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10篇

2018-01-07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10篇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是一本由刘再复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一):如何让文学带我们领略人性深处的多种可能

  文/友竹

  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写出人性的真实,向人们传达人性深处的声音,从而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品尝不尽、回味无穷。关于人性的真实,高行健指出,真实不是现实表层的真实而是现实底蕴的真实。这就纠正了一种普遍的误解,以为真实是现实的表象,生活故事,而忘记了真实的根本是人性深处的各种可能性(包括各种“恶”的可能性)。

  所以,所谓真实的人性是没有绝对的好,也不存在绝对的恶的,因为一个人性格往往带有多重暗示。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经典文学作品中频频发现经典文学人物人性深处那极为复杂的多方冲突。人性冲突的多方面呈现才能使人物的性格张力充分展现,而这正是文学作品牢牢抓住人心的根本。

  但是,本书告诉我们,作家要抵达人性深刻的真实绝非易事。历史上种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实验,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抵达人性更深层面而作的努力。但是,就我国的文学发展情况来说,作家想要抵达真实的人性,却常常成为创作禁区。以下两种错误理念常常导致这个问题:一是把“主义”当作创作的出发点;二是把“社会批判”作为创作的出发点。

  须知,种种“主义”最易使人性陷入概念化、公式化而变得不真实。 “高大全”式创作方式如此,今天的穿越文、霸道总裁文同样如此。总之,这种以丧失文学性为代价的写作方式不可取。我们不提倡作家将“社会批判”作为出发点的主要原因也在于:热衷批判社会的态度不可能引领作家真正进入人性的深处——一个作家所有的揭示、判断都自带某种认定自身正确的光环,所以很难进行客观叙述。

  那么,今天的作家要如何返回文学的真实,向人们传达人性的声音呢?本书告诉我们作家的文字应该“有感而发”,这意味着文学是出自生命需要而发,出自心灵的需要而发;而绝不是因有利可图而发,因政治需要而发,因世俗目的而发。这里就涉及到了文学与自我的命题,也是本书特别强调的一点文学常识:从事文学的第一条件是必须说自己的话,发出自己的声音。

  能够守住自我品格的文学家,应该是这样一类创作主体:他们冷静地洞察人性与人类的生存处境,他们拒绝一切浪漫、夸张、膨胀,面对的只有实实在在的人和人的生存条件,他们既正视社会的复杂,也正视自我的黑暗。在此,可以拿曹雪芹的《红楼梦》来作一说明。曹雪芹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宫廷斗争内幕不可能不了解,但是他并没有写成政治和社会批判小说,而是将其写成了反映真实人性的动人杰作。

  然而,对每一位作家来说,写出人性的真实与生存环境的真实,都不是容易的事。因为人性极为丰富、复杂,生存环境也极为丰富、复杂。实际上,人性本身就是人性困境,生存环境本身就是生存困境。看起来人人生而自由,实际上却处处枷锁。既然如此,我们要求文学展示真实的人性还有什么意义吗?当然。因为文学对于我们的意义恰恰在于它可以让我们超越眼前的困境而进入保持和充实生命的本真状态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二):文学,人生的必修课

  从小到大,文学作品便是阅读的主要对象。除去教科书的文章外,四大名著、世界文学、杂志期刊、甚至武侠小说与如今盛行的网络小说,都同属于文学范畴。可究竟文学是什么、有何特性、带给人何种内涵,却从未细细思量过。由著名文学家、人文学者刘再复先生的《文学常识二十二讲》,如手术刀般精确剖析了文学的方方面面。

  这本书所说是常识讲座,却深入浅出的道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信手拈取几条品咂,不仅回味无穷:

  (1)文学的功能界定为“见证真实的人性”和“见证真实的人类生存环境”。

  这句话既道出了文学描述的对象——内在的人性与外在的环境,又点明了核心在于真实。

  (2)文学弥补人生缺陷与人格缺陷,让人们从“物化”、“异化”的技术、公式中解放出来。

  如今人们更多的追求物质科技(这里的科技主要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单一的追求使心灵日渐麻木。文学则让人类的思索从物质转向真实的生活,也从标准化的答案转向复杂多变的人性上。

