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隐性逻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隐性逻辑》读后感10篇

2017-12-26 20: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隐性逻辑》读后感10篇

  《隐性逻辑》是一本由[德] 卡尔·诺顿著作,九州出版社丨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性逻辑》读后感(一):多点套路,才能解决男女之间的矛盾

  前一段时间朋友小琦和她老公吵架,矛盾闹得很大,整个朋友圈都知道了。小琦与他老公张先生的确经常吵架,但都只是小吵小闹,没想到这一次一发不可收拾,朋友小琦扬言要跟张先生离婚并且打掉肚子里的孩子,现在的儿子也不要了。

  那时候,我劝慰小琦,我说毕竟结婚了也有了儿子,现在你更怀了二胎,如果你不喜欢他不爱他,怎么会为他怀孩子呢?你们两人就是脾气都很倔强,都只想到对方的差,没有多想想对方的好。小琦听我说这些大道理时,仍旧听不进去,一直骂骂咧咧的说要让她老公与她婆婆都知道她的厉害。结果,有一天下小雨,小琦穿着睡衣拖鞋,头发也没洗更没化妆,总之就邋里邋遢的跑去她老公张先生的单位骂街,让张先生颜面扫地,为此,张先生大发雷霆,直接离家出走,小琦的婆婆也带着孙子回老家了,就剩小琦一个人在家。

  我问小琦,我说这就是你想要解决问题方式吗?这样四分五裂两败俱伤你就会快乐吗?这不但不会帮你解决问题,只会制造更多矛盾。当时,我从很多角度给小琦分析问题,小琦却给自己画地为牢了,无论我怎么说都听不进去,没办法,最后还是靠她自己去解决问题,就像《隐性逻辑》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这几天在看《隐性逻辑》这本书,结合朋友小琦的例子,我就在想,当我们与恋人吵架时,如何做才能“化险为夷”,才能让感情不破裂呢。

  首先,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是对方“制造”出来的。

  我很赞同《隐性逻辑》里这一个观点,那便是“每个人都在找别人的问题(证明自己的想法),却看不到自己的愚蠢(反驳自己的观点)”,如同我之前说的朋友小琦的例子,她与老公张先生吵架,总觉得张先生爱打网游,爱撒谎说加班其实在外面喝酒,不爱秒回她微信甚至不接电话,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仅因为张先生本人,也可能由于小琦把他束缚得太紧了,透不过气,张先生想找方式“透气”,然而小琦却不允许他这么做,这就激发了张先生叛逆的心,小琦却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矛盾都是张先生制造,未曾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我们只看得见别人身上的问题,却看不见自己的错误。就拿小琦来说,原本可以自己低头退一步的矛盾就退一步吧,只有彼此让步,矛盾才能解决。在感情里,我们也要学会从自身原因分析矛盾为什么出现,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解决问题!

  其次,多给恋人好评,少给恋人贴标签。

  你应该很少给恋人好评吧,因为你把更多时间都耗费在给恋人贴标签的身上了,你觉得对方“好吃懒做”“碌碌无为”“贪小便宜”等等,你总是看见恋人不好的一面,不爱去挖掘恋人身上优秀的一面,难怪你与恋人总是吵架。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喜欢随意贴标签,不妨把“坏”标签慢慢过渡,从“中性词”到“好”,恋人间学会多表扬赞美彼此,贴好的标签,那么自然而然看见的都是对方好的一面了,因为好的标签是维护对方在自己心里的位置。学会有意识目的的观察与思考,是能够让你在给别人贴标签之前,多发现别人好的一面,然后再下定义。

  然后,你的“以我的经验判断”不一定都是对的。

  导致恋人间矛盾激发的原因之一,无非是因为“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他肯定是这样做了”,你这种想法就错了,《隐性逻辑》里有一句话是说“我们常常把经验当做习惯,导致我们总是做相同的决定,从不去反思。这样就很危险了”,虽然你觉得自己的经验判断了很多次都没错,但不一定,这只是帮你找方法,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恋人相处的模式,不应该以“经验”来判断好坏,当你产生这种思维时,不妨放空自己,学会发呆与凝视,把复杂的问题想简单些,告诉自己说不定问题本身就简单,是自己大惊小怪了,这样,就不会因为自己的“经验”去判断恋人做错了事,结果又激发了矛盾的出现。

  最后,通过小事提高对爱的心理预期值。

  爱的患得患失应该是大多数恋爱中的女生都害怕的事情,为什么会害怕呢,因为你总是喜欢用“我已经付出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为什么……”这样的语气,未曾想过爱情不是计较得失,是珍惜当下。如果你因为这种想法老爱找另一半吵架,我建议你们可以尝试做做以下三点:

