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2:48: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唐诗三百首的读后感10篇

  《唐诗三百首》是一本由蘅塘退士 / 陈婉俊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65,页数:2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一):关于唐诗的那些猛人猛事

一、
话说在唐代,有一些地方,是诗人们PK谁更猛的地方,就好像武林中的华山。
当时,在山西蒲州有一个楼,叫做鹳雀楼,一共三层,挺壮观。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唐代很多诗人都一窝蜂跑到鹳雀楼去写诗。他们互相PK,看谁最猛。
要知道,唐代是什么时代?是诗人一个比一个猛的时代,没有一点底气是不敢乱写的,估计宋江之流到了鹳雀楼,也不好意思把“敢笑黄巢不丈夫”之类的打油诗写上墙去。不像现在,阿猫阿狗都敢留个“某某某到此一游”。
这一年,鹳雀楼来了一个大猛人,名叫李益。
没听说过不要紧,记住他是唐代诗坛的一个大猛人就行了。
读了其它诗人的作品后,李益冷笑一声,挥毫泼墨,留下了八句: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看着那挥洒淋漓的墨渍,李益嘴边浮现了微笑。他知道,这首诗会流芳千古
果然,这首诗被人们争相传诵:猛,真猛!
然而,它居然没有成为鹳雀楼上最猛的诗,甚至连第二猛的都排不上。这不怪李益,要怪只怪唐代的猛人实在太多了。
又一个猛人来到了鹳雀楼。他叫畅当。
他读了李益的诗,却只淡淡一笑。八句?七言?有必要吗?畅当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诗,只有四句: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绝了。简直绝了。
这首诗,不但被认为压过了李益那首,更是让成百上千写鹳雀楼的猛人们没了脾气。
这叫其它的诗人还怎么写?还能写得比这景色更壮阔吗?还能比这心胸更宏大吗?
能!这是唐代,没有什么不能发生。
还有一个更猛的人飘然而来,登上了鹳雀楼。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王之涣。
顺便说一句,这个猛人在《全唐诗》里只留下了六首诗,其它的都散佚了。关于他的资料很少很少。
王猛人登上了鹳雀楼。这里已经来过很多诗人,留下了无数名篇。它们都才华熠熠,猛气十足,犹如铜墙铁壁,封住了他的出路。
他必须再辟蹊径,再升逼格!
然而,猛人就是猛人。眺望着眼前的苍茫落日、滚滚黄河,王之涣拿起笔来,写下了四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大唐的气象,是大唐一代猛人的胸襟。
由于这首诗太猛了,以至于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小孩子启蒙学唐诗,往往第一个就要学这一首。
二、
王之涣先生也交了一些猛人朋友,其中最猛的有两个,一个是绝句猛人王昌龄,一个是边塞猛人高适。
猛人之间是互相不服气的。他们找各种机会PK,看谁最猛。
王昌龄可不是一般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恐怖吧?想想“朝辞白帝彩云间”“故人西辞黄鹤楼”就知道了。但是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恨不得比李白还猛。“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 天生太白、王昌龄以主绝句之席”。
高适,也是个大猛人。岑参的边塞诗恐怖吧?想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知道了。但是高适的边塞诗恨不得比岑参还猛。别告诉我你没听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猛人杜甫是怎么评价高适的?“独步诗名在”!
可想而知,要pk掉这两个猛人,让他们彻底服气认怂,多不容易。
但是我们的一代猛人王之涣做到了。
这一天,下着小雪,三个猛人跑到一起吃酒。忽然酒楼上来了几个美丽的梨园女子奏乐唱曲,唱的是当时最流行的诗,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
绝句猛人王昌龄主动挑起了pk。
他说,我们三个都很猛,但到底谁最猛呢?不如今天比一比,这些美女唱我们谁的诗最多,谁就最猛。
另外两个都没有意见。于是,一段千古佳话就此开场。
一个歌女首先唱:“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微笑起来,伸出中指(我猜的,其实我不知道他伸的是哪根手指)在墙壁上画了一道:“我一首了。"
又一个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也伸出中指画墙壁:“我也一首了。”
王之涣只是浅笑着,虽然落后,但并不慌张。
又一歌女开口唱了,又是王昌龄的一首绝句。王昌龄得意洋洋起来,提醒王之涣:“喂,我已经两首了。”
这时,一直很安静的王之涣终于表态了。他说,刚才这些歌女档次不高,她们唱的曲子怎么能算呢?
他伸手指向最美丽的一个歌女,微笑着说:“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就承认自己是撸瑟;如果她唱了我的诗,那你们就拜在我座下,拜我当老大吧。”
终于,轮到这个最美丽的女子唱了。
只听她唱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王之涣回过头来,微笑着看着王昌龄和高适。这首诗正是他的不朽名篇《凉州词》。
我们不知道,王昌龄和高适有没有当场下拜认老大。
但我们知道,后来的文艺批评家们争论哪首绝句是唐朝第一猛,费了很多口水。
明朝的文坛霸主李攀龙说,要数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最猛;
