的一什夕是他们准备奉献终生去发现的,火药还是美洲,不过,说真的,他们瞩望发明所受的痛苦和烦恼也够得上哥伦布或伽利略那份命运了,加夫里拉·阿尔达利翁诺维奇正是这样开始他的人生的,但还刚刚开始。他会面临长时间的折腾、一方面不断地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缺少才能,另一方面不可抑制地要使自己相信他是个有独立精神的人,这二者的矛盾几乎还是从少年时代起就使他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这是个生性嫉妒、有着强烈欲望的年轻人,而且,好像生来就有一副好激动的神经。他把自己炽烈的愿望看做是力量。怀着超凡脱俗的热望,他有时准备做最不明智的贸然的跳跃;但是事情进行到刚刚要做这贸然的跳跃时,我们的主人公要下决心时,他又总是聪明过头。这就使他痛苦万分。也许,有时候他甚至下了决心去干极端卑鄙的事,只要能达到他理想中的东西;但是仿佛故意的,事情一旦要采取行动了,对于要于这极端卑鄙的事,他又总是太正直了(不过,干那种卑鄙的小事槽他是随时都会同意的)。他怀着厌恶的和憎恨的心理看着自己家庭的贫穷和败落。他甚至傲慢和轻蔑地对待母亲,尽管他自己也清楚地懂得,母亲的名声和性格现在还是他功名的主要支撑点。

  eferpitou:这段可以讲的内容太多了,但我不愿意讲了,因为讲起了会折损心神。这段话写得正好是大学生、知识人。我举一个例子,潜流。

  5

  将军拿走了列别杰夫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钱包,惶惑不安,过了几天又偷偷放回原处,列别杰夫很奇怪,因为他曾在这里找过无数遍,而重新发现钱包的时候将军偏偏看不见地上有钱包,他将计就计也假装看不见;将军急坏了,又偷走钱包,偷偷割破列别杰夫的口袋,放进下摆里。列别杰夫还装看不见,任钱包拍打着大腿也装看不见,将军每天和他见面,又气又急,又无法请求原谅。

  “对了,其实,我想了解一下将军的事,”公爵也沉思了片刻,现在猝然一振,说,“还有……关于您告诉我的这次失窃的事……”

  “关于什么?”

  “瞧您,好像现在不憧我的话似的!啊,天哪,鲁基杨·季莫菲伊奇,您老是在演戏!是说钱,钱,您那时丢失的400卢布,在皮夹里的,早晨动身去彼得堡时您到我这儿来讲的这回事,究竟明白没有?”

  “啊,您这是讲那400卢布!”列别杰夫仿佛只是现在才豁然明白,拖长了声调说,“感谢您,公爵,谢谢您的真切关心;这对我来说太荣幸了,但是……我找到了,早已找到了。”

  “找到了!啊,谢天谢地!”

  “您发出的感叹是极为高尚的,因为400卢布对于一个以艰辛的劳动力为生、有一大群孤儿的人来说实在并非是无关紧要的事……”

  “我说的不是这一点!当然,您找到了,我也为此高兴,”公爵急忙改口说,“但是……您是怎么找到的呢?”

  “非常简单,是在椅子底下找到的,我曾在那把椅子上放过常礼服,这样,显然是皮夹从口袋里滑出悼到地上。”

  “怎么会掉到椅子下面去呢?不可能,您不是对我说过,所有的角落都搜寻过了,在这个最主要的地方您怎么遗漏了呢?”

  “问题就在于我看过了!我记得太清楚了太清楚了,我是看过的!我四肢着地抓着,还搬开了椅子,用双手摸索过这块地方,因为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看见那里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平平光光,就像我的手掌一样,但我仍然摸索着。一个令人伤心地丢失了重要的东西……非常想找到它,尽管看到那灯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却仍要往那里看上十五次,这种时候往往总是产生类似灰心沮丧的情绪。”

  “对,就算这样;只是怎么会这样呢?……我始终不可理解,”公爵莫名其妙地喃喃说,“您说,那地方先是什么也没有,而且您在那地方还找过,可一下又突然出现了?”

  “确实一下子又突然出现了。”

  公爵奇怪地望了一眼列别杰夫。

  “那么将军呢?”他突然问。

  “您说什么,将军?”列别杰夫又糊涂了。

  “啊,我的天哪!我是问,您在椅子底下找到皮夹后,将军说什么了?您起先不是跟他一起找的吗?”

  “起先是一起找的,但这一次,我向您承认,我没有吭声,认为还是不要告诉他皮夹已被我单独找到了。”

  “为……为什么?钱都在吗?”

  “我找开皮夹,钱都在,甚至一个卢布也不少。”

  “至少要来告诉我一声嘛,”公爵若有所思地指出。

  “我怕打扰您,公爵,因为您自己的事也许已使您,这么说吧,有异常丰富的感想了;此外,我自己仍装做什么也没找到。皮夹是打开过,看过,后来又合上,又将它放到椅子底下。”

  “这是为什么?”

  “就这样,出于进一步的好奇,”列别杰夫搓着手,突然嘻嘻笑着说。

  “现在它就这样放在那里,第三天了?”

  “哦,不,只放了一昼夜。要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让将军也找找。因为,既然我终于找到了,那又为什么将军不能发现这么引人注目,这么明显地放在椅子下的东西呢?我几次激动这张椅子,将它摆得让这个皮夹完全显露出来,但是将军却丝毫也没有注意到,这样过了整整一昼夜。看来,他现在非常心不在焉,你简直弄不明白;他说啊,讲啊,笑啊,打哈哈,而一下子又对我大发雷霆,我不知道究竟为什么。最后我们走出房间,我故意不锁门就走开了;他却犹豫起来了,想说什么话,想必是这只有这么多钱的皮夹使他担惊了,但突然又大发起脾气来,什么话也没说;我们在街上没走几步路,他就撇下我,朝另一个方向走了。直到晚上才在酒馆里遇上了。”

  “但是,最终您还是从椅子下拿到了皮夹。”

  “不,就在那天夜里椅子底下的皮夹不翼而飞了。”

  “那么现在它在什么地方?”