1.培养共同爱好恋人之间想要关系越来越亲密,只有共同爱好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才能增加彼此的交流。2.多说优点多表扬恋人很多女孩子不喜欢表扬自己的男友或老公,总是对着他们唠唠叨叨、骂骂咧咧,这其实不利于恋人间关系的发展。想要感情越来越好,适度适时的赞美、表扬,会让对方产生原来我在你心里很重要的想法。3.多制造小确幸生活中,不要老是一层不变,要学会给感情上色,周末不上班可以来一个烛光晚餐,或者网上买美好的餐具做饭取悦恋人,甚至可以弄一次温馨家庭影院,一起去爬山、野炊等等,不要觉得这些小事很平常,实际上,是在加深你与恋人之间的亲密感与认同度。

  对于爱情,其实也就男女之间的事而已,不要总是应付,感情是自己争取的,要多一点点套路,多一点点真诚,也多一点点理性,很多你与恋人的矛盾激发,都是你不肯用心去想如何解决,不肯用套路去逗对方开心,把生气化为浆糊。记住,当与恋人争吵时,多想想争吵背后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逻辑,而不是想着如何扩大矛盾。

  《隐性逻辑》读后感(二):别让错误的思考方式,毁了你的一生

  文/初晓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你想跟一个人谈论问题,你们却不在一个频道。你试图将他拉回来,他根本不能明白你的意思。我觉得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你们的经历、境遇不同,导致出现问题想到的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

  也许你会说,这也没什么,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殊不知,这看似无关紧要的思考方式,却是致命的,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为什么这样说?想一想“放羊娃”的故事就明白了,那是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说白了,还不是思考方式有问题?若不能跳出恶性循环的逻辑思考方式,那只能世世代代都是放羊了。

  最近看《隐性逻辑》一书颇有心得。这本书说到隐性逻辑,这是在套路背后的逻辑,如果不深入研究,根本不会发觉。现在很多人喜欢套路,但也有些人过于迷信套路,其实套路本身不是问题,若是能够明白套路背后的逻辑,那么就不会陷入思考的怪圈。只有了解自己大脑思考的工作原理,以及熟悉各种思维陷阱,并正确运用思维工具,才能正确和有效率地进行思考。

  在《隐性逻辑》一书中,作者给出了大量的例子与解决方案,让人在了解具体情况之后能够反思,究竟怎样才能正确的做出判断和选择。譬如我们熟知的逻辑问题:下雨了,地面湿了。若是反过来呢?地面湿了,就一定下雨了吗?当然不是,但很多人却不去思考。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其一,要考虑所有初始因素;其二,不要盲从成功经验;其三,注意自己的情绪;其四,训练工作记忆。若是这样思考,那就可以知道,地面湿了,不一定是下雨了,也可能是别人往地上泼了水,还是其他很多种可能。

  我们平日里都喜欢归纳,可是在《隐性逻辑》一书中,作者却说归纳法是有危险的。为什么这样说?例如:这只鸟是天鹅,这只天鹅是白色的,由此得出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正确吗?自然是不正确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还有黑天鹅的存在。关于这一点,大家也许觉得很可笑,这种怎么会搞错呢?可是你想过吗?如果这件事放在现实中,人们对X省的人存在偏见,就会对X省的人大加指责,最后觉得X省的人全部都有问题。可是事实上,总是有例外,一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环境当然很重要,但是环境并不能左右一个人的思想

  面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启发法。什么是启发法呢?它是以数据为基础的:概率、机会、比率。若是在做出归纳之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想就不会导致许多错误的发生。

  现实中,总有很多问题,我们习以为常,总觉得是对的,可正是因为习惯了,才不会发觉有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是极其可怕的。刚才说的只是非常简单的例子,《隐性逻辑》一书中针对21种问题进行探讨,还给出了解决方案。

  这些隐性逻辑,虽然看不见,却能够深深的影响一个人。我想,很多人都会被经验困扰过,这所谓的经验,其实或许就是错误的来源。如果你也存在这种情况,那么《隐性逻辑》这本书真的有必要看一看。

  《隐性逻辑》读后感(三):懂得这些逻辑陷阱,罗子君会有不一样的前半生!