继任的霸主王世贞说,是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最猛;
但清代的大才子王渔洋不服。他抱来了四个重磅炸弹,说每一颗都可以把你们的那些“最猛”炸了。
这其中,第一颗是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第二颗是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第三颗是王昌龄的“奉帚平明金殿开”;而第四颗,就是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
是的,王之涣只留给我们六首诗。
但已经足够了。
我们不能要求更多了。
三、
接下来出场的大猛人,叫王勃。
又是姓王的。
那一年,洪州都督阎伯屿坐镇南昌,新修了一个楼,装潢极其豪华。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八项规定,阎都督大张旗鼓请客吃饭,招待宾客。
当时干部吃饭也要讲格调,不能搞海天盛宴,而是要请一些有文化的人来镇场子。有一个年轻人被邀请了,他就是王勃。
顺便说一声,王勃是初唐大名鼎鼎的“四杰”之一,其当时的江湖地位,相当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关于四杰的排名顺序,争论很多,有人说是王、杨、卢、骆;有人说应该是王、骆、卢、杨。但不管怎样,一千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个批评家敢不把王勃排第一;再过一千年也不会有。
他那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足够砸死唐朝好多猛人。
话说阎都督请吃饭的时候,号召大家以自己的新楼房为题写作文。
他真是想搞作文比赛吗?错了,他是想借机会夸耀自己女婿吴子章的才学。他事先已准备好了一篇作文,打算在席间让女婿拿出来,把大家镇住,就跟贾政在大观园里让贾宝玉题写对额的意思差不多
在座的客人又不是傻子,不敢抢女婿的风头,都推辞不写。
女婿得意洋洋,正准备把已在胳肢窝里捂热了的作文掏出来,忽然,二十多岁的王勃站了起来:“我写。”
阎都督当然很不高兴拂袖而去
坐在帐后,他越想越气,忍不住叫手下去看看那个小子写了什么。
不一会儿,手下来报告:“他的开头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都督嗤之以鼻:“不过是老生常谈嘛”。
一会儿,手下又来报告:他写了“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都督沉吟了,他感觉大事不好,自己的女婿要糟。
随着一句又一句传到都督耳朵里,都督的脸已涨成猪肝色。
终于手下又跑来报告了:“他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都督终于崩溃了。“天才,天才啊!”
阎都督的这座楼房,叫做滕王阁。王勃的这篇作文,就叫做《滕王阁序》。
女婿被王勃抢了风头,无比愤怒。他指责王勃的作文是抄袭自己的。
为了证明自己是原创,他凭借过目不忘的特异功能,把王勃的作文流利地背了出来。
背完之后,他冷笑着盯着王勃。客人们也窃窃私语,怀疑王勃抄袭。
王勃不慌不忙地问女婿:“吴兄记性真好,佩服!佩服!不过我的作文末尾还有一首序诗,你知道吗?”
女婿傻眼了:还有诗?什么诗?
于是王勃起身挥毫,文不加点,写下一首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又是寂静。死一般地寂静。
女婿羞愧地退下了。他终于知道,自己今天面对的绝不只是尘世中一个迷途小书童。
王勃只活了二十六岁。在一次南下去看他父亲的时候,渡海溺水,受到了惊吓,挂了。
我们不知道,如果他活到六十二岁,会猛到什么程度。可能是他猛得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怕以后的文学史没法写了,让他挂掉算了。
四、
诗也是有套路的。写着写着,猛人们就逐渐发现了一些创作的套路。
比如,想成为唐代最猛的诗,最后一句就要用否定的结尾。
朱自清说,八首最猛的唐诗绝句,它们的结尾全部是否定式的:
西出阳关无故人”“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岸猿声啼不住”“玉颜不及寒鸦色”“醉卧沙场君莫笑”“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知何处吹芦管”“商女不知亡国恨”。
难道这种套路就不能打破吗?
能。
这一年,一个孤独的诗人来到了苏州。他叫张继。
他的名气不大,和之前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李白、高适、李益等猛人比,他只算是个小诗人。历史也没有详细地记录下他的生平。
我们只知道,他一生不太得志,快50岁才有了正经职位,长期在外漂泊。那一个夜晚,在苏州,他很想家。
大雾弥漫的晚上,他睡在船舱里,思想故乡和前程,辗转反侧。
不知道是什么魔力,让这个一直好像并不太猛的诗人小宇宙爆发,写出了一首超级猛的千古名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代的蘅塘退士编了那本着名的《唐诗三百首》,只选了张继同学的一首诗。
他只能选一首,因为张继流传后世的诗本来就很少,也都不太猛;但他也不敢不选这一首,不然他的《唐诗三百首》要被骂死。
有不少人坚持说,这首诗是唐代第一名。
就是这一首诗,让毛宁哥哥唱了又唱,余秋雨伯伯含泪赞了又赞。
写完这一首之后,我不知道张继是否喷出一升鲜血,大叫一声,毕生功力散尽,倒在船舱中;就好像王真人竭尽全力发了一招一阳指,破了蛤蟆功,然后倒栽葱倒了下去。
倒下去的时候,他应该是微笑着的:
我作为一个小诗人,却写出了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谁说结尾要用否定句,才能写出猛诗?
人,一辈子有这一次巅峰体验,足矣。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二):读《唐诗三百首》随感片段

