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8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精选10篇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是一本由(美)保罗·艾克曼 华莱士·V.弗里森 著;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一):让内心瞬间走光的微表情

  也许,在我年少时的某日,曾在林荫路上与心中的女神相遇。当时我只顾紧张,忽略了她看见我时那个仅有0.1秒的表情:唇角回缩并上扬;出现了鼻唇沟;脸颊上移,下眼皮上抬,下方还出现了些许皱纹;或许在她的眼角外侧,还出现了鱼尾纹,但被她一头乌黑的长发遮住了。那个短暂的表情之后,她恢复了一脸的平静,只是礼貌地点了下头,与我擦肩而过

  如果是现在,我便可以断定,在那张美丽的脸上,那0.1秒呈现的是一个装满“欢乐”的微表情。也就是说她看见我时感到了愉悦,但接下来却赶紧用平静的表情掩饰过去了。这对于一往情深不自信的我,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信号。如果我早知道这些,或许人生会有美妙不同。然而可惜的是,那时我们还没看到这本教我读懂微表情的书——《心理学家的读脸术》。

  所以,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话,还是要相信的——尤其是这种教你读懂他人心理的知识。在这本《读脸术》中,微表情之父保罗·艾克曼向人们展示了他历经40 年的研究研究成果——对人类微表情蓝图的全方位解析,这无疑是公布了人类微表情之下的情绪密码。一旦掌握了这种情绪识别的密码,便掌握了人际交往主动权。从沟通角度讲,我们可以更容易的读懂他人的情绪,进而了解他的内心。而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讲,则是更容易通过掌握他人的情绪,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实,我们在与人沟通的时候,获得信息的通道很多。从对方语言、肢体动作和那些比较明显的表情里,我们能觉察到很多东西。为什么心理学家却如此重视微表情?所谓微表情,是指那种人在遭遇刺激时那个转瞬即逝的短暂表情,而不是那些长达数秒,甚至一直挂在脸上情绪演绎。这些微表情来不及任何修饰,代表的是真实的情绪,而在那一瞬之后,人们便已经迅速通过理性开始修改面部表情,呈现在你面前的已经不是最有效的信息。这种掩饰有时并没有多么明确的目的,而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隐藏,就像你发现衣服走光时的遮挡反应。不过这种遮挡,有时是一种保护,而有时则为沟通带来了障碍。如果你有幸掌握了读脸术,足够善良的你可以让沟通变得更加有效,可以让你和对方的心贴得更近。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二):让世界更美丽的从来都是谎言

  09年的时候,一部美剧横空出世,让之前只接触过大陆剧、TVB剧的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从井底跳出来的青蛙。

  那部美剧,无论对我,还是对很多中国剧迷而言,都有着特点意义

  它让中国剧迷知道,原来行业剧可以是这样的,原来美国的行业剧已经做到如此科技的地步,而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却只有《魔幻手机》之流。

  那部剧不是《生活大爆炸》,而是《lie to me 》.

  多可惜,生活大爆炸现在还在播,虽然水准已经烂到让人无话可说人物性格也全部走偏。但它仍然傲然挺立着。而且每周为美国贡献3个百万富翁。(戏中三主角每集片酬百万)

  而《Lie to me》却早就腰斩,以至于今天很多人已经不记得它了。

  虽然有我大爱的蒂姆,虽然有群众大爱的测谎元素。但高开低走的它只走过了三季。

  因为《Lie to me》,中国人知道了微表情。

  因为《Lie to me》,中国图书市场开始涌现一批批有真材实料,没真材实料的微表情书籍

  因为《Lie to me》,行为专家Paul Ekman博士的一大批专著引入中国。

  这本书是Paul Ekman博士与华莱士合著的,引入中国的第三部。相较于之前的《情绪的解析》,《说谎》,这本书更专注于从情绪到表情的学术主线,并试图突出其辨识语言的应用功能

  书的介绍虽然说到:“本书仔细分析了6 种情绪的面部表情,描述了人处于特定情绪时的内心感受;还提供了实用的面部快闪练习,使你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控制情绪的能力,练就完美沟通力。”

  但是,如果想靠这本书,成为测谎专家,基本没戏。

  因为书中分析的面部表情都是脸部肌肉动作幅度比较大的,基本上稍微有点常识,不是属于呆头鹅那种,在我们平日里的基本社交中,都能分辨这些表情。所以意义不大。

  而我们最希望学会的测谎能力,即看到别人试图演示的表情,却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为什么呢?