  前几天,我刚领到驾照,成为一名合格的“马路杀手”。

  有个笑话是这样的:世界上有三种司机,一种是好司机,一种是女司机,一种是女新手司机。

  许多人认为,女性不擅长机械操作,在顺利开车、学好数学等方面仿佛存在着先天性不足。

  不仅仅是这两方面,在理财投资方面,人们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误区:女性理财能力普遍不如男人,更容易轻信投资陷阱,也更容易在机会面前错失机会。

  在我刚开始接触理财时,身边就有朋友劝我说理财都是骗人的,比如基金根本就赚不到钱,股市就是用来收割韭菜的等等;大家也更愿意相信,男性基金经理要比女性基金经理为自己赚更多的钱。还有一些女性自身也会存在这样的观念,认为理财与自己八杆子打不着,更不愿意去花心思了解、接触理财。

  为什么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意识呢?这些想法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神逻辑呢?

  推荐一本书——《隐性逻辑》,在这本书中,你或许能找到答案

  《隐性逻辑》读后感(四):切换思考模式的法门

  炎热的夏天几乎让人的思维都凝固了,像一团浆糊,在炎热几乎到烘烤的地步下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让自己降温呢,空调是一贯的做法,发散思维一下,去商场,去超市,和冷饮,洗澡,游泳等等,我们不断涌现的就是降温的办法,再扩展一点,就是离开这个国度了。思维的模式像一条线,不断牵引着人向自己的方向不断前进,不断指导着我们的行为,然后促使我们做出一些固定行为下的结果。

  这本书在自己的台灯前放了很久,一直都是零散地在看,不能一蹴而就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觉得需要去反复咀嚼,并且反复去思考才能够让其进入自己的思考模式中去。

  但是给这本书的评价很高,是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安排很是得人心,没有过多的套路和啰嗦,在说出现象同时会引发思考,并且给出直接的思考办法,这是非常不错的编排。

  每个题目的启发都是以这样的话语模式开始的:为什么总是找别人的问题?为什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为什么说归纳法是危险的?为什么我们相信小概率事件?……一个个问题都抛了出来,清晰明了,会让感兴趣的读者直接奔问题而去,然后翻开相应的页码,就能看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里面有许多人经常犯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恋爱中的分手和依恋,还有那么一些我们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答案却是常常出乎意料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为什么看到对象劈腿了还是不分手呢,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会先合上书问了问自己,我自己的思维定势出现就是自己不舍得,还有给对方找理由,还有就是自己恐惧未来等,果然这属于思维定势,出于人的一种保守思想,还有一种归因理论,而如果要处理这样的一些问题时我们就要找寻更多的起因,想想到底自己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感触来自于哪里,也许根本是没联系的两件事的因素,但是引发了你的感受所以才导致了你的决定。

  这些看着挺深奥的理论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就像凉风一样,让人的脑子有瞬间的清醒或者有那么一丝共鸣,但是想要真的有大的改善,比如去扭转自己的思维才可以。这就需要你全面认同这个理论并且能够真的很好去运用才可以。

  不过对于一本精进人思维的书还是觉得有很大的有点的,这就是一本好书。希望自己能汲取一二,从而让思考变得更加接地气和快捷有效。

  《隐性逻辑》读后感(五):避免思考的陷阱

  小K开始相亲了,可是几个月后的一天,条件不错的他依然坐在客厅的沙发里长吁短叹

  “相亲又失败了?”

  “恩,现在的姑娘们都太难相处了!”

  “怎么说?”

  “她们说我太无趣了,可是第一次见面,怎么才能不无趣?”

  “你相亲都去做了些什么?”

  “聊天,看电影,吃饭,送回家。”

  “一样的程度?”

  “对啊,一视同仁,无区别对待。”

  “不会吃饭的餐厅都一样吧?”

  “是啊,多简单,懒得想。”

  “......小K,我大概知道为什么了。”

  类似小K的这种处理方式,大概生活中会有很多同例,相似的情节,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处理方式,看似节省了时间成本,脑力成本,却大多无疾而终,到头来往往是浪费了时间,精力,还有金钱。这种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归结到底是惰性作祟,懒得想,懒得用心,所以总也避不开前行道路上的大坑小坑。

  滋生这种惰性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一种是过早下结论,在并未得到全面信息的时候过早的得出看似正确的结论或者评价;一种是思维的固化,岔路口总是习惯性向右转,永远看不到左侧道路的风景;一种是害怕改变,不确定是否能承担随改变而来的后果和责任,所以选择遵循前道,保守以求稳;一种是过分依赖经验,因为过去的经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所以不会再去花费气力寻找新的解决之道,哪怕这个经验十足复杂繁琐。

  生活中这种近乎挖坑的行为有很多,《隐性逻辑》中就列出了21个常见的陷阱,包括信息处理不足,思维定式,经验干扰等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大概作为一名教育学领域的工作者,作者卡尔·诺顿也不忍看那么多人深陷坑中而无法自拔吧。