  “就在这里,”列别杰夫从椅子上挺直身子站起来,快活地望着公爵,忽然笑着说,“突然它就在这里,在我常礼服的下摆里。瞧,您请亲自来看看,摸摸。”

  确实,在常礼服左边下摆,简直就在前面的位置,非常显眼,构成一只口袋似的,摸一下便立即能猜到,这里有一只皮夹子,它是从兜底通了的口袋里掉到那儿去的。

  “我掏出来看过,分文不少。我又放进去,昨天起就这样让它留在下摆里带在身上,走起路来甚至还磕碰腿。”

  “您难道没有发觉?”

  “我是没有发觉,嘻嘻!您倒想想,深深敬爱的公爵(虽然此事不值得您如此特别的关注),我的口袋一直是完好的,可突然一夜之间一下子有了这么个窟窿!我就好奇地细细察看了,似乎是有人用削笔刀割破的,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

  “那么……将军怎么样?”

  “他整天都在生气,昨天和今天都这样;心里不称心满意得不得了;一会儿兴奋发狂乃至乐意巴结奉承,一会儿多愁善感乃至声泪俱下,一会儿突然大发脾气乃至我都怕他,真的;公爵,我毕竟不是军人。昨天我们坐在酒馆里,我的衣下摆仿佛无意间非常明显地突出着,像座小山似地鼓鼓的;他斜眼瞟着,生着闷气。他现在早就已经不正面看我了,除非醉得很厉害或者大动感情的时候;但是昨天却两次这样看了我一眼,我背上简直起了鸡皮疙瘩。不过,我准备明天把皮夹正式找出来,而在明天之前还要跟他一起玩一玩。”

  “您这样折磨他是为了什么?”公爵高声嚷了起来。

  “我不是折磨他,公爵,不是折磨,”列别杰夫急切地接着说,“我真诚地爱他和……尊敬他;而现在,随您信不信,他对我来说变得更为可贵,我更看重他了!”

  列别杰夫说这一切的时候是那么认真和诚挚,实在让公爵的气忿得很。

  “您爱他,又这样折磨他!得了吧,他把您丢失的东西给您放到显眼的地方……椅子底下和常礼服里,他就想用这一着直接向您表示,他不想跟您耍滑头,而是朴直地请求您的原谅。您听见了吧:他在请求原谅!看来,他寄希望于你们之间的温厚感情,相信您对他的友情。可是您却把这么一个……极为诚实的人蒙受这样的屈辱!”

  “极为诚实的人,公爵,极为诚实的人!”列别杰夫目光炯炯,接过话说,“正是只有您一个人,最高尚的公爵,能说出这么公正的话来:就为这一点我忠于您,甚至崇拜您,虽然我因为各种恶习已经腐朽了!就这样决定了!现在,我马上就把皮夹找出来,下等明天了;瞧,我当您的面把它掏出来;喏,就是它;喏,钱也悉数都在;喏,您拿起来,最高尚的公爵,拿着,保存到明天,明天或后天我会拿的;知道吗,公爵,这丢失的钱第一夜曾藏在我花园里一块小石头下面,您怎么想。”

  “注意,别这么当面对他说皮夹找到了。就让他无意地看到,衣服下摆里已经什么也没有了,他就会明白的。”

  “就这样的吗?告诉他我找到了,不是更好吗?还要装做在此以前一直没有猜到在什么地方。”

  “不,”公爵沉思着说,“不,现在已经晚了,这比较危险;真的,最好别说!面对他您要温和些,但是……也别太敞了……还有……还有……您自己知道。”

  “我知道,公爵,知道,也就是说,我知道是知道,恐怕做不到;因为这要有像您这样的心。何况我自己也是个易动怒和脾气坏的人,他现在有时候对我十分傲慢;一会嘤嘤啜位和紧紧拥抱,一会又突然开始侮辱人,轻蔑地嘲笑人;嘿,这下我可要故意把下摆显示出来,嘻嘻!再见,公爵,显然我阻碍和打扰了您最有意思的感情,可以这么说……”

  “但是,看在上帝面上,请保守原先的秘密!”

  “悄悄地行动,悄悄地行动!”

  但是,尽管事情已经了结,公爵仍然心事重重,几乎比过去更加忧虑。他急不可耐地等待着明天与将军的约会。

  III 我摘录的小句:

  A

  “不会来道歉吗?……我方才怎么会认为您是白痴呢!您能看到别人永远看不到的东西。跟你是可以谈谈的,不过……还是不谈为好!”

  eferpitou:这段话很像鲁迅、聂绀弩写教书先生。你只好直说,而教书先生只好支支吾吾。大家都爱真话,但大家都是叶公。鲁迅被认为“狂人”,横相当于陀翁之被当作“白痴”!

  “您一定会的,但不会永远这样,后来您坚持不下去了,会原谅我的,”

  “嘿!对您这人还真得留点神。鬼知道,您这话里就掺了毒药”。

  C

  十万卢布;这段和阿格拉雅让加尼亚用蜡烛烧手一样……

  D

  可以把这种真实的、美好的情感同这种露骨的、恶毒的嘲笑结合在一起?

  E

  “可怜的骑士又登台了?”