以前一直觉得中国女性都是内敛的、男尊女卑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但读到崔颢的《长干行》,却完全是另外一种形象。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这首诗写,舟行途中男女的问答,前面四句,女子主动发问,热情开朗,估计是看到了心仪的男子,有亲近之意,便故意找借口相问。女子俏皮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中国女性的生活,可能是到程朱理学的兴起之后,才开始缠小脚,缩小生活半径的吧。

实际上实际上热情开朗奔放的,绝不仅仅是女子。暂且不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也不说“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卢纶,就连与朋友送别,有什么想法和意见也是直言相告。比如: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再如: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在唐代,有的人热衷名利,却故意隐居,然后沽名钓誉,希望朝廷征召,迅速的飞黄腾达,这样一种方式被人讥讽为“终南捷径”。无论是刘长卿还是裴迪,在送别朋友归隐时,都直言相告,你要做隐士就做真正的隐士,不要到,大家都知道的握沃洲山隐居,也不要学武陵人到桃花源中,简单的晃悠两日。

不知道他们的朋友到底是真心隐居,还是像有的人那样沽名钓誉,然后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如果是前者,或者心里会有一点点小小的不舒服,然后一笑了之。如果是后者,那他的朋友估计就会非常的尴尬

古人真是优雅,想喝酒了都赋诗一首、鸿雁传书“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领一杯无?”换作今人,多半电话一个“天气好TM冷哟,走,喝两杯”。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三):唐诗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情深深而已。

        一部作品要成为经典,一定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唐诗三百首》正是这样一部久经考验的经典作品。很多学者专家都很羡慕蘅塘退士孙洙,因为他只是将不属于自己的作品筛选了一番,就永远地和经典挂靠在了一起。可见,不俗的眼光同样能使人名垂不朽。有了这样一个简便灵巧的法门,于是乎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形形色色地诗歌选集。然而随便一翻,大都选集只是拾前人的唾余,将冷饭热炒一遍而已,毫无真知灼见,这样的诗选只会速朽而不会不朽。
       选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蘅塘退士之前,有许多学者编辑过唐诗选。其中有大名鼎鼎的王安石、钱谦益、李攀龙,有不那么著名的高棅、钟惺、谭元春、胡震亨,这些人不是学贯古今的通博之士就是风流儒雅的文坛泰斗,单独拎出来都比孙洙强,然而他们的唐诗选集不是遗失,就是默默无闻地躺在图书馆里,都无法像《唐诗三百首》那样进入千家万户,成为雅俗共赏的佳作。
       孙洙的诗选之所以能风靡一时,和他身处康乾盛世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康熙文治武功都堪称千古一帝,平鳌拜、削三藩、收台湾、定准格尔。玉宇澄清之后又大张教化,编选典籍,可以说乾隆朝浩浩荡荡地编选《四库全书》正是康熙一朝文化政策的延续与扩张。康熙四十四年,《全唐诗》奉敕编纂完成,颁行天下。这就使得乾隆年间的孙洙有机会看到《全唐诗》的全貌。虽然现代学者运用新方法新材料对全唐诗进行了很多有益的补充,但在当时《全唐诗》已经是学者文人们所能看到的最全的唐诗材料。这无疑使孙洙在选诗时比前辈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能够在资料比较全面的条件下作精心地挑选。
      事实证明,《唐诗三百首》并不是一部随意拼凑而成的选集,孙洙有着深刻的用意。首先,被选录在《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大都简易明了,不需要借助注释就能读懂,而且篇幅适中。这就比浩瀚的《全唐诗》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更容易传播流广。其次,他借鉴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民谣,把书名直接叫做“唐诗三百首”,无形之中民谣成了书籍传播的免费广告,更有利于民众的接受。“三百首”并不是个虚数,《唐诗三百首》总共收录诗歌三百一十首,隐隐然直承上古诗经的传统,这就使得这样一本普通的诗选有了经典的支撑,更易于得到儒生们的支持。《唐诗三百首》的潜在阅读对象也很有讲究,孙洙在序言里写道:“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可见这本书的服务对象不是高大上的文人墨客,而是正在就学的世俗儿童。这些儿童将来都要成为考取功名的利禄之士,他们一旦跃入龙门,必定会对求学者谈起曾经读过的经典读物。《唐诗三百首》这样朗朗上口、易于成诵、文不甚深、脍炙人口的佳作自然是上上之选。《唐诗三百首》在体裁的编选上是别具一格的,编者把三百多首唐诗分成五言古诗、五言乐府、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七律乐府、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绝乐府、七绝乐府。每一体下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若干首诗歌。这样的编排不仅使我们可以隐然窥见唐诗的发展脉络,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各种不同题材的特点。绝句是爽朗明快的,律诗是绵密精巧的,而古诗则是气势磅礴的。
编者在体裁上的细致划分极可能和科举考试有关。编选唐诗并不仅仅是为了给文人们提供一种茶余饭后的精神读物,更重要的是让渴求上进的读书人尽快觅得写诗的方法。自唐朝以来,诗歌便和科举考试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次科考总要出几道诗歌题,以考验考生的文学素养。这一传统到了清代,不仅没有失落,反而加强了。进士出身有幸进入翰林院培养的,少不得帮皇帝赶制文章,润色诗文。众所周知,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上的最高峰,一本高质量的唐诗选自然能使学子们尽快找到作诗的门径和方法。这也是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吧。
       有人曾用开花结果来比喻各个朝代的诗歌。唐之前的诗歌好比种子发芽,元气淋漓,唐诗则是开花结果,郁郁葱葱,唐之后则是花开花落,艺之能事毕矣。就是说唐之后的诗歌疆域都逃不出唐诗定下的格局,宋朝的晚唐派、江西诗派都渊源于唐诗。元朝极富盛名的大诗人元好问、杨维桢都是唐诗的忠实追随者。明朝影响最大的前后七子更以唐诗为宗旨,由于学得太认真,以至于被后世的批评家们斥为唐诗赝品。可见唐诗的影响力。如果说,诗歌是最能表现中国古典艺术的体裁,那么唐诗无疑是古典诗歌艺术史上的顶峰,撮取而成的《唐诗三百首》则是艺术之巅最为璀璨的明珠。
       唐诗艺术境界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不需要借助过多的注释,就可直达诗歌的真相与奥秘。那些举手投足间排满注释的诗文,不知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商或是在否定自己的表达能力,总之是臃肿地让人不堪卒读。“郎骑竹马来”的两小无猜,“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旅人惆怅,这样直白而情深意长的好诗,所有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读唐诗的感觉好像在听一支小提琴曲,所有藏在记忆深处的情感都被调动了起来,仿佛成为了千年前的作者,刹那间共度千年。
       唐诗是美丽的。通过阅读《唐诗三百首》,你无需再劳心费神地在浩瀚的诗海中苦苦寻觅,就可以欣赏到李白的矫矫不群,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轻松畅快,韩愈的奇伟壮丽和李商隐的缠绵悱恻。
唐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姿多彩,精光四耀的。《唐诗三百首》择取了其中的精粹,使我们俯仰之间皆能与经典接触。如果你喜欢气势壮丽的七古,那你可以去阅读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如果你喜欢轻灵畅快的绝句,你可以去阅读李太白的《静夜思》、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如果你最欣赏七律的绵密细致,你可以去阅读杜甫的《蜀相》、《登高》。
       三百首唐诗用不灭的语言记录下了珍贵的友谊,难忘的相思,壮丽的情怀和恬淡的心境。于是在望着浩浩的明月升起时,我们不由地思念起远在天涯的知己。在艰难的登山旅途中缓缓爬行时,我们会用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给自己打气。在凄迷月色中听到鸣叫的孤雁时,会升起写信给远人的冲动。在观览风景行到山重水复之时,会淡然地停下来笑看云起云落。
       唐诗三百首,一言以蔽之,情深深而已。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四):中国诗歌文化中的精粹:禅诗

