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身份的焦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10篇

2017-12-25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10篇

  《身份的焦虑》是一本由[英] 阿兰·德波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一):关于《身份的焦虑》的一些札记

  本书讲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本质和解决方法。这个心里现象被作者称之为:身份的焦虑。全书围绕两个主线展开,其一是这种焦虑的本质是什么,因何产生?其二是面对身份焦虑我们能够做什么。

  此书作者由于我的孤陋寡闻,未曾听说。阿兰·德波顿是当代小说家,毕业于剑桥大学历史系,怪不得书中引经据典,颇有历史学者之风。其代表作《爱情笔记》,也著有很多思想集,比如《哲学的慰藉》和这本《身份的焦虑》。这作者很重视当代人的心理健康,一直都在思考如何给受世俗困扰之人带来丝丝慰藉,让他们直面苦闷人生,让他们觉得幸福

  我这里总结一些书中的核心观点,并加之自己的愚钝见解

  针对身份焦虑的本质和产生原因

  1. 追求身份的目的是为了爱,这种爱是世界之爱,与众不同的。

  2.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上述观点告诉我们,人类追求别人的’爱’是一种天性。那人类又如何判断自身价值,或者说如何判断别人对自己的爱?不确定性让我们自然而然的去参考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这种焦虑变产生了。

  关于势利眼

  1. 深藏在我们内心的害怕其实才是势利产生的惟一根源,看清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对势利有清楚的认识。对那些对自己的地位非常有把握的人来说,他们没有心思去把成心矮化他人当作某种消遣。傲慢的背后藏着的无非就是恐惧。由于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才要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得他不如自己。

  2. 只有平等之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势利”这一带有贬抑和歧视色彩的用语才可能出现。

  势利眼无处不在,但这并不新鲜,古已有之。势利眼们将人的社会地位和人的价值画上了等号,他们看中的无非是权利。势力的背后藏着的无非就是恐惧。由于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才要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得他不如自己。这可以传染给下一代,因此势力乃是群体性症状。

  关于物质进步

  1. 即使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一间透风漏雨、周围环境极差的小屋子,但只要我们清楚和自己层次相当的人的生活情形也大致如此,这时,虽然我们也了解另外一个残酷的事实,即社会中的贵族住在规模宏大的庄园里,房间还有暖气供应,我们还是能认命并接受这一现实,对自身的处境亦无太多的哀怨。

  2. 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主导观念却同这种新的人人平等的思想完全相左: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才是正常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才算明智。 绝大多数的人深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只能接受剥削,而且逆来顺受,只有极少数的人渴望财富和实现自己的抱负

  3. 卢梭的主要论点基于对财富的阐释。他认为,财富并不代表占有物的多少,而是拥有多少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它是相对的,相对于人们的欲望。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占有的财物多么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某种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谈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我们现时的拥有,不管我们实际占有的东西多么匮乏,我们是富有的。

  当物质匮乏的时候,人们不需要满足很多需求便可生活。随着科技进步,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欲望也随之放大。资本社会误导人们根据财富多寡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富有。这是错误的。同时自由主义思潮让自由平等深入人心,这是前所未有的进步——因为古往今来,人们所处的社会均是等级社会。等级森严往往容易使人们安于其位,克忠职守,他们认为这种等级是天经地义的,因此他们更容易随遇而安,接受命运

  关于精英崇拜

  三个旧故事

  1. 穷人贡献最多

  2. 身份低下并不表明道德低下

  3. 富人们腐朽堕落,恶贯满盈,他们的财富来自掠夺穷人

  上述三个观点流行于旧社会,

  三个新故事

  1. 富人而不是穷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2. 身份同德行相关

  3. 穷人是有罪的、堕落的,他们穷是因为他们蠢。

  上述三个观点是现代精英主义观点。想想,我们周边不到处充斥的这种观点吗?我们不是一直都觉得像马云这种精英,一个人创造的财富要远远多于成千上万的穷人创造的财富总和吗;我们不是一直都觉得那些精英大都是高素质人才,正所谓德才兼备吗;我们不也一直都瞧不起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吗?这种精英崇拜也是我们身份焦虑的源头,那么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精英制度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接受同样的教育,而后又有同等的工作机会,那么,日后即便出现了收入不均衡或声望不平等,也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些不平等基本是人们智识和才干的差异造成的。

  我们在等级社会里为何无法稳妥地获得或持有一个自己渴望的位置

  作者有以下几个观点:

  1. 才能变化无常,我怎么知道成功需要什么

  2. 运气,没有运气再好的才能也无法成功

  3. 雇主的制约和盈利规则制约,要想过上幸福生活,一个人就应该努力逃脱对雇主的依赖而直接以自己的节奏、为自己的幸福工作

  我以为,“要想过上幸福生活,一个人就应该努力逃脱对雇主的依赖而直接以自己的节奏、为自己的幸福工作”,此观点过于落伍。雇主与员工关系不是这种逃脱和被逃脱的僵硬化关系,而应追求双赢:你应该通过雇主来获得你想要的幸福,这难道不也是为了幸福而工作吗?之所以有这种观点,不过是将自由的理念与幸福画上了等号,并认定受雇于人是不自由的,仅此而已。

  关于解决办法

  作者这里提出了几个解决办法:

  1. 求助哲学

  2. 艺术发泄

  3. 认清意识形态

  4. 宗教信仰

  哲学和艺术已经宗教信仰自古以来都是对待自身焦虑最有用的武器。哲学让人保持理性,看清事物本质,因此不那么容易陷入绝望。艺术提供人们发泄情绪的舞台,你可以尽情挥洒笔墨音符(只要政治正确或无伤大雅)。宗教则提供一套价值体系,虽未冲破等级制度,但却在苍穹之下突出人类渺小,以使人类心态平和谦卑。因此,当今社会的主流观点,你可以不认同,进行批判。不过,你要承担全社会大部分人的鄙夷、蔑视的眼光。就像大家都知道当今中国是一个物质社会,全民视财富为幸福的源泉,此时你跳出来说,哎呀,你有钱不一定幸福呀,有钱也没有我过得开心幸福。。。。即使你说的确实对,但大部分人会觉得你仇富心理,觉得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没本事只会自我安慰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所以,作为哲学家你用理性去与人争辩;作为艺术家你用音乐、小说、绘画去打动别人,发泄自己;作为宗教主义者,你用信仰去团结他人。。。。做为普通人你只能将此作为心灵鸡汤,自己在墙角里偷偷服下一剂猛药。

  在每一个社会里,总有一个特定的人群能够获得高度的尊崇——其他的人群则因为没有具备合适的技能、口音、气质、性别或肤色而受到贬抑或忽略:比如斯巴达、中世纪骑士、英国绅士、日本武士。在当今的中国,是不是财富呢?认清这种意识形态,然后你去尝试理解,站在更大的格局下去看待问题,你就会觉得身心更轻松了。