  阿格拉雅竟用莫名其妙和充满疑问的目光——

  eferpitou:从这里开始阿格拉娅表现出追求善了,但是她无法挣脱家庭,她注意形象,不会脱离家庭。后来她的毁灭,是彻底变了。阿格拉雅从这时候开始怀有情愫:敬爱。

  F

  阿格拉雅:“如果您不马上离开这些卑鄙小人,我恨您一辈子,一辈子就恨您一个人~!”

  eferpitou:这段话是狂乱的状态说的,阿格拉雅作为女性,这句话就和鲁迅对朋友的态度一样。

  G

  丽扎维塔:您为什么这样惊讶地看着他,难道他就比您笨,不能跟您一样思考问题吗?

  eferpitou:在这样的社会中,丽扎维塔是少数强音。

  H

  但是过了一分钟,他又突然迅速而又不安地左顾右盼起来;这第一个幻象很可能是第二个幻象的前驱和先兆。

  eferpitou:没人能比陀翁更擅长写心理活动的复杂和现象学印象。

  I

  他们的口号是“否定”、理由是“我穷”,手段是“为所欲为”。

  eferpitou:同胞看着眼熟不?

  J

  罗任戈:你哪里会有什么敌意!

  K

  帕尔分,我告诉你:你知道吗,他现在也许最爱的是你,甚至是这样,越爱你,她越折磨你。越折磨你,越爱你。

  L

  肯定有一些视人命如草芥的人,也许这种人还很多,列别捷夫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对的。不过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偏偏要把修士扯进来,他想用这事说明什么呢?

  “他大概想借此说明,在十二世纪,只有修士尚可一吃,因为只有修士身上有膘”。

  M

  古代和当代一个十分重大问题的答案就包含在这一终场之中!

  “攻击文明,宣扬十二世纪的残暴,装腔作势,没有一点纯洁的心灵。请问,他自己是靠什么置备了这座房产的?”

  O

  “上次您是不是说过,‘美’能拯救世界?诸位”,“公爵断言美能拯救世界!……恋爱!……什么样的美能拯救世界呢?”

  “我的这个《说明》可能回落到什么人手里,这人又耐心地把它读完了,就让这人认为我是个疯子吧,甚至认为我是个中学生,而最可能的是认为我是个被判死刑的人……”

  Q

  “阿格拉雅会怕?”瓦力娅火了,轻蔑地瞧了瞧哥哥。你们真卑鄙,尽管她可笑又脾气古怪,可却比你们高尚一千倍。

  eferpitou:这段话就是在说S。当然,阿格拉雅后来什么样,读者都知道。

  R

  临死的时候我感到,如果我能做弄一下迫害我一辈子、我也恨她们一辈子的难以计数的那类人中哪怕一个代表人物,而这类代表人物的最突出的典型,就是可敬可配的令兄大人。加夫里拉阿尔达里翁诺维奇,我所以恨您,唯一的原因就是您是最无耻、最自鸣得意、最庸俗、最可恶的平常人的典型、体现、化身和顶点——

  eferpitou:伊波利特这段话并不差,这是第四部开头的回应。所以我认为陀翁是有这种属性的。这个形象描述非常符合我上面提到的人。

  这些信也像梦一样。

  eferpitou:我不想继续引用了,因为透露是无意义的。对于好著作,还是要看原文才好。而且放在这里,是片段,也没有那么迷人的力量了。

  T

  这家人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特点:全家有争议的问题上,丽扎维塔越反对、激烈,大家越可能觉得这是她心里已经同意的迹象。

  U

  “噢不!噢不!不仅仅属于神学!”

  eferpitou:这是陀翁的政治观自道。我讲过:

  1他和迅翁一样,不喜欢开会,不喜欢和鸟知识分子说话,类似闻一多。但是一旦有好朋友,他私底下是非常活跃的。但是这些好谈政治的叶公们却害怕了,还认为他是“白痴”、“狂人”……

  2不仅仅属于神学,这段太重要了。很多人一辈子不明白文学,尤其是陀翁、鲁迅这样的文学家的文学,是干什么的。你说政治,他说非政治,他说你有病;你说当代,他说民国,他认为陀翁和迅翁只思考民国,民国是过时了的。不仅仅是政治!不仅仅是生活、文学、艺术!一切都一样!

  V

  我们俄国人一旦爬上岸,就疯狂走到黑……

  W

  大家很吃惊,滔滔不绝的这形象和腼腆的公爵不同

  eferpitou:这两条也很重要,1陀翁也是非常明白俄国人的非此即彼、疯狂嗜血的运动本质的。2滔滔不绝的政治宣教,实际上是陀翁/迅翁的敏感心理作怪。别人看看死难,也就罢了,写写文章,继续幽默;鲁迅可不行,他听见“消灭”就受不了。

  X

  使他十分吃惊的,也就是在众多其他模糊和奇怪的感觉中使他豁然开朗的一个奇怪的感觉:不是惭愧,不是捅了篓子,不是战栗,也不是始料未及,使他感到最惊愕的是:果然不幸而言中了!

  eferpitou:这是宿命论。陀翁比迅翁的宿命论强。迅翁在1907年最丰富,但也最宿命论、宗教论。后来迅翁继续发扬了1907年的唯意志论,始终对抗着极左。鲁迅也经常以最好的态度揣摩人,然而屡屡战栗的是,时代总是走向最坏的一面。所以说“希望”有什么用呢?不如“绝望”。绝望有两个意指,一个是消极、贬义的,大众一般如此运用,他们追求宏大叙事;一个是“无望”的意思,干脆不去幻想什么,只观察、体验,实事求是。

  “请听我说!我知道,竟说空话是不好的……”

  :这段符合第四部,写潜流那段。活写照!