禅宗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也产生重要影响。禅是最典型的中国佛教,是中国文化改造印度佛教的产物。禅在印度古已有之。从佛弟子达摩东渡到五祖弘忍,禅宗在中土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使禅宗发生根本变化是六祖慧能。慧能是文盲,少数民族,地处边远,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获得衣钵,对禅宗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改革,被称为“六祖革命”。这场革命,使印度佛教改造成了中国佛教,禅宗本身获得极大发展,几乎成了中国佛教的代名词。禅的实质是追求真我,追求生命的自由与解放。这种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反过来又对中国哲学、政治、思想、文学、艺术、民俗等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产生的禅诗,成为一种“禅文学”,此外,还有充满禅味的散文、小说、戏剧等。
在内容上看,禅诗可分为禅理诗和禅意诗两类。禅理诗,又可分为示法诗、开悟诗、赞颂诗等,这类诗富于禅家的哲理和智慧。 禅通过内省体验,产生妙语,形诸文字。禅诗精妙、小巧,注重启示和象喻,需要有深切而敏锐的感悟,读后令人“身世两忘,万念俱寂”。禅诗充满禅家超尘脱俗、淡帕宁静的情趣。禅诗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数量丰富,影响深远,其中一些名作广为传颂,如慧能的示法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及永嘉禅师证道歌等等,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广为传颂。在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文人崇信禅佛,有崇佛参禅者,也有尊儒崇道者,出现了众多禅诗人,如谢灵运、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东坡等等,蔚为大观。崇道的李白写下《庐山东林寺夜怀》一诗有“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之句,充满禅味,尊儒的杜甫也有“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之咏。古人写了很多以“学诗浑似学参禅”的诗句,还涌现出了不少以禅论诗的诗学著作。禅诗是中国诗苑最重要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中国文学界的重视。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禅反而在英、德、法、美等国得到特别的发展”。近十多年来,在中国一部分有识之士中,也掀起了一定程度上的“禅宗热”。
  禅宗、禅诗与伊斯兰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最引人关注的派别——苏非、苏非文学,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可谓异曲同工。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五):最难忘是寻常事

