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高效学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何高效学习》的读后感10篇

2022-05-29 02:09: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高效学习》的读后感10篇

  《如何高效学习》是一本由[加]斯科特·扬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高效学习》读后感(一):缺少干货

  看到这本书的书评那么好,忍不住买一本看看。

  怎么说呢...看完了还是挺失望的。

  我一直很期待作者能多谈一点自己的经验,比如他是如何一年修完MIT课程的。结果这方面的内容几乎一句没有,使一年上完课这事就像一个噱头。

  光从方法论来说,作者的这一套我早就知道了,脑图的整理效率比他的迷你笔记还更高一些;我读这本书唯一的收获,是发现了我学习的弱点可能是在抽象这一步。

  UT--SO WHAT?

  没有提供足够具体的练习和指导,光是讲大道理,怎么可能让人学习效率提升?哪怕提供几个可以follow的模板也好啊。

  这本书从其内容而言,也就值个一两块的电子版的价。我十分后悔买了纸版书;这绝对是我这两年买的书里最不值钱的一本书。

  我也永远不会再看这个作者写的其他任何书。

  《如何高效学习》读后感(二):系统学习

  看完这书和现在来评论差不多间隔了一个月,说实话,有点不太记得,不过有意思的,书结构是首尾呼应,中间讲讲讲。。主要其实就讲系统学习,然后知识点与你所学之间的联系,和其他有些书差不多,算老生常谈?

  如果没记错,基本上看前面那章就差不多了,不过里面应该有一些笔记的小技巧,可以看看的。

  文字版本很松的感觉,不管是上下排的间距,还是页面的上下页边距都留好多,然后价格也有点贵(还是现在书都贵起来了啊!( ⊙ o ⊙ )!)还有就当初冲着副标题,一年学MIT,结果看到有人说他是自习的。额。。不过看作者其他方面的成就还是觉得很厉害的。

  我花了2天看完,认真看的话,我觉的一个下午就应该够了吧。

  如果看第二遍,我会再看看有没有什么要更改的。

  1ST BY:2014/3/28

  《如何高效学习》读后感(三):以项目为基础学习

  联想法也好、整体性学习方法也好,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一定能够理解和掌握。

  对我而言,收获最大是书中所提出的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概括起来就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意味着一个项目。通过问题牵引,以项目管理的模式推进学习的进程。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这样一个循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不断的去丰富、完善知识网络。这样一个过程最后的落脚点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通过知识的拓展,解决一类问题。

  这种模式的好处:一是可以使学习具有针对性,不至于太发散;二是以一个问题出发不断的发现、解决新问题,使得学到的知识本身是具有关联性的,能够比较容易形成网络;三是以项目管理的模式推进学习进程也可以使学习有始有终,不至于半途而废,也便于评估、控制学习的情况,项目推进的过程本身也符合书中所提出的整体性学习的6个步骤;最后,一个问题解决了,也意味着对所学习知识的应用过程,将所学知识真正的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学习最大的忌讳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这个方法可以比较好的避免这种情况。但这个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对知识了解不具备系统性或整体性。但是,从一个具体的问题,随着解决问题的增多,知识网络也会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此外,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需要从一个很高的角度去整体了解一些知识,关键是不断的学习有用的知识。

  书中还提出了一些笔记方法、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概念,这些都很有用,但需要另外专门了解和学习。

  《如何高效学习》读后感(四):应用与心得

  以下文字的关键字是书本提供,后面文字是我边看边应用写的笔记和心得。

  第一章主要内容提炼:

  - 兴趣:如何自主掌握兴趣?答案是整体学习法。

  - 联想: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经验或者感兴趣的内容搭建联系,帮助理解消化构建知识结构。好的方法有比喻法,内化法以及图像法。

  - 应用:这是学习最终目的,同时也是帮助掌握学习内容的最佳途径,时刻提醒自己如何应用这些知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以及积累,我越来越深的感触是知识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是相通的。这个知识点会触发联想到另外一个知识点,越来越多的知识点好像被打开了通道有了联系。例如学习了时间管理,最后发现和理财的原理是一样的。如何以有限的资源优化自身的条件并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另外一个例子:跳舞可以让肢体语言更加舒展,运动可以让肢体语言更有力度。肢体语言的舒展和有力度又能帮助演讲时候肢体语言的感染力。