  Y

  “您能够爱的只有您自己的耻辱!……”

  “对您发憷?”阿格拉雅问道。纳斯塔西亚竟然敢这样跟她说话,她天真的吃了一惊,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当然对我!您既然下决心来,可见您怕我……”

  “您……想以此扮演一个被逐出天国的天使”

  Z

  有这么一类人,很难寥寥数笔,一语破的……人常常把这种人叫做“普通人”、“大多数”,而这种人也确实构成任何社会的绝大多数。作家们在写自己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时候,大部分总是极力选取几个社会典型,形象地描写他们——这些典型很难在现实中遇到,虽如此,他们却几乎比现实本身还现实。……许多聪明人读了果戈里剧本后,知道了波德克辽辛其人,居然立刻发现,有数十名乃至数百名他们的亲朋好友,酷似波德克辽辛。他们在阅读果戈里的剧本之前就知道,这些亲朋好友跟波德克辽辛一模一样,只是当时还不知道这些人叫波德克辽辛。

  :送给潜流。

  伊波利特很敏锐,他说罗任戈会以爱报爱,以怨报怨。就是说自己女人跑了,他也要杀了公爵的阿格拉雅。

  “救救我!快带我走!上哪都行!快走!”

  这是最疯狂的女人的最疯狂的话,简直让读者疯狂。如果男人这样,大家也就想想,崔健也无非如此。女人如此,而且多次如此,毫无方向,还转对象,那就可怕了。

  凯乐尔的定义好:“史无前例的哲学”。我认为这段话也是在说《破恶声论》的。

  “上帝‘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关于他,我从前就说过这话,但是现在我要补充的是,上地保护了婴孩,把他从深渊中救了出来,不仅是上帝,还有上帝的所有圣徒”。

  我花了很久才真正读完《白痴》。我本以为这样吸引人的剧情会几天就读完的。后来我又重新看了。这是一部残酷的书,我曾经花了大半天时间考虑,我“两个都爱”,如何处置:他们都找死!我考虑过如何措辞,如何弄一个非常好的场合,让她们听着“我们三个人都是好的,但几乎不可能都幸福。如果能,我愿意做任何事。但显然很难。我可以死去,然而你们却是因我而求得美好的。我如何做呢?你们是否可以商量一下?或两个都是我的?这恐怕太寡廉鲜耻,你们也不同意的。那就我退出吧?我实在忍受不了你们不幸。抑或你们告诉我,你们过几年再告诉我‘我和其他人完全没有乐趣可言’?你们若沟通好谁退出,我也可以考虑。不,我受不了了,还是让我死吧。我不愿来一遭还让人痛苦。不不,我不知怎样做了,你们也许认为我太自私,逃避了罢!”我们要考虑“三个人如何有一个最好的方案,最好的方案是大家都活着并且幸福,但这你们不同意;其次是三分之二的人幸福而且活着,我死去你们不同意?那么死去一个我爱的?我就同意?还是必须死两个?哦不,留下那一个,等于三个人都死去了!这是什么世界呀!”

  有一次在人民公园,一个中年书呆子拉着我坐下,他以为我看着地上的横幅是想要“给他吃点饭”,其实我只是对占卜一向有兴趣罢了,他说了很多话,总结起来就两句:“您是一个命很好,运很差的人”;“您是一个感情非常软弱的人”。我听着就合不拢嘴,因为我其实是以反对谶纬为乐趣的。我没有给他机赚钱的机会。

  补记:公爵,“恋爱或美能拯救世界”?!不,没能!鲁迅胡适能拯救中国?不。我还想说一句:公爵很会爱人,对,是爱,不是占有,不是情欲,这对于女性是不公平的。阿格拉雅不会爱人(不是说她不能爱,而是不会)不擅长表达,更不会去表达,更别提表达是爱了。这两者不对等。就像大众都以为自己是友爱的,实则指不定多么恶;恶鸟都以为自己是恶的,大众也认为是恶的,实则指不定是多么善的。这样的交往怎么可能有善果?以有涯不能碰无涯,以不同的爱法也无法进入一个世界。

  《白痴》读后感(四):关于四种不同的爱

  梅诗金公爵的爱是基督式的,是非现实的,它在纷乱不堪的社会下奄奄一息。娜斯塔霞一方面渴望得到这份爱的净化,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卑污的肉体去侵蚀它,于是她只能选择自甘堕落。在这一点上,阿格拉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指责娜斯塔霞的。在那场两个女人唇枪舌剑的争斗中,她说这一切不过是娜斯塔霞的虚荣心在作怪,如果想要独立,为什么早不和托茨基一刀两断,去做一个洗衣妇。我想,这其中原因或许有她所说的虚荣心,但更重要的是娜斯塔霞毕竟是一个外表疯狂,内心脆弱的疯女人,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却又承受着肉体和心灵的蹂躏。她缺乏的是一种大无畏的抗争精神,所以 在面对叶丽扎薇塔反复念叨的”妇女问题‘时,她明白自己是无力的,她只能自我毁灭。

  相比娜斯塔霞,阿格拉雅追求的是自由,是另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她寄希望于公爵去逃离这种被受禁锢的环境。在表面上,她不承认这种爱,并且对此加以嘲弄,她放不下面子去接受傻乎乎的公爵,但心底却对公爵爱得炽热,这源于她独立的品格。我想,正是由于她的独立,傲慢才导致了最终的爱情悲剧。因为阿格拉雅的爱终究是自私的,对于公爵,她有着强烈的保护欲,她厌恶他人对自己的爱情指手画脚,所以才会有那场和娜斯塔霞的斗争。这种保护欲和娜斯塔霞是相似的,只不过娜斯塔霞选择自我毁灭来实现这种保护,而阿格拉雅则是以一颗强大,执着的心灵去捍卫。也可以说,娜斯塔霞的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它还包含了对于基督式的爱的皈依。

