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知》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知》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8 20: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知》经典读后感10篇

  《无知》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知》读后感(一):可怜与骄傲

  木心写昆德拉,“带根的流浪人”,写的是真好。“对地理上的历史上得’国’ 都不具迂腐的情结”, 句子漂亮,想必是木心的感同身受。然而木心最后是魂归故里了,昆德拉这老头还硬撑着,法国才是他的家。

  提笔只觉词穷。我不曾流亡,我所经历的事的见证者都还触手可及,回忆还不够二十年愚弄我。我不曾流亡,但不能免俗可怜流亡的人。与祖国分开的四个月里,我日日夜夜思念这里的食物。流亡二十年?怎能消受?

  我相信只有经历过才会懂,木心懂昆德拉,写出一篇好文。唐诺不痛不痒地写些同学会云云,作弊!小说关于回归,我不能耍小聪明绕开。

  从伊莱娜的梦说起。对于故乡,她的潜意识导演上演了两出截然不同的戏——白天梦到的是故乡铺陈开来的田园绿径;晚上的梦却让故乡如地狱般难以逃离。然而是偷换概念了。恐惧是针对故乡,怀念却不是乡愁。昆德拉在第二章就饶舌解释过的——那是未满足的回归欲望的引起的痛苦。伊莱娜真正渴望的,恐怕不是回归故乡,而是灵魂的归宿。

  随着约瑟夫离开捷克回归荷兰的日期渐近,他的眼前愈加频繁地闪过那棵冷杉——像高举的手臂,指引他回家。伊莱娜呢?她委身于马丁,委身于古斯塔夫,又拿着那个水晶烟灰缸与约瑟夫咄咄相逼——约瑟夫感受到了她整个未来的重负正向自己倾斜而来,可是他选择了离开。伊莱娜最后的归宿不是他,只能是她自己。还记得丈夫马丁死后她独自一人拉扯两个女儿日子吗?那是她感到主宰自己生活的唯一日子。

  回归是对生命之有限性的妥协。一路任性一路漂泊,直到船行得够远了,回头选个地方——就回那里吧。死在这里也不错。有点将就的意思。岁月不饶人,死神相逼之下匆匆找个避风港一样的地方,坐下来,把未来抛掉,沉溺于回忆。

  昆德拉说,人没有记忆将不复为人。诚然人将不复为人,然而这一想象令人着迷。没有记忆的人将不知将来为何物,因为失去“未来的回忆”这一属性,将来也没有任何意义。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在乎。眼里只有当下的激情、痛苦、快乐忧愁。随机转瞬而逝。幽灵一样快活!然而如《身份》里十秒便滑过角膜的眼皮,《生命》中Sabina对于shit的性幻想,这是人之为上帝造物的缺陷(或福赐?)。天地不仁慈,以万物为狗刍,只能妥协。回忆尽是疏漏与错误,而寻觅到回归之地的无知人类靠回忆捱日,滋生苦涩甜蜜幸福感。可怜与骄傲。“死人与孔雀同在一匹马背上”。

  《无知》读后感(二):L’ignorance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米兰·昆德拉。

  周末在咖啡厅把带的书看完了,就无奈在图书馆现场借了一本。一直想看米兰·昆德拉,结果只有这一本了。周日下午看了一个小时左右,今天又看了一个半小时,就快速的啃完了。

  很多人说看不懂他的书,我也不敢说自己看懂了。只是说说自己的感觉

  关键词:

  1. 人物。他分别从几个人物的角度来写,有的时候甚至上帝视角,带入他自己的看法。感觉会比较乱。因为读者也需要在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中变来变去,感情起伏很大,会无所适从

  2. 流亡者。文中男女主角都是离开故土多年的流亡者。本身在故土的生活也不怎么令人满意,离开之后的生活反而获得新生一般,更加自由,却总归无法融入。所以他们对于故土,除了应该有的“爱国情结”,更多的是陌生,是惧怕。惧怕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惧怕变得陌生自己不能适应的旧土生活,惧怕会忘却自己多年来寻找自由幸福努力。所以他们不愿意回归,不愿意重新走进自己好不容易逃离的牢笼。