  本书总体思路比较清晰,但私以为具体脉络还是感觉特别凌乱。比如说焦虑本质和产生原因的时候,引出了势利眼,而我觉得势利眼更像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再比如讲到焦虑的解决办法,宗教、艺术、哲学我都明白,但是突然出现个政治,我便不懂政治如何解决别人焦虑?似乎这里是在谈政治意识形态导致的焦虑,这个不是第一部分应该论述的么?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二):【读书笔记】《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

  当我读完这本书,打开本子准备写书评到时候,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想法或思路,也并非是脑中一片空白,而是一团乱糟糟的麻线团,零散的信息碎片,偶尔飘过的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堆积。这些想法、文字像是散落玉盘的珍珠,没有找到主题这个线将它们串联起来。然而,又有每周一篇长文的压力在头顶上悬着,顿感焦虑万分。这是作为"斩书"成员这一身份的焦虑吗?

  quot;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处于什么身份,都难以摆脱这个烦恼。为什么身份的问题令我们寝食难安?原因很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脸相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只落得人走茶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喜爱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对此,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分别用了两部分对这一问题作了解答。

  第一部分,焦虑的起因。分为五个因素,即:渴求身份,势利倾向,过度期望精神崇拜,制约因素等五因素,并对每一部分作了详细分析,比如在渴求身份这一章中写道,渴求身份的表象是祈财、求名、扩大影响,本质来说是对爱的渴望。通过外界对我们的关注来实现对自己的良好感觉。其中阿兰·德波顿引用了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的一段话,极其深刻地表达了出来,写道:"如果可行,对一个人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

  第二部分,解决方法。也是从五部分进行说明。分别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波西米亚来逐一解释。文中宏大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比做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通过这些永恒来与我们所追求的世间荣华富贵相比,我们的生命脆弱短暂,像飞蛾般微不足道

  正如阿兰·德波顿在书中所说,治疗身份的焦虑并无灵丹妙药,但我们可以尽量去了解它,讨论它。正如气象卫星发来的热带暴雨报道一样,气象卫星并不能阻止暴雨的发生,但它给我们提供地球图片至少能告诉我们一场暴雨的来源、强度、结束的世间,从而可以减轻我们在灾难面前手足无措的感觉。

  写到这,发现对于"斩书"的压力减缓了很多,与其担忧任务失败,还不如努力去看书,拿起笔努力写字。你看,我现在至少完成了长评任务,不是吗?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三):我只能是我,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别人。

  阴差阳错的看了这本书。不过看的时间还真在点,最近的人生还真是焦虑至极。

  咱人看书有个特别不好习惯喜欢动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去加以理解,让咱完完全全的用逻辑演绎去理解,是非常的困难。这可能是因为功利心比较浓重把,总觉着能解决自己”生的困惑“才算满足。也可能因为思维还有待磨练成熟。所以这样一来,写出来的东西必然是视野窄,格局较小的。但读完这本书还是觉得想说点什么,不吐不快!

  看前半截的时候,那个共鸣感实在太强烈了。结合大学刚毕业工作半年又辞职在家考研的经历,想到现在基本上都不出门,宅在家里,大半个月不出门,每天对一堆知识点狂抓头发严重脱发的这些个情景,再想想读研都快毕业的熟人,想到出国刚归来的暗恋对象,想到在帝都虽然飘着但也在打拼的学姐,真是焦虑到满头包。加上考研人都有些心理变态的倾向,简直是耻感时刻充盈在心头!然而最耻感的还是,每天仍旧混混度日,萎靡不振,白天发呆,晚上犯困。要是真在状态,也不会看这类”课外书籍“了。所以,开始看的时候,真觉着小顿顿简直讲到咱心坎里了,有把大腿拍断的趋势。

  他人即地狱,越来越觉得身边的人交往带着一些杂质,不知道是因为感情洁癖,还是过于挑剔,越来越觉得和朋友们一些格格不入地方。在一起聊天的话题都变成了,八卦,工资男人房子结婚,聊天的语气向七大姑八大姨们边搓麻将边闲言碎语的架势发展。聊的时候的确挺爽快,可是聊完之后,就是无比真切的恐惧感,背地里,别人又怎么评论我呢?”还要在家里窝着,就算考上研,那也是白白浪费2年大好青春么,都是咸鱼了还想翻什么身……“想到这些,不自觉背脊上一阵冷风。从中我才发现,真正的自己并不能抛开这些世俗的东西去随心所欲过所谓理想的生活,我焦虑:我只能是我,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别人。

  这一切都好像是一张网,社会和自己共同编织起来把自己罩得很凄惨苦逼。明明想逃脱,可是却不得其所,动弹不得。这些束缚比让人不吃不喝几夜不睡更难受,这些都是身体上的,而这种束缚完完全全是精神上的。出门觉得好像无数张眼睛在审视你,到亲戚家做客,那些个尴尬的沉默点和say goobye之后关门的一刹那,就觉着整个世界要开始些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甚至是打个喷嚏就预感有人在对自己骂骂咧咧,再负极一些,可能就会成妄想症。

  那些个什么人性的弱点和优点,名人传,沉思录,基本上都不能帮助解决问题,虽然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一遭走过去,回头看,想到自己曾为这么点芝麻点的事儿心烦意乱了很久,肯定会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出剧目里的小丑一般模样可笑,不过每当真正陷入其中时,无一例外什么安慰的话都无济于事。

  所以,看完这本书,我想要找到的安慰和答案并没有直接得来,好像作者也知道他不能给我什么答案,只是一直在陈述古今,剖析各种奥妙。其实,这些就够了,好的心理医生,从来都不告诉有什么好的处方,只是引导你,答案就在那里,需要自己动手去找。(德波顿的书的确有功力,看起来像个神经质在自说自话,其实那些个细致都是恰到好处)

  最后摘抄一段把:”理解并不是总能防止问题的发生,但它在一个最小的范围内,能够教会我们很多有用的东西,让我们直到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去面对问题,从而大幅度地脚底受害的感觉,被动的感觉和困惑的感觉。“