  (3)文学是自由心灵的审美存在形式,具有“心灵”、“想象力”、“审美形式”三要素。

  光从三要素而言,就恰恰点出今日人们所稀缺的内容与生俱来能力被人们弃之如敝屣成功学与心灵鸡汤等脱离现实生活的长篇大论反而大行其道

  (4)文学最大的特征就是无“用”,即超功利。

  大多数人对于读书都会暗自怀疑:读书到底有什么用?熟不知,无用之“用”最是可贵。这就好比练武之人的内功,若无内功,招式不过是花拳绣腿,若内功深厚,则可折枝成剑。

  (5)文学的两大天性——真实与超越。

  文学展示的是人性的复杂性与人生的巨大困境,因此它必须基于真实,忠于人性深处的各种可能。但它又势必超越时代与个人,那些反映人类根本困惑的作品,最终成为跨时代的经典。

  (6)文学写作必须去学生腔、去教化腔、去文艺腔,只讲述、不表演。

  此话简直就是对中国学生时代文学教育——鼓励用辞藻堆砌,用排比喊口号,点中心唱高调,结构固定起承转合、起因经过结果、论点论据论证等套路——最好的“打脸”。

  (7)文学创作是因心灵有所需求,是有感而发。

  文学本身是一种释放,良知的释放、自由的释放、灵魂的释放。好的文学作品绝不会来自空洞的功利目的,因为文学本身是创作者生命的一部分

  (8)文学具有净化、警示、范导等潜功能,文学教育通过“心灵自觉”实现。

  文学的作品不是显性的,既没办法让人马上脱胎换骨,也没法产生名利双收效果。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让人看到生活更多的可能,滴水石穿的凿开原先固有价值观的樊篱。当然,这要在读前心灵敞开、读后自省反观的前提下。

  (9)文学渗透于自然、宗教、自我、政治、艺术、人生、道德文化、天才、状态等各个领域

  总而言之,文学与人类各种生命形式密不可分,在各类困境中文学观都在启迪人生的诗化。正如后记中写道:“这启迪不仅是对宇宙、世界、他人的观照和体认,更是一份自知、自明与自省,是“转识为智”之后的“明心见性“。

  回到自己,近几年我的精神世界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遨游,尤其是那些洞察人性的经典作品,让我对观察世界的角度思考自我的位置、进而是我的人生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虽不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至少在“人情练达”与“世事洞明”上有所裨益。

  文/卢育涛 2016.04.23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三):文学常识讲解

  文学,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以至于没有人真的能够说清楚什么是文学。如何去讲述文学,不同的人也有着自己不同的一套方式。木心的一套《文学回忆录》让读者遇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文学讲述,而刘再复的这本文学讲义《文学常识二十二讲》也将带领读者走进另一个文学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像牛津通识读本中的文学简介讲得那么深奥晦涩,参杂着不少专有名词;也没有像木心讲述那般穿梭在古今中外时间线上。刘再复要说的文学,是文学一些常见的内容,他称之为常识的内容。

  讲义从为何要开文学常识课开始说起,简单说来是介绍文学的作用,也算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了。谈完文学对人的意义之后就进而介绍什么是文学。显然,刘再复先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按照他的说法,他给出了一个理念:认为“文学史自由心灵的审美存在形式”。这是刘再复先生根据自己认为的文学三要素:心灵、想象力、审美形式架起来的一种理念。在他强调的文学中,自由是第一位的。但是自由不代表瞎扯,毕竟,真实才是文学的第一天性。

  文学具有真实性,也具有超越性。刘再复先生对这两点的总结恰到好处。即便文学的其中一个重要要素是想象力,而文学的本性依然是真实的。它源自真实世界,在人的内心中发出对世界的波段折射到文字上去。文学的第二性:超越性,则是从现实世界中抽离,把文学上升到“审美境界高度。审美境界是文学创作者在创作中需要努力的,超越现实主体,超越现实视角,超越现实时空。当伟大的文学创作者们透过他们的文笔将文学本身上升到“审美境界”的高度的时候,读者也能够在其中获得曼妙的文学享受

