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莫比乌斯的圈套》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莫比乌斯的圈套》的读后感10篇

2017-12-30 21: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莫比乌斯的圈套》的读后感10篇

  《莫比乌斯的圈套》是一本由轩弦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比乌斯的圈套》读后感(一):跳脱出死循环的“恐怖游轮!

  当时看到这本书,是被书腰上的一行推荐所吸引:中国版《恐怖游轮》!

  曾记得有段时间特别迷反转式电影,而《恐怖游轮》是带给我震撼最大,且看得我怀疑人生的一部电影。

  说实话前面的剧情其实和《恐怖游轮》相似度很高,但胜在作者细节的把控很到位。这么多循环,情结要保持顺畅,同时还要一环扣一环,如何布局其实很难。作为一个旁观者,书里面的人物的编号,看得我也是一脸懵逼,要理清楚的话需要在脑中反复几遍。

  开始作者就给出了很多谜题,这些谜题都是在每一个循环中逐渐揭晓,让看了的人恍然大悟,之前看似无关的细节,都铺垫的非常到位。其实在看书的时候我也有过疑问,既然现在的主角身在循环中,那么第一次循环又从何开始呢,后来想想,这不就是莫比乌斯环嘛!一直处于循环中,却找不到头和尾。但这本书的结局很颠覆,因为它不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起码这个空间的我(即书中的主角)作者给出了一个合理的方案,让身为主角的“我”不再重蹈覆辙。本来按照剧本的剧情,一下子就跳脱出来,开辟了一个新的结局。作者过渡也很自然,每一次循环,都是主角在成长,最后我都以为要皆大欢喜了,但作者又突然出其不意,把最开始的谜题带了出来,且把整个故事扩大了,复杂程度又上了一层。的确脑子不够转。而这个不落俗套的结局我挺喜欢,因为不是所有正义都能战胜邪恶。

  说它是推理小说,我觉得更像是悬疑中带点科幻的书。给我的感觉和诺兰的《致命魔术》有些相似。个人认为书里面的侦探这一角色过于路人,存在感实在低的可怜。因为全书的主导者还是“我”,主角在我看来比侦探刻画的更好。

  看完本书后又勾起了让我再看一遍《恐怖游轮》的欲望,我想看过这本书之后,再去看一遍电影一定会有新的理解与认知!

  如果你没看过《恐怖游轮》,那么推荐你来看一下这本《莫比乌斯的圈套》绝对可以颠覆你的认知!

  如果你看过《恐怖游轮》,那么也建议你来看一下,因为它可以让你跳出死循环,给出另一种解答!

  想要挑战一下自己的话,建议电影和书都看一遍!因为足够烧脑!

  《莫比乌斯的圈套》读后感(二):来自吃货的书评

  一口气读完,我只有一个感受,这盘菜让人胃口大开!

  开篇便是我所喜欢的密室逃脱。脑洞大开的悬疑,层层递进的推理,再加上一点科幻,嗯,这盘菜我喜欢!惊悚如果算作调料的话,那也恰到好处地提了味!刚好起了鸡皮疙瘩却还没到发指的地步。

  从阅读风格来讲,本人对悬疑科幻类并不是特别钟爱,卫斯理系列和希区柯克的,对我来说是恰到好处的微醺。这本书让我稍稍有点抓狂,一边啃着桃子和凤爪(好奇怪的组合),一遍翻着书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有小毛头偷看,还得一手护住凤爪一手护住书:“走开,少儿不宜!看到没,有谋杀!”

  场景设计古宅,那么多房间……月黑风高夜,电闪雷鸣时,杀人何处去,神秘古宅里。我也小推理一下,轩弦,你也钟爱密室逃脱游戏吧?所以,在第一次穿越时,我表示还hold住,至于后面嘛,来来来,各位看官,我们准备好纸笔先。不一点点写下来分析,我怕你跟我一样把脑子转成浆糊。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知道会不会有九百九十九个莫比乌斯,我期待有人跟我一样的看法。各种计算算计,一环环的设计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人的内心,最终也是人性的斗争,正所谓一念成魔一念为仙。你虽然是我,但我已经不是你了!(这话好拗口!不要紧,看了书,你便懂了……)

  究竟是求稳?还是求新?这是个世界性难题。我能给出的感慨便是守住本心,否则上天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有人追缉啊!追缉的是仅仅是警察吗?可不一定哦!