今天要说的是我们从小学到大的古诗。古诗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在中国这个诗歌的国度,每朝每代都涌现了大量优秀的诗篇,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在写着五言、七言的绝句或律诗。古诗需要我的解释和介绍吗?不,它不需要。我只是想来说说种在我心里的那几首。
你有没有和我一样,一直有那么几首诗,留在了记忆里,总是反复被想起,一个瞬间,一个心情,脑海中就响起了那几句。
在我的心中,最常常想起的古诗,有三首,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简短,都是绝句,而且描述的场景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可能正是因为寻常,所以才和我的生活发生了重叠,让我难以忘记。
01
约客
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如果不是今天,要谈谈这首诗,所以去百度搜索了一下,我都已经忘记了作者的年代和姓名了。赏析诗文时,常常要把作者的生平与诗文联系起来,借此来理解词句的意思。然而,南宋不是个伟大的朝代,赵师秀不是个有名的诗人,这首诗也并非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它只是讲了一个场景,理解起来很简单。
江南梅雨时节,连绵的阴雨天,池塘里青蛙不停地在呱呱叫。在南方生活过的人,可能对这个场景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家门口都是小池塘,梅雨时节涨满了水,雨水打湿了脚上穿的凉鞋。池塘里,很多只青蛙一起叫,简直可以用“聒噪”这个词来形容,晚上睡觉还可以听到蛙鸣声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日子里,诗人与朋友相约下棋,早早摆好了棋盘等着朋友的到来。一等再等,直等到过了晚上十二点,也没等来朋友。诗人百无聊赖,拿着棋子敲敲,看着油灯上的灯花落了下来。
诗人在敲棋子的时候,兴许在心里想,怎么没来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耽误了呢。然而他不疾不徐地等了很久,也没有去睡,而是对着一盘棋,一盏油灯,在夜里继续静静地等着。
四句话,传达了一个约定,一份等待,一种心情。在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与人相约,难免自己不守时,或者对方不守时,若有人在守护着约定,静静等待着,真是件幸福的事。最喜欢末句,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字,最难得的是这样一份闲适的心情。
02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作者的朝代和姓名,其实我查之前,也是忘记了。若说上一首,是因为作者不够有名,所以我才记不起朝代和诗人姓名。那么这一首,就不好这么解释了。唐诗是中国古诗最华彩的一章,而白居易是这个朝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我之所以不记得,一方面大概是诗人太多产,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诗句总是有生命力的,会脱离它的朝代、作者,在人的脑海中一直留存,逐渐扎根。
白居易的文风明白晓畅,相传他为了写出通俗易懂的诗,就把诗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如果老婆婆听明白了,那就写得好,否则就接着改。因此,他的好几首诗都入选了小学课本,作为启蒙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最早接触到的诗歌之一。当然了为了照顾小学生的识字水平,后面的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就被省略了。
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刘十九是他在江州的朋友,此人是另外一名大诗人刘禹锡的堂哥,刘禹铜。嗯,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百度的。诗的意思同样很简单,家里新酿的米酒,还没过滤,漂着细小的绿色泡沫,温酒的红泥小火炉烧得殷红,天色快黑了,看起来晚上要下雪,要不要留下来和我喝一杯?这么寻常的话语,就像是你的一个亲戚朋友,在亲切地对你说,今天外面好冷啊,你就不要走了,一起吃顿饭,喝杯酒吧。
这样平常不过的事情,却让人心生暖意。冬天快要下雪时,天空总是阴沉沉,堆积着灰色的云层,气温极低,寒气逼人,有时候还会刮起一阵阵凛冽的风。手不久就会冻得通红,失去知觉。如此寒冷的天气,有个朋友热情邀约你留下来,热一壶酒喝一喝,实在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03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南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儿童未解学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一样的,在搜索之前,这首诗的作者和朝代,我也是不记得了。三首都没记住,大概只是我记性不好吧,和诗人有没有名似乎没有关系。这里稍微介绍一下,这首诗的背景。我也是在搜索的时候,被惊到了。范成大晚年退居家乡后写了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每部十二首,一共六十首。真是个高产的诗人啊。我们正在聊的这首,是夏日田园诗中的第七首。
诗的意思同样很简单,村民早上出去到田里除草翻地干农活,晚上回来在灯下织麻布,男男女女各干各的活。而小孩子们还不懂得学习耕田织布,但已经开始启蒙,有模有样地在桑树阴凉下面,学起了种瓜。在农村长大的小孩,对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乡村生活原本就是这样啊,在去工厂工作还不常见的年代里,家家户户都依循着四时,在田里播种、除草、收获。在农耕文明的中国,这样的生活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在每个乡村的角落,也还日复一日如此。
乡村生活有闭塞的一面,但大部分时候,淳朴的人们自给自足,过着恬淡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忧虑,每家每户都有富余的蔬菜瓜果,有时候也会互相赠与。小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下,也早早地开始学起种瓜,真是有一种小当家的趣味。回想小时候,我也曾在屋后种过莴笋,很想学习一些自己不会做的。到现在,割稻插秧,这样的农活,虽不精通,也还会做。模仿真是小孩学习的天性。在这样一片自由的天地里,孩子的好奇心自由发展,玩乐,逐渐成长起来,仿佛风中一棵柳树,枝条随风舒展,自由自在。
虽然隔了几百年,隔了很多朝代。诗中所描绘的生活,还是栩栩如生,仿佛就是我自己的记忆。因为熟悉,因而难忘。
这三首诗都十分简单,讲述的也都是极为寻常的事。但最难忘的,恰恰就是寻常事,因为你我一直生活在其中,日复一日体会着和诗人们一样的心情。当我等待的时候,常常会想起“闲敲棋子落灯花”;当我感到天寒地冻,很想有人陪伴的时候,常常会想起“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而当我回想曾经的农家生活的时候,常常会笑着想起“儿童未解学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有时候,好的诗歌,就是在传达一份心情,诉说一份回忆,是诗人用文字,让你看他所看,感他所感,用文字让我们连接到他的生命。这也就是品评诗词时,常说的“重在感发”。西方有句谚语:You will never be alone with a poet in your pocket. 直译过来就是,在口袋里装上一本诗集,你就永远不会感到孤独。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有几首难忘的诗词,陪伴着自己。读诗让我们不孤独。
本文已发布在个人公众号:悠悠花之梦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六):呼吸大唐的声韵