  3. 情欲。米兰·昆德拉的笔下,情欲变成了男女都想要追求的一种感官体验。它是童男少女企盼的禁果,也是被生活被家庭压抑女性解放的途径,也是男性获得自我认同的方式

  4. 离开的终将逝去。无论是感情、回忆、故土、生活,一旦你离开的时间够久,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会慢慢淡去,你终将无法挽留他们,终将看着他们逝去。时间会冲淡一切。

  5. 记忆。记忆是不可靠的。人会选择性记忆自己想要记住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现状来对记忆进行修改。所以你眼中的我可能并不是真的我,我脑中的我也不可能是你记忆中的我。

  人物:

  伊莱娜:她无疑算是一个悲剧。年少被自己母亲掌控生活,被母亲压抑,影响,无法实现自己的生活结婚后,也并无自己的主见。跟着丈夫逃离国外,开始新的生活。新生活对她来说算是幸福的,毕竟远离了一直以来的心理枷锁--母亲。然后遭遇丧偶,独自抚养子女,遇到古斯塔夫,失去兴趣,重游故地,遇到约瑟夫。一生只是为了逃离母亲对她的影响,却处处处于母亲的影响之下。性欲是她努力想要证明自我的一个方式,但是她选择的却都是与母亲年纪相仿的对象。

  伊莱娜试图找到一个理解自己、关心她自我的对象,无论是好友、古斯塔夫、米拉达、旧时伙伴。她试图向他们展示自我,但却无人关心。

  约瑟夫:约瑟夫应该算作比较成功的流亡者吧。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家庭。失去了妻子,也就是失去了他在丹麦生存的保险绳。他努力想要留住妻子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爱吧,也是因为他想证明自己在这个国家生活着。旧土已经远去,回去布拉格的他愈发发现自己无法回到过去,甚至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也不愿面对。

  古斯塔夫:事业有成,也是逃离了自己北欧的生活,试图融入法国,却发现还是无法很好的融入。来到布拉格,在一个陌生的,却充满悲剧的城市里,他更加的适应。试图在伊莱娜身上找到自己的存在,却失败了。最终在伊莱娜的母亲身上找到了。

  伊莱娜的母亲:自私,自我,无视伦理。这应该是个极端aggressive的人吧。活的自在,以自己为中心,掌控自己的生活,同时又积极的学习对于自己有利的新事物。在勾引古斯塔夫的桥段中,无疑她是个老手。小资、蹩脚的英语、保养良好身体、圆舞曲,无疑不是在展现着她游刃有余的活跃在大环境中。她是很适应这种环境的生物。

  米拉达:贫穷的科学家。对于自己的美貌自信,却因为年少的轻率,导致了自己的不幸。失去了一只美貌的耳朵,就失去了对自己的自信。甚至为了不被嘲笑,而过上了禁欲的生活。真是个玻璃心女孩。压抑着自我。这种人应该很难不变态吧?

  《无知》读后感(三):孤独

  北京的温度一日高似一日,这个夏天来的凶猛而急促,就像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令人毫无防备。

  前些天面对一件比较棘手、解决起来又很费时间和精力的生活问题,又加上原本说好一起面对的朋友突然临阵脱逃,留下我一个人硬着头皮向前走,整个人都心烦意乱,好像又一次被世界抛弃了。

  时间总是不够用,近凌晨1点这本书还是没有看完,实在困得不行,关上空调倒头就睡。大概总想当天的书当天读完,所以没读完的三四十页成了心事,于是一整个夜里都在做与此相关的梦。

  梦里我是伊莱娜,和约瑟夫在一起(大概因为睡前看到约瑟夫正要与伊莱娜约会),两个流亡者絮絮叨叨地谈话,谈论流亡国外的这二十年,大概因为他们都是孤独的。

  伊莱娜一心想要摆脱母亲的控制,但她的痛苦不被两任丈夫察觉。她的朋友看不到作为流亡者的她的内心世界;而约瑟夫,他与哥哥和嫂子连谈话的场面都如此尴尬

  人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难对别人的内心感兴趣吧。伊莱娜回来后想要融入他们的生活而组织了一个聚会,从啤酒还是葡萄酒的选择上,伊莱娜就明白,她二十年的经历、她的信仰思想已经没有办法使他们接受了。