  第二章主要内容提炼:整体学习法的操作方法

  A)获取知识:

  1)快速阅读 - 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提供:

  - 食指阅读法:用食指滑动内容,滑动速度与阅读速度匹配并且可以调节

  - 练习阅读法:限时限量完成阅读量。记录自己的阅读量以及理解能力

  - 积极阅读法:梳理知识点,与应用相结合,想想看如何拓展到其他的领域。

  - 应用实例:现在是午餐过后的休息时间,我正在学习《如何高效学习》。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学习时间段(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面我学习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并在此写了笔记。我大概用了8分钟看了5页的内容,并压缩成以上这段文字,还顺便搜了一下书里面提到的其他学习方法书籍并留了档。所以接下去的参考书学习都可以用这种方法阅读和整理知识点。

  2)笔记流(练习2个星期)-如何记笔记

  - 让观点(重点)流动起来:观点的提炼(关键字,重点的把握) -> 观点之间的联系

  )联系观点 -如何更好的理解观点

  1)比喻:

  - 首先联系自己熟悉的经验,把知识点与之相联系

  - 想想更多的经验,优化比喻,让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牢固(这也是锻炼创造力的很好方法。)

  - 检验自己的比喻是否合适:10岁标准法。也就是说把这个知识点说给10岁的小孩听,他能否听懂。听懂了就算成功了,听不懂的话就说明这个比喻还不够好。

  - 比喻法的应用同样也非常适合职场,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技术人员如何向非技术人员(HR或者客户)解释专业术语。

  2)内在化(练习2个星期)

  - 在脑海里建立画面,把感觉(听觉,嗅觉,痛觉,味道)和情感加进去。

  - 从此可见:”学神“与”学渣“之间的差距了。我想”学神“的想象力都是极好的,因为一直在段炼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具化能力。

  3)图表法(练习2个星期)

  - 把脑海中的图片可视化

  - 3种方法:流程图,概念图,图像。流程图适合处理步骤和时间问题;概念图非常适合处理框架问题;图像适合观点表示等辅助功能。

  C)随意信息的处理:

  1)联想法(练习1个月)

  - 操作方法:信息分类->信息符号化->非常夸张地想象符号之间的联系(回忆触发点)

  2)挂钩法(练习2个星期)

  - 给数字创造形象

  - 适合处理数字信息,但是不要超过12个

  - 想想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年份:1492年

  3)信息压缩技术(练习2个星期)

  - 记忆压缩法:字母压缩法。利用字母缩写记忆,eg: USA, RED,NASA等

  - 图像法:把相关的内容画成图便于自己记忆。

  - 笔记法:用尽可能少的字,信息压缩书本内容。

  D)知识扩展:

  1)实际应用:尽可能多的让自己的知识应用起来。至少给每个学科至少想到5-10个的应用点。我在想能想到运用的点越多,那么潜移默化建立的联系也会越多。

  2)模型纠错:通过不断的练习以及纠错,改进自己的学习模型。平时多练习,不要临时抱佛脚。

  3)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 设定1-3个月的时间:Oct-2014~Dec-2014

  - 非常明确想要达成的项目成果,项目的成果得要越具体越好。(做好PPT:这个就不好,多好叫好。)

  - 目标得要有意义。

  - 纪录自己的每天的成果,有利于项目的进展以及总结。

  E)整体性学习-费曼技巧:

  - 写下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 想象自己是一名老师,给完全不会的小孩讲述这个知识点。

  - 讲不下去的点就停下来,去问去研究

  - 是自己的讲述简单,利用比喻法

  第三部分:超越整体学习

  A)能量管理

  - 每天至少运动40mins

  - 少吃多餐,吃粗纤维和粗加工的食物

  - 多喝水。失水会导致最快的能量消耗

  - 充足的睡眠,7-8个小时

  - 定时专注训练高效完成项目,可与番茄工作法相结合

  - 早起学习,晚上不学习,周末休息一天

  - 推荐书籍:《精力管理》/《全力以赴》-《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不要“学习”(Don’t study)