  公爵和罗果仁的爱如同硬币的两个面。一个是脆弱而高尚的爱,一个是激烈的爱夹杂狂热的情欲。二者都是纯真的,并没有谁好谁坏。

  公爵的爱——带有神性的:对于阿格拉雅是向往,对于娜斯塔霞是怜悯。公爵对后者的爱并不包括渴望被爱,而恰恰也因为公爵的爱过于宽容,缺乏占有欲,导致了和前者的爱情悲剧。所以说,只牺牲自我是没法获得真正的爱的,还要懂得一点自私。

  罗果仁的爱——充满兽性的:每当他和娜斯塔霞在一起癫狂的样子就让我想起《天生杀人狂》里的一对。他的爱一开始是充满情欲的,而情欲和暴力是两个密切相关的东西,所以当他得不到情欲时,就只能用暴力实现。可渐渐地,罗果仁被爱感化了,即使这种感化是渺小而微弱的,但至少让他懂得了爱不光是占有,还应当有奉献。于是他能够放弃自己的爱,让娜斯塔霞和公爵结婚。他最终杀死娜斯塔霞,实质也是一种牺牲。

  《白痴》读后感(五):比希腊悲剧还伟大的悲剧

  昨天晚上读刘再复和林岗合著的罪与文学,里面有一章评论红楼梦的忏悔意识,讨论的内容却恰恰把我对白痴的感受,而自己又未能说出的话,表达出来了。

  王国维所言,悲剧有三种:“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者。第二种,由于命运的盲目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

  白痴的悲剧,恰恰是这第三种悲剧。

  我是在高三读的这本书,也就是两年前。当时读完就有个念头,即这一切都是预定好的。娜斯塔霞是注定要死的,因为她的自尊与堕落,极度的自我否定与极度的自我抬升,她的人格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公爵是注定要疯的,他的天真,善良,无法在这个社会中被保留,而他的心也无法承受如此的痛苦。而罗果仁也是要毁灭的,他爱的执着,爱的痴狂。

  而他们谁应该为这个悲剧负责?娜斯塔霞吗?她在罗果仁与公爵之间的挣扎是出于内心的痛苦与逃避,她不应被归咎。公爵吗?他不该出于同情接受娜斯塔霞?可是他是想要拯救她啊!罗果仁有错么?一个人为自己所爱的三番两次背叛,为自己所爱牺牲一切,他的愤怒,他的爆发,他的绝望,有错么?可是只是这三个人,他们每人的行为都符合充足理由律,做了自己会做而该做的事,结果却是这样。

  就同王国维所说,“彼视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固有也”,也即刘再复所说的“共犯模式”。

  这悲剧,恰恰就是人的悲剧,人性的悲剧。

  只有通过对于他人的毁灭,才可以达到自己的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和他人却都毁灭了。

  再和红楼梦对比,公爵和贾宝玉都是一个有着“罪”的意识的人。这种罪的意识,是把自我放大,世间人事皆与自我有关,抗负起他人的痛苦,试图伸手去帮助。而贾宝玉和公爵一样,却都不是一个耶稣基督式的拯救者的形象,而是一个被弱化的角色,这两个角色也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毁灭。