  风停了,雨住了,终于出了古宅。接下来该上演温情脉脉的常回家看看了(此时脑海中自动浮现了这个旋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就在我悬着的心慢慢放下,憋着的气慢慢松开时……哎哟喂,轩弦你干嘛!说好的大团圆结局呢!你个大骗纸!(抹一把辛酸泪,好像人家没承诺过大团圆结局啊!)

  算了,放下书,检查一下我们家衣橱,各个房间的门……还好,窗外阳光灿烂!等等,遥控器呢?以后看片子,再也不要按快进键了,太揪心了!

  小毛头,给我来包薯片,再来点碳酸饮料压压惊!

  《莫比乌斯的圈套》读后感(三):我不想看到有人写这样的小说!

  最初拿到书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目光的是书腰上印着大大的“中国版《恐怖游轮》”“高智商烧脑神作”等毫不吝啬的赞美字眼。因为在我印象中,经典电影《恐怖游轮》即便不是死循环模式的开山作,也绝对是这类叙事逻辑难以逾越的代表作。所以,把一本国产推理比作世界级的电影,第一印象很难不认为是极度过誉了(毕竟书腰一直都是恬不知耻的),但无论是谁,只要触及这类题材,都会挑起足够的猎奇心。在翻开书之前,这已让我稍微好奇与期待,但充盈心怀的,更多是想看看内容如何一步一步地“出丑”,把这个flag给推翻。

  整本书有248页,厚度中等。我用了不到半个上午一口气读完一半——不可否认,虽文笔措词不是有多么优美华丽,但整个剧情进展很紧凑,不拖泥带水。要知道无论是电影或小说,在讲述以循环为主题的故事时,除了构思本身逻辑需极为严谨,如何通过取舍做到有趣地演绎也是相当重要,稍不注意便会造成无谓的描写重复导致阅读疲劳(2017年新上映的韩国电影《一天》便有这样的小毛病,但不影响它也是一部相当优秀的佳作,在此顺势安利一下这部小众电影),或是节奏太快,还没能让读者适应、进入新一次的循环场景便带过。但在这本《莫比乌斯的圈套》n次穿越中,作者起码避免了这方面错误,他明白哪些地方该强调、重复,也清楚什么循环情节是后文可一笔带过或稍作提醒便可的。只是阅读进度到了一半,剧情走向仍然是在我的意料之中(也许是因我之前看过不少有软科幻元素的悬疑电影),没什么值得惊奇的。恐怕作者也清楚现在的读者对于循环题材已不陌生,便没有在前半剧情中故弄太多的玄虚。虽说如此,作者却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何处该迎来小高潮,何处又该飞流直下,对读者心理掌握得挺清楚,所以即便故事前半的悬念有“老土套路”嫌疑,也丝毫不影响读者的观感,可读性、娱乐性极强,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浑身轻松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顶多也就看的过程当作消遣爽了一把,过后顿感无啥意思没什么好回味的,毫不犹豫打上两星甚至一星的分数,并附上“有抄袭嫌疑”的评价。

  当时我在心里窃喜:“嘿,果然书腰不可信,什么中国版《恐怖游轮》,只不过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把人家的核心构思原封不动搬到别的场景,再加点其它意义不大的配料罢了。可别自作聪明不知廉耻搞噱头,别侮辱这部电影了,看完后一定得好好吐槽一番才行”。

