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疗愈美术馆》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疗愈美术馆》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6 20: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疗愈美术馆》的读后感10篇

  《疗愈美术馆》是一本由[韩] 李沼泳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疗愈美术馆》读后感(一):名画就是医我的药——在美术名作里感悟生活

  上个月去艺术馆看了一场画展。当我站在这些独特的艺术品面前,不同色彩和构图时刻不断地冲击着眼球,一幅好的画作里,会有情感的流露,还会展现出一些特别微妙的东西。我在想一件事情,当一个艺术家创作这些画作的时候,艺术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把心里的快乐悲伤情绪融入自己作品中去,作品才有了灵魂,有了生命。但当展现在大众面前时,传达给大众的,无论这件艺术品在创作时跨越了多长的时间,它所包含的情感,也都会展露无遗的通过观众眼睛传递给大脑它所要表达的信息。这就是这些艺术品的奇妙之处吧!对于艺术的解读,毕加索有一种独特的见解:艺术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然而这种谎言能教育我们去认识真理。当我们被艺术品感染时,其实本质上是我们理解了艺术家所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这种感觉超越多种媒介的阻碍,都能引发我们内心共鸣,就像书里说:“医生治愈我们的肉身,艺术治愈我们的心灵。”

  梵高《星空》

  《疗愈美术馆》读后感(二):笑谈艺术

  谈起艺术,我们往往第一时间只会想到了西方的艺术和艺术理念,因为中国并没有传统的“艺术概念”,但是,我们却拥有艺术之上的一物:审美。宋儒张继有云: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往今来,历代知识分子骨子里皆有一个崇高而执着的使命,“配九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被历代传诵发扬的“圣贤形象,也大都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古代生民对于家国天下的理解,可以综述为两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样的文化理念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今天往往我们忽视了那个最重要的——艺术。

  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二字,大抵可以追溯至创世纪传说时代三皇五帝之前,乃至于更古老的石器时代。早在新石器时期,在河姆渡的发掘工作进行之中,便已经出土了数件“艺术品”,或是说祭祀道具更为准确吧。绘着谷物与丰耘的陶器,占算天命的甲骨,仪仗用的乐器~~~在这些器皿之上,蕴含着原始人对这个世界最直接的感受,他们用虔诚与敬畏将这种感觉寄托于其上。其实若要非得用现实眼光来看,这些东西的质感是很低的,但“重剑不锋,大巧无功”,这些见朴抱素的器皿依然灌注了原始人类数倍的心血。“艺术”已经与信仰结合,而这些器物,也恰恰做了神明的载体,而一切大自然鬼斧神工,也可作为神明意志的体现。无论如何,这些东西无疑是原始社会对于美与希望最真挚自然的吐露。

  正是这样的美感与艺术,影响了代代炎黄子孙对于美的追求。这些美,愿流露于我的笔下。

  《疗愈美术馆》读后感(三):一个接地气的连接器

  《疗愈美术馆》的作者李沼泳是韩国汉阳大学美术教育学硕士,长期从事艺术工作。除了在美术馆担任展览解说和艺术讲师,还开办绘画班教授小孩子学习绘画,同时报纸网络上连载艺术类文章,向公众传播艺术。

  “理解美术,就是理解画家创作历程和个性特点过程”。作者认为正是通过研究绘画和画家,她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理解生活乃至理解自己。本书中,作者不仅分析作品本身,也挖掘作品背后的意义,比如艺术家们的人生经历和想表达的观点。再结合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将具有疗愈意义的内容传达给读者们。

  书中赏析了画家爱德华.爱金森.霍纳的两幅画,一幅是《迎春》,一幅是《夏日的田园诗》。《迎春》这幅画描绘了4个乖巧可爱少女森林愉快的玩耍,尽情的欣赏着周围的美丽花朵。整个画面的厚度几乎达到了1厘米,作者形容“仿佛在作品上和面般完成了创作”。尽管整幅画的质感厚重,但是轻松柔美的气氛扑面而来,丝毫不觉得沉重压抑。这幅作品是画家经过无数次涂改后所完成的,在画家的作品中,作者觉得自己感受到了“反复修改带来的无穷魅力”。画家霍纳的人生也如他的画作一般,也是经过了多番变迁,才有了后来的成就。由此作者联想到自身,最初的梦想是成为公立学校的美术教师为此经过激烈竞争考上研究生,花费几年时间准备了教师资格考试,并花钱买了成堆的书和报名很多网络课程。好不容易完成这些,却在实习期间,发现这个梦想也许不适合自己,转而开始进行私人美术教育培训。最开始时她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践踏了梦想,但是霍纳的画作给了她启发。她并非是在践踏梦想,而是在修正梦想。正是一遍又一遍的修正梦想,让作者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时间安排灵活又能传播美术知识的工作,可以一边在各个企业开展名画课程,一边进行美术史教育。