  如果,愿意去理解自己,一层层精致地剖析自己焦虑的内里,也就是行动的第一步把。

  多么有道理的废话!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四):英伦才子最好的一本

  个人认为这本《身份的焦虑》是英伦才子德波顿最好看的一本。一看目录就爱不释手,多么简单明了的目录!内容方面,信手拈来的引经据典自不必提,文字简约朴实,说理深浅得宜,初中生到教授都很能很好阅读并理解其意。全书共分两大块,焦虑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其中对焦虑的原因从心理学、社会学各现象、各原理分别作出说明,同样是举例生动、贴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解决方法方面我认为主要是从哲学方面去寻求,所以肯定会提到犬儒始祖第欧根尼还有隐士梭罗啦,果不其然;艺术方面着重写了小说、绘画的一些天才艺术家的各自观点,作品里面那种反抗传统,质疑当代价值观的批判态度,介绍了不少经典小说,其中我还看过不少,嘿嘿,经典的东西的确是值得反复咀嚼的。政治方面,从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财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析,其中印第安人的物质化案例印象很深,“资本主义腐败的生活方式”果然成功“腐蚀了单纯快乐的印第安人”。然后是介绍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的确是集体主义表现典范,但是基督教的建筑、音乐、壁画等艺术,的确有抚慰人心的作用。最后提到波西米亚人,读到这里,我越来越觉得有认同感,其中说到“波西米亚人认为,我们在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生活方式中维持信心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在贴身的小环境中起作用的价值体系,依赖于我们所交往的人的种类、我们阅读的书籍和我们所听到的话。”还有“而波西米亚人拒绝接受这种对外在失败的解释,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往往被白痴和偏见所控制。社会上最成功的人很少是那些最聪明或最善良的人,而是那些最成功地迎合了大众价值观念的人 ,而这些价值观念往往弊端百出。”这些观点我都举双手同意,尤其是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波西米人坚持不懈地选择性情相投的人组成一个交往的小圈子,而拒绝接受那种自然而然地落在我们头上的生活方式”,事实上我已经这么做了,虽然没有波西米亚人那样极端的重视精神生活,甚至可以离群索居过山林隐居生活,但是我仍然是心向往之啊。

  总而言之,好书,此书很能体现德波顿的一贯潇洒简约风格,篇幅不长,但是举例生动,分析入理,值得推荐。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五):迷茫与不安,是否有着解决之道?

  人,是种社会性的生物,尤其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没有谁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独善其身,甭管愿不愿意,我们每一个人同周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生活在社会之中,每个人也都总有自己的一方位置,也可以说有一种身份。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是子女,是别人的兄弟姐妹,随着身体心智的成长,我们还会成为父亲母亲,所谓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否认的身份。当步入社会之后,我们的职业,我们的经济基础,我们的社会价值,常常会成为界定我们于社会中身份的标准。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标准虽侧重有所不同,但身份却实难摆脱,这类身份并不取决于你对于自身的某种认可,而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取决于群体对于你的价值判断。

  身份,往往同时伴随着责任,或是源自道德上的约束,或是源自利益上的平衡。身份也时常意味着一种关注,一种认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物质上的贪婪发展出意志、精神上的极度渴求,身份所带来的名誉、荣耀、等级,一时世人趋之若鹜。

  不可避免地,我们总要以某些身份,在社会之中同他人打着交道。为了维护身份,不得已我们要去尽力承担责任;而为了获得关注认可,我们又难免需要同他人进行比较,奋力地去展现、去改进、去提升自己。而在这样的过程中,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惴惴不安却逐渐浮现。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自己的努力又是否能够有所回报;我们开始焦虑,自己是否应该追求某种身份,自己是否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中败下阵来。

  我们总是受到“知足常乐”的教育,但在一个发展迅速,乃至稍显激进的时代,面对着身边亲人好友的期待,听闻着他人奋发成功的消息,无意识间,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得人们难以喘息,对于身份的焦虑成了巨大的枷锁,困住了人们的步伐。

  而阿兰·德波顿的这本《身份的焦虑》正是敏锐地从如此的社会现实出发,凭借着自己的阅历学识,全面且深刻地去直视人们对于自己身份的恐慌。

  人们受着焦虑之苦,而要寻找到此症结的解决之道,自然离不开对于这焦虑根源的剖析。德波顿先生内外因并重,从我们内心深处挖掘对于身份的渴慕,对于他人的嫉妒不满;从社会大环境中,用实际的事例,深入地探讨了笼罩于社会里的势利倾向,揭示了隐藏在社会中精英崇拜,凡此种种,生动地还原了我们内心之中的担忧、焦虑,其中的一些言语,也直触内心。

  “我们每天都会经验到许多不平等的对待,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妒恨每一个比我们优越的人,这就是嫉妒的特别之处。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够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难安。我们嫉妒的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世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成功。

  在解读焦虑的缘由之后,德波顿先生进一步地提出了对于人们内心躁动不安的应对之法。他从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希米亚几个方面出发,引经据典,展示了这些方面,如何缓解人们内心中的担忧焦虑,又如何在社会之中对于焦虑氛围在某种程度上的调适,使人受益匪浅。其对讽刺幽默漫画,有这么一段见解。

  “因此不出所料,好多幽默都努力解释一些对身份的焦虑,进而对此进行控制。它向我们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比我们嫉妒心更盛,而在社会生活中更脆弱的人群;还有一些人在凌晨醒来时,为他们在经济方面的表现而痛苦万分;他还向我们说明,在一副副社会要求应该保持冷静的面孔之下,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些精神恍惚、神志失常——这一切都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要我们向相比而言比我们更惨的邻居伸出援助之手。”

  当然这些所谓的解决方法,并不能让人们完全地摆脱焦虑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或是另一个角度来讲,无论何时,只要我们于社会之中,身份的焦虑总是紧紧伴随着我们,它本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来谈不上摆脱不摆脱。而从历史来看,也正是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不安与不满,正是人们心中不间断的向上的渴求,不断地推进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它未必是要规避的,未必不存在积极的作用。

  所以,对于身份的焦虑,德波顿先生更多的还是说“缓解”。而那种所要缓解的焦虑,也相当程度上源自我们自身的局限。

  “身份的焦虑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是成问题的,那就是我们遵循这些导致焦虑的价值观念,仅仅是因为我们异常胆小怕事、循规蹈矩,或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已经被完全麻痹,以至于我们认为这些价值观念是天经地义的,或是来自神授,或因为我们周围的人对此心醉神迷,或因为我们的想象力变得过于局限,而想不到还有其他的选择。”

  德波顿先生所提到的哲学、艺术以及宗教这些方面,未必是向我们直接提供一些缓解焦虑,使我们内心安定的法门,那些论述更旨在于向我们展现更为广阔的视野,打开我们惯性或是模式化的思维,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少了些人云亦云,多了些独立判断,更深层次地触及到焦虑真正的症结所在。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六):全文摘要

  2014-04-05 09:59:28

  —随失败而来的是耻辱感:一种腐蚀性的意识产生了,那就是我们没能使世界信服我们自身的价值,并因而获到怨恨成功者且自惭形秽的境地。

  2014-04-05 09:59:37

  如同所有欲求一样,对身份的渴求有其效用:能激励我们竭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卓越者,使我们远离社会中有不良癖好的人及固执的人从而归属于一般的价值体系。然而,同所有欲求一样,过分的渴求也是致命的。

  2014-04-05 09:59:44

  一、爱的欠缺

  2014-04-05 10:00:04

  人为什么要追求显耀的身份?对此问题的回答几成共识:要言之,无非是祈财、求名和扩大影响.