  但是,我还是对那个对她说“别勉强自己,一起来点葡萄酒”的年纪最大的客人心生感激。我知道很难奢望别人去理解你,但是在与尴尬对抗的时候,哪怕有一个人感受到你内心的别扭,就足以令人感激不尽了。

  对约瑟夫而言无论“怀旧欠缺证”还是“记忆受虐畸形症”,都是他过去生活价值不足的证明。但是,记忆总是不可靠的。

  被热醒的时候是早晨5点,根本来不及去想仅仅睡了几个小时,打开空调又开始继续读......

  在伊莱娜和约瑟夫用捷克粗话讲着一些下流话的时候,两个孤独的人有了彻底的默契。即便他们有相似的回忆,可是,约瑟夫最终还是没有想起伊莱娜。

  看完,合上书,没有看时间,继续睡觉,这才发现破旧的空调发出的声音吵得我无法入睡,看书的时候完全没有被它散发的声音而干扰,即便看到最后一页依旧意犹未尽

  他们的回归之路都阻断了。

  是的,再也回不去了。

  《无知》读后感(四):无知的你我

  我一直在想无知的含义是什么。到最后读完,我还是没明白到底是什么。

  就像你无法向一个“骗子”验证共同经历的感受,我们执著追求的真相也是没有答案的。回忆是一个悲观的词,它所隐含的意义就在于彼此再无任何形式的连接了,你们只能靠着褪色的回忆苟延残喘的维护曾经的一丝美好。伊莱娜高估了酒吧的艳遇对于彼此的意义,她兴奋的准备着重逢,放肆的把她的美丽的一切展示给他看,醉酒后用力张开的双腿也似乎表明她有了新的勇气去迎接新的生活---离开所有,只为生命里充斥着他。但讽刺的是他只是把她当作一个安心倾诉的姊妹,一个新鲜的一夜情的对象。他消失在布拉格浓厚的黑夜里,也永久的消失于她的生命里。

  最重要永远是当前。回忆还是当对你残留的情欲无法支撑起我的坚硬的时候再去回味吧。我要和你探索每一个体位,把你的温度和气味印在我皮肤里,我要把最美最甜的情话呵进你心里,我们会一起经历所有的未知和每日的平淡温馨,我们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你只是我的,我只是你的。”但是说到底,你在哪呢?

  我是无知的,年纪越长越会为自己的无知心生羞愧。回忆对于无知的人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不沉湎于过去,我还是渴望着明天金光闪闪的太阳,因为我知道,你就是真理,你就是我生命里的答案----虽然你还未出现。

  《无知》读后感(五):人们相互之间不感兴趣,这很正常——《无知》

  原文链接:人们相互之间不感兴趣,这很正常——《无知》

  以前几乎不看小说,却因为这本《无知》,开启了另一扇窗。想去体验的世界太大,能快速有力冲断时间与空间阻隔的,唯有阅读。不需要太多目的性,抽出时间,自我管理的几小时,感受几生几世,感受花开花落。无论静下来读书还是动起来外出,用更多体验来修正自己,享受生命的乐趣,文雅一点:是惬意;生活化一点:够爽!

  第一篇读书笔记,《无知》,米兰·昆德拉。

  这本书是被称为“遗忘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各自流亡的捷克人伊莱娜和约瑟夫,在怀着焦虑的乡愁与身份认可寻找回归之路时,发现着同一事情不同人选择去记忆的偏差、忘却的可靠、连接沟通的薄弱,想要促使自己回归,却越来越远。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回归之路,有人却不知该走向何方。

  在这,分享书中一些片段,感受不一样的情绪

  1 她对未来没有兴趣;她宁愿要永恒;永恒,就是时间的停滞,时间的凝固;未来使永恒不能发生;她想要毁掉未来。

  ——为了留住永恒,宁可毁掉未来,米兰达虽然没有离开布拉达,不是流亡人,却将自己永远流放在生命之外,真正怜悯的流亡人!