      漫步长安街头,途经王维、李白、岑参、高适、杜甫这帮盛唐诗人酒徒当年纵歌跃马的大道,经过钟鼓楼、回民街、城隍庙、兴善寺这些历经冷暖沧桑依旧笑看人间的千百年前的古建筑,我常常放慢脚步,闭上双眼,用鼻、用心去呼吸那大唐的些许味道。
      在一个夕阳照耀鸽群的美好黄昏,我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门口的石狮开始走起,用一千三百六十八个轻盈步子,丈量出历史博物馆到大雁塔、当下到盛唐的千年路程。这条轴上,不但有大雁塔、慈恩寺,还有兴善寺、青龙寺、铁炉庙、八仙庵、小雁塔、钟鼓楼、香积寺······把目光再往稍远处看一看,你可以看见重峦叠翠的终南山上,王摩诘一脚高一脚低赶着山路,低声浅唱“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红的山果、青的叶芽,清泉滴滴落草根,五千隐士只在此山中,可惜云深无处寻。在北边,渭水之畔,骑着瘦驴的贾岛满天炫丽旋舞的落叶中,皱眉苦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孙思邈正忙着开荒,一把火烧尽药王山上的荒芜,洒下满地的草药种子,谁料想火势太大,燎尽了他的草屋、医书和旧袍子,哎呀,这可如何是好?此时此刻,更北边的玉华深山里,玄奘法师静坐菩提树下已经一天一夜,草丛里落下薄薄白霜,他仿佛一棵月亮下静立千年的树,不声不响,年轻和尚辩机跪坐在师傅旁边,眼中满是仰慕之色。在西边,高鼻深目的西域商人斜跨着骆驼翻葱岭,穿塔克拉玛干,涉黄河,踏阳关,入玉门,晃晃悠悠的穿过兰州城门,直往长安而来,虽满面风尘却掩不住眼神中的精悍。
       有时候,我会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下午,一个人蹬着单车,小心地穿过长安古城墙根下小巷里的青石路。在碑林的小亭里低价买到颜真卿《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玄秘塔碑》的拓本,心里欢喜的不得了,像是谁白给了我一锭金元宝。炭市街、骡马市······置身于这些古街,我依稀间重回大唐,感受当年古街上的热闹繁华。我仔细搜寻李太白诗里压客劝酒的胡姬、柳香铺地的酒肆、缠绵痴怨的笛声;搜寻贺知章李太白金龟换酒的木楼、张旭狂醉后长发蘸墨恣情挥毫的墙壁,裴旻剑舞后大汗淋漓斜倚着歇息的古柳。我也专门骑车到长安县南,登上李商隐的“乐原”,面对夕阳和夕阳下静谧的村落,叹一声“只是近黄昏”。或是骑得更远些,一身大汗的拜谒少陵原下的杜工部祠,对着老杜的塑像,隔时空默默对饮一杯酒。转累了,随便找一个也许就是当年李白坐过的地方坐下来,在柳花微微的香里听一听月下长安的捣衣声。
       我真想是一棵唐代生长在路旁的梧桐树,静静的看着盛唐的这班天才人物恣情惬意、纵情诗酒、狂歌长笑······自己不发一言,心中暗喜,已悄然有所得。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七):讀唐詩宋詞有感