  2014-04-05 10:00:08

  金钱、名声和影响只能视为「爱」的表征——或者是获取爱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

  2014-04-05 10:04:18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援,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

  2014-04-05 10:05:21

  爱的重要性

  2014-04-05 10:06:15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2014-04-05 10:08:33

  我们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完全受制于社会的态度——若得褒扬,我们就会感觉良好:反之,则痛不欲生。仿佛我们对他人的情感负有亏欠似的。

  2014-04-05 10:23:47

  二、势利

  2014-04-05 10:25:18

  势利眼)最早是指地位卑微的人,但是不久后就转变为现今这种与原意几乎截然相反的意义:对别人的卑微地位感到反感的人。

  2014-04-05 10:26:54

  势利眼的正字标记不是单纯的好恶分明,而是坚持认为社会阶级等于个人价值。

  2014-04-05 10:33:40

  深藏在我们内心的害怕其实才是势利产生的惟一根源,看清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对势利有清楚的认识

  2014-04-05 10:33:45

  傲慢的背后藏着的无非就是恐惧。由于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才要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得他不如自己。

  2014-04-05 10:35:27

  对于人类这种由于渴求尊严而受挫并深感恐惧的情绪所导致的势利倾向,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和悲情,而不是一味去苛责。

  2014-04-05 10:39:03

  三、期望

  2014-04-05 10:39:15

  物质进步

  2014-04-05 10:44:07

  平等、期望和妒嫉

  2014-04-05 10:48:29

  我们每天都会经验到许多不平等的对待,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妒恨每一个比我们优越的人,这就是嫉妒的特别之处。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不安。我们妒嫉的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世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成功。

  2014-04-05 10:49:55

  「产生这种妒忌的不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远远不成比例,反而是我们的互相接近。

  2014-04-05 10:52:37

  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就宣称:「显然,一些人天生是自由的,而另一些人天生就适合做奴隶。对这些天生适合做奴隶的人而言,奴隶制度不只是可行,也是无可厚非的。」

  2014-04-05 10:58:05

  在贵族统治制度下,社会提供的提高社会地位的机遇很少,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完全取决于他的家族历史和名望;而在新的社会秩序下,人的社会地位只与每一代人的自身成就相关,特别是他们在经济方面的成就。

  2014-04-05 11:05:30

  在一个民主社会里,有的只是报刊和社会舆论没完没了的鼓噪,让每个生活在底层的人都相信他们总有机会攀上社会金字塔的塔尖,有机会成为实业家、大法官、科学家,甚至是总统。这种无限机遇的论调在一开始也许能给人一种盲目的乐观,对那些底层的年轻人尤甚。但在他们之中,只有极少数最优秀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多数的人,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并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正如托克维尔所言,他们会转而变得意志消沉,内心极度痛楚,并轻贱自己,同时也憎恶自己的顶头上司们。

  2014-04-05 11:07:07

  失败并非任何时候都会给我们带来羞辱,只有某件事情我们不仅尽力而为了,而且在一开始就觉得此事关涉我们的自尊和成就感,结果却还是做砸了,这时我们才会觉得羞愧

  2014-04-05 11:09:01

  詹姆斯认为: 「对于我们未曾想去尝试的事情,就不可用成败来衡量:既无失败,何来羞辱?人生在世,我们的自尊完全受制于时时督策我们的理想以及我们为理想所付诸的行动,取决于我们实际的现状同我们对自身期待之间的比率。可以用公式表述如下: 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待 詹姆斯的这一算式清楚地表明,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往上高一级,我们遭受羞辱的可能性也因此增加一分。

  2014-04-05 11:10:21

  这一算式同时也隐含了两种提升自尊的策略:其一是努力取得更多的成就;其二是降低对自己的期望。

  2014-04-05 11:12:11

  一旦人们觉得来世不过是一种臆想,或者从科学的角度把来世视为一种并不存在的精神鸦片,这时,追求现世成功和实现切近人生理想的压力就会无时无处不在,这使他们躁动不已,因为他们清楚人生苦短,任何的机会都可能稍纵即逝。现世的一切不再视为永恒世界的一段序曲,相反,现世的成功就是人生的一切。

  2014-04-05 11:15:48

  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自身的期望变得更高了。

  2014-04-05 11:29:08

  让人们觉得更加富有的最可行的方式也许并非是赚取更多的金钱,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同那些和我们处在同一等级但又比我们富有的人保持一定距离,在情感方面也应该疏远他们。我们未必要争取成为「一条更大的鱼」,相反,我们应该全神贯注,努力使自己周围的「鱼儿」不比我们大,这样,我们自身的大小才永远不可能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

  2014-04-05 11:32:20

  我们所期待的远超出我们祖先们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2014-04-05 11:34:15

  四、精英制度

  2014-04-05 11:34:22

  在很大程度上,贫困对自尊的影响取决于周围的人对贫穷的理解和看法

  2014-04-05 11:43:42

  。它们向世上不幸的穷人传达了三个观念:其一,他们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理应赢得尊重;其二,在上帝看来,世间的地位并不代表任何的道德意义;其三,从任何层面看,富人都不值得尊敬,他们冷酷无耻,而且终归在即将到来的无产者正义的革命风暴中灭亡。

  2014-04-05 11:43:49

  于成功的三个让人焦虑的新故事

  2014-04-05 11:43:58

  第一个故事 ——富人而不是穷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4-04-05 11:49:19

  第二个故事 ——身份同德行相关

  2014-04-05 15:15:38

  在精英崇拜制度下人们致富无可厚非,同理,人们挨穷也不是没有缘由。正因为如此,一个人身份低微,其境遇固然令人同情,但一切也是咎由自取。

  2014-04-05 15:15:56

  第三个故事 ——穷人是有罪的、堕落的,他们穷是因为他们蠢。

  2014-04-05 15:28:47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2014-04-05 15:28:53

  五、依赖

  2014-04-05 15:29:46

  制约因素

  2014-04-05 15:31:49

  我们在等级社会里为何无法稳妥地获得或持有一个自己渴望的位置。

  2014-04-05 15:31:55

  (1)受变幻无常的才能的制约

  2014-04-05 15:33:04

  2)受运气的制约

  2014-04-05 15:34:44

  (3)受雇主的制约

  2014-04-05 16:17:36

  (4)受雇主盈利原则的制约

  2014-04-05 16:19:28

  (5)受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

  2014-04-05 21:37:56

  在获得身份的领域中并存着两种需求:其一为经济需求,它要求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赚钱。其二为人性需求,它使员工追求经济的安全、他人的尊敬和对职位的保有。

  2014-04-05 21:46:12

  第二部:化解之道

  2014-04-05 21:46:17

  一、哲学

  2014-04-05 21:46:26

  尊严和脆弱

  2014-04-05 21:51:12

  「决定我幸福的不是我的社会地位,而是我的判断;这些判断是我能够随身携带的东西……只有这些东西才是我自己的,别人无法从我身边拿走。」

  2014-04-05 22:01:09

  理性的遁世态度

  2014-04-05 22:04:15

  他人对我们的赞赏可以说在两个方面对我们非常重要:一是物质方面,因为社会对我们的遗弃能够带来物质方面的缺乏与危险:二是精神方面,因为一旦他人停止对我们表示尊重,我们就很难对自己继续怀有信心。