  - 真正的“学习”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效果的

  - 如何取得好成绩:阅读材料;做笔记完成作业;整体性学习攻克难点;考前争对学习材料作一 次笔记流。

  - 推荐书籍:《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

  C)绝不拖延时间

  - 周/日计划:根据月度计划,分割任务到周,再细分到日。

  - 每天晚上,检查周计划,列出每日目标清单。

  D)批处理

  - 此方法适合处理的工作量不大的项目,小于3小时内的工作量

  - 本质是:在特定的时间段(eg:90mins)高度集中注意力处理特定的1件事情。

  - 推荐阅读:《批处理:节省时间、减轻压力的20个小技巧》

  E)有组织

  - 精髓是:把平时物件的摆设弄得更加整齐有组织;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和追踪自己的进程;形成做每日清单的习惯。

  - 推荐阅读:《Zen To Done》(没找到这个书,google一下这位作者,来头不小哇~)

  - Leo Babauta:

  - 禅宗的习惯

  - Zen To Done(简易做)

  - 《少做一點不會死》

  第四部分:其他

  - 自我教育:把整体学习法运用到生活中。以项目学习法作为基本。

  -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日阅读,每日练习,每日目标的完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如何建立良好习惯:

  坚持做 一件事情30天

  打卡记录并分享自己每天做的成就

  找到最适合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时间段。(我已经养成每个星期看一本书的习惯,每天早晨和晚上是我给自己设定的阅读时间段。)

  推荐书籍:《Habitual Mastery》,《How to Change a Habit》

  - 克服挫折障碍:

  记录有问题的地方。边记录的时候,这种自我询问的方式有的时候思路就被打开了。

  求助网络,知乎,百科,Wikipedia,论坛等

  工具书,这类书是关于“如何做”,方法等

  换个角度试试看。学习其他方面的东西,然后回头看这个困难可能就有其他的思路。

  分享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点是我觉得非常好的客服困难的方法

  - 设定学习目标

  把想要完成的目标一一写下来

  量化目标,变成每周每日可以完成的小任务。

  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完成后要记得奖励自己

  定期检查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

  - 自我教育的资源

  EHow.com——关于“怎样做”的各种文章。

  FreeEd.net——“网上免费教育”。

  ortal to Free Online Courses——很多名牌大学在线课程的入口。

  第五部分:总结

  - 如何开始整体性学习:

  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弱项的就可以着重练习

  根据智力挑战来巩固每个阶段的整体性学习技能;比喻法,内化法和图像法优先

  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推荐的学习资源

  o 高效率的网站:

  cottHYoung.com 我个人的网站,专门讨论高效率、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

  ZenHabits.net 简单就是高效率。

  Lifehack.org 最大的高效率网站之一。

  ickTheBrain.com 高效率和动机。

  tudyHacks 高效率的学生。

  tevePavlina.com 个人发展网站。

  o 高效率书籍:

  Getting Things Done 《尽管去做》

  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能量管理)

  Zen To Done (讲述如何做事,强调的是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How to Be a Straight-A Student & How to Win at College (两本经典之作,帮助你变得高效率,应付各种学习上的挑战,必读之作)

  《如何高效学习》读后感(五):天下间的学习方法都大同小异

  我一开始看书名,以为这种学习方法是把数学啊物理啊地理啊生物啊各种学科联系在一起。就像我高中的时候在某门课学了个知识点立刻意识到在其他课其实有这个知识点不同重点的赘述,就会觉得特别有意思,这个世界是个整体的感觉。例如地理课学了石钟乳和喀斯特地貌,化学课上学了二氧化碳的溶解。结果我看到第二部分的时候开始举例子,我觉得用巴普洛夫的狗来解释条件反射已经很够够了,高中生物书上还有配图呢,作者非要用我觉得毫不相干的大雪的脚步做类比,可能加拿大人对雪情有独钟。提到导数的时候,我学导数是就是用曲线和曲线上的斜率切线这样一幅图记忆导数的含义的,积分就是曲线和曲线的阴影面积,即好记又本源,作者非要提到汽车,要么加拿大人高中就能开车,要么加拿大人大学才学微积分,不过看小妞电影的时候发现米国人高中真的是开车去上学的,加拿大也许一样爽。不过提到物理的加速度,这货确实在高中的物理考试里就要使用到微积分的,我也是这样联系了代数几何和物理。