  一则“微表情一闪而过的时间,不到5分之一秒”,尽管它完整表现在脸上,但持续的时间仅止于一瞬间,快到让人难以察觉。即使是电视剧里的Lightman都要借助回放。

  第二,书中提到,受过表情训练的人准确率是百分之57,没受过的是百分之54。

  基本没差,而要想提高准确率,就需要辅助工具——刺激,即问对问题专业术语叫做“有效刺激源”。用有效的刺激破解有准备的表演,然后才进行表情分析。

  可是要想被测试人在接收到刺激信息后会出现明显反应,就是要使刺激源出乎意料之外,或者刺激力度非常强,突破了其心理防备。这就需要非常专业的问问题能力。而这需要大量高强度的训练,基本上我们普通买本书看的人是做不到的。

  因此,这本书也就是个小科普书。可以一看,但是如果你以为看了能跟Lightman一样牛逼。只能说,你和功夫里的小周星驰好像,都傻得可爱

  不过,想想,会测谎又有什么好,毕竟,让世界更美丽的从来都是谎言,而非真相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三):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老人有话:“六月的天,娃娃的脸”。孟庭苇在唱:“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看来,“变脸”的不仅是人。但是,人若变脸,那又怎样。低端的才是“说翻脸就翻脸”,手段高超的那才叫“脸不变色心不跳”。月有阴晴圆缺,说明毕竟有规律可循。天气预报,也可知晓大部分的雨雪阴晴。那么,人呢?

  最近很多节目上,微表情专家现身测谎。使得“微表情”这个概念瞬间香喷喷热乎乎起来。

  客观地讲,《心理学家的读脸术》是一本专业严肃的书籍。被称作微表情之父的保罗艾克曼博士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是深入的。六种基本情绪,包括惊讶恐惧、厌恶、愤怒快乐悲伤以及由此衍生的三十三种混合表情,在书中以二百五十张照片得以详细的分析和展现。在一般意义上,面部可以识别三种类型的信号,静态信号、慢速信号、快速信号。本书关注的是快速信号传达的情绪类信号,也就是说,阅读本书的目的是使你在极短时间内能够下判断:此种表情代表了对方的什么感受?对方的表情是真实的还是伪装的?

  于是,你会知道“惊讶眉、惊讶眼、恐惧眉、恐惧眼、恐惧嘴”等等以及各种混合表情之下的面部各个区域的细微变化

  对于刻意隐藏内心情绪的人,就要用到书中的所说的对于谎言的甄别了。当然,也有很多例外,比如,习惯面不改色的人;情绪溢于言表,内心浑然不觉的人;零表情的人;心面不一的人;天生情绪脸的人;千篇一律的人;情绪泛滥的人。毕竟,人的复杂性超乎我们所有的想象。

  在这一点上,非常认同作者观点:“了解别人或自己的情绪,并不代表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戳破真相的结果,也许由此翻脸,也许趁机释放。究竟是好是坏,取决于众多因素

  从我个人的立场上奉劝即将要读这本书的或者读过这本书的朋友,面部表情作为一种瞬间即逝的快速信号,是很难捕捉的。并不是说你读了这本书,练了某些天,就可以真正领会与掌握的。否则作者下三四十年的工夫岂不无谓。

  人的脸绝不是月亮的脸、天气的脸,所以,作者也说了:“撰写这本书的目的,与科学以及所有智力活动一致,那就是增加知识是有用的”。好了,我也是这个意思。从专业角度来讲,适宜。从实用角度来讲,你别指着靠它通吃天下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四):读脸读心