  2 这对她而言意味着:变成了一个懂得时间的人,在身后留下一段生活,可以转头去看着它。年长一些后,她在这些相似中发现了一种令人惋惜的个体的一致性,还有事情的一种令人厌倦的单调,但是年轻时,她把这些巧合看做奇迹,渴望识破它们的含义。但人上了一定岁数,巧合便失却魔力,不再让人惊喜,而变得平淡无奇

  他看见一位少年在她的生命中挣脱、离去、永远无法靠近。她沉迷其中,除了看看自己这段生命渐渐远行,她什么都不能做,她只是看着,痛苦着。她因此而体会到另一种崭新的感觉,叫做怀旧。这种感觉,这种无法克制回归的欲望,突然间向她展示了过去的存在,过去的力量,她的过去的力量;在她的生命之屋,窗户出现了,这些窗户转向后面,朝着她生活的一切,没有这些窗户,它的存在永远是无法想象的。

  ——巧合与独特,是你赋予了它意义,意义消失,一切都平淡无奇。

  3 同一个潜意识导演在白天给她送来故土的景色,那是一个个幸福的片段,而在夜晚则给她安排了回归故土的恐怖经历。白天闪现的是被抛弃的故土的美丽,夜晚则是回归故土的恐惧。白天向她展现的是她失去的天堂,而夜晚则是她逃离的地狱。

  ——现实要求回归故乡,内心却对故乡的不认同与记忆的缺失。抛开短暂的无知,用夜晚的潜意识给自己做抉择,或许才是伊莱娜摆脱噩梦的方式。

  4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回忆往往多于对方对他的回忆,首先是因为记忆力因人而异,还是因为他们对于对方的重要性不一样。伊莱娜在机场看到约瑟夫时,想起他们过去那次艳遇的每一个细节;约瑟夫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从第一秒开始,他们的相遇就建立在不公正的、令人愤怒的不平等之上。

  生活失败者总是对罪人穷追不舍。亡人是卑怯的。

  ——记忆的选择性和不可靠性,使得流亡者的身份太过尴尬,对伊莱娜而言,回去却融不进去的捷克和呆下却被异乡驱使的巴黎,使她无处可归。再次邂逅约瑟夫,伊莱娜将约瑟夫当成了她最后的归处,只不过约瑟夫还是会离开,而发现自己并不存在对方记忆中的伊莱娜,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时,她连最后的回归纽带都失去了。感恩只是伊莱娜对软弱、依赖的另一个名字,她以后想要的,是不带任何感恩色彩的爱情,但是这种爱情却被她与约瑟夫之间不平等的记忆又再次毁灭了。存附、依赖、感恩、遗忘,开始的不平等,注定的是短暂的相遇。所以,好的爱情是首先得找到自己、好的回忆是两个人有共同的经历。好像只有约瑟夫找到了回归的去处,哪怕只有他一个人!

  5 碰巧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命运。——可以用来当做蓄谋者的解释,也可以是命运的谦词。

  6 人们相互之间不感兴趣,这很正常。——哈哈,在理!!感和不感兴趣都很正常呀。

  《无知》读后感(六):流亡者之歌

  无知,是一曲流亡者之歌…

  语言里的陈静和感伤,掩藏在淡淡的描述里。实在太大了,你会为他的冷静所忧伤…语言相比较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优美太多。但那种陈旧感是无法消除的,又多多少少看出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东西。我曾经看他这部作品的时候,可能年龄太轻,实在无法读出他心中的愁绪。可是当我看这部作品的时候,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他那种困境心态。也许关于故乡,祖国的破碎,是他心里极大的痛。

  作家的归属感特别强烈,他无法容忍一切不完美的事情,所以容易导致极端的情绪出现,在塑造的两个任务约瑟夫和米拉达身上,倾注的是作者本身的感情。当然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个性。关于回归,在西方永远是一个极大的命题,不是出于矫情,乃是出于真实。

