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8 21:3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经典读后感10篇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是一本由(美)戴维·斯摩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读后感(一):独立的爱与矛盾

  戴维是不幸的,出生时呼吸系统与鼻子都有问题,身为医生的父亲认为多照射X光线可以治愈他的疾病。400次射线照射,一个不到一岁的的孩子结局就是癌症。喉癌,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植在他的身上。同性恋的母亲,知道自己得癌症对自己强作亲切的父亲,嘲笑自己的兄长,逐渐佝偻瘦弱的身体,这就是戴维的童年。亲情,在戴维的眼里是几近于零了。

  我一直无法理解外国的家庭。在外国,孩子享受着家庭中“参政议政”的权利,他们可以反抗自己的家长,相应的,家长也给他们相应的自由,上学后就不提供生活费,他们自己创业、自己赚钱,再然后,脱离家庭,独立生活。国外的小孩子成熟很早,很多人在15、6岁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20多岁已经可以被称为一个成功人士了。这是我们这些同是20多岁人无法企及的领域。

  很多教育专家、家长都很追捧外国这样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而在国内,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从小的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宠着爱着,捧在手心怕捂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呱呱坠地起接受的都是最好的。最好的食物、最好的衣服、最好的教育。一个经典的比喻是“温室里的花朵”,确实很贴切。有的小孩子可能在20岁以前都没有自己坐过火车。他们承受了父母最完全的爱,这是幸福还是负担呢?很多小孩子抱怨,说父母给予他们太多的压力,他们承受不住。

  我不得不承认,国内的教育确实有很多弊端,它将家庭看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一个魔方,每个人都是一小颗粒子,缺任何一块都无法将魔方拼成型。这样强硬的将孩子绑在了自己身旁。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之内,最后在被真正的放逐到社会时,马上会被冲垮。外国的独立教育是优越的,他可以为社会在最短时间内培养一个成年人。而我们也看到,在那所谓的独立背后是对亲情的淡漠,就如戴维的母亲、外祖母、曾外祖母一样。他们不把亲生的孩子当做孩子,更多的是有义务遵从自己命令的下辈人。于是他们孤独的寄宿在这个成为自己家的地方,煎熬般的生活着。如果戴维没有得到兔子先生的救赎,那么他也许会为自己冷漠的家人以及自己那因为肿瘤而无法愈合的伤口郁郁寡欢而死。这也是所谓独立教育的悲哀

  我想这样的教育也不是那些专家所期望的吧。明明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原本是身体的一部分,母亲怎么忍心去责难他。虽然我不赞同溺爱,但是爱却是一个家庭所必须的,这是我所坚持的,一个缺少爱的家庭是不可以配的上这两个字。

  所以,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父母完整的爱,至少我们的心是完整的。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读后感(二):“感谢你给我回顾的勇气

  伴随着Angel and Devil音乐的三个音符更替在耳边,下午从图书馆借来这本漫画,没有任何缘由,没有任何推荐。也许是作者的漫画画风吸引了我,也许是一个自以为童年幸福的人想了解伤痕累累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总之,漫画中有一点丑萌的作者形象吸引我在书中走一程。

  大学刚刚开学的晚自习总是有很多自由时间允许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插上耳机,开始从第一页翻阅这本漫画。递进的漫画格子与视角似乎与三个音符的节拍惊人统一,给我感觉就像是电影里一帧帧,从远及近,又像放大镜,从底特律小镇远景慢慢递进到房间中趴地上画画的小男孩,作者奇特的画风仿佛从上帝视角来看待这个故事。然而,读者并非一直是上帝,慢慢读者就被作者带入情景,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作者。

  不需要太多华丽的笔墨,只是看似随意的线条,配上浓淡相宜的大片阴影,足以生动表现时间地点人物,细腻刻画人物内心活动。无论是漫画中作者母亲的狰狞板脸,父亲的面无表情,虽然被大大的眼镜遮挡,却不难想象眼镜下的眼神