  你知道影响人类行为的情绪六宗罪是什么吗?惊讶、恐惧、厌恶、愤怒、快乐、悲伤。再猜想一下最为危险的情绪是什么?愤怒么?错,是厌恶。那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就是因为厌恶而导致。不要觉得微表情离我们很遥远,实则在生活上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都不是像弗洛伊德那样的心理学大师,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你必须要拥有信息收集和识别的基本能力,这样才不会被迷惑、欺骗、误导。了解学习微情绪是方便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能力。

  生活中,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却有着不一样的发现,原因是有些人对人际交往中的情绪密码了解的比较厉害,他们小则读懂对方,大则了解社会百态。先别觉得这一切都不可思议或者是人们夸大其词,想想大侦探福尔摩斯或者名侦探柯南,他们都是通过蛛丝马迹就能知道事情的全部经过,彷如在现场亲身经历一般。通过调查问话,发现真相。人心变化莫测,却常常在脸色中露出踪迹。微表情就是作者保罗*艾克曼研究的项目,并且将这一神秘的微表情走向了大众化。

  本书仔细分析了影响人们六种情绪的面部表情,描述了人处于特定时的内心感受。还提供了实用的面部快闪联系,使你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控制情绪的能力,练就完美沟通力。微表情写的人际交往情绪密码,需要人们靠悟性和经验的积累去了解,而保罗就在书中为读者提供了学会知情达意的绝佳参考。发现分析行为人面部微小的表情变化并将其归属为不同的情绪类别,再建立情绪与刺激源之间的逻辑关联,这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和实际应用价值。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发现行为人脸上流露出的情绪与其语言表达的内容矛盾,就可以找到谎言的破绽。书中将几种情绪列举出来,分成四部分来详细的解说。列举情绪出现的原因,描述情绪激起的感受,讲解该情绪主导的面部表情形态特征,通过面部的局部组合,以对比的方式加深人们对重要表情的认识。了解了情绪和刺激源的关系就能快速的学会面部变化的诀窍。高手可以再五分之一秒就看穿他人的心,你也想成为识谎大师么?读懂表情就能读懂他的心,一切来研究心理学家的读脸术吧。书中详细的讲解和大量图片的解说会让你耳目一新,对日常交际认识能力有着更多的帮助。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五):前方的雾少一点,幸福的路就会更清晰一些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书评

  前方的雾少一点,幸福的路就会更清晰一些

  其实拿到书的那一刻还是觉得当初期望的有所差别

  差别在于看介绍时并未觉得这本书太多的关乎学术性的东西,适合一些兴趣爱好者阅读,甚至是有希望借此书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交际中,因为脸盲真的一件……对于人际交往的记忆很不讨巧的事情吧。可是翻开书之后却发现这本书无端地限定了学术的范围,甚至更有“精英阅读”一说

  在出版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除却特定学术性书籍出版方一般都不会限定阅读的人群,而这家出版方却另避蹊径,写着“为精英提供阅读”,那对于其他读者而言第一件事就是不去阅读这本和自己无关的书了,自己给自己设套的出版方,也是醉了

  封面的设计简朴大方,重点和卖点突出,这是值得同类书籍学习的地方,而用蒙娜丽莎作为封面更是别有心意,因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被世人公认最捉摸不透的情绪,但就恰恰命中了这本书想要告诉你,如何解读微表情

  翻到封底的时候还是增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知道了这本书围绕着的六个情绪进行介绍,其中消除恐惧是我最关心的;厌恶导致屠杀应该是和常人的想法不同,我一直能够理解的;愤怒使打仗胜利说法也不能完全赞同,打仗需要士气,可同样也需要冷静;鱼尾纹是笑出来的,这一点也很赞同;悲伤与任何情绪混合都不会显得突兀,这一点也深有体会

  专家推荐部分写得很中肯,先是与作者其它两本作品进行比较描述本书的优点,然后对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甚至是于每一部分的内容的大致分类也有提及。