  卡尔·诺顿,语言学家,也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讲师,从事教育与研究工作10年有余,并且开创了Brain Check公司,服务于奥迪、宝马、可口可乐德国、德国电信等大型企业,同事,他也是一名演员,有20余年的舞台经验。这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验一方面让卡尔本人避免了这些常见的思维陷阱,另一方面也给他提供了充足具体的案例样本。分析整理,总结归纳,结合理论研究和个人经验,卡尔·诺顿通过这本《隐性逻辑》揭示了生活中最容易遭遇的21个思维陷阱,帮助更多的人学会避免落陷的招数和招数背后的逻辑。

  《隐性逻辑》中提到,影响思考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如何处理信息,用来储存信息的缓存容易有多大。

  节奏日渐加快的生活每天都会推送大量的信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就非常重要,因此,处理信息的中枢—大脑就处于一个尤为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大脑只接受葡萄糖作为能量供应,因此,在定量供应的前提下,大脑很容易偷懒,一旦发现一条通路,极其不愿意再去开拓新航道,这就导致了思维僵化的定式思考。所以大多数人在面对相似的情景时总会给出相似的处理方式,即使有更为简便的方法存在,也容易循旧。

  大脑用来储存信息的缓存,又称之为“工作记忆区”。这部分的区域的发展得益于我们成长的经历和不断完善的认知。但是随着经验的丰富,大脑会逐渐过度信任曾经的经历,或者在信息的洪流中过分依靠别人的经验,避免持续拓宽工作记忆区,这就难免造成“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悲剧。

  不仅提出了问题,《隐性逻辑》也给出了对应的解决之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方法固然重要,了解背后的逻辑更为必要。跟随卡尔的思路,认识我们的思考模式,然后通过思维模式的转变来带动行为方式的转变,才能绕道而行,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避免陷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隐性逻辑》读后感(六):正确的方法比努力更为重要

  书中对一系列思考问题进行了有趣的分析和阐述,可以避免普通人陷入误区。

  01.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

  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工作记忆就像内存,速度快但是量相对小;长期记忆像硬盘,速度慢但是量大。

  知道区别之后,就要更加有效地利用它们,比如:关键复杂问题就应该借助纸和笔进行分析,不能只简单判断之后就下结论。

  02.关注小概率事件

  最近看的几本书都提到了贝叶斯公式,就是条件概率,这本书讲的浅显易懂。

  假设1000名司机有1个酒驾,进行测试时有5%的错误率,就是95%正确。但是如果喝了酒,测试结果是100%正确。那随机抽查到的驾驶员中,测出是酒驾而且确实酒驾的概率是多少?

  概率相当低。

  以10000名司机为例,其中10名是酒驾。其中有5%是错误的,那就是(1000-10)*95%=49.95,意思是一共有1+49.95约等于51人会被测出阳性,那么本题的答案是:1/51约为2%。

  测试出来得某种重病也是这个道理。

  贝叶斯公式是反常识的,所以掌握起来有点儿困难,但是掌握之后是很有用的,有助于我们判断。

  与此类似的还有四卡问题。

  03.避免迅速贴标签

  我们习惯于快速给遇到的人贴上标签,比如:XXX是好人,XXX是坏人,那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相关经验,可以把人们眼下的行为和他们的个性相关联。但是这很危险,我们把行为和个人性格联系的次数太多了,低估了具体情况的重要性。

  只需要两步就可以有效克服这个问题,

  其一是有意识地思考。大脑总是习惯找最快、最简单的方法,你必须强迫自己思考,意思是多用脑。

  其二则是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况。这样你会发现根据情景的变化,很多标签都是错的。