  书中有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韩国一位家境贫寒的大学生毕业后去美国深造,为了生活费和学费拼命打工以致于都没有时间专心完成一幅画。他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就会从艺术家变为打工仔,于是他定制了一批可以随身携带长宽各为3英寸的小油画框,利用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在公交上作画。后来,他积攒了一大批这样的袖珍画作,并被美术馆收藏,非常了不起的以艺术家身份立足了美国。这就是艺术家江益中的故事,他后来凭借这小小的3英寸画布,完成了多个举世瞩目的大型艺术展。

  在作者看来,这正是小小行动带来巨大成功的典范。并不是要做好一切精神物质上的准备才能追求梦想,利用碎片时间,将看似不起眼的行动累积起来,说不定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作者自己也是通过一个个小小的行动向梦想出发,改掉上午睡懒觉的习惯,加上利用以往晚上回家看电视的时间写专栏,博客粉丝已经达到了3万。

  伟大的艺术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观看的人隔着时空去触摸、感受、理解。《疗愈美术馆》更像是作者的喃喃私语,既是她观看艺术作品的感受也是她人生感悟的分享。对于读者们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个接地气的连接器,让我们非常轻松的就能与艺术馆里的经典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连接上,又能从作者自身的感受里更深刻的理解、发散得到的感动与疗愈。

  《疗愈美术馆》读后感(四):见证美术的力量

  美术,可以给人们来视觉上的强大冲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美术绘画作品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抽象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创作者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艺术的角度看,美术绘画是精神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一幅优秀的画作,对于人们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形象思维和想象力、提高民族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从古至今,几乎没有一件称得上是艺术作品的画作中不蕴含着情感。无论作品最终向观者传递的是什么,情感总是渗透于艺术作品的每一个构成元素中。无论是西方原始绘画、古典绘画、还是现代主义绘画,作品中无一不包涵着情感。列奥纳多•达芬奇曾说过:“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摹仿者。”但同时达芬奇又说:“绘画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每一个人物的动作都应当表现它的精神状态,例如欲望、嘲笑、愤怒、怜悯等”。这种对情感强烈的追求,即使在如此虔诚的摹仿自然中也不可摒弃。然而,西方绘画真正地把情感置于主要的地位,从再现上升为表现,是始于西方现代哲学美学、现代绘画对传统发起的挑战,强调艺术是一种创造,一种感情的表现,而不再是摹仿和再现。情感,便是画家用画笔创造出来的艺术语言。情感力量的表达方法却很多,如形式构造,色彩叠加,形象异变等等。

  《疗愈美术馆》读后感(五):世上总有人能与你共鸣

  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因为当当网满减。一看封面就被深深的吸引。

  现实的压力总让我们透不过气,总想逃离,旅行可以暂时让我们逃离,面对大自然的风光旖旎,一切的烦恼似乎都能暂时忘却。但后来越来越多的旅行,不断的行走在路上,不知是由于人大多喜新厌旧心理还是什么,越来越觉得旅行的渴望越来越少,一场旅行下来,得到的不过是一堆照片,一些需要换洗的衣服,以及一颗渴望马上奔回家里,躺在床上安逸休息,拥有自己私人的空间的心。

  后来,渐渐爱上了读书,每月都会买一些书籍历史,艺术,亦或是小说散文集。。。。。。在床头安置一个软枕便能全然沉浸在作者所带到的书中世界,也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书中的世界,或惊悚,或悲壮,或欢乐,或遗憾。书中所描绘的世界,是我们平常人很少能够经历的,能够暂时性的作为作者,游离在书中世界,却是一件幸福至极的事情。

  我认为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交流平台,这确实是一件幸事。因为就算是素昧蒙面的两个人,也可以沟通交流,通过文字,通过图画,通过很多形式。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一片雪花,但,会有相似的。书中所呈现的,不管是玛丽.洛朗桑的《香奈儿的肖像》,还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阿特湖》,还是哈默肖伊的《斯特兰卡德街道阳光映入房间》,相信总会有人与作者心意相通。

  《疗愈美术馆》读后感(六):艺术让人成为人

  功能性教育有一点很大的弊端就是把知识和信息获取简单粗暴地划分为“有用”与“无用”的,技术性的职业技能被认为是“有用”的,而人文学科常常被误解成为“无用”的。然而在文艺复兴年代,人们却普遍相信,只有通过研究艺术、文学和哲学,个体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艺术,指的是成为“人”的方法,以区别生物学物种概念的“人类”。自文明诞生的初始,人们对于美就有一种自发性的向往,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渴望生活、渴望爱意的力量。那些之所以成为不朽的作品里面折射出了你我的生命。在《艺术:让人成为人》里有一段话:“学习这些可以让我们向内心之中看到我们的所思所想,看到创造性冲动呼唤着我们去释放的东西,这一向内心之中迸发的旅程可以帮助我们面对真正的自我,帮助我们确认我们是谁。”