  文学的高度的达成,除了要依靠文学的三要素之外,还需要去除没有必要东西,三腔(学生腔、教化腔、文艺腔)与旧套就是必须要拿走的。我们这个年代对这个东西实在太熟悉不过了。当然,革命年代这个东西更多。现在那些没有被称之为文学的微信上的内容,到处都是腔调和旧套,那些在排行榜中书籍,不仅仅文字本身充满腔调和旧套,连封面都差不多。这些即便被称之为文学也不能够达到“审美境界”,不过是一批批复制品。

  也许有人会说,你行你上啊!很可惜,真的上不去,但是对于文字本身,读者具有批评的权利。对于文学常识,刘再复先生也谈到经典的阅读和文学的批评。批评的标准是什么?他谈到两个:一个是文学的精神内涵,一个是文学的审美形式。对于文学的批评,当然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评论,而是由文学本身来讲述。

  刘再复先生对于文学的讲述,并没有因为经典的讲解而结束,接下去讲得更多的是文学对社会对人生的辅佐功能性的话题,而对于这些内容,则是见仁见智的了。我们作为读者,面对长者的人生经验,也则是审视而收了。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四):走,去港科大修门文学课

  第一次对刘再复这个名字印象,是读李泽厚《与刘再复对谈》,心想以李泽厚的自负,能用“对谈”一次给刘再复,足见此人不简单。后来在网上找来此人简介,感觉骨子里虽然是经过文革的,脑子不可避免会被灌粪(这点从使用的语言、对鲁迅的推崇、对莫言的鼓吹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但80年代移居美国,执教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名校,应该被清除不少,而且若无些斤两,也无法在国外混那么久。但一直对他的书没有特别的兴趣,直到这本《文学常识二十二讲》,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忽然间有了怀旧的味道,尤其是封面写意山水画,让人想起了《大唐双龙传》里江中垂钓等寇仲的宁道奇。

  这本书,其实是刘再复在香港科技大学讲的一学期课的录音整理,这里也不难发现香港科技大学在短短十年之内成为世界名校的秘密:选修课级别的课程,都延请一流的学者任教。而正因为听众是理工科学生,所以作者这本书的内容很注意把握分寸,很注意深入浅出,是把对象当做零基础的人来讲的,因而也是这门课更适合于大众阅读。尤其是适合大陆读者阅读,因为作者是从大陆的体制生长出来的,对于中国文学“三腔”恶习、对于文学在中国的婊子地位有切身的感悟,因而也在着力祛除这些因素。大陆的大学生尤其要读一读此书,可以尽快洗刷中学语文课对灵性的戕害。

  这本书共有二十二讲,其实就是观察文学的二十二个维度,虽然不可能穷尽,但也极其了不起了。比如,文学的真实性问题,文学的超越性问题,作者在这里特别强调文学的真,就是真于本心,然后才可以谈超越,又比如作者去三腔与除旧套,真是击中了大陆文学的痛点,但不知道香港学生是不是会有同感?

  但是,这本书也有明显不足之处,比如对于莫言丑陋文学的推崇,作者先讲了审美和美感,然后强调莫言是“金庸之后又一天才”,这是瞎扯淡的,看来诺贝尔奖对于文学理论家有足够的震慑力。虽然有不足的地方,但这本书整体已经是一本非常好的文学教材了,读后对文学的理解肯定能上一层楼。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五):拉呱式的文学知识

  当年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是被文学给折磨的好惨,一会古代文学、一会现当代文学、一会世界文学……,最后还又加了一门文学理论,虽然,每到考试,那不是一般的惨,就算是一身的膘也挡不住啊。因为,有那么多的流派那么多的时代文学作品特点那么多的我实在背不下来的东西……于是,考研时毅然决然选择了简单的汉语。可使世事难料啊,这个学期我竟然有了一门文学课。于是不得不重新触碰文学理论,重新认真学习。可是如果让我重看一遍大学的那些教材,打死我也是不愿意的(这话要是让同事或同行看见,我估计得敲死我!勿怪勿怪,就当我说的是行外话了!)。于是就开始折腾,终于折腾到一本刘再复先生的《文学常识二十二讲》,只一句“文学是自由心灵的审美存在形式”就吸引了我。对哦,所有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是作者心灵的一种外化形式。