  2014-04-05 22:07:14

  一旦我们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肤浅和空洞的本质、他人观点的狭隘性、他人感情的琐碎无聊、他人想法的荒谬乖张,以及他人错误的防不胜防,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大脑中进行的一切活动变得漠不关心。……然后我们就会明白任何一个过度重视他人观点的人给了他人过高的尊严。」哲学遁世主义的代表人物,亚瑟.叔本华如此说道。

  2014-04-05 22:07:43

  要想改掉希望被他人喜欢的毛病,最快的途径就是对他人的品格进行研究,而他认为,他人的品格绝大多数都粗野残忍、愚蠢麻木。

  2014-04-05 22:13:17

  哲学家们在他们各自独立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形象。

  2014-04-05 22:13:47

  二、 艺术

  2014-04-06 14:11:54

  「如果艺术不能够激发我们的同情心,那么它在道德方面将毫无作用,」

  2014-04-06 14:12:05

  绘画也可以对这个世界用来衡量何人重要或何物重要的标准提出挑战。

  2014-04-06 14:16:08

  悲剧

  2014-04-07 13:38:53

  如果说悲剧作品能让我们对他人的失败给予比平常更多的关注,那主要是因为悲剧艺术能够引导我们探究失败的根源。在这种情况下,对实际情况了解越多,我们就会更易于理解他人,原谅他人

  2014-04-07 14:20:23

  悲剧促使我们摒弃日常生活中对失败与挫折的简单化的看法,使我们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我们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愚昧与过失。

  2014-04-07 14:21:29

  漫画

  2014-04-07 14:23:53

  讽刺作品是另外一种抗议方式,用来反对狂妄自大、冷酷无情或华而不实,反对一切背离美德和理智的行为。

  2014-04-07 14:24:12

  讽刺作品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抗议方式,那是因为它们虽然看起来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发笑,但实际上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漫画不需要对权力的滥用做长篇大论。它们使我们在会心一笑中领悟到对权力机构的批评的合理性。

  2014-04-07 14:32:45

  ,在最优秀的漫画家手里,笑声获得了一种道德教育目的,玩笑成了引导他人改善品德和习惯的手段。玩笑可以表达一个政治理想,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平等、更加理性的世界。

  2014-04-08 09:52:34

  讽刺的真正目的是对缺陷的纠正」

  2014-04-08 09:58:22

  最为和善的漫画不会就我们对身份的关注进行嘲笑,而是进行调侃:他们对我们提出批评,但同时认为我们依然相当不错。由于他们的才能,我们才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带着爽朗的笑声,承认自己身上的一些痛苦的事实,而这些事实如果以平常的、责备的语言传达给我们,我们就会因为惧怕危险和伤害而拒绝接受。

  2014-04-08 09:59:25

  三、政治

  2014-04-08 09:59:29

  最理想的人的类型

  2014-04-08 10:06:45

  金钱携带着一种道德质量。它的存在体现了拥有者的美德,就如同它体现了它所能够买的物质商品一样。

  2014-04-08 10:10:43

  现代身份理想受到最大关注的莫过于它在财富与美德——以及贫穷与怀疑一一之间建立起的一种联系。在《有闲阶级论》(1899)一书中,托尔斯坦.凡勃伦指出,从 19 世纪早期开始,金钱成为商业社会衡量每个成员的核心标准:「『财富已经成为』获得尊敬的社会基础。要想在一个社会中占据一个受人尊敬的位置,占有财富成为必需。财富对于获得一个好名声来说必不可少……那些没有相对较多财富的社会成员,很难受到他们周围人的欣赏;其结果就是他们也很难受到他们自己的欣赏。」

  2014-04-08 10:18:58

  《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约翰.肯尼士.加尔布雷思的思想与斯密显然一脉相承,他写道:「只要一个人的收入明显低于周围人,即使对生存而言已经绰绰有余,但他依然为贫穷所困扰。他们缺乏社会所规定的最低的体面要求,因而他们不能完全逃脱被社会定义为不体面的命运。」

  2014-04-08 10:20:13

  挣钱的过程往往需要个体具备某些优秀质量。坚持干好任何工作几乎都需要智力、体力、计划以及与他人进行合作的精神。事实上,挣钱越多的工作,对个体优秀质量的要求也越高。

  2014-04-08 10:35:31

  关于成功生活的现代理想同时还在赚钱和幸福之间建立了另外一种联系。 其一,要指出能够使我们幸福的东西并不是一件超乎寻常的难事。我们的身体知道它们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保持健康,因此当它们缺钠时,就会让我们喜欢吃熏鱼,而当它们的血糖过低时,则会使我们喜欢吃桃子。同样,这一理论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依赖我们的智力来确定,在生活中追求何种目标,才能使我们兴旺发达;继而这些业已确立的追求目标自然而然会促使我们从事一定的职业或执行一定的计划。 其二,现代文明所提供的范围巨大的工作种类和消费产品并不是一种华而不实、令人疲惫不堪、只能激起无穷的欲望、与我们的幸福毫不相干的表面现象,相反,这些工作和产品能够满足我们的一些最重要的需求。其三,我们所支配的金钱越多,我们所能够购买支付的产品和服务就会越多,从而产生幸福感的机会也会越大。

  2014-04-08 13:35:05

  外界观点总是引导我们,让我们想象自己在攀登幸福崖上的最陡峭的一边,一旦爬上去,就可以到达一个广阔的高台,在其上我们就可以一直享受幸福生活;从来不会有人告知我们,一旦到达顶点,我们又会被唤回谷底,重新处于焦虑和欲望的洼地中。

  2014-04-08 13:37:16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2014-04-08 22:14:24

  19 世纪还有其他一些人,要么用愤怒的声音,要么用悲观的声音,表达了相同的批判性观点。他们认为金钱已经变成了决定一个人尊严的主要决定因素,已经成为判断一个成功人生的诸种美德的依据,而不仅仅是依据之一,或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依据

  2014-04-08 22:16:23

  政治观念的变化

  2014-04-10 10:50:34

  四、基督教

  2014-04-10 10:50:37

  死亡

  2014-04-10 10:53:39

  意识到自己一直过的生活在表面上虽然显得春风得意,而内心里却是无聊苍白。

  2014-04-10 10:54:17

  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他牺牲了所有的兴趣和对其他事物的感受,然而他现在发现,别人对他根本就不在乎

  2014-04-10 10:56:05

  他浪费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这让他痛苦,然而更加令他难以释怀的是他意识到他周围的人所喜欢的仅仅是他的身份,而不是他真正的、脆弱的自我

  2014-04-10 11:05:05

  死亡的想法使他们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寻欢作乐呢,还是使他们带着一种新发现的严肃精神回到家里呢?