  作者介绍部分有不短不长的内容,或许因为这本书是合写的缘故。但是“从录像带中发现的微表情”这个缘由的述说的选择倒是能够非常恰当把读者引入本书的阅读的当中,尤其是那个玛丽的故事,故事的结局的真的让我背后冒了冷汗,以圆满理由去圆一个自杀的慌,也体会到心理上的疾病很多时候往往比生理上的疾病来得更加可怕,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信念”的重要性,可能你以接近濒死之期,但是你的信念里想要活下去的希望很充足,或许你就能活得久一点,如果你一直对病痛怀着放弃态度,那么说不准你很快就会在某个时刻离开人世了。

  很多时候我们也能够从小动作里发现一些什么,但是很多时候或许不是在面对如此严重的事件的时候,但我们大抵都是凭借所谓的“经验”“直觉”去判断的,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所以这本书值得你读一读,哪怕你不需要面对生离死别的欺骗,可生活的迷局太多,前方的雾少一点,幸福的路就会更清晰一些。

  写于2014.9.5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六):请对我撒谎

  请对我撒谎

  ——评《心理学家的读脸术》

  文|杜子腾

  看过09年FOX推出的《Lie to me》这部剧的人,对于微表情一定不会陌生。剧中由Tim Roth 扮演的Cal Lightman 是世界顶尖的测谎专家,能从面部表情、不自觉的肢体语言、说话的声音和言辞中,寻找到真相。当某人耸肩、摆手或撅起下嘴唇时,Cal Lightman就知道他在撒谎。通过面部表情,他能读出别人的想法--无论是深藏的憎恨,还是诱惑,甚至是嫉妒。他不仅仅能知道你在撒谎,而且知道你为什么撒谎。

  所有看过这部剧的人都会对Cal Lightman 的这项能力印象深刻,且对其顶礼膜拜。也正是这部剧,让微表情研究这个科学课题在社会上大面积的曝光,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而本书就是教你如何读取别人脸部信息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手册。不得不告诉你的还有,本书的作者保罗艾克曼正是《Lie to me》剧中Lightman 的原型!还有还有,市面上所有的关于微表情研究的书籍全部都是来源于此书。所以,看过此书,你才能骄傲的和大家说你明白了微表情的原理。

  言归正传。经过作者的归纳整理,在照片中,可以观察到的几种主要情绪有:惊讶、恐惧、愤怒、厌恶、悲伤和高兴等。而这些情绪,我们则可以通过前额、眉毛、眼皮、脸颊、鼻子、嘴唇和下巴的变化来显示。但是生活中我们的表情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多种情绪可以通过仅仅一个表情就全部表达出来,例如:既惊讶又恐惧、既愤怒又害怕还有既悲伤又愤怒等等。针对这样的客观事实,作者首先将情绪在人的面部体现勾勒出来,每一种情绪都对应着面部器官动作的特殊组合,将其整理拍照进行详细具体的对比分析。然后,作者进一步探究情绪本身,即为什么人会有情绪?情绪发作时的感受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同样的情绪有具体的感受区别吗?这样的问题是为了进一步挖掘人类的情绪,以期读懂人类在情绪发作时真正的机制。最实用的作用就是经过训练,每个人都能仅仅通过对方的表情就察觉其内心的想法,是不是很酷?如此一来似乎很多不贴心便不存在了,不理解也渐渐减少;当然,反面就是可能陷入没有秘密的世界,这有时候反而更让人不安。

  试想,当有人对你说,“请对我撒谎”,且面带自信,你会作何感想?当然,按照保罗艾克曼的观点,人的情绪复杂多变,且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因为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的不同又会直接影响到对表情数据的采集。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庞大的样本采集库与仔细的样本分析能力。这样的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完全掌握得了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从微表情中一无所获了。因为基本的情绪反应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各地区之间差距不是很大。我们需要以此为基础。

  当我们将适用对象定位于熟人与朋友的时候,我们自身对对方的了解会极大地帮助我们在已经掌握的微表情常识基础上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而当我们面对的是陌生人时,我们则可以依据微表情常识进行较大概率的预判,帮助我们尽快取得对方的信任。这样的技能还是很实用,很得人心的。