  文章最后总结约瑟夫:他渴望爱,从未有过的爱,这是静止之爱,遗忘之爱,逃避之爱,无忧之爱,无意义之爱。米拉达和约瑟夫,两个同样虚空的人彼此遇见,以肉体和肉体的碰撞解释存在感。或者缠绕,紧张,放松,愉快,无聊,失望,寻找,绝望。语言,城市。逃避的事情是爱情,对于这两个人来说是性爱。多么泛滥廉价的东西,在回乡者眼里。

  回归的无力…就是他本人的渴望回又渴望生活别处。能用近乡情更怯来形容吗?在没有祖国(家乡)的人眼里,外乡的所有一方面,它给了他温暖。它是他无处可去的藏身之地,感激它又喜欢它。可是外乡的一切,比如街道、咖啡馆、学校、音乐,这一切曾经哺育了他。他这个被抛弃的人,他无法仇恨它。但是它又是如此陌生,因为从心底的渴望来说,这永远不是他的祖国,家乡,内心的地方。

  在政治环境下,对民族性冲击的微弱抵抗。因为一切生活迹象被改变了、149页在讲到变化又冷酷的音乐,他其实也在说痛苦。我被这段讲音乐的文字彻底吸引了,因为很独特,也很符合我的口味。它看起来很优美,其实很悲伤。但是又特别干净,这种文字应该只有在痛苦下,把痛苦转化为文字的典型,我喜爱这样的表达。

  相比较《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里的文字少多了,也是好读的。如果你进入文字,你可以感受他们的痛苦,一堆异乡人的痛苦。

  《无知》读后感(七):回归

  回归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这只是一种错觉。

  昆德拉在《无知》中谈及了回归,在他的笔下,《奥德赛》中尤利西斯的遭遇得到了别样的诠释。“二十年里,尤利西斯一心想着回故乡。可一回到家,在惊诧中他突然明白,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之精华、重心、财富,其实并不在伊塔克(他的故乡),而是存在于他二十年的漂泊之中。这笔财富,他已然失去,只有通过讲述才能再找回来。”

  然而,他所面对的,却是另一幅景象。“这些人,为了讨好尤利西斯,反复跟他唠叨他们还记得他离家去打仗之前的那些事。他们坚信只有伊塔克才会引起他的兴趣,所以又反反复复跟他谈起他不在家时伊塔克发生的一切,并渴望回答他的所有问题。然而,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尤利西斯厌烦了。其实他所期待的惟有一件事,就是他们对他说:‘你讲讲吧!’而他们没有对他说的,偏偏就是这句话。”

  小说的主人公伊莱娜也有类似的遭遇。由于没有尤利西斯那样的赫赫战功,她的境遇显得更加窘迫,甚至在与老朋友们的聚会中插不上话。“在这之前,这些女人对伊莱娜想跟她们说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可此刻突然连连发问,到底有什么意图呢?她们什么都不想听,那又是想打听些什么呢?伊莱娜很快发现她们的问题很特别:这些问题是为了验证她是否知道她们所知道的,是否记得她们所记得的。这给伊莱娜留下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怪怪的感觉。”

  “他们两人就这样被归了类,贴上了标签,人们评判的标准,便是他们对各自标签的忠实程度(是的,大家竟然把这夸张地叫做:忠于自我)。”

  看到这里,在背脊一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审视一下回归者的动机。割舍不下生命中的人和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都是堂而皇之的理由。可是我们内心深处知道,更深层次的动机,是我们惧怕未来,妄想抓住过去。人总是表现为矛盾的集合体,他惧怕未来,却又在创造着未来;他不愿被过去俘虏,却又成为自己过去的守财奴。回归,正是体验此一光怪陆离的绝妙时机。

  关于回归,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人们互相之间不感兴趣,这很正常。”

  Dante

  20110625

  《无知》读后感(八):知乎?

  我们应该如何去记忆往昔?

  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般怀旧,如“只是当时已惘然”般嘘唏,亦如“昨日之日不可留”般悲怆?