  《白痴》读后感(六):白痴,及其身边的女人

  1、冬夜 冬夜,子时将尽,我裹着一件大棉衣站在阳台上吹冷风,看路灯下飘洒的雨丝。仰起头,把一瓶藿香正气水挤进口中,然后狠狠地,把塑料瓶子扔进垃圾桶。 一股灼热从喉咙蔓延至胃,脸颊渐渐发烫,正气水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不知何时开始习惯正气水的味道,甚至爱上这种刺激,浓烈的刺激,唤醒你身上每个细胞。 脑中闪过许多画面,纳斯塔霞把十万卢布扔进火炉,梅诗金公爵在叶班钦家的客厅高谈阔论,阿格拉雅和纳斯塔霞怒目相对,罗果仁把刀刺进纳斯塔霞的心脏,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屋子,一具用油布裹起来的尸体,美丽绝伦的尸体…… 熬夜把《白痴》看完,合上kindle,闭上眼睛,忽然觉得一阵胃痛、头晕晕沉沉,我想也许是要感冒了,于是起床翻箱倒柜,找出一盒正气水。 2、毁灭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喝正气水,刺激,痛快,有一种无以名状的快感,夹杂着死亡和毁灭,如惊涛骇浪澎湃磅礴,如银河落九天不顾一切,坠落、坠落、坠落,“哗”的一声,粉身碎骨,灰飞烟灭。 把所有的美好都毁灭吧!让死亡蔓延,让绝望笼罩世界,让美丽的灵魂一个一个死去!只留下自吹自擂的撒谎者、阿谀奉承的马屁精、自高自大的痨病鬼、一心想巴结权贵飞上枝头的凤凰男、不知廉耻的诈骗犯…… 这样的世界太令人绝望了,应该毁灭!毁灭!毁灭!把一切通通都毁灭! 哦,我爱陀思妥耶夫斯基! 3、白痴 分不清爱情和怜悯,婚礼是一场救赎,他说他害怕看到纳斯塔霞的脸,可是却要娶她。在她25岁的生日宴会上,他说愿意娶她,他不介意……他要尊敬她…… 是因为爱情?因为怜悯?因为那张夹杂着震撼人心的痛苦的脸?是的,她很美,美得不可方物,美得无与伦比,只有他看到她的美…… 他说我全心全意爱她!她是一个孩子……完完全全是个孩子! 他说我只不过结个婚罢了;她要这样;我结婚又算得了什么?……反正没关系!要不然她一定会死的!她会自杀的…… 他说,是要结婚的,要结婚…… 他自以为是天使,为了拯救这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女人,他愿意付出一切——真是自不量力!自不量力! 他说我爱阿格拉雅,要是没有阿格拉雅,我会…… 可是他却要娶纳斯塔霞。 他说阿格拉雅一定会理解我的……我始终相信她会谅解的…… 不,阿格拉雅不会理解你,没有人会理解,一个白痴的世界。 4、纳斯塔霞 她恨这个世界,她理应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玩弄了她、侮辱了她,她理应恨这个世界!她应该去杀掉那个恶心的老男人! 既然她选择了毁灭自己,为什么不去杀了托茨基?为什么她要毁灭自己却不杀托茨基?! 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 那个恶心的老男人!当她还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时就“收养”了她,然后按照自己的口味培养她,玩弄她。那时候她还是个小女孩,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天真的孤女,她什么都不懂…… 那个恶心的老男人,伤害了她,侮辱了她,给她带了巨大的耻辱,而自己却潇洒自如地出入“上流社会”,得到尊敬,得到认可。叶班钦夫妇甚至还想把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女儿嫁给那个恶心的老头,哦,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难道叶莉扎薇塔就不觉得托茨基是罪恶的?是下流可耻的?是猥琐卑劣的?难道托茨基就不觉得自己是罪恶的?是下流可耻的?是猥琐卑劣的? 不,没有人谴责那个强奸犯,所有的侮辱都落在纳斯塔霞身上,所有人都嘲笑她、鄙视她,说她是淫荡的女人——除了梅诗金公爵。 只有梅诗金公爵——这个白痴,看到纳斯塔霞的痛苦。只是看一眼她的照片,他就洞悉她眼中的痛苦,从此以后就全心全意追随她、爱她,或者说爱她的痛苦。 他说她是个可怜的女人……我愿意娶她……我要尊敬她…… 纳斯塔霞早就预感到罗果仁会杀了她,在那座充满死亡气息的房子里,可是在前往教堂和梅诗金公爵举行婚礼的路上,她却选择了罗果仁,她抓着罗果仁的手说:“带我走,带我走——” 她不爱罗果仁,却爱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死亡气息,爱他随时准备毁灭一切的冷酷,爱他夹在书里的那把刀,爱他客厅墙上挂着的那副画——画中受尽折磨的基督不是挂着安详的微笑,而是痛苦的。血淋淋的尸体,那么真实的尸体,看了那样的尸体,谁都不相信基督会复活。 纳斯塔霞终于还是像自己所预感的那样被罗果仁杀死了,然而我对这样的结局非常不满——既然纳斯塔霞选择毁灭,那么为什么不去杀了托茨基?既然罗果仁那么爱纳斯塔霞,甚至甘当杀人犯,为什么不去杀了托茨基?! 所以说,纳斯塔霞还是善良的,不像我这么刻毒,可是我就是不肯原谅她——她为什么不杀了托茨基?哼,不让我看到希望,不让我看到公平,不让我看到恶有恶报,不让那个充满罪恶的死老头得到应有的惩罚。 为什么不杀了他?! 5、阿格拉雅 梅诗金公爵对纳斯塔霞的爱是基督爱世人式的爱,更多的是同情和怜悯,他总是说纳斯塔霞是个“可怜的女人”;而他对阿格拉雅的爱,更像是一个男人对女人的爱。 阿格拉雅不是天使,虽然纳斯塔霞曾经以为她是个天使,总想撮合她和梅诗金公爵,但最后她终于发现阿格拉雅不是天使。 是的,阿格拉雅只是一个平凡的姑娘,她刁蛮任性、天真活泼,越是喜欢一个人就对他越刻薄;她追求独立,满脑子的新思想,向往外面的世界;遇到爱情时她也会好奇,嫉妒,所以她才会放下千金小姐的架子去和纳斯塔霞“谈判”;一旦爱了,她便义无反顾,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觉得梅诗金公爵是个白痴,她也要嫁给他。 她是个聪明的姑娘,一眼就看穿加尼亚的欲望和野心,所以她说“我不和你做交易”,所以她打从心里瞧不起加尼亚。呵,和阿格拉雅比起来加尼亚实在是个蠢货,和梅诗金公爵高尚的人格比起来,加尼亚简直是个野心家,把婚姻当做改变人生的筹码,一心想攀上叶班钦家,难怪连纳斯塔霞也要瞧不起他! 阿格拉雅虽然聪明勇敢,虽然有识人之能,懂得辨别是非,可是毕竟年轻,未经世事,缺少洞察力,这个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苦难,和纳斯塔霞比起来,她太天真了! 阿格拉雅的人物形象比不上纳斯塔霞的鲜明,也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却也是可爱的,我真希望她和梅诗金公爵能有个好结局,可惜陀思妥耶夫斯基太残忍了些,总是一次次,一次次,把美好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悲剧,我实在不喜欢…… 6、胡言乱语 以上不是读后感,也不是书评,只是看过《白痴》后的胡言乱语,却不得不说,因为看过这本书后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憋得我很难受很难受,要是不写下来的话,思绪会炸裂,连觉都睡不好。 看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不多,可是目前为止最喜欢的还是《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主题太宏大了,我害怕作者那种一本正经探讨生命、哲学、宗教的严肃样儿,害怕他把生命的本质揭露得太透彻,那会让我原本已经绝望的心更加绝望,而作者寄希望于“人性超越”,在我看来是不可能的,人性,永远都不可能超越! 就算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生之年能够写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第二部,就算阿廖沙最后在修道院过完下半生,成为最最虔诚的教徒,那也不是因为“人性超越”,而是因为对人性失望,甚至是绝望了。 《白痴》虽然也是悲剧,可是和《卡拉马佐夫兄弟》比起来有更多的温情,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人物描写得太形象生动了,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读着读着,你会不觉莞尔,因为书中那些人你身边都有,可以一个个对号入座。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绝望的,沉重的,严肃的,就像珠穆朗玛峰,虽然很雄伟很壮阔,可是太高太冷了,让我失去攀登的欲望。还是《白痴》更适合我,不是因为书里有爱情,我早已不相信爱情,只是因为在梅诗金公爵身上,我还看得到人性的优点,看得到希望——虽然这只是小说里的人性优点和希望!