  可万万没想到,一半过后剧情的走向开始不可预料。如果用两部电影来比喻,会发现最初,不断的死循环如《恐怖游轮》般只是通过不同角度的叙述来拼起一整块逻辑循环过程,但由于主角行为的逐步变化,后文开始如《蝴蝶效应》积累量变至质变。从心理状态微不足道的一个变化,导致一句对话出现小变化,从而引发相应行为产生仅一步的差异。——这些因素乍看并不能改变什么,却在作者细致入微的笔下,合情合理地引发一场大飓风。可以说局面已从潜伏于地底一点一滴的崩坏发展完全无法控制的地步,犹如一场看似突如其来却有迹可循的天灾。当读者意识到“死循环”并非无法更改(甚至已经改不回去)时,也就能与书中主角心有同感,对“改变”既无力又期待,既惊恐又庆幸。很明显,到了这种程度,也就只有作者能够设计接下来剧情走向。别说读者,甚至连上帝恐怕也会不禁惊呼oh my god。

  当这个世界不止一个你,当自己的人生不止你走过,此时你会有如何感想?面对另外一个自己,你又会做出怎样的行为?——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幻想过吧,反正我以前会希望能有另外一个自己站在面前,让我能亲眼看看到底有多帅——好吧不扯别的,《莫比乌斯的圈套》犹如惊喜大杂烩般,一下子便让好几个“你”碰撞在一起。其中,由于角色身份的些微不同,“你”与“你”之间有的处于敌对关系,有的处于朋友关系,有的尽力帮助对方脱离困境,有的却在无意中导致对方陷入困境。循环层面的不同导致关系不同,从而面对另外一个自己时,心理、性格、处事方式等都会出现差异。信任背叛、合作、博弈、暗算——人性的极与极、矛盾、变化,仿佛开水终于到了沸点,于剧情的高潮中激烈碰撞,而这一切皆是体现于一个人身上而已,很有看点,同时也颇为感慨。

  OK——火星撞完地球之后,必定会诞生一个新的宇宙空间,没人会知道后果到底是怎样,但《莫比乌斯的圈套》作者知道。他意图在破坏旧的死循环之后,再创造一个新的死循环导向HE结局。这是一项大胆的挑战,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前文某些设定、伏笔,如“通过遥控按钮进入下一个空间”,最初我并不在意,感觉不过只是一种开启新一轮循环的方式而已,甚至让我联想到很久以前的电影《人生遥控器》。然而看似不中用的花瓶,实则是小说最宝贵的创新构思,也是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

  在“死循环”和“蝴蝶效应”之后,本作再加入“平行空间”软科幻元素。“平行空间”在人们心中一直有种很天真、感性的印象,更多是以自我安慰弥补现状的遗憾——“如果在那边有另一个我,我希望TA怎样怎样,不要像我XXX”……《莫比乌斯的圈套》除了玩弄逻辑、玩弄叙事、玩弄悬疑,在抒情方面的渲染效果也不亚于理性的质量。作者很巧妙细腻利用“平行空间”这个设定,在主角不断经历令人绝望的密闭空间死循环之后来到终于只属于自己的空间,对自己人生、他人生命价值,对时间概念,对情感态度的流露坦白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思考。煽情颇令人动容,犹如一下子升华了内容,在给读者一顿脑袋燃烧的体验同时,也会给予大家现实生活一点感慨与启示。多了一点人文情怀,使整个故事在刺激过后,又有不一样的回味意义。

  回归逻辑层面——凡是看这种以叙事逻辑为主的小说或电影,总免不了要严格苛求合理性,尽力与作者作斗争,挖掘是否存在bug。发展到现在,“死循环模式”已然不算新颖,甚至被用烂,四五层的逻辑循环并不难构思,但像《莫比乌斯的圈套》这种以“破循环”再“立循环”的逻辑,其关联间的逻辑就足以绞尽脑汁。小说中,n层空间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就像莫比乌斯指环一样,永远与其它空间存在关联。破循环本身也可称为一件壮举,但在“蝴蝶效应”“莫比乌斯带”理论下创造新的逻辑循环,难度恐怕是以次方级提升,稍有一点未注意到的变节、不确定因素都会造成大漏洞。因此书中逻辑相当复杂,在套路崩坏后一波三折,未平又起,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却能在前文中合理地铺垫完善,用简洁的逻辑将整个脉络讲述得非常清晰。书中主角破循环、立循环,就像在对抗不可逆的天命一般,但各种应对方法的逻辑极为严谨,对循环模式、层数、各种关系因素的理解都深入透彻,尽力排除各种潜在的变节因素,从被动到主动,如同是将人生的逻辑握在自己手心里,而非再束手无策听天由命。即使确实很烧脑,偶尔需咬文嚼字,读者却不会觉得艰涩难懂,起码不用像大卫·林奇的电影一样过后还需要“说明书”。