  无论如何,过去,似乎始终是人们不开的话题,它可以藏在记忆深处,可以潜在时间的“箱”底,甚至还会以其反面——“遗忘的”或“憎恶的”修饰下存在。然而,终究总会冷不丁犯上心头,提醒着:该回去了。

  于是乎,过去在被蒙上了一层怀旧的面纱后,变得抒情而悠长——欢笑被拿来叙旧,坚持被拿来憧憬,连莽撞也可以被拿来取笑。

  然而,过去就真的如此“全能”,如此仅仅“美好尽管尴尬着”吗?

  昆德拉《无知》以两个流亡者回乡的故事,即呈现了“过去”的一个苍凉并温情的面向。

  流亡者的身份,使得伊莱娜和约瑟夫处于“如何记忆”的永恒困境之中:

  回到过去?可是过去似乎已经不在,而“生活其实并不在伊萨卡”。

  融入当下?然而看似平静融洽的当下,实则危机重重。

  就这样,主人公们被孤独地夹在两个世界错开的缝隙中,喘不过气来。

  其间,却发现,原来“人的记忆……只能留住过去可怜的一小部分,没人知道为什么留住的恰恰是这一部分,而不是另一部分”,原来“两个人都只从他们的见面中保留了两三个小小的情景,但是各有个的情景;他们的回忆并不相像;不能相互印证;甚至从数量上来说,也无法相比”,原来没有一个人对“法国这二十年的伊莲娜”有兴趣,原来“一位母亲,离别多年后与女儿重逢……对女儿给她看的、跟她说的竟也不感兴趣”,原来“流亡者”自己如伊莱娜其实同样“面对十七年后来看望自己的,母亲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这样说,记忆行为本身在与遗忘和时间的冲刷下,毕竟会是荒谬与徒劳的,不过是为了确认自我,探求自身归属与认同而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所有的历史不一定是当代史,所有的回忆原来却尽是人们为了圆一个而“后来”的谎而选择性构造和想象出来的罢。庆幸的话,也许尽然可以“在这满布星球的无数异乡人中间,找到一个姊妹”,在“四只舞曲不断地反复播放”背景下,觅得意思安慰,宁静与理解。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样的答案,不知道昆德拉会满意吗?

  《无知》读后感(九):行走中的空白

  无知

  米兰·昆德拉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关于“历史的想法”

  汽车在倒退的时候不会重新压过刚刚驶过的轮胎印迹,同样历史总是逐渐地把过往事件的细节给遗忘,留下的只是点滴的记忆,而这些留下来的记忆就是经过人们的“注意力”筛选的结果。在这过程中,不管是后来的个体者,或者说是历史的书写人员,他们会对以往的事件进行一些加工,保留住美好、舍弃掉糟粕。但是,想要找寻真实的遗迹,总需要寻求完整的资料才能做出较为“合理的”评论。演化的结果就是在现代的经营管理中,我们时常能在开会时听到这样的“正义口号”——收寻并综合各方意见,上报详细评论与分析。

  月亮还是那轮月亮,但是心境变了,流亡期间给了伊莱娜和约瑟夫(以及更多的流亡者)更多的时间去反思逃亡祖国前的人生;回到了故乡,见到的还是那群人,但是经过“再教育”的故乡人,思维方式已经跟流亡归来者有了差异。是国外的社会制度彻底地改变了他们,还是祖国人民的选择才是正确的,虽然有了可以比较的两个对象,但是却没有了对照的标准。他们没有得到祖国人民的热情招待,至少跟他们所预想有较大的差别;他们的行为没有得到故乡人民的积极反应,至少跟他们的预期有偏差;他们得到的是故乡人民的冷漠、吊诡,少了拥抱温情与把酒言欢。