  《白痴》读后感(七):其实傻也傻的智慧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不禁哑然失笑,“白痴”这个词,在现在看来无非是一个骂人、讽刺的贬义词,但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这个“白痴”却成了一个纯洁、善良让人喜爱的角色。

  小说描写了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家庭的绝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麦什今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娜斯坦西亚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她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的故事。

  故事中的麦什金拥有两个女人的爱情,他也同时爱上两个女人,两个女人分别是阿格利亚与娜斯坦西亚。

  阿格利亚高贵、光明,理想性格甚强,当众人嗤笑麦什金虚无主义、社会主义过了头,嗤笑他的癫痫如同白疑,阿格利亚却看见麦什金的善良、理想性格、骑士精神,她爱上麦什金,有很强烈的要保护麦什金不受伤害的愿望,在麦什金心目中,阿格利亚是光明的天使,是幸福的保证。

  《白痴》读后感(八):《白痴》,爱与美的呓语。

  倘若把文学比作浩瀚无际的星空,俄罗斯文学便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当我们谈及俄罗斯文学时,必然会提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和他那部史诗般的《战争与和平》。诚然,托尔斯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坚如磐石,而俄国的另一位作家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丝毫不次于托尔斯泰。

  《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相对于他的其他几部作品,《白痴》算比较好读的一本,随着火车汽笛声的响起,小说就拉开了帷幕。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痴》中创造了梅诗金公爵这一形象,并借他之口表达了内心深处对这世界的爱。公爵初临叶班钦将军府曾谈到死刑,谈到一个死刑犯在受刑时突然被免除死刑,继而又谈到《圣施洗者约翰被斩首》这幅画,画中描绘的是约翰受刑时的面部表情。实际上这一切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亲身的经历和感受。(1849年4月23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于11月16日执行死刑。在行刑之前的一刻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亚。)经历过死刑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这个世界爱得死心塌地,他想告诉世人,这个世界充满了美,人们无时无刻不活在美之中,生活是充满了意义的,正如梅诗金公爵所说

  “我不明白,当一个人走过一棵树影婆娑的大树,怎能不感到幸福呢?当您能跟一个您所爱的人说话,怎能不感到幸福呢!……世界上这样美好的事物比比皆是,连最不可救药的人也会认为它们是美的。您不妨看看孩子,看看朝霞,看看正在生长的青草,看看那些注视着您的、爱您的眼睛……”

  《白痴》女主人公娜斯塔霞·菲利波夫娜自小就沦为了富人的玩物,人们骂她拜金、放荡、不知廉耻的同时,又觊觎她的美色,唯有梅诗金公爵洞见了她内心的美丽与善良,并对她说:“您受过很多苦,能出这样的地狱而不染,这是了不起的。”郑重其事地表示愿意娶她。娜斯塔霞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生日宴会上当着“理所当然”的未婚夫加尼亚的面将十万卢布投进了壁炉的火焰之中,火舌翻滚跳动,把一张张丑恶的嘴脸映得通红。

  梅诗金公爵对娜斯塔霞的爱不同于对阿格拉雅的爱,前者是一种基督式的怜悯,梅诗金公爵就如同一位“圣人”,是现实中不存在的,这让我想到了《悲惨世界》中的卞福汝主教,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世人的一种期许,爱和美将拯救这个世界。然而《白痴》是以彻彻底底悲剧结尾,爱和美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狠心地毁灭,这正契合了末世论:“世界末日终将来临,基督重临人世,审判人类,新世界将会诞生。”毁灭并不代表消逝,爱和美的毁灭带走了世间的恶,爱和美将会重新复活。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两种力量,一种力量是绝望,是对恶的忍受,是对人性之残酷野蛮和可疑性的认可和顺从,另一种力量是人面对上帝的良心和能力,这两种力量无情地撕开了人类伪装的面具露出了灵魂丑陋的一面,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实际上就是人类的灵魂。

  最后附一首作于读完《白痴》后的小诗:

  我如此深爱这世界,

  爱这树影婆娑,

  爱那朝霞起落;

  我从未忘记歌颂它的美妙,

  青草在生长,

  野花在怒放;

  我的脸上流淌着幸福,

  听孩子们高声歌唱,

  痴迷那些美丽的回响;

  我站在人海的中心,

  仿佛自己就是他们一样;

  世间的欢乐排着队伍前进,

  痛苦被遗忘在角落里;

  我如此深爱这世界。

  时间如流水般消逝,

  在任何时候

  太阳都会照常升起,

  只为照耀我们每个人;

  我如此深爱这世界,

  让我痛痛快快地活着;

  何必要作茧自缚?

  我坚信自由至上;

  何必要虚情假意?

  我坚信人心本善;

  何必要忧思悒郁?