  寥寥几划,踩点足以。

  看这本书时,我突然想起到曾经看见过的一个故事,大概讲的是一个女孩在闷热的暑假闷热的屋子里一个人沉浸某漫画,感动,抽泣,感同身受。我在看这本漫画时仿佛产生相同的想法。很快便代入,感觉自己就是那个作者,惶恐,想象,疑惑,交错。

  当漫画情节进展到作者得了喉癌,推进手术房。我的整个人开始眩晕。缘由起于几年前自己也进过手术房,笔挺挺在手术床上,不停默背关关雎鸠试图平静下来,当面前无影灯刹然点亮,医生跟我拉两句家产,开始往静脉中打全身麻醉-------那感觉,我一直很难形容-----直到看见作者在P165页画小人在漩涡中翻卷。想起我当时就是这种感觉的,沉沉迷迷,沉睡到无边黑暗中。

  麻醉就这样偷走人的记忆了。

  作者的笔触总是打动我,哪怕是某个小小的表情,小小的雨滴的水圈,细腻的一帧帧图片动人心弦

  除开这些情节和笔触,整个故事,整个作者伤痕累累的童年------很奇怪的是,作者并没有表达出憎恨,作者仅仅是淡淡描述整个童年。在我们读者看来毁作者童年父母,作者仅仅在漫画完结时提及他们,甚至说到“我的妈妈”,作者是带有一丝同情的,引用了爱德华·达赫伯格的一句诗:“没有人听到她的哭泣;那颗心默默流着眼泪,不发出一点儿声响。”

  再往后,是作者的致谢,他感谢别人“给了我重新回顾和反思人生的勇气。”

  不带有憎恨,作者的童年伤痕累累,缝不起来-----却没能阻碍作者变的很强。你我都要变的更强。

  还有,我因此特意去看了《洛丽塔》。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读后感(三):何以面对童年的伤痕

  作者戴维•斯摩尔通过绘本的方式向我们栩栩生动地叙述了自己童年的经历,同时让我们窥见美国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心存战争的恐惧,复苏经济,坚信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岁月。绘本中的主人翁戴维是那个时代的试验品,也是一个缺失爱的家庭的牺牲品。

  身为医生的戴维的父亲以当时先进的放射线治疗对待儿子的鼻窦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然而,过度的X光最终导致了戴维的喉癌并丧失了说话的能力。绘本中最令我不忍目睹并触目难忘的一页绘画是:戴维脖子上手术伤口的缝合线像是靴子上左右交织的鞋带……这仅仅是戴维生理上的不幸。除此之外,他生活在一个非常冷漠并怪异的家庭,尤其是书中对于有精神病的祖母和抑郁的母亲的描绘令人不寒而栗。慢慢地,他变得孤僻,习惯用生病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独自沉浸在自卑、自恋与自闭的幻象中不能自拔……

  然而最终在心理医师的帮助下,他终于能够勇敢地面对不堪的事实,逃离出黑暗无声的寂寞,并以绘画作为心灵的寄托,重拾生活的勇气。

  每个读者都从自己关注的角度阅读此书。有的人被它的荣誉:入围二○○九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提名而吸引,而我更多在意的是它另类的绘画面貌。作者用钢笔线条结合墨水等材料,以黑白素描的方式,带我们远离众人期盼的清新悦目的风格。那一页页画面类似电影中全景与特写的结合向我们展现了他伤感荒唐却无比真实的童年经历。当我一口气仔细地看完整本绘画与文字,思维依然沉浸在作者那粗犷阴沉并犀利的笔墨中。紧接着巨大的视觉反差是:在附录部分,当作者和家人以真人照片的方式如此真实地呈现在我面前,我尤其被感动了,被作者能够如此直面伤痛并能拥有爱与宽容而前行所感动。