  关于侦探的推理,虽然是有点跳跃(挑战三观),却不无道理,单看那一章还是有点意思的。只是相比起整本书的逻辑考验,侦探的推理也就黯然失色了。正如书腰上的评分:推理四星,烧脑五星。

  关于结局,我是挺满意的(还好没有落入俗套)。总的来说,这本国产推理很值得一看,以典型的软科幻套路为基础,逐渐擦出强烈色彩斑斓新鲜火花。这本书是作者在各大电商上架前通过邮递送给我的(还附带贵签名及赠语,再次表示感谢~),看之前还在烦恼:“这个flag立那么大,万一崩了不好看,我到底该不该真实打低分?毕竟拿人手短……”但看了过后,我发现自己担心多余的。这本书确实值得这般赞美,正如紫金陈评价,虽然“烧脑”一词已经泛滥,但《莫比乌斯的圈套》确实很烧脑。

  虽然我的书评写得枯燥乏味,十分拙劣渣……但也希望能吸引大家入手一本~除了推理小说爱好者,《莫比乌斯的圈套》想必也是软科幻逻辑烧脑电影爱好者的心头好。

  不过,我私心是挺失望有人居然会写出这样的作品。因为,我觉得这样的构思应当是属于自己的,只是迟早的问题,我曾也很不成熟地认真想过要写出这样的作品!唉:-(

  《莫比乌斯的圈套》读后感(四):跳出的循环,逃不脱的命运轮回

  跳出的循环,逃不脱的命运轮回

  国内写推理小说的人很多,但坚持一直写,并稳定量产的却很少。轩弦兄就是这其中的一位。有一句话叫“越努力超幸运”,轩弦兄笔耕不辍,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以前我认识的轩弦兄都是将自己的小说发表在各个推理杂志上,现在陆续出了很多书。写的越多,思路就越广,野心也越大,就会尝试更多的主题和领域。

  这本《莫比乌斯的圈套》就是将科幻和悬疑结合在一起的不错的尝试。

  凡是看过《恐怖游轮》的都知道,主角掉入一个异世界,在那里充满杀戮和无限的循环。书腰上称这本书是“中国版的《恐怖游轮》”,大致可以想到这本书的故事脉络。但珠玉在前,作者如何在原有脉络基础上推陈出新,就靠作者的本事了。

  像这种无限循环的软科幻类故事,大抵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意识穿越回之前的某个时间节点不停循环,而身体无法穿越回去。比如说电影《土拨鼠之日》(又叫《偷天情缘》)、西泽保彦的《死了七次的男人》。思想、意识,还有前些次循环所经历的记忆也带过去了,但是在那个循环的世界里只有一个他自己,不会有自己遇到另一个自己的事情发生。

  另外一种就是,整个人穿越回之前的某个时间节点不停循环,在那个循环的世界里自己可以遇到自己,甚至是多个“我”共处一个世界的事情发生。因为这循环的世界是独立的平行世界,所以会出现多个自己可以互相残杀的局面,比如说电影《恐怖游轮》,或者是这本《莫比乌斯的圈套》。