  2014-04-10 11:09:45

  从死亡的角度来看待人的生命中什么事才算得上富有意义,基督教和世俗的看法各不相同,但不管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它们似乎都强调仁爱,强调真诚的社会交往,强调乐善好施;同时它们都反对过度关注权力、武力、财富欲的膨胀和它们所带来的荣誉。在人类的生活中有一些行为,一旦与死亡的思考联系到一起,不管在何时何地,都会显得无关紧要

  2014-04-10 11:13:06

  除了对我们自己必死的命运进行思考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思考他人的死亡来摆脱身份的焦虑,特别是那些取得很高的成就使我们自卑和嫉妒的人的死亡

  2014-04-10 11:34:38

  ,要安抚焦虑者,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像乐观的心态教我们的那样,告诉他一切事情都会好起来的——相反,我们应该告诉他一切事物最终都将变得非常糟糕:屋顶将会塌陷,银行将会变成废墟,我们将会死去,每一个我们所爱的人都将去世,我们所有的成就,甚至连同我们的名字都将深埋于地下。

  2014-04-10 11:36:41

  要想克服认为自己微不足道的自卑感,我们无须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重要,而是要认识到所有的人相对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一旦面对那些比我们要大上千亿倍的东西时,我们对他人比我们高几毫米的关注就会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些巨大的东西的敬畏之情,我们往往称这种力量为无限、永恒——或很简单地,同时也最顶用地,称之为上帝。

  2014-04-10 11:37:18

  对身份低下的焦虑进行治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旅游——在现实中旅游或在艺术作品中旅游——去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

  2014-04-10 11:37:28

  集体

  2014-04-10 11:42:49

  这种认为他人很可能既不是无法理解,也不是令人厌恶的想法,对我们身份的关注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因为我们想在社会上扬名立万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所具有的种种不利因素的恐惧心理。我们越认为普通生活令人耻辱、肤浅、低贱或丑陋,我们想要同他人区分开来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集体越堕落,个人成就的诱惑力就越大。

  2014-04-10 11:44:57

  如果做一个普通人就意味着过一种连一般的尊严和舒适的需求都无法满足的生活,那么对上层身份的欲望则会变得异常强烈。

  2014-04-10 11:47:35

  两座城市: 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

  2014-04-10 19:59:11

  五、波希米亚文化

  2014-04-10 20:23:59

  由于波希米亚人极端关注精神需求,将之放在第一位,以至于他们对现实事务没有足够的重视,其结果就是他们中的好多人不得不异常辛苦地寻求赖以养家糊口的途径,甚至比那些忙碌的、关注物质生活的法官和药剂师花在精神思考上的时间还要少,而花在物质方面的思考上的时间还要多。

  2014-04-10 20:27:31

  不管波希米亚人的行为从外表看来多么地出格和怪异,他们的运动的持久价值在于对资产阶级的理想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性的批判。波希米亚运动批评资产阶级错误地理解了财富在一个美好的生活中应该起的作用;批判资产阶级过于草率地声讨世俗事务中的任何失败,以及他们在尊重外在成功时体现得过于卑躬屈膝;批判资产阶级对虚假的行为规范怀有过度的忠诚;批判资产阶级过于机械地把一个人的职业才能等同为他的天赋;批判资产阶级忽略艺术、感悟、嬉戏和创造的价值;批判资产阶级过度地关注秩序、规则、官僚机构以及严格守时

  2014-04-10 20:30:41

  解决焦虑的成熟之途可以说始于一种认识,即身份的确立取决于听众的选择:听众可以是工业家或波希米亚人,可以是家庭成员或哲学家——而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听众。

  2014-04-10 20:32:52

  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希米亚的目的并非废除身份等级,他们只是尝试创立一些新的身份等级,而这些等级建立在那些为大众所忽略或批判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之上。这五个不同领域的革新者们一方面都坚持严格区分成功与失败、好与坏、可耻与高尚,另一方面又试图重新塑造我们的判断标准,使我们重新思考何种行为才能归入这些重要的标题。

  2014-04-10 20:33:18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人无法或不愿温顺地服从关于上层身份的主流观念,但他们有资格拥有更好的称呼,而不是残酷地被人称为失败者或小角色,而这五个领域的革新者们通过上述的方式,赋予这些人以合理性。他们提供了好多富有说服力和抚慰能力的事例来提醒我们,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并不是只有法官或药剂师的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七):《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焦虑的起因

  一、渴求身份

  1、追求显耀的身份

  2、爱的渴求——“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

  二、势力倾向——“深藏在我们内心的害怕其实才是势力产生的唯一根源。对于人类这种由于渴求尊严而受挫并深感恐惧的情绪所导致的势力倾向,我们应该要多些理解和悲情,而不是一味去苛责。”

  三、过度期望

  1,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自身的期望值变得更高了。——“只有平等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势利”这一带有贬义和歧视色彩的用语才可能出现。所以,我们很难把中世纪的英国贵族们对比他们地位低下的人表现出来的态度称之为势利。”

  2,James认为我们的自尊完全受制于时时督策我们的理想以及我们为理想所付诸的行动,取决于我们实际的现状同我们对自身期待之间的比率——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待。

  四、精英崇拜——自我认知不够,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五、制约因素

  1,受变幻无常的才能的制约

  2,受运气的制约

  3,受雇主的制约

  4,受雇主盈利原则的制约——“企业必须不断为市场提供更新更好的产品,而员工也随时为企业的这种压力所能导致的结果忧心忡忡。而历史的长河中,物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曾经比提供和消费它们的人类的生命周期更为长久。这种稳定性肯定能够赋予技工和工人一种安全感,他们会觉得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在他们的一生中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但自从19世纪中叶以来,产品的生命周期急剧缩短,从而破坏了工人认为自己从事的行业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心理。”

  5,受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

  第二部分 解决方法

  一、哲学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马库斯没有像常人那样,在听到赞扬的时候欣喜若狂,在听到污蔑的时候沮丧万分,他认为他的自我形象应该建立在自己的分析之上:是否每个人都会轻蔑我?这是他们的事。而我自己的事就是保证没有做过或说过任何可以遭人轻蔑的事情。”

  2,不卑不亢

  “蒙田要求我们在见到达官贵人之时,要控制我们的激动情绪,而在见到穷人和无名之辈之时,要抑制我们想要评头论足的冲动。”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同他人实际上并无二致,认识到这点才是一个最高贵的人生和最完整的个人的基础。

  3,理性的遁世态度

  “我们经常处于一种自虐过程当中,在没有搞清他人观点是否值得关注之前就去寻求他人的赞赏;但只要我们对某些人的思想稍加研究,就会发现他们根本不值得我们尊敬,然而我们往往在弄清楚这一切之前就竭力想得到他们的爱戴。我们应该停止这一自虐过程。”

  4,对待财富的看法

  卢梭认为,财富并不代表占有物的多少,而是拥有多少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它是相对的,相对于人们的欲望。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占有的财富多么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某种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谈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我们现时拥有的,不管我们实际占有的东西多么匮乏,我们是富有的。

  二、艺术

  三、政治

  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对上层社会地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用马克思的话说:“每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往往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然而这些意识形态的观点如果表现得过于咄咄逼人,那么它们就不会强有力地占据统治地位。意识形态观点的精髓就是,除非我们的政治素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否则我们很难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意识形态就像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样,被释放到社会中。它通过报纸、广告、电视节目和教科书得到体现——在这些领域,意识形态在宣传它对世界偏颇的、也许还是缺乏逻辑的、缺乏公正的理解;在这些领域,它羞羞答答地暗示,它只是在陈述一件自古就有的事实。