  刘再复先生的二十二讲里的文学理论知识宛如春天山涧里的一抹新绿,柔然却坚韧,吸引着你所有的心思。记得每次上文学课时,老师只是简介这门课是什么讲什么,却唯独没有从其中抽出“文学”两个字去细讲。而刘再复先生却用“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两讲深入地阐释了文学的本质,知其然所以然,了解了什么是文学,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才能够去更深地感触文学的特质,如此才能对文学有更好的认知。

  文学观点其实没有绝对的错与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刘再复先生这种只说“干话”不说“绸缪话”的阐述风格,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它很容易让别人挑出毛病。然而,刘再复先生没有说“绸缪话”,因为他的每一句“干话”都说到了点子上。“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恰恰在于它可以让读者超越人生的平淡状态而进入诗意状态”的观点恰恰委婉地指出了目前文学常识中的一些问题。文学作品本身既然是诗意的,那么来阐释这个作品的理论也不应是枯燥的、硬邦邦的,它更应该是一种走心的理论。唯有走心,读者在和作者达成一种浅层次共鸣的基础上,才能从理论角度对文学作品做出阐释,才能和作者达成心灵深处的一种共鸣!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六):答疑解惑识文学---评《文学常识二十二讲》

  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蒜精,由此而孕育而生的文学常识更是耐人寻味和琢磨。身为国人,我觉得大家都还是很有必要学习下我们渊博的文学常识知识。这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这更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充实我们的文学常识理论。

  最近这些时日,我正在读由著名文学家刘再复推出的《文学常识二十二讲》一书。全方位解读文学常识,用心倾听轻拢慢捻的文学乐章。于这本书册中,我觉得读者朋友们还是可以品味到多彩的文学精髓。

  朴素的封面,朴素的书名,朴素之下却时时散发着别样的吸引力。这就是《文学常识二十二讲》带给我们的最初第一印象。哪怕到合卷的那一瞬间,我依旧还情不自禁地回味无穷其间。最初我想读这本书的目的更在于想借助这本书提升自我的文学常识,借此机会更可以分享给正在读书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文学常识。但是我在翻阅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本书的深邃阅读价值。对于读者而言,我觉得只有自己读过这本书才会更深切地参透着字里行间的文学知识点。尽管文学常识很枯燥,但是在刘再复的讲解之下这些常识变得不再那样地泛泛而谈。相反的是,我更觉得如此依靠着实例般的文学作品分析激发着文学常识更深刻的内容呈现。开设文学课程的理由,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文学的第一天性,真实,超越:文学的第二天性等等章节有如物细无声般地把中国的文学常识逐一细数地分享给了阅读的读者。在通篇的阅读过程中,我很喜欢本书的分享方式。那就是将很多枯燥,单调的文学常识经过提炼,付诸于古典的名篇章节进行实例地讲解。确保着我这个文学常识的门外汉可以大饱眼福地知晓着对应的文学理论。有着举例式的分享,我觉得反过头再来看书中的各个文学常识知识点就更加地形象,生动。在这样一个浮躁的世间,抽个清闲的时间沉浸在《文学常识二十二讲》的翻阅中,我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虽然外面有着太多的诱惑,但是静下心来细细揣摩中国这些古往今来,博大精深的文学常识也是一件惬意的业余学习过程。读这样的书,不带着任何的压力去翻看,书外的读者潜移默化中却也可以实在地领悟到一些文学常识方面的精髓,开拓眼界,提升自我的精神层面。换言之,《文学常识二十二讲》有着不少的文学常识等待着感兴趣的读者领略一二。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七):诗意的栖居

  我与刘再复先生偶然相识于《读沧海》一文,我恍惚看见他坐在花间的岩石上,贪婪地读着沧海,为我们揭开这个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读着浪花,读着波光,打开海蓝色的封面,进入书中的境界,看安徒生童话里天鹅洁白的舞姿,看罗马大将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佩屈拉在海战中爱与恨交融的戏剧,他用独特的视角阐释沧海是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他的新书《文学常识二十二讲》沿用这种风格,从文学的概念、特性、各项要素、功能以及文学与自然、自我、道德、人生之间的关系,多方面解读文学的常识,让我们思考何为文学?