暑假裡,陪著兒子們背唐詩。小時候不愛的差事,老來竟覺得蠻有興味。記得以前背完一首詩可以領五塊錢,卻還是提不起勁背那些難懂的句子,如今偶然回到古人的思維世界,才發現吟誦唐詩其實很有趣,不但陶冶性情,還因為唐朝思想融合了胡人、西方等異族文化的色彩,少了儒家禮教的束縛、多了自由奔放。難怪當初編選者拿她來當私塾教材,唐詩對於兒童想像力的啟發,是很有助益的。
買了這套隨身本之後,因為旅程中很方便攜帶,除了磅礡鮮明的唐詩,有時也帶上情感幽微複雜的宋詞;感受淋漓盡致的自信之餘,也感受深遠靜謐的無盡情思。這些精彩的唐詩宋詞,讓我讀時產生了個疑問,即眾多詩詞中,春色、明月、楊柳等讓人感到絶對喜悅的事物,入了詩詞為何總成感傷之物?月有陰晴圓缺,無常引發的愁緒也許不難懂,但明明可以讓人大為讚嘆的春花、鶯啼、柳堤、煙雨等,又是怎麼回事呢?
面對滿眼盎然的春意,興起的感情卻是惜別、傷逝、眷戀等悵然愁緒,無常之歎使人聯想到唐宋的佛教思想,絶美事物緊緊牽引了詩人的內心,遮去外物之紛亂,使人專注於感懷的內省世界。這套清人精選的唐詩宋詞,往往一詩一世界,倘佯其中,靈魂總有種深度的沈浸感。然而長久讀來發現,越是耽於內省,越是概念無常:此刻凝聚出的驚奇,很快又變化成彼時不值得驚奇的平凡;瞬間頓悟的智慧,轉眼成陳腐的空言。唐宋詩詞中大量出現的禪之思想內涵,有時給人一點這種隱逸頽靡的感覺。
無常引起的總是感慨,但若只以哀思來寫此題材,實在也太老生常談。禪宗裡”靜”的理念,倘為人生的全部,未免單調沈悶了些。何不將飄渺無定的思想、隨風飄蕩的煙縷、委婉曲折的人生,看作空寂無言的世界裡,形狀萬千的美妙變化?
不管怎麼說,無常也許是宇宙的力量或真理,但個人意識永不歇止的狂亂,是無法停息且難以自覺,卻也千真萬確。詩詞中的無常,讓我理解內省者的意識流動,此刻法華經裡「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的意義,突然清晰了起來。弘一大師論書法之道時就曾引用此一經典名句,他談到書藝乃實踐之道、除了勤於練習以外,觀摩、讀帖都無法寫出好字。佛法亦然,並非靠著沈思默想就可以得出真義。如蘇格拉底之言,「瞭解自己什麼都不瞭解,才是真正的知識。」必須先放棄思辯的意圖,明白自己是意識不斷更迭的眾生,方能進入禪宗的殿堂。(這結論和之前《正義》的書評相庭抗禮....凡人意識果然不可信啊!)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八):关于这本书的一个人际关系课程

 (观察力)
----冷读
-----如何确认需求感
------如何确立谈判格局
-------如何分清楚真假客户
--------如何看出对方最在乎的事
--------如何神化你所看出的事情
KEN学泰拳的时候,很怕看到别人的拳头,开始,就算别人没打中,就做出拳的动作,我也会双手护头。那时候,我的泰拳老师跟我说了一句话,把手放下来,就算你被打死了,也知道自己是怎么样死的。
 
观察力,是NLP课程的基础,通过课程,你会发现,自己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NLP是一门70%观察,30%介入的科学,别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但你通过课程后,你跟别人沟通,你除了听得到他在说什么,还会看得到,他说的时候做什么。
 
(肢体语言)
----眉毛
----鼻子
----眼神
----身体,手势等肢体运用
为什么同一句话,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效果总不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说上一大堆,但没有人听他的,为什么有的人,一句话,能让人奉为经典。在课程上,我会教你们,说什么之外,还会做什么。
 
(亲和力)
------谈判开场的亲和力
------中段的亲和力
-------如何让成交时候又亲和力
------男女初识时候亲和力
------男女约会时候的亲和力
不同的人,给人的感觉永远是不同。为什么有的人,和每个人都容易打得火热,但有的人,却总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令人不敢接近。NLP课程,会让有各种方法,让你在与别人一见面之后,几分钟内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和他很有默契,无论在销售成交,沟通,还是男女关系上、
(同步,引导)
------如何消除客户投诉与建议
------如何让客户从反对到认同
------如何让女朋友接受你的价值观
------如何让自己成为行业的专家
为什么,我说的东西,别人总听不进?为什么我的产品再好,总是没有客户成交?你有再好的产品,再好的服务,没有人听你说话,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同步,引导,能够让对方立刻放下防备心,倾听你所说,理解你所想。而曾经有学员用这个技术令到他女朋友的姘头不举。这是课程其中一个皇牌招式。
 
心锚
------对客户情绪的控制(包括好坏情绪)
------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包括好坏情绪)
------对男女关系性张力的掌握
NLP最高段,坊间最神化,平常人理解最复杂的技术,也是NLP课程其中以个皇牌技术之一,能控制别人情绪,经过我们大量实践,以最简单形式展现你眼前,无论你有没有NLP基础,我能保证你100%理解并运用。而且没有形式性的限制。而我NLP独创的心锚,有的是无需引发,自动启动。
 
(价值观引出)
-------客户投诉重点的引出
-------客户对产品要求重点的引出
-------男女关系对伴侣所具备的性格的引出
沟通深层次技术,让你在了解客户需求,投诉,或者是打探竞争对手的优势的时候。不会被一句话忽悠。就像男人问女人,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答:“合眼缘的”,价值观引出法,能让她把这个合眼缘的标准一一罗列出来(有稳定工作,父母不是外省,可以不帅气但要干净)
让你不会在谈判上,或者情爱上被忽悠。
 
(故事影响法)
做第1个你,不做第2个谁,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光辉历史,很多的曾经,这些曾经或者是开心的,或者是伤痛的。一个一个的故事,拼出了你的人生。通过故事,你能让你的客户对你的产品产生情意结。对你的人产生情意结。还可以在他人做决定的时候,用一个故事去影响他所做的一切,你要左,他不能向右。
通过以上的技术
 你想主宰游戏,还是被游戏主宰你?详细咨询QQ712972722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九):哦,风景