  苏联的高度集权统治在战时确实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先发展重工业、统一划配战略物资、招募士兵、号召人民进行抵抗,这些都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强悍的基础。战后,人心思定,人民需要的是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富裕,发展生产、提高技术、招募流民,但是强权意识始终笼罩在整个苏联。帝国的建立过程是艰辛的,但是想要维系帝国的运转更需要源源不断的付出;此时,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已经预示了美苏对抗的开始,苏联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广大领土,加上与他国领土相邻的因素,注重对各加盟国的控制,要是以这样的角度去看的话,南斯拉夫的脱离、华沙事件、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等历史的发生就是一种使然,加盟国人民对苏联的厌恶就是一种必然。总结上述的观点来看:苏联的建立与瓦解归于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外界的压力而迫使,而斯拉夫人的内心一直有着无法安放的躁动,一直想着以攻代守,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之下,强大撑破了自己。

  梦——白天闪现的是被抛弃的故土的美丽,夜晚则是回归故土的恐惧。白天向她展现的是她失去的天堂,而夜晚则是她逃离的地狱。

  人的状况

  伊莱娜一直在做梦,梦中的情境怎么如此的熟悉亲密,醒来的时候却又如此的陌生遥远?她一直想找回家乡人的亲密感,但是内心无助的空虚一直牵绊着她的步伐,她面对的母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等到她约会他人的时候,两个“回归者”却能在对方那找到精神慰藉。

  约瑟夫也一直在家乡的土地上追寻着离家前的那股气息,但是内心遭受的落差已经被家乡人的冷漠给填平。约瑟夫一直想要那幅属于他的画一直在哥哥家里挂着,可是当他见到哥哥时却没有说出要拿走,他的哥哥和嫂子也知道那画的归属权是约瑟夫,但是他们也不说怎么处理它。

  通过教育(社会化过程)可以塑造人的品性,而想要在个人思维方式较为固定之后对其进行改造,则需要在重大事件的冲击之下才可能发生。但要是这句话是对的话,那么人性到底能否坚持,人性有无真善与丑恶的区分必要性,人们能坚持的信念到底有哪些,是否有可以跨越的“不归的道德界线”?伊莱娜和约瑟夫遇到朋友及亲人施舍的冷淡,他们的内心在彷徨,他们的言语较少了,变得沉默了,不是他们不想交流,是找不到可以述说的对象、寻不得可以交谈的话题、找不回可以追忆的美好往昔。

  在这种内心的彷徨与呐喊中,性的刺激让他们获得了短暂的平静。在此之后,堕落的思想意识主导着他们,但不会控制他们。也只有等到残留的记忆渐渐地被流逝的时间磨平之后,等到他们逐渐逝去的时候,后人就会哀叹:历史的书写者是这样欺骗民众的。

  《无知》读后感(十):伊萊娜

  有一天,我回到了故鄉,故鄉的人一直對我說了很多事情。他們拒絕了葡萄酒,只有啤酒才是被他們認可。而我始終不習慣喝啤酒。

  有一天,我重逢了曾經豔遇過的男人,我決定要去打他留下的電話號碼。在賓館裡風馳電掣之後,我發現原來他並沒有記住我。

  2014年1月27日寫於家。

  摘抄:

  她不再抗拒,因為此時,她已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突然間閃現出舊時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閃現出自己的記憶,也許也是祖先的記憶,那是與母親重逢的遊子;是被殘酷的命運分離而又回到心愛的人身旁的男人;是每人心中都始終聳立的故宅;是印著兒時足跡而今重又打開的鄉間小道;是多少年流離顛沛後重新見到故島的尤裡西斯。回歸,回歸,回歸的神奇魔力。

  德國人很少使用希臘語形式的nostalgie一詞,喜歡說Sehnsucht,意為“對不在之物的欲望”,但Sehnsucht既可指存在過的也可指從未存在過的(一次新的冒險),因此並不一定就會有nostos的意思(前面所提到的希臘語中“回歸”一詞)。要使Sehnsucht一詞含有揮之不去的回歸念頭的意思,就得在該詞後增加補語:Sehnsucht nach der Vergangenheit, nach der verleorenen Kindheit, nach der ersten Liebe(對過去,對逝去的童年,對初戀的懷念)。