  简单归因也是最常犯的思维错误,只需要停下来思考——还有哪些可能就可以有效避免了。

  我们带着原始脑进入了现代社会,而广告商利用这个企图操纵我们,想不被左右我们就得多思考。

  而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值得一读。

  《隐性逻辑》读后感(七):那些不过脑子的行动摔扑的街,要怎样的成长才能补偿

  前段时间,《我的前半生》火得不要不要的。像每个人都曾经历的莽撞而盲目的青春一样,那些做事不过脑子的罗子君们,个个都有过摔扑了街,打掉牙齿和血吞的经历。 然而,为什么也有许多同龄人,她们可以活得像唐晶一样经纬分明,怎样的爱恨情仇也辜负不了她孑孑独立的卓然风姿。 我也曾或多或少地趟在自以为是的幸福里,不愿醒来,比如曾经的恋爱,比如父母的溺爱,比如一时的工作成就。直到这些都慢慢消散,我才睁开眼,动动脑来想为什么失去。最近,我看到关于思考的书籍,会格外用心。 因为,单凭感性带来的盲目判断已经让我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光,也让我陷入自我的执着里越走越远。我需要一种能力,一种破除自我、破除惯性、破除经验、破除习惯的方法,让我走到世界中去,体会事物的本源。 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说:一个人看问题有见地,无非两个方向——看得远,看得透。看得远是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找到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找得到“回路”;看得透则是能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看到事情背后的“层级”。 我在探索这样看得远又看得透的能力和方法的时候,遇到了一本浅显易懂的思考训练术书籍——《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最核心的理念是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阅读? 《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是一本入门级的思考训练教材。它撕开日常生活的思维惯性,教人正确的思考方法。作者卡尔·诺顿从认知神经学的角度,让人了解到,人脑中的工作记忆区,是人区分于动物的最核心的特征。人们能通过专业训练,扩展工作记忆区的容量,从而影响流体智力(即推理力),形成对事物客观判断和分析能力。 这本书特别适合像我一样的思考小白们阅读。之前,我接触到的一本进阶版的思考应用类书籍。作者同样是基于认知神经学、认知心理学、人类行为科学等学科展开对思考能力的训练和引导,我始终不能进入状态。一句话,就是看不懂。《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巧妙地用21个问题带引你进行表象的剖析,进而提出21个跳出思考误区,正确思维的方法。这就像是解读论语,老夫子一样的硬性记忆和背诵很难被大众接受,于丹解读起来就有点活色生香的味道。无论她是否能带你领略到更高深的境界,领入门这个恩情,还是要谢的。 不仅是我,身边很多人对思考力越来越关注,为什么? 在阅读《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之前,我首先是被书中的逻辑二字吸引的。为什么逻辑学最近成为中国的热门学科,甚至很多针对孩子的逻辑课都在兴起? 这要追溯到东西方哲学的差异。有观点称: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各种范畴是靠向内思维得到的,是将各种经验现象酝酿体会,豁然贯通而提出的概念的。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西方向外思维逻辑演绎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由封闭的四海之内,转向世界大同的开放,“中国哲学不再把思想局限于由直觉得到的概念“,进而接受西方哲学思想重唯理、思辩的思维方法,从而带动了逻辑学的兴起。我想,这代表了中西方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与贯通。 那么,怎样开展正确有效的思考训练呢? 首先思考的基础是对工作记忆区的开发和利用。工作记忆区即位于额叶上的一小块地方——PFC(前额叶皮质)。工作记忆本身并没有具体功能,但它具有大脑中其他部位没有的能力:协调大脑中的个体,将多个单位信息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去思考、做计划、做决定并解决问题。通过特殊记忆训练可以催生大脑兴奋剂——多巴胺。通过定期训练,可以为大脑储备大量的多巴胺,从而拓展工作记忆的容量。《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提供了21种改变思维方式的训练方法,而且层层递进,从普通的客观认知到创造性思考逐级提升思考能力。 思考训练具体有什么样的的步骤呢? 第一阶段,要学会甄别事实 认识人类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中存在许多惯性谬误。这期间涉及了许多专有名词,如认知偏见、损失厌恶、从众效应、锚定效应、沉没成本等,都是人类心理所遵从的惯性。思考,就是要破除这些惯性,回归理性,客观判断。卡尔·诺顿针对这些惯性提出两个解决方法:不要过快下结论,多用“否定后件”的提问方式找出事实的真相。 第二阶段,全面认知信息 针对人们老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喜欢使用错误的归纳法、相信小概率事件、喜欢没事贴标签等十多个行为习惯,《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建议将信息通过六个步骤进行结构化梳理,从而形成整体印象:1、预览(浏览信息);2、提问(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回答问题);3、阅读(只读能回答问题的那段文字,不需要读整本书或全部资料);4、思考(思考、举例);5、复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第三阶段,建立思维的逻辑体系 即便是掌握了所有的信息,人们也比一定能有效思考。就像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一生的道理一样。因为信息有主次,人生有规律。卡尔·诺顿提出利用逻辑树来抓住信息重点,掌握人生规律的方法。逻辑树的作用在于它让人关注到信息的三个重要方面:1、将核心问题清晰勾勒出来;2、将核心问题与次要问题区分开;3、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并且可以随时回想起上一步。有两种逻辑树:一种是“问为什么”,抓住问题根源,让那个解决方法视觉化成为可能;另一种是“问怎么做”,并列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第四阶段,练习创造性思考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大脑通过练习,具有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灵活性。此时,需要利用“孵化效应”,即无意识思考,给大脑留白,为其创造性思考提供空间。卡尔·诺顿例举慕尼黑大学大脑研究者恩斯特皮颇的建议:每天抽1个小时的时间,让员工从强迫性交流中解脱出来,就可以解决创造力堵塞的问题。 我通过这样一本书实现了思考训练的教科级入门,接下来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一一应用。针对作者提出的21个问题,时时提醒自己睿智地思考,有效地行动,人生才能绕过许许多多看似甜蜜的坑,享受波澜不惊的平淡是真。 OVER!