  戴维用绘画的方式向我们告白童年的伤痕,这对他自己来说,莫不是一种释然,而对于读者来说,当是一种启示。确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包括时代与家庭。有的人看似幸运,有的人却因为出身而背负伤痕。然而当我们观察周围的人们就不难发现,其实再恶劣的行为都有外在环境因素的促成,或许,就是源于童年时代难以愈合的伤痕。而致以更多的关爱和对于人性的宽纳是抚慰自己和他人的伤痕最好的方法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读后感(四):最痛的伤口要用最美的方式包扎

  据说这是作者自己的经历。能将伤口勇敢地展示出来时间好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算是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惨淡的勇者。没有躲在角落舔舐伤口。你看我终于变得强大,所有积压在心里的恐惧与不安成了你手中的绘本。(此乃废兔站着说话不腰疼的YY,SORRY~)

  绘本的主旋律是灰白,一个和彩色绝缘的故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无法抹去的愤怒与厌倦,他们是一家人,这个家因为缺乏爱而显得愁云惨淡。急于宣泄自己的情绪,刻意忽视他人,不做交流,因而无法得知他人的感受,分明是有血缘关系,却似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年幼的孩子生性顽皮好动。没人给他纵容,没人给他呵护。父母习惯性地冷着一张脸,斥责多过关心,眼神凶恶口气极不耐烦。于是他戴上头巾,试图能找到一个通往爱丽丝所在的国度的入口,爱丽丝和伙伴们都来迎接他。

  处处是关怀,满满的是温馨

  要承认不被母亲喜爱是件心酸而无奈的事,无论生活多么灰暗,哪怕嗓子失声,看着如鞋带般的伤口,他也只是因恐惧尖叫,而未悲伤落泪。兔子脸的医生说你妈妈并不爱你。一直装作不知情的戴维终于泪如雨下,整个世界都在毫无生气的雨水中黯然。

  有的成长没有糖衣包裹,儿童只能懵懵懂懂地靠自己去寻找甜美与快乐。用最残忍的方式逼迫他清醒,即使有梦想作为动力,内心应该还是有一处无法愈合的伤口。童年,最应该被重视的时间段里,他活在忽视和打骂中。

  绘本的结尾很感人,得知母亲病危,戴维驱车赶往医院。无论怎样,不爱他也好,是个同性恋也好,她还是他妈妈。因为害怕失去而尖叫,见到了母亲除了重重地握住她的手,什么话也说不出口。而那位半生被负面情绪折磨的女人眼里也涌出了泪花。

  一直记着一句话:年轮是棵倒长的树。大意是人生不断完善,伤口什么的都会愈合(T.T哪位记得的告诉我,以前看《青年文摘》时记住的。)

  不知道作者此时回顾童年,能否感慨地说一句都过去了。因为熬过去了,因为成长了。

  记得几米的绘本“失乐园”里有一个叉叉熊,它说最痛的伤口要用最美的方式包扎。作者大概也是如此。

  ===================================

  摘自99网上书城:感情过剩的花朵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读后感(五):看到了浦泽直树笔下《MONSTER》画面笔调般写实深刻的书~

  喧嚣拥挤的书店里,没有座位完全站立在那里读书,但是完全被这本书的深刻写实灰暗的基调吸引了,当然,起初吸引我的是典型的美式写实漫画的画面,因为这样的画面在浦泽直树大神《MONSTER》中关于511福利院中风格的描述相符合,心想找到了浦泽风格的出处~~

  这本书里的分镜头很有力度,对人物表情的刻画,尤其是眼神,以及深入人心东西,描绘的更加入木三分

  类似于自传体的情节本身,让读者感受到他有着一个残酷的童年,不近人情的父母,嘲讽冷漠的兄弟,以及这一切事发后面的背景,回忆起来都是痛苦的,作者能够客观详实的揭露这一切,通过梦境以及幻想的结合,挖掘到了人性深处,让读过这部作品的人都能回味良久。

  泛泛而谈,总之这是部与诸多快餐文化书籍截然不同的书,强推~~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读后感(六):阴冷画风下的不堪童年