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四日,星期一,早上八点十三分,我走进图书馆,大厅的屏幕上正在播放那则永远无人问津的校园短片。

我走进图书馆的时候,这则短片已经快播放完了,只剩片尾残留的一行字:

总有一天,你会成为风景。

哦,风景。

它可不只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不只是潺潺流水,炊烟人家,不只是飞流直下,银河九天,不只是天街小雨,三月垂柳。风景呀,它还是愁苦的凄风,是落寞的冷雨,是窘迫的寒雪,是骇人的雷电。

你说,去你的啦!当你自己也成为这种糟糕“风景”的主人公,怎么可能还会有欣赏的心情。

毛姆这样形容,跳出自身之外,既超然物外又沉浸于其中。

是啊,诗人们,千百年前的诗人们,就像那时无比纯粹的月光一样浪漫。他们个个啊,都是舞低杨柳,歌尽桃花的嫦娥,在无处染尘埃的广寒宫,用一双温柔的冷眼俯瞰众生,看那个自己的化身在人间尝遍爱恨,阅尽冷暖。

是啊,诗人们,千百年前的诗人们,确实只是一群普通人罢了,我有在美化他们,甚至神话他们。可是,我仍然愿意将心中所有赞美的辞藻献给他们。

他们,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最美的风景。而这风景绝不只是语言技巧,更是诗的目光。

因为,一个写诗的国度,是有任何理由自豪的。

【诗摘】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十):曾经是这样读诗啊

昨日下班之后,我们去看花。夕阳一颗,挂在远处一棵黑瘦的老树上,仿佛它是从远古时候就在那里定居了似的。绿意浓郁的松林,间或有几簇明黄的迎春,再走几步,是个杏林,粉白的花都开满了,淡淡的香飘散在路旁,细细体味可以闻到。玉兰也开了,在黄昏时分格外高洁耀眼,身后仿佛隐着淡绿色的光芒。
       看完花,路上随便吃了一点饭。回到家,我们看李健唱歌,之后就各自随手拿一本书自己看。也不要说话,就各自静静看书挺好的。我拿的是一本《唐诗三百首》,细细读了几首,发觉每个诗人都有他独特的生命色彩在自己所描绘的诗情画意里,杜甫有博大深情的胸怀,又有幽微广大的审美;王维自然自若,完全是一个心灵饱满无欲无求的隐士;孟浩然鲜明爽快,是一个有抱负的侠隐。读杜甫,觉得心疼又钦敬;读王维,就像回归大自然;读孟浩然,就想慨然相与交。读到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我仿佛真在吹着岸边的微风,成了一株“无名江上草”了。再看下一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我就只剩钦佩哑然了,因为我真的来到了一片广阔的原野,星光璀璨流溢,纷纷然落在草地上,月光粼粼,随着大江的波涛溶溶荡荡向远方流去。这一派光辉布满的景象,是从杜甫的心里生出来的,只有这样庭院深深又浩瀚如宇的心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啊。再看后两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可以想见诗人天涯漂泊的苦楚,壮志未酬的苦闷。他没有抱怨,他只是慨叹自己老了,被解官撤职,不能再为君主、国家、百姓、这个时代做些事了,他只是担心他只能留下这些诗,没机会一展胸次怀抱了,他只是说自己就像天地间一只小小沙鸥,日暮欲何之呢。多让人心疼。一颗这样伟大的心灵,一个写着“愿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在人世沧桑里像一粒尘、一只鸟,被时代的风裹挟着,就这样慢慢飘逝了。所幸还留下这些诗,这些他灵魂的光。
        今天偶然翻到十九、二十岁时写的读书笔记,那时候读诗原来不是这样读的。那时有着薄薄的敏感的诗意的心灵,常常用自己脑子里轻巧巧的诗意去恣意解读诗人的作品,带着一种少年的轻愁,自以为婉转深情,其实是让人一望而知的透明。且撷来几句放在这里吧。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我喜欢一个地方,那里有密密的参天挺拔的老树,日光只可以一丝一丝漏在我独坐的角落,蝉声悠扬,好像在云彩上飞翔。一片一片的阳光一闪一闪,我只认那是蝉歌的回音跳荡。风飞过高高的树梢,我觉那凉爽同深浓的绿叶很像,我便想把绿荫作席作枕,睡在我爱的树旁。我或许也可以变成一个梦,树用它的绿枝手掌,轻轻地把我擎举,我坐在高高的树端,与云彩一起,看风是怎样吹响绿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白居易《夜雨》
        “我有很多想念,隔着山隔着雾隔着云烟。
        我有很多想念,隔着我的心,和我们的颜色。
        我有很多想念,隔着一页信笺,几行标点。
        我有很多想念,隔着一些看不见的线,几步走不完的路。
        我有很多想念,隔着骄阳隔着雨天。
        我有很多想念,隔着山野,隔着峰峦。
        我有很多想念,是近还是远。”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朦朦的雨后,若有若无的等候
        空气还湿润润的 心有些焦渴
        小鸟扑棱翅膀多么慌张
        我以为门开了 你来了 朋友”
        这样的薄暮轻愁,如今已不易有了呢。现在已变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了吧。好吧,至少我还保存着那诗心,记得去闻那诗意的香气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