  我坚信爱不曾离去;

  我还坚信,

  人从来不会只活一生,

  我们所爱的

  足以让我们活千百世。

  《白痴》读后感(九):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读后

  这部近700页的著作到400多页的时候才吸引住我,其前忍受了诸多缺少小说真实性的枝蔓的行文——虽然一开始主角们就都现身了这一点值得赞赏。纳博科夫在其《俄罗斯文学讲稿》中认为:由于陀氏作品中跟知觉相关的一切自然背景和事物都几乎不存在,那里只有思想,道德这一艺术特征似乎命中注定陀氏应被俄文选定为俄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但却走错了方向写起了小说。【by一个人在月亮上跳舞】

  故事是这样的:贫寒的贵族苗裔梅诗金公爵从养癫痫病的瑞士返回彼得堡投身叶班钦将军一家(将军夫人也是梅诗金一族,而其第三女阿格拉雅尤其出色),突然获得一笔较大遗产;美丽而从小曾遭保护人玩弄的娜斯塔霞在做婚事决定时,或是因怜悯或是因突然的爱,梅诗金公爵说愿意娶娜斯塔霞,但娜斯塔霞却深感自己有罪而配不上公爵,宁愿跟另一个痴心于她的青年巨富罗果仁远走;公爵爱上千金小姐阿格拉雅,而娜斯塔霞也力图让阿格拉雅与公爵相恋,虽然娜斯塔霞真真爱的是公爵,而罗果仁则总是咀嚼着自己失爱的痛苦;像白痴的公爵虽向阿格拉雅求婚,却无法融入上流社会,而是诚挚的显露了贵族上流社会的虚伪和无力,遭到叶班钦将军家的某种排斥;骄傲的阿格拉雅和娜斯塔霞针锋相对,阿格拉雅受辱,因为娜斯塔霞将公爵留在自己身边了;娜斯塔霞与公爵结婚,在婚礼前一刻却又跟罗果仁逃走(她内心还是觉得配不上公爵),但被失爱的罗果仁杀死在自己家里;公爵再度成白痴被送往瑞士治病。

  情节多有变态虐心之处。但也有些基本规则。譬如,角色都默认上流社会的人道主义做派,所以婆婆妈妈,缺乏工具理性的利索。另外,娜斯塔霞的内心一段说明也能为她的乖张行为做出解释:“她每时每刻都在大声疾呼,说她不承认自己有罪,她是人们的牺牲品,是一个淫棍和恶贼的牺牲品;但…她自己首先不相信她自己,相反,她凭着自己的整个良知相信她自己是有罪的。…”【481】梅诗金公爵的爱是混乱的,他对娜斯塔霞的爱迷失在怜悯之中,而他同时又完全爱着阿格拉雅。

  但整部著作真正让我动心的却更是另一些思想性的东西。对癫痫式狂迷的讨论让人想起Bataille的理性的他者或异质者的概念;【253】从权利论滑向强权论;【328】自由主义缺乏民族土壤;【371】加西亚父亲的胡扯简直超凡入圣境界;【556】公爵反天主教和控诉俄罗斯贵族的空洞;【601-3】;公爵双重的爱(娜斯塔霞和阿格拉雅)。最著名的两个思想是这样的,一个是重病垂死的青年伊波利特在自杀前的自白中对神意甚至生命的反抗:“如果我有权力不出生到世上来的话,那我一定拒绝在这样嘲弄人的条件下生存。但我还有权力死去,虽然我退还的只是屈指可数的时日。…自然法则以其判定的三个星期把我的活动限制到了这种程度,以致于自杀也许是我还来得及按照我自己的意志善始善终的唯一事情。”【460】

  但最卓越的是另一个思想,我觉得甚至比《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宗教大法官之故事(自由与面包)更为深邃,这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借列别杰夫之口以惊人的方式讲述了现代性的隐喻:在需要和普遍幸福的功利时代,生命泉开始枯竭,铁路作为整个潮流,“人类变得过于喧闹,过于追求实利,缺乏精神上的安宁。”【417】那种超越一切灾难和瘟疫将人类维系在一起的生命力量枯萎了衰竭了。然而,这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真正伟大的是某种游移不定:对传统生命源泉或宗教并没有采取绝对赞颂,倒是以揭露的方式呈现的:讲的是12世纪人吃人的故事,而在大饥荒中吃了60个修士和6个婴儿的人最终忏悔——而这种忏悔背后的就是那种生命泉的力量——这一切让人嘀笑皆非或荒谬。是生命泉还是需要的潮流?陀思妥耶夫斯基让人印象深刻地追问了问题而不是给出轻易的抉择。

  江绪林2015年10月13日星期二

  《白痴》读后感(十):不知所云 我是说我 不是《白痴》

  陀爷的《白痴》用了一周半杂碎的时间看完了,我读书,读到喜欢的书,在阅读中会越看速度越快,但在即将结束的时候,会慢下来,就像要离开一个刚刚熟悉的朋友,感觉甚是不舍。不过读完陀爷的书,即使不舍,最终合上的那一刻,还是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为什么?因为俄国人的胸怀和气势,小女子真有些承受不起。

  前两天翻《文学回忆录》,看到木心先生谈到德法俄文学说的一句话,甚是有理,“德国人的耳朵和头脑特别灵,法国人的眼睛嘴唇特别灵——俄国人,有一颗心,为了这心,我对俄国文学情有独钟。”委实,俄国文学承担了一种对于人类的本性的关怀,这种关怀发于心而形于笔的,因而纵使我读完一本书也没办法把主角的名字流畅说出,一个简单的故事以其铺张而又无微不至的方式铺展开来,书本身的魅力和传递的东西并不会因此而模糊难寻,只是我没办法说出什么话来,我感觉很无力,所以其实这篇评论我写的很艰难,我甚至不知道为何要写。

  所以,暂停。

  有一点感受吧,纳斯塔西娅·费利帕夫娜是个毁灭性性格的人物,这种人物会让读者又爱又恨又怜惜又咒骂,是一座活跃的活火山,即使不去触碰不去刺激,她也会爆发,在某个时候。每当在一本书中看到这种人物,我总想到美狄亚,当然我是受希腊神话影响太深缘故,我并不觉得残忍,只是令我不忍。

  若是人人都能长存一点不忍人之心,那么,世界会不会好一些。

  不知所云,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