  在每一个人物的脸上都充斥着一种扭曲的变形,毫无美感可言,粗线条的晕染有另一种压抑的色调,当看多了日式画风后,这一种棱角的凛冽和色彩的阴沉让人很难对绘画本身产生喜爱,或者正如本作中小男孩戴维喜爱阅读的那本《洛丽塔》一样,整个绘本都体现出一种阴郁的冷酷

  据说此绘本是作者戴维•斯摩尔的童年自传,作者把自身的不堪的童年经历再现于我们面前,或多或少的也唤起了我们自己的回忆,有多少人的童年是绝对的快乐与幸福的呢?至少我不是,有一些家庭总有一些裂痕,只是呈现的层面多寡不定而已。成长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模糊,开始忘却,其实不过都是为了藏得更深,而烙印会于不知不觉伴随终身。戴维能够给以绘画揭示这份伤疤,对自己来说,莫不是一种放下,对他人来说,也许更是一种警示。

  小男孩戴维出身在一个非常疏离冷漠的家庭,并患有先天的疾病,却始终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甚至反而时时感受到母亲的厌恶,所以他慢慢变得更加抑郁寡欢,他用生病来对抗沉默,直到发现绘画的兴趣。我总觉得绘画与写作一样,都是那些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最好的心灵寄托之所,或许因为专注,心无旁骛,也就异常的投入,于是本书的作者最终在绘画方面显露了难得的天赋。

  其实我在阅读的时候,总有一个疑问,就是戴维的哥哥为什么着墨如此之少,除了出场的介绍,后面鲜少涉及,我一直以为独生子女的绝对孤独不会在兄弟姐妹中上演,况且兄弟之情是否应该更加绵长一些?结果我在戴维的身上完全没有看到他哥哥的存在感,也再次证明他们的家庭是如何的淡漠,清冷。

  读到最后不难发现,祖母的精神病史传到母亲这块表现出的是一种抑郁,最近一年,我读过一些关于各种心理或者精神疾病的书籍,真的是一件很难掌控的事情,其实在如今的社会中,普通人有时都会被精神的压力打垮,何况本来就有病史的人呢,而一个不健全的家庭最终的受害必将是那些成长中的孩子。

  我很喜欢《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这个译名,精准,切实的贴合于整个绘本的主题。虽然不是那么喜欢其中稍显阴凉的画风,但是我还是跟随着故事的走向被感动了。不过抛开故事只以画作本身而言,比之整个内容的色泽基调,我更喜欢故事里面戴维的纯真涂鸦,现在的我,在童真与悲情之间,更愿意去取阅那种简单的感动。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读后感(七):像看电影一样看书

  速写画的真生动,没个画面衔接得太舒服了,看书时有种在看电影的感觉。不愧是得过两次凯迪克奖的画家,作品是最有说服力的。

  这孩子太可怜了-- 妈妈成天心事重重,在厨房整理碗盘时总是把橱柜弄得砰然作响;爸爸最大的乐趣就是下班后在地下室猛击沙袋;哥哥则是在房间里疯狂的打鼓。每个人都有自己抒发情感的方式,而戴维的方式则是静悄悄的生病。

  不是偶然在图书馆翻到,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本好漫画。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读后感(八):独立的爱与矛盾

  戴维是不幸的,出生时呼吸系统与鼻子都有问题,身为医生的父亲认为多照射X光线可以治愈他的疾病。400次射线照射,一个不到一岁的的孩子,结局就是癌症。喉癌,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植在他的身上。同性恋的母亲,知道自己得癌症对自己强作亲切的父亲,嘲笑自己的兄长,逐渐佝偻瘦弱的身体,这就是戴维的童年。亲情,在戴维的眼里是几近于零了。

  我一直无法理解外国的家庭。在外国,孩子享受着家庭中“参政议政”的权利,他们可以反抗自己的家长,相应的,家长也给他们相应的自由,上学后就不提供生活费,他们自己创业、自己赚钱,再然后,脱离家庭,独立生活。国外的小孩子成熟很早,很多人在15、6岁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20多岁已经可以被称为一个成功人士了。这是我们这些同是20多岁人无法企及的领域。