  《隐性逻辑》读后感(八):为什么对象劈腿了,却不愿意分手?

  《我们的前半生》中出轨离婚的例子,被我们讨论了很多遍,可身边对象劈腿了,却还是不愿意分手的也不在少数,仍然在处于断断续续的关系,就是下不了决心去放弃,他都已经劈腿了,为什么还不愿意放手呢?

  这真是一件令人疑惑的事情。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令人疑惑的例子,之所以有这样的疑惑,是因为我们的思考方式不对,无法快速切换思考,造成的思维陷阱。

  卡尔·诺顿的《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就专门针对这些思维陷阱,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何思考,分析这些陷阱背后的隐形逻辑,走出误区。

为什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交往看三观,人们都会偏向跟自己类似的人交往,这是我们认为潜意识里对自身的认同。

  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我们去请专家来为我们做事情,是认为我们对专家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有认同,我们认为,专家的这些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是当专家的一些言语触及到我们不认同的点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看法,这是个什么专家,简直什么都不懂,即使专家是对的。

  然而我们却没有注意到,我们认为专家懂或不懂,仅仅是因为专家说的是否是我们认为是对的内容,而跟事实上正确与否却关系不大。

  这样的事情,在人际关系中也是一样。

  如何解决这样的情况呢?

  1 留下足够时间思考。

  至少是休息一会儿思考一下,不要快速做判断,尤其是在没有认真思考之前。

  2 对信息进行结构化分析。

  有时间思考,关键是看你如何思考问题,也就是如何分析问题。

  预览-提问-阅读-思考-复述-检查。

  在前四步中可以筛选过滤掉大量无用信息,接近问题真相。

  3 对自我意识保持批判眼光。

  个人的自我意识其实是一个人思考模式顽固的模板,一旦形成,一般情况下大脑在思考过程都会轻车熟路的按照那个模板进行,拒绝换其他思路,这个就是思考陷阱。

  所以要想办法增加认知,发散思维,保持自我批判的态度,拒绝坐井观天,思维方式老化顽固。

  4 不要害怕丢脸。

  害怕丢脸,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在人情关系上。

  当一个人渴求自我证明或深刻的自我意识时,会更加坚信自己是对的,尤其是在公开场合,他会更加维护自己的观点。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是进步的表现。

为什么我们总是如此相信小概率事件?

  这个尤其表现在对健康的担忧上。

  健康无价,人们对健康的担忧远远要比对自然灾害,挑剔的政治家,糟糕的经济形势或通货膨胀大的多。

  比如发生流感了,对自己得流感的担心,比如喝酒了,对酒驾上路能否被警察查到,会不会车祸,大部分人都是害怕甚至相信自己一定会得流感,会被警察查到,会出车祸。

  《隐性逻辑》读后感(九):后天提高判断力之方法小结

  判断力这个东西,是我们一家都比较欠缺的东西。(当我说比较,我一般只是语气含蓄)

  因为没有判断力,所以我们家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买米买菜,都是犯过比较多的错误的。

  等我长大了,从家庭的框框中跳出来,眼界开阔到有能力认识一下我家曾经的种种失败之举,包括自己的种种失败,终于意识到,我家的失败,大多数是源于判断力的低下。

  就像有句话说的,你的人生,是你不断选择的结果。

  而选择的好坏,就是判断力的好坏。

  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这本书阅读的原因。

  我想找一些方法,提高我的薄弱的判断力。

  可能是读多了日本人的简单易懂的书,导致脑力下降,(也有可能部分是翻译的原因),对这本书总有种理解不上来的感觉,看了三分之二才培养出了感觉。

  边读边写笔记,整理出一点简单的有关如何提高判断力的感想。

  1 不要过快地下结论

  事实上,要对一件事或一个人下任何一个结论,都是十分困难的。

  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十分多的外在影响因素,而判断者本身的心理情绪也会左右结果。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长期地、细致地观察,有意识地思考,多虚心求教,多反复验证。

  2 要学会自我质疑,自我批判

  《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书中有一句话。

  “一旦大脑形成一种观点,就会用所有现有信息来支持这个观点。他会将这个观点视为正确的,并销毁所有质疑这个观点的信息。”