  艺术以及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我们对于生命的敏感。我们与艺术的相处,是一个逐渐和真实自我相遇的过程。

  当所有民族原始宗教的萨满祭司带领着部落族人,在篝火边通过简单的鼓点拍子以及舞蹈,回应诸神的耳语的时候,艺术就已经悄然诞生,伴随着人类文明成长始终。萨满是最早的艺术家,也是最早的医师。艺术与医术在最初的时候互相纠缠交织在一起。随着文明的成熟,许多行业日趋细化,我们开始有了职业的医生与艺术家,然而在某些程度上还是相似的:医生治愈我们的肉身,而艺术治愈我们的心灵

  在这个不安的世界里,我们迫切地需要某些东西去抚慰我们的灵魂。人类作为一种群居的存在,我们需要掌管逻辑判断分析的左脑来学会社会化生存技巧;而艺术训练了我们右脑关于感受直觉情感的能力,让我们与自己、与宇宙更好地联结与沟通。艺术最显而易见的疗愈功能就在于,它平衡了我们的身心

  在这个人人都行色匆忙焦虑浮躁的世界里,很多人都会误解“艺术”和自己是无关的,美术馆仿佛就像城市的摆设,而艺术市场是一场资本游戏。仿佛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疏远的,仅仅是一种墙壁上和精神上的装饰。

  造成多数人和艺术之间的隔阂之处在于,人们在面对外部世界的时候,习惯了用左脑去分析处理信息,习惯于提出“懂不懂”的疑问,试图(也是妄图)去深究目的和意义所在。于是那些与经验主义差别甚远的抽象扭曲的线条色块对他们造成了困扰,于是只好直言不讳地认为自己“看不懂艺术”。然而艺术其实不存在“懂不懂”,只有个体“喜欢不喜欢”。是否被吸引被联结,是一个超越了知识逻辑回归到本能的过程。这是我们作为一个生灵最原始的本能,只是被我们在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遗忘了,就像在喧嚣之中,我们很多人逐渐丧失了爱与被爱的能力那样。

  我猜想,艺术从来不是一件有关于“如何去思考”的事情,它是一件关乎“如何去感受”的事情。一切尝试的解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误读。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凝视它,把呼吸调整到和它一样频率,就自然而然读懂了它旷日持久沉默里丰富而隐秘的信息。

  我们在艺术作品里真正看见的都是自己,是自己某种状态、某种情绪在艺术作品里的一个投射。是我们的眼睛赋予了万物意义,这个世界是如何呈现在我们脑电波中,取决于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

  于是,这是关于“如何去看”的命题,就像贾科梅蒂一直强调的那样,作品是“再现所见”,而非“再现所知”。然而佛陀告诉我们,五色令人盲。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用眼睛去观看,而是用心去观看,正如高更说的那样:“我闭上眼睛,为了能真正看见”。在禅宗思想里有“知识障”一说,因为我们的认知和傲慢的逻辑分析评判往往会带来欺骗和愚弄,蒙蔽了我们的视听。从印象派石破天惊地把感觉里的“印象”涂抹在画布上开始,发展到20世纪受东方哲学影响颇深的当代艺术,都进一步成了“再现所感”的媒介。

  很难真正说的清楚,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客观世界和我们感受到的主观世界,哪一个是真实的。人们惊叹梵高作品里那些短促有力的浓厚油彩泼出来扭曲成漩涡的风景,当我来到了他当年作画的南法小镇阿尔勒,被强烈的阳光刺痛得产生了幻觉的时候,忽然明白,梵高其实是一个写实主义的画家。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与一件伟大的作品相遇,内心之中通过一阵暖流,身体颤抖,寒毛竖立,一种几乎眼眶潮湿般的感动。你莫可名状是作品之中什么东西瞬间刺痛了你,那是被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称之为“刺点”的东西:一种偶然的东西,却在刹那之间用情绪伤害了我。我们用左脑去分析作品的时候,分析画面上的世俗人情,判断年份和真伪,都是在枚举画面之中的“信息点”,而作品打动人心的魅力在于“刺点”——作品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所爆发的豁口。我们身体无法控制地产生这样的反应,是因为在那个时刻,我们获得了能量的补给,我们从世俗世界里跳脱出来,与宇宙的疏空寥廓直接对话,与高层意识联结在一起。

  伟大的艺术作品,或许都是从艺术家个人化的角度出发,却最终能够联结到全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当观看的人隔着时空阅读它们的时候,能够被这样的情绪再次联结到一起,产生共鸣,获得治愈,并且从中汲取到某种力量。