  他指出文学作为一种心灵的事业,实际上是自由心灵的一种审美存在形式,凡是不能切入心灵的作品都不是一流作品,这里的心灵不仅仅是情感,而是思想。

  这让我想起钱谷融先生1957年撰写的《论“文学是人学”》,在当时,钱谷融先生开创以人为本的文学话题,引发了理论界、文学界的人道主义讨论,其对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内在取向不能不说影响深远。钱谷融先生在文章开头点题之笔即为“高尔基曾经作过这样的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随后,“文学的目的是要帮助人了解自己,提高他的自信心,并且发展他追求真理的意向,和人们身上的庸俗习气作斗争,发现他们身上好的品质,在他们心灵中激发起羞耻、愤怒、勇气,竭力使人们变为强有力的、高尚的并且使人们能够用美的神圣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

  文学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心灵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了艺术和美的感觉,天地万物都成了我们欣赏的对象,增加了幸福感,提高了生活质量。

  文学是书写性灵的过程,真情无价,心灵无价,俄国作家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告诉我们文学是从生活与生命中提炼出来的“金粉”铸造的金蔷薇,金蔷薇只献给知音,献给最爱的人,亦如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表示哀悼。文学的心灵一定是超功利、大慈悲、合天地的心灵。作家超越道德的善于恶,有无互为转化,跳出二元论思想,从更高的人性层面关照,这样的文学便具有超时代的永恒价值,曹雪芹十年磨一剑,铸成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里讲述黛玉的悲剧,从世俗的视角看是几个坏人所造成的,从超越的视角去看,他却是“共同关系”的结果,包括最爱黛玉的贾母、宝玉。超越视角就是个人视角,荷马《伊利亚特》不持正义与否的判断,战争只为一位美人而战,为尊严、荣誉和美而战,用个人独特的眼睛看战争,看人性。

  刘再复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到高行健先生,高行健把自己的文学界定为“冷”文学,就是冷静地洞察人性与人类生存处境的一种文学形式,他论证孤独是自由的必要条件,在喧嚣的世界,听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状态。

  我们的人性,有植物性、动物性的一面,更要有灵性、悟性的一面,许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中写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正如荷尔德林所言“人类应该诗意的栖居……” 诗意地栖居亦即诗意地生活,而诗意则源于对生活的理解与把握,尤其是内心的那一种安详与和谐,那一种对诗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我想这也是刘再复先生《文学常识二十二讲》的主旨吧!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八):文学,诗意栖居之径

  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做过五彩斑斓的文学梦。记得那时候刚上初二,只是从课本上学到了一些皮毛,刚刚可以简单分清什么是记叙文、议论文的时候,连一部长篇小说、一部诗集都还没读过,我就已经憧憬着自己有一天能够象课本那些作者那样写出辉煌灿烂的文章了。为此,还靠不停的哼咛从老爸那里讨出了一百多块钱加入了一个所谓的文学青年培训班,每每毕恭毕敬地把自己的习作——作文课上的功课——寄给对方,以期经过指点而获得生花之妙笔、泉涌之文思。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二十多年过去,当年青涩的追梦少年早已变成了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而对文学的理解却并未深入一分。而内心深处的这种不甘,就正是我拿起这本书的原因。

  这本书实际上是刘再复先生在香港科技大学所讲文学常识课程的讲稿。正如他自己所言,因为面对的理工科学生,就尽可能地深入浅出,尽可能地化繁为简,用极为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讲解一些文学的基本概念,不但解释了文学是什么,还从反方面来说明了文学不是什么;讲解了文学的两大天性和三大要素;分析了文学的原始发端与潜在功能、文学批评与经典阅读;详解了文学与自然、宗教、自我、政治、艺术、人生、道德、文化、天才、状态等等的关系,从而让读者能够从相互的关系中理解文学的真义,从而一窥文学之堂奥。