  很多教育专家、家长都很追捧外国这样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而在国内,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从小的时候,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宠着爱着,捧在手心怕捂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从呱呱坠地起接受的都是最好的。最好的食物、最好的衣服、最好的教育。一个经典的比喻是“温室里的花朵”,确实很贴切。有的小孩子可能在20岁以前都没有自己坐过火车。他们承受了父母最完全的爱,这是幸福还是负担呢?很多小孩子抱怨,说父母给予他们太多的压力,他们承受不住。

  我不得不承认,国内的教育确实有很多弊端,它将家庭看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一个魔方,每个人都是一小颗粒子,缺任何一块都无法将魔方拼成型。这样强硬的将孩子绑在了自己身旁。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之内,最后在被真正的放逐到社会时,马上会被冲垮。外国的独立教育是优越的,他可以为社会在最短时间内培养一个成年人。而我们也看到,在那所谓的独立背后是对亲情的淡漠,就如戴维的母亲、外祖母、曾外祖母一样。他们不把亲生的孩子当做孩子,更多的是有义务遵从自己命令的下辈人。于是他们孤独的寄宿在这个成为自己家的地方,煎熬般的生活着。如果戴维没有得到兔子先生的救赎,那么他也许会为自己冷漠的家人以及自己那因为肿瘤而无法愈合的伤口郁郁寡欢而死。这也是所谓独立教育的悲哀。

  我想这样的教育也不是那些专家所期望的吧。明明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原本是身体的一部分,母亲怎么忍心去责难他。虽然我不赞同溺爱,但是爱却是一个家庭所必须的,这是我所坚持的,一个缺少爱的家庭是不可以配的上这两个字。

  所以,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有父母完整的爱,至少我们的心是完整的。

  《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读后感(九):中了书毒

  有时间看书,还写写读书笔记的年纪好像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近几年没读什么书,开始定杂志买画册,似乎翻翻图片比较有意思点,没有看长篇那么累,其实是怕一本中篇小说还读个一年半载。不过呢还是故事好看,幸好我这记性还能在一本书看完前不忘记整个故事。

  最近亚马逊活动,我想起了许久不用的豆瓣书单,之前放进去都是超级想买的,如今看到长串的书名陌生了大半,曾经想要的不行的欲望清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很淡很淡了。

  书没买太多,照例一半画册一半小说。偶尔买些专业的看似学术的东西,不过填空占座,并不翻看。这次倒是十分幸运,买了一本好书——《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在《别惹我》里有这样一些旁白,我大概记得是这样的,说是男主角弗莱德的词汇量非常少,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fuck,意思是无论你太高兴或是太糟糕,fuck足够传达各种情绪,那么还需要其他长串词汇作甚!读完这本书,我只想说:fuck!太好看了,好看到半夜直接打车去了医院!

  书到的当天,一共六本,好吧,我是个装帧控!除了《缝不起来的伤痕童年》没有塑封外,其余都封的严实,装帧一般,没有腰封,书脊也一般。如果不是在书单中,逛书店的话怎么也入不了我的眼。因为已经拆了的缘故,理所当然首先翻看。一本300多页的作品,翻起来很快,却翻的越来越慢。书中的第一视角是童年时期的作者且叫他戴维,他生活在一个四口之家,有个哥哥。脾气古怪的妈妈,似乎没有给过兄弟俩更多的爱,父亲与母亲不和。偶然一次早归戴维撞见自己爱慕的一个年长女子竟是妈妈的女朋友。后来戴维得了癌症,手术后他活了下来,但留给他的是巨大的伤疤和消失的半个声带。他只能依赖心理医生和绘画走出阴影。成年后他父亲告诉他之所以他会得癌症正是小时候给他治疗鼻窦和消化系统问题频繁照X光所为。后来戴维的妈妈死了,父亲再婚,很幸福的生活了很久。大概就是这样简单的故事。但是戴维寥寥几笔传神的描绘了各种情绪,愤怒,压抑,害怕,恐惧直到现在各种画面依旧历历在目,看得心惊肉跳。故事的讲述,画面的转换,流畅堪比电影。最让我映像深刻的有两段。一段在戴维得知他得的是癌症的时候,之前家人对他伪装出来的友好他突然恍然大悟:

  他说:”爸爸妈妈一起努力表现出来真正一家人的样子。

  爸爸那极不自然的和蔼。

  妈妈突然表现出来的奇怪和宽宏大量。

  尤其是,我那本象征着我自由的书(之前被戴维妈妈烧掉被指定为黄书禁书的鼎鼎大名的《洛丽塔》在戴维第一次手术后她重新买了一本还给戴维)。

  我意识到那天晚上,对妈妈来说,我读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在她心里我已经死了,她是来和我说再见的,也是来满足我最后的心愿的。

  但后来我似乎能活下来了,她便进到我的病房,又把那本书拿走了。“

  似乎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对子女的教育虽然不尽相同,在童年时期通常带着一点野蛮的摧残的教育,各种不许各种必需,教育的价格标签,让童年的美好大打折扣。而家庭的的困境往往是一把双刃剑,让家人团结或者分道扬镳。而在死亡面前通常会让形同陌路的关系在生硬的掩饰下的更伺机待发,让人暗自冷笑。我们对将死之人慷慨,努力的满足一切要求,却对眼前人苛刻,而一旦将死之人转危为安,那种伪装的和谐,不安的躁动便一触即发。原先的慷慨在病人逐渐康复的道路上消失殆尽。事实上没有谁比谁先学会更珍惜每一天,没有谁比谁先学会更爱一个人,除了那个先死亡的人。

  话说到死亡,我倒是想起了辛波斯卡的一首诗《关于统计学的贡献》很有意思。且不赘述,大意思一百人中聪明过人者52人,步步踌躇者几乎所有人,乐于伸出援手者高达49人……终须一死者百分之一百的人,此一数目至今未曾改变。既然人人都明白人终须一死为何处处为难,处处难为呢?

  第二段便是,戴维妈妈去世后,他做的一个梦,梦见又回到了6岁。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玩着遥控汽车,他看见他妈妈跟他招手,意思要他跟着她去,去一个关着曾经虐待他的外祖母的房子里去。但是,他没有去。

  我想要是我,我也不会去。相比戴维,我的童年要美好的多。每个人都很爱我。不过这个数量在长大后逐渐递减,今年5月奶奶去世了,爱我的人又少了一个。她带着我长大,不像戴维的外祖母那样神经质,虐待他,我常常想起她在楼梯口送我,每次都看不见我才回去,见了我一定要哭,说很想很想我。我最后一次握她的手,那温热我至今还记得,我看见她被装在薄薄的小棺材里,一把火,归于灰烬。

  戴维在书中介绍他妈妈的照片旁边写了他经常想起的一句诗:没有人听到她的哭泣,那颗心默默地留着眼泪,不发出一点声响。世间哪有那么多的恨,那么多的憎,有的只是默默的和自己较劲,恨的人死了,自己的一生也输尽了。

  那晚下着大雨,看完书后,头痛阵阵袭来,恶心,流泪,身体像失控一般,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平复了一会,突然情况愈烈加之无缘无故的颤抖起来,却不是因为寒冷。颤抖到我无法扣好衣服扣子。我以为我完了。幸好MA把我送到医院,一番抽血检查,只是有点低热,医生说:”你还这么年轻不会有太大问题。是不是情绪上……“

  折腾到凌晨2点半,我颤颤巍巍的回到家。一夜好睡。被迫第二天照常工作去了。虽然我还是会偶尔头痛,但愿我还年轻没有什么大问题,我只是中了书毒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