  尤利西斯在卡呂普索那兒過的是真正的dolce vita,也就是安逸的生活,快樂的生活。可是,在異鄉的安樂生活與充滿冒險的回歸這兩者之間,他選擇的是回歸。他捨棄對未知(冒險)的激情探索而選擇了對已知(回歸)的讚頌。較之無限(因為冒險永遠都不想結束),他寧要有限(因為回歸是與生命之有限性的一種妥協)。

  同一個潛意識導演在白天給她送來故土的景色,那是一個幸福的片段,而在夜晚則給她安排了回歸故土的恐怖經歷。白天閃現的是被拋棄的故土的美麗,夜晚則是回歸故土的恐懼。白天向她展現的是她失去的天堂,而夜晚則是她逃離的地獄。

  過去,她一直都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流亡是一種不幸。但此刻,她在問自己,這是否只是不幸的一種幻覺?一種以所有人看到流亡者的方式造成的幻覺呢?她難道不是用一套別人塞到她手中的標準在看待自己的生活嗎?伊萊娜對自己說,流亡國外,雖是迫於外界壓力,處於無奈,但她有所不知,這也許是她人生最好的出路。大寫的歷史的無情力量雖說一度剝奪了她的自由,但還是把自由還給了她。

  死;決定去死;這對一個少年來說要比一個大人容易都容易得多。什麼?死亡將要奪取的少年的未來不是更遠大嗎?確實是的,但是,對於一個少年,未來是一種遙不可及、抽象虛幻的東西,他並不正在相信。

  至於那些不常和同胞來往的人,他們的思鄉之情越濃烈,他們的記憶就越空洞。尤利西斯越是痛苦,他遺忘的事就越多。這是因為思鄉之情並不能促進人的記憶活動,並不會喚起對從前的記憶。相反,它滿足於本身,滿足於自己的激情,完全淹沒在自己的痛苦中。

  其實他所期待的惟有一件事,那就是他們對他說:“你講講吧!”而他們沒有對他說的,偏偏就是這句話。二十年裡,尤利西斯一心想著回故鄉。可一回到家,在驚詫中他突然明白,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之精華、重心、財富,其實並不在依塔克,而是存在於他二十年的漂泊之中。這筆財富,他依然失去,只有通過講述才能再找回來。

  沒有人會對你得奧賽德之旅感興趣的。憑什麼去責備別人,他們為什麼要關心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事呢?如果關心那也是虛情假意的客套罷了。

  他對自己說,人生只有一次,他想到別處生活。

  我們身後遺棄的時間越是久遠,召喚我們回歸的聲音便越是難以抗拒。

  忠誠如果不是源於真正的激情,那該多麼累人啊!

  人們不斷地批評那些歪曲、重寫、偽造自己的過去,或是擴大某一事件的重要性而不提另一事件的人;這樣的批評是公正的(它們不可能不公正),但如果在此之前不做一項更基本的批評,也就是對人的記憶本身的批評,它們就不具備重要性,因為人的記憶,可憐的記憶,真的能做些什麼呢?它只能留住過去可憐的一小部分,沒人知道為什麼留住的恰恰是這一部分,而不是另一部分,這一選擇,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在神秘的進行,超越我們的意志和我們的興趣。我們將無法理解人的生命,如果我們竭力排除下面這一最為明顯的道理:事實存在時的原來模樣已不復存在;它的還原是不可能的。

  如今人們離開共產主義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思想發生了變化,精神上受了打擊,而是因為共產主義已不能再提供機會,去表現出不墨守成規,去讓人服從,去懲罰壞人,去做個有益的人,與年輕人一道前進,或身邊擁有一個大家庭。它變得毫無用處;以至於所有人都輕易地將其拋棄,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年輕無知的時候結了婚,有了第一個孩子,選擇了自己的職業。後來有一天發現也明白了許多事情,但是一切都太遲了,因為人的整個一生已經在一個我們一無所知的年代被決定了。

  但是,如果人常見面,他們會認為相互之間已很瞭解。他們相互不問為什麼,但不為此感到失望;如果他們相互之間不感興趣,那也沒有一絲惡意。他們根本意識不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