  但是设定上,本书和《恐怖游轮》还是有不同之处(或者说在《恐怖游轮》基础上做了改良)。《恐怖游轮》中,主角身边的事物与人会“累加”,比如说在同一个地方会掉很多相同的项链,在船上的某处会有很多具同一个人的尸体等等。主角要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停的循环下去,除非这个世界被累加的东西挤爆,否则几乎让人看不到跳出去的希望。但《莫比乌斯的圈套》中,作者只对主角穿越有“累加”,在同一个循环的世界里主角不断地遇到自己,但身边的其他人或事物则不会累加,这就避免了其他东西在同个世界累加过多,挤爆这个世界的可能。

  这样的设定,很容易和悬疑推理结合在一起。作者设定大量的谜团,然后在不停的循环中,将谜底一层一层像笋一样剥开,给人以恍然大悟之感。因为在循环当中,身份发生了变化,最开始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者跟随主角是当事者的身份,一团迷雾。当再次跳入循环之中,读者跟随主角又成了旁观者身份,更能清楚看清事件的真相。

  设定本身,主角能否跳出循环就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这类无限循环最难的点在于,出于何种目的自己一定要完成既定的循环?简单讲来,我如果遇到未来世界的“我”,等我循环到那个时候,为什么我要做和“我”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所以,轩弦兄在设定上就和《恐怖游轮》不同了。从主角看到遥控器上的数字在每个空间不同的时候,就已经和原来的世界产生了差异。主角想法不同,这样思想上的微小差异,也让主角产生不同的动作,也给人可以跳出这个循环世界的可能,为跳出这个循环世界做好了铺垫。

  蓄势待发,水到渠成。

  但主角本以为可以凭自己的能力跳出循环,但命运的轮回却逃不开。到底如何逃不开,看书便可,不多涉及。笔者认为,轩弦兄这个结局的设定很巧妙,可见有更多的用心在里边。

  像这样无限循环的软科幻+悬疑推理的模式,必然烧脑。烧读者脑之前,作者要先燃烧自己的脑细胞,方才可以设定如此纷繁的布局,还要做到滴水不漏,就更是难中之难。从书名的“莫比乌斯”,到书中“三国杀”游戏台词的暗示,这些都暗合了主题,每处伏笔也都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在阅读过程中,一直在脑中想象着,如果可以拍成电影,应该如何安排。发现了一些小BUG,也与轩弦兄一起讨论过。不过,瑕不掩瑜。希望作者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诸如此类优秀的类型小说。

  《莫比乌斯的圈套》读后感(五):最自律的作家,最勤奋的作者。

  中国的推理作者很多,短篇推理的作者更是多如牛毛,但是在国内的推理作者中,发表超过100篇小说以上的并不多。

  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我之外,应该就只有轩弦了。而我因为一些个人原因,这个数字在2013年就基本停滞不前了,而轩弦却一直在默默的努力,勤奋的创作着,时至今日,应该已经发表了超过200篇了吧。我想这也应该是中国推理的一个记录了。

  国内的推理作者,有的只会写短篇(例如我),而有的则只会写长篇。所以,每个月都在杂志刊登短篇,但是一年又还能有几本长篇出版的轩弦,在我眼中简直就是个神人。而且他还不是专职作家,这些成绩都是在他工作之余创作的,所以,他似乎又不是神人那么简单,而是已经超神了。

  一般的作者,创作的最佳时间都是夜晚,相信很多作者的作品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深夜一蹴而就的。而这一点,轩弦也与众不同,和他已经相识十余年,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他白天在QQ群和微信上都很活跃,但是从来没有在晚上见到过他。除了有下班后专心陪老婆带孩子不闲聊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他有着和大部分作家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每天晚上九十点准时睡觉,然后早上六点起来写作,写一两个小时,然后上班。一个作家能够有着如此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得不佩服他的自律。

  有的时候,看到身为好友的他一篇篇小说在杂志上发表,一本本单行本火热出版,真的很羡慕。但是仔细想想,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这种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创作和自律的生活习惯,我是绝对做不到的。想到这里,我就释然了。

  望尘莫及,我想这个词就是我对轩弦最好的形容。不说了,我也得去加油创作了,而我的目标,自然就是轩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