  这样被封存在作品里的情感体验是如此的似曾相似,仿佛和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某个遥远的过去彼此应和,牵引着某种呼之欲出的情绪。你忍不住回溯到某段潜意识深处的记忆,在此释放了那些狭路相逢的恐惧和不安,又或者是重新触碰到那些柔软和温暖。那些尽管隔着几百年几千年物是人非、并且超越了语言文化宗教种族种种差异,却在某种频率上引起个体的共振的存在,是一种被我们称之为Humanity的东西,闪耀着伟大人性光辉。

  当被联结的那一刹那,你仿佛与无数个曾经存在于这个星球的生命的某段脑电波相遇,完成了一场超越时空界限的感同身受,一场心照不宣的殊途同归。

  在那个时刻,你明白,你并不孤独。

  在莫斯科的卢米埃尔摄影美术馆的某个展览上,我看见墙上有一句话:“我想,那些优秀绝伦的伟大人物,其实他们所需要的并非是崇拜与仰慕,而是理解。”

  然而互相理解也许是这个星球上最奢侈的享受。我们生命中那些无法承受的轻,那些无法言说的痛,那些隐秘的周折体会以及那些无法触碰的伤口,最终都抽象成为一种语焉不详的气氛和情绪。我们之所以孤独,是因为我们无从彻底表达这种无法用文字语言精准勾勒描绘的体验,彼此无法看见内心,甚至有时候自己也不明白这些细腻丰富情绪的根源出处,或者是羞于承认自己内心的脆弱。我们受困于此,无法传递讯息,只能无助地沉默嘶吼。

  葡萄牙民歌题材Fado,词根来自于拉丁语“命运”,然而葡萄牙人们解释Fado,说这是一种“哭泣,为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原因”,他们还说,世界上第一首Fado,就是婴儿出生时候第一声啼哭。这种民间说法难以考证,然而我却深深被其打动。

  《迷失东京》的海报上写着“Everyone wants to be found”——每个人都渴望被找到。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找到自己。

  有一类人勇敢地打破了这种被禁锢的宿命,用音乐用颜料用肢体等等感官语言试图去表达自我,在一个孤岛上,向外界向宇宙发出讯号。而无论他们是不是能够被别人找到,事实上在那个过程中,他们治愈了自己。

  我们无法逃离孤独,可是我们却可以逃离沉默。

  无论你是不是一个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里,我们短暂回避了大脑逻辑判断的控制,这个时候我们不是在用眼睛去“看”,而是在用心去“感受”,这和冥想如出一辙。在与艺术的相处中,我们与自在小孩(Inner Child)对话,血肉模糊地找到内心中缺失的那个部分,以及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克服并且接受自己的缺陷,治愈了自己灵魂的创痛。

  后来的我们被作品里的能量所感染,仿佛倾听着另外一个灵魂的耳语,在那个时刻,我们分享着某种模糊而相似的体验。正如我们在一首乐曲里失声痛哭,却是痛哭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尽管每个人哀伤的理由不尽相同,可是“悲戚”本身却像是一座桥梁,打通了彼此的心灵。我们挣脱了这个星球上维度的束缚,紧紧拥抱在一起,在灵魂深处互相慰藉。

  这本书是一个艺术从业者的喃喃低语,她从私人化的角度来讲述她与那些伟大艺术作品相遇的故事。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充满了无数困惑和内心的焦灼,以及各种情绪的此起彼伏。幸好我们有艺术这样的镜子,我们从此之中照见自己。在我们寻找自我的漫漫征途中,它们就像天空之中最明亮的星星那样给予我们指引,让我们不会轻易迷失,它抚平我们的伤口,把源源不断的力量注入我们的灵魂之中。我也曾在无数次黑暗和沮丧之中发出过“艺术拯救了我们”这样的肺腑之语。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审美不同,因此能被联结到产生共鸣的作品也不同,作者提供了一种与艺术相处的方式以及观看的引导,如何在艺术作品的自我投射里去应对种种生命的课题。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那些人生措手不及的难题与痛,尽管呈现形式不一,却最终提炼抽象成那些被伟大作品反复咀嚼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不再恐惧和慌张,那些力量始终与我们同在。

  ——《疗愈美术馆》推荐序

  《疗愈美术馆》读后感(七):我向往的日子

  看完这本书,我在苹果的app商店里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艺术风格的软件! 回到这小城镇,日子总是鼓噪。直到看到这本书,又让我想起了我之前那种向往的生活——住在一个干净的城市、时不时去美术展览看画买画、去花店挑选鲜花、去各种咖啡馆看书写作或者发呆、很多书店而且书店里不卖教科书、整天泡在雄伟的图书馆里、走在干净的街道。所以,我觉得一个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城市,是有很多能让你独处的地方的——美术馆、咖啡馆、体育馆! 里面有几幅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画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