  四、宗教

  对死亡的思考使人们获得一种更加真实、更加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死亡的想法对我们的影响或许就是引领我们去追求任何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同时还会鼓励我们漠视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因为他人的评价毕竟与我们的死亡没有丝毫的关系。对死亡的预见能够使我们追求我们内心中最渴望的生活方式。我们注定要在无助和落魄中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在弥留之际肯定渴望像孩子一样被人关注,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极为清晰的理由,把所有的经历集中在那些最能够经受住我们身份变化腐蚀的人际关系。

  五、波西米亚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人无法或不愿温顺地服从关于上层身份的主流观念,但他们有资格拥有更好的称呼,而不是残酷地被人称为失败者或小角色,而这五个领域的革新者们通过上述方式,赋予这些人以合理性。他们提供了好多富有说服力和抚慰能力的事例来提醒我们,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并不是只有法官或药剂师的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

  我觉得还有六、历史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八):如何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前些日子在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当时正在看《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两周前看完了这书,今天才终于静下来写读后感。

  内心不强大其实就是对身份的焦虑,害怕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身份形象受损。

  在基本生存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我们对金钱、名声和影响力的追求本质上都是对“爱和尊敬”这种身份的追求,对身份的渴求就导致了身份的焦虑。

  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

  身份是个人在社会群体中被动赋予的,一个从出生后就一直与世隔绝的人是不会有身份以及身份的焦虑的。正由于这种被动性,我们对自己的身份没有掌控感,从而产生很强的不安全感。这股不安全感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鞭策我们不断努力,另一方面又无情地吞噬我们的幸福感,代之以混沌萦绕的焦虑感。

  现代社会崇拜精英和财富,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方面,精英们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拥有财富的人往往能力也不会太差,因为积累财富的过程本身要求他们具有某些优秀品质。对富人的认可其实并无不妥,真正要命的是,懒于思考的人们越来越普遍接受一种快捷、低成本的价值观:“物质财富=值得尊敬”以及“贫穷=令人羞耻”。

  贫困最令人痛苦的地方,并不是它所导致的身体上的痛苦,而是他人对贫困状态的负面反应所导致的羞耻感。

  最终导致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寡与是否被尊敬划上等号,而不是道德的高尚与否,于是你永远都在追逐物质财富/身份的路上疲于奔命,同时还需要不断为自己当前的贫困羞愧不已。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轻身份的焦虑,从而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呢?这本书的作者从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和波西米亚这五个角度来寻找答案,对我打动最大的他在哲学和艺术两个方面的论述。

  哲学方面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形象。用叔本华的话说:“只有击中目标的谴责才能使我们收到伤害。一个人如果真正知道他不应该受到某种谴责,那么他可以满怀把握地对此不屑一顾”

  我看到这句话时如醍醐灌顶。它告诉我们,减轻焦虑的哲学途径是真正认识自己,只有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才知道他人的评价是否值得接受。比如你很清楚自己没有恶意,那么他人误解你,你也可以做到毫不在乎。著名鸡汤“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这句话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它只呈现了结果,却没有告诉你方法,事实上,方法就是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一直是个巨大的哲学话题。关于这个,给大家分享一个公众号:古典生命哲学。他曾经分享过一个不错的思路: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是谁”是指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可以从一切你能想到的角度来回答;“从哪里来”是指什么成就了现在的你?比如你的近视来自于不良用眼习惯和遗传……“到哪里去”是指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来思考和探索自己是怎样的人。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书中这段话也同时告诉我们,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必然有一些是值得接受的,因为如果对一切评价都不屑一顾,那就成了厚颜无耻。

  艺术方面

  对身份低下的焦虑进行治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旅行——在现实中或在艺术作品中旅行——去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

  当你在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中旅行时,会短暂性地脱离现实社会的规则与约束,为精神世界做一次清洗;会发现宇宙、世界和生命的茫茫无限,以及自己作为个体的渺小。最近一次深有感触是在看完一个名叫《浮生一日》的纪录片后,影片是将全球各地网友拍摄的“自己在2010年7月24日的生活”剪辑而成,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都很渺小,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有数十亿人与我们共同度过,有些与我们一样,有些则截然相反,无论是幸福还是不幸,都有千千万万相似又各不相同的副本。

  死亡对我们的影响或许就是引领我们去追求真正重要的东西

  以前我不太能欣赏那种以“死亡”为话题的艺术,绘画、音乐或者电影,但看完这书,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艺术家、冒险家喜欢探索死亡。死亡具有不可违抗的绝对权威,每个人——无论身份高低,无论生前拥有多少财富和尊敬——都不能拒绝死神的邀请函,最终都将化为世界上最平等的物质——尘土。那么,想到此,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是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呢,毕竟那与我们的死亡没有丝毫关系,我们与那些人大概也不会出现在彼此的葬礼上。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是否更应该去追求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呢。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九):2012年8月30日星期四 天气阴

  身份的焦虑 阿兰•德波顿 2012年8月30日星期四 天气阴

  “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传道书》

  不得不说一句,待我要正经写的点读书笔记的时候,发现手中这本爱不释手的书居然是图书馆的藏书,被千人阅过,被万人掠过。即便是这样轻浮滴作数,秉着起码的读书人的德行,我还是不能性急之下在上面画出横的竖的。会内疚,没办法,对前任的致敬,对后来人的尊重。应了这本书一点点大意,人都很有可能被影响,还是不要做太多标记混淆视听,干扰他人的独立思考。

  又是一年的开学季,去年这个时候拉着沉重的行李一个人来到这个城市,让人倍感亲昵的是整个校园弥漫的桂花香。一年过去了,有些事情开了个好头,一直好好的走着;有些却铸成了这三年甚至这辈子的遗憾。我们总是特别在意在他人眼中的自己,一个眼神,一个呼吸声都极力去分辨其中的好恶,得到认可,我们会感觉良好,反之,则痛不欲生。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还有其他人能给你的美好。

  每个人都在追逐,追逐可能出现的更好的生活。走的快的已经看到曙光,也有半路迷失的,渐渐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变得消沉,变得没有了自信。在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国度里,到处都在宣扬着机会的均等,只要你努力你会拥有一切你想要的。这无疑是个大大的骗局和谎言,生活的富足的确让每个人拥有了健康的体魄,舒适的竞争环境。大家都一样,稍稍优势便显得特别明显,痛苦来得也更加强烈。嫉妒心能焚烧整片希望的原野。

  “以前的社会不平等,因而即使再严重的不平等也不会引人注意,而现在的平等了,人和人之间差异甚少,正因为如此哪怕细微的差距也变得明显起来。”