  我无从判断这句话的真伪,但是我从个人经验发现,你真的很难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即使你可以搬出科学知识和个人经验。我和我lg去海滩,说20遍让他涂防晒霜他不愿意,并且他没有丝毫的紫外线或皮肤知识。那天晚上他的皮肤晒伤严重,嗷嗷叫了几天。

  这一点其实很多心理学啊成功学啊管理学啊的书都有说过。

  毕竟,以平常心想想,谁又是天才神人,能够做到每个想法都是正确的、每一句话都是神旨?人们之所以固执己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傲慢和自负,还有就是胆怯,躲在自己心理的comfort zone。

  3 了解一些心理学,超越自己的生理性障碍

  《隐性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中提到了很多心理上会影响判断力或能力的知识,多知道一些,就会少受一点影响(这句话也是没什么逻辑。。。)

  比如“可用启发学”,指的是“我们做判断的依据多半是建立在现有的、可用的信息基础之上,大脑常常利用了已知信息,却忽略了位置信息可能也很重要。”

  比如“框架效应”,指的是信息本身是中性的,我们的解读方式——正面或负面——的不同,会让信息呈现截然不同的形态。

  比如“扭曲的现状”,人们倾向于一条道走到黑,不仅在感情生活中,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也是如此。

  比如“损失厌恶”,和大家耳熟能详的“沉没成本”相似,比起我们能够赢得什么,我们更害怕会损失什么。而害怕损失,就会过度付出。

  比如“定势思维”,我们常把经验当做习惯,导致总是做相同的决定,从不去反思。

  最后,要说一句,不要害怕做判断。

  有谁能说,自己可以做一个客观性上百分之百正确的判断呢?

  只要是人,就必然是主观的。而世间的一切言论推理,都是人为的。即使是科学,也并非全然是客观的。

  所以,即使下错结论,做错判断,也无需太过自责。

  错与对,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我做过一个很快速也错得很离谱的结论。

  我家某单身中年男亲戚在他爸爸的70大寿宴会上,带了一个外国男士参加,坐主桌。而这位亲戚,以前从未带过任何人来家庭聚会过。我当即判断,此人可为弯。

  我快速轻率地给人贴了一个标签,并且在今后的几年里,越看越觉得此人是弯,哪儿哪儿都不像直男。。。我的大脑利用所有信息来支持我的这一武断。。

  几年后,我得知此人有一交往多年、分和多次的同龄女友。我的小判断貌似错的离谱。我反省。

  单身男带了一个同性plus-one,和他是gay有必然因果关系吗?绝对没有嘛。

  然鹅,再深挖一层,有女友,和他不是gay有因果关系吗? 10年前也许答案是yes,但现今社会,答案必须是no。

  另外,这么些年,无人见过此人的神秘女友。

  o,一个结论的错与对,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take it easy。

  《隐性逻辑》读后感(十):6种常见的思维陷阱和应对办法

  当我们绞尽脑汁的时候,会无意识的走入思维的死胡同,落入思考陷阱。只有认清其中的套路,才能绕道而行,才能更好的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思维陷阱几乎总是发生在大脑偷懒的时候。因为从出生开始,我们都习惯于尽可能的让思考的这个过程变得简单。大脑总在寻找最快,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式最节省脑力,最轻松。而且,大脑容易形成模型,用于简化方便后面的思考,加速问题的解决,但是这中间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你必须强迫自己去思考,为此,你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了解了大脑如何处理信息的方法后,我们也明白了要给与足够的时间,才可以更好的避免一些思维陷阱。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思维陷阱有哪些,有什么具体的应对方法,这才是重点。《隐性逻辑 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这本书,给了我们详尽的答案。

日常用语≠逻辑语言

  我们常常说如果下雨,街道就会变湿。往往也会推理得出街道湿了,是因为刚刚下雨了。这个逻辑推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发现有什么错。但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这里存在一个逻辑陷阱,因为街道湿了也有可能是刚有洒水车洒水了。所以,类似的日常用语中,有一些是有漏洞的,我们需要警惕。如果我们没有深入思考,仔细分析,不能正确理解,大脑就会形成错误的模型,在不自然间我们就受其错误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要仓促的去下结论或者做决定,搞清楚措辞中概括性的词语到底意味着什么,考虑各种因素,多问几个为什么,理清前提是什么,次要条件是什么,去分析和推理其中的逻辑,正向逻辑和反向逻辑是否都是正确的,有什么样一个结论。