  小时候看学习的革命,感觉才是获益匪浅,各种记忆方法,有意义材料如何记忆,无意义材料如何记忆等,给我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帮了很多忙。而这本书感觉通篇废话,可能适合小学生吧,毕竟我学习了这么多年,早就内化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了,和作者的大同小异,没学到新东西。

  浪费了两个小时,再见。还不如去编程。

  《如何高效学习》读后感(六):学习的核心是理解

  学习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的模型告诉我们,理解一点都不困难,我们之所以有时候不理解知识、做不出来题目、看不懂文章,并非我们不够聪明、不够勤奋、不是学习的料,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背景知识不够,有时候是一大堆术语难住了我们,有时候是作者的写作没有考虑到我们的已知,作者认为很简单,很多背景知识都省略了,可是作为读者的我们未必也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因为不知道A,所以不能理解B,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在一道题目、一篇文章、一本书里,作者有意无意地省略了多少A?

  现在我们知道,理解困难的关键因素是背景知识的缺乏,而不是我们主观上的问题,如不聪明、不勤奋、不会学、老师对我们不好、意志品质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标不远大……,统统不是,与我们自身没有任何关系,学习不好,理解不好,不怪我们,完全是书编得不好,该给我们的背景知识,在书上不写清楚;老师教得不好,老师只关心那些优等生,好多背景知识不说,他与优等生们心心相印、心有灵犀,因为优等生知道那些背景知识,而我们这些“普通生”,却被老师晾在一边,实际上,普通生与优等生一样聪明,差别只是那么一小点,优等生多知道一点背景知识而已,如果老师能想到这一点,能补充一样的背景知识给普通生,普通生同样会表现出色,因为他们并不笨。

  可惜,有时候,因为老师不屑于提供背景知识,老师认为班上有一些优等生,就可以了,不指望人人都成为优等生;有时候,是因为老师认为掌握背景知识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理解不了,只能怪他自己,老师没有义务补充背景知识;有时候,因为老师认为考得就是你是否知道背景知识,所以他当然不愿意告诉学生;有时候,老师为了显得高深和神秘,略去了背景知识……。

  我们的学习方式除了听老师讲课,还有读书(文本阅读、阅读理解),如果读一本书,困难重重,读不下去,千万不要责备自己,不是因为我们基础差、脑子笨、不刻苦,完全是因为这本书写得不好,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具备的背景知识,该解释术语的地方没有解释,该举实例的地方没有实例;该有背景材料的地方没有背景材料;该有比喻的地方没有比喻;该有图的地方缺少图,背景知识缺乏,理解就无从谈起,虽然背景知识足够,但是背景知识不恰当,理解也无法轻松。

  《如何高效学习》读后感(七):关于学习方法的好书!

  加上这本,貌似只看了两本关于学习方法的书。

  另一本是《学习之道》,评分很高,但我觉得打个两星足够了,基本都是理论性的知识,可操作性不高。

  而《如何高效学习》不一样,其操作性很高。

  本书的一条主线在于:

  首先,先说如何存储知识更加有效:通过模型、结构和高速公路。

  其次,再说明整体性学习的步骤: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

  再以这个步骤为主线做详细介绍,其中包含为满足各个阶段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如内在化、比喻法、挂钩法等。

  其实很多方法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但这样系统化的介绍和学习,还是很有好处的。

  没有学习方法能通过一本书就掌握,根据书本中的内容进行训练并掌握,才是关键。

  《如何高效学习》读后感(八):《如何高效学习》在讲什么。

  像是《怎样写作》、《这样读书就够了》、《怎样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学习》等等这类畅销书籍,刚捧起来看得时候我总是期待满满,希望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跟平常不太一样的学习习惯,通过颠覆习惯从而去进步,然而读完全书总觉得跟期待的不太一样,觉得这类书籍无非是把我们墨守成规的习惯用文字有意识的写出来。

  本书讲述了整体性学习的高效性,以及该如何运用其中每个步骤。

  一、整体性学习

  《如何高效学习》读后感(九):《如何高效学习》读后笔记

  整体性学习的概念:创造信息网络,连接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和驾驭。创造的联系越多,记得越牢。