  刘再复先生讲授文学,不是就文学讲文学,而是从自己精研文学几十年的心得中来讲授他对文学的理解。文学从伴随着人类表达情感的需要而产生时起,经过数千甚至上万年的演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每一个大作家大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定义,根本不可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公认的定义。他并没有试图廓清文学的边界,以精确地定义文学,而只是来讲授他自己的文学观,不管是俄国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对文学的定义——从生活与生命中提炼出来的“金粉”所铸成的“金蔷薇”,还是莫言对文学那句颇为惊世骇俗的解释——文学就是在上帝的金杯里撒尿,他都以自己的观点加以分析,从文学的初衷谈起,不断地为文学排除不必要的负累,带领我们不断探寻文学的本源——从人类心灵的角度,把文学定义为心灵的事业,定义为自由心灵的审美存在形式,以见证真实的人性、真实的人类存在环境。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阅读这本书带来的收获,除了让我对于文学有更深的理解,知道文学是怎么一回事之外,就是他还回答了在我们这个日益浮躁、日益功利的时代,为什么还要走近文学这一疑问。刘再复先生在第一讲“开设文学课程的理由”中列举了三条理由:文学弥补人生缺陷,弥补人格缺陷,弥补眼睛缺陷,告诉我们人生可以追求伟大也可以甘于平凡,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一定要有诗意的生活,有理想、有尊严、有世俗的、功利的,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存身的这个世界,来看待我们自己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是带有启蒙性质的,不但教我们认识文学,而且可以开启人生的智慧。

  是啊,每个人自打一出生就身处不自由的困境,只能拥有一个人生,再加之现实的桎梏、生活的重负,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重重的重压之下苟延残喘。正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得以知道曾经有过唐·吉诃德这样的痴人,曾经有过贾宝玉般的花痴,曾经有过长相丑陋但灵魂高尚的卡西莫多,曾经有过历尽苦难但不改初心的保尔·柯察金,曾经有过同样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的于连……以及种种高尚的、卑贱的灵魂,种种幸福的、苦难的人生。事实上,每每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我们都是在随着主人公在感受另外一种不一样的人生,从而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拓展我们人生的视野,提升我们人生的高度,不断拂去蒙蔽心灵的尘埃,见证真实的人性,让我们跳出自己当下的困境,以一种大悲悯、大情怀来更加全面的看待人生、看待人类,实现真正的“诗意的栖居”。

  可以说,每一次的深入阅读结束之后,我们都将不再是原来的我们,而是经过文学洗礼的我们,而是距离诗意栖居更近的我们,即便我们自己意识不到这种改变,它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就象我阅读这本书一样,让我对文学的理解更深了一个层次——从原本把文学当成获取声名的工具到寻找诗意栖居的必由之径——这种收获不是知识的,而是智慧的。

  《文学常识二十二讲》读后感(九):拉呱式的文学知识课

  当年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是被文学给折磨的好惨,一会古代文学、一会现当代文学、一会世界文学……,最后还又加了一门文学理论,虽然,每到考试,那不是一般的惨,就算是一身的膘也挡不住啊。因为,有那么多的流派那么多的时代文学作品特点那么多的我实在背不下来的东西……于是,考研时毅然决然选择了简单的汉语。可使世事难料啊,这个学期我竟然有了一门文学课。于是不得不重新触碰文学理论,重新认真去学习。可是如果让我重看一遍大学的那些教材,打死我也是不愿意的(这话要是让同事或同行看见,我估计得敲死我!勿怪勿怪,就当我说的是行外话了!)。于是就开始折腾,终于折腾到一本刘再复先生的《文学常识二十二讲》,只一句“文学是自由心灵的审美存在形式”就吸引了我。对哦,所有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是作者心灵的一种外化形式。

  刘再复先生的二十二讲里的文学理论知识宛如春天山涧里的一抹新绿,柔然却坚韧,吸引着你所有的心思。记得每次上文学课时,老师只是简介这门课是什么讲什么,却唯独没有从其中抽出“文学”两个字去细讲。而刘再复先生却用“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两讲深入地阐释了文学的本质,知其然所以然,了解了什么是文学,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才能够去更深地感触文学的特质,如此才能对文学有更好的认知。

  文学观点其实没有绝对的错与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刘再复先生这种只说“干话”不说“绸缪话”的阐述风格,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它很容易让别人挑出毛病。然而,刘再复先生没有说“绸缪话”,因为他的每一句“干话”都说到了点子上。“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恰恰在于它可以让读者超越人生的平淡状态而进入诗意状态”的观点恰恰委婉地指出了目前文学常识中的一些问题。文学作品本身既然是诗意的,那么来阐释这个作品的理论也不应是枯燥的、硬邦邦的,它更应该是一种走心的理论。唯有走心,读者在和作者达成一种浅层次共鸣的基础上,才能从理论角度对文学作品做出阐释,才能和作者达成心灵深处的一种共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