  请对我撒谎,我已掌握识人的最高秘籍。你若想来挑战,看过此书一决雌雄吧!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七):读脸观心

  俗语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口面不知心。有时候,我们希望找个朋友掏心倒肝说说真话,可是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更愿意将真话烂在心里,消除于尘寰。所以我们学着伪装,我们学着粉饰,将心思藏在别人看不到的内心深处,试图着不让人窥探,不让人发现端倪。 如是,正当你沾沾自喜认为无懈可击的表象下,(美)保罗·艾克曼 华莱士·V.弗里森却无情地摧毁了你的幻想,他能透过微表情解读你的情绪密码,即使这个“小动作”仅且存在不足五分之一秒、快到让人难以察觉的时间。

  曾经有一部港剧红极一时,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我也是一集不落地每晚蹲坐电视机前追看了好几个星期,至今记忆犹新。不消说,该剧就有一个让人心动且深刻的剧名——《读心神探》。《读心神探》讲述的是姚学琛是一名精于身体语言的“读心神探”,往往能透过细微的身体语言,阅读出对方所隐藏的事实,看穿对方真实的一面,再加上细微的观察力,配合一群精英手下,每能屡破奇案的故事。所谓“读心”就是利用确定对象的外在表现判断其内心活动的经验、诀窍和一种修炼,于细微处察人于无形,瞬间看透他人内心的秘密所在。我曾一度为这种“阅人”技巧而心醉,期间还找过一些类似《FBI教你读心术》、《破解身体语言》、《10秒钟读懂面部微表情》等林林总总的心理学书籍。而《心理学家的读脸术》保罗·艾克曼 华莱士·V.弗里森被誉为“微表情之父”,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书是美剧《别对我说谎》主角原型,自是不可错过。

  和读心术不同,这本《心理学家的读脸术》不再从全身的肢体语言出发,将研究局限在脸部的微表情上,从最直观的视觉入手,有侧重地对惊讶、恐惧、厌恶、愤怒、快乐和悲伤等六种基本情绪,以及诸如既惊讶且愤怒、既厌恶又恐惧,或者既恐惧又悲伤、厌恶等三十三中混合表情,透过前额、眉毛、眼皮、脸颊、鼻子、嘴唇和下巴等脸部表情的变化来呈现表达,让人一窥其内心真实感受和想法。于是我兴味大作,根据书中的理论对身边的同事一一进行了试验,浅显的微表情分析屡试成功,较为复杂的还不是太熟练掌握。

  有些东西岂是读过几遍就能运用自如的,一往万利,一如这本《心理学家的读脸术》的导读者姜振宇说:别以为读过了这本书,练过些天,就妄想可以深得要髓,以为真正领会与掌握了。因为人的表情瞬息万变,但是客观来说,这还是一本挺实用的书,看了至少有益无害,特别是职场中人,每天察言观色,相信看后多少有益进。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八):看穿面具下的他们

  读心术是我们非常向往的技能,那样子我们就能够懂得别人的心理,而读心术很大程度都靠着“读脸术”以及行为等来判断的,一个人的外在行为透露着他内心的思想,像我们平日里善用的“看着我,你有没有骗我?”,假如眨眼睛或者表情游离不定,那就是说谎了,可谓百试不爽。中国的“面相”是一项古老的玄学,其实也是“读脸术”,面由心生,当我们心胸开阔的时候,我们就会长得富态点,而心胸狭窄的则面黄肌瘦,斯文善良的则眉清目秀的等等,这本《心理学家的读脸术》给我们仔细地分析了6种清晰的面部表情特征,也即是我们通过读懂别人的面部表情,来分析此人心底的想法和感受,作者保罗还未我们提供了很多对照的脸部图片给我们做快闪联系,让我们能够学以致用,练就我们高超的情商。我一直觉得情商很重要,有些人智商很高但不懂得“看脸”,于是经常被人中伤或排挤都不知道,所以当我们学习会这门技能之后,我们就能较为准确地知道别人心底的真实想法,那样子我们做起事来,自然事半功倍。