  什么是失败,什么样的失败对人有毁灭性的打击?至少这几次的所谓失败并没有对我造成太大的影响,关键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否尽力而为;其二,一开始是否就觉得此事事关我们的尊严和成就。结果似乎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到满分。我肯定不够努力,侥幸心理一直在。尊严和成就,几年前我可能觉得非得过不可,不过别人会取笑我,会看不起我,惧怕世人对我的不宽容。可是现在不会了,我做的是我自己的事情,还真不关你们什么事。况且,越接触越明白,谁会总惦记着你呢,你的死活跟她又何干呢,大家都很忙。

  一直对于残障人员的感情都很复杂,不懂得该用何种神态去看他们。犹豫过半,发现自己已经狠心的走远。“一个人最大的善举不是去同情并接济社会中的孱弱者,二十要任这些孱弱者自生自灭。”英国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赫伯特.斯兵塞在《社会静力学》中写道:“.........如果生而健全,他就一定能适应社会,生存下来,而且理应生存下来;反之,如果他生来就不健全,就不能生存于世,而且最好去死..........”不能否认是个人,心中总有飘过这样看似恶毒的想法。也正是假象着这个社会其他人也有此想法,不然哪里来的动力拼了命的要做大做强,谁都知道优胜劣汰。升级的集体恐惧淹没了太多人天性的快乐,累到死也不足惜。

  今天的成就是否一劳永逸,这辈子都会高枕无忧。不可能,对未来的焦虑会时时刻刻萦绕着。大家开始聪明的意识到今天得到的瞩目和拥护不能成为沾沾自喜的理由,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没有人能随意召唤身上那些优秀的品质,我们远远不能拥有自己偶尔展现的才华,我们的成就大多好像来自某种外界所施的恩惠,而这种外力的出现与消失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轨迹和达成目标的动力。”成熟有个很重要的标志个人认为是,专注能力的提升。哪怕是一些琐碎和毫无疑义的事情,只要自己投入其中能进入完全自我清静的境界,那就值得你没日没夜旁若无人的继续下去。做好了也无需自夸,天赋和努力顶多占了一成,还有你习以为常的天时地利人和,是这些合力促成了你的成就,胜利的喜悦更不可能为你独占。

  姐妹们都选择了自己认为有所成的生活方式,我依然原地踏步,慰藉自己我要的心灵的宁静上升到了重要的位置。“我们艳羡那些与我们自己个性毫无关联的生活方式。”看到的永远也只是辉煌灿烂的一面,就像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他们永远只会告诉你他们有多好,却没有一家会告诉你,一旦拥有,你就用不了多久。可是生活不是买卖,没那么简单退货,宝宝生了出来,没法再叫他滚回她妈的子宫里。我想我还是幸福的,毕竟活着的时候生活是没有界限的,可以就一花一草,一阵风去无限感悟,还有深渊般的痛苦,解脱出来便觉得生活给的馈赠远远不止此。

  又一次在阿兰的书里看到了伍尔夫,还有伍尔夫的那件小屋。这个女人一再强调,女人要想自由,包括思想的自由,一种具体的政治上的要求:“妇女不但需要尊严,同时需要受教育的权利,需要每年500英镑(折合人民币7000多吧,这是那个年代的标准?)的收入和一间自己的房间。”到现在,我依然一无所有,贫生赖活着。给人自由如风的感觉,你们哪里知道我也有落地生根的迫切需要。可是若真的给了我一屋一堂,却又开始踌躇脚下的这片土地与我何干。

  对现世不满,暴动,战争,侵略,人性中攻击本能,只要世界扔鲜活的存在一天,就永无安宁之日。秩序和稳定只是暂时的,混乱才是永恒。“如果做一个普通人意味着过一种一般的尊严和舒适需求都无法满足的生活,那么人民骚动的欲望会变得异常强烈。”“当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本身充满了辉煌,民众能做一个普通老百姓就会觉得命运相当不错了。”现世安康,人民安居乐业,这是理想社会形态,民众的基本需要以国家的支撑能力为依托,安民抚民顺民,需要给予民众由外而内的起码保障。

  “我们总是在追求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而把我们真正喜欢的事情一拖再拖。”这话能引起几个人深省,又有几个人有勇气毅然决然的放下手中无聊的事情,走出房门。唯独等到有一天,累了,病了,病倒只有思维还可以运转的时候,才开始严肃的追悔这一生内心最渴望的生活。活着的人对死亡的预见能让自己有重新选择的可能,也只对死亡的思考才能赋予自己前所未有的勇气摆脱那些毫无生机可言的环境,清晰的认识到人生苦短,在化为一粒沙一颗尘之前好好的活一场。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十):你所焦虑的

  我看这本书是正处于一个焦虑期,但是这本书有效的缓解了我的焦虑。我们的自尊取决于我们实际的现状同我们对自身期待之间的比率。虽然现在社会物质比过去丰富,但是互相比较之下人心不足,甚至会促使我们被蒙蔽双眼,追逐原本不需要的东西,例如印第安人在经济利益趋势下,违背初心屠杀动物、贩卖动物皮毛。对比所有历史时期,我当前拥有的应当是最大值,但物质和精神的丰盛却将我的焦虑推向前所未见的峭壁,挫败感强烈,失眠严重。看到人生的苦楚,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设定,但是无法倒带,现状的残酷除以期待最大值,自尊感所剩无几。焦虑感会升温至绝望,有时候想干脆抛弃生命,以死对抗命运摆布,看完这本书才开始平静。 社会不像过去等级严森没法实现自我价值,现在社会过度抬高了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其结果就是足够的自尊将永无可能实现。所以怎样获得幸福感呢,作者从很多方面给出解药:宗教、哲学、艺术、政治、自然环境,波西米亚等等。正确的看清自己,建立自信,才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评价伤害,哲学和死亡都会帮助我们平静,漠视他人评价,击不中目标的武器是徒劳的,不会造成伤害的。我们绝大部分焦虑来自于我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目标和关注的重要性。实际得到以后并不会更好,我们又会被唤回谷底,重新处于焦虑和欲望的洼地里。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宗教给予我们庇护,把道德的身份和世俗的身份分开,给予弱者、穷人俯瞰道德残缺富人的制高点,同时让人看清死亡,意识到死亡前面一切虚无,一切空洞,人生所追求的一切终会成为过去,从而减缓焦虑。 在我看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胜于寻找庇护所,一方面积极努力去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审时度势主动调整,抓住契机实现自我价值,人生的有趣在于未知。另一方面降低自己期望值,人生的幸福在于已知,看看自己已拥有的东西,把自己置于“大”的环境,从大世界视野看小问题,那就不是问题。学会倾听,寻找共性,不再过于强调自我,包容理解他人缺点,同时对自己要求不过于苛刻。过于追求理想化生活,强调精神追求只有少数人能成功,波西米亚人将精神需求放在第一位,以至于对现实事务没有足够的重视,其结果就是他们当中很多人不得不异常辛苦地寻求赖以养家糊口的途径,甚至比那些忙碌的、关注物质生活的人花的时间还要少,而花在物质方面思考上的时间还要多。 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或者可以融入世俗主流,标准不一,但在通往寻找自我的路上,笃定和虔诚是破解焦虑的利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