倾向于证明,而非反驳

  我们都倾向于证明一个规则或者现象,很少有人去反驳它,因为证明式的思考会节省脑能量,更轻松。因此,面对一个现象、规则或者观点时,很少有人会去反驳它,并且还试图找例子去证明它们的正确性。但是这些现象和规则的正确性谁来保证?当我们第一次接触时,就不加反驳的完全相信,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也许会因为大家都这样,或者这是一些权威人士的观点,我们从没有怀疑过并切去验证内容及其逻辑的正确性,从而盲目的去相信,去遵从,甚至以此作为前提条件,进行再推论。看到此,我们也会明白,这是一种思考陷阱,我们需要注意。遇到这种情况,要去做调查研究,也要去做反证(先否定后推理),以达到更清晰和全面的认知。反证给个例子:如果我们能从“如果是A,那就是B”和“A是这种情况”,得出“B也是这种情况”的推论。我们也可以得出“如果是A,那就是B”和“B不是这种情况”,得出“A不是这种情况”的推论,这就从正反两面检验了其话语逻辑的正确性,不至于存在盲点。

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研究证明,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易被自己的信仰和故有思维模式束缚,无法接受新的观点。表现在,人们看完一篇文章会记住符合自己观点部分的内容,并忽视了支持相反观点的论证,并且还深深怀疑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内容。是否接受更好的观点已不重要,重点是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一旦大脑形成一种观点,就会用所有现有信息来支持这个观点,并销毁所有质疑这个观点的信息,得出结论全凭喜好。有一句话就非常精准的体现了这个观点:你能用1/7秒就将信息发送给圈世界,但是如果想要稍微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也许需要几年的时间。为什么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那是因为这种方式最节省脑力,更轻松,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自己很难发现自身的问题。由于在儿时或者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是一个顽固的模板,它存在的时间越长,我们对它的质疑就越少。因为大脑已经在前几次思考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现在它拒绝重新鉴定,这也就形成了一个危险的思考陷阱。所以,我们习惯于质疑别人,找别人的错误,并且竭尽全力去证明自己是正确的,甚至有时候假设都是错的,我们也很少去放弃,这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很多争吵。这样,每个人都不是从自身找问题,而是试图在找别人的错误,坚持自己的正确。遇到此种情况,我们要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因为一,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人们就会变得迟钝,大脑就不会思考了,再一紧张,紧张就已经将脑力资源消耗殆尽,就更不会思考了。二,人们往往会止步于第一个解决办法,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大脑会灵光一闪就结束了。其次,我们要学会时不时的质疑自己的思想,做更多分析,更多的自我批评。这样不仅能更快发现自己的错误,还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却会让你在做决策时更自信,让决策更正确。

喜欢用归纳法

  归纳法是一种人们特别喜欢采用的论证方式,这种方法听起来很明智,但是实际却存在思考陷阱。一是因为我们样本不够合理:无意识就排斥了不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采样的范围小,数据量小(有时n=1)、没有典型案例,容易将个体经验概括为普遍原理。二是,这个推理未得到最终证实,且因为一两次经验就在大脑里形成模板,并且快速传播。三是,因为内容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会丢失一些东西,造成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所以口头上的归纳无法做到准确。这种思维陷阱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启发式。如何采用启发式?则是通过不断的提问来过滤迷雾,向深层结构推进。首先要掌握足够多的信息,考虑到所有背景信息。其次,通话提问:明确清楚所有概括性词语的明确含义、补全语句中缺少的部分信息、看清隐藏的内容、揭示不准确的表达、揭露错误的因果关系。提问的越具体,对事情的判断越准确。举例说明,例句:我们的客户不接受我们的报价。通过问:你从哪里发现的?谁不接受?哪些报价?这样就不会因这个宽泛的说法而感到无所适从了。例句:我们的客户想要一种数字游戏。通过问:这个推论是从哪里得出的?究竟是哪些客户?了解清楚缺少的部分信息。例句:这个客户让我受不了。通过问:怎么发生的?他做了什么让你有这种感觉?了解对方思想构成因果关系的正确性。

喜欢贴标签

  人们喜欢贴标签,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的形象和自尊。如果成功了,我们倾向于将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如果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则认为问题出在别处。比如我们常会听到说,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是一个自私没有礼貌的人,我们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到他的性格,却忽视了具体情况。在评估的时候考虑具体情况时很有必要的,否则我们距离真相就越远。领导在面对员工犯错会需要考虑4个因素:员工的能力、员工的努力、任务的难易程度、随机的具体情况。领导需要判断,这个失误是由于员工本身造成的,还是受大环境影响。不能把大部分的原因都归结到员工身上。如何才能改善乱贴标签的行为呢?第一步,你需要有意识的思考。第二,有意识的分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况,去确认这些标签是否合适,是否失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