  “情绪六宗罪”分别是惊讶、恐惧、厌恶、愤怒、快乐和悲伤,这六种表情各有各的特征,有的辨识度很高,例如恐惧,但有的辨识度不高,例如情绪可以相反体现,这就是人的掩盖了。保罗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细节的表情特征,例如我们所熟悉却不常用的“嘴角”,我们经常用嘴角露出一丝脸容来表示窃喜,其实嘴角也可以显露出一个人的轻蔑或者撒谎,这时候就要靠我们去判断和分析了。此外还有我们心灵的窗口眼睛技法,眉毛,鼻子,肩膀等等,这些微表情时时刻刻在暴露我们自己的内心。其实学习“读脸术”的最大益处不是我们要去时时刻刻怀疑或者监视别人,而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可以察觉别人的想法,而不是像生活中的某些人经常忽视别人的想法。了解他人,也了解自己,我们是真正的快乐!

  y江焕明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九):《读脸术》干货提取

  引言:

  1本书在写什么?

  a情绪体现在人的面部是什么样子的

  情绪的本身是什么

  进而:

  你开始注意到一些你在做的但是没注意到的事

  告诉你什么细节你不会留意

  指错,并告诉你如何修正

  面表的细微处

  教会你控制,伪装内心

  更加了解自身

  (作为读者按:其实本书未必写的有引言想达到的效果……作为新兴的一个,额,学科,这也已经不错了)

  第一章:表情是破译情绪的直通车

  面部表情的三类信号

  A 静态

  慢速信号

  C 快速信号

  ☆面部特征(静态信号)虽然不会传达情绪,但会影响感知。而快速信号有时是象征性的。

  第二章:多样的面部表情

  1 情绪是一门通用的全球语言*(甚至是动物界!)

  2 你对情绪的感受异于常人吗?问自己一些基本问题

  A 每种情绪诱因是什么

  情绪的强烈程度可以分为

  C 对情绪的感受因人而异,可以差异到什么程度

  D 人在某情绪中,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第三章:识别惊讶

  注意:惊讶是中性情绪,不喜不悲,十分短暂。代表了行为人内心的意外。

  惊讶的三个面部区域的表象:

  眉毛上扬

  眼睛睁圆

  嘴张开、下巴下垂

  四类惊讶表现在面部区域:

  疑问类:眉毛或眼睛

  大吃一惊:眼睛或嘴巴

  迷茫无谓:只有眉毛或嘴巴

  全区域惊讶:三种都有

  注意:饱满的惊讶包括呼吸的中断。

  第四章:识别恐惧

  恐惧眉:上扬并摆正,内角更靠近

  恐惧眼:眼睁大,上眼皮上抬,下眼皮紧绷

  恐惧嘴:张口,双唇紧张甚至回缩

  第五章:识别厌恶

  厌恶的本质是否定

  厌恶时的表情:

  嘴唇与脸颊上抬

  (轻蔑:闭合形厌恶嘴)

  粥鼻子、眉毛下压。下眼皮上顶,出现皱纹

  第六章:识别愤怒

  识别引发愤怒的几大导火索

  愤怒时的表情变化,以下三个区域必须同时变化

  愤怒眉:下压挤作一团,内角拉近。(单独出现可能表示厌恶、专注于、愤怒初期)

  愤怒眼:眼皮紧张,眼神凝神、目光强硬

  愤怒嘴:抿紧或张开

  第七章:识别快乐

  四种快乐的分类

  并注意:有些人只能从当痛苦消散时,即解脱时获得快乐,基本没机会体验愉悦和兴奋,这是生活方式使然(按:挺可惜的)