  三个要素:结构、模型、高速通道

  结构:即知识的城市

  模型:即抽象的知识点

  高速通道:即个人经验,从而快速与知识点连接

  整体性学习的策略: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

  获取:即用感官得到信息,尽可能准确,信息量要压缩(快速阅读法)

  理解: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放在上下文中联系

  拓展:形成模型、高速通道以及结构(笔记流和比喻法)

  纠错:在模型和高速通道中寻找错误,删除无效的联系(模型纠错法)

  应用:通过知识在现实中的运行进行调整(项目学习法)

  获取阶段的关键因素:简化、容量、速度

  即尽可能找出真正需要的信息,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效率越高越好

  理解阶段如果遇到障碍,分解为更小的问题,搞清楚真正不理解的地方

  拓展阶段有三种方式:深度拓展、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

  前两者是知识面上的拓展,纵向拓展是最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即在结构中建立高速通道,帮助我们理解知识。

  纠错阶段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阅读观点相反的书籍,把结论放进现实世界

  应用阶段是整体性学习的最后环节和最终目的

  以上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测试,自问自答。

  五个阶段是多线性的,而不是单线性的,重要的是找出薄弱环节。

  比如获取速度慢,可能学习习惯不好,容易分心;记笔记习惯不好;不理解基本名词等等。

  信息分为五类:随意信息,观点信息,过程信息,具体信息,抽象信息

  随意信息需要死记硬背,可采用联想法,挂钩法和压缩法记忆

  观点信息在论文中常见,需要检索大量信息以寻找模式

  过程信息是教你如何行动的知识,关键是反复练习和应用

  具体信息即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的信息,将信息与感官联系

  抽象信息即缺少与感官的联系,要探究其逻辑性

  获取信息的方法:

  1.指读法

  2.快速阅读法:定时计算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力,反思提高空间

  3.积极阅读法:读完一部分做笔记(观点是什么,怎么记住,怎么拓展和应用)

  4.笔记流的技术:把冗长的文字说明分解为几个示意图,用箭头连接观点

  联系信息的方法:

  1.比喻法:深入理解后,在个人经验中寻找相似的东西,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

  2.内在化:在头脑中产生图像、声音和气味,可以用笔和纸练习

  3.图表法:流程图、概念图和图像,使得各种关系和规则更容易视觉化

  项目学习法:

  1.制定一个1-3个月的目标;

  2.记录实现目标的过程;

  3.目标必须清晰且有意义。

  费曼技巧:

  1.选择你要学习的概念;

  2.设想你是老师,教学生学习这个概念;

  3.感到疑惑就返回去;

  4尽量以简单化和比喻的方法去理解

  《如何高效学习》读后感(十):怎样学得更快更好

  一年前读过,那时中文版还没出版。是读到过的讲学习方法的书里面启发最大的之一。

  概括地说,书里讲了一件事:整体性学习。

  整体性学习策略:结构、模型与高速通道

  一门知识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体系,就像一座城市。城市中有一座座高楼大厦,还有将它们连接起来的道路。高楼大厦就是一个个知识点,道路就是知识间的联系。道路越四通八达,则表示知识间的联系越多,你脑中关于这门知识的结构就越完善,代表你学的越好。

  模型是结构的简化。而高速通道,是不同城市间的公路。也就是一门知识与另一门知识之间的联系。

  整体性学习需要你为新知识找一个你所熟悉的、结构相似的模型,将新旧知识类比,会使新知识更容易理解,使学习更高效。

  学习方法:图形化、形象化、类比

  这部分介绍了很多具体方法,比如经常被谈到的快速阅读、脑图笔记等;比如,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介绍了不同的学习记忆方法。

  这本书串起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有学习策略做纲领,学习方法就有了方向——能尽量多地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项目制学习

  给自己设立一个为期1-3个月的学习目标,做好计划,积极完成。目标达成了,你的学习任务也完成了。

  这个方法用来自我管理和自学简直太受用了,尤其是对于已经离开学校的孩纸们。

  你设立的项目可以是任何你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是马上能应用到实际中的技能。深深地感觉到,能够有实际应用的学习才能让人保持热情。任何方法也没有热情重要。

  微信号:be_a_doer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