  面部表情:略

  第八章:识别悲伤

  悲伤眉:眉内角上抬,可能挤作一团。

  悲伤眼:下眼皮上抬,目光通常向下

  悲伤嘴:唇角下压,或抖动

  第九章:甄慌

  略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读后感(十):读取你的面部表情

  《心理学家的读脸术》

  ——保罗·艾克曼 华莱士·V.弗里森

  《庄烈帝 上卷 弱冠天子》曰: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可见,某一类人在表情和内心极端不匹配的情况下,是无法从表情读到内心深处的思维活动的。这是上古的训言,现在某些职位上的人已经能做到这一点了。但如果按照古人曰言来否定微妙表情的巨大隐藏意义,则又颇有鲁莽粗糙之感。在《Criminal minds》里对每一个人嫌疑犯的profile的详细及由此而产生的推想、逻辑分析和判断,十有八九是相对准确的,这便是行为分析的功能之一:读懂你行为之外的深意。

  行为分析的定义是Behavior analysis is rooted in the behaviorist tradition and utilizes learning principles to bring about behavior change. Some branches of psychology strive to understand underlying cognitions, but behavioral psychology is not concerned with mentalistic causes of behavior and instead focuses on the behavior itself. Behavior analysis has robust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particularly when focused on helping children and adults learn new behaviors or reduce problem behaviors. Behavior analysis is often used to build abilitie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disabilities, increase academic skills in school settings, and enhance employee performance.(资料来源:http://psychology.about.com/od/behavioralpsychology/f/behanalysis.htm)。这样一个学科在管理学上的发展可谓功效巨大,一切以时代、机器和生产力为研究要义的管理思维最终都转换到以人为根本,这是行为分析的管理学贡献之一。

  本书内容是行为分析的一种,即表情内容分析。记得在《非常了得》里,经常与柳岩一起坐着的那个帅哥姜振宇对行为分析颇有研究,但他不仅仅是只看表情,还包括说话人的语速、动作、形态和表达方式等等,这样的分析方法其实看起来有一定的依据,但人心的具体反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又有太多的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所以,想要通过人的面部表情相对准确的反馈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大数据的问题,而不简单是一个学科研究问题。通过大量表情数据去分析眼睛、鼻子、口、眉毛、发梢、装扮等等特征,进而分类整理出各类人群特性,从而可以让人学习到这些内容。

  看过《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人应该都清楚,他找寻的案件线索都是在基础物证的前提下做很多个人假设、推断和逻辑推理(这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最精彩的地方之一),如何通过抑制的线索推导到未知的答案成为本书风靡全球的原因之一。每一次福尔模式的线索都不是最全的,也不是最容易察觉到真相本身的,但每一次都能找寻到答案,与其中的逻辑关系密切相关。所以,我觉得书中说的面部表情识别是比较基础的内容,真要通过读脸去识别内心,还需要非常多的判断和逻辑能力,这是本书存在的唯一价值所在。

  作为观察者,你看到一个人的脸的各种表情,你学会了很多脸色、脸型和颜色、态势的各种知识;作为高级观察者,你还要用心去分辨这些表象之外的更深层次的内容,笑的背后是哭还是笑;哭的背后是表演还是真情流露……如此这般,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就能解释本书的概要,即首先要学会一个基本观察的训练,对每一种表情、神色做最仔细的观察与收集;其次通过对各种综合信息的思维逻辑推理,假设情景分析等最终做出具体判断;再次在前面两部分内容都充分发挥作用之后,要做出具体的行动指南与方案。看似微妙的东西,管理学上学到的知识还是一一能够得用上。

  谁还记得在《红楼梦》里王熙凤出场的种种表现?简单分析便是未入场声先至,其次对林黛玉的观察、夸奖与对贾母的赞扬、再次对林黛玉今后打算的安排等,无不把察言观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很显然,王熙凤不仅仅读到了贾母心中的期望,更读到了林黛玉外表楚楚可怜之外的更多贾母对黛玉的爱,王熙凤对现场情况及人物关系把握很准表现非常充分;在后面表演的哭了一回又转为笑的过程,则是应对贾母责备、黛玉初来的孤独感触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样的顺势而为颇为精彩。

  读脸术是相对基础的内容之一,更多的还需要分析读出来的内容之后的内容;当做到这些之后,再去分析与应对,便是事半功倍,事成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